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今天所了解或者学习的西方音乐史,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误解,因为在我们常见的关于西方音乐的史书里所记载的音乐家及作品似乎都大同小异,或许会给初学这这样一种误导,以为西方音乐史上就这些音乐家,或者说是主要的音乐家,西方音乐的历史伴随着整个西方文明史,它所涵盖的人和作品瀚如烟海,那些没有进入音乐史书的音乐家和作品可能在当时要更有名,但作为音乐史的编纂者,不可能将所有或者大多数作曲家涵盖其中,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把那些人记入到史书里边呢?大多数历史学家都选择了那些对于历史有着更大驱动作用的音乐家,尽管有些音乐家自己生活的年代里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和认同,这也符合一般规律——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往往与当下的一些都显的格格不入,当然历史证明了他们的价值。有些作曲家对于历史的重要性是大家公认的,比如贝多芬对于古典的和浪漫这两个时代精神的衔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对于贝多芬的地位可能在的同学们都是熟知的,如果在音乐史上还要找出这样一位音乐家的话,那他非瓦格纳莫属,我们可以说他是浪漫主义与现代音乐的连接点,而且他的影响远远超出音乐领域,我们会经常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里看到他的大名,如哲学史不可避免的要提到瓦格纳对于叔本华和尼采的影响,追溯希特勒的种族歧视的思想源头会不可避免的提到瓦格纳,瓦格纳曾在信中告诫友人勿同犹太人共事,认为犹太人是“因人类堕落而产生出来的恶魔”,痛骂犹太艺术家被单纯的商业动机驱使缺少自身的文化背景,只能抄袭模仿主流文化。真正的日耳曼人是厌恶犹太人外族的相貌和不敬的声音的。希特勒也说:“犹太人从来没有创造过任何文明,他们具有的一切都是偷来的。还有一种精神现象叫“瓦格纳症”,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这与他叛逆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符合我们经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的共识,在历史上瓦格纳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反对他的也有朝圣他的,但是不管怎样19世纪和20世纪浪漫主义高潮到低潮的音乐史和文化史方面,瓦格纳现象是无可回避的。

叛逆的童年

1813年瓦格纳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普通的警官家庭,他刚刚6个月的时候,生身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继父是一位戏剧演员。瓦格纳的艺术才华得益于继父的耳濡目染。在他很小的时候,继父希望他学习戏剧,将来能够成为莎士比亚一样的人物,事实上对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文学的确是如痴如醉,14岁时他模仿莎士比亚的悲剧,写下了《劳伊巴德》,这是一部集《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于一体的大杂

烩。他无所畏惧地让42个剧中的人物先后死去,舞台上一下子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了,怎么办?又派遣鬼魂上场,我们可以想象他的为所欲为的那种疯狂,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以后的歌剧作品中几乎没有离开过死亡这个主题。

为了提高他的艺术修养,继父给他请来老师教授他钢琴。谁知道只是他根本不爱学这玩意,以至于他一生都不会弹奏钢琴并且厌恶钢琴。一次,他听到了贝多芬的音乐会,忽然特别喜欢,特别激动,开始喜欢上了音乐。他想光做莎士比亚一样人物还不够,还要做一个贝多芬样的人才给力,他从小的叛逆性格造就了他的野心,他天生就是粗葫芦大嗓门,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思想的向世界宣布。

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博览群书,13岁时自己就已经翻译过《荷马史诗》的前12卷。他希望集音乐、文学、哲学、历史等于一身,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1833-1839)19岁到20岁时他创作了他的最初的三部歌剧《婚礼》、《爱情的禁令》、《仙女》这三部歌剧都是流行于当时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的翻版。虽然在《仙女》这部歌剧中已经有了《罗恩格林》主题的歌剧端晹,但还是被当时却被莱比锡剧院没有任何理由地拒绝。我想也不完全是因为瓦格纳那时太年轻无名,因为他那时的歌剧有着明显模仿韦伯的痕迹。这样的命运,不仅对于瓦格纳,对于任何一个刚刚出道的艺术家,都是相似的。(1937年)24那年他与歌唱家敏娜.普兰纳结婚。

(1939-1849)

1839年,(26岁那一年)瓦格纳带着妻子、《黎恩济》手稿和一条漂亮的纽芬兰狗到处流浪,乘船经伦敦来到巴黎。这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虽然,他来到巴黎时已是身无分文,只能和他那条可怜的狗一样流浪街头;虽然,他带着当时名声很大的梅耶贝尔的介绍信,却依然四处碰壁,没有一家剧院收留他,他只能给人家做乐谱校对,挣点可怜巴巴的钱勉强糊口。这一切对于他都没有什么关系,都不会妨碍他施展他的报复和野心,他带着来巴黎前一年创作完成的《黎恩济》的歌剧剧本的手稿,他雄心勃勃,就要拿着它来叩开巴黎的大门。

《黎恩济》取材于14世纪罗马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起义的真实故事。是根据英国诗人兼小说家布尔沃·里敦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黎恩济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青年英雄,他起义胜利后公布了所有人企盼的人人平等的新法律。瓦格纳所讴歌的黎恩济这样的形象,符

合了当时整个欧洲革命的大潮和瓦格纳自己心中的理想。在初到巴黎那个冷漠也寒冷的冬天,他在写作《浮士德》序曲的同时,完成了对《黎恩济》的修改。在巴黎所遭受的屈辱和贫困,让他的心和黎恩济更加接近,使得剧本融入更多的感情,也加深了他性格中反叛成分,3年之后,1842年,也就是瓦格纳29岁的那一年,他终于熬到出头之日。德累斯顿歌剧院要上演他的《黎恩济》了。《黎恩济》在德累斯顿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让瓦格纳一夜成名,他被委任为德累斯顿歌剧院的指挥,有着年薪不菲的收入,立刻甩掉了一切晦气,他像里黎恩济一样从屈辱和贫寒中抬起了头成为了英雄。在他彻底脱贫的同时,更重要也更令他开心的是,他终于让世人认识了他和他的歌剧。实际上《黎恩济》也是靠迎合观众趣味的表面效果和讨人喜欢的进行曲获得成功。

《黎恩济》之后,1843年他又写下了另一部重要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根据德国诗人海涅的小说《施纳贝莱沃普斯基的回忆》中的第七章改编而成。漂泊在大海上历经千难万险去寻找爱情的荷兰人,所遭受的磨难和孤独中的渴望,与瓦格纳在巴黎的痛苦经历是那样的相似。无疑,无论是黎恩济,还是荷兰人,都打上了瓦格纳自身的烙印。他早期的作品依然抹不去那个时代浪漫主义所具有的共同的品格,那就是自我感情的表达。《漂泊的荷兰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瓦格纳士的歌剧的开始,当时的观众对他的很多做法不理解,这让我想起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这两出歌剧终于让瓦格纳敲开了巴黎之门。

1845年和1848年他又相继完成了《唐豪瑟》、《罗恩格林》,这两部歌剧与《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创作成熟后的“第一时期的作品”,继承了贝多芬、韦伯等德国浪漫主义的歌剧的传统,大量应用了“主导动机”强调了管选乐队的重要性,但比起他以后的“乐剧”来,这三部歌剧采用了传统的咏叹调、重唱与合唱形式,这是他的“乐剧”中所缺乏的。

我一直这样认为,艺术的风格就是艺术家性格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家的个人性格往往会注定了他一生艺术成就的基础和风格的走向。

瓦格纳确实有点像是一个我们现在所说的愤青,在音乐史上大概没有几个音乐家能够比得上他更富有激情的了,只是那激情来也如风,去也如风。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著名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瓦格纳十分赞同书中的无神论观点,很快便成为费尔巴哈的信徒,积极参加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1849年五月革命时期,他和柏辽兹、李斯特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