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医学基础教学提纲
《医学基础(本)》教学考试大纲(52学时)
《医学基础》教学考试大纲《医学基础(本)》教学考试大纲(52学时)(微生物学部分,16学时),(免疫学部分,16学时),(解剖生理学,20学时)(微生物学部分,16学时)绪论1、掌握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2、熟悉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章细菌学概论1、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2、掌握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3、熟悉细菌的新陈代谢。
4、了解放线菌。
5、了解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6、掌握细菌的检查方法。
第二章消毒与灭菌1、掌握物理消毒灭菌法。
2、掌握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掌握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2、掌握噬菌体。
3、熟悉基因突变及其分子机制。
4、了解突变株的类型及实际应用。
5、了解基因转移与重组。
第四章常见的病原性细菌1、熟悉葡萄球菌属。
2、掌握肠道杆菌。
3、掌握弧菌属。
4、了解厌氧性细菌。
5、了解分枝杆菌属。
6、熟悉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7、了解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
8、了解立克次体。
第五章真菌学(自学)1、了解真菌学概论。
2、了解主要病原性细菌。
第六章病毒学1、掌握病毒学概论。
2、熟悉常见病毒。
(免疫学部分,16学时)绪论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2、熟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等概念及对机体的有害和有利作用。
3、熟悉免疫学相关分类及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区别。
4、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抗原1、掌握抗原、抗原表位的概念。
2、掌握抗原的基本特性及其决定因素3、熟悉抗原的分类及在医药实践中的应用。
4、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的种类、免疫佐剂、超抗原等概念。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1、掌握免疫球蛋白概念、结构、分类与存在形式。
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及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作用。
3、了解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别及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第三章补体系统1、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及其理化性质。
2、熟悉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概念及异同。
3、熟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二讲课文档
第二十一页
医学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有创)面临的主要肺部疾病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第十一页
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Ppeak):是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的最高压力,在
吸气末测得。正常值9-16cmH2O, 机械通气中应保持峰压低于35-40cmH2O
平台压(plat pressure Pplat):是吸气后屏气时的压力,如果屏气时间够长
(10%以上),平台压反映肺泡压,正常值5-13cmH2O,机械通气时应保 证低于30-35cmH2O,否则气压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平均气道压(mean pressure Pmean):表示平均肺泡压。是扩张肺泡和胸 壁的平均压力。
第十二页
呼气末肺内压(end expiratory lung pressureEEP):表示呼气末肺泡内
压。正常值:0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lung pressure PEEP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autoPEEP):没有预设PEEP,而呼气末肺内压显示 正值,表明病人有肺内气体陷闭和内源性PEEP.
正常值是50-80ml/cmH2O
意义:气道疾病和肺实变会降低动态特征,也可提示气道阻力的增加, 如支气管痉挛、黏液栓或气管内导管扭转 弹性(elasticity E):
第十五页
第十六页
医学基础知识
吸气阻力(inspiratory resistance Ri):表示吸气末肺和气道对吸入气流
医学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实施性教学大纲科目:基础医学系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授课教师: 焦亚光2015—2016 学年第2 期2016年 2 月23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教学对象:2015级老年服务与管理1班授课时间: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学时:72开课院(系、部、室):经济与管理学院一、教学目得与任务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对医学当中得基础知识要了解,知晓,为其她医学相关课程做知识储备与学习得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医学基础得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医学基础得概念与学科构成第二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节细胞第二节细胞得基本生理过程第三节基本组织教学要求:掌握人体细胞与组织得基本结构、基本功能;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常用得解剖学术语第二节器官与系统第三节运动系统第四节皮肤第五节视觉器官第六节耳教学要求:掌握解剖学姿势、常用得解剖学方位术语第四章疾病概论第一节健康、疾病与亚将康得概念第二节病因概述第三节疾病得经过与转归教学要求:掌握健康与疾病得概念、脑死亡得概念,疾病过程得分期与转归第五章疾病基本病理变化第一节组织得细胞得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出血第三节炎症第四节发热第五节缺氧第六节休克第七节肿瘤教学要求:掌握本章概念;掌握疾病得基本特征、临床特点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呼吸系统得解剖结构第二节呼吸生理第三节呼吸系统疾病得常见症状与体征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消化系统得解剖结构第二节消化系统得生理功能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四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体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第一节泌尿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第二节尿得生成与排泄第三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得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一节循环系统得解剖第二节循环系统得生理功能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四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得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第一节血液系统得解剖与生理第三节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血液得组成、血细胞得类型及其功能以及血液凝固、纤溶得过程第十一章神经精神疾病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二节神经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三节神经精神常见疾病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精神疾病得病因与临床表现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第一节内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三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第四节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教学要求: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得代表性疾病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得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第十三章药源性疾病第一节药源性疾病概述第二节常见药源性疾病教学要求:熟悉药源性疾病得概念、影响因素与防治原则;第十四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概论第二节肺结核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教学要求:掌握传染病得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四、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20%出勤+20%平时作业实践成绩:10%实践期末成绩:50%总成绩= 20%出勤+20%平时作业+10%实践+50%期末成绩五、执行本大纲得措施与建议本学科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得学科,在执行教学大纲时不仅有理论得教授,并且要求与实践相结合。
健康管理师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些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二、体格检查
(一)基本方法 体格检查的方法主要有5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二)主要内容 1. 一般检查,为整个体格检查过程中的第一步,以视诊为主。包括: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淋巴结。 2. 头部,包括:头颅、眼、耳、鼻、口。 3. 颈部,注意手法轻柔。 4. 胸部。 5. 腹部,腹部检查的顺序为视、听、叩、触,但记录时为了统一格式,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 6. 生殖器、肛门、直肠。 7. 脊柱与四肢。 8. 神经系统。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指用一切有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物质用于机体疾病,使疾病好转或痊愈,保持身体健康,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原则 合理用药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的作用
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是指用各种器械和仪器对机体组织或器官进行切除、修补、重建或移植等,以解除患者痛苦,达到治疗的目的,有时也作为检查、诊断的方法。
三、实验诊断
三、实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的影响因素和质量体系 1.影响检测的因素:包括受检者的生理因素和生活状态、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仪器与试剂、操作人员的技术与方法、检测结果的记录、计算机的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 2.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采血部位;2)采血时间;3)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2)骨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3)排泄物、体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主要有: 血管性介入技术 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内镜下的介入技术
《医药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医药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药学>专业(中专)<药物制剂>专业(中专)<医药商品经营>专业(中专)<药品检验专>业(中专)课程教学目标医药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熟悉诊断学基本知识中的问诊内容、体格检查方法、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理解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观察病变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病例讨论。
能力(技能)目标1、运用诊断学基本知识对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提出初步判断。
2、具有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3、具有识别和分析常见疾病的初步能力。
4、具有将临床疾病与药物治疗原则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临床医学基础疾病概论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了解疾病的原因与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掌握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掌握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病理变化,理解原因及发生机制,了解类型与结局。
组织损伤与修复掌握组织变性、坏死、修复、代偿与适应的概念及病理变化,理解原因及发生机制,了解类型与结局。
炎症了解炎症的原因,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局部表现和全省反应,理解炎症的分类和结局,了解炎症的意义。
(5)肿瘤理解概念和特征,了解原因、命名和分类,掌握对人体的影响及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2、诊断学基本知识(1)问诊了解问诊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2)体格检查熟悉体检的基本方法。
掌握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了解重要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3)特殊检查了解心电图、超声波、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作用。
3.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及诊断标准,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药物治疗原则。
(2)肺炎理解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其病理,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原则。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
❖ 包括物——是细胞内暂时贮存的营养物质
细胞器:
线粒体〔mitochondria〕 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内质网——内质网为由生物膜构成的相互通连的片层隙状或小管状系统,细胞的代谢
2、人体的构成: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按功用人体可分为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
统、觉得器系统、神经系统
二、器官与系统
〔一〕器官〔organ〕 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并具有一
定形状和功用特点的结构。
〔二〕系统〔system〕。 一系列执行某种同一功用的器官无机地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
2021年7月24日星期六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与生理 罕见基本病理变化
第一节 细胞和基本组织
一、细胞〔cell)
是人体形状和功用的基本单位,具有以新陈 代谢为基础的生长、繁衍、运动、衰老和死亡等 生命特征。
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形状万千,大小不等, 功用不同。 例如:纤维状的肌细胞能收缩;
❖
普遍散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
之间。由于它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所以又称
为蜂窝组织。
❖ 功用:具有衔接、支持、进攻、营养和创伤修 复等功用。
❖ 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 特点:细胞少、基质 少,纤维粗大,陈列 致密。
❖ 例如:人体的肌腱
和腱膜、真皮、深筋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医学院教务科2016.03--2016.07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时教学大纲01人体形态学王振宇翟效月188一、人体形态科学导论:1.绪论2.基本组织3.各系统概述二、背部:1.脊柱2.背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脊髓及其被膜、血管和脊神经根4. 脊柱的正常影像学三、头部:1.颅骨2.面部3.口腔4.鼻5.咽6.视器7.前庭蜗器四、颈部:1.概述2.颈部的筋膜与肌肉3.颈部的器官4 .颈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五、胸部:1.胸壁2.胸腔器官3.胸部的断面解剖和正常影像学六、腹部:1.腹前外侧壁2.腹后壁3.腹腔器官4.腹膜5.腹部的断面解剖和正常影像学七、盆部及会阴:1.盆壁2.盆部血管、淋巴及神经3.盆部器官4.会阴5.盆部的断面解剖和正常影像学八、上肢:1.上肢骨和骨连结2.上肢肌3.上肢的血管、淋巴和神经4.上肢的局部解剖九、下肢:1.下肢骨和骨连结2.下肢肌3.下肢的血管、淋巴和神经4.下肢的局部解剖十、脑:1脑2. 脑神经3.内脏神经系统4.神经的传导通路5. 脑的正常影像学02人体生理学曹宇54一、绪论: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调解方式以及体内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原理、方式、特点三、血液:生理性止血、血液疑固、纤维蛋白溶解,红细胞血型、Rh血型和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生物电及心肌生理特性五、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形式,呼吸运动神经和体液调节六、消化与吸收:机械消化、化学消化的基本原理,消化液分泌和排出的调节七、能量代谢:能量的来源、转化与利用,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八、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的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原理九、感觉器官的功能:眼的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原理,耳的集音、传音作用与感音换能原理十、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03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赵彦艳陈澄52一、概论:遗传病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二、遗传和发育的细胞和分子基础:染色质的结构与种类,核基因组特征,DNA结构,基因表达三、基因分析技术:分子杂交的原理,载体的概念、特征,细胞DNA克隆的原理、测序、基因转移四、减数分裂、配子发生、受精: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精子发生、卵子发生,受精过程五、胚胎发育与发育异常:胚泡各部名称,胚泡植入,三胚层分化,各系统的发生及发育异常六、人类性别发育的激素和遗传基础:胎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异常七、单基因病:单基因病(AD,AR,XD,XR)的系谱特点及分析八、分子病与先天代谢病:分子病、血红蛋白病的基本概念,先天性代谢病的遗传方式、基因定位九、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特点及成因,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应用十、群体遗传: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平衡定律十一、多基因遗传: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区别特点十二、肿瘤遗传:肿瘤基因概念、功能分类及激活方式十三、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方法、特性十四、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方法、特点、步骤、治疗十五、人类基因组学、展望: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成就与意义04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罗恩杰曹亚明140一、免疫学绪论: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二、天然免疫系统细胞: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种类、生物学作用三、天然免疫系统的分子:补充系统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四、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五、抗原:血型抗原和异嗜性抗原概念及应用六、抗体: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类型和功能七、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概念、特性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构成HLA分子的分布、结构、功能九、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应答: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十、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的概念,T细胞的抗原识别方式十一、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人工诱导免疫形成的条件十二、免疫调节: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理论十三、病原生物学绪论: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寄生虫的概念和分类十四、病原生物的基本性状: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胞壁的功能、化学组成及意义十五、感染:细菌的致病因素,病毒感染途径、类型和致病机理十六、抗感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构成因素,抗体和细胞免疫的作用十七、遗传与变异:细菌耐药性变异的机理,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特点十八、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十九、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无菌和防腐的概念二十、病原学诊断与特异性防治: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分离培养方法二十一、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和分类、致病因素和所致疾病二十二、肠道杆菌:埃希氏菌所引起肠道感染的特性二十三、弧菌属: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致病机理和防治二十四、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种类、毒素名称和到处病机理二十五、棒状杆菌属:白喉杆菌的形态、排列的染色性,致病性和免疫性二十六、分枝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微生物学检查法二十七、动物源性细菌:布鲁氏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二十八、其他细菌:细菌的致病性二十九、呼吸道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致病性,防治原则三十、肠道病毒: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三十一、肝炎病毒: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三十二、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环节、预防方法三十三、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的致病性、检查方法三十四、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三十五、逆转录病毒: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三十六、其他病毒:狂犬病毒的致病性和预防三十七、病原性真菌: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和致病性三十八、放线菌属:以氏放线菌的致病性和微生物检查三十九、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微生物检查方法四十、支原体与脲原体:支原体概念和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四十一、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四十二、衣原体:衣原体的主要特性和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四十三、线虫:旋毛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诊断四十四、吸虫: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四十五、绦虫: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形态、生活史、实验诊断四十六、原虫概论:原虫形态的基本结构,生殖方式与生活史四十七、叶足虫: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病理及诊断四十八、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和兰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病理及诊断四十九、孢子虫:疟原虫及配子体在光镜下的形态特点五十、医学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蛛形纲和甲壳纲特点05机能学实验赵红40基础实验1.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与记录2.心肌正常收缩及期前收缩时动作电位、心电图及收缩曲线的同步描记3.蛙心灌流4.人体试验:人体心电图的描记、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测定、肺通气量的测定、视敏度测定、视野测定、瞳孔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声音的传到途径、微音器效应5.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6.负荷对肌肉运动的影响综合实验1.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去大脑僵直2.多媒体实验。
健康管理师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医学基础知识概述 • 人体解剖与生理 •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诊断与治疗方法 • 预防保健与康复
01
医学基础知识概述
医学的定义与目的
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 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旨在促 进和维护人类健康。
医学的目的
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心理因素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 导致身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等。
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感染性疾病
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具有 传染性,如流感、肺炎等。
慢性疾病
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如高血压、糖尿病、冠 心病等。
急性疾病
起病急骤,病程较短,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 炎。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疾病,如肿瘤、外伤等,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切除病变组织或 修复损伤。
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 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 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特殊人群用药
医学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医学的分类与发展
医学的分类
医学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分 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 多个学科。
医学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不断取得 新的突破和进步,从传统医学向现代 医学转变。
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1 2
3
提供基础理论
医学基础知识是学习和掌握临床技能的基础,为医生提供了 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理论依据。
医学基础知识教案
医学基础知识学时分配表(参考)第一篇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和面的术语3.掌握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和调节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1.解剖学姿势】方位和面的术语2.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和调节方式【教学方法及课时】理论讲解 2学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心态和结构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体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2.研究方法解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肉眼观察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配布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动物实验3.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内容阐明正常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或生理功能的道理及其活动的规律,其研究内容:○1.细胞分子水平;○2.器官系统水平;○3整体水平二、人体的组成和分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人体内的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官系统和升级系统人体的外部形态分:头、颈、躯干和四肢三、解剖学姿势、方位和面的术语★(一)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两下肢并立,足尖朝前(二)方位1.上与下近头端为上;近足端为下2.前与后近腹面为前;近背面为后3.内侧与外侧距离身体正中矢状面较近为内侧,较远为外侧4.内与外用于含空腔的器官或结构。
距离空腔较近的为内,较远的为外5.浅与深距离皮肤表面较近的为浅,较远的为深6.远侧与近侧用于四肢。
距离肢体根部较近的为近侧,较远的为远侧(三)面1.矢状面2.冠状面3.水平面四、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二)兴奋性(三)生殖五、生理功能的调节与整合★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三)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第二章 细胞和细胞间质【教学目标】认识并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增殖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细胞的增殖方式【教学方法及课时】理论讲解 2学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 细胞一、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一)细胞膜1.定义: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基础医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第2次:运动系统1 (骨学)主要内容: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常用术语,以及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注意事项。
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基本形态、构造和基本特性,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简介全身骨骼的分部和名称以及六大关节(肩、肘、腕、骸、膝、踝关节)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通过学习还要了解骨性的颅腔、、胸腔、盆腔是如何围成的。
思考题:1.试述骨的构造、理化特性及其意义。
2.试述骨的分部,全身各部骨的名称和位置。
3.试述六大关节的位置、组成特点及其运动。
4.试述脊柱和胸廓的概念及其运动方式。
第2次:运动系统2 (肌学)主要内容:介绍肌的种类、形态、命名原则、配布规律及辅助装置。
介绍全身肌肉的主要体表标志、分部、各主要肌群的配布及其功能。
思考题:1.试述骨骼肌的构造、形态、命名原则和配布规律。
2.肌的辅助结构有哪些?3.六大关节运动时各有哪些肌群参加?4.试述头颈部肌的分群。
5.试述主要的呼吸肌有哪些?第3次:消化系统主要内容:介绍:消化系统的分部;消化管各部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的消化腺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形态特征。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并从解剖学角度理解消化吸收的全过程。
思考题:1.试述消化系统的分部和器官组成。
2.口腔内可以观察到哪些结构?3.试述牙的构造及乳牙和恒牙的牙式。
4.试述咽的位置、分布及交通。
5.消化系统是如何对食物进行消化的?6.试述胆汁产生和排出的途径。
7.名词解释:咽峡,十二指肠大乳头,回盲瓣,麦氏点,齿状线第4次:呼吸系统主要内容: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及主要形态特征;肺的形态、分叶及功能;纵隔的位置和基本分部;胸膜的分部及胸膜腔的概念。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呼吸运动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
思考题:1.试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试述鼻腔的毗邻及内面的形态结构。
3.试述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
4.试述喉的构造及其与发音的关系。
5.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大纲Preclinical Medicine Information(供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利用)前言《基础医学概论》把医学基础知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正常人体的组织形态到生理功能、从病理状态的形态学改变到功能学改变的大体原理,融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着重于基础医学的本质、特征和进展规律,阐明医学的科学性质、科学领域、分支结构及研究范围。
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熟悉和了解。
第一使学生纵向地熟悉正常人体的组成和大体形态,然后按照组成人体的各系统,进行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样的横向学习。
将基础医学知识纵横、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同时为其后期学习相关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人体解剖学,第二篇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篇人体生理学,第四篇医学微生物学,第五篇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篇病理学。
本大纲以张德兴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为参考教材用,适用于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教学、自学、讨论、运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份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160学时。
分两个学期完成。
本课程为院考课。
学生学完每一篇后单独进行阶段性考试,采取闭卷笔试考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方式进行。
每一篇的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35%,出勤考核占5%计算。
学生的课程毕业成绩按各篇的比例(见下表)进行计算,以综合成绩合格为该课程合格。
各篇成绩比例表各篇各章参考学时分派第一篇人体解剖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解剖学姿势及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划分。
了解: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任务。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概念。
2.人体的组成和系统划分器官、系统的概念,人体的九大系统;人体的划分。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医学基础知识 主讲:刘瑛
消化系统解剖
◆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 肠。
◆消化腺:肝、胆、胰腺、三对唾液腺。
一、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基本功 能是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营养,排出糟粕。
作用:
Ⅰ 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后者催化脂肪分解的作用加 速。
Ⅱ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以作为乳化剂 ,使脂肪乳化成细小微粒,增大了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 积,加速了脂肪的水解。
Ⅲ 胆盐与脂肪的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等 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利于吸收。 Ⅳ 促进脂肪吸收,间接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处于一定的收缩状
态,称为紧张性收缩。 作用 ①维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 ②使胃内压上升,促使胃液渗入食物内部,有利于化学
消化; ③胃内压增加,可协助食糜向十二指肠方向移动。
(3)蠕动 食物入胃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
特点:起源于胃中部,3次/分,1分达幽门 过程:推送与反流 生理意义:混合、搅拌、粉碎、推进
2、载体是一种运输营养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脂蛋白。 载体系统具有特异性,即细胞膜上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载 体系统,每一系统只运载某些特定的营养物质。
糊精
麦芽糖
2、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 使食物进一步被磨细,使其变成粥样食糜
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加速其化学性消化 的进行
(1)容受性舒张 食物刺激了口、咽和食管 等处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 胃底和胃体平滑肌舒张,胃容积增大,称胃 的容受性舒张。 50ml→1.5L,能容纳1~2升 食物。 作用:使胃容量增大以完成容纳和贮存食物 的功能;防止食糜过早地排入十二指肠。
X第2章 医学基础
YOUR TEXT
电话:137 1350 1167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的反射动作。
食管:
食管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 全长约25~30厘米。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人体一切复杂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行为的表达。成年人的 细胞总数约为16X1014个,它们的形态随其所处的环境和功 能不同而异。如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呈细长形;有感受刺 激、传导冲动功能的神经细胞具有长短不一的突起;排列紧 密的上皮细胞多呈扁平、立方或柱状等。
2.结缔组织
与上皮组织相比,具有细胞少、细胞间质多的特点。 结缔组织的间质中含有基质和纤维。基质为无定形 物质,因其化学组成不同, 有的为流动的液体(如血液), 有的为坚硬的固体(如骨), 有的则为黏稠的胶体(如疏松结缔组织), 因此结缔组织是人体组织中结构和功能最多样的组织。 包括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组织。 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 细胞、纤维和基质是组成结缔组织的三种成分。
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二章医学基础第1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与肺循环(小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血液最后回流到右心房。
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但除极少数细胞(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3、胃的上口称为喷门,即胃的入口,上接食管。
4、胃的下口称为幽门,即胃的出口,与十二指肠相接。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缘为凹缘,较短,朝右上方,称胃小弯,下缘为凸缘称胃大弯。
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入口城喷门,胃的下端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称幽门,幽门处的环形肌特别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
胃可分为喷门部、胃底、幽门、胃体。
5、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
6、正常人血糖浓度为3.9~6.1。
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为3.9~6.1nmol/L7、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主要包括两个血型系统。
其中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 血型系统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8、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害。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害。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9、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内脏。
神经系统根据所在的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其中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组成。
脑干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自下而上又可分为延髓、脑桥、中脑三段。
间脑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所覆盖,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第二章.医学基础ppt课件
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系统基本功能
➢ 摄取食物 ➢ 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 吸收营养 ➢ 排除糟粕
一、口腔内消化
大分子 小分子 上皮细胞 血液、
(不能吸收) (可吸收)
淋巴液
消化
吸收
问:吃米饭一直咀嚼会有什么味道?
唾液及其作用:
三、小肠内消化
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消化液
胰液
最重要的消化液
胆 汁 含有最丰富的消化酶
小肠液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红色为考点
1)碳酸氢盐和水∶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 作用:A、中和胃酸,防止肠粘膜受胃酸侵蚀 B、为消化酶活动提供碱性环境
2)胰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胰淀粉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 里面容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
1.2.2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 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构成。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是血
液循环的支流。
淋 巴 系 统
免疫系统
平滑肌属不随意肌。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 细胞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作用。
1.3 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布
器官: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 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肾、 肝、脾……
系统:若干个器官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完 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
九大系统:详见书上12页表格
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
腮腺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近于中性(pH6.6~7.1) 水分99.5%
《医学基础Ⅱ》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基础Ⅱ》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CLMB3004课程名称:医学基础Ⅱ实验大纲执笔人:王国卿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Basis of Medicine Part Ⅱ大纲审批人:周迎会实验室名称: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室课程学时:122 实验学时:48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卓越医师教改班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实验项目的学习,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多媒体互动系统的使用,理解和巩固课堂理论所涉及到的形态学、机能学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已动手、团结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实验学习和临床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类型为验证性(58%)、综合性(42%)。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722型分光光度计12台;水浴箱3台;电炉4台;试管及试管架1套/人;离心机10台;电泳仪2台;吸量管1套/人;层析缸70个;微量注射器0把;电泳槽8套。
投影仪2台;冰箱2台;天平10台;烘箱2台;显微镜30台。
光学显微镜60台;多媒体互动系统60套。
数码互动实验室:60人/ 每室,共2室,包括:捷达互动显微系统软件1套/每人教师用计算机清华同方超越E380 1台/每室学生用计算机清华同方超越E200 1台/每人数码显微镜CX21 1台/每室数码显微镜CX31 1台/每人组织切片1套/每人。
三、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四、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日期、目的、要求、原理、操作、结果、分析、讨论等。
(1)目的要求、原理及操作,应简单扼要的叙述,但必须写清楚操作的关键环节。
(2)一般实验要有结论,扼要简单的说明本次实验获得的结果。
(3)实验数据结果,应归纳整理成各种图表(如标准曲线图、对照与实验组的比较表等);病理学互动实验室的数码显微镜下采集图象(电子版实验报告等)。
(4)分析讨论是对实验方法、结果、异常现象的探讨和评论及对实验内容的认识、体会、建议,不是对结果的重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医学基础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氨基酸变成蛋白质B.麦芽糖变成葡萄糖C.脂肪变成甘油D.淀粉变成麦芽糖2.下列()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
A.胆汁B.胃液C.维生素CD.淀粉酶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B.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C.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4.胃排空的顺序()。
A.糖>蛋白质>脂肪食物B.糖>脂肪>蛋白质食物C.脂肪>蛋白质>糖食物D.糖>脂肪>蛋白质食物5.胃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碱性液体B.绿色液体C.黄色液体D.无色、酸性液体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氢盐B.胰淀粉酶C.盐酸D.胰脂肪酶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
A.食道B.口腔C.小肠D.大肠8.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B.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C.大肠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D.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9.下列( )对脂肪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有帮助。
A.盐酸B.胆汁C.胃蛋白酶D.淀粉酶10.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但不影响()的释放。
A.胰液B.胆汁C.小肠液的分泌D.胃液11.胃酸的作用()。
A.乳化脂肪B.分解脂肪C.分解蛋白质D.分解淀粉12.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单糖B.氨基酸C.二价铁离子D.维生素B1213.胰液不能消化()。
A.脂肪B.淀粉C.双糖D.蛋白质14.胆汁的作用不是()。
A.促进胰液分泌B.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B.分解蛋白质 D.促进脂肪的吸收15.()可以直接吸收。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淀粉16.()不可以被直接吸收。
A.蛋白质B.氨基酸C.果糖D.甘油17.()不容易被吸收。
A.骨骼中的钙B.果糖C.甘油D.氨基酸18.大肠可以合成()。
A.维生素B族B.维生素EC.维生素CD.维生素A.19.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颌下腺B.腮腺C.舌下腺D.肾上腺20.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淀粉变成麦芽糖B.脂肪变成甘油C.麦芽糖变成葡糖糖D.盐酸促进胰腺分泌21.下列()对淀粉的消化有帮助。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胆汁D.胃淀粉酶22.对()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的成分是胰液。
A.脂肪B.蛋白质C.双糖D.淀粉2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可以分解部分碳水化合物B.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C.唾液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24.胃排空的顺序()。
A.脂肪>蛋白质>糖B.糖>脂肪>蛋白质C.稀、流体>稠、固体;颗粒小>大块D.稠、固体>稀、流体;颗粒小>大块25.胃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盐酸B.胃淀粉酶C.蛋白酶D.水分26.胰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碱性液体B.胰脂肪酶C.糜蛋白酶原D.无色、酸性液体27.()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纤维素28.对蛋白质的消化有帮助的成分包括()。
A.胰脂肪酶B.糜蛋白酶C.肠蛋白酶D.唾液蛋白酶29.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B.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C.食道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D.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30.下列()对脂肪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A.盐酸B.唾液脂肪酶C.胰脂肪酶D.胃脂肪酶31.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B.促分泌C.激活D.分解脂肪32.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B.激活C.促分泌D.分解淀粉33.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钠离子B.脂肪酸C.维生素B12D.葡糖糖34.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
A.胃液B.唾液C.小肠液D.胰液35.脂肪能被()消化。
A.唾液B.胰液C.小肠液D.胃液36.胆汁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葡糖糖的吸收B.激活胰脂肪酶C.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D.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37.()可以合成维生素B。
A.大肠B.胃C.十二指肠D.回肠38.大肠可以合成()。
A.蛋白质B.维生素DC.维生素BD.胆固醇39.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的是()。
A.胃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胆汁D.唾液4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
A.机械性消化B.化学性消化C.生物性消化D.以上都不对41.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甲状腺B.腮腺C.舌下腺D.颌下腺42.空气中氧浓度降到哪个值则人体出现缺氧状态()。
A.21%B.20%C.19%D.16%43.空气中氧浓度降到6%时,人体可出现()。
A.心跳加快B.呕吐C.眩晕D.死亡44.消化管的组成不包括()。
A.食管B.口腔、胃C.胰腺D.小肠、大肠45.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肝B.小肠、大肠C.胰腺D.小肠、大肠二判断题1.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肾脏两部分组成。
()3.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均可被机体储留及利用。
()4.人体缺氧首先表现在运动系统出现乏力。
()5.氧气、蛋白质、水是人体生命活动三大要素。
()6.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后被吸收的程度。
()7.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内可以储存和被利用的部分。
()8.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9.化学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0.蛋白质在胃内变成氨基酸和多肽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1.淀粉在口腔中被变成麦芽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2.唾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13.唾液的作用包括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使之变成麦芽糖。
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14.在胃内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时间为4~6小时。
()15.胃液为酸性PH0.9~1.5液体。
()1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7.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8.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19.在小肠脂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三酯、脂肪酸等。
()21.胃酸的作用包括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2.氨基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胃。
()23.脂肪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24.胰液当中有四种消化酶。
()25.胆汁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胰液和盐酸的分泌。
()26.脂肪吸收的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7.碳水化合物以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形式吸收。
()28.血红蛋白铁容易被吸收。
()29.必需脂肪酸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动物油。
()3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机械性消化。
()31.淀粉在大肠变成葡萄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32.胃液中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
( )33.唾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34.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5.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麦芽糖酶,水分。
()3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两种蛋白酶原。
()3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口腔。
()38.在小肠麦芽糖能够变成葡萄糖。
()39.在小肠淀粉能够变成葡萄糖。
( )4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一酯、脂肪酸等。
()41.盐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42.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3.葡萄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44.胰液当中有三种消化酶。
()45.胆汁的作用包括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活胰脂肪酶的作用。
()46.胃蠕动的作用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便于胃液消化。
()47.脂类的主要消化场所是胃。
()48.蛋白质小肠内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
()49.钙的摄入量与吸收量成正比。
()50.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适量摄入有利于铁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