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

合集下载

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是什么意思

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是什么意思

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是什么意思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是什么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于冠状动脉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包括T波倒置、ST段抬高、Q波出现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心肌梗塞可能出现较轻的心电图改变,这被称为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

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是指存在一些心电图改变,但不足以被诊断为典型的心肌梗塞。

通常,这些改变会在ST段和T波之间出现,表现为ST段向上或向下的偏移。

ST段向上的偏移通常表明心肌缺血,ST段向下的偏移可能是治疗后的代偿性反应。

此外,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也可能包括T波倒置、轻微的Q波等。

治疗方法治疗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的方法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医生可能会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处一些药物来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减轻疼痛。

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

2. 血管介入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肌梗塞边缘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血管介入手术。

该手术可以通过在冠状动脉内插入支架或球囊来扩张狭窄的血管。

3. 氧疗:给予患者氧气可以帮助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减轻疼痛。

4. 心肌保护药物:此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能够加速局部微循环的恢复和改善心肌代谢,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防止心肌细胞坏死。

1. 必须及时就医:如果您出现了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的症状,比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心肌梗塞边缘也需要治疗:即使心肌梗塞边缘心电图较轻,也需要积极治疗,以防病情进展。

3. 遵医嘱进行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4. 每日生活要健康: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运动、饮食健康、戒烟戒酒等,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5.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低血压、头晕、恶心等。

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心电图能反应心肌梗塞吗[001]

心电图能反应心肌梗塞吗[001]

心电图能反应心肌梗塞吗心电图能反应心肌梗塞吗?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心电图作为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心肌梗塞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心肌梗塞常常表现为心电图上的特征性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通常情况下,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发作后的数分钟内心电图仍然正常,接着出现ST段抬高,表现为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或者T波倒置,表现为非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

这两种心电图表现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提示。

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也应考虑到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心电图诊断不一定是心肌梗塞的必弗条件,因为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ST段异常,甚至心电图可能非常接近正常。

因此,在诊断心肌梗塞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才能确定是否有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心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药物治疗:在心肌梗塞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包括血栓溶解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β受体阻滞剂、针对心律失常的药物等等。

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介入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等。

这些治疗方法能够迅速缓解心肌梗塞引起的症状,促进心肌的再灌注,降低心梗后死亡、再发和其他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心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心肌梗塞患者,如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心室壁瘤等,需进一步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如开胸修复心肌缺损等。

注意事项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预防心肌梗塞的措施:1. 心脏保健: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和鼓励体育锻炼。

2. 饮食保健:避免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品,增加高纤维素和富含维生素C、E等的食品摄入。

3. 管理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果高血压,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4. 管理糖尿病:定期测量血糖并按医生的建议治疗糖尿病。

5. 管理高胆固醇:当发现高胆固醇时,应该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进行适当的锻炼。

急性心肌梗死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总结
AMI可以并发各 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其 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 引起心脏猝死,故在治 疗AMI同时应积极处理 心律失常,从而为病人的
生命保驾护航!!!
谢谢聆听
常见快速性心律失常
的识别和处理
“警告性心律失常”
• 频发室早(每分钟超过5次) • 多形性室早 • RonT现象 • 成对或连发性室早
室性早搏处理
不需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纠正心肌缺血,电介质及代谢紊乱 对合并窦性心动过速时,可用 β受体阻滞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多达20%AMI患者中可见这类心律失常 再灌注成功后常短暂出现 此种心律失常不影响预后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处理
不常规治疗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提高窦性节律 阿托品 心房起搏 抗心律失常药物
室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个或更多连续的室性早搏 心率>100次/分 持续时间<30秒
持续性室速
3个或更多连续的室性早搏 心率>100次/分
超过30秒或引起需处理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需要临时起搏器治疗的指征
症状型窦性心动过缓、II度II型AVB或III度AVB伴窄
QRS逸搏经阿托品治疗无效 III度AVB或III度AVB伴宽QRS波逸搏、心室停搏;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新发生的RBBB伴左前或左后
分支阻滞,RBBB伴I度AVB; 新发生的LBBB; 反复发生的窦性停搏(>3秒),对药物无反应者。
Ⅱ度Ⅱ型AVB时,多数心室率偏低,容易诱发低血压、休克 及左心衰竭,还可诱发心室停搏、心室颤动等,当心室率<50 次/分,症状明显时需要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心室率>50次/分, 症状不明显者,可以密切观察或给予提高心率的药物治疗。 AVB伴房性心律失常时,有时为了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可在

心电图上区别心梗和心绞痛[004]

心电图上区别心梗和心绞痛[004]

心电图上区别心梗和心绞痛[004]心电图上区别心梗和心绞痛心梗和心绞痛都是心血管疾病,但二者的症状和病因不同,因此在心电图检查时,可通过检测ST段来区分心梗和心绞痛。

心电图上区分心梗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这是因为由于冠状动脉的阻塞或破裂,导致心肌缺氧、坏死或梗塞,从而引发ST段抬高,这种抬高称为“近端性抬高”,同时伴随有Q波出现。

而心绞痛则表现为ST段压低或水平型ST段抬高,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的痉挛或动脉内膜下斑块引起血流不足,从而使心肌缺血,引起ST段发生变化,这种抬高称为“远端性抬高”,不伴有Q波出现。

治疗方法心梗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急诊介入治疗:即立即进行血管成形术或介入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面积。

2.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3.康复治疗:恢复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包括康复体育、康复运动等。

心绞痛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2.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注意事项1. 心梗的急诊治疗时间非常重要,对于怀疑有心梗的病人,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2. 体质衰弱、年老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人群要注意预防心梗和心绞痛。

3. 心绞痛的发作时可给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或在舌下垫上硝酸甘油药丸,以缓解疼痛。

4. 对于已经诊断为心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适度运动,但也要避免过度运动。

5.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入手,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降低患病风险。

总之,心梗和心绞痛都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有关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身体健康,并尽量预防疾病的发生。

心电图显示宽大畸形qrs波是什么意思心电图显示宽大畸形QRS波是一种心电图表现,是指QRS波群宽度大于0.12秒(120毫秒)或QS波或RS波振幅的高度大于一定的标准值。

该心电图表现常见于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或心肌损伤等情况。

心肌梗死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心肌梗死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心肌梗死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心肌梗死(也称为心肌梗塞)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出汗等。

2. 心电图(ECG):这是最常用的心肌梗死鉴定方法之一。

ECG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肌梗死时,ECG通常会显示异常的心电图变化,如ST段抬高或压低、Q波增宽等。

3. 血液检查:当心肌死亡时,心肌细胞会释放特定的酶类和心肌肌钙蛋白等标志物。

血液检查可以测量这些标志物的浓度,从而确定心肌是否受损。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这种无创性检查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通过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评估心肌梗死对心脏的影响。

5. 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介入性检查,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它可以显示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或狭窄,从而判断心肌梗死的原因和程度。

需注意的是,鉴定心肌梗死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判断和诊断,建议您在有相关症状时尽快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心电图怎么判断心肌梗塞

心电图怎么判断心肌梗塞

心电图怎么判断心肌梗塞一、背景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阻塞、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相关部位心肌缺血、坏死(death)和纤维化(fibrosis)等严重病理生理变化所致。

心肌梗塞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尤其是超过65岁的患者,病死率更是高达40-50%。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肌梗塞至关重要。

二、心电图的作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一种无创性的、经济实惠的诊断工具,对于心肌梗塞也有重要作用。

心肌梗塞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通常表现为持续ST段抬高、Q波增深和T波倒置等临床特征 - 这些特点通常与心肌梗塞区域和损伤程度相关。

三、心电图如何判断心肌梗塞?1. ST段抬高一旦心肌梗塞发生,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和水肿。

Q波和ST段的变化是很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其中ST段抬高常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

ST段抬高的表现可以出现在心肌梗塞发生后的数小时或数天。

ST段抬高不一定是完整的,不同导联间的变化不一致。

临界值为男性≥0.2mV,女性≥0.15mV,临床敏感性约65-90%(键True Value)。

还需注意,ST段抬高的其他病因,如心包炎和左心室扩张,也需与心肌梗塞区别。

2. Q波增深正常的心肌活动的细胞周期是典型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但是,当心肌细胞死亡时,该周期会出现显著变化。

此时,动作电位的起始时间和大小都会发生改变。

表现为Q波增深和持续存在。

已经证实,持续存在超过0.03秒的Q波提示心肌梗塞,且临床特异性极高。

3. T波倒置T波表示心室舒张到收缩的电事件,通常为正向。

当心肌梗塞损伤了较大的心肌区域时,T波极性可发生倒置,且在极性发生以后相对固定。

四、治疗方法心肌梗塞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和维持期两个阶段。

1.急性期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缓解心肌缺血和坏死,减少脑血管意外发生。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

抬高和压低均有诊断意义。可进一步评 估缺血面积和病变程度。
心电图对心肌梗塞的分型和预后评估
STEM I vs N STEM I
• 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患者 预后相对较差,有较高死亡率。
• NSTEMI(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是 一种轻度心肌梗塞,死亡率相对较低。
预后评估指标
• QT间期延长、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 指标与预后评估密切相关。
诊断过程中的监测
心肌梗塞早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心电图的 监测和评估是病情变化预测、疗效监测的重要 方法。
心电图判断心肌梗塞的步骤和方法
1 确定导联
一般选择标准的12导联和副导联等。
2 观察基线
包括基本波型,ST段和T波“小波动”等。
3 寻找Q波
4 测量ST段
Q波出现部位、时间以及深度,可作为 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指标。
• 心脏杂音、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 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肌梗塞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胸痛
约90%的心肌梗塞患者主要症状为剧烈、 持续、压迫样胸痛。疼痛可向左肩、左臂、 下颌、牙齿、腹部传递。
心律失常
约1/3的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 传导阻滞等表现。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塞可能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表 现为心功能衰竭。
其他症状
包括出汗、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 但均缺乏特异性。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心电图的作用
心电图是测量心脏电活动的方法,它可以生成 记录和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心电图),为 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直接、简单、 有效的手段。
心电图原理
通过采集肢体和胸壁电生理信号,描绘心脏电 各个方面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常规心电图记录 包括标准12导联和广泛的检测范围,从而揭示 一系列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

心肌梗塞心电图

心肌梗塞心电图

心肌梗塞心电图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 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 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

数小时~2 日内出现病理性Q 波,同时R 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

Q 波在3~4 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 %~ 80 %永久存在。

3、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 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 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

4、数周至数月后,T 波呈V 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是为慢性期改变。

T 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

心肌梗塞心电图怎么看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在起病数小时出现高尖T波数小时后 ST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 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但疾病的诊断是很复杂的不是光靠几句话就可以诊断的患者不可以自行诊断的。

心肌梗塞心电图的变化1、ST 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2、宽而深的Q 波(病理性Q 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3、T 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 波增高、ST 段压低和T 波直立并增高。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有2 种类型:①无病理性Q 波,有普遍性ST 段压低>0.1mV ,但aVR 导联(有时还有Vl 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 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

②无病理性Q 波,也无ST 段变化,仅有T 波倒置改变。

心肌梗塞心电图如何判断心肌梗塞的发生是出于冠状动脉的强烈痉挛或闭塞, 引起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坏死的结果。

发作起来表现剧烈胸痛,心前区刺痛,持续数小时,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全身乏力、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脉搏细而快, 节律不齐.心肌梗塞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威肋病人的生命。

那么怎样事先就能知道会出现心肌梗塞呢?这种病的发病突然,但也与其他事情一样,必然有一个过程,我们认识这个过程的特点,就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3
正常检查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应该显示有规律的心跳,良好的传导和无异常的波形。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
ST段抬高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上 的ST段可能会升高。这是急性心 肌梗塞最常见的特征之一。
Q波
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电图上可 能会出现Q波,这是因为心肌坏 死的部分不再导电并且有Q波代 表的慢性心肌损伤。
对于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应该注意其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全面 综合评估。
常见的心电图诊断误区
误解:ST段抬高一定意味着பைடு நூலகம்性心肌梗塞
误解:没有ST段升高就没有急性心肌梗塞
事实上,有多种情况可以导致ST段升高,比如左前 降支传导阻滞和室壁肥厚等。
即使没有明显的ST段升高,仍然有可能发生急性心 肌梗塞,因此应该对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 断
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本演示文稿将 介绍如何通过心电图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的定义和病因
定义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缺血引起的急性坏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的阻塞或破裂引起。
病因
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家族史。
T波倒置
当心肌受损时,心电图上的T波 有时会发生倒置。这表明ST段下 降和心肌缺血。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注意事项
1 应该包括多个导联
通常需要至少包括V1至V4导联,并应在各自的导联上查看ST段变化。
2 需要识别ST段抬高的变化
应该注意ST段抬高的变化,特别是与病人既往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
3 需要注意临床表现
结论和实践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可以通过心电图快速、准确地诊断。因此,了解心电图的基 础知识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特征非常重要。尽管存在误解,但只要仔 细分析,心电图仍然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经济实用和非侵入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PPT课件
塞的恢复过程。
动态监测意义
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医生及 时了解心肌梗塞的发展和恢复情
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坏死型Q波或QS波
坏死型Q波或QS波的形成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由于心肌坏死,心电图上 可能会出现坏死型Q波或QS波。这些波形的出现提 示心肌坏死和心肌功能受损。
鉴别诊断
坏死型Q波或QS波需与正常Q波或QS波进行鉴别。 正常Q波或QS波通常在V1至V3导联出现,而坏死型 Q波或QS波在Ⅱ、Ⅲ、AVF导联出现。
心电图正常值与异常表现
心电图正常值包括心率、P波、 QRS波群、T波和U波等各个波形
的正常范围。
心电图异常表现包括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这些异 常表现可以提示心脏疾病的诊断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包括 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等 ,这些表现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3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特征
特征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抬高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心电 图的ST段会呈现明显的弓背向 上抬高现象。这是由于心肌缺 血导致的心肌电生理变化,是 心肌梗塞的重要标志之一。
出现时间
ST段弓背向上抬高通常在胸痛 发作后数小时内出现,并持续 数日。随着病情好转,ST段会 逐渐回落。
指导治疗与预后评估
治疗方案选择
心电图的表现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例如,对于ST段抬 高型心肌梗塞,应该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或PCI。
预后评估
心电图的改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例如,持续性ST段抬高 或Q波形成的患者可能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和死亡率。
预防与康复指导
预防措施
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可以提醒患者和医生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控制危险因素、调 整生活方式等,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

心肌梗塞的5条诊断标准

心肌梗塞的5条诊断标准

心肌梗塞的5条诊断标准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心肌标志物和冠状动脉造影等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ESC)指南,以下是心肌梗塞的五条诊断标准:1. 典型临床表现:typical symptoms患者应具备典型的胸痛症状,如剧烈而持续性的胸痛或不适感,可能向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辐射。

同时应注意有无休息时加重,以及对硝酸甘油的缓解反应。

2. 心电图改变:ECG changes心电图(ECG)显示典型的ST段抬高(>0.1 mV)或新形成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或者出现新的左前分支阻滞(LAFB)。

3. 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升高:biomarker elevation血清中的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cTn)或肌红蛋白(CK-MB),在短时间内显著升高,通常需要进行重复测定以观察趋势。

4.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imaging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或其他合适的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冠状动脉血栓、栓塞或闭塞。

5. 死亡心肌组织的证据:evidence of myocardial necrosis若出现了致死性的心律失常,或者存在心肌梗死的病理学证据,如血液动力学异常、心肌病理学证据或有进行尸检。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五条标准并非必需全部满足,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可以通过症状、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的改变来做出心肌梗塞的初步诊断。

诊断心肌梗塞需结合全面而综合的医学评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请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诊断。

心肌梗塞临床诊断

心肌梗塞临床诊断
3 近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 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R波振幅下
降; 病理性Q波存在; 缺血性T波逐渐恢复正常或趋于恒定不变或
倒置成冠状,即表现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 足。
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
4 陈旧期(慢性期):常在急性心肌 梗死后36个月或更久。
ST段基本正常或正常; T波可以恢复正常或倒置变浅; Q波仍存在或消失、变小。
血的表现,诊断应以发生弓背向上抬高的导 联为
依据,这种现象称为心梗时的镜像改变:
注意:
ST偏移和T波形态可以用来判断心梗何时发生: ST段抬高则心梗可能处于急性期; ST段处于等电位线而T波倒置,发生时间难以确
定; ST段处于基线水平,而T波直立,为陈旧性心梗。 单纯以心电图不能准确判断心梗的发生时间。
如至少有2个代表部位的心电图
导联存在病理性Q波或ST段弓背向上
抬高,则支持该部位的心梗。
多部位心肌梗死
五L导联ST段压低;
Ⅰ、AVL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Ⅱ、Ⅲ、 AVF导联ST段压低。
发生心梗时,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心 肌缺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急侧壁心肌缺血
ST段急性损伤性抬高;T波高尖。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
2 急性期:心梗后数小时或数日,持续 到数周,是心肌梗死充分发展阶段。是急 性心肌梗死最易发生意外的时期。
出现异常Q波(包括QS波);ST段呈弓 背向上抬高或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T 波呈对称形倒置。
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
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 3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前间壁:V1、V2; 前壁:V1、V2、V3、V4; 侧壁:Ⅰ、aVL、V5、V6; 下壁:Ⅱ、Ⅲ、aVF。
心电图特点: 窦性心律 心电轴正常 Ⅱ、Ⅲ、aVF可见Q波 Ⅱ、V6导联T波双向;Ⅲ、aVF导联T波倒置 V1-V2导联T波明显高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判断之一急诊室是常与AMI打交道的科室,第一时间发现与做出正确的处理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与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急诊医师必须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至于处理被动、甚至慌忙手脚,但是及早地处理关键是及早第一时间的识别判断尤为重要,而此时心肌酶往往还没出结果,那么临床急诊心电学对ACS或AMI第一时间的识别尤其凸显其重要性,争取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尊重!第一、重视ST改变及心肌梗塞相关冠脉: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右冠闭塞:下壁右冠血供约占80%,而回旋支约占20%,右冠病变时,ST向量指向右,于是STIII↑>STII↑,STI、STavL↓≥1mm。

如伴有STv1↑提示右冠近端病变及可能有右室心梗,请此时务必加做右心导联心电图,请千万不要上硝酸甘油,而是适当补液扩容,以免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甚至休克的发生。

STavR↓提示右冠近端病变。

2、急性下壁心梗——回旋支闭塞:回旋支闭塞时,ST向量指向左,于是STII↑> STIII↑,STI、STavL↑≥1mm。

回旋支闭avL塞,引起侧壁心肌损伤,avL导联ST段抬高,V1、V2导联ST段↓提示回旋支闭塞伴左室后壁梗塞,请务必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

3、右室梗死——右冠近端闭塞:右室梗死大多是右冠闭塞所致,小部分右室前壁梗死可以是左前降支闭塞的结果。

右室梗死最敏感的心电图标志是STV4R↑≥1mm伴直立T波(AMI后12小时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V1导联↑常伴有II、III、avF导联ST↑(STIII>STII)也是右室梗死的重要指标。

此时同前面1讲过的注意事项。

4、前降支闭塞:V1、V2和V3导联ST↑,V1、avL导联、avR导联ST向量向上。

前降支近端闭塞:V1、V2和V3导联ST↑及avL导联ST↑伴有avF导联ST↓≥1mm。

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支后闭塞:V1、V2和V3导联ST↑无下壁导联ST↓或下移<1mm。

前降支近端闭塞伴有前侧壁心梗:V1、V2和V3导联ST↑伴新的RBBB或(和)V1导联Q波。

前降支闭塞尤其主干的闭塞影响左室泵血,可致泵休克,尽快溶栓或急诊PCI是关键。

5、后壁梗死的诊断:V1、V2和V3导联ST↓,伴有T波高尖,请务必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

目前更强调V7-V9导联J点后60ms处ST段抬高≥1mm≥1个导联是后壁损伤的指标。

有人提出后壁导联ST段抬高≥0.5-1mm≥1个导联是后壁损伤的指标。

依据ST改变确定STEMI罪犯血管。

第二:拇指法则(这对于急诊室医师方便而快速识别ACS或AMI非常重要):正常人绝大多数V1导联T波是倒置的,如果出现直立,则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心电图表现,这是一种简单而又快速识别ACS或AMI的一种方法,称之为拇指法则。

一般有以下5种情况:1、ST段抬高伴有J点抬高。

2、ST段上斜形抬高伴宽大的T波。

3、ST段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抬高,V1、V2T波直立的。

4、ST段显著上斜形抬高,但J点不明显,伴有宽大的直立的T波。

5、对称倒置的冠状T,可能有透壁心梗。

TVI直立为心前导联T波渐进性失衡的一种表现。

1、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具有渐进性。

2、正常心电图V1导联T波是倒置的或平坦的,但在左室肥大、LBBB时TV1直立是正常的。

3、TV1直立是冠心病的明显标记,可能是回旋支和(或)右冠病变。

4、如TVI>TV5、TV6,高度提示前壁和(或)侧壁心梗可能。

5、TV1直立,尤其是新出现的TV1直立或T波高大,是AMI的重要信号。

6、V1导联双相T波(有时可伴有T波高大),并不是T波的非特异性改变,而是前降支近端病变的高度特异性指标,此时最好尽快实施急诊PCI。

第三、几点重要提示:1、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时,STavR/STv1≥1,常提示左主干闭塞,必须尽快急诊PCI。

2、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时,约2/3患者没有VI导联ST段抬高,故STv6/STv1≥1高度提示左主干病变。

3、V2-V5导联的S波升支出现切迹,持续时限≥0.05s,称为Cabrera征;I、avL、V5、V6导联的R波升支出现切迹,称为Chapman征;均提示合并前壁心肌梗塞。

4、V1、V2导联出现rS型,此r可能为胚胎r,临床意义等同病理Q。

体表心电图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石,其价值在于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还能指导急诊PCI。

体表心电图迄今仍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常用诊断方法,具有无创,简单,重复等优点,短时间内即可作出诊断。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可对70~80%的AMI作出早期诊断。

因此,熟悉、掌握并及时更新AMI相关心电学知识,尤其是AMI图形特点及ECG诊断AMI的新标准,是早期识别和诊断AMI的重要前提。

借此机会,简要复习一下体表心电图诊断AMI的相关心电学知识。

之二一、需熟悉和掌握AMI新的分类方法及其临床意义AMI早期根据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其临床意义为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STEMI反映冠脉有血栓性闭塞,应采用溶栓治疗,而NSTEMI反映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造成冠脉不完全性闭塞,应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无益。

二、需熟悉和掌握心电图诊断AMI的新标准1、进展性AMI:①ST段抬高≥0.2mV(V1~V3导联),ST段抬高≥0.1mV(aVR以外的其他导联);②出现于2个或2个以上导联。

2、确立的AMI:①Q波时间≥30ms 深度≥ 0.1mV;②出现于2个或2个以上导联。

三、体表心电图诊断AMI时的注意事项15%的AMI在第1次描记心电图时无改变,25%改变不典型。

可能由于:1、梗死面积过小,<左室心肌3%。

2、梗死部位特殊:左回旋支闭塞50%病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无改变,单纯后壁心梗、右室心梗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无明显改变。

3、描记时间过早。

4、描记时间不当:发病12~24小时前后,由超急期转为急性期,ST段可降至基线,而病理性Q波尚未出现,可出现一过性伪正常。

因此要求:1、应多次反复系列描记,不能因为1~2次心电图描记正常而排除诊断,注意一过性伪正常化。

2、增加描记导联,除常规12导联外,应描记18导联,加描V3R~V5R、V7~V9导联,可使ST段抬高检出率增加12%。

3、细致观察和前后对比,如有Q波进行性加宽或加深,ST段进行性抬高等,即使不明显,也有诊断价值。

4、应熟悉AMI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及时与血清标志结合进行分析。

比如:1、V1、V2导联rS波之前出现的小q波,如能排除右室肥厚、左前分支阻滞,多提示前间壁心梗。

2.、V3~V6导联出现Q波,未达到病理性Q波诊断标准,但出现以下特点:QV3>Qv4或Qv4>Qv5>Qv6,多提示前壁心梗。

3、进展性Q波:发病开始Q波微小,但逐渐加宽和(或)逐渐加深,称为进展性Q波,高度提示心梗(但必须将电极位置固定)。

4、病理性Q波区:Q波虽未能达到病理性Q波的标准,但上下一个肋间或左右轻度偏移均能描记出Q波,反映病理性Q波区的存在,提示心梗。

5、胸前导联R波逆向递增:如RV3>Rv4或Rv4>Rv5,提示前壁心梗。

6、急性胸痛患者R波振幅进行性降低,提示心梗存在(应排除操作影响)。

7、V4~V6导联R波起始部位出现>0.5mm的负向波,其与病理性Q波有同等诊断价值。

四、需熟悉和掌握特殊部位AMI的心电图特征1.右室梗死:右室梗死常与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存在,单纯右室游离壁心肌梗死很少见。

心电图特征:(1)下壁心肌梗死的ECG改变。

(2)V3R~V6RST段抬高≥0.05mV。

此为右室梗死最重要的征象,其中以V4R 最有意义,敏感性约90%,特异性约80%。

因此对下壁心肌梗死的病人及时加做右胸导联,在AMI较长时间后V3R~V6RST段不抬高并不能除外右室梗死,应结合其他指标如ST-T的动态演变、R波的改变等进行判断。

(3)V3R、V4R导联R波的消失:其中以V3R更有意义,因为V3R在正常情况下总是呈rS型,而V4R有约10%的正常人无起始的r波。

(4) V1导联可能有ST段抬高,有时V2一V3亦可出现ST段的抬高。

2、心房梗死:心房梗死并不罕见,但因其表现较隐蔽且临床重视不够导致临床诊断率低。

心房梗死常与心室梗死同时存在。

其ECG表现为:(1)PR段的移位:I导联PR段抬高或压低>0.05mV,Ⅱ、Ⅲ导联PR段压低>0.12mV应考虑心房梗死,其中I导联PR段抬高最有价值。

(2)P波形态的动态改变:P波增宽及形态畸型,表现为M型、W型、不规则型或切迹。

(3)伴发持续时间较长的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房扑、房颤。

(4)相对应的心室梗死的ECG:右房对应右室梗死,左房对应左室侧壁梗死。

3、后壁AMI:后壁AMI由于在12导联ECG上没有ST段的抬高及病理性Q波而容易被忽略,下列改变有助诊断。

(1)V1、V2导联上R波逐渐增高、增宽,从rS型演变为RS或Rs型,R>0.040秒.R/S>1。

(2)V2、V3导联ST段压低≥0.2mV。

(3)V7~V9导联出现ST段弓背向上的抬高和病理性Q波.病理性Q 波以时间增宽意义更大。

五、需熟悉和掌握ECG定位梗死相关血管及预后的新概念1、近侧左前降支心梗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近侧闭塞:心电图V1~V6、I及aVL导联均出现ST段抬高。

由于希-浦系受影响,会出现新的束支阻滞,以左前分支和右束支阻滞最多见,左束支阻滞、双分支阻滞或莫氏二型房室阻滞也可出现。

除非及时有效的再灌注,否则可发生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30天病死率为19.6%,1年病死率为25.6%。

2、中段左前降支心梗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远侧、大对角支近侧闭塞:心电图V1~V6、I及aVL导联出现ST段抬高,无传导阻滞。

心肌坏死局限于前侧段和前尖段,室间隔近侧不受损。

如果发生心源性休克,可能是心肌原有损害或有心外原因如大出血等。

泵衰竭可能发生,室壁瘤伴心尖部血栓形成也常见。

患者30天病死率为9.2%,1年病死率为12.4%。

3、远侧左前降支心梗左前降支大对角支远侧闭塞:心电图仅V1~V4导联ST段抬高,不并发心源性休克,泵衰竭也很少发生,心尖室壁运动消失,可并发血栓形成。

患者30天病死率为 6.8%,1年病死率为10.2%。

4、左前降支对角支闭塞心梗也属于远侧左前降支心梗,仅I、aVL、V5及V6导联出现ST段抬高,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

患者30天病死率为4.5%,1年病死率为6.7%。

5、小面积下壁心梗通常是右冠状动脉的远侧分支(后侧支、后降支)闭塞,也可能是左回旋支(左优势型)分支闭塞:仅Ⅱ、Ⅲ及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并发症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