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10-9 22:34:52 中国地产网60年甲子风云,岁月变幻。

重庆历史上大致经历过5次城市总体规划。

透过几经扩容的规划蓝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1980年开始编制、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是重庆市首个法定规划。

此次规划的重点仍然放在渝中等主城区范围,核心面积102平方公里,范围为9区12县城镇区。

这一规划体制,一直持续至重庆直辖。

“1983版总规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明确城市的性质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体现了当时专家的远见;确立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将城市分为14个组团,一个中心,四个副中心。

”张远介绍。

不过,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1983版总规因此仅仅局限于南山和歌乐山之间的300平方公里。

“直辖新总规”的硬伤1998年版总规是重庆直辖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

但1998年版总规编制其实始于1993年,其在城市空间布局上首次引入“都市圈”概念。

“都市圈”范围东起迎龙、南彭,西至缙云山、白市驿,北起北碚、两路、鱼嘴,南至西彭、一品,面积约为2500平方公里,突破了铜锣山、中梁山两山屏障,扩城速度明显加快。

但由于对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和速度缺乏引导,1998版总规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变化准备不足,在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改善力度不够,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2003年重庆准备再次修编城市总规时,主城人口规模已超过500万,集中居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旧城区,城镇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4000人。

由于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加剧了城市环境压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一座城市的成功往往来自规划的成功。

60年甲子风云,岁月变幻。

重庆历史上大致经历过5次城市总体规划。

从“以半岛为中心、沿江两岸60平方公里”,到现在主城区的5473平方公里;从局限于南山和歌乐山之间,到突破两山阻隔的蔓延……透过几经扩容的规划蓝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重庆“多中心、组团式” 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

重庆“多中心、组团式”  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

重庆“多中心、组团式” 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摘要: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组团隔离带规划》为例,揭示该规划所提出的保护重庆“多中心、组团式” 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策略和对非建设用地的保护思路。

关键词:组团隔离带城市空间格局保护1 规划背景重庆主城区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特征,城市发展多年来一直沿袭“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使主城区既能够保持特大城市的集聚效益,又有利于形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近年来重庆城市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组团间隔离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连片增长趋势明显,“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形态格局正日益弱化,有呈“摊大饼”状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主城区山水资源不断受到破坏,缙云山、歌乐山、南山、铁山坪等几大城市肺叶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环境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安全日益受威胁。

这些困扰重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使我们急需编制一套科学的、富有前瞻性的、系统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来指导管理和建设实践。

通过开展《重庆市主城区组团隔离带规划》的编制工作,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状况,将关注的目光从城市建成区转向农村地区,认真思考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问题、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如农村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与建设、耕地的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水资源的保护等等,改变以往城市规划“重城市、轻乡村”、“重建设、轻保护”等状况,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思路,真正体现城市规划的控制与引导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 组团隔离带的内涵广义上讲,凡是总规确定的主城区内各组团之间的用地,都具有阻止组团蔓延发展的功能,这些用地都是组团隔离带。

从这个意义上讲,2007版总规确定的主城区范围内除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其它所有类型用地,都是组团隔离带。

它具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生态安全、防灾减灾、休闲旅游、农村聚居、基础设施承载等六大功能。

然而,从进行立法保护的角度看,广义上的组团隔离带面积多达1470km2,涉及面异常广泛,情况非常复杂,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空间管制和立法保护,因此,本次规划结合重庆及相关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按照市人大提出的“切实有利于立法保护,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将重点放在了急需在本次规划中予以明确范围,且需要进行严格立法保护的组团隔离带上。

重庆各区规划详细图

重庆各区规划详细图

环境保护措施
推广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率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
Prt 05
重庆市各区规划效果预期
经济效果预期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规划实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经 济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规划实施后,居 民收入将得到提高,改善生活质 量
旅游景区规划
重庆洪崖洞:打造世界级旅游 地标,提升旅游品质
重庆磁器口古镇:保护历史文 化遗产,发展特色旅游
重庆南山风景区:优化生态旅 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
重庆长江索道:打造空中观光 线路,提升城市形象
Prt 04
重庆市各区规划实施措施
政策措施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障城市建设用地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财政投入:加 大财政投入,确保 规划实施的资金需 求
社会资本参与: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 拓宽资金来源
创新融资模式:探 索创新融资模式,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资金分配:合 理分配资金,确保 规划实施的均衡性 和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土地质量 鼓励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生态规划布局对重庆市发展 的影响
生态规划布局与城市规划的 关系
Prt 03
重庆市各区重点区域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渝中区:重点发展金融、商 贸、文化创意等产业
添加标题
沙坪坝区:重点发展教育、 科研、文化旅游等产业

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重庆市城口县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宜居城市。

一、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城口县定位为生态宜居、产业多元、文化繁荣的宜居城市。

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城市规模稳定在10万左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城市规模稳定在15万左右,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业和服务业基地;到2050年,完成城市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二、城市功能布局1.经济发展区:将县城及周边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区。

2.生态旅游区:充分发挥城口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区域,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文化教育区: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倡多元文化交流,打造文化教育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城市空间布局1.城市建设:优化县城规划布局,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风格,打造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2.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3.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优化环境保护措施。

四、交通运输规划3.水运交通:充分利用城口县的水资源,建设内陆水运航道,提供货运和旅游的水路服务。

五、生态环境保护1.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改善水环境质量。

2.生态系统保护:加强对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3.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防治,提高环境质量。

六、文化教育规划1.教育设施建设:加强教育设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5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5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批复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批复(渝府[2005]55号)市规划局:你局《关于报请审批〈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请示》(渝规文〔2005〕49号)收悉。

市政府原则同意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

现批复如下:一、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控制规划的范围为:主城区(面积2737平方公里)所对应的地下空间,重点是主城核心区(面积713.8平方公里)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集中区域的地下空间。

二、同意该规划确定的主城区可用地下空间资源的主要内容为:(一)广场、绿地、山体、公园、城市道路、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用地的下部空间;(二)建筑物地下室、非文物古迹与重要保护建筑的下部空间;(三)地下轨道交通线、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四)地下人防工程设施。

三、主城区地下空间利用分为两个层次,即主城核心区和外围组团。

主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利用采取网络节点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轨道交通线为发展轴、轨道站点为生长点,重点地区为展开面的多层次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利用体系。

外围组团的地下空间开发采取聚集点式的开发模式,重点开发利用各组团中心的地下空间。

主城核心区内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一环两横三纵十一片”的整体形态。

四、同意主城区地下空间利用形态。

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片区包括:解放碑片区、江北城片区、江北观音桥片区、杨家坪中心区、沙坪坝中心区、南坪中心区、两路口片区、大坪中心区、石桥铺中心区、龙头寺客运站片区、冉家坝中心区。

重庆城市区域规划调整方案

重庆城市区域规划调整方案

重庆城市区域规划调整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重庆市的城市区域规划亟需进行调整。

本方案旨在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一、城市区域功能布局调整1.1 建设多功能城市以核心城市为主,构建一系列功能区域,如商务中心、文化创意区、科技创新园区等,通过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1.2 强化发展节点在核心城市周边建设若干个区域发展节点,以促进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交通连接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和资金投入,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1.3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加强城市的内部联系和外部对接。

通过加强公共交通、提升道路网络等措施,打破城市空间的孤立性,形成有机的城市群。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城市周边山水林田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对水源地、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

2.2 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绿化,推动建设园林式城市。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景观质量等手段,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3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对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提高环境监管效能,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的生活环境。

三、交通网络优化与建设3.1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提升道路网络的密度和容量。

优化路网布局,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3.2 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增加公交站点,并加强与地铁、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网络。

3.3 强化交通规划与管理加强交通规划与管理工作,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

实行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加强交通管理和调度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现象。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21•【文号】国函〔2024〕32号•【施行日期】2024.02.2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3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重庆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是直辖市之一,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等功能,更加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庆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重庆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64.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64.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2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79.9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保护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3•【字号】•【施行日期】2021.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近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快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建立我市统一规范、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我市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逐步建立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完成全市、区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应编尽编,同步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完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到2025年,健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到2035年,全面提升全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总体框架(一)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

构建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2007-08-14 14:41:54)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标签:学习公社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陪都十年计划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

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

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新闻版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新闻版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制定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在报请审批之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总体规划中包含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二、重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概况(一)陪都十年计划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1946年4月,完成了现代重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二)重庆城市初步规划重庆于1960年编制完成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重庆市历年城市规划介绍

重庆市历年城市规划介绍

2011-2020年规划
总结词
转型升级、品质提升
详细描述
该阶段重庆市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压力,城市规划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品质的 提升,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该阶段城市规划注重城市空间 布局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遇
城市规划可以引导城市可持续发 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为重 庆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对未来城市规划的建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发展
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优化交通体系
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 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问题。
促进创新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创新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的 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重庆市将在城市规划中 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PART 05
结论
REPORTING
城市规划对重庆市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经济增长
城市规划通过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为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提供 了有力支撑。
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旨在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重庆市的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一直是一 个重点领域。
VS
重庆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生态 保护、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 内容。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监管 ,重庆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提 高。

重庆市城市规划

重庆市城市规划

总则(一)编制背景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都市区的规划区范围与都市区范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一)城市性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机遇,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重庆南规划方案

重庆南规划方案
产业政策
02
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类型,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
财税金融政策
0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引导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市场运作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社会参与
前期准备阶段
完成规划编制、审批等前期工作,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责任分工。
全面建设阶段
按照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
评估调整阶段
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和完善。
重庆南规划方案
目录
项目背景与目标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优化策略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措施公共设施配套与完善方案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策略政策保障与推进机制设计
01
CHAPTER
项目背景与目标
重庆南地区的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保、节能等方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规划理念
未来,重庆南地区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品质。
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和培育高端制造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
规划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商务、酒店会展等设施,打造城市门户和形象展示区。
重庆南站枢纽核心区

未来重庆新城规划方案

未来重庆新城规划方案

未来重庆新城规划方案前言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被誉为“山城”和“火锅之都”。

重庆市政府十分注重市区乃至整个重庆市的城市规划,近年来也在规划未来的城市新区,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为市民们打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未来重庆新城规划方案。

背景近年来,重庆市城市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两江新区、渝北区等地。

但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市区已然到达瓶颈期,面临迫切的发展需求。

为此,重庆市政府决定打造未来重庆新城,解决市区发展限制问题。

调查分析空间重庆市面积较小,城市化进程晚于其他大中城市,导致只有有限的空间进行城市建设。

因此,重庆市政府针对新城规划开辟了位于主城以外的地区,也就是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等地的市域外拓发展。

人口伴随着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也是未来重庆新城规划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重庆市政府提出新城规划将以满足市民需要为基础,注重人文环境、生态环保和文化底蕴。

发展未来重庆新城规划以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主要产业发展为目标,围绕目标聚焦规划,打造全球领先的城市新区。

规划设计未来重庆新城规划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都市中心”和“五大板块”。

都市中心未来重庆新城规划的都市中心,位于涪陵方向,这里将成为未来的CBD和商业中心。

规划用地面积为37.07平方公里,将建设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设施、酒店、高端商务办公建筑等,设施齐全,空间流畅,绿化环保,是未来重庆新城的核心发展区域。

五大板块未来重庆新城规划的五大板块包括北部宜居生态城、涪陵现代工业园区、江津宜居城市休闲区、永川新兴产业区、黔江旅游休闲区。

这些板块分别以生态、工业、休闲旅游、新兴产业等不同的面貌,为未来重庆新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未来重庆新城规划方案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使城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这也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的机遇,重庆市政府将会将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计划,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实施。

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督查和考核,对不按规划实 施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确保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和权威性。
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规划实施 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推动规
划实施不断完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本次规划旨在明确重庆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 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 力。
规划目的
指导重庆市未来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 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引导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促进重庆市的经济繁 荣和社会进步。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城 镇和乡村地区。
0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政策引导
01
制定有利于规划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包括土地使用、财政支持、城市建设 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规划实施。
02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规划实施 顺利进行。
03
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参与度,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支持规划 实施。
《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简介 》
2023-10-26
contents
目录
• 规划背景与目的 • 重庆市城镇现状分析 • 重庆市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 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方案 •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01
规划背景与目的
规划背景
1
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面临着一系 列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挑战。
2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发展和支持,重庆 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针对不同职能城镇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各城镇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发展 。

重庆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

重庆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

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效果评估
实施情况
• 较好地落实了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和措施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基础设施水平逐年提高 • 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评估
•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部分区域基础设施水平仍较低,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实施策略
•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城市竞争力 •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坚持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措施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一 致 •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重庆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
01
重庆城市基本情况概述
重庆市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地理环境特点
• 东邻湖北省,南邻贵州省 • 西邻四川省,北邻陕西省
• 地势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 • 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 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天然 气、铝土矿等 • 水资源丰富,长江、嘉陵江及其 支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 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
重庆市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方案与措施
规划方案
• 构建均等化、现代化、多元化的城市社会事业发展格局 • 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事业综合承载能力 • 优化社会事业布局,实现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措施
•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 优化社会事业布局,提高社会事业服务水平 • 发展多元化社会事业,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01-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01-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1- 重庆高新区2- 璧山高新区3- 荣昌高新区4- 永川高新区
7
5- 重庆经开区6- 万州经开区7- 长寿经开区
-18-
重庆市国土空间Leabharlann 体规划2021-2035 年4
高质量发展的重庆
智造重镇 智慧名城 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经济中心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 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 重要指示要求,为新时代重庆改革发展导航定向。“两点”定位,即西部 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 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两地”“两高”目标, 即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 造高品质生活。发挥“三个作用”,即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 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 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规划》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 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共 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土空间规划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坚持底线思维,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 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规划》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 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三峡牌”,建好“城镇群”。推动适宜发展区 域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承载,加快“万开云”板块同城化, 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 示范作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丰 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欠发达地区空间战略规划思考——以重庆市黔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欠发达地区空间战略规划思考——以重庆市黔江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T kn e t tgcS ail ln igo inin r xmpe aigt r e i p t ann f aj g o a l hSa aP Q a f E 杨培峰 倪丽莉 Y NGP i n , i A ef gNI l e Li
摘 要 : 本文从全球 范围内的环境 问题 着手, 基 立
关 键 词 : 间发 展 战 略 规 划 , 态 城 市 理 论 , 空 生 欠 路成了必然选择。
Abs r c : S t i h c g o d o i a S ta t e n t e ba k r un f Ch n ’ u b n z t n a de o o i d v l p n , h s a e, r a ia i n c n m c e eo me t t i筑规 -
巾 r a l a +m划 -  ̄ ,
S r tg S ail l n i fQin i g Ch g i t a e i p t P an n a g aj n a on q e e, h as an xam pl t rou
出相 应 的 解 决 途 径 。最 后 , 文 以重 庆 黔 江 区 空 续发 展的 问题 , 本 而全 球范 围内的气候 变暖、 资源
间发展 战略规 划为例 , 从城 市产业 选择 、空间结 短缺和环境污染等 问题也愈演愈烈。 处在这个大
构 、土 地 利 用和 生 态 建设 四个 方 面进 行 阐述 , 探 环境 下的中国 , 已经不允许再 走西 方国家工业化
欠发达地 区空间战略规 划思考
以重庆 市黔江 区空间发展 战略规划 为例
Th o t i ki g o tae i p ta a i g o s e eo e e Ec —h n n n S r tg c S ai lPlnn n fLe sD v l p d Re ins g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个保税港区,推动国家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
1994年成立滨海新区,探索以港口为中心 的国际贸易发展。
1988年设立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试验区——中关村,探索中国知识经济发 展之路 1997年6月获准直辖,解决“三峡移民、老 工业基地改造、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四 大国家难题;
2006年4月成为第二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 年设立第二个保税港区,推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创 新、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以绿色、人文、科技奥运为契机,逐步实现城市向资源节 约型、生态友好型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
2007年6月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 国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模式探路。内陆保税港区获批,探 索内陆开放模式。
7
1.1 直辖市的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主要平台
(3)承担国家经济的脊梁
城 市
关系国家命脉的产业项目
国家基础研发中心,“国之重器 ”的承载空间。
大科学装置 上 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科 海 学研究设施
期间,月明副市长全部参与听取了汇报。在纲要成果编制阶段, 规划局主持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在规划局各部门内和主要市级部 门间征求意见,规划内容获得了积极肯定,主要意见集中在港口 码头、铁路等战略性设施及其周边用地功能的调整等方面。
3
Hale Waihona Puke 点汇报内容一、发展目标:国家中心与开放高地 二、空间战略:增量扩张与功能完善 三、拓展策略:均衡发展、卫星城与中心城区建设 四、优化布局:开发引导、交通先行与生态维护
区别与沿海四大中心城市,重庆的中心作用在于带领广大西 部内陆地区加快融入全球化,进而进一步提升国家在全球的 地位和作用。
314战 略部署
定位
空间与 内涵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以重庆市域为载体,发挥都市区的核心辐射功能,以全市中心城市体系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在西部实现加快发展和 率先发展
京津冀:强盛的象征 长三角:崛起的标志 珠三角:复苏的起点
6
1.1 直辖市的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主要平台
(2)充当改革开放先锋
城市 上海 天津 北京 重庆
改革开放的先锋事件
20世纪末
21世纪始
1991年设立浦东新区,推动市场经济改革 2005年6月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设立
以及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机制创新
定位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南地区综合 长江上游的经济中
交通枢纽

国家重要的现代制 造业基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庆城 乡总体 规划
空间与 内涵
市域:区域政治中心 ;全国城镇体系中的 核心与增长极;连接 西部-东中部、内陆与 国外的枢纽和门户; 国家战略交汇点
市域:承东启 西的门户区位 优势;长江水 道、立体交通 枢纽
都市区:经济、金 融、商贸、制造业 基础好;中心城市 的综合服务和辐射 带动
(4)走向国际的重要策源地
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交往与承办国 际性大事件
天 尚无 津
大型设备制造 2008年中国大飞机项目合资公 司落户上海。首架具有完全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 ARJ21-700在上海飞机制造厂 总装下线 2007年5月15日,空中客车 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 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12.29
规划的主要目的
重庆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新起点,本次《战略规划》将作为指导城市建 设的重要行动纲领,更好的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城乡总 体规划(2007-2020) 》的实施。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示,支持重庆实事求是地解决地形条件、国家 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城市重点地区发展建设问题。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选址天津开发区西区,一期将 于2009年底建成 北 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 尚无 京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 谱天文望远镜;东半球空 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 链;航空遥感系统;500米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 裂中子源
8
1.2 直辖十年,重庆的发展条件基本成熟
“314”战略部署和《总规》从国家层面给予了定位,指导重 庆构筑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海岸线从南到北逐步开发的30年 未来将是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的新时代
三大沿海增长极的成功 使中国进入了世界大国 行列,但也使得发展差 距逐步拉大,统筹协调 上升为核心问题
川渝作为中国纵深内陆 的最大人口密集地区, 其发展的成败决定了中 国能否走向全面繁荣, 步入强国之林。
川渝:全面繁荣的标 志
规划将积极响应新时期国家对重庆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市 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构想, 做到“整体把握,重点突出”。
在承接与推进《总体规划》实施的前提下,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定位与 空间策略,并着手于近期重大决策与行动,引领《总体规划》的分阶段 实施,重点对城市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交通设施布局、产业布局、重 点片区功能发展、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化、优化和完善。
2
工作过程
编制阶段:
工作思路阶段:2008年8月26日-10月6日; 初步方案阶段:10月7日-11月3日; 纲要成果阶段:11月4日-12月;
阶段性工作汇报:
10月6日,《工作思路》汇报; 10月29日,给鸿举市长《初步方案》汇报; 11月3日,给熙来书记、奇帆常务副市长《初步方案》汇报; 12月4日,《纲要成果》汇报;
4
1.发展定位:迈向国家中心城市
重庆直辖十年,主城区空间实现了战略性拓展的第一 步,超大城市空间框架初步成型。在新的国家要求和 国际化背景下,重庆正处于提升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也是实施主城区空间战略拓展第二步的关键时期。
“314”战略部署赋予重庆新的历史重任,经过十年快速发展, 重庆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重庆在国家中的重要性需要 重新再认识。
金融危机国际背景下,中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加速延伸,重 庆从发展后方跃升为前沿。新的机遇期内,亟需科学审视城 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推动重庆实现新的发展跃迁。
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构筑国家中心城市,已经成为重庆未 来十年发展的核心目标。
5
5
1.1 直辖市的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主要平台
(1)体现国家意志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