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方案、报告、典型经验材料

合集下载

德育课题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我是某某学校的某某老师,我在____年至2024年负责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我将在此向您汇报我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工作内容1. 研究课题设定本次德育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德育工作的重点,将课题设定为“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调研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状况,我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调研,我发现学生的自我中心思想较为明显,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认识。

3. 教学实践针对调研结果,我结合德育教材和校本课程,设计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和课程。

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了情感体验类的活动,如参观社会福利院、实施公益服务等。

同时,我还在课堂中加强了道德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正确行为。

4. 效果评估通过对德育活动的观察和学生的评价、反馈,我对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了一定的改变,更加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自我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工作成果我的德育课题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 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模式。

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形成了“学以致用、情感体验、思辨探究、示范引领”的德育教育模式,为学校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2. 开展了多种德育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福利院、开展公益服务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

3. 预防和矫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通过德育课程和教育活动的引导,很多学生改掉了懒散、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和行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通过德育活动的实施,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同学们对待集体更加积极,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问题和改进方向然而,在德育课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1. 活动设计不够具体和实用。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7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深入课堂,走近学生和教师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与英语教师一起,共同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依据农村初中学生现状,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实施阅读训练,同时注意阅读技巧的指导,扎实英语词汇句型的基础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其成效。

申报课题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首先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课题组主研成员,英语组全体教师作为参研人员。

本课题总体规划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任务进行了分解,确定分工及工作任务,各成员根据自身实际和课题总体规划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

(一)现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情况x年9月至x年3月是课题的准备阶段,从年10月课题立项为区级课题,进入课题实施阶段,根据总体规划。

1.第一阶段:课题立项阶段(x年09月-x年04月)整理文献资料、制作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制作访谈提纲并进行个别访谈、完成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x年04月-x年11月)收集过程资料(图片、视频等)、发表论文。

3.第三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

课题结题阶段(x年11月-x年02月)结题报告。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制定了《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具体分工。

3.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库,通过书籍专著,杂志报刊,网络论坛等收集各类相关资料,组成资料库。

课题组成员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搜集资料,由徐玖琴作资料的汇编及资料管理。

4.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及专题知识(主要通过网络方式)。

德育研究课题及德育优秀案例

德育研究课题及德育优秀案例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总结,根据学校、本班学生实际,大胆实践,借鉴理论,从事实出发进行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管理方法:成立以德育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每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小型多样的课题研讨活动。定期进行论文、活动的评比。
2、研究方法: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活动渗透法、实践检验法等方法。
案例分析:
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次的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美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情绪的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予学生一些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行为,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将其分类,概括特点。
(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意识培养等问题的理论和经验。
(3)经验总结法:主要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体会和经验。
(4)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挖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5)活动渗透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6)实践检验法:在实践中总结处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行性。
五、学校研究实践过程
1、营造自主管理的校园氛围。开学初,利用校会、班会、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我校特色建设: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产生初步的自主意识。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及对策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报告课题方案及对策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执笔人:亮王建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条件1、背景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

加强德育就必须改进德育。

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不很满意。

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使得我们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整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

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或者说抵御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

反思到最后,大概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目前,德育工作中形式主义普遍存在,即德育片面注重和追求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而不按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及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注意德育实际效果。

如:德育目标脱离实际,面面俱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德育方法空洞说教,不顾及教育对象实际;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

这些都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

2、条件(1)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德育理论,是当代德育教育理论取得又一个伟大成果,将会为将来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2)具有丰富的经验作基础。

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树立德育为首和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探索德育合力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市德育示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具有良好科研环境。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新的农村实验小学,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和科研环境。

“十五”期间,学校成功完成市级立项的心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课题的核心概念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方案第一篇:德育课题研究方案《教育学生不乱丢乱扔垃圾课题研究》德育课题研究方案一、现实问题清洁卫生既关乎面子,又与师生健康息息相关。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总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有的同学在垃圾筒前几米就随手将垃圾往垃圾筒内扔。

在校门口学生随便将食品包装袋扔在地上。

当这些纸屑被扔在地上之后,我们发现能把它捡起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卫生意识非常淡薄。

二、研究内容教育学生不乱丢乱扔垃圾三、研究方法1、行为研究法。

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跟踪研究,力促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2、询问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学生的现状,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经验总结法。

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4、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定为2016——2017学年第一年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

2、确定课题组成员并分工,进行相关准备。

(一)宣传动员1、利用升旗仪式宣讲活动主旨,在校园干道悬挂文明标语,倡议人人参与重视此项活动。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细化教育。

3、召开专题学生教育大会,进行“告别‘乱丢乱扔’不文明现象”宣誓和学生签名活动,将人人参与签名的主题活动标语,张挂在学生每日经过的校道两侧提高影响力。

4、各团支部确保卫生责任区清洁。

(二)告别“乱丢乱扔”不文明行为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乱丢乱扔垃圾现象,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校园面貌。

为了营造洁净、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团委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1、不乱丢乱放饮料瓶、纸屑等杂物,不乱吐口香糖;2、不乱涂乱画乱刻,爱护墙壁清洁;3、不带零食,不买外卖,不乱扔垃圾袋;4、不携带食物出餐厅;5、垃圾运送到垃圾池,不乱放,不二次污染。

6、提倡“见到纸屑弯弯腰、见到果皮弯弯腰、见到枯叶弯弯腰”精神,不要无视垃圾的存在。

同学们,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德育研究课题

德育研究课题

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现代社会又是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社会,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这些不同程度地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都凸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应得到强化;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地方和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的地位不能得到充分落实;传统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师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只能被动于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难以收到教育实效;本课题以新课改为背景,从强化教师服务功能入手,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对补充完善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我校地处农村,他们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不同,行为习惯性格心理各异,整合这些孩子的资源差异,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同类学校,至少是同区域类似学校的德育工作有重要借鉴价值;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内容:主要着眼于强化教师的服务功能,把握新课程理念下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要求,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主要设计为三个子课题:①构建有利于德育熏陶的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的研究;②构建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活动开展的研究;③探索有利于课内德育渗透的学科教学的研究;二研究目标:总体目标是:以强化教师服务功能为切入口,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改进和探索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德育整体水平,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孩子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的常规教育与管理再上新台阶;具体目标是:①探索具有陶冶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的策略和途径;②探索丰富的能推动学生德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的系列活动;③探索出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课堂渗透的策略与方法;三、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思路与过程:1启动论证阶段-:①组织参加课题研究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课题资料,同时创设浓浓的课题氛围;②运用问卷调查、听课、座谈等方法对现有教师的德育渗透于开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出统计分析,制定开展研究的实施对策;2实施阶段-:①每两周组织一次课题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德育理论经验,让每一位教师及时掌握信息,逐步形成正确的方法;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高工作实效;②建立新型班主任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外部物质环境,文化氛围营造,熏陶学生情操;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德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思想;3修正总结阶段-:①全面梳理研究过程,整理收集资料,广泛征询心得体会或意见,反思研究中疑难杂症,给予修正解决;②将实验研究的阶段性和终结性总结形成阶段成果和终结性成果,以形成该课题研究对于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方面的有价值的或有借鉴作用的有效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③全面提升成果,积极推广,申请结题;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育,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生长;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②调查法:对全校师生的基本情况采取访问、座谈、问卷等方法,以了解每一位实验对象的角色转变轨迹;比照阶段行研究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③行动研究法:在充分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并着手实施;边实验,边总结;④个案分析法:对典型性班级、学生资料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对一些前后差异明显的班级、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分析;四、预期研究成果1、研究性论文2、研究报告3、学生个案集、教师教育随笔集4、各学科课堂教学案例五、课题研究人员与分工1、课题负责人:李平2、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至六年级班主任。

德育实践研究报告(2篇)

德育实践研究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我校开展了德育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道德品质。

本报告将对我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德育实践活动实施过程1. 制定德育实践活动方案我校德育实践活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道德品质。

(2)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活动形式:开展主题班会、讲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

(4)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或周末。

2. 实施德育实践活动(1)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敬老院慰问、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受历史。

(3)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书法、国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心理健康教育:邀请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3. 总结德育实践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三、德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1. 学生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逐渐树立了“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得到显著增强。

2. 集体荣誉感明显提升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 良好道德品质逐步形成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良好道德品质。

4. 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育渗透课题工作报告

德育渗透课题工作报告

德育渗透课题工作报告主题:德育渗透课题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荣幸向大家汇报我在德育渗透课题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一、工作背景:德育渗透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将德育理念与各个学科、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渗透,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1.研究并总结国内外关于德育渗透的经验与方法。

2.制定德育渗透的实施方案,并在学校内实施和推广。

3.开展德育渗透的监测与评估,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果。

三、工作内容和进展:1.研究与总结通过文献查阅和调研学习,我收集了大量关于德育渗透的相关资料,并对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详细总结了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方法。

2.方案制定与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成果,我制定了一套德育渗透的实施方案,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

在方案的指导下,我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和培训,包括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德育活动等,以确保德育渗透的质量和效果。

3.监测与评估为了监测和评估德育渗透的工作效果,我设计了一套评估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经过统计和分析,初步发现德育渗透在学生道德素养提高、学业成绩提升和班级氛围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工作总结与展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在德育渗透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资源不足、学生接受度不高等。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德育渗透的模式和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建议和指导,共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谢谢!。

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加强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探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

3. 形成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小学德育教育实施方案。

三、研究内容1. 德育教育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德育教育理论探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德育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

3. 实施方案制定: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4. 实施方案实践:在实验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验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5. 成果总结与推广:总结实验成果,形成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小学德育教育实施方案。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德育教育现状。

3. 访谈法:对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等进行访谈,获取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4. 行动研究法:在实验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对实施方案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5. 案例分析法: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德育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存在问题。

2. 第二阶段(第4-6个月):学习德育教育理论,探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 第三阶段(第7-9个月):制定小学德育实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级进行实践。

4. 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学生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对德育课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德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首先,为了了解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和态度,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

然后,在实地观察中,对学校的德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1. 德育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德育课程的培养下,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有效。

3. 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师生共同努力是有效实施德育工作的关键。

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和氛围。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基于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学校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和教学计划,提高德育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德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校与家庭应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共育氛围。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学生行为规范。

4.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受到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4年德育课题工作报告(三篇)

2024年德育课题工作报告(三篇)

2024年德育课题工作报告春晖中学是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在“五四”新文化时期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

经老校长毕生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教育,强调学生“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己”,主张“凡学校皆当以陶冶人格为主”,人格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高尚品性和优良道德的教育。

春晖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培养。

汲取历代春晖名师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精华,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了。

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

德育实践教学调研报告(3篇)

德育实践教学调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我们组织了一支调研团队,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调研。

本报告旨在分析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教学,我们决定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德育实践教学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2.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德育实践教学进行问卷调查。

3. 访谈法:对德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德育实践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德育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其特点和效果。

四、调研结果1. 德育实践教学现状(1)德育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

(2)德育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体验。

(3)德育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德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德育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专业教师和设施设备。

(2)德育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

(3)德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4)德育实践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德育实践教学改进建议(1)加大德育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2)优化德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性。

(3)建立健全德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4)加强德育实践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结论德育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德育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方案

中学德育课题研究报告方案

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如何让文明成为习惯—城关一中德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合将来社会的发展,学会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容等。

《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995年3 月颁布的《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的应履行的义务”中指出:遵守学生行为规,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

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等,都为这个课题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法规依据,也为其指明了方向,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娃娃抓起。

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创新德育新形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一步丰富国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架起新的支点。

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途经。

二、研究对象及围:八年级一至四班三、目标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的符合《中学生守则》、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强思想,去伪存真做课题为把课题研究真正开展起来,摒弃一些重结果,轻过程,走形式等课题研究弊端,我校从德育实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将课题研究方向定位在班级文化建设上,积极引导和鼓励全体教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效果即成果的意识。

不惟课题而课题,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体现科研的真正的价值。

二、小切口,细化分解上轨道为了向科研要效益,我校将子课题进行分解,根据年级特点、文化内容上进行细化。

号召所有班主任人人做课题,以小、活、实、快的微课题研究推动课题进展,确保课题源于工作实际,归于工作实际,激发教师选题、研究的热情,消除老师不想做、怕做课题的畏难心理。

一时间,课题研究发展态势强劲,使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三、促规范,平实有效贴地行强化管理,保证课题研究过程的规范、有序,保证课题研究完成预期的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

成立课题研究核心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相关制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

加强课题工作日常管理,定期召开课题组培训会议,及时通报研究进程,分享科研成果。

做到课题资料电子、文本档案存储及时、准确、规范。

完善课题组成员考评机制,根据工作量的不同、成果呈现的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奖励和表彰。

四、勤交流,拓宽科研新思路该课题开题以来,定期组织课题成员进行交流,学习别人的经验,拓宽德育工作思路,优化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实验教师谈个人课题研究一得,让广大老师分享成功,为困惑出谋划策。

在学校网站开辟课题论坛,实验教师有什么成功的做法,可以发表观点。

课题经验交流会,宣传好的研究方法,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

课题工作研讨会,总结阶段性实践经验,剖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讨和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科研能力。

智慧在在实践中生成,在反思中锤炼,更在彼此的学习交流中默会。

课题研究,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关注科研,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关注德育中的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在不断研究与探讨中尝试解决问题。

2022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

2022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课题表述: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学校德育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小学生的礼仪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不少学校在抓礼仪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宣传、号召上,空洞的条文说教较多。

学校在礼仪教育上欠缺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礼仪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

我校是一所由企业学校移交到政府的一所民汉合并小学,民族风俗各有不同,学生家庭的基本特点是:许多学生的父母在厂里是倒班工人,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还一小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管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较宠爱,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加之,一些外来做生意和六建下岗工人(许多家庭离异或生活贫穷)的孩子,他们的文明程度、文明意识普遍较低,这种氛围也给学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再说,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具体表现在惟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缺少礼教,对长辈不够尊重,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使性子,有的甚至和父母顶嘴,对父母出言不逊,对爷爷奶奶,更是有恃无恐。

部分学生在学校中表现为行为习惯差、语言不文明、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等。

行为习惯差,如:课间休息,有的学生时常在教学楼里追逐打闹,乱喊乱叫,学校秩序不好,打架事件也时有发生。

更有甚者,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语言不文明,如当被别的同学有所冒犯时,粗话、脏话就脱口而出;不讲卫生,如随地吐痰,手中的果皮纸屑随地乱扔,看见地上有垃圾,不能主动捡起来;不守纪律,表现在上课铃声响后,有些学生高声喧哗,集队集会时小声讲话等等,再加上现在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不注重孩子的文明行为的教育。

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前言。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因此,德育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希望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每个学校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因此,对德育特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内容。

1. 德育特色课题的选择。

在开展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课题。

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德育特色课题,如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

2. 研究目标和意义。

明确德育特色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目标可以包括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3. 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开展德育特色课题研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4. 实施方案和措施。

根据德育特色课题的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可以包括课程设置调整、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德育特色课题的落实和实施。

四、结语。

德育特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各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课题德育研究方案

课题德育研究方案

课题德育研究方案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强大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当前德育教育状况的分析,设计相应的德育研究方案,以期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强化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

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当前德育教育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新时代德育思想,设计相应的德育研究方案。

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对新时代德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2.对当前德育教育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3.结合新时代德育思想,设计相应的德育研究方案4.实验实施5.效果评价分析研究方法1.文献法:对新时代德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核心原则及运用方法2.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当前德育教育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的现状3.数据分析法: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处理问卷调查结果,定量分析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现状4.专家法:结合新时代德育思想和当前德育教育状况,邀请学科专家和德育专家参与,制定相应的德育研究方案5.实验法:在试点学校实施德育研究方案,观察数据变化,记录实验结果6.归纳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提取归纳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重要结论研究预期结果本次研究预期将会获得以下结果:1.对新时代德育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2.对当前德育教育状况有更为全面的认识3.设计出相应的德育研究方案,结合新时代德育思想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4.切实提高学生德育意识和德育素养,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5.为其他学校制定更为适合自身情况的德育教育方案提供参考结语本课题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培养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逐步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峪小学“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德育课题研究方案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经学校研究,决定承担“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这一课题。

为了让这一课题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五自”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局面。

二、组织机构组长:张永贵副组长:韩艳萍组员:王变梅任润娥王计平张存花张丽琴周晓芸三、主要目标1、构建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

2、服务社区,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和自律能力,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珍惜自然,关爱环境。

4、关爱家庭,学做家务;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5、善待自己,学会自护。

四、措施与要求(一)总体要求1、从全校8个授课班级中,按社区居住的远近和兴趣编成假日小队,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各小队要充分利用双休日,以小队成员的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聘请家长担任一次性小队活动的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

2、活动目标是:扶贫、助学、帮困、育智、培德。

活动主旨是: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亲历亲为原则、自主探究原则、协同配合原则、整合优化原则3、每个小队必须做到四个“一点”要求:⑴感情真一点(指进社区、与人交往);⑵角度巧一点(指选取活动主题);⑶形式新一点(指安排活动内容);⑷内涵深一点(指观察与思考)。

(二)活动的组织与要求1、班主任老师作为场外指导,要做到活动前与小队队长研究,与家长沟通,以保证每次活动计划的可行性。

活动中要尽量参与其中,协助家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后要帮助学生做好总结,积累经验。

为保证有序有效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都应遵循以下程序:即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交流总结。

2、根据每次活动的目标选取适当的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参与。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

4、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设计活动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以“五自”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走进社会,服务社区,培养学生“五自”能力。

“五自”能力即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内容选择:①查字典比赛;办手抄报;做标本;观察动物;动画制作。

②访问老红军;自强故事会;爱国志士名言录。

③与谎言告别。

④了解社区内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

⑤调查了解赌博盛行的原因、现状及解决的办法;调查了解社区内的禁毒工作。

⑥去幼儿园当小老师。

2、珍惜社区环境,培养“五自”能力。

内容选择:①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3、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内容选择:①孝敬老人行动——为五保户做好事,为爸妈等洗脚。

②调查走访社区内的残疾人。

③走访特困企业与企业职工。

4、善待自己,学会自护内容选择:①“交通安全”我知道。

②走访消防官兵,了解消防知识。

(四)实施“三手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三手工程”的内容是:楼组学习邻里手拉手,社会实践大手牵小手,弱势群体众人伸援手。

围绕“三手工程”开展活动,要加强学生与社区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通过各小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形成负责任的社会观念和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方法,使学生的生活更为充实,更为进取,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评估、调查问卷、实际操作、活动记录等。

4、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人士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推荐与评论等。

五、研究的周期与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9)1、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2、确定组织机构。

3、撰写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10 ~2011.06)1、调查、统计、分析。

2、成立假日小队,造册登记,召开指导教师会和队员会。

3、积极开展各种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a.期初开好计划工作会。

b.月初计划,月末小结,加强指导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c.做好记录,填好记载表,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d.每个小队要有一期的阶段性总结4、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资源,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服务。

5、摸索家校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07~2011.08)1、整理研究资料,对所有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自评自测工作。

2、对研究全过程回顾反思,分析总结,完成研究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我校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娇生惯养,学生的学习、自理、卫生、心理习惯都缺乏良好的有序地引导和教育,更不懂得理解关爱他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加实践活动,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学会如何去报答父母、他人、社会和国家,我们确立了“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这一实验课题。

本着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的原则,由学校的八个班的班主任承担课题研究的任务,经过近期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明确目标,分层次推进,整体实施课题研究为切实落实实验计划,我们首先从制定目标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教育目标,确定了组织机构,并撰写了实验方案。

明确目标的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低、中、高三个层次,提出具体的行为训练要求,从而形成纵横有序,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目标序列。

使学生养成有目标,教师工作有抓手,领导评价有依据。

在实验方法上我们确立了各有侧重、分头实验,定期交流、整体推进的实验思路。

使八个班级的教师在各有侧重、分头实验的基础上,定期开好实验交流会,汇报实验情况,总结实验方法,与全校班主任交流,促进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点滴入手,扎实实验,摸索教育规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探索适合学校整体生源情况及学生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是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1、加大宣传力度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2、加强活动的组织与领导以假日小分队形式开展的社区实践活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地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假日小队成员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以家庭以及社区的教育资源点轮流作为活动地点。

自主组建小分队,自主聘请家长或社区人士任指导老师,自己取队名,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联系活动场所、准备活动器材,自己解决活动经费,自己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班主任担任场外指导,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3、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

邀请社会上各方面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远离毒品”、“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好教育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成果与体会通过近期的实验,构建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培养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和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促进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局面的形成。

四、存在的缺点与不足1、教师实验材料整理、积累不够及时。

2、缺少个别指导,学生中还存在着不达标情况。

3、与家长沟通少,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家校两层皮的现象。

我校的德育课题实验工作,仍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不断地克服缺点与不足,从点滴做起,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德育课题研究总结性报告----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经学校研究,我们确立了“爱他人帮别人快乐无穷”这一课题。

现将此德育课题的实验工作总结如下:一、创新教育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不断探讨社区教育的新问题、新内容和新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讲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假日小队、“五小”、“手拉手”等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和自律等五自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主动同情、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

遵守社会规范、遵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2、坚持开展“五爱”、“五心”教育。

3、坚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坚持开展环保教育。

5、坚持开展法制、国防、崇尚科学和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社区教育虽不是什么新课题,许多人对他有一定印象和感性认识,但了解的往往只是一些皮毛,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思想上、观念上明确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恐怕也是只少数。

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了解的人就更少了。

为此,必须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宣传,求得社会、家长等认同与支持。

三、加强队伍建设社区与学校的结合应该是人人相关的教育,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都可以成为教育工作者。

大家既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为教育创设良好环境的义务。

为此,必须呼吁各级政府、社区专门组织、街道、居委会、学校及各辖区单位都应建立或加入社区教育委员会,挑选和培养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同志负责社区教育工作。

选拔人员时还要注意年龄、性别等结构比例,使之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高素质队伍。

对假日小队的指导教师与家长辅导员必须认真选拔,既要具有奉献精神,又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加强制度管理要搞好社区与学校的结合教育,还需要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