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第七章景区质量管理
景区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景区质量管理工作方案1.引言景区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是指在景区游客服务过程中,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方案,以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的安全,并且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本工作方案针对景区客观情况、研究场景、讨论方案、确定目标,最终形成“全域、全程、全员、全力”的质量管理目标。
2.管理目标根据国家旅游发展规划,景区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应统筹全域、全程、全员、全力,并制定各项量化指标,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实现景区管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管理目标如下:2.1 全域从整个景区的管理和运作出发,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引领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一平台、多领域、全覆盖”的管理,同时保证景区安全、环保、统一管理、高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2.2 全程对游客旅游全程管理,做到“预定满意、接待舒适、旅途安全、游览细心、离开满意”的管理服务。
要根据不同客群需求定制不同旅游产品组合、提供初到景区的游客各类咨询与服务、确保推广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旅游线路的顺畅、安全运行,并对游客在旅途中的诉求及时反馈和解决,保持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2.3 全员要求景区的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客为先”,实行“每日清单、每周总结、每月回顾、每季满意度”四个全员实施机制,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培训学习、业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而且为员工搭建学习互动平台,提高员工舒适度,增强员工快乐度及员工的拥护度,从而为景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营保障。
2.4 全力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已做到“合规、标准、科学、合理”的原则,打造全领域的标准化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具性价比、更便利、更贴近的旅游服务。
3.管理措施3.1 设立质量管理体系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流程,设立标准,制定管理程序,对人员和岗位进行明确定位,为景区管理提供可执行性和可管理性,以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
3.2 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管理和技术,它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减轻人力负担,并且能够更加高效的管理景区,提高景区运营和管理效率。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旅游景区的质量管理活动,包括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设施质量、管理质量等方面。
第三条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应遵循依法依规、游客至上、创新驱动、持续提升的原则。
第四条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应承担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全面负责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目标第五条旅游景区应制定质量目标,包括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设施质量、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第六条旅游景区质量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通过定期检查、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估和修订。
三、质量保障措施第七条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八条旅游景区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第九条旅游景区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舒适、便捷。
第十条旅游景区应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环保措施,保障景区生态环境质量。
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质量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对景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内部监督。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应定期接受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旅游景区应关注游客反馈,及时处理游客投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五、质量改进第十五条旅游景区应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
第十六条旅游景区应鼓励创新,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景区质量管理水平。
六、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制度的,由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主管部门。
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管理制度(4篇)

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景区服务质量评定工作,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进行,并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目标。
第四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评定规程。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责第五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服务质量评定部门或机构,负责景区服务质量的评定工作。
第六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标准和流程。
(二)组织开展景区服务质量评定。
(三)对景区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认定和授予景区服务质量评定证书。
(五)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六)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投诉和纠纷。
第七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
第三章评定标准和流程第八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标准应综合考虑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因素,确保评定结果准确、客观。
第九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根据评定标准和流程,制定评定手册和评定表格,明确评定内容和评分标准。
第十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流程应包括评定准备、评定申报、评定实地考察、评定结果公示等环节。
第十一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申报材料应包括景区的基本信息、服务项目介绍、服务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第四章评定结果的发布与管理第十二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及时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公示、媒体公示等。
第十三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对于评定结果应保密,并且对评定结果进行相应的管理,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十四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将评定结果通知评定对象,并向评定对象颁发评定证书。
第五章监督与纠纷处理第十五条景区服务质量评定机构应定期对已评定景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控制标准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导言 (3)1.1 概述 (3)1.2 目的和意义 (4)1.2.1 提高旅游景区管理水平 (4)1.2.2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1.2.3 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4)1.2.4 保障旅游者权益 (4)1.3 适用范围 (4)第二章旅游景区管理基础 (4)2.1 旅游景区概述 (4)2.2 旅游景区管理体系 (4)2.3 旅游景区管理职责 (5)第三章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要求 (6)3.1 服务质量标准 (6)3.1.1 服务理念 (6)3.1.2 服务设施 (6)3.1.3 服务流程 (6)3.1.4 服务人员 (6)3.1.5 服务时效 (6)3.2 服务质量评价 (6)3.2.1 评价体系 (6)3.2.2 评价方法 (6)3.2.3 评价周期 (7)3.2.4 评价结果应用 (7)3.3 服务质量改进 (7)3.3.1 问题诊断 (7)3.3.2 改进措施 (7)3.3.3 实施方案 (7)3.3.4 跟踪评估 (7)3.3.5 持续改进 (7)第四章旅游景区环境管理 (7)4.1 环境保护与治理 (7)4.1.1 旅游景区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保证景区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7)4.1.2 旅游景区应加强生态保护,禁止乱砍滥伐、乱挖乱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景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7)4.1.3 旅游景区应合理布局游览线路,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游客对景区环境的影响。
(7)4.1.4 旅游景区应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噪声治理等,保证景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7)4.1.5 旅游景区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8)4.2 环境卫生与绿化 (8)4.2.1 旅游景区应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责任,保证景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景区质量管理是指为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景区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
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
1.服务质量控制:景区应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通过监控、检查、评估等方式控制服务质量,确保游客的满意度。
2.安全管理:景区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环境卫生管理:景区应保持景区环境整洁卫生,开展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工作,提高景区环境品质。
4.人员管理:景区应按照规定招聘、培训、管理员工,确保员工素质和服务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景区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
1.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调查:通过游客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情况等方式,了解游客需求和对景区服务的评价,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实施措施。
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
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景区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度、流程、档案、考核等方面,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总之,景区质量管理是保证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需要景区管理者高度重视和切实实施。
景区质量管制度

景区质量管制度
景区质量管制度是为了保证景区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建设和规划管理:包括景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景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和功能完备。
2.景区安全管理:包括景区环境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3.景区服务质量管理:包括景区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4.景区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包括景区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以确保景区管理的专业化和有序化。
5.景区评估和监督系统:包括景区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以及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景区进行整改和处罚等。
通过评估和监督,对各景区进行考核,提高景区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景区质量管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景区管
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景区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质量管制度的景区进行处罚,以保证质量管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名词解释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名词解释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对景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以及改善游客体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名词解释如下:
1. 景区:指以具备一定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地方。
2. 全面质量管理:即全面管理质量,包括对景区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3. 服务质量:景区提供给游客的服务水平,包括导游服务、景区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接待能力、餐饮住宿服务质量等。
4. 管理效率:景区运营的效率,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成本控制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等。
5.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景区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以实现最佳运营效果和游客满意度。
6. 安全管理:对景区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管理,包括景区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应急救援能力等。
7. 游客体验:景区为游客创造的旅游体验,包括观光环境的舒适度、游览路线的合理性、旅游活动的丰富性等。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旨在提升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形象,增加游客
满意度,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景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景区内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景区所有员工、游客及合作伙伴。
第三条景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景区内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景区设立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景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景区质量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负责景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建立健全景区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五)协调相关部门,处理游客投诉和安全事件;(六)负责景区质量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六条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七条景区应当定期对景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景区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第九条景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应对。
第十条景区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游客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景区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景区应当制定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景区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景区应当设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投诉问题。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五条景区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七条景区应当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景区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置流程。
第六章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第十八条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景区规章制度 管理条例

景区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景区秩序,加强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安全,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景区内的所有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必须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景区指导部门是景区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统筹规划、监督管理景区内的各项工作。
第四条景区保安队是景区管理的执行单位,负责维护景区内的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
第二章游客行为规范第五条游客进入景区门前需出示有效门票,并接受安全检查。
第六条游客在景区内禁止倒卖门票,损坏景区设施,乱涂乱画等行为。
第七条游客应文明游览,尊重景区内的环境和风景,不得破坏植被,乱扔垃圾。
第八条游客应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遵守景区内的各项规定。
第九条游客在景区内严禁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拍摄有损景区形象的照片或视频。
第十条游客禁止在景区内大声喧哗、抢占景区资源,干扰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
第三章景区工作人员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佩戴工作证,遵守工作纪律。
第十二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景区情况,提供优质的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指导游客游览。
第十三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景区安全演练,熟悉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第十四条景区工作人员严禁向游客推销商品、服务,收受小费等不正当行为。
第十五条景区工作人员发现游客有违规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若情况严重应报告景区保安队处理。
第四章景区设施设备管理规定第十六条景区设施设备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和管理,游客不得私自损坏和占用。
第十七条景区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需立即报告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维修处理。
第十八条景区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景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作。
第十九条景区设施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景区设施设备的设计、改建、维护等工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景区内如发生火灾、泄漏、重大人员伤亡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疏散游客,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课件

03
2. 问题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景区发现游客对旅游体验、交通、住宿等方面 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景区的旅游设施、导览系统、住宿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案例三
3. 改进措施
1
2
1. 导览系统:完善景区导览系统,提供详细的中 英双语解说和路线指示,方便游客了解景点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
3
2. 住宿条件:投资建设高品质的酒店和民宿,提 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服务,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 与质量改进过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创新等方法不断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PART 03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实践
旅游者需求与期望
旅游者需求
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是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景区需关注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 娱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4. 效果评估
经过服务创新和品牌建设,主题公园的游客 数量和满意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国
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案例三
•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案例三
01
•·
02
1. 背景介绍:某山区景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户 外活动资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等因素,景区面临着较大的 客源压力和服务质量问题。
• 通过技术升级和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案例一:某知名风景区的服务质量改进之路
•·
1. 背景介绍:某知名风景区位于我国南方,拥有得天独厚 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 不断增加,景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服务质量问题。
旅游景区质量规章制度

旅游景区质量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管理,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旅游景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景区。
第三条旅游景区负责人应严格遵守本规章,保障景区内的游客和员工的安全与利益。
第四条本规章内容包括景区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景区保洁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条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旅游景区的执行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条旅游景区应当配备专门的保洁人员,保持景区内的卫生整洁。
第七条旅游景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第八条旅游景区应当严格控制景区内商家的质量,确保游客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质量有保障。
第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游客和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第十条旅游景区应当配备专门的导游,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服务。
第二章景区管理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十三条旅游景区应当定期进行景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景区档案管理制度,保护景区历史文化遗产。
第十五条旅游景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经营。
第十六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景区信息。
第十七条旅游景区应当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
第十八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消费者投诉制度,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
第十九条旅游景区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第二十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景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旅游景区应当配备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景区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旅游景区应当对景区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预警制度,及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四条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理突发安全事件。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2017修订稿,未正式发布)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及相关评定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旅游景区,是指可接待旅游者,具有观赏游憩、文化娱乐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具有明确范围界线、管理机构和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的游览区。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申请、评定、管理和责任处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1A、2A、3A、4A、5A。
第四条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工作,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相关细则等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负责对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评定机构与证书标牌第六条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立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负责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授权并督导省级及以下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开展评定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设立本地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按照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应及时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报备各级评定机构及其办公室成员组成与变动。
第八条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须全面掌握本地区各级旅游景区新增及变动情况,实现动态管理,并于每年12月底将本地区各级旅游景区名称和数量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备案。
第九条省级及以下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上一级评定机构可撤销其评定管理权限。
西湖景区的管理制度

西湖景区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西湖景区的管理,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西湖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杭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
为维护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西湖景区管理制度的遵循对象为景区内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游客及其他相关单位。
第四条西湖景区管理委员会是景区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景区内的管理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二章游客服务第五条游客在进入西湖景区前需购买门票,并接受安检检查。
第六条游客需遵守景区内的各项规定,保持景区内的清洁秩序,不得乱丢垃圾或破坏景区内的植物和建筑。
第七条游客需尊重景区内的文物和历史遗迹,不得随意涂鸦或破坏景区内的文物。
第八条游客需遵守景区内的文明行为规范,尊重其他游客的权利,不得制造噪音或扰乱公共秩序。
第三章管理人员第九条景区内的管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确保能够有效地管理景区内的各项工作。
第十条管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景区内的管理制度,做到公正、慎重、文明地处理各类事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管理人员需维护景区内的秩序,确保游客的安全,及时处理各类紧急事件,协助游客解决问题。
第十二条管理人员需主动与游客沟通,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和服务,热情友好地解答游客的各种问题。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景区内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景区内的安全设施完好。
第十四条景区内设置安全巡逻队,随时监控景区内的情况,发现危险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景区内严禁游客在湖中游泳或垂钓,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六条景区内发生突发事件时,管理人员需迅速组织疏散游客,保障游客的安全。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七条景区内设置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景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景区的清洁卫生。
第十八条景区内禁止随意砍伐、污染环境或损害植被,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十九条景区内注重垃圾分类,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保持景区的环境整洁。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篇一: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制度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制度为保障安全运营,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舒适、高效的服务,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安全第一,服务优质,卫生整洁,秩序良好。
二、旅游景区应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配备必要充足有效的各项安全设施,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安全运营。
三、应树立游客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和服务。
做到设施良好、制度健全、人员服务到位。
四、在环境卫生方面,要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各项卫生法规,制定各项卫生制度和措施,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检查。
五、接待设施1.售票接待处应设在正门附近,有明显的标志。
2.应设有专门的团体接待柜台,并有专人值班。
3.应提供行李保管和问询服务,设置包括问询处、问询电话和广播室在内的设施。
六、餐饮服务1.餐饮服务规模数量应与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相适应,食品、饮料的品种、规格应能满足游客的基本要求。
2.设施设备完好,室内卫生整洁,确保食品安全。
七、购物设施1.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商品。
2.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欺诈游客,明码标价。
八、医疗急救旅游景区医务室位置合理,标志明显。
九、公用设施1.旅游景区公用卫生间数量、分布应与面积和游客容量相适应。
2.公用卫生间的标志要明显,室内设施齐备,卫生要求应符合条的要求。
3.设有残疾人通道和残疾人卫生间。
4.停车场与旅游景区接待规模相适应。
有车位标志,管理有序。
5.旅游景区内垃圾桶数量、布局合理。
6.休憩设施设置座椅。
7.旅游景区应设置导游图、导游引导标志和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十、服务质量要求1.坚守岗位,站立服务,不离岗,不串岗。
2.上岗着工作服,服饰整洁,佩戴服务标牌。
3.举止文明,姿态端庄。
礼貌待客,微笑服务,热情亲切,真诚友好,耐心周到,主动服务。
4.语言文明礼貌,简明、通俗、清晰。
aaaaa景区管理制度

aaaaa景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对aaaaa景区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游客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aaaaa景区内所有经营活动,并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三、景区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制度有效实施,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二章:景区管理机构设置一、aaaaa景区管理机构由景区管理部门、安保部门、服务部门等组成,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共同维护景区秩序。
二、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整体管理,包括景区规划、卫生清洁、设施维护等工作。
三、安保部门负责维护景区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四、服务部门负责提供游客服务,包括接待引导、信息咨询、投诉处理等工作。
第三章:景区开放时间和门票价格一、aaaaa景区每天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至晚上6点,特殊情况须提前向景区管理部门请假。
二、景区门票价格由景区管理部门根据市场行情和景区资源确定,必须在显眼位置进行公示。
三、学生、军人、残疾人等优惠人群可凭有效证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四、免费政策:景区每年设定若干次免费日,游客可在指定日期免费进入景区游览。
第四章:景区安全管理一、景区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确保景区设施安全可靠。
二、安保部门要加强巡逻力度,维护景区内秩序,对一切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处理。
三、景区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攀爬景观等行为,对有违规行为的游客进行劝阻和教育。
四、景区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必须有监护人陪同,维护其安全。
第五章:景区卫生管理一、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内卫生清洁工作,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二、景区内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游客需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三、景区厕所定期清洁,保证卫生条件。
游客在使用时应保持卫生,不得损坏设施。
第六章:游客服务管理一、服务部门要设置接待处,提供游客信息咨询、导览等服务。
二、景区内设置指示牌,引导游客前往各个景点,确保游客游览顺畅。
三、服务部门对游客提出的投诉要及时处理,保证游客满意度。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一、概述景区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景区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规范景区各项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确保景区服务及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和规范制度。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着重于保证景区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以及景区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景区质量管理制度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和执行景区质量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景区管理层更好地掌控景区运营状况,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区健康快速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景区质量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全员参与:景区全体员工应当充分认识到景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服务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2. 确保合法合规:景区质量管理工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确保景区服务和管理的合法合规。
3. 持续改进:景区质量管理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寻求改进的空间和方式,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4. 系统化管理:景区质量管理应当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
5. 客户导向:景区服务应当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注重满足游客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三、质量管理机构和责任分工景区质量管理机构是景区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分工。
景区质量管理机构应当包括景区领导班子、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景区领导班子下设的部门或者专门的岗位来负责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
质量管理机构的责任分工如下:1. 景区领导班子应当明确景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景区整体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包括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监督质量管理实施等。
3. 质量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整理质量管理制度,执行质量检查和评估,跟踪质量问题的解决情况等。
四、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景区质量管理制度是景区质量管理的基础,景区应当不断完善和更新景区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景区质量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景区质量管理课后习题答案景区质量管理课后习题答案景区质量管理是旅游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关于景区质量管理的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什么是景区质量管理?景区质量管理是指对景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
它包括景区规划设计、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监控等方面。
2. 景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景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游客满意度:景区质量管理能够确保景区提供的服务符合游客的期望,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 增强景区竞争力:优质的景区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景区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景区的竞争力。
-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质量管理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景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景区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客户导向: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 全员参与:景区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该对景区的质量负责。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 系统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协调运作,达到整体优化。
4. 景区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景区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 定期进行景区设施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设立监督机构,对景区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 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投诉。
5. 如何评估景区的服务质量?评估景区的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游客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游客对景区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 服务质量监控:设立监控机构,对景区的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景区质量管理是指对景区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景区产品质量管理:景区产品质量是景区管理服务的核心,包括景区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等方面,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2.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景区服务质量是指景区服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景区安全管理:景区安全管理包括对景区设施、设备、道路的安全检测和管理,以及对游客的安全指导和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4. 景区质量管理方法:景区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监测、客户满意度调查、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表等方法。
其中,质量监测是景区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监测数据来评估景区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
总之,景区质量管理需要从景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
和质量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证景区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简述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景区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方法,保障景区的服务品质、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景区的竞争力和满足游客的需求。
景区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品质管理:包括对景区各项服务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等,确保游客在景区内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2.安全管理:涉及到景区内的各项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包括游客安全、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以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环境保护管理:涉及到景区内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包括水、土、气等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以保障景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景区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景区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以保障景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景区的各项数据,及时了解景区的运营状况和各项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3.持续改进:不断推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适应市场和游客需求的变化,提升景区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
总之,景区质量管理是旅游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方法,可以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也能够满足游客对景区的各项需求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三全” 全全全 员过方 参程位 与质质 质量量 量管管 管理理 理
“一多样” 方 法 的 多 样 化
二、景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质量教育工作,培育全新服务理念 掌握质量信息 实行质量责任制 加强质量的负反馈控制
尽可能提高质量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尽可能缩短质量信息反馈的时程 选择多种质量反馈方式
做好服务补救工作
第四节 景区质量标准化管理
本节主要内容: 一、绿色环球21质量体系 二、ISO9000系列标准 三、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推动流动管理与日常管理
强化制度管理
实行管理授权
第三节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
• 本节主要内容: •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二、景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兴起
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 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 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解决主要矛盾;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订管理、技术和
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提出景区质量改进活动的计划和要 达到的预期效果。
五、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工作循环程序
2.执行阶段 3.检查阶段 4.处理阶段
第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修正原有的制度和标准; 第二步:将本次PDCA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
一循环的计划阶段,为景区质量改进提供资料和 依据。
质量构成的综合性
质量显现的短暂性
质量内容的关联性
对人员素质的依赖性
三 1.内部标准
、
景
区
服 务
3.两者关系
质
量
评
价 2.外部标准
内部标准是指员工的工作符合服务 工作规律、适合服务规范和质量标 准的程度,具体体现在景区各个岗 位提供的服务与职务说明书中要求 的岗位职责标准的符合程度。
外部标准是指旅游区服务质量应 符合并满足游客的期望,是游客 对实际所提供服务或共享到的服 务的评判。
五、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工作循环程序
PDCA循环是英语plan-do-check-action(计划— 执行—检查—总结处理)的首字母组合。由美国 质量管理专家查尔斯·戴明博士提出的,因而也 称为戴明环或戴明模式。
五、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工作循环程序
1.计划阶段
第一步:分析景区质量现状,找出景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影响景点质量和景区服务的因素; 第三步:从影响景区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
其内涵包括:
第一,具有先进的系统管理思想; 第二,强调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和组织成员、社会的利益。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从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 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 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 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 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顾客需要,满足顾 客需要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 3A、2A、1A级景区:各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
• 5A 、4A级景区: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 委员会组织评定。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4.景区申报程序
(1)旅游景区完成创建计划; (2)进行自检: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 (3)经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核同意,向上一级旅
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参加相应质量等级的正式评定; (4)现场评定; (5)现场评定符合标准的旅游景区,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
量等级评定机构批准其质量等级,并向社会公告; (6)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对所评旅游景区要进行监
督检查和复核。
四、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概念
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指确定旅游景区质 量方针、改进并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 能的所有活动。
• 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资格
•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一年 以上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 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 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 化艺术等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第七章 旅游景区质量管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景区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三节 景区全面质量管理 第四节 景区标准化管理
第一节 旅游景区质量管理概述
•本节主要内容:
•一、旅游景区质量含义 •二、景区质量的构成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四、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概念 •五、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的工作循环程序
♪本节内容:
♪一、景区服务质量的含义 ♪二、景区服务质量的特征 ♪三、景区服务质量评价 ♪四、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理念 ♪五、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 ♪六、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景区服务质量的含义
景区服务质量是指旅游景区服务活动所能达到规 定效果和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能力。
二、景区服务质量的特征
四、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理念
以游客为中心
超越游客期望
动态管理
五、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
1.制定景区服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围绕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建立一整套为贯彻实施这
种质量标准的管理体系 3.开展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教育 4.组织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活动 5.评价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效果
六、景区服务质量管理方法
一、旅游景区质量含义
• 旅游景区质量可定义为:反映旅游景区满足游客明确和 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ISO8402-94) 。
• 也可以定义为:是旅游景区满足游客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2000版)。
二、景区质量的构成
基产 础 品服 产 产 组务 品 品 合质 价 质 质量 格 量量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 2.评定工作的相关职责
• 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细则的制定,对 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实施监督检查
• 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 地区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 :相应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3.具体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