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北大未名BBS
期末作业
结课作业圆明园问题的有关材料:(1)2005年3月初,兰州大学教师张正春到北京圆明园游玩,惊奇地发现园里正建防渗工程。
施工队将湖水排干,将湖底挖开,再铺上一层防渗膜。
环境专业出身的张正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此事通过媒体曝光。
(2)据施工方说,他们用的防渗材料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在土壤中的分解周期为80年~100年。
(3)据专家推测:如果得不到湖水的滋润,圆明园里的花草树木将在两年内全部死亡。
而切断了湖水与周围的土壤的自然渗透和物质交换,湖中的生物也将全部死亡,那时,圆明园将成为一个死湖。
(4)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反映强烈。
有网民不无讽刺地建议将长城贴上瓷砖,既显美观又防风化,或者将北京城用一个塑料大棚罩上,以防风沙。
(5)北京市环保局以圆明园防渗透工程未报环保部门批准为由紧急叫停该工程。
其时,工程已近完工。
(6)2005年4月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外耻内愚》的评论,认为在全国知识文化中心的北京,发生这样明显有悖环保常识的事情,是北京的耻辱。
(7)2005年4月9日,圆明园公园管理处举行记者招待会,说明建防渗工程是节水所需。
圆明园每年需水900万立方米,而北京市水务局配给该园的指标只有150万吨。
如不采取措施防渗,圆明园将无水可用。
(8)有报纸称,圆明园的做法在全国某些地方早有先例。
(9)有媒体透露,圆明园防渗工程已花费1.4亿元人民币,而每年节约水费不过150万元人民币。
其中是否有猫腻,建议司法介入。
(10)2005年4月11日。
《中国青年报》首次通过消息灵通人士披露圆明园防渗工程事关公园商业利益。
公园管理方建防渗工程是为了公园形成“山形水系”,以发展水上旅游,招徕游客。
(11)2005年4月13日。
国家环保总局为此召开了听证会,与会各方各抒己见,听证会被迫两次延长,但并没有形成对该工程一致的处理意见。
圆明园公园管理处主任李景奇更是借口上洗手间,中途退场。
.(12)参加听证会的李皓博士,事后对圆明园需水900万立方米的说法提出质疑。
圆明园防渗工程资料
潘岳指出,尽管防渗膜目前并未被证明有毒性, 但天然防渗方法显然比铺设防渗膜符合生态要 求。在湖底与湖岸边大面积铺设防渗膜虽然能 够形成并维持较大的水域景观,能在短期内使 水生生物得以恢复,但由于阻碍了水体交换和 侧渗补给,将会对湖底和湖岸边的植物生长产 生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缺 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 重破坏。因此,该工程大面积铺设防渗膜是不 科学的,也是不应提倡的,必须进行全面整改。
圆明园防渗工程
相关资料
圆明园事件历程(2005年)
-3月28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春教授,质疑圆 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破坏园林生态。 -3月31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被叫停。国家环保总 局表示,该工程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该 立即停止建设,依法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4月13日,环保总局举行公众听证会,就圆明园遗址 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听取专家、 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但由于该工程是在重要的人文遗迹内实施,且 事先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缺少对湖底防渗工 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没有对各湖体的地质条 件和环境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因而未能选择 更加适宜的防渗方式,铺设防渗膜阻碍了天然 地层中地下水的下渗过程。在有限水量补给条 件下,容易在防渗膜上部的底泥中出现营养物 质和盐分的积累,加大了水质恶化的风险。东 部防渗工程的水体受总氮、总磷的影较为显 著,如不能保证适当的水体交换量,有可能导 致湖水污染。
圆明园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
铺上防渗膜后,施工人员在衬砌驳岸, 即所谓的防侧渗处理
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
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
拍摄于2003年6月,水生植物及芦苇生 长得非常茂密
作防渗后,原本茂密的芦苇明显稀少了,经补种过的荷花虽 然还能见到,但比上年现颓势
圆明园防渗工程
反方—圆明园管理处
防渗是无奈之举,一:北京非常缺水,要不来水,每次补水都非常麻 烦;二是水很贵,补不起。目前从玉泉河引水每吨1.3元,一年的补 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几年之后,水价会更高,我们就更用不起了。
5月10日,环保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圆明园管理处限期补办环评报告” 的通知。这意味着圆明园管理处必须在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
5月17日,国家环保总局消息,清华大学已承接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 评工作,将在环保总局限定的时间内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5月22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6位专家认为,圆明园对近万米具有 300多年历史的经典园林驳岸,进行彻底翻建,是严重的文物破坏行 为。
发现园内正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的工程。张正春立即向媒体发出呼吁: 救救圆明园! 3月30日,海淀区政府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随后,环保局、文物局、水务 局等多家部门相继卷入争论之中。 3月30日,圆明园防渗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此时工程已近尾声。 4月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组织的“圆明园生态与遗址保护研讨会”召 开。 4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就防渗工程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专家讨论会。 4月13日上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召开,在一片争议声中召开 的听证会又在争议措施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节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多种 因素,实事求是地考虑工程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效果,统筹计算其环境、经济 和社会成本。
第一,对圆明园东部尚未实施湖底防渗工程的区域,不再铺设防渗膜,全面采取天然 粘土防渗;
第二,绮春园除入水口外,已铺的防渗膜应全部拆除,回填粘土和原湖底的底泥。湖 岸边不能再铺设侧防渗膜;
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北大未名BBS
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客观事件综述:圆明园自2004年底开始挖掘湖底淤泥,防渗漏工程从2005年2月16日开始,现在圆明园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工程接近尾声。
这种白色的防渗层由一层稍厚的塑料膜和一层软膜组合而成。
据工人介绍,塑料膜是起到防渗漏的作用,而附在上面的白色软膜,是为了在施工时防止塑料膜被石块等硬物破坏。
施工时,先用挖掘机将湖底的淤泥挖出,铺好塑料膜后再用大约有1米厚的土层掩埋,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
这种防渗的塑料膜宽6米,长50米,每卷的价格大约是3000余元,总花费约1.5亿元。
据园方称圆明园的湖底是砂石质,加之目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容易渗水,测算显示年渗水量为250多万立方米。
平水年里,圆明园湖泊缺水540多万立方米,偏枯水和枯水年更加严重,圆明园每年都要从玉泉河补3次水,总量多达数百万立方米,目前从玉泉河引水每吨1.3元,一年的补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但就是这样,圆明园水面还是经常干涸,这两年干涸的最长时间竟长达7个月,此次全部水域防渗处理后,每年可减少渗漏损失150.79万立方米。
3月31日市环保局对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调查后初步认定,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未按国家相关法律做任何环评报告,也未通过市环保局的环保审批。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经环保审批并获得环保许可证的工程将被强制停工或取缔。
按照规定,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内的建设且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环保总局进行审批。
但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未报批,4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做出决定,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停止施工,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并将于下周组织专家论证会。
1日下午4时,圆明园管理处已正式接到环保总局的通知,要求其补办《环境评估报告》。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 价廉自然的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 价廉自然的“粘土”还是昂贵有污染的“防渗膜”?文/谭云近来,圆明园遗址公园环境综合整治防渗工程的事态发展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作为一个在海外从事20年水土资源的研究人员,我也不由自主的在思考,圆明园公园湖底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觉得有话要说。
我的话希望是对社会负责任的。
通过各种媒体初步了解到众多专家的观点,有赞成目前采用的防渗措施的,也有很多坚决反对的。
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水”是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灵魂。
还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北京严重缺水,圆明园也不例外严重缺水。
圆明园公园管理处认为圆明园湖底渗漏严重,所以采用了目前的铺设防渗膜的工程措施。
目前的防渗工程,采用防渗膜,膜上再添加0.5到1.5米的覆土,用来栽种水生植物,侧防渗则是用水泥石料完成的。
湖底防渗这个概念本身不应该有错,关键是铺设防渗膜是不是适合圆明园这个遗址公园,采用的防渗措施是不是最佳方案,会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是否和周边环境及园林生态景观协调,是否能永久解决渗漏问题。
如果按照目前的方案实施,铺设防渗膜后,不利影响是显然的,许多专家也都表述过:例如防渗膜在水域环境中的老化碎裂,给湿地土壤带来无法清除的塑料污染。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的防渗膜埋在湖底的泥土中甚至将危害湿地植物的根系发育,从而使植物生长不良,这对水质净化极其不利。
铺设防渗膜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会受到限制或基本隔绝,防渗膜就阻断了对地下水的补充。
将来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的压力将会把膜从土层中推举出来。
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隐患当然会引起公众的担心。
当我在媒体中了解到圆明园防渗工程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应该用地球赋予我们的天然材料----粘土。
经过近期仔细查找专业文献以及和同行们的研究讨论,我的想法得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一些水土界面专家的认同。
我认为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不仅需要科学防渗,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与自然和谐!如果我们采用粘性较强的土壤作为防渗材料,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大都可以避免。
圆明园事件推动公众参与
“圆明园事件”推动公众参与盘点2005年的环保事件,社会影响之大、公众参与之广、媒体报道之多、过程之曲折、影响之深远,大概非“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以下简称“圆明园事件”)莫属。
回顾这一以环保为主线而超越了环保范畴的标本性事件,既可以看到21世纪初的中国在诸多方面的可喜进步,也不难品味出其间的艰难。
一事件的大致经过(一)一石激起千层浪,防渗工程被叫停既没有突如其来、祸乱全国的“非典”,也没有为害农民、惊动世界的禽流感,2005年的春天似乎应在祥和平静中度过。
然而,就在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调的全国“两会”结束不久,由于一位“外地和尚”的偶然撞钟,一场影响遍及全国的公众环保运动突然爆发了——这就是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
3月22日世界水日的前一天,即3月21日,来北京出差的兰州学者张正春先生,在游览圆明园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为北京人所忽略的事情:数以百计的民工在轰鸣的挖掘机的帮助下,正在湖底、河道大规模铺设防渗膜。
本来,这一自去年冬天就开始进行的防渗工程已接近于完事大吉,但关注古典园林生态的张正春却发现了其中的隐患:圆明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址,防渗工程将破坏遗址的真实性,阻断地上水与地下水以及岸边植物的天然联系,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此后,张正春向北京和外地的多家媒体反映这一情况,希望引起关注。
28日是星期一。
这天的《人民日报》在“视点新闻”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圆明园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保护还是破坏有专家认为将引发生态灾难后果不堪设想》(以下简称《保护还是破坏》)的报道;当天的人民网也刊用了该报道的全文和多张图片,并同时发表了张正春先生撰写的文章《救救圆明园!》。
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超乎想像:当天就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京华时报》和中新社也于当天刊播了《保护还是破坏》的摘要。
3月29日,不但《人民日报》继续追踪报道,《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媒体以及北京的地方媒体也纷纷跟进,对此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案例11: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决策者与监督者——圆明园防渗事件
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决策者与监督者——圆明园防渗事件案例摘要:2005年3月,兰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圆明园参观时发现,圆明园的湖底居然被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他担心这将会造成圆明园的生态恶化。
事件被曝光后,圆明园管理处进行了解释,理由是为了节约水,而对湖底进行了防渗处理。
圆明圆在湖底铺设塑料薄膜的做法被曝光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什么圆明园的一项防渗工程,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关注?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呢?背景简介:圆明园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瑰宝,是一段民族历史的记录,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特定的符号。
当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俞孔坚看到这些塑料薄膜已经铺在了圆明园的湖底时,研究了多年环境保护的他,感到非常痛惜。
俞教授认为,铺上这个水就不往下渗了,水跟土壤的关系没有了,此举将对圆明园的固有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水将无法进入地下,必将导致生态严重恶化。
代管者是否有权决定“国宝”命运: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要恢复圆明园原有“山形水系”,再现当年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美景,确非易事。
但作为圆明园的代管者,圆明园管理处是否有权擅自决定“国宝”命运?这种做法是否能够重现圆明园的风采?对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应该遵循“重建昔日辉煌”还是“保持遗址现状”的原则,不是某个管理者所能决定的,这个持续多年的争论,随着防渗工程的争论再度凸现出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延芳指出,文物价值和文物美在于历史原创性。
圆明园的历史原创性更在于废墟悲凉的沧桑感。
他认为,现在进行的修复与遗址公园的精神不符。
正如很多专家指出的,圆明园是国家的公园,还是企业的公园?是遗址公园,还是商业公园?在其基本功能定位尚未争论清楚的时候,代管者就擅自对圆明园实施改造,是否有欠妥当?圆明园防渗工程破坏生态:俞孔坚说,环评报告明确表示,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而且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以及文物遗址的“不可逆”的破坏。
联系某一具体策划,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2005年3月21日, 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游玩时偶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随即于3月24日向《人民日报》记者打电话告急。
经过《人民日报》的披露,其他媒体纷纷跟进, 国家环保局于3月1日叫停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并要求立即补办环境评价审批手续。
至此一系列的事件开始浮现在公众面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公布之后召开的第一个听证会、环保总局首次点名批评不负责任的环评机构、首次公开敏感项目的环评报告等。
在此事件中, 媒体为政府依法公开行政与公众理性参与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板。
公众能够充分地参与公共事件,更加信任政府,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行政的效率和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在圆明园事件中又体现了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化关系及矛盾,定的高效化;媒体的含义及作用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文所说的“媒体”者说传播形式),媒体有着传递信息、, 是公共管理的手段, 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策领域, 公共政策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阶级性;价值相关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多功能性。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公共政策有一个生命过程, 即政府过程, 制定一项政策必经由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再提升到政府议程, 通过政府议程制定出合法化的公共政策这样一个过程。
即政策制定阶段为:公共问题的产生;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利用媒体,使其对公共政策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媒体的交互性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二、媒体的多元性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三、媒体的开放性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四、媒体的便捷性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高效化"、。
公共政策试题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体现了(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B.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C.“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D.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2.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的研究重点是(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C.政策制定和执行D.政策执行和评估3.对公共政策学描述正确的是( )A.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企业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B.公共政策学还不具备基本的学科要素,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C.对公共政策的动态分析主要就是对政策过程的分析D.公共政策学是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并立的一门“显学”4.“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描述政策制定系统的( )A.线性结构B.职能结构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5.公共救助政策属于( )A.社会政策B.政治政策C.经济政策D.教育、文化、科技政策6.“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安德森政策分类中的( )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政策7.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领袖人物D.利益集团8.国家通过特定公共政策对权力资源进行分配,这体现了国家的( )A.社会抽取能力B.社会规范能力C.社会控制能力D.社会适应能力9.美国议会可影响公共政策产生的途径是( )A.司法审查权B.法令解释权C.判例D.立法权10.政府议程又被称为( )A.系统议程B.公众议程C.正式议程D.权威议程11.代表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过程的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政府模型12.用投入—产出分析作政策预测时,要尽量用( )A.定量分析B.超理性分析C.定性分析D.辩证分析13.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参与者最少的阶段是( )A.政策议程建立B.政策议程规划C.公共政策抉择D.公共政策倡议14.英国实行的三读审议程序是(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B.决策过程的合法化C.政策的法律化D.决策主体的合法化15.政策立法的主体为( )A.立法机关、司法机关B.司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D.立法机关、有权将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16.由国家和社会主体共同构成的,并由利益驱动的是( ) A.“铁三角”B.政策构建网络C.“支持联盟”D.政策共同体17.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巴提尔提出了政策执行中的( )A.过程模型B.博弈模型C.循环模型D.综合模型18.制造舆论与说服教育属于政策执行中的( )A.政治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思想引导手段19.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现象反映的是( )A.象征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残缺式政策执行D.替代式政策执行20.政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属于( )A.政策效果B.政策效益C.政策效能D.政策效率21.在政策评估中,最重要的评估方式是( )A.事前评估B.执行评估C.事后评估D.内部评估22.德尔菲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A.价值分析B.可行性分析C.辩证分析D.创造性分析23.在政策分析中,定性方法通常使用于( )A.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B.战略性政策分析和规范化政策分析C.战略性政策分析和非规范化政策分析D.非规范化政策分析和非战略化政策分析24.从组织功能看,政策研究组织的目标是( )A.改进政策制定B.推动政策执行C.监督政策运行D.提出政策倡议25.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是( )A.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B.沃尔夫分析模式C.邓恩分析模式D.琼斯分析模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周超邓虹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6期一、从圆明园铺膜事件看我国环评制度的实施现状2003年8月,圆明园开始大规模环境整治工程。
2005年2月圆明园东部湖堤防渗工程开工。
3月22日在北京开会的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在游览圆明园时发现,圆明园的湖底都铺上了防渗膜,他认为该工程会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环境,于是将此事公诸于众,3月30日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
4月1日,环保总局正式通知圆明园停工,依法补办有关审批手续。
4月5日,环保总局决定于13日上午举行听证会,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听证会,要求圆明园管理处补交环评报告。
5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发最后通碟,限圆明园管理处40天内上交环评报告。
5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批评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环评机构拒绝委托。
5月17日清华大学接手圆明园环评工作。
6月30日圆明园管理处递交环评报告①。
最后,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圆明园东部湖底工程必须进行全面整改。
该案例暴露了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一)建设单位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的程序规定先建设后环评,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摆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就是对预防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就是要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为发生前对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提出可行性的防治措施,制度的目的就是防止污染和破坏于未然。
然而,像本案例中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才被发现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被环保总局责令停工并补办环评报告。
此时,再进行补办的环评报告是在己经部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期间的建设活动对环境己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已经无法去评估了,也无从考证了。
对此期间造成的损害后果由谁来承担也没有法律规定。
先建设后环评严重违反了该制度建立的初衷,顺应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没有遵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预防原则。
我认为,“先建设,后环评”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下:1.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在制定中未考虑违法成本。
圆明园铺膜事件讨 钱燕萍
2005年,“圆明园在自掘坟墓,圆明园将发生不可逆转 的生态灾难”。圆明园的文化定位是遗址,在生态上的定位 是人工湿地,对于北京西部地区有着蓄水防洪、渗透补水的 作用。 然而,防渗膜的铺设一方面把“真水”变成“假水”, 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浑然一体”、“自然天真”的艺术构 思和美学意境,更严重的是伤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 性,损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在正常情况下, 来水的一部分形成径流,汇入湖塘,另一部分渗入土中,滋 润草木。河湖水系也浸润着岸上的植被。湖水在受来水和地 下水补给的同时,有一部分下渗给浅层地下水。这一过程随 着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丰欠而互动。而人工的底衬、侧堵影响 甚至改变了地表水与地下水、壤中水的正常联系,同时在施 工过程中,为了增加水深,挖去了1米左右的淤泥层,把翻 上来的沙砾与土的混合物盖在塑料膜上,改变了湖泊的底质 条件。水生的生物和近岸植物会受到灾难性地破坏。
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
•
• •
•
做过防渗后的湖中植物 伤了元气,许多新叶长出 时间不长便枯萎了。
鉴于以上众多事实,我们能 得出什么呢?
结论一:圆明园的水系是圆明园的“命根子”,破环圆明园的水 系是要圆明园的“命”。 结论二:圆明园的湖水渗漏是圆明园、北大、清华一带海淀区生 态环境的救命水,也有利于北京市的生态环保。这种渗” 是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把“真水”变成“假水”,彻底破坏了中国 古典园林“真山真水”的美学意境,严重破坏了“浑然一体”、“自 然天真”的艺术构思。如果说八国联军的焚毁只是伤害了圆明园的皮 毛,这次大面积铺设塑料、割断圆明园水系的自然联系,则是“伤筋 动骨”! 结论四:圆明园的山水形态是圆明园的结构基础,是中国古典皇 家园林景观的主体形态,是非常宝贵的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 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圆明园的山山水水是圆明园真正的神韵所在,盛 大恢宏的气象、再造乾坤的气势、仪态万方的气度,都是山水景观的 巧妙布局所成就的美学效应,圆明园的山水形态是无价之宝,不应该 破坏。 结论五:圆明园大规模铺设防渗塑料非但没有起到节约经费的目 的,反而浪费巨资造成了巨大的文物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大规模 的白色污染有严重地破坏了圆明园的“自然形象”和本来面目。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的工程伦理问题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的工程伦理问题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纪念价值的工程项目。
这个工程旨在保护圆明园湖底的文物和遗迹,防止水渗透对其造成进一步损害。
然而,这个工程背后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保护文物和考古研究的需求。
对于这个项目,保护湖底的文物是首要任务。
然而,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湖底遗址进行破坏。
这就需要工程施工方在平衡文物保护和工程需求之间做出艰难的决策。
他们需要权衡各个方面的利益,确保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尽量减少对湖底遗址的损害。
这需要施工方具备高度的工程伦理意识,以确保工程不对文物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进行湖底防渗工程时,也面临着一些伦理问题。
他们需要权衡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师可以选择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然而,这些新技术和材料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周边生态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师需要仔细评估和权衡各种因素,并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和材料。
这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将环境保护纳入其决策的考虑因素之一。
工程伦理还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对劳工权益的关注上。
施工过程通常会涉及大量的劳动力,他们的权益和福利需要得到保护。
工程方需要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劳动法律和法规,例如保证工人的工时合理、薪酬公平以及劳动安全健康等。
他们还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护,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只有在考虑到工人权益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工程的伦理性。
总结回顾起来,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中存在着多个工程伦理问题。
工程方需要在保护文物和考古研究的尽量减少湖底遗址的破坏。
他们需要权衡各种利益,确保工程过程中的决策是符合伦理要求的。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还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劳工权益,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工人的福利。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才能够保持其伦理性,并发挥其历史纪念和保护文物的价值。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4.关于湖底防渗工程的争论 围绕圆明园防渗工程的是是非非,自从事件开始
之初始,就形成了两派完全对立的观点,正方和 反方对于圆明园防渗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各执一 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观点。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反方的主要观点:
1)
严重破坏了园林的生态景观。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他认为:“圆明园的水系是圆明园的‘命根子’, 破坏圆明园的水系则是要圆明园的‘命’!”他 立即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此事件在经过多家媒体 披露之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在张正春教授揭出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之前,就 已经专家和媒体对此事件进行的关注:地球纵观 环境教育中心的李皓博士在春节前就已注意到此 问题。据她介绍,她在陪海外的朋友参观圆明园 时发现了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湖底防渗工程。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长春园荷花区的严重缺水,使大面积荷花生长期 缩短,甚至枯死。柳树等树木干枯致死的超过千 株。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3.防渗工程简介 圆明园的湖底防渗工程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圆
明园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工作是把湖底的 水抽干,铺上防渗膜,再在上面铺上1外,在湖岸 进行砌缝防止侧渗。
1)
5月17日有媒体曝出“圆明园将园内福
海湖心岛出租给私人”,使得游人无法靠近该岛。
圆明园被指责侵犯公共利益。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2)
5月21日继圆明园湖心岛出租一事遭质
疑后,圆明园内一处占地3万平方米的万春园别墅
再次引发关注。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3)
5月22日媒体报道,北京大学6位专家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分析
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
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议宣] 于 2005-05-20 15:09:53上贴本文试图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圆明园的防渗工程问题,而不是从《环评法》的角度来评论这一工程是否违规的问题。
实际上,国家环保总局只是从行政的角度来管理工程是否违规国家环保总局关心的应该只是“程序公正”问题,至于圆明园防渗工程是否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那是专业环评机构的科学论证问题,是“实体公正”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并不意味着工程就一定对环境有不良影响。
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责也不应对“实体公正”有什么倾向性意见。
(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总局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意见。
)所以说,各专业环评机构完全没必要顾及“叫停”的社会舆论,只有明确区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才能打破现有僵局。
下面就言归正传,开始具体的分析。
只有真正弄清造成圆明园今日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才能进一步谈防渗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我要论证的是:圆明园——北京水系的“弃儿”一,湿地与大运河大家都知道,北京历史上的气候完全不象今天这样干旱,至少到清末为止,圆明园地区还是一片很好的“湿地”环境。
那么,造成今天北京严重缺水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人认为,除了解放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发展之外,北京水系的变迁最能说明问题。
也许您不相信,破坏北京湿地环境最早的“祸首”就是著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
在人们大面积垦荒,向荒地要粮的那个年代,治理沼泽或湿地的办法是什么?——放水。
只要在沼泽或湿地的下游疏通河道,很快就会排干积水。
北京3040年的建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
当然了,比京杭大运河更早的,也许还要追溯到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治理了房山一带的督亢灌区。
相传荆轲刺秦王时,作为礼物呈献的图,画的就是那块地肥水清的沃土。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枢。
向南、向北挖的运河。
向北的运河,已到北京的西南。
但是江南漕运,名义是直抵大都,其实只能到通县,然后改由陆路入城。
陆路运输比水路运输贵得太多。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案例剖析
第二,绮春园除入水口外,已铺的防渗膜应全部 拆除,回填粘土和原湖底的底泥。湖岸边不能再 铺设侧防渗膜;
第三,长春园湖底高于40.7米的区域要立即拆除防 渗膜,回填粘土,湖岸边也不能再铺设侧防渗膜;
第四,对福海已经铺设的防渗膜进行全面改造。 以砂石为主的回填区域,要去除掉表层的砂土, 铺设上天然粘土,原湖底的淤泥土要全部回填。 除码头周边10米区域外,其余区域的驳岸应拆除侧 防渗膜以保证充分的侧渗补给。7月底圆明园整改 工程开始了。
圆明园事件中的又一插曲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环保总局环境评价会刚刚结束,
清华大学环境系还没有来得及做环境评价报告书 调查时,又一件令圆明园管理者难堪的事情发生 了。福海湖心岛多年前出租武警文工团的某双胞 胎兄弟演员,出租期限一直到2006年以后,这两 位兄弟经常在湖心岛排练节目、招待朋友等。
4) 5月28日媒体曝光,圆明园在未经文物鉴定 的情况下擅自挖掘和破坏了数块古石墩。
圆明园防渗膜事件始末 这座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老皇家园林像一个舞
台一样,不同的角色轮番上台,像一出波折的大 戏,而戏的主角圆明园却是几经磨难。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包括福海)、长 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 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 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 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 家宫苑。
纵观圆明园此次防渗膜事件它所带来的不仅仅 是环境问题,公众的知情权、管理部门的科学决 策、管理者的政务公开等问题统统暴露。出问题 前市民不知道,出了问题市民不知道哪里错了, 问题解决了市民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的。
圆明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如此一件大兴土木的 工程,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竟然在各个监督职 能部门的眼皮底下从容施工。而公共监督的缺失、 少数人的违法决策、信息传递的不通畅,都造成 了与广大市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项市民无从 知晓。就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盾所说:“公众 有权查阅,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 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责 任追究制度”。
《公共行政学》教学案例(08行政)
《公共行政学》教学案例案例一工作中什么关系最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无论上级与下属或同学之间,不可能有共同的认可观念或认同情感。
相反,每个人的行为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在这种情形下,上级主管如想达成最起码的工作上的要求,便须依靠与部分部后之间建立某种特殊关系,只有凭借这种特殊关系,工作才会顺利起来。
有一份调查资料可以帮助说明这种现象。
调查者要求每位被访问者列举三位社会上最要好的朋友,以及与这些朋友的社会关系。
结果如下:问:(第一个人):你是否有升迁的机会?答:升迁?谈何容易,假若你与领导没有特殊关系休想升迁。
问:什么特殊关系?答:如同学关系或同乡关系呀!问:假如你工作成绩优异,是否可得到晋升呢?答:成绩优异顶什么用?既然没有升迁的可能,大家就混,混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到月底能拿到薪水。
问:(第二人):你认为,行政机关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答:我看最主要的问题是人事上过分重视特殊关系。
当然,整个社会也是如此,社会就像一张大网,每个人都处在一种关系网之中。
在我那个单位,过去十年更换了八任领导,领导一换,就必须更换一批新的文秘人员,真有点像封建社会的师爷。
而原来领导的人又不能解职,于是赋以闲差,因此,机关内派系森严,彼此勾心斗角,没“治”了。
案例思考:1.案例中的观点在现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你对这一观点有何不同见解?2.从组织环境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案例二郑州“馒头办”风波郑州人爱吃馒头,为了让群众能吃上所谓放心馒头,郑州市区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馒头办”。
2001年3月14日下午,郑州市“馒头办”在金水区白庙市场内查获一家没有在“馒头办”办证的所谓“黑馒头”厂,正要对其进行处罚时,区“馒头办”也及时赶到,坚持要由区“馒头办”罚款。
两级“馒头办”为争夺罚款权,当街对骂,引来围观群众耻笑。
此前不久,郑州市区两级“馒头办”因权力之争已有过一次交锋。
市“馒头办”年初决定,从区里收回办理馒头许可证的权力,区“馒头办”立刻用行动反击:查处从市“馒头办”办理了生产许可证的郑荣馒头,从而引发了一场“馒头风波”。
工程建设程序法律制度案例
第二章工程建设程序法律制度【案例1】圆明园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一、事件始末2005年3月22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张正春参观圆明园时,发现园内正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的工程。
由于担心铺设防渗膜将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生态系统和古典园林风格,张正春立即将此事告知媒体。
经媒体报道后,圆明园防渗工程引发极大的争议。
3月30日,海淀区政府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
随后,环保局、文物局、水务局等多家部门相继卷入争论之中。
对于质疑,圆明园管理处认为防渗工程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的。
据测算,圆明园开放区湖底年渗漏量近700万立方米,如果想要保持常年1.5米的水深,用于购买环境用水的资金每年将达两千余万元,南水北调后于购买环境用水的资金将更高。
圆明园管理处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组深入研究、论证,制定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及圆明园节水灌溉工程、雨洪利用工程、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内湖补水工程等四个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选定了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方案。
2004年1月7日和1月17日,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正式批复,湖底防渗工程就是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中的一项。
此外,圆明园管理处辩称防渗工程不会影响环境。
防渗工程范围主要集中在重点景区的湖底,只做底层防渗,不做侧防渗,保持有部分侧渗量,以保护原有的驳岸遗址和沿岸植物的生存环境。
在防渗工程的技术处理上,采取了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可以栽植水生植物,以保持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
此外,对防渗后的湖面,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水质处理,并对水生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菌种加以培养和维护,从而达到圆明园水面自身的生态平衡。
对于圆明园管理处的说法,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主任李皓博士给予了评价。
认为防渗工程讲给圆明园带来三大灾难:灾难一:圆明园水系是圆明园的“命根子”,破坏圆明园的水系等于要了圆明园的“命”。
圆明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已经接受了几百年的历史考验,园林水系和外部水系、地下水系的沟通是最重要的“生态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铺设防渗膜事件综述
客观事件综述:
圆明园自2004年底开始挖掘湖底淤泥,防渗漏工程从2005年2月16日开始,现在圆明园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工程接近尾声。
这种白色的防渗层由一层稍厚的塑料膜和一层软膜组合而成。
据工人介绍,塑料膜是起到防渗漏的作用,而附在上面的白色软膜,是为了在施工时防止塑料膜被石块等硬物破坏。
施工时,先用挖掘机将湖底的淤泥挖出,铺好塑料膜后再用大约有1米厚的土层掩埋,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
这种防渗的塑料膜宽6米,长50米,每卷的价格大约是3000余元,总花费约1.5亿元。
据园方称圆明园的湖底是砂石质,加之目前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容易渗水,测算显示年渗水量为250多万立方米。
平水年里,圆明园湖泊缺水540多万立方米,偏枯水和枯水年更加严重,圆明园每年都要从玉泉河补3次水,总量多达数百万立方米,目前从玉泉河引水每吨1.3元,一年的补水花费就是几百万元,但就是这样,圆明园水面还是经常干涸,这两年干涸的最长时间竟长达7个月,此次全部水域防渗处理后,每年可减少渗漏损失150.79万立方米。
3月31日市环保局对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调查后初步认定,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未按国家相关法律做任何环评报告,也未通过市环保局的环保审批。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未经环保审批并获得环保许可证的工程将被强制停工或取缔。
按照规定,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内的建设且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环保总局进行审批。
但圆明园湖底防渗项目未报批,
4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做出决定,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停止施工,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并将于下周组织专家论证会。
1日下午4时,圆明园管理处已正式接到环保总局的通知,要求其补办《环境评估报告》。
事实上施工仍未完全停止圆明园湖底防渗膜铺设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只是在进行最后的河道清淤工作,计划五一放水。
两种意见和观点:
专家的反对:
1 如果湖底防渗完成,过去300多年所形成的植物、动物、水生物共存的生态链条将遭到破坏,这对北京北部的生态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圆明园河湖是整个园林生态系统的命脉,土壤生物、昆虫、两栖动物,鱼、虫等浮游动物和荷花、芦苇、藻类,以及岸边的花草树木等数百种生物都赖其生存,而经过湖底防渗,人为地阻隔了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
目前的防渗做得非常严密,势必导致岸边和山上更加干旱,需要引更多的水岁对植被进行浇灌,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经济上并不划算。
而且,由于没有了水体循环,塑料膜之下土壤中的生物将会大量被憋死,生态系统将被毁掉。
还有,圆明园的设计者之所以留下许多石头缝,一方面是考虑湖与山的水循环,而且这些石头缝是许多水生物的栖息场所,这些水生物与湖里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还能净化水环境——现在沿岸全部用水泥勾缝,将加剧整个水生态的破坏。
2圆明园的湖水渗漏是圆明园、北大、清华一带海淀区生态环境的救命水,也有利于北京市的生态环保。
这种渗漏是有益的和必需的。
3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园林遗址,圆明园的“自然水系”是审美价值的关键所在,把“真
水”变成“假水”,彻底破坏了中国古典园林“真山真水”的美学意境,严重破坏了“浑然一体”、“自然天真”的艺术构思。
4圆明园的山水形态是圆明园的结构基础,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景观的主体形态,是非常宝贵的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圆明园的山山水水是圆明园真正的神韵所在,盛大恢宏的气象、再造乾坤的气势、仪态万方的气度,都是山水景观的巧妙布局所成就的美学效应,圆明园的山水形态是无价之宝,不应该破坏。
5圆明园大规模铺设防渗塑料非但没有起到节约经费的目的,反而浪费巨资造成了巨大的文物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大规模的白色污染有严重地破坏了圆明园的“自然形象”和本来面目。
此项工程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生态,更多的是考虑园方的经济利益,保持圆明园内较高的水位,保证游客可以行船,保证圆明园的经济收入。
园方的回应:
圆明园是人工湖。
圆明园环境整治湖底防渗工程就是为了保护环境立的项目,不属于“建设工程”之列。
圆明园严重缺水,已到了非抢救不可的地步。
圆明园的湖面干枯时间每年长达7个月,导致大量水生生物和草木死亡。
工程方案经过专家论证。
圆明园管理处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组深入研究、论证,制定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以及圆明园节水灌溉工程、雨洪利用工程、东部湖底防渗工程、内湖补水工程等4个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4年1月7日和1月17日,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正式批复,湖底防渗工程就是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中的一项。
防渗只在湖底,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防渗工程范围主要集中在重点景区的湖底,只做底层防渗,不做侧防渗,保持有部分侧渗量,以保护原有的驳岸遗址和沿岸植物的生存环境。
在防渗工程的技术处理手段上,采取了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
此外,对防渗后的湖面,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水质处理,达到圆明园水面自身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