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比较
北语22秋《民间文学》作业2-学习答案
北语22秋《民间文学》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阿凡提笑话,是()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A.选项]藏族
[B.选项]回族
[C.选项]蒙古族
[D.选项]维吾尔族
本题参考选择是:D
2.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
[A.选项]法术歌
[B.选项]情歌
[C.选项]节令歌
[D.选项]礼俗歌
本题参考选择是:D
3.中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A.选项]《东门行》
[B.选项]《十五从军征》
[C.选项]《陌上桑》
[D.选项]《孔雀东南飞》
本题参考选择是:D
4.《三国》、《杨家将》、《岳飞传》属于评书的哪一类型?
[A.选项]袍打书
[B.选项]短打书
[C.选项]神魔书
本题参考选择是:A
5.“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首民歌是诅咒哪一位暴君?
[A.选项]商纣
[B.选项]夏桀
[C.选项]周幽王
本题参考选择是:B
6.以下典籍中,没有运用寓言的是?
[A.选项]《韩非子》
[B.选项]《吕氏春秋》
[C.选项]《孟子》
[D.选项]《论语》
本题参考选择是:D。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导读: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A )进行创作。
A. 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民间语言D.方言2 .古籍中记录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文献是(C )A.《庄子》B.《国语》C.《山海经》D.《左传》 3 .下列属于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是(C )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4 .下列不属于民间诗歌的文学样式是(D )A.民歌B.绕口令C.民间长诗D.快板书5 .“今夫举大木,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说的是文学的起源,也是最 早的民间文学。
这是(A )记载的。
A.淮南子.道应训B.搜神记C.诗经D.山海经6.1958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制定了民间文学工作具 体方针是(B )7 .中国神话中叙述事件最早的是(B )神话。
A.兄妹结婚B.开天辟地C.人类起源D.洪水神话8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这段对话对于神话的权威性论述的作者是(B )。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鲁迅 D.郭沫若9 .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是(B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幻想故事10 .密洛陀神话属于(C )族神话A.壮族B.苗族C.瑶族D.傣族11 .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D )A.秧歌戏 B,花灯戏 C,采茶戏 D.皮影戏 A.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B.全面搜集重点整理 C.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D.全面搜集 慎重整理 慎重整理 立体描写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加强研究 立体描写12.屈原在吸收(B )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13.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
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免费完整版)
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版)复习资料(第一至第十一章)汇总
第一章绪论1、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2、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不同①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②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③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3、民间文学的发展阶段:(1)发轫阶段:①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作为一门学问,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思潮,并成为稍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起是中国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学术思想相撞击的结果。
②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有意识将其看做科学研究对象,以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人为中坚,)发行《歌谣周刊》,并宣称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有两个,一为学术,即将民歌作为民俗学的一种重要资料,另一个是为文艺的,从民歌中引出将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道路。
③歌谣研究会中断后,1927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发行《民俗周刊》,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基础的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运动,把民间文艺的搜集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北京中央研究院民间文艺组和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20世纪40年代,“俗文学派”与社会-民族学派等的成立,均对民间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而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界树立起重视民间文艺、尊重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新风尚,(许多解放区的文艺家,后来都成为新中国建立后从事民间文艺工作的骨干力量,)把这一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
(2)发展阶段: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大革命以前,即“17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历程,民间文学各类机构成立,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使民间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文艺学科。
民间文学内容提要
”简答题:一、民间文学立体性1、民间文学同作家文学不同,它不只有一种定本在流传而是有许多异文在流变。
在众多的异文中,每一个异文知识构成作品的一个侧面,所有侧面的总和形成一个立体。
2、民间文学的表演性使它形成多面的立体。
民间文学不只是单纯的语言艺术,而往往是既有音乐又有舞蹈,既有表情又有说唱和动作的带有综合性的艺术。
3、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实用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立体性。
4、民间文学即兴创作的特点形成一种立体性。
5、从民间文学的流传途径看,民间文学是立体的。
6、民间文学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是立体的。
二、普罗普归纳出民间故事形态结构的特征:(1) 人物的功能是童话故事中恒定不变的要素,不论这些功能由谁来完成和怎样完成.功能构成一个故事的基本成分。
(2) 故事中已知的功能的数量是有限的.(3)故事中功能顺序是一样的.(4) 从结构上看,所有的童话故事(或神奇幻想故事)属于某一类型。
三、母题与主题的区别、主题是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了的抽象思想或观念,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达。
它是由一个母题或多个母题结合而表达的基本思想。
母题是纯粹的情节和行动,主题是母题的寓意,是从母题中提取出来的。
四、传说、神话、民间文学的区别传说与神话:1、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2、主人公属性不同;3、文化意蕴不同。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神话发展到后期,有可能向传说转化。
传说与民间故事:1、传说总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而故事主要是想象、虚构;2、叙事风格不同。
转化1、民间故事向民间传说转化2、民间传说向故事转化五、传说与历史联系与区别联系:1、民众对历史现象及人物的评价比较符合历史事件真相;2、历史传说的讲述对象、情节多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符合民众的印象,并且留下了历史遗迹或文物。
区别:1、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2、取材角度不同;3、发展趋势不同。
六、AT分类分法的功能意义,特征AT分类法是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故事的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与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备注:本复习资料根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各章后的“关键概念”和“思考题”进行编写,已根据考试重点、范围、题干以及答案长度进行题型匹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敬请谅解。
另已根据课程内容及上课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三角记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以圆形记号标记的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本科目需要复习的内容过多,未标记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复习。
最后,本资料仅供参考,建议配合其他资料一同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2.神话有哪些种类?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6.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梁祝传说与双蝶节白蛇传与端午节7.民歌有什么功能?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民间文学
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和等特征。
2.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内容的特征直接人民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流传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民间文学的淳朴性;民间文学的总体特征立体性;民族性。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于联系分为两方面: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举例《水浒传》;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再加工创造,举例。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
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
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
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
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
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
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
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
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4.AT分类法含义AT分类法:1910年芬兰学者阿尔奈对北欧故事中相同情节的异文进行清理,出版了《故事类型索引》一书,随后汤普森又对此索引进行了修订和扩展,国际学术界对这个版本简称为‚AT分类法‛,特点是以情节作为分类依据,将同一民间故事类型中不同文本的结构加以抽象,分门别类编上序号。
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
江汉论坛晓苏汪青摘要: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
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文学偏于趋同,作家文学则注重求异;二是,民间文学偏于教化,作家文学则注重审美;三是,民间文学偏于传统,作家文学则注重现代。
本文以典型的文本为例,具体而深入地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从而寻找两种文学形态相互促进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本质区别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21)06-0098-05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三大区别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
前者属于集体创作,主要以口头形式在民间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或添油加醋,或掐头去尾,或移花接木,或借鸡生蛋;后者属于个人创作,主要以书面形式即文字媒介传递给受众,文本一般来说比较稳定。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虽然形态不同,但作为文学,它们当然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首先,它们都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对世界的一种发现,对情感的一种表达。
其次,它们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或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并且把语言从交流工具提升成为一门表达艺术。
最后,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想象的功能,要么是集体想象,要么是个人想象,从而使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不过,在看到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特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它们的不同特征,即主要区别。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主要区别,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一个是它们的表面区别,一个是它们的内在区别。
表面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具有集体性;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结晶,具有个人性。
第二,民间文学主要依靠口头讲述而存活,具有口头性;作家文学主要通过书面文字来呈现,具有书面性。
第三,民间文学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具有变异性;作家文学以固定的文字文本供读者阅读欣赏,具有稳定性。
以上三个区别都是显而易见的,一目了然,不必细讲。
文学常识《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第四章民族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学习提示】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
民间文学先于作家文学产生,是作家文学的源头和母体,具有通俗易懂、口头性强、直接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同生产劳动和歌舞、祭祀、婚嫁习俗、岁时节令等民间文化浑融为一体的有别于作家文学的鲜明特点。
民间文学哺育了各族作家的成长,给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养料;文人、作家对于保存、丰富、提高民族民间文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章,应结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作家创作实践情况,认识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前者对后者的“乳娘”意义。
第一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间文学由劳动大众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创作,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民间文学起始于歌舞、宗教、原始艺术浑融于一体的原始文化。
这是作家文学产生之前唯一的具有全民性的文学。
由于社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社会分工、阶级分化,有一部分人,如政治首领、宗教祭师脱离了生产劳动,并掌握了文字。
特殊阶层的出现为文人文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进而出现了有“俗”、“雅”之别的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特别是鸿篇巨制式的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比作家文学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由此决定了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的历史地位。
自古以来,民间文学对作家的成长,输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乳汁,哺育着作家文学的健康发展。
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原型和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民间的散文体作品,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在有史记载以前已经产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的志怪小说的源头。
后又经唐代传奇和宋代话本的促进作用,逐步过渡到明清章回小说。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自考本科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自考本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匿名性D. 个人创作性答案:D2. 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依靠哪种方式?A. 文字记录B. 口头传播C. 网络传播D. 图像传播答案:B3. 下面哪一项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题材?A. 都市生活B. 宫廷斗争C. 神话传说D. 科学幻想答案:C4. 民间文学在文化研究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娱乐性B. 教育性C. 文化多样性D. 政治宣传答案:C5.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通常是以下哪个群体?A. 专业作家B. 知识分子C. 普通民众D. 政府官员答案:C6. 民间文学中的“三言二拍”指的是什么?A. 三种语言和两种节奏B. 三种方言和两种拍子C. 三种文学形式和两种文学体裁D. 以上都不是答案:D7. 民间故事中的“灰姑娘”类型故事,其核心母题是什么?A. 爱情B. 财富C. 正义与复仇D. 个人奋斗答案:C8. 下列哪个选项是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本分析法D. 统计法答案:C9.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传承民族文化B. 促进社会和谐C. 推动经济发展D. 增强民族认同答案:C10. 下列哪项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叙事结构?A. 线性叙事B. 环形叙事C. 网状叙事D. 树状叙事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创作主体、传播方式、内容特点和艺术风格。
民间文学通常由普通民众集体创作,通过口头传播,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和信仰,风格朴实自然;而作家文学则由专业作家个人创作,通过书写和出版传播,内容和形式更为多样,艺术风格也更为精致。
2. 描述民间文学在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答案:民间文学在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世代相传的故事、歌谣、谚语等形式,传递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
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
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
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
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
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
还说它“哭之哀”。
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
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
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
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
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
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由民间传承、广泛流传的文学作品,通常是口头传统,包括民间歌谣、民间故事、谚语、民间小说等。
而作家文学则是指由专业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书面传承,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1. 传承关系民间文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都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灵感,充分展现了人民裙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作家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2. 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通常会根据民间文学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作,从而使作品更加贴合民众的口味,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通过借鉴民间文学的元素,作家文学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3. 文学传播民间文学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而作家文学则通过出版、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
作家们在创作中也会借鉴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以期作品能够更好地触及大众,促进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融合发展1. 创作手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融合发展愈发密切。
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手法,而是积极吸收民间文学中的多种语言形式和叙事手法,使作品更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创新性。
2. 文学题材作家们在选择作品题材时,更加倾向于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故事,这与民间文学所描绘的内容高度契合。
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作家们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营造生动的环境,使作品更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3. 文学情感作家文学在借鉴民间文学的也对情感的表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使作品更加富有内涵,更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民间文学中蕴含的朴实情感与作家文学的深刻情感得以完美融合,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更具有时代性。
四、总结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但二者之间并非割裂关系,相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作家们在创作中积极吸收民间文学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民众、更丰富多彩。
浅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浅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起源于原始公社活动,是劳动人民用一种叙述方式来讲述生活、塑造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分为三大类:一是民间故事,其中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笑话等散文作品。
二是民间诗歌,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绕口令、对联、酒令等等韵文作品。
三是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包括反映人民生活的民间小戏和曲艺。
曲艺包括评书、弹词、快板、相声等多种说唱文学形式。
作家文学是由专门作家创作的有一定书面形式的文学作品。
它包括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形式。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各有千秋却又相互链接。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有着许许多多的关系,首先,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的结果,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的表现。
其次,作家文学的许多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学。
再次,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依存。
最后,作家文学的艺术形式受民间文学影响,历代作家在创作中的体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都受民间文学的影响。
段宝林先生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说到“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在原始公社的时代是唯一的文学。
在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出现了专业的作家,这才有了‘作家文学。
””许许多多作家文学的出现都源于民间文学,比如说李季在创作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时候,曾经在陕北下苦功收集民歌,当时他记下的民歌素材有十多本,每一篇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字。
再如闻捷写《天山牧歌》的时候也曾深入新疆民众的生活,学习新疆民歌。
他当时记录了将近三千首的当地民歌。
由此可见作家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的结果,作家文学表现着民间文学。
作家文学的许多创作素材与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学。
例如韦其麟根据壮族传说《白衣鸟》改编的《灯花》取得了成功。
再如唐朝的《竹枝词》、《柳枝词》等,原本是无名氏所作,后经作家的润色得以流传下来。
这些种种都是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提供了素材和灵感,白居易的《长恨歌》正是源于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传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多源于神话故事里的原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
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以书面文学的形式流传。
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对民间文学起过影响。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
第一,二者创作(形成)过程不同。
作家文学可以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
如当前某些畅销书的作者,日成万言,可谓高产作家。
而民间文学的创作决不存
在此种情况。
一篇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
因此,要追溯一则民
间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全民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要。
而作家
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
第二,民间文学的流传比作家文学有较强的地域性。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有一个较为集中固定的流传地区,有一个流传中心。
”①比如藏族的神话传说总是以藏民聚居区为
中心;东北的二人转又以东三省为中心。
其传播又总是距中心越近则流传越广,甚至家喻户晓;距中心越远则流传越少,甚至无人知
晓。
如锦州笔架山一带的渔民都听说过笔架山的由来,出了锦州,闻者便寥寥无几了。
相比之下,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要大得多,受
地域局限较小。
第三,传承方式与传承结果不同。
很多古籍,历经千年,随不免在无数次的抄写传承中出现讹误,但在今人看来,仍可见其原貌,这就是纸质媒介传承的好处。
但
民间文学作品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革在不同讲述者口中都会不断变化,增删情节,创新内容。
早在南宋时期,《水浒》故事就在民
间广为流传,故事的最初情节是梁山好汉有的战死,有的遇害自尽。
人们对这一结局不满,所以产生了许多梁山好汉幸存者再度聚义
的传说,如《阮小二抗金兵》,京剧《庆顶珠》。
再如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大东》所记,还看不出牛郎与织女有什么
爱情关系。
而《古诗十九首》中,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人。
到了曹植《洛神赋》的自注中,已是“牵牛为夫,织女为妇”了。
由此可清
晰看出传说故事的演变轨迹。
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
记,代代相传。
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
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
如蒙古族故事讲述家金荣,她的故事“传承主线是外祖父——
亲——金荣”②。
这种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要比纸质媒介差得多,所以传承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总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依托,统一而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