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知识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端午节吃粽子粽子知识大全
导语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是习俗之一,那么如何吃粽子更健康呢?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历史记载】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所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糉,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导语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是习俗之一,那么如何吃粽子更健康呢?
【粽子趣闻】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
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粽子流派】
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导语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是习俗之一,那么如何吃粽子更健康呢?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
【粽子形状】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粽子做法】
(一)古代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导语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是习俗之一,那么如何吃粽子更健康呢?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具体做法,详细介
绍以下:
1、肉棕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导语端午节到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是习俗之一,那么如何吃粽子更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