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网站建设与组网工程课程代码:092222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分:3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40 上机学时:16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局域网组网工程综合课程,包括网络基础、网络互联、网络工程。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必修课与核心课程,本课程含有网络的核心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内容,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走向职业生涯所必需掌握的重要课程。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掌握网络互联技术(路由交换技术)、服务器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层次与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应用与特点,熟练配置路由器交换机;2、了解服务器的相关特点,组成以及功能,掌握2种常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用法和维护;3、掌握综合布线各个子系统的特点,能初略计算网络工程中耗材的用量包括水晶头网线等常见物品;4、了解无线网络的特点,能搭建小型无线局域网;5、掌握ISA的基本用法,熟练搭建常见的各种如文件、WEB、DHCP、DNS等服务器。
6、能完成小型局域网的的设计,做出完整的网络工程方案;6、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课后配合上机练习,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
8、本课程将安排6次上机作业,必须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在布置后的2周内检查实验效果。
9、考核和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上课出勤+上机课+课下作业平时成绩(包括学习纪律、作业、实验)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60%。
期中考试,采用随堂考试方式进行。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 (2)第一章设计说明 (2)1.1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 (2)1.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校园网的组建的解析 (4)2.2校园网的需求分析 (4)第三章硬件设计 (5)3.1 所需硬件设备 (5)3.2 设备选购 (6)3.3 设备参数 (6)3.4 布线设计 (9)第四章详细设计 (10)4.1在L2-Switch上划分VLAN20,30,L3-Switch上划分VLAN10 (10)4.2 配置RSTP协议 (12)4.3在RouterA上配置NAT (14)4.4在路由器A上应用ACL (16)第五章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8)5.1 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18)5.1.1IIS的安装 (18)5.1.2 WWW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18)5.1.3 FTP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19)5.2 DNS服务器的安装级配置 (20)5.3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21)5.4打印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22)小结 (23)前言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网络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和满足的大家的需求。
对于学校来说,这里是知识的传授之地,因此对知识的更新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众多高校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
而一个校园网络的组建并不是仅用几个网络设备就能完成,它是个庞大的工程,有着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将学校中有需求的终端通过网络设备连接,不仅要实现网络内部的交流还得与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流,并且它还要涉及到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第一章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下图为XX 学校的网络拓扑模拟图,接入层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汇聚层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
在接入交换机上划分了办公子网VLAN 20 和学生子网VLAN 30,在汇聚交换机上划分了服务器子网VLAN 10。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接入层和汇聚层通过两条链路相连,汇聚层交换机通过VLAN1中的接口F0/1 与Router A 相连,Router A 通过广域网口和Router B 相连,Router B 则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ISP,通过ISP 连接到Internet。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教学大纲学时:72 学分:3一、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组网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网络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
掌握网络需求分析与工程方案设计、网络设备选型及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以及如何实现网络工程项目招投标、如何提供一份完整的校园网络工程投标书和典型工程解决方案等。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原理,如OSI7层模型、IEEE802标准等。
四、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五、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堂教学第一章网络工程设计基础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工程基本知识,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1.1 网络工程基本知识1.2 网络工程方法的研究1.3 网络工程过程模型1.4 网络应用模式1.5 Intranet/Exrtanet技术1.6 虚拟专用网VPN1.7 网络工程相关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第二章网络工程系统集成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系统集成的原则,熟悉系统集成的概念。
2.1 网络工程系统集成的概念2.2 网络信息集成的成次2.3 系统集成的实现2.4 系统集成的原则2.5 系统集成的具体工作2.6 系统集成设计的标准2.7 系统集成的优点第三章网络工程的规划与需求分析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工程的规划技术,熟悉分析网络工程。
3.1 网络工程的规划3.2 网络工程的需求分析3.3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3.4 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实例第四章网络设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设计,熟悉常网络逻辑设计。
4.1 网络总体设计4.2 网络逻辑设计4.3 地址的分配与聚合设计4.4 冗余设计4.5 安全设计4.6 编写逻辑设计文档4.7 逻辑网络设计举例第五章网络设备及系统选型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设备的选择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验收程序。
组网技术教学大纲.doc
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组网技术英文名称:Network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X4050191学时数:48其中实验(实训)学时数:48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0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组网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它全面地介绍了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网络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测试、验收鉴定过程和标准规范,基本上反映了网络工程最新技术和成果。
基础知识的内容有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设备、网络传输介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线槽规格和品种。
设计部分的内容有网络工程总体方案设计、各类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设计原则,以及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管理技术。
施工技术部分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布线技术和物理隔离技术。
测试部分介绍了局域网电缆、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光缆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使用的工具和故障诊断技术。
检验、验收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类布线工程的验收要点及相关文书资料内容。
另外还介绍了电视会议系统等新技术及其组网方案。
组网技术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网络系统集成概述掌握网络系统集成基础;系统集成的定义;网络建设的总体原则;系统集成的规范; 网络系统集成的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网络系统集成商的职责及要求,理解网络工程体系结构;掌握网络规划及工程方案设计;网络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网络系统的分层结构;网络通信平台设计;了解冗余设计;网络资源平台及网络安全设计;总体设计。
重点:网络系统集成难点:冗余设计(二)综合布线技术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和工程设计等级,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子系统;水平支干线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方案实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重点: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难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三)局域网技术及方案设计掌握网卡、集线器和交换机;链路聚合和生成树协议;交换机产品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交换机安装与调试初步,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系统方案设计,掌握三层交换机的原理与特点;三层交换机安装与调试初步,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缺点;无线局域网选型;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了解局域网方案设计。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NTEN2003课程类别:专业教学课程授课对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课学期:秋季学分:2.5学分主讲教师:李领治、张玉华等指定教材:杨威王云刘景宜,《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学位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网络设计与施工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介绍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同时对大量已成功实施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
培养学生网络工程方面的规划、安装、管理、维护等能力,为今后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具体目的:1、使学生了解组建局域网的各个环节。
2、介绍实际的组网和网络管理及维护方法。
3、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网络系统的理解。
4、使学生掌握组建网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网络系统集成绪论1、教学内容1.1网络系统集成概述(讲授,熟悉)1.1.1系统集成的相关概念1.1.2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1.1.3 网络系统集成的层面1.1.4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1.1.5网络系统集成的步骤1.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讲授,熟悉)1.2.1基础知识1.2.2OSI模型1.2.3TCP/IP体系结构1.2.4网络拓扑结构1.2.5IPv4协议1.2.6IPv6协议1.3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讲授,熟悉)2、教学要点系统集成概念,网络产品、技术和应用集成,系统集成内容和步骤。
回顾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的概念,OSI模型,TCP/IP协议、结构及功能,网络拓扑结构与选择。
IPv4地址、子网划分、掩码和域名系统;IPv6地址格式与结构,IPv6地址配置,Pv4向IPv6的过渡。
网络系统集成体系框架。
第二章网络工程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2.1网络项目管理基础(讲授,熟悉)2.1.1项目的概念及特点2.1.2网络项目管理要素2.1.3网络项目管理特点2.1.4网络项目管理内容2.2网络项目人员组成(自学,了解)2.2.1项目管理机构2.2.2项目团队组成与士气2.3网络系统集成需求分析(讲授,熟悉)2.3.1项目经理的职责2.3.2完整的需求调查文档记录2.3.3用户调查活动内容2.3.4市场调研活动内容2.3.5系统集成功能描述书2.4网络系统集成规划(讲授,熟悉)2.4.1网络物理拓扑结构2.4.2网络系统层次划分2.4.3有线网与无线网的融合2.4.4服务器布置策略2.4.5网络安全问题考虑2.5网络项目质量控制(讲授,熟悉)2.5.1ISO 9001质量管理2.5.2网络项目质量控制环节2.5.3网络项目质量指标体系2.5.4网络项目质量控制方法2.6网络项目成本及效益分析(讲授,了解)2.6.1网络项目成本测算2.6.2网络项目时间估算2.6.3网络项目效益与风险2.7Project 2002项目管理软件(自学,了解)2.7.1Project 2002家族成员2.7.2使用Project 2002管理项目2.8网络工程项目监理(讲授,了解)2.8.1网络工程监理的必要性2.8.2网络工程监理的内容2.8.3如何有效实施项目监理2、教学要点项目的概念,网络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机构的责任,项目团队的组织。
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组网技术教学大纲组网技术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的构建和维护中,组网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具备组网技术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组网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网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家庭,都需要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来支持各种业务和应用。
而组网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生的。
二、基础知识在组网技术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部分,我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基础概念: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如网络拓扑、协议、IP地址等。
2. 网络设备: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 网络协议:介绍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4.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以及如何保护网络安全。
三、组网技术在组网技术教学大纲的组网技术部分,我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设计与规划:介绍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网络拓扑设计、子网划分等。
2. 网络配置与管理:介绍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端口配置、路由器路由配置等。
3.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介绍网络故障排除的方法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步骤,以及网络维护的基本原则。
4. 网络优化与性能提升:介绍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如负载均衡、带宽管理等,以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实践环节在组网技术教学大纲的实践环节部分,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实际操作和实验,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网络拓扑,要求学生进行配置和管理,以及排除故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网技术。
五、评估方式在组网技术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部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考核方式,以评估学生对组网技术的掌握程度。
例如,可以设置笔试、实验报告、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组网技术30+20》教学大纲
《组网技术30+20》教学大纲第一篇:《组网技术30+20》教学大纲《组网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计算机网络是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应用领域日渐扩大,它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平台。
计算机网络课程也随之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开设它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批可以组建网络、使用网络、维护网络的应用型人才。
学习计算机网络组建技术,事先应具备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原理以及简单网络编程等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内容概括(一)本课程分二部分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2003建网。
第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以完成计算机网络的搭建,网络的配置;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各种服务器的配置;(二)教学详细内容:第一部分:网络基础理论1、计算机网络概述与通信模型(2学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领会计算机网络的涵义、分类、结构、功能等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内容及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了解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了解TCP/IP协议集2、网络组建设备(包括一些网络类别原理和集线器等知识2学时)了解集线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集线器的安装与调试掌握集线器网络的应用和构建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在网络工作中交换机和集线器之间的区别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网线的制作3、IP网络中的路由协议(2学时)了解静态路由了解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了解链路-状态路由理解IP网络中的收敛了解计算IP网络中的路由4、IP寻址与子网划分(2学时)理解IP寻址的概念了解IP地址的格式掌握固定长度掩码的作用及组成掌握子网划分方法了解无类域前路由及工作原理5、下一代网络IPv6技术(1学时)了解IPv6格式及扩展头了解多IP地址主机了解单播、组播和任一播头了解从IPv4到IPv6的过渡6、路由器的配置(7学时)了解路由器硬件组成及硬件连接了解路由器的配置途径掌握路由器命令行配置模式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掌握静态路由、默认路由的配置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理解NAT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上NAT的配置7、虚拟局域网VLAN(2学时)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掌握在交换机上VLAN的配置第二部分:Windows Server 2003与网络组建1、Windows Server 2003的功能及基本操作(2学时)Windows Server 2003简介Windows Server 2003功能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全性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对计算机账户管理的认识与了解对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管理的认识与了解理解目录服务,能够描述目录服务的功能理解工作组和域之间的区别了解活动目录的概念和体系结构掌握活动目录的安装(域的建立)掌握活动目录服务的管理2、DNS域名系统(2学时)了解DNS服务的功能和组成以及名称解析过程熟悉DNS的安装和配置掌握DNS客户机的配置3、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2学时)了解DHCP所提供的功能及工作原理掌握DHC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掌握DHCP客户端的设置4、Web服务器(2学时)了解IIS的功能掌握WEB站点的建立、配置和管理5、FTP服务器(2学时)掌握FTP站点的建立、配置和管理6、电子邮件以及代理服务器和终端服务器配置与管理(2学时)了解一些与电子邮件服务有关的协议和工作原理使用一些电子邮件工具配置邮件服务器并对服务器加以管理了解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使用一些代理工具配置代理服务器并对其进行管理三、实训与实践:共有20小时的上机时间,另外由学生在宿舍自己上机实验一:(2学时)路由器基本配置实验二:(2学时)静态路由、默认路由的配置实验三:(2学时)动态路由协义的配置实验四:(2学时)交换机划分VLAN 实验五:(2学时)DNS 服务器配置实验六:(2学时)DHCP服务器配置实验七:(2学时)WEB服务器配置实验八:(2学时)FTP服务器配置实验九:(2学时)代理服务器配置实验十:(2学时)邮件服务器配置四、学时分配建议:共50学时:理论30学时,实验20学时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计算机组网技术及应用参考书目:《MCSE制胜宝典—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设计师教程》《实战局域网与无盘工作站》《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windows 2000 网络使用指南》《linux 从入门到精通》六、大纲说明:本大纲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课时数目。
《网络工程》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近年来,Cisco认证考试内容和教材成为大学生把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而参与认证考试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学习途径,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Cisco认证及其学习内容,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参加Cisco认证考试打下入门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网际互联,TCP/IP简介,子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ⅤLSM)和TCP/IP排错,Cisco的互联网络操作系统(IOS)和安全设备管理器(SDM),管理Cisco互联网络,IP路由,增强IGRP(EIGR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第2层交换和生成树协议(STP),虚拟局域网(ⅤLAN),网络安全,网络地址转换,广域网,Cisco无线网络技术,IPv6,网络仿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网络工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选修课。
前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等,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二、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子网划分的原理并了解实际配置过程2.熟悉Cisco IOS及其操作配置界面和主要配置命令3.深刻理解IP路由的原理并了解实际配置过程4.理解IGRP/EIGRP和OSPF的原理,了解实际配置过程5.理解交换和生成树协议,了解虚拟局域网的原理及配置过程6.理解广域网技术并了解帧中继、ISDN等的配置过程7.理解网络安全、网络地址转换和实际配置过程8.理解无线网络技术和IPv69.掌握各种网络仿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第一章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及设计所完成的任务要求1.1课程设计题目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题目一1.2设计任务及要求用一组实验设备(4个路由器、二台交换机、二台三层交换机、一台防火墙)构建一个园区网,通过防火墙与校园网相联,实现到Internet的访问。
具体要求如下:a)在一台两层交换机SW1上划分2个VLAN(Vlan 10和Vlan 20)。
要求实现:两个Vlan均能通过路由器访问外网,但两个Vlan之间不能通信。
b)在一台三层交换机SW3上划分2个VLAN(Vlan 30和Vlan 40),两个Vlan之间能够通信。
要求:两个Vlan均只能通过路由器访问校园网(10.X.X.X),而不能访问Internet。
c)另外一台两层交换机SW2和一台三层交换机SW4之间使用冗余连接,在两台交换机上均划分两个Vlan(Vlan 50和Vlan 60),要求Vlan50可以访问内网所有VLAN,Vlan60既可以访问内网,又可以访问Internet。
d)园区网路由器内采用静态路由(或OSPF路由协议),使全网联通。
e)采用路由器将此园区网再与外网(校园网)相联,配置NAT协议。
f)画出网络拓扑图,并给各VLAN划分IP地址、掩码、网关,以及各网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g)需要在SW1中的VLAN10里面安装WWW、FTP、电子邮件等基本服务。
用访问控制列表使VLAN30和VLAN50中的用户在上班时间(9:00~17:00)不允许访问FTP服务器和WWW服务器,但可以访问 EMail 服务器。
h)IP分配规则:D区:IP范围: 192.168.24.0 - 192.168.31.255192.168.254.48-192.168.254.63 ( 路由器Serial口用)第二章使用工具介绍及系统环境配置2.1二层交换机2.1.1二层交换机概念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使用,参考学时64学时)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技术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了解局域网组网的主要技术以及组建局域网所需要的各种网络组件。
理解局域网中各种主要网络设备的功能、硬件结构及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
重点是掌握局域网的解决方案,局域网内IP地址的分配,子网的划分技术,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的配置、安装与管理。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基本内容: 1.1 TCP/IP体系结构1.2 局域网技术1.3 Internet接入方式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接入Internet的几种不同方式,掌握网络模型及TCP/IP协议簇的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TCP/IP体系结构4.教学建议:多方面举例,利用实例比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1.基本内容: 2.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2.3 网络工程的设计与验收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等级及设计与验收。
3.教学重点难点:网络工程的设计与验收4.教学建议:多使用图例说明第三章:网络设备1.基本内容: 3.1 网卡3.2 集线器3.3 交换机3.4 路由器3.5 无线网桥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各种硬件设备及其性能工作原理,能对其进行不同比较3.教学重点难点:路由器4.教学建议:在实践操作中教学第四章:网络应用服务器构建1.基本内容: 4.1 网络操作系统4.2 DHCP服务器4.3 DNS服务器4.4 Web服务器4.5 FTP服务器2.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在LAN中的各种服务器配置。
3.教学重点难点: DHCP、DNS、Web、FTP服务器4.教学建议:在实践操作中教学第五章: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1.基本内容: 5.1 网络规划与设计5.2 网络管理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网络设计过程中的规则及后期的管理。
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组网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3G003学时:96 学分:6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1、性质:《组网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是一门应用性专业课程,其先修课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2、任务:该课程主要讲解Windows2000组网技术。
介绍了Windows2000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DNS与WWW等各种服务的实现、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等等。
3、目的:通过学生对Windows2000组网技术的学习,全面了解Windows2000 系统管理所涉及的各项任务及其解决方案。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网络进行规划与设计,实现企业网络系统、学校Intranet等小型网络。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W indows2000的简介及安装1、教学目的和要求: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简史、Windows2000的基本知识及其安装。
学生应该掌握Windows2000的特点,Windows2000网络类型,Windows2000安装方法2、教学内容:§1.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简介§1.2 Windows2000的特点和主要功能§1.3 Windows2000的安装第二章互联网的服务与协议1、教学目的和要求:复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机构,常用的网络协议,和路由的基本概念。
学生应该掌握OSI和TCP/IP协议的结构和内容,熟悉路由的基本概念2、教学内容:§2.1 网络体系机构§2.2 常见的网络协议§2.3 基本的路由协议§2.4 常见的网络服务§2.5 windows2000的协议配置第三章终端和远程访问服务1、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了直接电缆连接方式,Windows2000提供的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终端服务。
学生应掌握直接电缆连接方式的创建和配置,终端服务的启动和配置。
2、教学内容:§3.1 直接电缆连接方式§3.2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3.3 电话服务§3.4 终端服务第四章配置DHCP服务1.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DHCP的概念、原理与设置。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教学大纲(本科)
局域网技术及组网工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LA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Engineering课程编号:2113407总学时:72 讲授:40 实验:32 学分:4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四年)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局域网技术及组网工程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局域网软硬件的选配、局域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配置等;能设计、组建并配置和管理局域网;了解和熟悉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以及局域网的典型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综合布线与网络测试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1、理论教学大纲内容:(一)、局域网基础知识1、网络的功能和分类(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局域网的特点、组成及拓扑结构(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以太网规范详解(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ATM与FDDI (要求达到“认识”层次)5、局域网深入探讨 (要求达到“认识”层次)6、无盘工作站与无盘网络的特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二)、局域网中的硬件和软件1、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光纤(要求达到“认识”层次)3、网卡(要求达到“理解”层次)4、集线器和交换机(要求达到“理解”层次)5、路由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6、服务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7、局域网操作系统(要求达到“认识”层次)(三)、典型局域网构建方案1、小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2、中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3、大型局域网构建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要求达到“理解”层次)5、局域网构建中的特殊问题(要求达到“认识”层次)6、结构化布线方法(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四)、组建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1、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工作组网络的使用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从工作站登录到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要求达到“运用”层次)5、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6、服务器管理相关知识(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五)构建PXE无盘网络1、构建基于Windows NT 4.0 Server的PXE无盘工作站(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构建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PXE无盘工作站(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PXE无盘网络常见问题(要求达到“认识”层次)(六)局域网共线上网的设置与应用1、在Windows 98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2、在Windows Server 2003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在Windows XP下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使用SyGate实现共线上网的方法 (要求达到“运用”层次)5、使用美萍网管大师管理网吧(要求达到“了解”层次)6、使用美萍电脑安全卫士守护网吧(要求达到“了解”层次)(七)、局域网应用1、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Intranet的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在Windows 98/2000操作系统下发送消息(要求达到“认识”层次)3、建立局域网中的电子邮件服务(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使用NetMeeting实现网络对话(要求达到“了解”层次)5、创建局域网聊天室(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八)、局域网维护1、数据备份与还原(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故障恢复(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事件查看器(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网络监视器(要求达到“认识”层次)5、系统性能监视(要求达到“认识”层次)(九)、局域网设计实例1、工程项目与用户需求(要求达到“认识”层次)2、局域网组建原则(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校园网系统整体方案(要求达到“认识”层次)4、工程进度安排(要求达到“了解”层次)5、测试与验收(要求达到“了解”层次)(十)、局域网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策略和步骤(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IP测试工具Pin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3、测试TCP/IP协议配置工具Ipconfig和Winipcf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4、网络协议统计工具Netstat和Nbtstat(要求达到“运用”层次)5、跟踪工具Tracert和Pathping(要求达到“运用”层次)6、常见故障排除实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2、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和网卡的安装、配置(4学时)认识网卡、线缆和端接器等硬件设备,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双绞线并掌握测试线缆连通性的方法,掌握网卡的安装和配置。
2010版030532006组网技术教学大纲
《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532006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 construct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4 实验:8 上机: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组网技术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组网技术与配置的方法和组网实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内容上追求理论讲解以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与实际设计与配置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组网技术与配置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组建和配置计算机网络,或解决计算机网络配置和使用中的问题。
为本专业学生在今后从事计算机组网、网络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同时还承担着素质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基本职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原理、网络协议的配置命令、简单网络管理技术;2.了解和掌握常用组网技术与配置的方法;3.能够运用网络仿真软件组建简单网络;4. 具备独立完成简单网络规划、设计、实施、配置与管理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能力。
5.了解组网络组建技术的新发展;(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一般知识,网络协议、网络的主要类型、性能、应用、标准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的基本原则,网络协议的原理、网络协议的配置、网络传输介质的使用,网络设备的使用,网络设计的规划、实施等,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常用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IP地址规划,常见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网络服务器的配置。
3.基本技能:掌握网络协议配置命令、网络仿真软件的使用,网络组建与编制技术文件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强,为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学习内容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联系实际、结合实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在
全面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掌握网络工程的概念,能够从网络的组建、维护、
配置、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最基本的概念到具体的应用,系统全面的介绍各种规模的网
络(包括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的组建、交换机、路由器等关键网络设备配置方法,高性能
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工程方案设计,同时掌握一些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技巧。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基本内容:网络体系结构、层次、协议、服务的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ISO/OSI RM 模型和TCP/IP模型以及比较,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发展。
重点与难点: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结合该模型透彻理解网络数据传送的过程
2、计算机网络实用程序
基本内容:
介绍络适配器安装与TCP/IP配置、网络实用程的使用
重点与难点:
掌握网络命令的使用格式及参数的含义,Netstat、Tracert、Route、Nbtstat、Net、Nslookup、Ping。
3、网络传输介质与应用,综合布线系统概述及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
同轴电缆、双绞线与光纤介质组网,双绞线的制作等;综合布线系统中六个子系统的设计及设计要点;掌握基本的网络工程施工技术。
重点与难点:
双绞线组建网络所需的设备及使用方法、双绞线的制作;各大子系统的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
4、交换机原理、交换机基本参数配置、交换机VLAN配置
基本内容:
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交换方式、特性、交换机的分类;网络设备的配置途径、交换
机配置中的三种模式及基本配置命令、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配置;交换机VLAN的概念、VLAN 功能、划分方式;交换机间VLAN中继技术。
重点与难点: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的交换方式;交换机的端口安全配置;交换机基于端口的VLAN 的划分方式实现;交换机VLAN间Trunk 配置技术;
5、管理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以太网链路聚合、三层交换技术及应用实验
基本内容: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配置STP、RSTP;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基于二层交换机+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实验;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通信实验;
重点与难点:
配置STP、RSTP;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6、路由器及静态路由配置;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通信实验;
基本内容:
路由器的功能和特性、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及路由协议的配置、路由器接口、内存组件、路由器的连接、路由器启动过程、掌握IP路由选择的实现、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静态路由的配置、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分类、RIP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及路由循环问题、 RIP特点、 RIP协议的配置
重点与难点:
路由协议;路由器对IP数据包的处理过程;RIP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及路由循环问题;
7、动态路由协议IGRP、OSPF协议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概念、作用、功能、 ACL基本原理、 ACL基本配置方法:
基本内容: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IGRP原理、IGRP定时器、IGRP度量值、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OSPF、最短路径计算;访问控制列表的概念、作用、功能、 ACL基本原理、 ACL基本配置方法;NAT的基本概念、 NAT 的应用环境、 NAT述语、 NAT技术的基本形式、 NAT基本配置方法、NAT实现TCP负载均衡、NAT的监视和维护命令;
重点与难点:
IGRP度量值、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OSPF 、最短路径计算;ACL基本原理、 ACL基本配置方法;NAT技术的基本形式、 NAT基本配置方法;
8、高可用性与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
基本内容:
网络可用性描述、可用性计算、进行高可用性网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重点分析电源系统高可用性和网络设备高可用性,RAID、集群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层次化网络拓扑设计、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功能及特点,分析典型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实例,园区网络安全隐范的分析。
重点与难点:
RAID、集群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园区网络安全隐范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9、防火墙技术与应用实验
基本内容:掌握防火墙的概念、分类;防火墙的技术、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功能、局限性;重点与难点:防火墙的技术分类、防火墙的体系结构、防火墙的常用功能实现方法
10、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应用
基本内容: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需求、特点、组成、协议、标准;
重点与难点:无线局域网协议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传输介质共享CSMA/CA,隐蔽站问题,暴露站问题;
11、TCP/IP协议分析
基本内容:掌握TCP/IP体系结构、局域网协议栈、网络层协议、ARP工作过程、 ARP报文格式、TCP报文格式、TCP连接管理、UDP 报文格式;
重点与难点:TCP/IP的主要协议;数据多层封装; TCP/IP协议的封装;局域网标准;TCP/IP 协议的封装、局域网标准、IEEE802.3帧结构、 IP 数据报格式、TCP报文格式、分析TCP 连接管理三次握手的过程;
12、中小规模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
基本内容:
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基础、层次化网络拓扑设计、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功能及特点,分析典型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实例,园区网络安全隐范的分析。
重点与难点:
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功能及特点;区网络安全隐范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三、课程习题的要求
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理论教学,以上机实践或实验为主。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1、TCP/IP配置与网络实用程序
2、交换机基本配置
3、交换机的端口安全
4、虚拟局域网VLAN、交换机端口隔离
5、跨交换机实现VLAN
6、 VLAN/802.1Q VLAN间通信
7、快速生成树配置
8、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9、静态路由
10、RIP 路由协议配置
11、OSPF单区域路由基本配置
12、多区域OSPF路由配置
13、利用IP标准访问列表进行网络流量的控制
14、利用IP扩展访问列表实现应用服务的访问限制
15、利用IP扩展访问列表实现应用服务的访问限制
16、利用动态NAPT实现局域网仿问互联网
17、利用NAT实现外网主机访问内网服务器
18、IP协议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局域网络的组建、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交换机路由器等关键网络设备的配置技术。
实验要求:在掌握了每章知识结构、知识内容、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完成各章节安排的实验。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1、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TCP/IP网络实用程序、TCP/IP协议分析、网络传
输介质与应用;
2、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三层交换技术、RIP、OSPF路由协议配置;
3、高可用性与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工程案例分析
考核方式:闭卷。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占60%,期未考试占40%。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网络设计》易建勋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杨威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附:课程教学日历
制定人:何建新审定人:批准人: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