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清单

合集下载

7科室围手术期管理目录

7科室围手术期管理目录

科室围手术期管理目录一、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小组及职责二、围手术期管理相关制度三、科室手术分级授权目录四、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培训记录五、重大手术审批记录六、非计划再次手术审批记录及分析讨论记录七、职能科室围手术期专项检查表八、手术科室手术质虽月报表九、围手术期管理持续改进记录>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小组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科室围手术管理小组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协助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做好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2、定期组织围手术期管理专项检查,分析汇总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做到科室围手术期管理持续改进。

3、与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小组沟通,记录科室需要的解决问题,向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小组汇报。

工作计划与方案::、围手术期管理相关制度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3、手术风险评估制度4、手术部位标识制度5、围手术期管理制度6、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7、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规定8、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规定2.1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加强手术医师的手术管理,明 确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权限,预防医疗差错的发生,根据〈〈医疗 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医疗机构手术分级 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一、手术分级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风险较低、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手术;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 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年 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 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年以内者。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4篇)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4篇)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手术患者手术前、中、后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预手术评估和准备: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2. 术前禁食和清洁肠道: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呕吐和误吸风险,患者需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并采取肠内洗净措施。

3. 术前驱动液体管理:通过灌肠、静脉注射等途径给予液体和药物,维持患者术前的水电解负平衡。

4. 术前感染控制:包括手术部位消毒,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以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风险。

5. 麻醉准备:包括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进行术前麻醉讨论等。

6. 术中监测和安全:包括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术中发生的电解质紊乱、出血等并发症的处理。

7. 术后观察和管理:包括术后疼痛控制、口服饮食恢复、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等,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全面细致的管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不断更新和优化制度,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围手术期管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学管理和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下面将就最新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手术前准备阶段手术前准备阶段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家庭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准备工作。

在最新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患者评估: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并评估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表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表
围手术期管理落实情况检查表
缺陷项目
汇总
入院护理
2小时内完成患者病情及自理 评估
当班内完成患者安全风险评估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及时规范完成治疗及护理 当班内完成患者入院指导
术前护理 特殊患者的观前风险评估有记录 是否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及 注意事项 术前转运单安全交接
术后护理 术后转运单及病人病情安全交 接
术后护理常规观察及记录
术后对病情及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针对性护理 措施并记录 用药安全指导及药物使用注意 事项 术后体位 规范的治疗及用药
术后的饮食及注意事项
术后的活动及注意事项
患者的出院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后随访及生活注意事 项
汇总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试行)围手术期是指从决定病人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一般可分为术前期、术中期及术后期三个阶段。

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认真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此,特根据我院手术工作制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体系。

一、术前期管理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指一般择期手术或限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急诊手术另行规定),术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明确诊断;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者,应有明确的手术目的和实际意义。

2、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3、对所有的择期手术病例,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的手术时机,总住院医师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4、所有的择期手术病例及大、中型急诊手术,须进行术前讨论。

较大或复杂手术,由科主任须召集术者、科内全体医师进行术前讨论,并邀请麻醉医师以及相关支援保障科室代表和护理人员参加。

特大手术、新开展手术须事先报告医务科、分管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或分管院长组织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时机、适应症及禁忌症;术式选择、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动态和与其沟通、告知的效果。

5、实施手术前,主刀医师术前须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必须征得病人本人、监护人或/和家属、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

急诊手术无法征求家属和单位同意时,可由主刀医师签字注明,经科主任同意并签署意见,书面报医务科或医疗总值班,分管院长批准后进行手术。

6、麻醉医师应于术前一天亲临病房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和相关手术前检查结果,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核对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药品、器械和设备的准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前言手术是一项高风险、高复杂性的医疗行为,围绕手术进行的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被称作“围手术期管理”。

该制度旨在规范手术过程中的医疗行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部分。

管理内容围手术期管理包含以下内容:1. 术前管理术前管理是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预处理的过程,旨在降低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

具体流程如下:1.1 门诊病历查阅:对接诊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重点了解手术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信息。

1.2 查体检查: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检查和器官功能检查,以判断患者手术适宜性。

1.3 术前准备:包括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确保手术前各个方面均符合手术要求。

2. 术中管理术中是手术过程中较为危险的阶段,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减少手术风险和避免手术失误。

具体流程如下:2.1 手术安全核查:主要包括手术用具核查、手术区域皮肤消毒和手术器械消毒等,确保手术环境清洁、安全。

2.2 麻醉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地接受麻醉,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方法和麻醉监测等。

2.3 手术监测:包括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静脉输液监测和手术进程监测等,确保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评估和治疗的过程,旨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和提高手术效果。

具体流程如下:3.1 术后观察: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包括伤口愈合情况、排泄情况和进食情况等,确保患者恢复状况稳定。

3.2 护理管理: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有效的护理。

实施措施围手术期管理需要依靠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推进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制度医疗机构应依据围手术期管理的标准、要求和流程制定相应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常规操作流程和巡视制度,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失误。

2. 开展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围手术期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强对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了解和执行能力。

围术期病人管理规范

围术期病人管理规范

围术期病人管理规范
目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围术期病人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手术后病人
的安全和康复。

范围
适用于所有执行手术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

要求
1. 术前准备
- 详细评估病人的病史、身体状况和手术相关风险。

- 通过必要的检查和检测确认病人是否适合手术。

- 给予病人必要的术前准备指导和教育。

2. 术中管理
- 确保手术室内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 使用正确的手术器械和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和有效。

- 监测和控制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异常情况。

- 定期与手术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术后护理
- 评估和监测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

- 提供恰当的镇痛治疗和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的不适。

- 提供必要的饮食和生活护理指导。

- 定期跟进术后复诊和康复评估。

4. 术后并发症管理
-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病人的不良后果。

- 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并发症报告和处理。

其他注意事项
- 所有与围术期病人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应当完整、准确、保密。

- 执行围术期病人管理规范的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并持续更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通用的参考,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执行围术期病人管
理规范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临床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清单、物品申领清单、治疗室耗材补充清单、水电管理清单及各班工作清单

临床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清单、物品申领清单、治疗室耗材补充清单、水电管理清单及各班工作清单

临床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清单、物品申领清单、治疗室耗材补充清单、水电管理清单
及工作清单
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清单
制定背景.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例数较少,部分护士对围手术期需要准备和术后观察要点知晓不全,为避免影响患者介入治疗进程,提高护士预见性管理能力,特制定。

清单展示
肝Ca患者介入治疗护理清单I
物品申领清单
制定背景。

申领物品使用系统上报,部分护士在申报时出现不知晓物品隶属仓库,不知晓包装规格,出现漏报、少报、多报,或不知晓耗材标准
名称等情况,基于此特制定申领清单。

治疗室耗材补充清单
制定背景。

治疗室物品为定品、定量、定点管理,每日下午由治疗班对治疗室、护士站等常用物品进行补充,清单制定前,护士补充物品需要自己找张纸,写上需要补充的物品名称及数量,浪费纸张又麻烦,基于此制定治疗室耗材补充清单。

水电管理清单
制定背景。

水电管理是科室成本管控中较重要的一项管理节点,需要人人参与,为提醒护士知晓自己上班负责的水电管理区域,特制定水电管理清单。

各班工作清单
制定背景。

护士工作繁杂,清单制定前有心的护士接班后拿张纸写下
自己本班所有应完成的工作,部分护士跟着感觉走,一旦有突发情况、破坏了正常工作节奏的事情发生,工作就会疏漏。

清单展示
特殊情况。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乳制品及淀粉类固体食物 术前(麻醉诱导前)6h
油炸?脂肪及肉类
术前(麻醉诱导前)8h以 上
清流质食物(米汤)
术前3h
术前管理
01
清洁手术手术(类切口)无 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妇 科手术多为清洁-污染切口 (Ⅱ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
素有助于减少ssi
02
C
按照原则选择抗生素,并 在切皮前30min-1h静脉注
Q12H(治疗神经痛)
Q8H(非淄体抗炎药)
术后应用
Q8H(非淄体抗炎药)
止痛不超过5天
术后护理
鼓励患者在术后24h内尽早离床活 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每日3000步
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减轻胰岛素抵抗
降低VTE风险。
缩短住院日
术后护理
术后次日晨拔出尿管 关注第一次小便时间 术后次日3次小便后测量残余尿量
MEDICAL
围手术期管理
目录
1 术前管理 2 术后护理
PART 01
术前管理
术前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01
术前护理管理(8+1项)
1.术前宣教:戒烟戒酒 2.术前优化措施: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 3.取消常规肠道准备 4.术前6h禁食、3h禁饮,2h给予含糖饮料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02
5.术前不建议常规给予镇静药物 6.VTE高风险患者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
02
减少手术应激 抗炎镇痛 抑制中枢痛觉敏化 持续的抗炎镇痛 减少阿片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控制疼痛,促进早期活动
术后护理
术前应用
西乐葆 非淄体抗炎止痛药
乐瑞卡 泰诺林
治疗神经痛,改善睡眠(眩晕)
术前应用
对乙酰氨基酚(非淄体抗炎药)

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清单

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清单

一份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清单,请查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血管介入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手段也被广大患者认可,那么一套全程、精细、完整的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术前:1术前常规禁食4-6小时;2穿刺区域备皮(备皮范围: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大腿上1/3处), 交代患者在术前半小时排空小便,必要时导尿。

术前3日训练床上排便,教会家属便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完善输血前检查、血常规、凝血、血糖、肝肾功、电解质等血液检查及CT、心电图等;4术前评估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失语等神经功能情况,足背动脉波动及皮温情况,以便与术后进行对比,测双侧血压,术前血压不宜过高;5在不插导管侧留置留置针,方便术中给药,一般留置于左上肢;6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介绍治疗必要性,治疗前准备措施,治疗基本方法,治疗后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等,以取得病人配合[1]。

术中:1术中患者取平卧位,头下垫软枕,固定头部的同时保证患者舒适;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紧急处理;3心理护理:术中及时给患者保暖,保持沟通,取得患者合作,减轻和消除患者紧张心理[2]。

术后:1术后平卧,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保持伸直,绝对卧床休息,穿刺点使用1~2kg盐袋加压包扎6-8小时,过早活动有可能导致渗血或皮下血肿;2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或遵医嘱观察意识,瞳孔,有无失语,肢体活动情况);3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与术前比较,观察有无明显差异,如搏动减弱,皮肤紫绀,发凉,肢体麻木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术后多饮水。

研究表明,水化治疗可有效预防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 并且口服水化预防CIN的方式已被广泛认可,并得到了推广应用[3]。

另外,口服补液总量需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与术中造影剂用量而定,术中使用造影剂200ml,术后24h补液1500ml;术中使用造影剂 300ml,术后24h补液2000ml;术中使用造影剂400ml,术后24h补液 3000ml[4],专家建议每次饮水100~150ml,不超过200ml为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5],同时要观察排尿情况,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会阴部,尿道,肛门清洁,必要时留置尿管。

围手术期质控管理

围手术期质控管理

抽查手术科室病历5份 1、手术前后医嘱开具不合格的,一份扣2分。 2、违反相关药品应用管理规定的一份扣2分。
实得分
5、术中如需改变手术方案(术者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及时请 3、抽查当日手术病例术前无手术相关问题讲述的扣1分。
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汇报,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 4、检查中出现手术不按规定协调配合及出现疑难问题不及时
实施。
请示的扣1分。
6、检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识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码贴麻醉单背面。
临床科室围手术期管理质控检查表
重点要 求
术前管 理 30分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1、完善术前准备,需输血病人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 检查科室术后运行病历5份:
体)。
1、术前检查每缺少一项扣1分。
2、术前抗生素应用规范,特别是无菌手术的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2、抽查科室一类切口术后病历,抗生素应用不符合标准每份
的书面交代(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 1、术后相关记录不及时准确及缺失的,一份扣1分。
的完成。
2、术后查看病人及特殊病情书面记录不及时术后3天内查房
2、中等以上手术或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术者在术后24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做 记录不完善的一份扣1分。
好书面记录。一般手术术后3天内有查房记录。
3、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善(三级以上手术要有术前讨论;四类手术讨论内容上报医务科 扣1分。
备案;重大手术及探查类手术经由副主任以上医师担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备案。)
3、手术分级管理按相关规定检查,凡发现越级手术者,每份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本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本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本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手术决策到手术结束,以及术后恢复期的全过程。

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和患者的术后康复,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四个方面,介绍一份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范本。

一、手术前准备1. 患者管理1.1 患者评估:对每位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疾病状况、身体状况、ASA分级等。

1.2 术前准备: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要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禁食、禁药等。

2. 手术室准备2.1 手术室设备:确保手术室内的设备齐全、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2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消毒措施,确保手术室的洁净环境。

二、手术过程1. 术前安全检查1.1 确认患者身份:在手术开始前,核对患者的身份,确保手术操作的对象正确。

1.2 确认手术部位:在手术开始前,核对手术部位,避免手术操作错误。

2. 麻醉管理2.1 麻醉评估:对需要麻醉的患者进行麻醉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2.2 麻醉记录:麻醉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使用情况等。

3. 手术操作3.1 手术操作规范: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包括手术器械使用、消毒操作等。

3.2 手术安全措施:医护人员要保持手术过程的安全,包括避免手术火灾、手术伤害等意外。

三、术后管理1. 术后护理1.1 术后观察:对手术结束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心肺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2 术后麻醉恢复:对麻醉恢复室的患者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包括监测、药物管理等。

2. 疼痛管理2.1 疼痛评估:对术后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2.2 疼痛控制: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合适的疼痛控制措施,包括镇痛药物、物理疗法等。

四、质量控制1. 意外事件报告:对于手术期间及术后发生的意外事件,要及时报告、记录,并进行事后分析。

2. 质量评估:对手术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手术操作的规范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

肛肠科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

肛肠科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

肛肠科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一、入院日1、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科登记,备好床单元,安臵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2、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宣教,床单元及环境介绍,物品摆放要求,物品准备(内经36cm塑料脸盆一个、白色纯棉大浴巾2条,纯木浆卫生纸1提、生活日用品)医保制度(入院48小时内办好医保登记手续,职工医保患者按医保管理政策交费),一日清单的使用,识别带、病员服的穿着要求、陪护制度、禁烟酒、禁用电器、用电安全、呼叫器、床档的使用,治疗手册的使用,住院期间告知患者严禁私自外出等3、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了解个人信息(一般情况、疼痛、危险因素评估及宣教:包括疼痛程度、跌倒、坠床、烫伤、压疮等,让患者了解疼痛相关知识、悬挂各种安全标识的目的和意义,并给与协助和支持)患者使用抗生素前要重点评估入院当日或一周内是否饮酒、女性患者要及时询问是否处于月经期、患者近期是否口服抗凝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及时告知管床医生4、遵医嘱治疗护理(1)相关术前检查:遵医嘱抽取血标本,需要次日晨抽取空腹血的患者,指导患者在夜间12点不要进食任何东西及饮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次日晨起留取尿标本。

嘱患者胸部拍片、心电图等入院当天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取回交付管床医生。

需做肠道准备的患者,遵嘱做好相关准备(2)按护理级别护理(3)膳食调养风伤肠络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绿豆、苦瓜、芹菜、马蹄等湿热下注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菜花、绿豆、赤小豆、薏苡仁、小米等。

忌: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之品脾虚气陷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茯苓、山药、薏苡仁、鸡肉等忌:酸冷之品气滞血郁证宜食活血理气之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忌:煎炸炙煿便血者,进软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补血之品,忌粗糙、坚硬食品。

忌粗糙、坚硬食品5、伴随疾病的宣教: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嘱其按时口服药物,及时遵医嘱检测药物疗效。

(二)术前1、遵嘱落实各项治疗护理2、指导患者术前晚及早上9点前进食营养丰富、清淡、少渣、高蛋白易消化的软食,如软面条、小米粥、鸡汤、面包等,忌辛辣刺激、油炸食物。

围手术期管理检查表

围手术期管理检查表
术前小结
包括术前诊断、拟行手术、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备血者有术前备血评估。
术前查房
术前有上级医师及术者查房记录。急诊手术应有术者查看病人记录,外请专家者有术前专家评估患者记录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应用使用时机(术前)使用时间,使用量是否规范
知情告知
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知情同意结果记录在病程中。
谈话记录及知情同意书应由谈话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或近家属、授权委托人签署
围手术期管理检查表
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科室:
患者姓名:住院号:主管医师:
手术名称:手术分级:术者:
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结果
时限要求
择期手术患者应根据术前检查-术前讨论—知情告知—术前小结-通知手术,按规范安排手术
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包括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临床诊断,手术指证、拟行手术、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是否需分次完成手术等。
术前应充分告手术风险及高值耗材的使用,及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手术方式的依据。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需向患者、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是否签署《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手术前应向患者或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检查输血或备血的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中管理
是否手术标识、
是否三方核查
术后管理
术后手术记录应在术后24小时内及时书写
术后24小时内有术者查房记录,术后三天有术者或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是否及时交接班
术者
是否越级

各科围手术期管理

各科围手术期管理

术后并发症的分类 1、一般并发症 2、特殊并发症
一、术后出血
一般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血 特殊部位出血 切口出血、空腔器官内处血、体腔内出 血 措施:严格止血、仔细检查、密切观察、 警惕易出血因素。
二、术后发热与低体温 1、发热 (1)非感染性发热——对症治疗、严密观察、尽 量减少诱发因素。 (2)感染性发热——严格无菌操作,止血严密, 不留死腔,正确应用抗生素,积极防治肺部、尿 路并发症等。 2、低体温:术中体温监测,应用加温装置,术后 注意保暖等。
5、肾脏疾病 危险因素:术前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年老、术中低血压、夹 闭腹主动脉、脓血症、使用肾毒性药物等。 最大限度的改善肾功能,避免使用肾 毒性药物。
6、糖尿病: (1)仅以饮食控制者,术前不需特殊准备。 (2)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继续服用至手术的前 一天晚上。若服用长效降糖药,应在术前2~3天 停药。禁食病人需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以维 持血糖稍高状态。 (3)伴有酮症酸中毒的病人需接受急症手术时, 尽可能纠正酸中毒、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失衡等。 (4)术中行血糖监测,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三、术后感染
1、切口感染 2、肺部感染 3、腹部感染 4、尿路感染 5、真菌感染 四、切口裂开
主讲人:XXX 时间:2018-XX-XX
围手术期(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从病人决定手术开始,术前期可短至数分 钟,亦可能数周;术后期因不同疾病及术式 而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外科手术临床分类 (1)急症手术 (2)限期手术 (3)择期手术
3、心血管病: 高血压<160/100mmHg——可行手术 血压过高:药物控制,并稳定在一定水平。 心脏疾病:心脏危险指数(CRIS分级)4 级(≥26分)时,禁忌手术。 近期有心衰、心梗者,应在6周后 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一)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二)手术当日管理:1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手术当日参加手术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有关规定。

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

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围手术期管理清单

围手术期管理清单
2.没有获得家属或被授权人书面知情同意。
知情告知模板
术后管理
11
1.手术后医嘱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2.手术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现场查看并抽查手术病历。
1.术后医嘱是否及时;
2. 术后观察的项目是否有遗漏或记录有缺陷;
1.手术室管理规定;
2.CSSD管理规范;
3.腔镜中心管理制度、流程;
4.设备设施维护制度;
护理质控
17
2.手术医师分级授权是否合理;手术医师本人是否知晓手术权限;
3.督查手术通知单的签发者未获得医院授权。
3
1.有重大手术(含疑难、毁容致残、特殊身份患者、需多学科协同、本医院新开展、请外院专家指导等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
2.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3.重大手术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及时报告。
3.手术安全核查,监管落实;
4.术前寻访制度;
5.复苏室管理规范;
6.质控部相关条款(麻醉部分)
环境、设备、耗材
16
1.手术室布局,流程;
2.CSSD管理;
3.腔镜管理;
4.耗材管理;
5.设备设施。
1.手术室流程布局;
2.消毒供应物品管理,流程,动态监控,包内卡;
3.耗材审核流程执行;
4.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包括抢救设施维护、记录。
(2)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方式.手术风险与利弊。
(3)术前准备。
(4)麻醉方法。
(5)遵循诊疗规范,制订诊疗和手术方案,在病历中完整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未选择最适宜手术方案;
5.未按规定组织进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
6.术前未制定手术意外或并发症.合并症处理预案;
8.调整手术方案未分析记录。
1.检查资料记录;
2.输血管理规范;
6
手术前按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及其他手术相关知情同意书。内容完整,完成及时性及规范性,列明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等
3. 术后观察项目或康复指导是否失误;
4. 术后连续3天未观察患者(术后三天病程记录未及时完成);
5.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疏忽或处理措施失当;
6.病历中随访告知无随访措施。
术后记录监察模板
12
1.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有出院后随访措施。
1.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2.出院后随访措施规范。
13
(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
2.核查科室根据上述数据形成的科室手术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
1.建立手术质量管理数据库或纪录本;
2.科室无阶段性分析报告,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重点内容;
3.滥用预防抗生素(现场认定)。
4.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制度,监管、资料和执行情况。
(2)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方式.手术风险与利弊。
(3)术前准备。
(4)麻醉方法。
(5)遵循诊疗规范,制订诊疗和手术方案,在病历中完整记录。
(6)风险预案,备血、出血,术中风险等等。
1.术前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不充分或未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2.术前诊断错误、诊断不明确或无手术适应症;
3.无手术风险评估或对风险估计不足(如:未明确是否有手术禁忌症);
围手术期管理清单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周箭
评估项目
序号
评审要点
是/否
评价方法(临床)
评价范围(职能部门)
备注
手术管理制度及落实
1
医院在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开展手术,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执业范围(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备案资料等,核查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师是否合符资质要求。
1.医院未超执业范围开展手术,或未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越级开展手术;
3.手术安全核查,监管落实;
4.术前寻访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复苏室管理规范;
6.质控部相关条款(麻醉部分)
环境、设备、耗材
16
1.手术室布局,流程;
2.CSSD管理;
3.腔镜管理;
4.耗材管理;
5.设备设施。
1.手术室流程布局;
2.消毒供应物品管理,流程,动态监控,包内卡;
3.耗材审核流程执行;
4.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包括抢救设施维护、记录。
2.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正确记录。
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2.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8
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规范操作
现场观察手术医师洗手、消毒、铺巾、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反无菌操作规范。
手卫生制度
9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需有重点的术中所见、主要手术步骤、经过是否平稳及术后需要注意观察的事项。
1.手术室管理规定;
2.CSSD管理规范;
3.腔镜中心管理制度、流程;
4.设备设施维护制度;
护理质控
17
4.管床/手术医师未告知手术的大概费用等;
5. 管床/手术医师查房的次数2次。
沟通模板建立
麻醉事项
15
麻醉医师能力评价
1.分级授权知晓;
2.手术安全核查;
3.手术标识核查;
4.术前巡视;
5.复苏管理,steward评分;
6.质控
1.ASA分级授权制度,授权到个人,动态管理;
2.手术标识制度,监管落实;
4.手术医师不了解术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并发症的报告请示以及处置流程;
制定记录模板
10
1.术中手术方案变更要有明确的理由,并征得家属或被授权人知情,书面签字同意。
2.术中手术方案有重大更改,须请上级医师台上指导。
现场查看结合病历检查。
1.手术中变更手术方案理由不充足,或上级医师未上台指导(科主任主持的手术除外);
手术记录书写及时规范,详细记录手术经过;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相关记录的内容一致。
1.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未记载有重点的术中所见、主要手术步骤、经过是否平稳及术后需要注意观察的事项。
2.手术方式和主要步骤记录过于简单或有错误;
3.各类记录单手术相关内容(例如: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情况等)是否一致;
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
医院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手术科室/手术室是否有手术分级,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具体到个人)资料;
2.随机抽选医师手术清单,查阅手术医师授权档案资料;核查分级授权是否合理,本人是否知晓权限;
3.随机核查年度内开展手术的出院病历,获取更多数据。
1.医务部相应手术分级,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资料;是否具体到手术医师个人;手术科室或手术室是否能查看手术医师权限;
4.重大手术审批资料;
5.发现有重大手术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未记录上报医院,或记录上报但医务科无备案登记的。
4
医院建立病理标本管理制度等,手术切除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
1.查看医院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临床知晓度;
2.查手术室与病理科交接病理标本纪录;
3随机抽查术后(术中有组织切除)归档病历。
现场查看,并核对外科系统科室(手术)运行病历
监管记录
术中安全
7
医院建立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对标记方法、标记部位、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规范实施“三步安全核查”
现场跟踪手术病人,观察:
1.患者送达术前准备室或手术室前,已标记手术部位(重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标记)。
5.二级质量控制体系。
医患沟通
14
医院有相关制度保障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其权利。应告知的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法等。
访谈患者
1.管床/手术医师未告知手术的风险及手术的必要性;
2.管床/手术医师未告知其他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3.管床/手术医师未告知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4.是否在规定时间内(30分钟)完成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
5. 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是否能达到100%;
1.医院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2.病理科相关规定?
术前评估与准备
5
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
2.实行术前讨论制度。内容包括:
(1)患者术前病情综合评估。
2.没有获得家属或被授权人书面知情同意。
知情告知模板
术后管理
11
1.手术后医嘱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2.手术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现场查看并抽查手术病历。
1.术后医嘱是否及时;
2. 术后观察的项目是否有遗漏或记录有缺陷;
1.查看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是否知晓。
2.查看医院急诊手术管理制度或管理流程,医师知晓;
3.随机抽选手术医师,考核上述内容知晓率;
4.抽查重大手术审批资料;随机核
5.督查年度内开展Ⅲ、Ⅳ手术的出院病历。(酌情添加)
1.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2.医院急诊手术管理制度或管理流程图,;
3.被访谈手术医师不知晓重大手术报告与审批途径,急诊绿色通道的流程,查看培训记录;
2.手术医师分级授权是否合理;手术医师本人是否知晓手术权限;
3.督查手术通知单的签发者未获得医院授权。
3
1.有重大手术(含疑难、毁容致残、特殊身份患者、需多学科协同、本医院新开展、请外院专家指导等特殊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与流程。
2.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3.重大手术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及时报告。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出现并发症的手术病例开展分析和讨论。
1.查看科室手术质量管理的数据库或记录本,核查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
(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
(3)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
(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