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模块检测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模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悄.然(qiā)芳馨.(xīn)齐葩.(bā)喷薄..出之(bó)B.踯躅..(zhízhú)摇曳.(yì)嗟.叹(juē)鼎铛.玉石(chēng)C.诡谲.(jué)怆.然(chuàng)窥.视(kuī)羁.旅情怀(jī)D.涟漪.(yì)聒.噪(guō)戏谑.(nuè)沽.名钓誉(g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朦胧怄心沥血B.飘缈跌宕隐逸面面相觑C.留滞溽热阴霾真率稚气D.剽窃言迄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剧作家要重视学习,批评家是指导创作的,更应当加强学习。
要多懂一点东西。
中国有句话:“满壶不响,半壶叮当.........。
”半瓶子醋,却要乱指挥或瞎指挥,难免要出乱子。
B.很多信得过的产品,这些年来质量下滑,如再不引起足够重视,金字招牌....非砸掉不可。
C.打下江山,反目杀忠臣,此类事情,古来就有。
像金山公司这么干,撵走第一功臣,不明摆着是卸磨杀驴....吗?D.我俩原来各干各的,分道扬镳,但现在合伙了,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二、名句名篇5、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雷达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则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
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
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
故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
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
当代正在发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
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灵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
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
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连呼保义、玉麒麟之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
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
它不传世谁传世?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们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吗?弄得好,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第二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王维的“名大家”①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②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
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
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
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③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
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因为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含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文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产生了经典,而且产生了丰富的经典类型,各经典类型之间并不都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有的还互有交叉。
作为研究者,重要的是努力还原这种类型形态上的固有丰富性。
“六艺”本身虽然主要并不被作为文学经典来看待,但在正统的文学观念看来,所有的文学作品却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它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
因此,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确定无疑的“大经典”地位,其他与之相比只能是“小经典”。
就文学经典来说,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秦汉文是大经典,《过秦论》则是秦汉文中的小经典。
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所以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调整。
先秦人虽然未必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文学经典,但对《诗经》等典籍显然极为熟悉,其成为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汉代人的文学经典是诗骚赋,司马相如的赋尤被推崇。
六朝人的文学经典除诗赋外,更开始了一个骈体文的繁盛时代。
到了宋代,随着承续韩柳的欧苏王曾等的古文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古文经典的地位也逐渐得到确认和凸显。
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围绕着科举考试科目也产生了策论、经义等供举子临摹、学习的经典范文。
有的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更长时间段的检验,如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一直到今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反之,也有不少经典及身而亡,如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原先八股文的经典很快被人遗忘。
时代经典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文体经典。
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关注重点之一,每一代都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默写名句10分,语言表达5分)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玉簟(diàn)神妪(yù) 阡陌(xiān) 霰雪(xiàn)B. 栖隐(qī) 地坼(chì)羁旅(jī)渔樵(jiāo)C. 国殇(shāng)剽掠(piāo)子嗣(sì)怙恶(gǔ)D.桎梏(gù)佝偻(lóu)垣墙(yúan)修葺(qì)2、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戍卒叫,涵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高二就自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国内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名家散文集》收录的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赏心悦目,读者从中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B.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
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C.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D.“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考试试题(卷)命题:审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等级题(60分)一、(1—9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眇眇(miǎo)踯躅(zhí)箜篌(kōng)庖丁解牛(báo)B沅水(yuán)祠堂(cí)踌躇(chóu)钟鼓馔玉(zhuàn)C垓下(gāi)栖息(xī)联袂(meì)鼎铛玉石(dāng)D天姥(lǎo)訇然(hōng)矗立(zhí)朝歌夜弦(xián)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关于银行“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C 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50年以来,其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鹤立鸡群,它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D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时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严格性和统一性;二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警示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C 针对日本右翼分子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在我钓鱼岛领海内维权巡航。
D小镇上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马路两边的楼房耸立在两边,高大挺拔。
阅读《蜀相》,完成4一5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最新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检测一、基础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公仆./前仆.后继折.腾/百折.不挠着.重/不着.边际B.揪.心/啾.唧纰.漏/脱坯.奴颜婢.膝/刚愎.自用C.碣.石/竭.诚地壳./甲壳.间.不容发/黑白相间.D.沤.肥/呕.心沥血拮.据/佶.屈聱牙框.架/匡.国济民解析:选D。
A.pú/pū,zhē/zhé,zhuó;B jiū,pī,bì;C.jié,qiào,jiān/jiàn;D.òu/ǒu,jié/jí,kuànɡ/kuā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切磋思辩蕴涵佶屈聱牙B.凝冻联袂鄙夷大相径庭C.融和蹉跎参与杉杉有礼D.糟塌揣测犷悍水泄不通解析:选B。
A.辩—辨;C.杉杉—彬彬;D.塌—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香烟中究竟添加了什么成分,这些成分凭什么要添加,添加了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近来成为了控烟人士质疑的焦点。
B.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应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这是我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他同时表示,中国在转基因管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
C.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养蜂业具有独特优势:无需占用耕地,无需大量劳动力,无需灌溉及消耗饲料,因此深受群众欢迎。
D.近日,来自海内外的“辛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带湖山庄举办的《辛弃疾诗词研讨会》,大家高谈宏论,山庄内外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息。
解析:选B。
A.属于连续问,前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问号。
C.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句号。
因为“因此深受群众欢迎”不属于冒号后解释的内容。
D.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因为这是研讨会而不是作品。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1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12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B)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C)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两项是(3分)(C)A、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其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羊脂球》等等。
B、《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
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C、《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D、《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答案:C(A、《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之作;B、觉新与觉慧两者位置应互换;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第II卷(48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分)5、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鼙鼓(pí)踯躅..(yǐlǐ)..(chíchú)栖鹘(qīhú)萦纡.(yū)迤逦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zhâgū)凝睇.(tì)..(kuàijī)鹧鸪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玉扃.(jiōng)水裔(yī) 葭苇(jiā)D.眇眇..(bìlì)..(chányuán)薜荔..(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潺湲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为慷慨激昂。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测试卷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阶段质量测试卷(二)(《散文之部》实力过关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4·四川广安、眉山、内江、遂宁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
《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志向、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改变,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说明。
“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担当和哲学品行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志向与贤人政治观念。
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
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缘由。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才智,提倡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
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
忠信诚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持续而代代相传。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测试题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6单元测试题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70分)1、字音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 .肩之所倚.(y ǐ) 兔起鹘.落(h ú)B .砉然向.然(xi ǎn ɡ) 技经肯綮.(q ìn ɡ)C .批大郤.(x ǐ) 赦箨.龙(tu ò)D .导大窾.(ku ǎn) 发于硎.(x ín ɡ)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垓.下(g āi) 万乘(ch éng ) 数阕.(è) 美人和.之(h è)B .麾.下(hu ī) 五千骑.(q í) 田父.(f ù) 斩将刈.旗(y ì)C .自度.(du ó) 筼筜(y ún d ān ɡ) 溃.围(ku ì) 瞋.目叱之(ch ēn) D 、(y ǐ)船 十余创(chuàng) 披靡.(m ǐ) 怜而王.我(wàn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教……写字)B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法)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D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4、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秋深潦.缩 (积水)B 、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C 、信.造化之尤物也 (相信)D 、而读书者与.之。
(许可 答应)5、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B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推究)C 、苏子辩矣 (辩:能说会道)D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堆积)6、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这里泛指绳索)B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所有的)C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D 、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7、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克:能够) B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略:简略)C 、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C 、月落庭空影许.长(如此的 这样的)8、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从前)B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夭:使……死亡)C 、又可冀.其成立邪 (冀:希望)D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危险)9、指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会论虞常/会武等至匈奴B 、引赵使者蔺相如/虞常果引张胜C 、君因我降/不如因而厚遇之D 、尚可得乎/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信造化之尤物..也B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C 、首尾才.六日D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B 、虽然..,每至于族 C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D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1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 )A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 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与江山相发挥..C 、我何面目..见之D 、 大块假我以文章..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视为止,行为..迟B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综合学业水平测试题

模块综合学业水平测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玉簟.(diàn)神妪.(yù)奇葩.(bā)霰.雪(xiàn)B.聒.噪(ɡuō) 鼎铛.(chēnɡ) 羁.旅(jī) 诡谲.(jué)C.国殇.(shānɡ) 剽.掠(piāo ) 子嗣.(sì) 怙.恶(ɡǔ)D.桎梏.(ɡù) 佝偻.(lóu) 垣.墙(yuán) 戏谑.(nüè)解析:A.葩pā;C.怙hù;D.谑xuè。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廷掾怄心沥血B.逸豫跌宕寂廖面面相觑C.留滞溽热阴霾轻歌曼舞D.修葺讫今凌厉切中肯綮解析:A.怄—呕;B.廖—寥;D.讫—迄。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上海对“美眉”“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
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游刃有余....。
D.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解析:A.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B.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精湛。
D.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答案: C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9(带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一、选择判断(30分)1.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开创,“济”扶助。
[来源:]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
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来源:]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5.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1)(含解析)(高二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脂.(zhī)闲暇.(xiá)绰.约(chuò) 马嵬.(wéi)B.修葺.(qì) 联袂.(mèi)踯.躅(zhí) 祠.堂(cí)C.千载.(zǎi) 鹧.鸪(zhè)绸缪.(móu) 玉簟.(tán)D.寤寐.(mèi) 歧.路(qí)江渚.(zhǔ) 庑.门(wǔ)解析: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C2.下列词语的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萧索娥嵋连理B.修葺芳馨逍遥装饰C.慷概黄鹂频繁链接D.瓜州时事阮籍变换解析:A项,嵋-眉。
C项,概-慨。
D项,州-洲。
答案:B3.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解析:B项,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会。
答案: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这是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因。
B.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的“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一句评价的是李白的诗。
C.“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是近代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解析:B项,应为评价鲍照的诗。
答案:B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单元测试题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至三单元检测题2014-5-29第Ⅰ卷(12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扁.舟(piān) 商榷.(què) 花钿.(diàn) 渌.水(lǜ)B.当垆. (lú) 罗衾.(qīn)啼啭.(zhuàn)骊.宫(lí)C.挑剔.(tì) 搴.采(qiān)踯躅.(zhú) 皓腕.(wàn)D.江浦.(pǔ)荠.麦(qí) 缦.立(màn) 欢谑.(xüè)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脂回眸缓歌慢舞九重城阕B.绰约迤逦含情凝睇流水孱湲C.鹧鸪绸谬袅袅秋风临邛道士D.仙袂玉扃芳馨庑门逍遥容与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表达准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而产生了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2)(含解析)-(高二语文).doc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àn)剡.溪(shàn)渌.水(lù) 殷.岩泉(yìnɡ)B.东南坼.(chì) 饷.东蕾(xiǎnɡ)观朝槿.(jǐn) 铜钲.(zhēnɡ)C.初霁.(jì) 怆.然(cānɡ)絮.帽(xù) 西崦.(yān)D.邠.州(Bīn) 霹雳.(lì)姜夔.(kuí) 谢公屐.(jī)解析:A项,“殷”读yǐn。
B项,“坼”读chè。
C项,“怆”读chuànɡ。
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龙潜跃渌水荡漾丘峦崩催云霞明灭B.松下清斋杜郎俊赏豆蔻词工煮琴烧笋C.胡马窥江洞天石扉摧媚折腰列缺霹雳D.鸿雁长飞舐犊情深山盟海誓熊咆龙吟解析:A项,催-摧。
B项,琴-芹。
C项,媚-眉。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英俊杰出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C.吴楚东南坼.坼: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D.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可惜解析:D项,可怜:可爱。
答案:D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
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
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模块检测
班级_____ 姓名 ______ 分数 ______
一、生字词部分(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羸弱(léi)踯躅(chú)萦纡(yū)逶迤(yǐ)
B.电掣(chè)阴霾(mái)鹧鸪(zhè)凝睇(dì)
C.渌水(lǜ)鼙鼓(pí)玉扃(jīong)馔玉(zhuàn)
D.潺湲(yuán)眇眇(miǎo)毗邻(bì)薜荔(bì)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扃牖(jīong)修葺(qì)栏楯(shūn)兀坐(wù)
B.象笏(hù)先妣(bǐ)老妪(yù)斑驳(bó)
C.渗漉(lù)长号(háo)异爨(cuàn)阖门(hé)
D.万籁(lài)偃仰(yán)呱呱(gū)垣墙(yuán)
3、下列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错毂寂寥鸾回车缓歌慢舞九重城阕
B.箜篌聒噪东南坼钟鼓馔玉訇然中开
C.旌旆绸谬云清清袅袅秋风临邛道士
D.仙袂戏谑水澹澹芳馨芜门逍遥容与
二、背诵默写部分(25分)
1、玉容寂寞泪阑干,。
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4、,吞声踯躅不敢言。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7、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8、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9、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三、古诗鉴赏部分(12分)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唐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一个“_____”字。
(1分)
(2)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___________。
(1分)
(3)次句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__________。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4)第四句回应了_______________。
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字,写出梅花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色。
(2分)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②,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①寒蛩:蟋蟀。
②旧山松竹老:指家乡沦陷已久。
(1)结合岳飞身世,谈谈上片“千里梦”,下片“白首为功名”的含意。
(2分)
千里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白首为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上片写梦醒后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以鼓琴为喻,表达了哪些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文言文阅读部分(18分)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b、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c、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翻译下列句子(15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赠送
B.以为口实口实:借口
C.余为徐州为:到……做官
D.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大约、左右
五、作文(30分)
泰格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是啊,这痛是范仲淹以水沃面的艰辛,是文天祥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是司马迁不能像男人一样站立的痛苦,是李四光四处漂泊的孤独,是你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砺……你能读懂泰戈尔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况味吗?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有过“痛”的亲身经历,那或许是一次误会,一次委屈,一次打击;也许你有过关于“痛”的深思与独
特感悟……
请以“生命中的痛与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