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级复习过程
压力容器的分类及其安全附件常识

压力容器的分类及其安全附件常识一、压力容器分类1、根据压力容器操作压力、介质危害程度、容器功能、结构特性、材料和对容器安全性能的综合影响程度等,将压力容器分为I类、II类和In类。
2、按压力等级划分①低压(1),0、1MPa≤P<K6MPa;②中压(M),1、6MPa≤P<10.OMPa;③高压(H),10、OMPaWPV100、OMPa;④超高压(U),P2100、OMPa o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划分(1)反应压力容器(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
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等。
(2)换热压力容器(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
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3)分离压力容器(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压力容器。
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C)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1、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是当设备内的压力超过规定要求时自动开启,释放超过的压力,使设备回到正常工作压力状态。
压力正常后,安全阀自动关闭。
安全阀经校验后,严禁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
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2、爆破片爆破片装置由爆破片和相应的夹持器组成。
爆破片一般分为剪切型、弯曲型、正拱普通拉伸型、正拱开缝型、反拱型等几种。
3、易熔塞易熔塞工作原理是利用装置内的低熔点合金在较高的温度下即熔化、打开通道使气体从原来填充的易熔合金的孔中排出来泄放压力。
4、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其作用是当管道及其附件发生破裂及误操作或压力容器附近发生火灾事故时,可紧急关闭阀门迅速切断气源,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快开门安全联锁装置是防止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发生操作事故的有效措施。
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和压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1、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和压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答:一、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1)基本划分: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类别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2)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照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但是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3)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介质划分类别。
(4)介质含量极小的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
(5)特殊情况的类别划分。
二、压力等级划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2)中压(代号M),1.61MPa≤p<10.0MPa;(3)高压(代号H),10.0MPa≤p<100.0;(4)超高压(代号U),p≥100.0MPa。
三、压力容器品种划分压力容器按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划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具体划分如下:(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形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和压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1、压力容器类别、品种和压力级别是如何划分的?答:一、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1)基本划分: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类别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2)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照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但是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
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
(3)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介质划分类别。
(4)介质含量极小的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
(5)特殊情况的类别划分。
二、压力等级划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2)中压(代号M),1.61MPa≤p<10.0MPa;(3)高压(代号H),10.0MPa≤p<100.0;(4)超高压(代号U),p≥100.0MPa。
三、压力容器品种划分压力容器按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划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具体划分如下:(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形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压力容器详细分类方法

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低压(代号L)容器0.1 MPa≤p<1.6 MPa;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0 MPa;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按安装方式分类: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高压容器;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说明

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说明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说明:1压力容器及其分类1.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容器是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2)内直径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2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1.2.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高压容器;(2)中压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 (4)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 (5)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1.2.2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中压容器;(2)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1.2.3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已划分为三类和二类的除外)。
注:一.压力等级,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分为四个压力等级。
(1)低压0.1≤P<1.6 单位:Mpa(2)中压1.6≤P<10(3)高压10≤P<100(4)超高压P≥100二.按介质的毒性程度由大到小分为四级:(1)极度危害;(2)高度危害;(3)中度危害;(4)轻度危害;1.3以上详细规定见1999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钢板的表面质量受压元件用钢板的表面质量及容器制成后的钢板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2.1钢板表面允许存在深度不超过厚度负偏差之半的划痕、轧痕、麻点、氧化皮脱落后的粗糙等局部缺陷。
附:常用钢板厚度负偏差钢板厚度5.5~7.5>7.5~25>25~30>30~34>34~40负偏差0.60.80.91.01.12.2深度超过1条规定的缺陷,以及任何拉裂、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压入氧化皮、夹杂、焊痕、打弧弧坑、飞溅等均应予以打磨清除:清除打磨的面积应不大于钢板面积的30%,打磨的凹坑应与母材园滑过渡,斜度不大于1:3。
压力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

压力容器的基本类型及结构1.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有多种分类方式,这里仅介绍按其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依据安全的重要程度(安全的重要程度是由其压力凹凸、介质的危害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来决定的),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即第一类容器,第二类容器和第三类容器,其中的第三类容器最为重要,要求也最为严格。
其具体划分如下:(1) 低压容器(另行规定的除外) 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2) 以下状况之一为第二类压力容器:1) 中压容器(规定为第三类的除外) ;2) 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3)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 搪瓷玻璃压力容器。
(3) 以下状况之一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 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的低压容器;2) 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干等于0.S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或制定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3)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 高压容器。
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注明,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介质的毒性程度则参照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按其最高容许浓度的大小分为以下四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为极度危害(Ⅰ级) ;容许浓度为 0.1~1.0mg/m3的,为高度危害(Ⅱ级) ;容许浓度为1.0~10mg/m3,为中度危害(Ⅲ级) ;容许浓度为10mg/m3的为轻度危害(Ⅳ级) 。
又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液化石油气气瓶划入第二类庆力容器外,其它气瓶(包括有缝和无缝的) 均划入第三类压力容器,液化气体槽车、超高压容器、特种材料容器、特别用途容器也属第三类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划分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划分————————————————————————————————作者:————————————————————————————————日期: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的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级别的设计资格,取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见附一)。
第三条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一、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一)A类:1、A1级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等);2、A2级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系指球形储罐;4、A4级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二)C类:1、C1级系指铁路罐车;2、C2级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3、C3级系指罐式集装箱。
(三)D类:1、D1级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2、D2级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四)SAD类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详见附二。
二、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1。
6Mpa的管道;(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 ≥300 mm 的管道;(3)输送桨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的管道;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2)GA1(2)范围以外的管道;(3)GA1(3)范围以外的管道。
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类别及压力等级、品种的划分日期:2010-5-911:29:53访问:61次压力容器类别及压力等级、品种的划分A1?压力容器的分类A1.1?介质分组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
?A1.2?介质危害性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毒性程度: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
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mg/m3;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mg/m3。
A1.2.2?易爆介质: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A1.2.3?具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按照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
HG20660没有规定的,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决定介质组别。
A1.3?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A1.3.1?基本分类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1)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1;(2)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2。
图A-1?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一组介质图A-2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二组介质A1.3.2?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压力容器的分类

4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
3.按危险性和危害性分类 ❖一类容器
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及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传
热容器和分离容器属于一类容器。 ❖二类容器
任何介质的中压容器;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 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储运容器属于二类容器。
❖三类容器
高压、超高压容器;pV≥0.2MPa·m³的剧毒介质低压容器 和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pV≥0.5MPa·m³的易燃或有毒介 质的中压反应容器;pV≥10MPa·m³的中压储运容器以及 中压废热锅炉和内径大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1.按工作压力分类 压力的级别有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种 低压(代号l):0.1MPa≤p<1.6MPa 中压(代号M):1.6MPa≤p<10MPa; 高压(代号H):10MPa≤p<100MPa; 超高压(代号U):100MPa≤p<1000MPa
3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
2.按用途分类 反应容器(R):如发生器、聚合釜、合成塔 换热容器(E):如热交换器、冷却器 分离容器(S):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 储运容器(T):如储槽、储罐、槽车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压力容器的定义为了与一般容器(常压容器) 相区别,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 器,才称之为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0.1MPa
2.内直径≥0.15m,且容积≥0.025m³
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 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全解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全解压力容器是一种专用的容器,它能够承受高压气体或液体,并且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
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燃料等领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讲解。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形状分类圆柱形、球形、卵圆形、多边形和特殊形式。
2.按应用场合分类工业用压力容器、燃气用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用压力容器、食品用压力容器和医用压力容器。
3.按制造材料分类钢制压力容器、合金钢制压力容器、铝制压力容器、铜制压力容器、塑料制压力容器和复合材料制压力容器。
二、压力容器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壳体、封头、法兰、支座、管路、附件等部分。
1.壳体:包括筒体、球罐、卵圆罐等,壳体的结构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厚度和连接方式要满足设计要求。
2.封头:包括圆头和翻边头,工艺要求高,尤其在比较大的压力容器中更要注意。
3.法兰:用于连接各个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
4.支座:支持压力容器的重量和沉降,具备一定的抗震、抗风等能力。
5.管路:用于导入或导出气体或液体,在设计中要对管路进行合理安排。
6.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温度计等,用于检测和控制压力容器内部情况。
三、压力容器的设计原则1.力学原则:在承受同样的压力下,薄壁的压力容器在受力时的应变比厚壁小,因此薄壁压力容器的应变能力更好。
2.稳定原则:压力容器的稳定性必须得到保证,如圆柱壳的稳定性也受到长度和直径的影响。
3.耐腐蚀原则:对于受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容器,应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以保证容器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安全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重点考虑容器的安全范围、安全功能和安全边界的设置。
四、压力容器的安全措施1.使用合格材料,压力容器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2.合理选择和设计,压力容器应合理选择和设计,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经常检查和维护,压力容器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和维护情况。
压力容器的分类(Ⅰ、Ⅱ、Ⅲ类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分类(Ⅰ、Ⅱ、Ⅲ类压力容器)静止设备的分类(一)按设计压力分类1.常压设备:P<0.1Mpa;2.低压设备:0.1 Mpa≤P<1.6Mpa;3.中压设备:1.6Mpa≤P<10Mpa;4.高压设备:10Mpa≤P<100Mpa;5.超高压设备:P≥100Mpa。
注:P<0时,为真空设备(二)按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1.反应设备(代号R)2.换热设备(代号E)3.分离设备(代号S)4.储存设备(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三)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即按设备的工作压力、温度、介质的危害程度)分类1.一类压力容器(1)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器外壳或换热器外壳。
2.二类容器(1)中压容器;(2)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3)易燃或有毒介质(包括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器外壳或贮罐;(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搪玻璃压力容器。
3.三类容器(1)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容器和P*V 大于0.2 Mpa*m3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大于等于0.5 Mpa*m3的中压反应容器和P*V大于等于10Mpa*m3的中压储存容器;(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
(四)按结构材料分类1.金属2.非金属(五)按设备重量等级分类1.小型设备(重量小于或等于40吨)2.中型设备(重量大于40吨小于等于80吨)3.大型设备(重量大于80吨)(六)按介质安全性质分级1.易燃、易爆介质(易燃介质亦即爆炸危险介质)2.介质毒性的分级(1)极度危害(I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0.1mg/m3(2)高度危害(Ⅱ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0.1mg/m3<C≤1.0 mg/m3(3)中度危害(Ⅲ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1.0mg/m3<C≤10 mg/m3(4)轻度危害(Ⅳ级)其最高允许浓度不大于C>10 mg/m3。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基本知识(三篇)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基本知识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内部压力的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由于其内部压力很高,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于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管理还需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一、压力容器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压力容器分为:1.1类、1.2类、2类、3类、4A 类、4B类。
其中,1.1类是指在其内部具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1.2类是指除1.1类以外的其它有压力的容器;2类是指用于输送液体的容器;3类是指用于输送气体的容器;4A类是指在其内部具有和不具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所处环境为防爆环境;4B类是指在其内部有腐蚀性介质的容器,所处环境为非防爆环境。
二、压力容器的使用规定1. 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2. 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一般按照使用年限或使用次数进行检验,并进行记录;3. 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容器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4. 压力容器必须配备安全附件和安全装置,并定期检验其可靠性;5. 压力容器应设有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等,进行实时监测;6. 压力容器的输送管道和接口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严禁私拉乱接;7. 压力容器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包括容器的规格、型号、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8. 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或发现泄漏,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2.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压力容器及其附件的完好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3. 对于容器内部的操作,必须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通风、清除杂物等;4.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帽等;5.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容器的工作原理、紧急切断装置的使用方法,并能迅速应对突发情况;6.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随时注意容器的工作状态、压力和温度变化;7.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容器的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附件;8. 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关停容器,并做好相应的封闭、放空和清洁工作。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全解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全解概述压力容器是用于存储或传输可压缩气体或液体的容器,通常会承受很高的压力。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压力容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备,它们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了解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对于进行安全操作和预防事故至关重要。
压力容器的种类1. 常压容器常压容器也被称为零压力容器,指能承受大气压力或低于大气压力的容器。
常见的常压容器有水箱、燃油箱、水塔、储油罐等等。
2. 低压容器低压容器常见于液化气储存和输送中,分为无火烧、火烧两类。
无火烧低压容器有液化石油气钢瓶、超高分子聚乙烯罐等;火烧低压容器有储油罐、平衡储气罐等。
3. 中压容器中压容器的设计压力介于0.1-10MPa,常见有输气管道、调压房、储气库等。
4. 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是指压力介于10MPa-100MPa的容器,常见的有酸洗塔、反应釜、CO2气瓶、氢气气瓶等。
5. 超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的压力一般超过100MPa,常见的有高压水管、高压清洗机、高压注塑机等。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容器的设计包括容器本身的结构形式和使用环境的适应性,通常设计中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 确定容器设计压力设计压力是指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压力。
设计压力要满足工艺过程的工作条件和容器本身的强度条件,但不能超过容器材料允许的最大应力。
2. 选择材料和密度容器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导热性能,常用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镍基合金等。
密度的选择要考虑到容器的重量、成本、使用环境等因素。
3. 确定尺寸和形状容器的尺寸和形状要根据使用场合、存放空间的限制以及工艺过程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4. 设计附件和支撑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排放阀、进出口管道等,支撑要满足容器稳定的要求。
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压力容器的工作原理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关。
气体的状态可以用压力、温度和容积来确定,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容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是气体通用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级

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级1. 定义: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2. 分类: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厚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2.1. 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和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a. 低压(代号L)容器0.1 MPa≤p<1.6 MPa;b. 中压(代号M)容器1.6 MPa≤p<10.0 MPa;c. 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d. 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2.2. 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a. 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b.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c.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d.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2.3. 按安装方式分类:a. 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b.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2.4. 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压力容器的分类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有众多分类方法,可以按压力等级分,按在生产中的作用分,按安装方式分,按制造许可分,按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危险性)分类等。
一、按压力等级划分按承压方式分类,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内压容器和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按设计压力(p)可以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4 个压力等级:(1)低压容器,0.1MPa≤p<1.6MPa。
(2)中压容器,1.6MPa≤p<10.0MPa。
(3)高压容器,10.0MPa≤p<100.0MPa。
(4)超高压容器,p≥100.0MPa。
外压容器中,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约0.1MPa)时,又称为真空容器。
二、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划分(1)反应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3)分离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洗涤器、吸收塔、干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三、按安全技术管理(基于危险性)划分为便于安全监察、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将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Ⅰ、Ⅱ、Ⅲ类)。
划分办法如下:(1)首先将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两组。
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第二组介质:由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组成,如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下的化学介质,包括水蒸气、氮气等。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3

第三节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级为了便于安全管理和交流,按照压力、用途、温度、结构、材料、安装形式等单独或组合进行分类、分级。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分类、分级方法。
1.按照压力分类按照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容器(代号L):0.1MPa ≤p<1.6MPa中压容器(代号M):1.6MPa ≤p<10MPa高压容器(代号H):10MPa ≤p<100MPa超高压容器(代号U):p ≥100MPa代号:L-Low pressure M-Middle pressureH-High pressure U-Ultra-high pressure2.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划分为:(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Reacto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heat Exchange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Separato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
Container, Ball),主要是用于储存或者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3.按照温度分类:低温压力容器、常温压力容器、高温压力容器4.按照结构分类:单腔压力容器,如:普通圆筒型、球形等多腔压力容器,如:夹套压力容器、管壳式换热器等5.按照安装形式分类卧式压力容器、立式压力容器6.按照材料分类钢制压力容器、有色金属(铝、钛、镍、锆)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衬里压力容器、铸钢压力容器、铸铁压力容器等7.安全监察分类(TSG 21-2016)按照危险程度(介质分组、设计压力、容器体积、压力体积的乘积)分为第I类、第II 类、第III类压力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
级
压力容器的分类和分级
1. 定义: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2. 分类: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
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厚就应越厚。
压力容器分类:
2.1. 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和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a. 低压(代号L)容器0.1 MPa≤p<1.6 MPa;
b. 中压(代号M)容器1.6 MPa≤p<10.0 MPa;
c. 高压(代号H)容器10 MPa≤p<100 MPa;
d. 超高压(代号U)容器p≥100MPa。
2.2. 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a. 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b.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c. 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d. 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2.3. 按安装方式分类:
a. 固定式压力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压力容器。
b.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
击力,以及运输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考虑了压力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
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2.4. 按安全技术管理分类: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
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A. 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
①高压以上的容器;
②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③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
10MPa·m3 );
④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大于等于0.5Pa·m3);
⑤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 );
⑥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⑦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⑧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⑨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车、低
温液体运输车、永久气体运输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B. 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
①中压容器;
②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③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④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⑤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C. 第一类压力容器 ,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
可见,国内压力容器分类方法综合考虑了设计压力、几何容积、材料强度、应用场合和介质危害程度等影响因素。
例如:因盛放的介质特性或容器功能不同,即根据潜在的危害性大小,低压容器可被划分为第一类或第二类甚至第三类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