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4—199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

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占49.2%,伤口未处理35人,占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

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1]。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与川西丘陵过渡地端,岷江纵贯县境,北高南低的浅丘、深丘混合地貌,幅员381.5km2,10个建制乡镇,人口约20万。

群众基于安全和生活习惯养犬,而周边地区狂犬病疫情频发,该县近25年无狂犬病疫情发生,于2009-09 连续发生2例狂犬病病例,青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2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该县狂防形势进行预测预警,现将此疫情调查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狂犬病疫情资料在狂犬病疫情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个案调查资料,填写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

同时采集医院病历。

对2例病例进行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狂犬病发病特点。

1.2犬只饲养与同犬伤人情况调查通过畜牧兽医部门调查伤人犬的饲养及免疫情况的资料,疾控中心人员同时对同犬伤人情况,伤口处置,预防结果作了详细调查分析。

1. 3疫点既往犬伤暴露调查对2007-09/2009-09罗波和黑龙(2例病例所在乡)2个乡镇犬伤人群调查,采取乡、村防疫医生,村干部一道逐户调查寻问:是否被犬咬伤过,咬伤时间,伤口如何处理,是否到乡镇或疾控中心接种过疫苗,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暴露分级及处理原则
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

接触到病毒后,病毒
会侵入神经系统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最终导致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狂犬
病暴露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一、狂犬病暴露分类
根据狂犬病暴露程度的不同,可将暴露分为三级。

1. 一级暴露:指轻微划伤、轻微碰伤或被舔抚(没有伤口)的情况,不会导致狂犬病感染的可能性。

3. 三级暴露:指深度咬伤、抓伤或磕碰,可能导致狂犬病传染的风险很高。

如曾被
无证狗咬伤、抓伤或磕碰的情况,切勿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

1. 一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膏(如碘伏、酒精等)。

2. 二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膏,接受疫苗接种。

接种原则为 0、
3、7、14 天,第 28 天随访。

3. 三级暴露的处理原则:清洗伤口(如有流血暴露者尽量用清水冲洗伤口),立即进行狂犬病抗体和抗毒素的注射。

接着进行进一步的预防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疫苗接种预防,再次受到狂犬病病毒暴露时,
预防措施与二级暴露的处理原则相同。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高度危险的传染病,一旦暴露,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时,应该根据暴露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原则,该做的一定要及时做到位。

如果您不
确定暴露的程度,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意见和帮助,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狂犬病处置原则

狂犬病处置原则

狂犬病处置原则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感染人体所致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在我国95%以上的狂犬病是由疯狗咬伤所致,因该病潜伏时间较长,病死率极高,加之临床治疗不正规、处理不彻底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屡屡出现。

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卫生部组织制定并于2009年12月11日施行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现将该规范解读如下:一、狂犬病暴露程度及处置原则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可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分级与宿主动物的接触方式暴露处置原则程度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无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轻度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2.破损皮肤被舔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严重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二、伤口处理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和处置方法

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和处置方法

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和处置方法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和处置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其可通过受伤的犬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一旦感染狂犬病病毒,病情会迅速恶化并导致死亡。

因此,正确的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和及时的处置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的标准和各种处置方法。

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根据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暴露的程度,狂犬病暴露可分为以下三个级别:1. 第一级暴露•轻微的、无威胁的曝露,例如被非破损的皮肤舔舐或破损的皮肤被轻微咬伤。

•目睹动物受到激怒和咬伤,但未受伤。

2. 第二级暴露•皮肤的非重受损(浅表,转而说更严重的)受伤,但没有出血。

•受咬或抓伤的情况下,脏器和黏膜未受受伤。

3. 第三级暴露•在黏膜(如眼睛、口腔)或破损的皮肤被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

•受伤的脏器如脑膜或脊髓被动物咬伤。

狂犬病暴露处置方法第一级暴露的处置方法1.需要清洁受咬或受伤的部位,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

2.定期观察伤口,如果出现红肿、渗脓或其他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

第二级暴露的处置方法1.同样需要清洁伤口,确保受伤部位的卫生。

2.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参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接种。

第三级暴露的处置方法1.立即洗净伤口,并用碘酒等消毒剂进行处理。

2.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接种狂犬病疫苗和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

结论狂犬病的暴露分级判断和及时的处置非常重要,以减少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风险。

根据狂犬病暴露的级别,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清洁伤口、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

同时,建议在怀疑暴露后立即咨询医生或当地的卫生部门,以获取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第一级暴露的处置方法•清洁伤口: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受咬或受伤的部位,轻轻擦拭并避免用力摩擦。

•消毒伤口:使用碘酒、酒精或氯己定等消毒剂进行处理,确保杀灭任何潜在的病毒。

•监测伤口:注意观察受伤部位的红肿、渗脓、发热等症状,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2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CATALOGUE目录•狂犬病暴露定义与分类•狂犬病暴露预防措施•狂犬病暴露处置原则•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流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01狂犬病暴露定义与分类•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皮肤或者粘膜破损处,导致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可能导致感染的情况。

狂犬病暴露定义狂犬病暴露根据暴露程度分为三级:一级暴露、二级暴露和三级暴露。

一级暴露是指与狂犬病宿主动物接触或被舔舐皮肤,但无咬伤或抓伤;二级暴露是指被咬伤或抓伤,但无出血;三级暴露是指被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

狂犬病暴露分类1狂犬病暴露的危害23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狂犬病暴露的危害极大。

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迅速扩散,导致发病甚至死亡。

狂犬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和心理障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

02狂犬病暴露预防措施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减少病毒的残留。

伤口处理彻底冲洗用手指挤压伤口周围,排出瘀血和分泌物。

挤压排毒使用2%至3%碘酒或75%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减少局部感染。

消毒处理接种程序一般采用五针法或四针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接种。

及时接种在暴露后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越早越好。

被动免疫对于严重的咬伤或部位,还需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增强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高危人群对于经常接触动物或从事动物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提前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禁忌人群对于疫苗成分过敏或患有某些严重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接触动物或减少暴露机会。

特殊人群预防妥善保留对于暴露现场的物品和环境,应进行消毒处理,并妥善保留被咬伤的衣物和相关物品。

报告和记录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记录暴露和处置情况,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暴露现场处理03狂犬病暴露处置原则评估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污染程度等信息。

了解受伤部位的神经分布和肌肉情况,判断病毒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

狂犬病诊断标准

狂犬病诊断标准

狂犬病诊断标准1.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2.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剌痛或蚁走感。

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3.实验室检查3.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3.2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曾接种过疫苗者其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3.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

4.病例分类4.1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1加3.2.1或3.2.24.2确诊病例:具备3.4.1加3.3的任一条.狂犬病知识热点问答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

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

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100%。

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答:不一定,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30%-70%的人发病。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

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

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

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2007年,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了“世界狂犬病日”,各国纷纷开展相应宣传活动,“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概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发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因其有恐水特征,故又名恐水症,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1881年法国巴斯德认为本病的病原体是极小的生物,1903年Negri在狂犬病人尸脑部发现了包涵体,并命名为Negri小体,直至现在仍然是诊断狂犬病的标准之一。

病原学⏹狂犬病毒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一年后,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

随后在鸡胚组织、神经组织中增殖成功。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大小约75×180n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狂犬病毒是拉沙病毒属的典型种。

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称固定毒。

⏹根据对不同毒株的血清学反应和单克隆抗体分析,将狂犬病毒分为5个血清型:⏹1血清Ⅰ型:为典型的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株;⏹2血清Ⅱ型:拉哥斯蝙蝠病毒,从非洲分离到,包括6个亚型;⏹3血清Ⅲ型:马可拉原型株,在非洲分离出,包括5个亚型;⏹4血清Ⅳ型:杜文海格原型株,首先从南非分离到,以后从南非和中欧的蝙蝠中分离到,含有8个亚型;⏹5血清Ⅴ型:欧洲蝙蝠狂犬病毒。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病犬仍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它传染源还有猫、狼、狐、獾、熊、臭鼬、蝙蝠等动物。

近年来对世界上54个国家和地区狂犬病报告的综合分析表明,因犬所致的狂犬病占57%,野生动物所致占33%,因蝙蝠所致占10%。

⏹国内由狂犬传播者约占80%一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等温血动物。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主要宿主⏹亚洲狗,猫,猫鼬,⏹非洲狗,豺,猫鼬,狐狸⏹拉丁美洲狗,蝙蝠⏹北美洲臭鼬,浣熊,狐狸,蝙蝠⏹加勒比海地区猫鼬⏹西欧狐狸,蝙蝠⏹东欧狐狸,狗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1)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1)

• 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 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
1. 彻底冲洗
患者拒绝必须签字
2 .消毒处理
3 .是否缝合、是否抗破伤风+抗感染,视情况而定
2021/10/10
9
二、伤口处理—彻底冲洗( 1)• 伤口冲洗:全面彻底!
1、用20%的肥皂水(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 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至少15分钟。
2021/10/10
4
一、暴露分级说明(2)
4、破损皮肤被舔 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直接判定为III 级,如下:
•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 与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
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2021/10/10
5
Ⅱ级暴露 皮损图片
2021/10/10
合 • 要剃去伤口周围头发 • 注意伤口深部的大血管、神经,不能误伤。 • 在麻醉、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时不能误入血管

2021/10/10
20
三、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3)
(4)外生殖器粘膜
• 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冲洗方向向外,避免污染 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用碘伏,浓度0.5-1%即可。
(5)肛门部粘膜
狂犬病暴露预防规范处置
2021/10/10
1
• 法规依据:
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2007) ——中国CDC(2007.12)
2、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 版)——卫生部(2009.12)
如果内容有冲突,以工作规范为准!
2021/10/10
2
2021/10/10
3
一、暴露分级说明(1)

狂犬病毒暴露分级和预防处置原则

狂犬病毒暴露分级和预防处置原则

狂犬病毒暴露分级和预防处置原则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

其病死率几乎100%。

全球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亚洲的狂犬病病例数居全球首位,估计年死亡人数达3万人。

狂犬病作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令人闻之色变。

好在狂犬病虽不可治,但可预防。

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其成功概率也是几乎100%。

狂犬病疫苗是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核心手段之一,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武器。

我国每年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500万。

所以,狂犬病疫苗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使用?使用时又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请看“走进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疫苗是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狂犬病的罪魁祸首——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一种外形像子弹头的RNA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首先感染外周神经,然后通过脊髓索感染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严重的进行性脑炎和脊髓炎,导致感染者死亡。

狂犬病疫苗利用狂犬病毒作为原材料,将降低了致病力的狂犬病毒固定毒株接种到培养基质中,比如动物神经组织、禽胚、细胞等,经过病毒扩增、收获、灭活、浓缩和纯化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得到含有灭活病毒和辅料的生物制剂即为疫苗,见图1。

最早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在1882年发明的,之后动物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逐渐得到发展,但这两类疫苗接种反应大、免疫效果不理想。

为提高狂犬病疫苗的效果、优化免疫程序和降低异常反应发生率,1960年开始,研究者们尝试使用细胞培养技术来制备狂犬病疫苗并取得了成功。

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狂犬病疫苗不仅提高了疫苗效价和免疫后抗体水平,还减少了注射针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免疫失败的风险,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狂犬病。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所有人用狂犬病疫苗都是细胞培养疫苗,根据培养基质的区别分为多种类别,所用病毒毒种也不尽相同,见表1。

狂犬病疫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其作用机制可谓是“用魔法打败魔法”——利用灭活的狂犬病毒消灭体内的活病毒。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规范

狂犬病暴露的分级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 ,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2.破损皮肤被舔,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分级处置原则I级暴露: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病史”特指“接触史”。

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II级暴露: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按III级暴露处置III级暴露: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理人被可疑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1.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2.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 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较为敏感,彻底冲洗和消毒伤口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如何缝合?先使用被动免疫制剂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

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缝合应是松散的,以便于继续引流伤口是否缝合?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但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缝合的伤口不便于引流,且有可能将病毒引入伤口深部,导致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大伤口处理伤口处理具有极大意义,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上述步骤规范处理患者拒绝必须签字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交替至少15分钟。

湖南省1999年-201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湖南省1999年-201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湖南省1999年-201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3T11:52:17.9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饶芳菲陈万慧李谞[导读] 调查分析湖南省近十多年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全省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0005【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近十多年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全省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1999-2012年法定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14年来湖南省狂犬病共报告病例3822例。

发病率在0.12/10万-0.78/10万之间。

全省14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但病例数多集中在湘南与湘中地区。

永州、邵阳、郴州、衡阳、娄底、株洲五个市发病人数共计2501例。

(占全省65.44%)发病数以7-10月为多、2-4月较少。

以50-54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男女性别比为2.15∶1结论:湖南省狂犬病在2004年起呈现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着劳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2007年后因政府加强了对狂犬病的综合防治力度,发病率逐年下降,疫情虽然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对狂犬病流行的防制与监测工作不能松懈。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预防与控制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经犬类等动物传播给人类[1],病死率100%。

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狂犬病曾一度得到有效地控制,但近年来狂犬病疫情迅速回升,病死率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我们依据湖南省狂犬病近十四年(1999年-2012年)的监测资料,分析近年来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及其特点,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

1999年-2012年全省共报告狂犬病3822例,死亡3822例。

“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按国家(GB17014——1997)”诊断,所有病例在诊断24h内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使用?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中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云南宾川县首起人间狂犬病确诊病例报告

云南宾川县首起人间狂犬病确诊病例报告
2.RV核酸检测和 N基因序列测定 采用 RT-PCR法。用 TRIzol(Invitrogen,Carls bad,CA,USA)试剂提取病毒 RNA。用 Ready-To -GoYou-PrimeFirst-strandBeads(GE Health care,USA)反 转 录 合 成 cDNA。巢 式 PCR法 扩 增 RVN基因片段,引物及操作方法见文献[1,2]。选择 RV核酸阳性样本,使用 50μl反应体系,用 GoTaq GreenMasterMix(Promega,USA)扩增 N基因全序 列。引物及操作方法见文献 。 [2,3] 扩增产物在生工 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测序。
2.实验室检测 2016年 4月 7日 13时 50分采集死者脑组织送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 所 病 毒 科 病 毒 BSL-2实 验 室 (级别为 P2实验室)分别进行狂犬病病毒免疫荧光 抗原检测及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狂犬病病毒免疫 荧光抗原检 测 试 剂 为 狂 犬 病 直 接 荧 光 抗 体 (FITC Anti- Rabies Monoclonal Globulin, FUJIREBIO USA.),狂 犬 病 病 毒 核 酸 检 测 检 测 试 剂 为 TRIzol (Invitrogen,Carlsbad,CA,USA),2016年 4月 7日 17时 30分报告结果为:该样本狂犬病病毒免疫荧 光抗原检测及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均强阳性,遂诊 断该病例是狂犬病实验室确诊病例。 二、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调查,患者有 3次犬只接触史:①患者的好 友白某某叙述,患者于 2014年秋(具体时间不详), 到白某某家做客时因挑逗家养犬咬伤膝关节附近 (左右脚叙 述 不 清 ),属 Ⅲ 类 暴 露,患 者 将 辣 椒 面 撒 在伤口进行处理,未进行伤口清洗,未接种狂犬病疫 苗及注射免疫球蛋白,咬伤罗某某的犬只当时生病, 存在腹水,后经宾川县兽医站治疗后痊愈,该犬现健 在,2016年 4月 7日采集该犬脑组织送云南省地方 病防治所进行狂犬病病毒免疫荧光抗原检测及狂犬 病病毒核 酸 检 测,结 果 均 阴 性;② 患 者 生 前 自 述, 2015年 9月 26日,患者家养的一犬咬伤住干甸村 保山籍的张某,因张某与患者有积怨,张某强迫患者 用嘴吸吮伤口,并将吸出后的血液咽下,患者迫于无 奈照办,属Ⅱ类暴露,事后未进行狂犬病疫苗及狂犬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ppt课件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ppt课件


病报告卡,并进行核查。 4. 报告网络的运转与核查
传染病防治法规
广州市卫生监督所 左素梅
传染病是什么?
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 性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传染病的产生一是自然变异;
二是人为导致(这在生物技术上是可能
的)”
人口/行为改变
技术与工业 改变
国际旅游与 贸易
宿主易感性
传染病
疾病传播
新疾病
环境改变土 地使用
公共卫生措 施破坏
门 2. 公布乙、丙类传染病病种
的 职
3. 疫情的通报和公布 4. 增加或减少菌(毒)种 5. 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医疗卫生人员调集

铁路、交通、民航部门
受国务院卫生行 交通卫生检疫
农业、水利、林业部门
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家畜家禽的传染 病防治管理
公安部门
国 GB15998-1995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家 GB15999-1995丁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6000-1995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标 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6002-1995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
GB19104-2003过氧乙酸求 GB19105-2003过氧乙酸包装要求 GB19106-2003次氯酸钠溶液 GB19106-2003次氯酸钠溶液包装要求 GB19107-2003过氧乙酸含量测定 GB19108-2003次氯酸钙包装要求 GB18278-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
这是实施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法律之一。
使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从行政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轨道。

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2003年11月2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公安厅局,农业厅局,药品监督管理局:狂犬病是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常规疾病监测的重点传染病之一。

1985年以来,在卫生、农业、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我国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自1997年起,全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造成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一、部分地区群众养犬增多,城市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等数量及密度明显增加;二、犬只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犬只管理失控,犬免疫接种率下降;三、群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被犬咬伤的患者未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措施;四、狂犬病疫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区疫苗供销渠道不规范,难以保证疫苗质量及免疫效果。

为尽快遏制狂犬病疫情上升趋势,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通知如下:一、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切实做好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部门分工,各地公安部门负责县以上城市养犬的审批与违章养犬的处理,捕杀狂犬、野犬;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兽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犬类的狂犬疫苗注射、登记和发放‘家犬免疫证’及犬类狂犬病疫情监测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病人抢救治疗、人类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药监部门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

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最新: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为加强和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研制进展,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暴露等级判定和处置原则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为I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II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为In级暴露。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务人员在判定暴露等级后,及时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

在获得知情同意后(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件,各省份也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制定),医务人员对伤口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I级暴露者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In级暴露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二章伤口处置第七条伤口处置包括彻底冲洗和规范清创处置。

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置。

冲洗或者清创时如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前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注射器或者专用冲洗设备对伤口内部进行灌注冲洗,做到全面彻底。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依据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依据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依据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依据是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等,这些构成了我国传染病监督法律体系。

1.传染病监督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传染病卫生监督和监测制度是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和监测可以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及发展趋势,为行政决策机构及时制定、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国家针对传染病防治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5)《艾滋病防治条例》。

(6)《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9)《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10)《消毒管理办法》。

(1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12)《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13)《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14)《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5)《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16)《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17)《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18)《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19)《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20)《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2.传染病诊断标准(1)GB15973-1995麻风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2)GB15974-1995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GB15975-1995淋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4)GB15976-1995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5)GB15977-1995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和处理。

(6)GB15978-1995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7)GB15983-1995麻疹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狂犬病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2021版)

狂犬病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2021版)

狂犬病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2021版)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缺乏特异性治疗,病死率几乎100%。

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一、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

2018 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明确的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共16 种(Species),划分为 3 个不同的遗传谱系(PhylogroupI-III)。

我国目前主要流行 Rabies virus(RABV),也有 Irkut virus (IRKV)报道,二者均属于遗传谱系I,现有疫苗均可预防。

狂犬病病毒体外存活能力较差,易被脂溶剂等灭活。

二、流行病学全球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流行,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年死亡病例数约 59000 例。

近 10 余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病例最多的2007 年,报告 3300 例,而后逐年下降,2020 年报告 202 例。

所有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病毒易感,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包括犬、猫等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蝙蝠)。

猪、马、牛、羊、骆驼等家畜为非狂犬病储存宿主,虽然可感染发病,但传播狂犬病风险较低。

啮齿类和兔形目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目前无导致人类狂犬病病例的证据。

人与人之间的狂犬病病毒传播,仅偶见于狂犬病感染者作为供体的组织或器官移植。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约占95%,其次为猫。

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狂犬病宿主和传染源。

三、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致病过程可以分为3 个阶段:神经外少量繁殖期、快速逆轴浆移行期、病毒扩散期。

病毒进入伤口后,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在局部可停留3 天或更久。

狂犬病指南--疾控中心07版

狂犬病指南--疾控中心07版

第三章 预防处置门诊要求.......................................................................................................................15
一、硬件要求 ..................................................................................................................................... 15
(五)特殊人群的暴露后处置 ................................................................................................. 11
(六)其它处置措施 ................................................................................................................. 12
(三)分级处置原则 ................................................................................................................... 2
二、处置程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4—1997
前言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Hydrophohia),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100%。

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朱理珉、余书文。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狂犬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主要依靠本病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独特的临床表现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史。

3.2 临床症状
3.2.1 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

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3.2.2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3 实验室检查
3.3.1 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3.3.2 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者,若曾接种过疫苗,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3.3.3 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

3.4 病例分类
3.4.1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1加3.2.1或3.2.2。

3.4.2 确诊病例:具备3.4.1加3.3的任一条。

4 处理原则
4.1 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4.2 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4.3 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4.4 对症处理: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药物等。

有脑水肿给脱水剂。

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给氧。

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5 预防(详见附录A)
5.1 管理传染源。

5.2 伤口处理。

5.3 疫苗接种。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狂犬病的预防
A1 管理传染源
加强犬的管理,野犬应尽量捕杀,家犬应进行登记与疫苗注射。

狂犬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A2 伤口处理
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和搔伤处,反复冲洗至少20min,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

如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皮试阴性后可在创伤处做高效免疫血清浸润注射。

伤口在数日内暂不缝合。

也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A3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狂犬病固定毒(aG)适应株,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加入甲醛溶液灭活后经浓缩3~5倍,再加氢氧化铝制成。

A3.1 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病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应及时注射本疫苗。

A3.2 用法
A3.2.1 一般咬伤者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疫苗1安瓿(液体疫苗2mL,冻干疫苗1mL或2mL),儿童用量相同。

严重咬伤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已述)。

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

A3.2.2 在三角肌注射。

A4 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的应用
A4.1 凡已知确系狂犬或其他患狂犬病动物舔咬者必需在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旦白。

A4.2 咬伤部近中枢神经系统或伤情严重者必须与疫苗同时应用。

A4.3 抗狂犬病血清应用剂量:
人源性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旦白)20IU/kg。

异源性抗血清40IU/kg。

A4.4 应用异源性抗血清需做过敏试验,方法是使用抗血清1/10~1/100稀释血清0.1mL 做皮内注射,30min后皮丘红晕小于1cm为阴性,可注完全量。

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脱敏注射用完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