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语言学>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语言学的前世今生
1、心理语言学以语言的心理过程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2、语言(lan?gua?ge),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系统,指的是语言知识、语言系统、语言规则,它是抽象的、隐含的、无时间性的;言语(speech),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是具体的、明示的、有时间性的,它是语言知识、语言系统、语言规则的具体的执行和运用。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往往难以触摸,只能通过别的办法来间接了解,而言语行为就是观察和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
4、心理语言学是面向过程的一门科学。大凡物体,都可以从其结构、功能和过程等不同角度来观察。
5、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特别在语言使用方面。
6、人们在讲话时并非把话全部都想好才说的,而是边想边说。一般来说,是先想好一个框架,然后再把词语放到框架里。
7、信息处理模型(加表格)1977年教育心理学家Gagne提出
(1)信息处理是一个开发的系统。它和环境保持接触,相互作用,在语言方面则体现为输入和输出。
(2)主宰着整个流程的是大脑,体现为"控制的执行"(Executive Control)和"期望"(Expectancies),它对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起作用。
(3)信息处理的核心过程是使用不同的记忆。
(4)在这个模型中,过程是结构(组成部分)之间的过渡,而这个过渡有时序性(time sequence),过程是在时间维中展开的。
(5)这个过程实现了符号心理表征的要求,它是有序的,体现了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的原则。
Shannon和Weaver(1953)所提出的信息论模型勾勒了语言和通信(communication)的模式,如下图:
(1)信源(source)是信息的来源,消息载荷着信息,但不等于信息。信息就是减少不确定性。
(2)编码(coder,transmitter)就是把信息变为信号(signals)码,即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符号排列组织起来的符号排列。语言是最丰富的信号。
(3)信道就是上面提到的种种信号传递的通道。信道的最主要问题是容量(capacity),要求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最大的信息量。
(4)噪音(noise)是整个通信系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核心问题。要克服噪音干扰的方法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方法来自语言本身,语言中有许多羡余(redundancy),所以人们可以利用羡余来克服噪音的干扰。
(5)解码(decoding)发生在接收器这一端,是把通过信道传递过来的语码加以解释。
(6)信宿(destination)是信息最后到达的目标。
其中,羡余发生在三个地方:a,信源,说话人为了保证自己的信息能够准确传递而采取的各种办法,或则把话重复一遍,或则用不同的话来重复要表达的内容。b,消息,即语言符号上面

。除了那些有意减少羡余的特殊处理外,一般人感觉不到。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羡余的。c,信宿,信息+噪音传递到他身上,他必须掌握比信息更多的知识(羡余),才能解码。
Miller(1973)曾指出,一个人要有效地使用语言,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知识:
1、关于自己语言的语音信息
2、关于句子构成的句法信息
3、关于词和词的组合的意思的词汇信息
4、关于他所生活和谈论的世界的感念知识
5、某些信念系统,以评估他所听到的信息
三、记忆和语言
人的认知能力可以体现为心理表征(mental représentations),他有不同的层面,从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到思维、问题求解。在这些心理表征中,记忆占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就相当于一部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和它的记忆装置一样。
记忆是记住过去经验的能力。记忆依赖于学习,而学习也依赖于记忆。存储在记忆里的旧知识提供了一个联系新知识的框架,使学习得以连绵不断地发展。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有两种:一种是视觉记忆(visual memory),一种是听觉记忆(auditory memory)
注意可以称为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强调的是注意的选择性,我们所注意的东西也要转到另一个层次上进行处理,这一个层次就是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注意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首先是注意那些传递信息的消息,特别是词汇,到最后才是那些语言中多余的形式特征。
控制和自动化是注意的处理系统的一对矛盾。
注意的容量有限有两种,一种是资源限制(resource limitations)另一种是数据限制(data limitations)。
STM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大概为7+-2,7好像是我们接受、处理和记忆信息的一个限制。
这里所说的7个单位是孤立的单位,即单位之间的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
组块(chunks)是学习者基于背景知识所建立的单位,这是一个重新编码(recoding)的过程。组块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两点:a,它是克服STM局限的一个过程;b,他的建立牵涉到使用长时记忆的知识。
STM有两个特点:1、容量有限2、保存信息的时间短暂。
STM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在人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提取部分信息,而且记忆的容量和检索都依赖于环境。
Buddeley(1986)等人,主张把STM称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这是因为STM通常被看成是被动地储存信息的仓库,而WM体现了对记忆过程的一种动态的观点,WM同时具有储存和加工的两种功能。储存功能相当于STM的功能,即在一段时间内保存一定的信息;而加工的功能则和加工容量的概念有关,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全部认知资源。
我们的记忆系统本身由几个部分组成,

不仅是储存信息那么简单。
WM可以理解为一个有限的信息可以在它上面进行操作的认知工作平台(cognitive workbench)。这个认知工作平台有一个中央执行器把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到两个STM缓冲器:一个叫语音环(phonological loop),处理以言语为基础的信息;另一个叫视觉-空间草图(visual-spatial sketchpad),处理视觉记忆。
按照信息处理模型,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LTM),又叫永久记忆(permanent memory),意思是事物在记忆里可以长期保存。它是我们的记忆系统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WM相辅相成,联合行动。
LTM是我们保存过去的、未经激活(即不在WM里)的信息和世界知识的仓库,包括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指的是一般的知识(如语法和算术规则)、情节性记忆(episodic memory,指的是每个人的经验(如童年的回忆)。自动记忆(automatic memory),亦称条件反应记忆(conditioned response memory),指的是某些可以自动激发信息的回忆。
语义记忆和情节性记忆的不同:语义记忆比较稳定,而情节性记忆是动态的。语义记忆里 的概念通常用来在较低层次上编码,而情节性记忆的内容则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上处理的目标。因此,语义记忆和名词概念有关,而情节性记忆和个人经验有关。情节性记忆可以作为提取语义信息的轨迹。
语义记忆保存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陈述性知识表现为一些陈述(statements)。一个命题是一个能够单独进行判断(真或假)的最小单位,表示一个完整的意念。。它包括两个词项:主项(arguments)和表示它们关系到关系词(relation),亦称谓词(predicate)。
在我们的LTM里保存的都是各种命题组成的知识,不一定是原来的句子。许多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我们的记忆里保留的是一个句子的意义,而不是原来的话。
程序性知识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又叫产生式(production)知识,一般来说,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型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指的是区别和区分内在的和外部的刺激的能力;另一个是动作-次序(action-sequence)程序,指的是对符号的操作能力。
根据Anderson所提出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ACT),WM和LTM的两种程序性知识东莞县是不同的,对陈述性知识来说,是储存和提取,而对产生式知识来说,则是匹配识别型式)和执行(动作-次序)。
记忆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记忆的根本目的是把信息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
首先是编码(coding),编码就是对物理的感觉输入进行处理,放到记忆里。编码所依赖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联系(association)。建立联系一是靠贴近(contiguity),好处是一起发生的事情往

往有些内部的或因果的关系,有利于回忆事件,而且可以限制一些无关的联系。二是靠频率(frequency)和练习。有一种记忆叫做"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它把很多相关的思想、活动和经验都和某一种场合联系起来,使人历历在目。
其次是提取(retrieval)。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根据的是内容寻址(content addressing)原则。人们在提取信息时往往先按物体,然后再按属性,因为物体范畴比属性范畴更为基本。提取一般都经过两个过程 :首先是提供大量材料,多数和所要提取的事物多少有点关系;其次是按照所提供的材料再进一步选择;最后才把结果传递到意识。
提取不是完全有意的,它往往是思维的延续。我们在回忆时所做的实际上是让记忆能够找到内容寻址,提取所需的信息,使思路得以展开。但是往往出现提取不到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还是在记忆某个地质里。另一方面,我们又会提取到一些我们并不想要的信息。这说明人的记忆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感情因素)的干扰。
第三是遗忘(forgetting)。有记忆就有遗忘,它是记忆的重要补充。有的不重要的信息在编码时或编码后便丢失了,保留下来的是重要的信息。遗忘过程的第一个特点是记忆的强度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记忆的强度随着时间而衰减,而遗忘就随之增加。遗忘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记忆之间互相干扰。干扰的影响比时间的推移还要大。这是因为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搀杂在一起,往往会互相干扰。但干扰可以提高我们总结经验的整体记忆能力,这就是概括能力。经过概括的东西往往是保留在记忆里的最基本的东西。干扰还有近现效应(recency effect)的作用。
记忆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大脑在处理语言中居于主宰地位,而记忆则是其处理语言所依附的重要手段。
各种记忆都要通过和听觉、视觉、触觉区域相连的STM缓冲区临时储存,然后传递到在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的工作记忆,最后到达永久性记忆。情节性记忆和语义记忆则经由海马(hyppocampus)的通道到STM缓冲区。当信息到达丘脑(thalamus)时,在海马边上的扁桃体(amygdala)会看信息是否有情感色彩,而直接进行处理,所以情感性记忆占优先地位。
四、心理词汇
词语的意义和声音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因此语言的意义是人为的(thesis),是语言使用者达成的一种规约,所谓"约定俗成"。
语言是适应交际需要而产生,通过外部的、可感知的符号来传递无形的意念。
心理语言学关心的是人们如何在记忆中保存词语的,怎样辨认和提取词语的,怎样理解词语的意义的。这些过程都和心理有关,所以称为心理词汇(m

ental或internal lexicon)。
词和意义有一种什么关系?词和意义虽然是密切相连的,但却是不同的实体,需要分别对待:a,对译(translation)。在任何语言里都有些词的存在并不依赖其意义,都有些意义不能用单一个词来表达。b,不完全的映射(imperfect mapping),词语和意义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c,意义的灵活性(elasticity of meaning)。词语的意义依赖于语境,十分灵活。
词语是怎样储存在我们的心里的?心理词汇兼顾大容量储存和有效提取两个方面;心理词汇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而且往往因人而异。心理词汇不是按照拼音顺序排列的,最大可能是按意义组织起来的。
心理词汇储存什么东西?笼统的说,储存的是词汇知识,又称词的基本元素。包括几个方面:a,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往往是隐含的,但我们却有这样的能力。词是怎样发音的,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不一定懂得很多语音学知识。b,句法知识。词也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体现为词类,如动词、名词等。不同的词类有不同的句法功能。词类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特点是开放性的,他们随着社会进化和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增加;另一种是虚词(功能词,function words),包括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其特点是封闭性的,数量不大会增加。这两类词的差别有一定的神经基础,和大脑中的词汇组织有关。神经学家发现,有一种犯了语法缺失症的病人经常在句子里略去封闭性的虚词,而保留开放性的实词,而且他们处理虚词的方式也和正常人不同。c,形态知识。很多语言,特别是曲折型语言(如拉丁语、法语等),都有形态变化,例如有格、性、数等语法范畴的变化。从形态的角度看,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词素或语素(morphemes)。词素又有两种:自由词素(能够独立存在,free morphemes)和限制性词素(不能独立存在,多数是在词根上的词缀)。d,语义知识。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元素。我们一开始谈到词和意义的关系并非一对一的。这是因为意义和所指(reference)------词语和客观世界的事物的关系------虽然很密切,却不是完全相同的。
词和意义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心理词汇里,意义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的?这其实是一个词汇储存模型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词汇储存模型:
1、Katz和Fodor(1983)以及Katz和Postal(1964)为了配合Chomsky的转换语法而提出的特争论。
它认为,一个词具有不同意义相当于从树根到"叶子"的各种通道。这些词义可以准确地表示为二价特征(bivalent features),称为语义标记(semantic marks),如男性\女

性,既非上属也非下属关系,而且也不完全是分层次的,人类和非人类都可以有男性\女性的区别。所以按照性别和年龄两个二价特征的纬度就可以区分出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意义。这种方法叫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2、语义是按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组成一个网络的元素是概念或节点(nodes),这些概念是按它们之间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
Collins和Quillian(1969,1970)还进一步指出,语义网络是分层的,象金字塔一样。在塔的顶部是一些覆盖面较广、上层的概念,居中的是基本层面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y,在底部则是更为具体的下属概念。概念关系有好几种,有成员集合,包含集合、部分和全体关系、特征关系。模型强调认知经济性(cognitive economy),例如,一些特征都保存在上层概念里,鸟和鱼都是动物,保存有相同的特征------有皮,能到处移动,吃东西和呼吸。所以在鸟和鱼的概念范畴里,就不必有这些特征,而只有本身的特征。缺点:一是它过于讲究分层,适用于一些像动物、植物、房子、家具那样的分类范畴,但却不适合那些含混的概念,如美德、价值和情感。而且这个模型把一个范畴各个成员看成是等同的成员,实际上它们是不等同的。二是对Collins和Quillian所得到的结果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动物都有到处移动和耳朵的特征,但是"到处移动"的语义距离比"耳朵"的近,这不一定是语义距离效应,而是特征的频率效应,这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的联系有不同的权重。同样的,金丝鸟具有"有皮的"和"会唱"两个特征,但是唱歌的特征比有皮的特征反应要快,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把"会唱"和"金丝鸟"联系在一起。三是这个模型解释不了否定的判断。例如,要求被试对"金丝鸟是鸵鸟"和"金丝鸟是鱼"做出否定的判断,按层次上来说,前一句低于后一句,反应时应该快一点,但实际上反而长一点。这就是说,语义接近反而影响否定的判断。
3、Collins和Loftus(1975)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s)。该模型认为,心理词汇是按照语义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但不一定是分层的。这个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像分类范畴那样的结构特征和概念之间的典型性和连接程度。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线的长度代表了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线越短,联系越越强。这个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激活扩散,它有点像一个大电网:"电流"就会扩散到连接的概念,越往前扩散,能量就越弱,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是这些概念始终都保留在语义网络中。图中的联系程度可以解释范畴效

应(category effects)、相反范畴效应(reverse category effects)和典型性效应。这个模型也可以解释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s),它比较灵活,可以说明各种词汇和概念研究中的实验结果,而且和连接主义的认知模型比较接近。
心理词汇中的词是怎样提取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模型:
一种叫做串行搜索模型(Serial Search Models),以Forster的自动搜索模型(The Autonomous Search model)为代表。它认为我们在阅读中碰到一个词,就会去查一个词表,看看这个词是否是一个储存在词表里的项目,然后再去提取其意义。这个模型认为搜索词项的过程是按次序挨个进行的,故名为"串行";另一种叫做并行提取模型(Parallel Access Models),以McClelland和Rumelhart的连接主义模型(The Connectionist Model)为代表。这种模型认为,一个词的知觉输入除了激活那个词外,还可以同时地(并行地)激活几个候补词,最后才选定那个和输入词共享特征最多的候补词。搜索词项的过程并非挨个激活,而是同时进行,故名为"并行"。
1、Forster的模型。它把心理词汇比作一个图书馆:一个词就像一本书,只能放在一个地方,但是它的位置可以从不同的索引目录(例如作者、书名、主题词,等等)中找到。这些目录叫做提取档(access files),共有三个:辨认书面文字的缀字档(orthographic access file);辨认口语的语音提取档(phonological access file);辨认意义的语义\语法提取档(semantic\syntactic file)。依靠这三个提取档,词项就可以在阅读、听辨和说话中搜索出来。一旦你根据一个词的提取码知道它所处的位置,你就能通过指针(即上面提到过的寻址系统)到主档(master file)找出该词项。主档有许多储存单位,叫做"箱子"(bins)。在这些箱子里,最常用的条目放在最上面。所以高频词的提取速度比低频词要快。一旦提取档把搜索指向主档的箱子,搜索就会按条目一个接一个地进行下去,一直到找到和直觉表征最匹配的项目。这个模型其实是一个两级模型,就好像一个人知道一本书在图书馆的哪一部分(如中文书库的现代文学部分),他还需要知道它放在哪个书架,才能找到。而且它还可以解释频率效应和词汇效应。如图
2、连接主义模型。它是由心理、哲学、计算机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词汇提取是在一个"神经网"中进行的,其中包括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相当于大脑中的神经元。这些节点有集中区:一种是处理听觉和视觉输入的节点;一种是决定反应输出的节点;一种是当我们听\看到一个词后进行内部处理的隐藏节点。隐藏节点在词汇处理中起中心作用。连接主义模型遵循以下原则:词项是

直接提取的;几个候补词同时被激活;各种类型的信息都可以用来提取一个目标词。连接主义模型比别的并行提取模型在定义认知和语言构件(即词是怎样表征的)方面更为鲜明,隐藏节点的每一个功能层面表示了词的各个方面:它是视觉的、缀字的、语音的、语义的性质。心理词汇的处理首先是在特征层面上解读原始的知觉输入;然后又激活共享这些字母的词。如图。当同一层面上的连接(在图中表示为圆圈)受到抑制时,层面之间的连接就会兴奋起来。这就使低层面的单位进入高层面的单位。但是在同一层面上在辨认某一刺激时,却必须互相竞争,以争取被激活。一旦某一表征达到阈限,它就会抑制其他相同单位的激活。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多层次的,不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层次。Taft和朱海平(1997)提出多层次交互激活模型(Multileve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并试图解释汉字的提取,他们认为汉字有笔画、部件、词素、复合词几个层面,如图,此模型与连接主义模型相似。
在词汇提取模型中,有辨认书面文字的缀字档和辨认口语的语音提取档,可以看出提取一个词是分开的两个提取档。为什么?心理词汇在内心里是一个按语义组织起来的统一的词汇。但要了解它是怎样组织和提取的,要靠外部的输入,而外部的的输入的方式(modes)是不同的,可以诉之于听觉,可以诉之于视觉。口头词语(spoken words)和视觉词语(visual words)各有不同,其差别有四个方面:
1、口头语和书面语分布在不同的纬度上,前者强调时间,后者强调空间。这个差别对知觉分析有两个方面的影响:(1)心理语言学观察的是言语的使用,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考虑信息是怎样跨越时间来组织的,但是不少口头语模型所采取的策略是把输入信号和记忆中的模块(或静态的表征)进行比较。这种以模块为基础的方法往往忽略时间纬度的特点;(2)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辨认存在重大差别:遇到歧义句时,书面语可以反复阅读和仔细分析;而口头语却是一次性的,很快就从听觉场消失。
2、口头语和书面语在输入方式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书面语是稳定的,但口头语的变化却很大,说话人发出同一个因素,它的波形图都不一样。不同的说话人发同一个因素,它的音质在不同的语音环境里不一样,说话的速度也不一样。这也就是说,语音并没有不变式(invariant)或标准的形式。
3、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另一个差别和信息的线性有关。书面语的字母印在纸上,有明显的界线,都是线性排列的。连续的声音可以表示为一个字符串。口头语却没有这种对应关系:用来标音的语言符号和口头语的波纹往往没有次序

上的对应。在实际的口头语中,因素是重叠的,往往同时发出音来,以达到每秒10个因素的速度。
4、口头语和书面语在切分上也有差别。在书面语中,字母和词是分开的;在口头语中,却不然,在连续性的发音中,切分几乎是不存在的。
五、语言感知
什么是语言感知?语言感知(Perception of Language)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觉。这是人们使用语言的一个前奏,因为要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首先必须接触和感受语言的外部形式,包括它的声音和文字。但我们的注意力在于这些外部形式所传递的内容。语言感知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前者是言语的感知(Perception of Speech),后者是书面语感知(Perception of Written Language)。
心理语言学所观察的首先是口头语言,也就是言语,因为这是第一性的。因此,言语感知有时又称为言语听辨或言语辨认(speech recognition)
言语感知又分为孤立音素感知(perception of isolated speech)和连续性言语感知(perception of continuous speech)两个阶段。
表面看来,孤立音素感知并不太复杂,我们无非是按时间顺序听到一系列的词,而这些词又是由一系列的语音组成的。但实际情形却比这复杂的多。因为语流和印出来的文字不一样,首先是它是连续性的,听话人不大可能把它切分成为分离的语音单位。其次是音段并非一成不变的,因为受到附近一些音的影响,而有差异。第三是音段和语流中的分段并非一对一。第四是语流的速度和特性的问题。语流的速度很快,其速度是15---50个音段,不可能逐个感知,但人们还是听的懂。但阅读文字材料时如果有重叠就很难读下去,但是感知口语材料时,如果几个人同时说话,我们却能听得懂其中一个人讲话。
语音感知过程:
从孤立的音素感知开始。它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是听觉阶段(the auditory stage),在这个阶段,人们接触到语流,并把听到的声学信号分析为声学提示(acoustic cues)。这些提示提供某一个音素的部分信息。这些声学提示储存在听觉记忆里,供第二个阶段------语音阶段(the phonetic stage)------使用。在语音阶段里,听话人把各种声学提示放在一起,从而辨认出一个个音素,然后再把它们放在语音记忆里。在语音记忆里,保留的是音素信息,而不是上阶段的声学提示。最后一个阶段是音系阶段(the phonological stage),在这个阶段里,听话人参照语言对音段系列的制约,对语音阶段所听辨的音素进行调整。如图
在听觉阶段里,关键的是把听到的声音分解为声音提示。声学提示有两种:一种是独立于上下文(context-independent)另一种是依赖于上下文的(context-dependent)。在英语中还有一个以来上下文的重要提示,称为声音

成阻时间(voice onset time,简称VOT)。
第二个阶段是语音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感知语音切分的成分(constituents)。听话人根据听觉阶段所提供的声学提示,认出提示所表示的成分,并把它们按照原来的次序排列。语音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切分成分的辨认是范畴性(categorical)的。语音阶段的声学特征变化甚多,而常有重叠。在语音阶段的语音记忆存放的正是经过范畴感知(categorica?l perception)处理后的信息,和听觉记忆里存放的信息有所不同。
第三个阶段是音系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进一步使用语言的音系规则去处理语言。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它往往影响人们实际听到的东西。双耳实验。(被试带着专门制作的耳机感知信号,两只耳朵听的内容不同,例如,左耳听到的是banket,右耳听到的是lanket,两者都不是英语。但是被试能够混合听成blanket「地毯」,二不是lbanket,因为后者不符合英语的音系规则。实验者让被试先听lanket,达0.15秒之多,他们仍然听成blanket。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音系阶段在语音阶段之后,所以被试在听到lanket和banket之后,从语音记忆中取出[lbanket],然后再按音系规则改为[blanket],并将结果放在工作记忆里;另一种解释是语音阶段和音素阶段同时工作,以产生单一的记忆内容,对[lbanket]和[blanket]而言,语音阶段根据声学提示把两个开始的辅音解释为[b]和[p],而音系阶段则把他们加以制约而成为[b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