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终稿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14f5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一、前言本文旨在介绍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在本办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撰写、审核和答辩等工作。
同时,指导教师也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二、选题阶段1. 选题要求(1)选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2)选题涉及的领域或问题在本学科领域内尚未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或解决方案。
(3)选题要求经过指导教师审核,并在选题报告中提出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选题流程(1)学生按要求提交选题申请书。
(2)学院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和审批。
(3)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选题报告。
(4)指导教师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同意选题后,签署选题意见书并加盖学院公章。
三、论文(设计)撰写阶段1. 撰写要求(1)遵循学术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严格抄袭检测。
(2)按规定格式、字数、留白和字体要求撰写论文(设计)。
(3)论文(设计)中要求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4)论文(设计)中要求详细陈述实验过程及结果,提供相关数据,数据分析要准确、中肯。
2. 撰写流程(1)学生及时提交规定的开题报告,答辩后进行论文(设计)撰写。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设计)初稿,经指导教师审核修改后提交正式稿。
(3)指导教师对正式稿进行审核,要求有严格抄袭检测。
四、审核阶段1. 审核要求(1)指导教师对论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再次修改论文(设计)后,提交指导教师审核。
(3)指导教师对修改后的论文(设计)进行审核,提出确认意见。
(4)学院组织专家进行审核。
2. 审核流程(1)学生提交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后,指导教师进行初步审核。
(2)经指导教师审核修改后,学生提交正式稿。
(3)指导教师对正式稿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再次修改后提交。
学校毕业设计管理实施办法
![学校毕业设计管理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1d75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f.png)
学校毕业设计管理实施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学校毕业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制定本办法。
二、管理系统学校设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包括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
(一)学院学院应当制定学院级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明确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和流程。
(二)专业专业应当制定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明确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和评价标准。
(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并定期参加指导教师培训。
(四)学生学生应当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并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三、选题与分配学生应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并填写选题报告。
学生选题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题目:明确课题的名称和背景。
2.目的和意义:阐述课题的目标和意义。
3.研究内容: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4.研究方法: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5.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
选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提交学院审核。
学院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合理分配毕业设计课题,并将课题分配结果通知学生和指导教师。
四、设计过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和相关文献的阅读。
指导教师应当定期与学生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设计进展进行评价和指导。
学生应当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设计成果。
五、评价与答辩学院应当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评价。
评审委员会由学院的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应当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
评审委员会应当根据学生的设计成果、答辩演示和答辩答辩辩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六、结果与后续处理学院应当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价结果,确定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并将结果及时通知学生。
对于通过毕业设计的学生,学院应当及时对其成果进行归档,并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对于未通过毕业设计的学生,学院应当指导其进行改进,并安排重新答辩或重修。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5d649f6bec0975f465e22f.png)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校教字[2004]217号)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检查。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总体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培养学生的经济技术分析和工作组织能力,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能力,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撰写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程序是: 三、管理职责 按学校、院、系(教研室、研究所)三级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
1、教务处的职责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规范; (2)协调校内各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
2、学院的职责 各学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管理单位。
主要职责是: (1)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反馈有关资料; (2)负责学生学分清理,对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组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小组,并对毕业环节全过程进行抽查,负责审定答辩委员会及各答辩小组名单; (3)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管理,学生成绩审定,各项资料的归档。
3、系(教研室、研究所)职责 系(教研室、研究所)是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安排指导教师,组织学生选题; (2)组织实施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中的开题审查、中期检查和答辩工作,确保质量; (3)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4)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各项资料规范化建设。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8afd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4.png)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
第三条学校将组织有关部门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第五条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当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够体现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第六条学生的指导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立项第七条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前,必须与指导教师商讨并确定选题。
第八条学生的选题应当符合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性。
第九条学生在选题的基础上,必须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立项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同意后,方可正式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第十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项申请表应当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成果以及时间计划等内容。
第三章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与中期评审第十一条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当按照时间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和实验工作。
第十二条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应当与指导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汇报进展情况,并根据教师的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十三条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评审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初步评估和指导的机会。
第十四条学生在中期评审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任务,并撰写中期报告。
第十五条中期评审的评委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委应对学生的中期报告进行评审,给予评价和指导意见。
第十六条学生在中期评审后,应当根据评委的意见,及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修订和完善。
第四章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撰写和提交第十七条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c987d4bb68a98270fefa11.png)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各院(系)、各专业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现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一、选题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由各院(系)组织指导教师拟定题目,经院(系)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同意后向学生公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资料积累、学习志趣等情况,在公布的题目中进行选择,也可以在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外自选题目,但需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
最后,由院(系)对选题及人数进行统一平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一般不得变动。
因特殊情况要变动题目时,需经学院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同意。
2、学院应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开始前二个月左右向学生公布题目,组织学生选题或分配学生做题,学生选定题目后,应经学院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3、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的前一个学期,院(系)应做好指导教师的配备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准备工作。
4、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课题,完成大课题中子课题的学生应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但要各有侧重,保证每个学生从事的研究或设计内容不同。
5、教师和学生拟题、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2)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有理论研究题目,也要有实际和应用性的题目;(3)拟定的题目应当是科研、生产、教学中有意义的题目;(4)拟定题目的工作量要适度,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既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又不能过于轻松;(5)题目内容应当与本专业密切联系,一般不得跨专业拟定和选择题目;(6)拟题与选题应考虑指导教师的力量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
毕业设计(论文)终稿
![毕业设计(论文)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342c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6.png)
毕业设计(论文)终稿毕业设计(论文)终稿一、引言在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个人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考验。
本文将探讨毕业设计(论文)的终稿撰写过程,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二、选题与目标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终稿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选题和目标。
选题应基于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研究的实际意义。
确定目标后,可以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步骤。
三、文献综述在撰写终稿之前,进行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找到自己的研究定位。
在综述中,应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四、方法与实验在终稿中,应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方法应该具备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和资源的限制,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和预算。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在终稿中,应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或其他适当的分析工具,以验证研究假设或发现新的规律。
结果应该以图表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六、讨论与展望在终稿的最后部分,应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展望。
讨论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探讨其潜在的影响和局限性。
此外,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七、参考文献在终稿中,应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标注和排版。
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终稿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务必仔细核对每一条文献的信息。
八、排版与格式在终稿的最后阶段,应对文章的排版和格式进行仔细检查。
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段落过渡自然,并注意字体、字号、行距等排版细节。
此外,还要检查文章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以确保文章的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九、反复修改与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终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8274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c.png)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办法1. 引言为了规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制定本管理办法。
2. 毕业设计选题•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学校指定选题:学校根据专业需要或教学科研需求,指定一部分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
•预选题目:学校会在毕业设计开始前的某个时间段内,组织学生进行预选题,以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学生在选题阶段,可以选择一位合适的指导教师来指导自己的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分配:学校将根据专业方向和教师资源,进行指导教师的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
4.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学生需按照学校要求,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包括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内容。
•开题报告评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完善毕业设计方案。
5. 毕业设计实施•设计方案制定:学生根据开题报告的指导和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方案,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和计划等内容。
•实施过程管理: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等工作,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每周进展汇报:学生需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每周进展报告,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评审。
6.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内容: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包括设计进展情况、实施过程、初步结果等方面的评估。
•中期检查评定:专家根据中期检查情况,给予学生评定,包括通过、修改或需要重新制定设计方案等评定结果。
7.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与评阅•论文撰写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论文格式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论文评阅流程:学校将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给予评语和建议,并对论文进行打分和评定。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12ef6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7.png)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确定程序(一)指导教师根据选题要求、意义和所具备的条件初步确定题目,于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上报所在学院;(二)各学院教学负责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报教务处备案,同时向学生公示。
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三)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在第七学期(五年制第九学期)下达给学生;(四)学生应于第七学期末(五年制第九学期末)完成文献阅读、资料收集等工作,集中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
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确定与职责(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指导教师由学院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二)指导教师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需要更换,必须经学院教学负责人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三)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采用双指导教师制,聘请有业务特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同时学生所在学院仍须校内指导老师进行检查,掌握进度,负责答辩,协调有关问题;(四)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名(文科12名);(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1.选择题目,拟定任务书,制订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制订毕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规定纪律;2.按时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主要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内容;3.认真落实《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要》填写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要》不但是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督促检查,而且也是对教师指导质量的一项考核。
具体办法如下:(1)每个学生填写一本《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9b46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a.png)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等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平时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系统、综合的研究与训练活动,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总结和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全面检验。
第二章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以院(部)、系(教研室)为主体,实行教务处、院(部)、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
第四条教务处代表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负责组织、管理、指导与统筹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体进度,汇总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学生的名单,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统筹工作进度,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条院(部)成立由院长(主任)任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质量监控。
贯彻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与工作要求,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拟题、审题工作,负责指导教师的筛选审查,进行师生动员,组织学生选题并落实工作任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初期、中期、末期工作抽查,开展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完成相关材料的汇总与统计,撰写工作总结,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完成指导教师考核,初审并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电子版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8e5b33767f5acfa0c7cd13.png)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工程实际训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促进学校各项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的目的:通过工程设计或论文撰写,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畏困难、勇于攻坚优良学风及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同时检验学生专业学习质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
毕业设计的要求: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具有:(1)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3)方案的比较分析、论证能力;(4)设计计算和实验能力;(5)计算机和外文应用能力;4.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除在学校有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外,可聘请所在单位相当于讲师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结合工作实际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报学校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批准后备案。
学生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学校的指导教师联系并进行指导,以便掌握教学要求和毕业设计进度,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联系的方式和时间由学生与学校的指导教师确定,并有联系记录。
二、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条件1.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学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方可做毕业设计。
2.有课程有不及格者,在准备参加补考期间,允许做毕业设计,经补考及格并通过答辩后,仍随应届毕业。
若补考不及格,则在答辩通过后,参加重读补考,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任务书的审批1. 选题的原则(1)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题目应当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不追求较高的理论难度,有利于达到综合培养锻炼、提高与专业相关的技术能力与技能水平的目的。
(2)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出发,既考虑课题的综合性,又要在份量和要求上适当,不能过浅、过窄和工作量过少,要体现三年制高职生的基本水平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60db1acf84b9d528ea7acc.png)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学习深化、提高和全面总结的综合训练过程。
为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成立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教务。
同时分(院)系成立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其工作职责为:1、制定与修订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
2、组织编写和修订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大纲。
3、审核毕业设计题目。
4、安排毕业设计各阶段任务和工作进程。
5、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组织和管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6、安排毕业设计答辩工作。
7、组织检查学生毕业设计个人空间。
各(院)系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应由教学主任牵头,吸纳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参加,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的日常管理,教研室负责安排指导老师,切实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同时做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等工作。
二、指导教师职责及指导学生数限额(一)指导教师职责毕业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指导。
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为:1、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题目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
2、开列毕业设计参考文献目录,帮助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计划和写作提纲。
3、坚持对学生毕业设计制作的全程指导,定期和学生联系,专题指导次数不得少于4次,要求做好指导记录并上传至大学城空间;同时利用大学城空间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制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4、评审毕业设计,写出切实而具体的评语(评语字数原则上要求不少于100字)。
5、对学生既要耐心指导,热情帮助,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包办代替。
6、全程督促并检查学生上传毕业设计相关资料至大学城空间。
(二)指导学生人数限额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由各(院)系专业教研室安排,并经所在 (院) 系审批。
指导教师一般应由本专业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担任。
为保证指导质量,根据现阶段师资力量和毕业生数量,每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e610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3.png)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等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专门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运用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能力;2.文献阅读、消化整理和分析能力;3.实验研究与动手能力、编程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建立模型与理论探索能力。
4.正确撰写论文的能力。
第三条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有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者不能免修。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应予重做,直至合格后才准予毕业。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学院、教学系部两级管理体制。
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各教学系部负责所办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及实施工作,并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般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进行。
各教学系部按要求,做好选题落实、课题准备、过程检查及答辩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教学系部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分三个阶段进行检查,前期主要检查开题情况;中期主要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后期则主要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
第七条各教学系部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系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
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成员一般由相关学科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5名教师组成,负责答辩工作。
第八条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各教学系部应及时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综合分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工作总结与质量分析报告报教务处。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b88a1dc5da50e2524d7ff7.png)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能训练和提高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论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必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修订本管理办法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学院、系、教研室分级管理,并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明确分工,协调运行,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实施。
2.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分管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宏观管理,制定政策,定期组织毕业设计检查与评估,组织经验交流,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3.各系负责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组织、动员、检查、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在允许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毕业设计(论文)小组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答辩;负责评选并向学院推荐本系优秀毕业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4.教研室是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单位,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
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指导教师具体到人。
5.毕业设计(论文)分选题、中期检查、答辩总结等三个阶段。
各系应根据本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工作流程,落实各环节的具体工作,确保毕业设计(论文)按质按量完成。
6.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做毕业设计,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课题的设计,要真题真做。
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办法.doc
![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办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2bf583a1c7aa00b52acba4.png)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根据本科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目的与要求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应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执行。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1、资料、信息的收集及分析、综合的能力;2、独立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3、实践动手的能力;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绘图、数据和文字处理等)的能力;5、论文撰写、答辩的能力。
第二章管理与职责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分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答辩和总结五个阶段,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以主管教学院长为领导,教务处统一组织,由各分院具体实施。
学院各有关单位应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共同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
第四条教务处职责:实行宏观管理,负责监督协调工作。
1、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对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制定和修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中院级有关政策、条例和规章制度;3、组织、协调学院各职能部门解决场地、设备器材和经费,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支持;4、组织对各分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各环节的抽查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将检查结果、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给各分院和相关部门,总结经验,组织交流;5、组织评审学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参评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对获奖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表彰;编辑、出版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集。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终稿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8ecd9aa98271fe900ef972.png)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文件院字[2017]2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法〔修订稿〕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绘图、电脑应用、软件编程、翻译、文献查阅等〕独立分析和解决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实验研究、技术分析、学术标准等能力的检验。
为标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法。
一、毕业设计 (论文)的管理全院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在本科教学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由本科教学分管院长任组长、专业系〔教研室〕主任、教科办主任为成员的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组织及时间1. 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一般包括选题与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查重、论文答辩、归档等。
2. 毕业设计〔论文〕以各系〔部〕为主进行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要与毕业实习统筹兼顾,最好由同一个教师指导。
3. 毕业设计〔论文〕时长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规定要求执行,不得任意增减。
三、选题要求1. 选题要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训练要求,应尽可能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社会应用价值,落实到生产、教学、科研、管理、经济、社会、文化和实验等具体任务上。
2. 选题要注意任务量适当、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对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安排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题目。
选题原则上不能与往年题目相同。
3.如果题目较大,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参与的,在方向、内容、技术指标、要求上要有明确区别。
4.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明确具体选题类型和工作量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80ed1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8.png)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课题调研、文献检索、相关实验(或实践)、论文撰写(或设计工作开展)及答辩等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XXXX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主管校长领导,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教育厅指导性文件的要求和精神,制订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学术不端检测,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等。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督导评估。
第三条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组织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制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具体工作计划;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自我检查、自我评估与工作总结;组织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研究,以及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管理(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由学院统一保存,主要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答辩记录、评阅书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各学院填写《XX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落实情况一览表》《XX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一览表》《XXXX大学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总结报告》等,上报有关部门存档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终稿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文件院字[2017]2号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稿)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绘图、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翻译、文献查阅等)独立分析和解决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科学思维、实验研究、技术分析、学术规范等能力的检验。
为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培养质量,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全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本科教学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由本科教学分管院长任组长、专业系(教研室)主任、教科办主任为成员的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流程、组织及时间1.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一般包括选题与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阅、查重、论文答辩、归档等。
2.毕业设计(论文)以各系(部)为主进行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要与毕业实习统筹兼顾,最好由同一个教师指导。
3.毕业设计(论文)时长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规定要求执行,不得任意増减。
三、选题要求1.选题要符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训练要求,应尽可能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社会应用价值,落实到生产、教学、科研、管理、经济、社会、文化和实验等具体任务上。
2.选题要注意任务星适当、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安排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题目.选题原则上不能与往年题目相同。
3.如果题目较大,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参与的,在方向、内容、技术指标、要求上葵有明确区别。
4.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明确具体选题类型和工作量要求,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四、指导教师、评阅人资格与职责1.各系(部)要为每名学生配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教风严谨、专业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或校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青年教师,要指派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督导,定期指导他们的工作。
指导教师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换.2•每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7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达到要求的,指导学生人数也不得超过10人3•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1个单元指导时间,随时了解进度情况,填写指导记录表(附件 1 )。
指导记录表学期结束后统一存档保存,并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指导教师若因公外出,需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并安排好相应指导工作。
4•指导教师既要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品德。
在设计关键点和原理上,指导教师要起把关作用,在具体细节上要适当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对学生要严格考勤。
累计缺勤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3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
到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要符合相关规定,并履行相关手续(附件2),否则不允许到校外做毕业设计。
6.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应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讲师职称。
评阅人一般应围绕毕业设计(论文)水平与质量、表达能力、版面是否规范等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给出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的结论性意见等。
五、学生的任务与要求1•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或设计思路、主要参考文献和进度安排等。
开题报告一式2份,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另一份由系(部)保存。
具体格式见附件32•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包括查阅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知识、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和外文应用等简况以及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中期检查表一式2份,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另一份由系(部)保存。
中期检查表格式见附件4。
3•内容撰写。
学生应围绕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任务、主要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资料收集、方案设计、数据采集、调查或实验、分析总结、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见附件5。
4.纪律要求。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要尊敬教师、团结协作,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履行请假手续,遵守相关单位规章制度,注意财产、人身安全。
5.文献翻译或英文摘要。
学生需提供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不少于25000字符的外文资料(须提供外文资料原文复印件)的文献翻译,或者撰写1000字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文详细摘要,并翻译成英文,单独装订成册归档。
六、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与装订1.查重检测。
学校将对毕业设计(论文)不端行为进行检测,检测的复制比不得超过25%,否则不能参与答辩。
学生存档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与检测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致,查重检测报告须存档,以备省学位办抽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电子档由各指导教师存档,且与最终纸质版完全一致。
2.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要按封面、任务书、评阅书、评定书、答辩决议、中外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封底的顺序依次左侧装订成册。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任务书、评阅书、评定书、答辩许可证和答辩小组决议(见附件6)由学校统一样式。
译文及原文影印件、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计算机编程软件(光盘或软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材料可单独装订,但须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并放入专用档案袋内。
八、论文评阅各系(部)组织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
评阅教师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职称。
指导教师不得作为指导学生的评阅人,评阅人根据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给定评阅成绩和评语,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
九、答辩与成绩评定1.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或院学术委员会成员任主任。
各专业成立相应的答辩小组,并设组长1名和秘书1名,指导教师不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
答辩小组由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组成,成员数为3人以上的奇数。
对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应邀请相关企业同行、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参加答辩。
2.答辩资格申请答辩的学生必须已按照毕业设计要求独立完成所有毕业设计工作,方可申请答辩。
学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取消答辩资格:(1)未完成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要求;(2)说明书或图纸有严重错误;(3)累计缺勤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的1/3者;(4)查明有抄袭或代做者,查重超过25%者。
3.答辩流程毕业答辩采用二次答辩方式,以一次答辩为主。
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确定次、二次答辩学生名单。
二次答辩学生的确定原则:(1)毕业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表现较差,指导教师直接确定为二次答辩的学生;(2 )指导教师或评阅人认为毕业设(论文)质量较差,需要较大修改,且修改后导师或评阅人同意参加答辩的学生;(3 ) 一次答辩成绩不及格者;(4)同一专业二次答辩人数不足总人数7%的,直接次答辩按照成绩高低由后向前补足二次答辩学生名单。
(1 )一次答辩以系(部)为单位成立答辩小组,人数由3人以上成员组成(人员数量为奇数)并设组长1名和秘书1名,指导教师不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要求不少于15分钟,其中学生汇报不少于10分钟,答辩组教师提问不得少于3个问题。
(2 )二次答辩以系部为单位成立二次答辩组,由系主任任答辩组组长,并设答辩秘书1 名,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要求不少于20分钟,其中学生汇报不少于10分钟,答辩组教师提问不得少于5个问题。
4.参照机械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附件7 )评定答辩成绩。
5•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评阅人评阅成绩、导师评定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为:评阅成绩20% (满分20分)、评定成绩30% (满分30分)、答辩成绩50% (满分50分)。
参加二次答辩且答辩通过的学生,其毕业设计成绩按及格计。
每个专业学生的总评成绩在“ 90分及以上”比例不得超过20%,“80-90之间”比例不得超过40%。
系(部)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不得超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6%。
6•答辩决议由答辩小组秘书填写,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毕业答辩回答问题情况、文字表达能力、版面是否规范整洁等方面的意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九、归档1•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两周内由指导教师按照毕业设计归档要求,将整理后的毕业设计归档材料交到学院档案室统一保存;同时,把与纸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相一致的电子文档由系(部)统一存档(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文档、纸质文档与查重最终文档必须一致),保存期限不低于五年。
2•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时,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进行处理;涉及到保密等要求的,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十、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试行,由教科办负责解释附件:1.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2.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校外毕业设计管理规范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5.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6.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评阅书、评定书、答辩许可证、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7.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注:指导内容主要针对上次布置任务请学生汇报,并给与指导内容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校外毕业设计管理规范为加强在企业或工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毕业生指导与管理,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学院对该项工作做以下规定,希望全院教师、毕业生认真执行。
1申请条件1.1申请学生必须已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1.2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单位必须已开据实习学生到单位实习、设计邀请和接收函。
3、毕业生到单位所进行的毕业设计课题必须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符合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要求。
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单位能够达到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条件要求,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设计条件,能够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指导教师,提供具体指导计划,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
5、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单位必须能够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对学生的安全全面负责,并与学校、学生本人签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