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时间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MATLAB软件,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包括信号的显示、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反转等)、以及频域变换(如傅里叶变换)等,以加深对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离散时间信号是在时间轴上离散分布的信号,其数学表示为离散时间函数。
与连续时间信号不同,离散时间信号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点取值。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是研究信号的基本属性,包括幅度、时间、频率等。
通过时域分析,我们可以对信号进行各种基本运算和变换,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三、实验步骤1.信号生成:首先,我们使用MATLAB生成两组简单的离散时间信号,一组为正弦波,另一组为方波。
我们将这些信号存储在数组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显示。
2.信号显示:利用MATLAB的绘图功能,将生成的信号在时域中显示出来。
这样,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信号的基本属性,包括幅度和时间关系。
3.基本运算:对生成的信号进行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反转等。
将这些运算的结果存储在新的数组中,并绘制出运算后的信号波形。
4.傅里叶变换:使用MATLAB的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函数,将信号从时域变换到频域。
我们可以得到信号的频谱,进而分析信号的频率属性。
5.结果分析:对上述步骤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比较基本运算前后的信号波形变化,以及傅里叶变换前后的频谱差异等。
四、实验结果1.信号显示:通过绘制图形,我们观察到正弦波和方波在时域中的波形特点。
正弦波呈现周期性的波形,方波则呈现明显的阶跃特性。
2.基本运算:通过对比基本运算前后的信号波形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信号经过加法、减法、乘法、反转等运算后,其波形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两个信号相加后,其幅度和时间与原信号不同。
反转信号则使得波形在时间轴上反向。
3.傅里叶变换:通过FFT变换,我们将时域中的正弦波和方波转换到频域。
正弦波的频谱显示其频率为单一的直流分量,方波的频谱则显示其主要频率分量是直流分量和若干奇数倍的谐波分量。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

实验四 离散时间信号的DTFT一、实验目的1. 运用MA TLAB 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2. 运用MA TLAB 验证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一)、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DTFT已知一个离散时间系统∑∑==-=-Nk k N k k k n x b k n y a 00)()(,可以用MATLAB 函数frequz 非常方便地在给定的L 个离散频率点l ωω=处进行计算。
由于)(ωj e H 是ω的连续函数,需要尽可能大地选取L 的值(因为严格说,在MA TLAB 中不使用symbolic 工具箱是不能分析模拟信号的,但是当采样时间间隔充分小的时候,可产生平滑的图形),以使得命令plot 产生的图形和真实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图形尽可能一致。
在MA TLAB 中,freqz 计算出序列{M b b b ,,,10 }和{N a a a ,,,10 }的L 点离散傅立叶变换,然后对其离散傅立叶变换值相除得到L l eH l j ,,2,1),( =ω。
为了更加方便快速地运算,应将L 的值选为2的幂,如256或者512。
例3.1 运用MA TLAB 画出以下系统的频率响应。
y(n)-0.6y(n-1)=2x(n)+x(n-1)程序: clf;w=-4*pi:8*pi/511:4*pi;num=[2 1];den=[1 -0.6];h=freqz(num,den,w);subplot(2,1,1)plot(w/pi,real(h));gridtitle(‘H(e^{j\omega}的实部’))xlabel(‘\omega/ \pi ’);ylabel(‘振幅’);subplot(2,1,1)plot(w/pi,imag(h));gridtitle(‘H(e^{j\omega}的虚部’))xlabel(‘\omega/ \pi ’);ylabel(‘振幅’);(二)、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 的性质。
DSP实验报告--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表示-离散傅立叶变换和z变换-数字滤波器的频域分析和实现-数字

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表示离散傅立叶变换和z变换数字滤波器的频域分析和实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A(双语) 班级学号B13011025姓名陈志豪开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实验名称: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表示实验目的和任务:熟悉Matlab基本命令,理解和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频域表示及简单应用。
在Matlab环境中,按照要求产生序列,对序列进行基本运算;对简单离散时间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冲激响应和卷积输出;计算和观察序列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幅度谱和相位谱。
实验内容:基本序列产生和运算:Q1.1~1.3,Q1.23,Q1.30~1.33离散时间系统仿真:Q2.1~2.3LTI系统:Q2.19,Q2.21,Q2.28DTFT:Q3.1,Q3.2,Q3.4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Q1.1运行程序P1.1,以产生单位样本序列u[n]并显示它。
clf;n = -10:20;u = [zeros(1,10) 1 zeros(1,20)];stem(n,u);xlabel('Time index n');ylabel('Amplitude');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axis([-10 20 0 1.2]);Q1.2 命令clf,axis,title,xlabel和ylabel命令的作用是什么?答:clf命令的作用:清除图形窗口上的图形;axis命令的作用:设置坐标轴的范围和显示方式;title命令的作用:给当前图片命名;xlabel命令的作用:添加x坐标标注;ylabel c命令的作用:添加y坐标标注;Q1.3修改程序P1.1,以产生带有延时11个样本的延迟单位样本序列ud[n]。
运行修改的程序并显示产生的序列。
clf;n = -10:20;u = [zeros(1,21) 1 zeros(1,9)];stem(n,u);xlabel('Time index n');ylabel('Amplitude');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axis([-10 20 0 1.2]);Q1.23修改上述程序,以产生长度为50、频率为0.08、振幅为2.5、相移为90度的一个正弦序列并显示它。
时域离散信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时域离散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
3. 熟悉常用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方法。
4. 掌握时域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
5. 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时域离散信号的仿真分析。
二、实验原理时域离散信号是指在时间轴上取离散值的一类信号。
这类信号在时间上不连续,但在数值上可以取到任意值。
时域离散信号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信、图像处理、语音处理等。
时域离散信号的基本表示方法有:1. 序列表示法:用数学符号表示离散信号,如 \( x[n] \) 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2. 图形表示法:用图形表示离散信号,如用折线图表示序列。
3. 时域波形图表示法:用波形图表示离散信号,如用MATLAB软件生成的波形图。
常用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方法包括:1. 单位阶跃信号:表示信号在某个时刻发生突变。
2. 单位冲激信号:表示信号在某个时刻发生瞬时脉冲。
3. 正弦信号:表示信号在时间上呈现正弦波形。
4. 矩形脉冲信号:表示信号在时间上呈现矩形波形。
时域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1. 加法:将两个离散信号相加。
2. 乘法:将两个离散信号相乘。
3. 卷积:将一个离散信号与另一个离散信号的移位序列进行乘法运算。
4. 反褶:将离散信号沿时间轴翻转。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1)使用序列表示法表示以下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 u[n] \)- 单位冲激信号:\( \delta[n] \)- 正弦信号:\( \sin(2\pi f_0 n) \)- 矩形脉冲信号:\( \text{rect}(n) \)(2)使用图形表示法绘制以上信号。
2. 实验二: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方法(1)使用MATLAB软件生成以下信号:- 单位阶跃信号- 单位冲激信号- 正弦信号(频率为1Hz)- 矩形脉冲信号(宽度为2)(2)观察并分析信号的波形。
3. 实验三:时域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1)使用MATLAB软件对以下信号进行加法运算:- \( u[n] \)- \( \sin(2\pi f_0 n) \)(2)使用MATLAB软件对以下信号进行乘法运算:- \( u[n] \)- \( \sin(2\pi f_0 n) \)(3)使用MATLAB软件对以下信号进行卷积运算:- \( u[n] \)- \( \sin(2\pi f_0 n) \)(4)使用MATLAB软件对以下信号进行反褶运算:- \( u[n] \)4. 实验四:时域离散信号的仿真分析(1)使用MATLAB软件对以下系统进行时域分析:- 系统函数:\( H(z) = \frac{1}{1 - 0.5z^{-1}} \)(2)观察并分析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实验报告 实验3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0900220418姓名:梁芝铭1.实验目的(1)理解离散时间信号的系统及其特性。
(2)对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其时域特性。
(3)利用MATLAB 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仿真,观察结果,理解其时域特性。
2.实验原理离散时间系统,主要是用于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系统,即是将输入信号映射成的输出的某种运算,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1)线性系统当该系统的输入信号为12()()ax n bx n +时,其中a,b 为任意常数,输出为121212[()()][()][()]()()T a x n b x n a T x n b T x n a y n b y n+=+=+(2)时不变系统若()[()]y n T x n =,则[()]()T x n k y n k -=-。
3.实验内容及其步骤(1)复习离散时间系统的主要性质,掌握其原理和意义。
(2)一个简单的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仿真在MATLAB 中输入:n = 0:200; x = cos(2*pi*0.05*n); x1 = [x 0 0]; x2 = [0 x 0]; x3 =[0 0 x]; y = x2.*x2-x1.*x3; y = y(2:202); subplot(2,1,1); plot(n, x); 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Input Signal');subplot(2,1,2);plot(n,y);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signal'); 结果如下:(3)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的仿真在MATLAB中输入:n = 0:40; a = 2; b = -3;x1 = cos(2*pi*0.1*n); x2 = cos(2*pi*0.4*n);x = a*x1 + b*x2;num = [2.2403 2.4908 2.2403];den = [1 -0.4 0.75];ic = [0 0]; y1 = filter(num,den,x1,ic);y2 = filter(num,den,x2,ic); y = filter(num,den,x,ic);yt = a*y1 + b*y2; d = y - yt; subplot(3,1,1);stem(n,y); 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Due to Weighted Input: a \cdot x_{1}[n] + b \cdot x_{2}[n]');subplot(3,1,2);stem(n,yt); ylabel('Amplitude');title('Weighted Output: a \cdot y_{1}[n] + b \cdot y_{2}[n]');subplot(3,1,3);stem(n,d); 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Difference Signal');结果如下:(4)时不变与时变系统的仿真在MA TLAB中输入:% Generate the input sequencesclf; n = 0:40; D = 10; a = 3.0; b = -2;x = a*cos(2*pi*0.1*n) + b*cos(2*pi*0.4*n);xd = [zeros(1,D) x]; num = [2.2403 2.4908 2.2403]; den = [1 -0.4 0.75];ic = [0 0]; % Set initial conditions% Compute the output y[n]y = filter(num,den,x,ic);% Compute the output yd[n]yd = filter(num,den,xd,ic);% Compute the difference output d[n]d = y - yd(1+D:41+D);subplot(3,1,1); stem(n,y); ylabel('Amplitude'); title('Output y[n]'); grid;subplot(3,1,2); stem(n,yd(1:41)); 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due to Delayed Input x[n - ', num2str(D),']']); grid;subplot(3,1,3); stem(n,d); 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Difference Signal'); grid;结果如下:4.思考题(1)离散时间系统有何特点。
离散信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离散信号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
3. 掌握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
4. 熟悉离散系统响应的求解方法。
5. 利用MATLAB进行离散信号分析。
二、实验原理离散信号是指时间上不连续的信号,与连续信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采样性:离散信号是在时间上等间隔取样的信号。
2. 有限性:离散信号在时间上有限,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存在。
3. 线性时不变性:离散系统具有线性时不变性,即系统对信号的时延和幅度变换保持不变。
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序列表示法:用括号括起来的序列表示,如x[n]。
2. 图形表示法:用坐标轴表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信号幅度。
3. Z变换表示法:用Z变换表示,如X(z)。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1. 加法运算:两个离散信号相加,结果为它们的序列对应元素相加。
2. 乘法运算:两个离散信号相乘,结果为它们的序列对应元素相乘。
3. 移位运算:将离散信号沿时间轴左移或右移。
4. 展平运算:将离散信号沿时间轴展平,即将信号序列展开成矩阵形式。
离散系统响应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离散卷积法:用离散卷积运算求解离散系统响应。
2. Z变换法: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响应。
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用FFT求解离散系统响应。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1)在MATLAB中,创建一个离散信号序列x[n],并绘制其图形表示。
(2)利用Z变换,将离散信号序列转换为Z变换表示。
2. 实验二: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1)在MATLAB中,创建两个离散信号序列x[n]和y[n],并进行加法运算、乘法运算、移位运算和展平运算。
(2)绘制运算结果,并分析运算结果的特点。
3. 实验三:离散系统响应的求解(1)在MATLAB中,创建一个离散信号序列x[n],并设计一个离散系统。
(2)利用离散卷积法、Z变换法和FFT法求解离散系统响应。
离散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离散信号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离散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时域和频域表示。
3. 熟悉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4. 理解离散系统响应的概念,并学会使用MATLAB进行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三、实验原理离散信号是指只在离散时刻上有定义的信号,其特点是时域上的不连续性。
离散信号可以通过时域采样和频域变换进行分析。
四、实验内容1. 离散信号的生成与表示使用MATLAB生成以下离散信号:- 单位脉冲序列:δ[n]- 单位阶跃序列:u[n]- 单位斜坡序列:r[n]- 正弦信号:sin(nω0)- 指数信号:e^(αn)并分别绘制这些信号的时域波形图。
2. 离散信号的运算对上述生成的信号进行以下运算:- 加法运算:δ[n] + u[n]- 乘法运算:δ[n] e^(αn)- 移位运算:δ[n - 1]- 反褶运算:δ[-n]绘制运算结果的时域波形图。
3. 离散系统响应假设离散系统由以下差分方程描述:y[n] = x[n] + x[n - 1] - y[n - 1]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对输入信号x[n] = δ[n] 进行仿真,并绘制系统响应y[n] 的时域波形图。
4. 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对上述生成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频域表示。
绘制信号的频谱图,并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
五、实验步骤1. 使用MATLAB编写程序,生成上述离散信号。
2. 绘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图。
3. 对信号进行运算,绘制运算结果的时域波形图。
4. 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仿真,并绘制系统响应的时域波形图。
5. 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绘制信号的频谱图。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散信号的生成与表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生成了上述离散信号,并绘制了它们的时域波形图。
可以看出,这些离散信号在时域上是不连续的。
2. 离散信号的运算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律,如加法、乘法、移位和反褶等。
实验四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实验四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实验目的(1)理解和加深傅里叶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
(2)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3)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2.实验原理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频域分析,首先要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通过得到的频谱函数进行分析。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是傅立叶变换的一种。
它将以离散时间nT (其中,T 为采样间隔)作为变量的函数(离散时间信号)f (nT )变换到连续的频域,即产生这个离散时间信号的连续频谱()iw F e ,其频谱是连续周期的。
设连续时间信号f (t )的采样信号为:()()()sp n f t t nT f nT d ¥=-=-å,并且其傅里叶变换为:()()(){}sp n iwt f t f nT t nT dt e d ¥¥-=---=åòF 。
这就是采样序列f(nT)的DTFT::()()iwTinwT DTFT n F ef nT e ¥-=-=å,为了方便,通常将采样间隔T 归一化,则有:()()iwinw DTFT n F ef n e ¥-=-=å,该式即为信号f(n)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其逆变换为:()1()2iw DTFT inw F e dw f n e ppp-=ò。
长度为N 的有限长信号x(n),其N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为:1()[()]()knNN n X k DFT x n x n W -===å。
X(k)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为:101()[()]()knN N k x n IDFT X k X k W N --===å。
DTFT 是对任意序列的傅里叶分析,它的频谱是一个连续函数;而DFT 是把有限长序列作为周期序列的一个周期,对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分析,DFT 的特点是无论在时域还是频域都是有限长序列。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时间:指导教师(签名):班级:电信092 姓名:XXX 学号:910706201实验目的:用傅里叶变换对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进行频域分析。
实验环境:计算机、MATLAB软件实验原理: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即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
对系统进行频域分析即对其单位脉冲响应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系统的传输函数;也可由差分方程经过傅里叶变换直接求其传输函数,传输函数代表的就是频率响应特性。
而传输函数是w的连续函数,计算机只能计算出有限个离散频率点的传输函数值,故可在0~2∏之间取许多点,计算这些点的传输函数的值,并取它们的包络,所得包络即所需的频率特性。
实验内容和步骤:1、已知系统用下面差分方程描述:y(n)=x(n)+ay(n-1),试在a=0.95和a=0.5 两种情况下用傅立叶变换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要求写出系统的传输函数,并打印|H(e jω)|~ω曲线。
解:B=1;A=[1,-0.95]; [H,w]=freqz(B,A,'whole');subplot(1,3,1);plot(w/pi,abs(H),'linewidth',2);grid on;xlabel('\omega/\pi');ylabel('|H(e^j^\omega)|');title('幅频响应特性');axis([0,2,0,2.5]);B=1;A=[1,-0.5];[H,w]=freqz(B,A,'whole');subplot(1,3,3);plot(w/pi,abs(H),'linewidth',2);grid on;xlabel('\omega/\pi');ylabel('|H(e^j^\omega)|');title('幅频响应特性');axis([0,2,0,2.5]);图形如下图1、2所示:图1 a=0.95时的幅频响应特性图2 a=0.5时的幅频响应特性2、已知两系统分别用下面差分方程描述: y1(n)=x(n)+x(n-1) y2(n)=x(n)-x(n-1)试分别写出它们的传输函数,并分别打印|H(e jω)| ~ω曲线。
离散信号的实验报告

离散信号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离散信号的生成与观测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离散信号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离散信号的生成和观测方法;3. 练习使用计算机进行信号的生成和观测。
实验原理:离散信号是定义在离散时间上的信号。
在离散时间上,信号的取样是有限的,所以可以用数字表示信号的取值。
离散信号可以看作是连续信号在时间维度上的抽样。
离散信号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选择采样周期T和采样点数N;2. 定义连续信号的表达式;3. 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定时采样连续信号的值,得到离散信号。
离散信号的观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将离散信号输入计算机,利用编程语言读取数据;2. 对离散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3. 输出观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实验步骤:1. 设置采样周期T为1 ms,采样点数N为1000;2. 选择正弦信号作为连续信号的表达式,频率f为10 Hz,振幅为1;3. 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如采样频率为100 Hz;4. 在计算机中编写程序,采样并观测离散信号。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离散信号的采样值。
利用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时域和频域上的信号特性。
在时域上,我们观察到离散信号在时间轴上的抽样点,可以根据抽样点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分析信号的周期性、稳定性等特性。
在频域上,我们观察到离散信号的频谱图,可以根据频谱上的峰值和分布情况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能量分布等。
实验讨论:离散信号的生成和观测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也是许多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方法。
生成离散信号时,采样频率的选择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以避免采样失真。
观测离散信号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号处理和分析,如滤波、谱分析等。
离散信号的特性和应用都十分广泛。
在通信系统中,离散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是实现音视频编码和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在信号处理领域,离散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常用于故障诊断、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等方面。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作者:————————————————————————————————日期:实验6 离散时间系统的z 域分析(综合型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z 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并掌握MAT LAB实现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系统函数的定义及z 域分析方法。
3) 掌握系统零极点的定义,加深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与方法 1. z 变换序列(n)x 的z 变换定义为(z)(n)znn X x +∞-=-∞=∑ (1)Z 反变换定义为11(n)(z)z 2n rx X dz jπ-=⎰(2)MA TLA B中可采用符号数学工具箱z trans 函数和iz trans 函数计算z 变换和z 反变换: Z=ztran s(F)求符号表达式F的z 变换。
F=iztra ns(Z)求符号表达式Z 的z 反变换 2.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H(z)定义为单位抽样响应h(n)的z 变换(z)(n)znn H h +∞-=-∞=∑ (3)此外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还可由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z 变换之比得到(z)(z)/X(z)H Y = (4)由(4)式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时间函数可以表示为101101...(z)...MM NN b b z b z H a a z a z----+++=+++ (5) 3. 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MATLAB 中可采用roots 来求系统函数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根,从而得到系统的零极点。
此外还可采用MATL AB 中zpl ane 函数来求解和绘制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zp lane 函数的调用格式为:zplane(b,a) b、a 为系统函数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行向量) zplane (z,p) z 、p为零极点序列(列向量) 系统函数是描述系统的重要物理量,研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不仅可以了解系统单位抽样响应的变化,还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响应以及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函数的极点位置决定了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的波形,系统函数零点位置只影响冲激响应的幅度和相位,不影响波形。
硕士信号处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已成为通信、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用信号处理算法的MATLAB实现。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1.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熟悉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延时、翻转等。
(2)实验步骤:- 使用MATLAB生成两个离散时间信号。
- 对信号进行基本操作,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延时、翻转等。
- 观察并分析操作结果。
2.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实验目的: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如单位脉冲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等。
(2)实验步骤:- 使用MATLAB设计一个离散时间系统。
- 计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
- 分析系统特性。
(1)实验目的: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等。
(2)实验步骤:- 使用MATLAB生成一个离散时间信号。
- 对信号进行FFT和DFT变换。
- 分析信号频谱。
4.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1)实验目的: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如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椭圆滤波器等。
(2)实验步骤:- 使用MATLAB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
- 使用窗函数法实现滤波器。
- 对滤波器进行性能分析。
5. 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如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
(2)实验步骤:- 选择一个信号处理应用案例。
- 分析案例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
-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操作简单易懂,通过MATLAB可以实现各种操作,方便快捷。
武汉工程大学matlab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实验【范本模板】

武汉工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二专业班级:14级通信03班学生姓名:秦重双学号:1404201114实验时间:2017年5月3日实验地点:4B315指导老师: 杨述斌实验一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①认识常用的各种信号,理解其数学表达式和波形表示。
②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数值信号波形的方法。
③掌握序列的简单运算及计算机实现与作用。
④理解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Z变换及它们的性质和信号的频域特性。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语言环境。
三、实验基础理论1、序列的相关概念离散时间信号用一个称为样本的数字序列来表示。
一般用{x[n]}表示,其中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是﹣∞到﹢∞之间的整数。
为了表示方便,序列通常直接用x[n]表示。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一个有限长序列,也可以是一个无限长序列。
有限长(也称为有限时宽)序列仅定义在有限的时间间隔中:﹣∞≤N1 ≤N2 ≤+∝。
有限长序列的长度或时宽为N=N1 -N2+1。
满足x[n+kN]=x[n](对于所有n)的序列称为周期为N的周期序列,其中N取任意正整数;k取任意整数;2、常见序列常见序列有单位取样值信号、单位阶跃序列、矩形序列、斜变序列、单边指数序列、正弦序列、复指数序列等。
3、序列的基本运算序列的基本运算有加法、乘法、倒置(反转)、移位、尺度变换、卷积等。
4、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关概念5、Z变换的相关概念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知识准备认真复习以上基础理论,理解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原理。
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和绘制单位样值信号、单位阶跃序列、指数序列、正弦序列及随机离散信号的波形,以加深对离散信号时域表示的理解。
①单位取样值信号Matlab程序x=0;y=1;stem(x,y);title('单位样值’);axis([—2,2,0,1]);②单位阶跃序列Matlab程序n0=0;n1=—5;n2=5;n=[n1:n2];x=[(n—n0)>=0];stem(n,x);xlabel('n');ylabel(’x(n)’);title(’单位阶跃序列’);③指数序列、正弦序列Matlab程序n=[0:10];x=(1/3)。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实验三: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在学习了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信号在频域上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
2.熟悉离散时间序列的3种表示方法: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DTFT),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Z变换。
二.实验相关知识准备1.用到的MATLAB命令运算符和特殊字符:< > .* ^ .^语言构造与调试:error function pause基本函数:angle conj rem数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函数:fft ifft max min工具箱:freqz impz residuez zplane三.实验内容1.离散傅立叶变换在MATLAB中,使用fft可以很容易地计算有限长序列x[n]的离散傅立叶变换。
此函数有两种形式:y=fft(x)y=fft(x,n) 求出时域信号x的离散傅立叶变换n为规定的点数,n的默认值为所给x的长度。
当n取2的整数幂时变换的速度最快。
通常取大于又最靠近x的幂次。
(即一般在使用fft函数前用n=2^nextpow2(length(x))得到最合适的n)。
当x的长度小于n时,fft函数在x的尾部补0,以构成长为n点数据。
当x的长度大于n时,fft函数将序列x截断,取前n点。
一般情况下,fft求出的函数多为复数,可用abs及angle分别求其幅度和相位。
注意:栅栏效应,截断效应(频谱泄露和谱间干扰),混叠失真例3-1:fft函数最通常的应用是计算信号的频谱。
考虑一个由100hz和200hz正弦信号构成的信号,受零均值随机信号的干扰,数据采样频率为1000hz。
通过fft函数来分析其信号频率成分。
t=0:0.001:1;%采样周期为0.001s,即采样频率为1000hzx=sin(2*pi*100*t)+sin(2*pi*200*t)+1.5*rand(1,length(t));%产生受噪声污染的正弦波信号subplot(2,1,1);plot(x(1:50));%画出时域内的信号y=fft(x,512);%对x进行512点的fftf=1000*(0:256)/512;%设置频率轴(横轴)坐标,1000为采样频率subplot(2,1,2);plot(f,y(1:257));%画出频域内的信号实验内容3-2:频谱泄漏和谱间干扰假设现有含有三种频率成分的信号x(t)=cos(200πt)+sin(100πt)+cos(50πt)用DFT分析x(t)的频谱结构。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实验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1.实验目的(1)学习MATLAB软件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加深对常用离散时间信号的理解。
(2)利用MATLAB产生常见离散时间信号及其图形的显示,进行简单运算。
(3)熟悉MATLAB对离散信号的处理及其应用。
2.实验原理离散时间信号是时间为离散变量的信号。
其函数值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序列”。
(1)单位抽样序列如果序列在时间轴上面有K个单位的延迟,则可以得到,即:该序列可以用MATLAB中的zeros函数来实现。
(2)正弦序列可以利用sin函数来产生。
(3)指数序列在MATLAB中通过:和来实现。
3.实验内容及其步骤(1)复习有关离散时间信号的有关内容。
(2)通过程序实现上述几种信号的产生,并进行简单的运算操作。
单位抽样序列参考:% Generation of a Unit Sample Sequenceclf;% Generate a vector from -10 to 20n = -10:20;% Generate the unit sample sequenceu = [zeros(1,10) 1 zeros(1,20)];% Plot the unit sample sequencestem(n,u);xlabel('Time index n');ylabel('Amplitude');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axis([-10 20 0 1.2]);如果序列在时间轴上面有K个单位的延迟,则可以得到,即:,通过程序来实现如下所示结果。
正弦序列参考:% Generation of a sinusoidal sequencen = 0:40; f = 0.1;phase = 0; A = 1.5;arg = 2*pi*f*n - phase; x = A*cos(arg);clf; % Clear old graphstem(n,x); % Plot the generated sequenceaxis([0 40 -2 2]); grid;title('Sinusoidal Sequence'); xlabel('Time index n');ylabel('Amplitude'); axis;指数序列参考:% Generation of a real exponential sequenceclf; n = 0:35; a = 1.2; K = 0.2;x = K*a.^n; stem(n,x);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3)加深对离散时间信号及其特性的理解,对于离散信号能进行基本的运算(例如信号加、乘、延迟等等),并且绘出其图形。
信号与系统实验四 离散时间LTI系统分析实验报告资料

实验四 离散时间LTI 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一)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离散系统时域分析的方法1、学会运用MATLAB 求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2、学会运用MATLAB 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3、学会运用MATLAB 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卷积和(二)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离散时间LTI 系统z 域分析的方法1、学会运用MATLAB 求离散时间信号的z 变换和z 反变换2、学会运用MATLAB 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的零极点3、学会运用MATLAB 分析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其时域特性的关系4、学会运用MATLAB 进行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二、实验条件装有matlab2015a 的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一)熟悉两部分相关内容原理 (二)完成作业1、表示某离散LTI 系统的差分方程如下:)()()(.)(.)(12240120-+=---+n x n x n y n y n y其中,)(n x 为激励,)(n y 为响应。
(1)试用MATLAB 命令中的filter 函数求出并画出)(n x 为单位阶跃序列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程序:a=[1 0.2 -0.24];b=[1 1];n=-5:30;x=uDT(n);y=filter(b,a,x);stem(n,y,'fill');xlabel('n');title('x(n)为单位阶跃序列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运行结果:(2)试用MATLAB命令求出并画出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注:分别用filter函数和impz 函数求解,并比较二者结果是否一致];程序:%filter函数a=[1 0.2 -0.24];b=[1 1];n=0:30;x=impDT(n);y=filter(b,a,x);subplot(211);stem(n,y,'fill');xlabel('n');title('filter函数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impz函数subplot(212);impz(b,a,30);title('impz 函数求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运行结果:(3)试用MATLAB 命令中的conv 函数求出并画出)(n x 为单位阶跃序列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注:)()(n h n x 和各取前100个样点],并与(1)的结果进行比较; 程序:a=[1 0.2 -0.24]; b=[1 1]; n=-50:50; x1=impDT(n); y1=filter(b,a,x1);nx=-50:50; nh=-50:50;x=double(uDT(nx)); h=double(y1); y=conv(x,h); ny1=nx(1)+nx(1);ny=ny1+(0:(length(nx)+length(nh)-2)); stem(ny,y,'fill');xlabel('n');title('y(n)=x(n)*h(n)'); axis([-5,30,0,2.5]);运行结果:(4)试用MATLAB 命令求出此系统的系统函数)(z H ,并画出相应的零极点分布图,根据零极点图讨论该系统的稳定性; 程序:a=[1 0.2 -0.24]; b=[1 1 0]; zplane(b,a);legend('零点','极点'); title('零极点分布图');运行结果:结论:该因果系统的极点全部在单位圆内,故系统是稳定的。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2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表示法;2、加深对冲激响应和卷积分析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在时域中,离散时间系统对输入信号或者延迟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生成具有所需特性的输出信号,具体框图如下:其输入、输出关系可用以下差分方程描述:输入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记系统单位冲激响应,则系统响应为如下的卷积计算式:当时,h[n]是有限长度的(),称系统为FIR系统;反之,称系统为IIR系统。
三、实验内容1、用MATLAB求系统响应1)卷积的实现线性移不变系统可由它的单位脉冲响应来表征。
若已知了单位脉冲响应和系统激励就可通过卷积运算来求取系统响应,即程序:x=input(‘Type in the input sequence=’); %输入xh=input(‘Type in the impulse response sequence=’); %输入hy=conv(x,h); % 对x,h进行卷积N=length(y)-1; %求出N的值n=0:1:N; %n从0开始,间隔为1的取值取到N为止disp(‘output sequence=’); disp(y); %输出ystem(n,y); %画出n为横轴,y为纵轴的离散图xlabel(‘Time index n’); ylable(‘Amplitude’); % 规定x轴y 轴的标签输入为:x=[-2 0 1 -1 3]h=[1 2 0 -1]图形:2)单位脉冲响应的求取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可用MATLAB的函数filter来仿真y=filter(b,a,x);其中,x和y是长度相等的两个矢量。
矢量x表示激励,矢量a,b 表示系统函数形式滤波器的分子和分母系数,得到的响应为矢量y。
例如计算以下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y(n)+0.7y(n-1)-0.45y(y-2)-0.6y(y-3)=0.8x(n)-0.44x(n-1)+0.36x(n-2)+0.02x(n-3)程序:N=input(‘Desired impuse response length=’);b=input(‘Type in the vector b=’);a=input(‘Type in the vector a=’);x=[1 zeros(1,N-1)];y=filter(b,a,x);k=0:1:N-1;stem(k,y);xlabel(’Time index n’); ylable(‘Amplitude’);输入:N=41b=[0.8 -0.44 0.36 0.02]a=[1 0.7 -0.45 -0.6]图形:2、以下程序中分别使用conv和filter函数计算h和x的卷积y和y1,运行程序,并分析y和y1是否有差别,为什么要使用x[n]补零后的x1来产生y1;具体分析当h[n]有i个值,x[n]有j个值,使用filter完成卷积功能,需要如何补零?程序:clf;h = [3 2 1 -2 1 0 -4 0 3]; %impulse responsex = [1 -2 3 -4 3 2 1]; %input sequencey = conv(h,x);n = 0:14;subplot(2,1,1);stem(n,y);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Obtained by Convolution'); grid;x1 = [x zeros(1,8)];y1 = filter(h,1,x1);subplot(2,1,2);stem(n,y1);xlabel('Time index n'); 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Generated by Filtering'); grid;图形:因为在y=filter(b,a,x)中,利用给定矢量a和b对x中的数据进行滤波,结果放入y矢量中,y与x长度要相等,所以要使用x[n]补零后的x1来产生y1。
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对离散信号和系统在频域中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
学会通过matlab,对离散时间序列的三种表示方法: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Z变换。
二、实验内容1、修改程序P3.1,计算如下有限长序列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g[n]=[1357911131517]并重做习题Q3.2。
讨论你的结果。
你能解释相位谱中的跳变吗?2、选取两个改变了长度的序列以及两个不同的时移值,重做习题Q3.73、编写一个MATLAB程序,用一个N点复数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两个长度为N的实数序列的N点离散傅里叶变换,并将结果同直接使用两个N点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4、选取两个不同的时移量,重做习题Q3.335、选取两个不同长度的序列,重做习题Q.336、选取另外两组等长序列重做习题Q3.36三、主要算法与程序1、w=-4*pi:8*pi/511:4*pi;num=[1357911131517];den=[1];h=freqz(num,den,w);%Plot the DTFTsubplot(2,2,1)plot(w/pi,real(h));gridtitle('H(e^{j\omega})的实部')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2)plot(w/pi,imag(h));gridtitle('H(e^{j\omega})的虚部')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3)plot(w/pi,abs(h));gridtitle('|H(e^{j\omega})|幅度谱')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4)plot(w/pi,angle(h));gridtitle('[H(e^{j\omega})]相位谱')xlabel('\omega/\pi');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2、(1)序列为[9123456789],时移为30;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的时移性质clf;w=-pi:2*pi/255:pi;wo=0.4*pi;D=30;num=[9123456789];h1=freqz(num,1,w);h2=freqz([zeros(1,D)num],1,w);subplot(2,2,1)plot(w/pi,abs(h1));gridtitle('原序列的幅度谱')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2)plot(w/pi,abs(h2));gridtitle('时移D=30后序列的幅度谱')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3)plot(w/pi,angle(h1));gridtitle('原序列的相位谱')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subplot(2,2,4)plot(w/pi,angle(h2));gridtitle('时移D=30后序列的相位谱')xlabel('\omega/\pi');ylabel('振幅');(2)序列为[12345678910],时移为50;D=50;num=[12345678910];3、clf;g=[1124];h=[2321];x=g+i*h;N=length(x)-1;n=0:N;gk=fft(g);hk=fft(h);xk=fft(x);xk1=fft(conj(x));gk1=(xk+xk1)/2;hk1=(xk-xk1)/2i;subplot(4,2,1)stem(n,abs(gk));gridtitle('实部序列gk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4,2,2)stem(n,abs(hk));gridtitle('虚部序列gk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4,2,3)stem(n,abs(gk1));gridtitle('通过xk得到的gk1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4,2,4)stem(n,abs(hk1));gridtitle('通过xk得到的hk1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4,2,5)stem(n,angle(gk));gridtitle('实部序列gk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 subplot(4,2,6)stem(n,angle(hk));gridtitle('虚部序列hk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 subplot(4,2,7)stem(n,angle(gk1));gridtitle('通过xk得到的gk1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 subplot(4,2,8)stem(n,angle(hk1));gridtitle('通过xk得到的hk1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4、function y=circshift(x,M)if abs(M)>length(x)M=rem(M,length(x));endif M<0M=M+length(x);endy=[x(M+1:length(x))x(1:M)];%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圆周时移性质,时移为10x=[0246810121416];N=length(x)-1;n=0:N;y=circshift(x,10);XF=fft(x);YF=fft(y);subplot(2,2,1);stem(n,abs(XF));gridtitle('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2,2,2);stem(n,abs(YF));gridtitle('圆周移位10后的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幅度');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subplot(2,2,3);stem(n,angle(XF));gridtitle('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相位');subplot(2,2,4);stem(n,angle(YF));gridtitle('圆周移位10后的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相位'); 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相位');%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圆周时移性质,时移为20y=circshift(x,20);5、序列为x=[0246810121416],时移为10;序列为x=[02468101214161820],时移为10;6、function y=circonv(x1,x2)L1=length(x1);L2=length(x2);if L1~=L2,error('长度不相等的序列'),endy=zeros(1,L1);x2tr=[x2(1)x2(L2:-1:2)];for k=1:L1sh=circshift(x2tr,1-k);h=x1.*sh;y(k)=sum(h);end%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圆周卷积g1=[1234567];g2=[21-12-113];ycir=circonv(g1,g2);disp('圆周卷积的结果');disp(ycir)G1=fft(g1);G2=fft(g2);yc=real(ifft(G1.*G2));disp('离散傅里叶变换乘积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结果=');disp(yc)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图1图2.1图2.2图3图4.1图4.2图5.1序列长度9图5.2序列长度11Q6、圆周卷积的结果18183225393925离散傅里叶变换乘积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结果=18.000018.000032.000025.000039.000039.000025.0000、五、实验小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离散信号和系统在频域中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姓名:寇新颖 学号:20100304026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常用的序列,理解其数学表达式和波形表示。
2.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数字信号波形的方法。
3.掌握序列的相加、相乘、移位、反褶等基本运算及计算机实现与作用。
4.掌握线性卷积软件实现的方法。
5.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6.通过编程,上机调试程序,进一步增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序列的基本概念
离散时间信号在数学上可用时间序列)}({n x 来表示,其中)(n x 代表序列的第n 个数字,n 代表时间的序列,n 的取值范围为∞<<∞-n 的整数,n 取其它值)(n x 没有意义。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由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得到,例如对模拟信号)(t x a 进行等间隔采样,采样间隔为T ,得到)}({nT x a 一个有序的数字序列就是离散时间信号,简称序列。
2.常用序列
常用序列有:单位脉冲序列(单位抽样))(n δ、单位阶跃序列)(n u 、矩形序列)(n R N 、实指数序列、复指数序列、正弦型序列等。
3.序列的基本运算
序列的运算包括移位、反褶、和、积、标乘、累加、差分运算等。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7.0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知识准备
认真复习以上基础理论,理解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原理。
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
利用MATLAB 编程产生下列有限长序列:
(1)单位脉冲序列)(n δ
(2)单位阶跃序列)(n u
(3)实指数序列x(n)=an
(4)Sinc 函数()sin(/4)f n ,(2020)/4
n n n =
-<< 3.序列的运算 利用MATLAB 编程完成上述两序列的移位、反褶、和、积、标乘、累加等运算,并绘制)2-(n δ+)-(n u 运算后序列的波形。
4.上机调试并打印或记录实验结果。
5.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程序及结果
1、实现)2-(n δ+)-(n u
程序如下:
%n1=-10;n2=10;k0=0;
k1=0;k2=-2;
n=n1:n2;
x1=[-n>=k0];
subplot(311);
stem(n,x1,'filled','r');
x2=[(n-k2)==0];
subplot(312);
stem(n,x2,'filled');
x3=x1+x2;
subplot(313);
stem(n,x3,'filled');
2、实现)
u
(n
程序如下
n1=-2;n2=8;n0=0;
n=n1:n2;
x=[n>=n0];
stem(n,x,'filled');
axis([n1,n2,0,1.1*max(x)]);
title('µ¥Î»½×Ô¾ÐòÁÐ');
xlabel('ʱ¼ä£¨n£©');ylabel('·ù¶Èx(n)')
;
3、实现x1=u(n+6)(-10<n<10),x2=u(n-4)(-10<n<10) 程序如下:
n1=-10;n2=10;
k0=0;k1=-6;k2=4;
n=n1:n2;
x0=[n>=k0];
x1=[(n-k1)>=0];
x2=[(n-k2)>=0];
subplot(311),stem(n,x0,'filled','r'); ylabel('u(n)');
subplot(312),stem(n,x1,'filled','r'); ylabel('u(n+6)');
subplot(313),stem(n,x2,'filled','r'); ylabel('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