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让想象驰骋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这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想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马克思曾说:“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作为欣赏的前提,欣赏者对音高、音色的辨别力,对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及多声部音乐的感受力以及音乐的记忆力是相当重要的,但仅有这“音乐的耳朵”却是不够的。音乐是无形而有像的艺术。它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在音乐形象体系中不存在音乐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对应关系。因此,对它的感觉和感受力比可视的绘西更难以捉摸。只有通过艺术想象,音乐所包容的内涵才能在音乐形象的世界里得以体现。

例如格罗菲的《大峡谷》第一乐章《日出》,它以持续全乐章的定音鼓柔和的滚奏开始了全曲。这沉闷的音响,展现出黎明前漆黑的地平线上一片沉寂的荒野。犹如高尔基笔下所描绘的黑夜颤抖了,于是,沉重的夜幕如同阳光下的冰块,渐渐消失。接着,短笛呼唤性的音调和尖锐的戴音,仿佛展示出绚丽的阳光驱赶走了黑暗,朝阳

喷薄而出,把光辉洒满了大地,宣告了大峡谷新的一天的开始。乐曲中作曲家着力体现了晨曦微薄,曙色初现的色彩和气氛,他用音乐来描绘,来再现日出,再现大峡谷。而这些“日出”、“峡谷”等空间、时间的概念,在音乐旋律中是听不见,摸不着的,这就必须发挥欣赏者的艺术想象力。借助于由音乐引起的对早晨的联想,结合生活体验(直接或间接的),形成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再现。可以说,艺术想象力是帮助欣赏者理解音乐形象的更为具体的手段,是使欣赏者把音乐与现实生括联系起来的中介环节。那么,如何才能真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呢?

一、独立感受,诉诸笔端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写听后感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例如,在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时,我事先并没有对作品进行任何介绍,只是在讲解完知识点“交响诗”后,让学生整体欣赏了一遍作品。在做第二次欣赏之前,我要求学生:“在音乐的流淌中,将用耳聆听到的、用心感受到的东西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学生用文字描述了许多精彩的画面;“悲切,从荒芜人烟之处延展到寒冷、凄美,似乎一转身便是生离死别;离愁,爱恨交织,让人不禁听时皱眉。平静时犹如隐约见到‘大漠孤烟在,长河落日圆’的景

象……”“绿野一直延伸,直到视野之处。天高而远,不时传来大雁清亮的叫声。它盘旋着飞行……天地之广大在乎于心,只要意志坚定,冲破一切阻力,渐渐远去……”“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到处是尸体,饥饿、寒冷侵袭着人们……”“两军对峙,继而厮杀,很多人倒下了,很多人仍在继续,空气中弥漫着刀剑、盔甲相互摩擦的碰撞声和浓烈的血腥味……”这些文字夺的稚嫩,有的深沉;有写故事的,有写散文的,还有写诗的。有的学生写的内容接近于原作品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写的内容却看似离题,有的甚至将动画片中的人物写了进来。但不管其内容形式如何,他们所表现的悲怆、壮烈、希望、深深的怀念和不屈的信念,正是原作品所要表达的。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新世纪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在乐曲声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绚丽的画卷,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

二、创设情境,创意表达

音乐的语言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的特点,由于各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以学生为主体,把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感受、去判断、去想象、去表达、去创造,形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让他们在艺术探索和大胆实践中提高。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如,在欣赏讽刺歌曲《跳蚤之歌》时,我特意将无歌词、纯音乐的《跳蚤之歌》配合多媒体图画先让学生欣赏。之后,启发学

生:“一个昏聩愚昧的国王养了一只身虽渺小,而危害很大的跳蚤。跳蚤身上锦衣绣袍,佩有勋章和金星当上大臣。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这个作品中跳蚤的形象,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跳蚤的态度。”于是一大批俏皮而又具有讽刺的语句诞生了:“跳蚤穿上了国王为它做的龙袍,一步一个趔趄地在王宫里神气活现地走着。可惜,王冠太大,它头太小;龙袍太长,它身太短。唉!怎么看怎么都不像个王子。一不小心,过长的龙袍稀里哗啦扯烂了。狼狈不堪爬起,它还不忘了昂起那狐假虎威的小脑袋……”。在表达形式上,力求多样化。有的学生用动漫的形式夸张的描绘了国王、跳蚤及大臣们的形象。特别是有个别学生在课后节选了其中一段旋律制作成了一段幽默、滑稽的FLASH,让人捧腹得同时,更引人深思。这不得不让我感叹学生的想象力和再造力。

三、点燃激情,升华创作

音乐虽不像语言那样具有确定的语义性,但音乐作为一种动态的时间艺术,却在音符的变化运动中提供了较之文学、绘画、舞蹈、雕刻等艺术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常被那些朦胧的形象、音响所感染,所陶醉,引起人们对闰的联想,这正是音乐作品中模糊性作用于人们听觉的结果。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时,我没有用诗歌去描绘与赞颂,而是邀请一位擅长水墨画的学生,根据播放的音乐发挥想象,即兴创作了一幅山水画。不但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热烈掌声,还触发了他们想象的激情:“描写夕阳西下,湖面上的夕阳和群山的倒影在微风中轻轻波动。”“好像鱼儿潜水,寻

找美丽的水底世界。”“好似表现荡浆,揺橹和浪花飞溅的一种动态美。”学生在朦胧中领略了柔婉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和精致细腻的配器。他们翱翔于想象的天空,饱尝着美妙的艺术享受。

在音乐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联想对学过的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感情的升华,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并使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以宣泄。正像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刚音乐感越丰富。”

培养艺术想象力不仅有助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时达到审美共鸣,为欣赏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审美愉悦,审美快感以至审美迷狂,而且还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我们欣赏音乐,甚至用语言来解释它,但音乐毕竟是一门艺术.它是无法用语言来代替的。正如海涅所说:“语言停止的所在,就是音乐的开始,它是不可分析的。”音乐欣赏课上,除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更需要的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欣赏和领会音乐。我们不能把欣赏课看作简单的技能讲练,应更重视素质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方法的束缚下,本来充满艺术创造欲望的孩子一旦跨进校门,身上那种可贵的创造品质可能会慢慢丧失,作为以提高受教育者艺术素质为目的的艺术教育应该对此作深刻检讨。在香港某国际银行招聘高级职员时,希望录用一些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看重的就是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备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