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表决器》1教案 (1)教学提纲

《三人表决器》1教案 (1)教学提纲
《三人表决器》1教案 (1)教学提纲

《三人表决器》1教

案(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海上日出教案设计

海上日出教案设计 导读: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切入点:从“伟大的奇观”切入课文,带动阅读。 阅读点:课文的2—5自然段。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教学课时:2 板书设计 1.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完整版本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并从中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思路: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这篇优美的散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用词精妙、动静相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很适合朗读、背诵。根据本文特点及课改理念,我按如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首先交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便于学生主动学习。 二、直插课文结尾的中心句,设下悬念: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壮景之中。 三、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海上看到的太阳是如何升起来的画面。太阳上升时的动态美,既是朗读的训练重点,又是理解上的难点。基于此,我通过让学生充分阅读,想象画面,动笔作画,观看视频,品读难句,感情朗读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使学生的情感与当时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四、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写出了太阳初升时和遇到黑云时的勇敢,巴金通过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透出黑云的重围的细致描写,也在预示着自己十分向往光明的心里。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这一理解上的难点,我设计了让学生画出精彩句子,交流谈体会,替换句中的动词,教师适当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想象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五、通过首尾整合的方法,了解了巴金是怎样创作出《海上日出》这篇优美的散文的。借以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熏陶。 六、最后通过感情朗读全文的方式,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壮观。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中式面点师中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中式面点师中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培训的目的和任务中式面点是一门实践技艺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要求学员既懂得面点制作的基本理论,又要学会操作,掌握面点代表品种的制作技术。在初级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制作面点的工艺。 在初级中式面点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培训人员掌握系统的面点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面点制作基本功,会制作多种馅心,制作多种风味小吃、部分节令品种和一般宴席点心。有培养和指导初级中式面点师的能力。 1、课程任务和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员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型和成熟的机理。 二、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培训人员通过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培训课时安排具体培训课时分配见下表:中式面点初级教学大纲课时分配表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课时实习课时机动第一章水调面团 3、1麦粉类水调面团

3、2水调面团的制作 3、3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30228第二章膨松面团 4、1膨松面团的原理 4、2膨松面团的品种 4、3麦粉类化学膨松面团 4、4麦粉类物理膨松面团25817第三章油酥面团 5、1油酥面团特性及形成原理 5、2油酥面团调制工艺20515第四章馅心制作工艺 6、1馅心的分类、作用及制作要求 6、2咸馅制作工艺 6、3甜馅制作工艺25619第五章成型工艺 7、1成形前的基础操作技法 7、2模具、工具成型技法 7、3面点装饰成型 7、4面点艺术成型24816第六章熟制工艺 8、1熟制的作用与导热方法 8、2蒸、煮 8、3烤、烙 8、4炸、煎 8、5复加热法26620合计15035115

《三人表决器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五、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 教法:项目教学法 学法:小组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2分钟)情景创设:在“中国达人 秀”的比赛现场,有3名裁判,当至少有两名 裁判同意时,选手才可以顺利晋级。请根据要 求设计出一个逻辑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 创设情境, 增强学生 代入感和 参与度 二、(5分钟)任务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三个输入量信息(评委)有两种情况同 意和不同意一个输出量(表决结果)也有 两种情况:晋级和淘汰 也就是要实现少数服从多数功能,大家想 想用我们前面所学的基本门电路能实现这个功 评委 A 评委 B 评委 C 选手 结果 ×××淘汰 ××√淘汰 ×√×淘汰 ×√√晋级 √××淘汰 √×√晋级 √√×晋级 √√√晋级 引导学生分析 任务,提出需 求。 复习回顾前节 知识点,同时 分析其特点, 提出问题:现 有知识储备能 否设计出满足 要求的电路?

能? 三、(3分钟)复习回顾: 1.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复合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提出需求:需要新的知识储备,引入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四、(10分钟)组合逻辑电路 把我们熟悉的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门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电路组合逻辑电路, 这个电路能不能从而实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功能呢?我们就需要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特点是:结构上,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只有信号的正向传输通路,没有从输出到输入的反馈回路;在功能上,任意时刻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状态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要设计的三人表决器就要先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任务一: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 任务二: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五、(10分钟)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是指基于逻辑电路图,分析明确该电路的基本功能的过程。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一般可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 例:分析如图所示三人表决器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第一步 根据电路逐级写出逻辑表达式 AB Y 1 任务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学生分小组逐个任务进行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16 海上日出 精品教案(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2篇课文。这2篇课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的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 海上日出2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4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 洞 2 交流平台·初 试身手1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习作例文 1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习作 2 1.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16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重点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和会写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教学时强调“刹、紫、范”的读音,指导“镶、紫”的书写顺序,“镶”不要多笔少画。 2.阅读理解。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品读感悟、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品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3.表达运用。 仿照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去描写日落的景象。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引入课题,简介背景 1.游戏导入。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公开课:海上日出教案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李耕 设计理念: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图示作为教学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图示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2 学习课文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的纸条 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上课前我们欣赏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谁知道歌曲的题目?(日出东方)。这首歌为我们描绘了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初步感受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和在座的老师们进一步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板书课题七海上日出 (3)(课件出示)你觉得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们的共同感受?(贴纸条:伟大的奇观。课件出示并探究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进入第一环节,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仔细看图,看看下面几幅图分别是海上日出什么时候的景象,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每幅图先指名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再齐读。 课件出示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课件出示图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课件出示图3: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2 综合三幅图,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提问:如果我要你给这三幅图综合起一个名字,你认为什么名字最好(日出前)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日出前什么的变化?(天空色彩的变化)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最好的学习书籍。从基本的发音、重音和语调开始,逐步学会使用英语中的基本词汇、语法及句型结构。学好第一册,是练好英语基本功的关键。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一册大部分的场景对话和口语基本句型都包括其中,同时,当中的800个词汇全部是英语日常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应对一般的日常对话, 掌握800至1500个单词,了解和理解“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并进行初步实践掌握英语初级语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对动词be和have的现在时和过去时会基本的应用; 2、能识别和构造现在进行时; 3、能识别和构成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 4、能识别和构成常规的和少数非常规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5、能识别过去进行时; 6、能识别简单的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 7、能识别和用going to, shall和will构造将来时; 8、会基本应用情态动词can, may和must,能识别情态动词could, might, would。 9、能用情态动词(包括do/does, did)构造疑问句和否定句。 10、能用情态动词和疑问词开头回答疑问句; 11、能用-ly, -ily构造副词,以及一些例外(如well, hard, fast);

12、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掌握a/an, the的基本应用,以及some, any, no, much, many, a lot of与可数及不可数名词的搭配。 13、能用-s, -es, -ves构造名词,一些例外:men, women, children, teeth等; 14、代词的基本应用: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 15、形容词的基本应用:规则比较级,不规则比较级:good, bad, much,many, little; 16、基本介词的应用:表示地点,时间,方向; 17、关系代词:识别和应用who/whom, which, that; 18、句型:This/that; these/those; There is/it is; there are/they are; 19、缩写:it's, I'm, isn't, didn't等; 20、描述日期、星期、季节、数量、昨天、今天、明天、时间。 三、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备注 1 Lesson 1 - 4 2 2 Lesson 5 - 8 2 3 Lesson 9 - 12 2 4 Lesson 13 - 16 2 5 Lesson 17 - 20 2 6 Lesson 21 - 24 2 7 Lesson 25 - 28 2 8 Lesson 29 - 32 2 9 Lesson 33- 36 2

《海上日出 》优秀教案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 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习2 3、指导背诵4—5自然段 4、同桌练习背诵全文 5、抽查 二、指导书写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1、指导写生字 2、理解“扩大、分辨”并造句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完整版)《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王艳梅]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 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 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 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 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 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 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 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 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 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

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5页,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说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说的这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读第3自然段) 2、通过他的读,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晴天日出时的情景,自己找

课文《海上日出》的优秀教案

课文《海上日出》的优秀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三、学时安排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 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三人表决器实验

三人表决器实验 我们实验采取3种输入方式:原理图方式,VHDL方式,VerilogHDL.你可以只看一种.下面我分别一一介绍 三人表决器的功能描述 三个人分别用手指拨动开关SW1、SW2、SW3来表示自己的意愿,如果对某决议同意,各人就把自己的指拨开关拨到高电平(上方),不同意就把自己的指拨开关拨到低电平(下方)。表决结果用LED(高电平亮)显示,如果决议通过那么实验板上L2(黄灯)亮;如果不通过那么实验板上L1(红灯)亮;如果对某个决议有任意二到三人同意,那么此决议通过,L2亮;如果对某个决议只有一个人或没人同意,那么此决议不通过,L1亮。 采用原理图设计三人表决器 我们根据三人表决器的直值表,可以通过卡诺图化简可以得到: L2=SW1SW2+SW1SW3+SW2SW3 L1=_L2 那么我们可以在MAX+plusII中用原理图实现上面的三人表决器 ~ 下面仅把和VHDL不同的详细写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就一带而过: (1)打开MAX+plusII (2)新建一个图形文件:File菜单>new 新建文件时选择Graphic Editor file

点OK (3)输入设计文件 我们现在在图形文件中输入电路,我们这个电路需要AND2、OR3、NOT三个逻辑门电路和输入输出端,你可以 Symbol ->Enter Symbol(或者双击空白处) 弹出窗口: %

在Symbol Name中输入and2,点OK 同样可以加入or3、input、output、not 对input、output,鼠标左键双击PIN_NAME,那么PIN_NAME被选中,并且变黑,然后输入你要改的名字,如SW1 把元件拖动到合适位置,将光标放到元件的引线出,可以发现光标变为十字星,此时摁住左键就可以进行连线。

《海上的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的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难点:体会“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秀美的,又有雄伟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看视频听课文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3、谈感受 三、初学交流: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默读课文,质疑解难: 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日出的景象?(2--5) 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伟大的奇观”?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四、合作引领:品读词句,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 (一)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课文是怎样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 2、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单批注。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二)集体交流: 学习建议:按顺序交流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伟大的奇观”。 ●日出前: “转眼间”说明变化迅速“不转眼”说明作者观察认真和等待日出的急切心情 本段按颜色变化来描写读出日出前天空奇妙的变化 ●日出时:(重点) ⑴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这段话写了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是按形状、颜色、亮光来具体描写的。) ⑵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 光亮、动态的? (3)“小半边脸”写出了太阳的可爱,指导读出作者喜悦心情。(4)重点词句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因为太阳上升很慢,作者想象它遇到了困难,背负着重担。 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重荷、一步一步、

2020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是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研究过程和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人们经常 使用但又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认识,因此有必要分几组对它们作一些辨析。 (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方案 1.教学计划:有两层含义: (1)通常指学校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一般有学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及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等。 (2)意义同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着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顺序和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并全面安排学校的各种活动。这里探讨的教学计划属后者。 2.教学大纲: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标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要点的指导文件。它以纲要形式规定着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范围和结构,体现着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选择教材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实

际作业(实验、练习、实习)的内容与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3.课程标准: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着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前者改称“教学计划”,后者改称“教学大纲”,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来源:作者:zj[字体:大中小] 4.课程方案:与课程总纲、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同义,国内外 的有关课程文献中间或有人使用这一术语。 在以上几种概念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系由苏联引进,是从俄语直接翻译过来的。从1952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课 程标准”实际上是在我国使用最早的一个概念。1912年1月,中国 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之后曾长期沿用这一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曾颁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至1952年刚好沿用约四十年。目前台湾的中小 学仍使用课程标准一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程标准是我们本民族长期使用过的一个固有概念,而教学计划、大纲则是舶来品。并且,教学计划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歧义,让人误解为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中,国家教委已正式用“课

16.海上日出教案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

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优秀教案

16海上日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学生、文本、教师是参与对话的三方。《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观看海上日出的情景和经过,描写贴切、朴实。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洁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感受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形式,积累精妙的语言,运用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海上日出的录像。 学生准备:1.准备词语卡片。 2.查找作者巴金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吗?(生背诵) 2.诗中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流传了千年。而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更是妙笔生花,描绘出一幅

壮丽、盛大的海上日出图。你们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象吗?让我们先了解作者巴金。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巴金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介绍。 3.都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品出其心性和胸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新课,用脍炙人口的古诗情境引入,用旧知唤起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兴趣,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恰当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听读课文,想象画面 1.播放录像,要求: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边看录像边听老师读课文,跟着巴金爷爷的文字走进那奇妙的景观。 2.交流: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请把刚刚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你描述的画面与巴金爷爷描写的画面比,谁的更生动、更有特色呢?(生答:巴金爷爷的。)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将这盛大的奇观写出来的。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还没有看到过海上日出,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旅游时见过,听老师说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课文,情绪会高涨。特别是当录像再现日出的景象时,更让文字感性化、活动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三、自读课文,分清场景 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

三人表决器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与仿真 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三人表决器的制作 专业班级:电气1 2 1 姓名:刘斌 学号: 2 4 指导教师:张琴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实训中心

一、项目目的 正确理解数字电路的要求,能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的含义;做到了解要用到的每个芯片的引脚是什么门电路,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籍也可上网去阅读相关的网页资料。做到能真正了解电路的构造原理,这样才可以更好学好这门电路的元器件的应用。 二、项目要求 1)判断正确的引脚位置; 2)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掌握操作步骤,能正确安装所选定的电路; 3)掌握测试仪表仪器检测原件的使用及调整; 4)会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 5)会利用原理图纸,判断具体故障的原因; 6)必须得出实验的仿真结果; 7)根据自己所仿真的电路原理图画出实物装配图。 三、项目内容 1、原理图 2、工作原理介绍 电路由74LS08的三个与门电路和74LS32两个或门电路构成,当A、B、C中任意两人按下按钮后,工作电路向74ls08中任意一个与门电路输入端输入两个高电平,输出端Y输入进74ls32任意一个或门电路中;电路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输出端有电压输

出;所以发光二极管能点亮。 3、元件清单 4、芯片 ① 74LS08 实物图 引脚图 真值表 元件序号 主要参数 数 量 R1 1K Ω 3 R2 360Ω 1 U1 74LS08 1 U2 74LS32 1 按钮开关 3 发光二极管 1 A B Y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实物图引脚图 真值表 5、电路板安装 A B Y 000 011 101 111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2——5自然段,描写了晴天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题激趣。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内陆山区,同学们都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听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

海上日出教案范文

海上日出教案范文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新授: (一)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二)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三)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出示一: 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分辨辨认辨别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三、练习: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