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与辨析 秦振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之 “之”常用作代词、助词,也用作动词。 1、代词的辨析。 “之”在动词和介词的后面,用作代词。 (1)可代人,也可代物、代事;可代单数, 也可代复数。译为他(她、它)们,或这件事、 这些事等。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 蔺相如固止之。 • “之”分别用在动词“睨”、“止”的后 面,代人:分别代陈尧咨、门客,可译为 他、他们。
• (2)作“因为”讲的介词“以”如果删去,意 思往往不明确; •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以”删去,分句间仍是因果 关系,意思依然完整。例: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 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删去“以”,仍是因果关系,意思依然完整。。
• 3.“以”后省略宾语的“以为”和表“认为” 的“以为”的辨析 • “以”后省略宾语的“以为”,翻译时补出宾语 意思才通顺;表“认为”的“以为”可不作翻译, 与现在的意思完全一致。例: •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以”后的宾语“它”、“五柳”省略了,补出 后意思才完整。 • 下面句中“以为”都是“认为”,与现在的“以 为“意思相同。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文言虚词的用法与辨析
• 以 • “以”常用作介词、连词,也用作动词。 • 1.介词“以”和连词“以”的辨析 • (1)介词“以”的后面一定带有名词或名词短 语。因此,只要看到“以”的后面有名词或名词 短语,而全句只有一个动词,就可以断定“以” 是介词。例: •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太医以王命聚之。 • “以”后的“钟罄”、“王命”是名词和名词短 语,故“以”为介词。
• ②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的、自己的。 •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 其名位:我的名位。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 其子:自己的孩子。
• • • • • • • • • •
③表第一人称。或者“你的”“你”。 诸君各言其志。(司马光《孝武帝》) 其志:你们的志向。 ④表近指或远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或那、 那个、那些。 其间千二百里。 其间:这中间。 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本:这个稿本。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 其璧:那块和氏璧。
• 而 • “而”常用作连词,也用作语气词、代词。 • 用作代词、语气词的“而”,联系语境便可确认; • 用作连词的“而”,表示转折、假设、目的、因 果关系,如果理解了句意,也比较容易确认; • 对并列关系与承接关系的确认要稍费点心思; • 难点是表修饰关系,还是表承接关系的确认。
• 1、并列关系与承接关系的辨析 • 表并列关系的“而”前后是并行的,不分先后, 可以互换;表承接关系的“而”先后有序,不 能互换。例: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而”两边的词语均表示平行的两个方面,没 有先后之分,前后均可调换,都表并列关系。 •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魏学洢《核舟记》 •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欧阳修《伶官传序》) • 先“启”后“观”,先“受”后“藏”,“而” 均为承接关系。
• 2、承接关系与修饰关系的辨析 • “而”连接的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如果有先 后顺序之分,一个不能修饰后一个,“而”表承 接关系,如:启窗而观、受而藏之。 • 如果“而”连接的两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同时 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的,“而”表修 饰关系。例: • 子路拱而立。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拱”和“立”、“跂”和“望”都是同时发生 的,“而”均表表修饰关系。
• ③用在及物动词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 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输》 • 何罪之有?——有什么罪?
• ④用在中心词后,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荀子· 劝学》) • 对③、④这两种情况,只有从上下文的意思辨 析了。 • (2)语气助词,有两种情况,辨析方法为: • ①如果“之”前有时间词,“之”是表舒缓语 气的助词,无义。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 《项脊轩志》) • 两个“之”均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义
• 特殊的情况有两种: • (1)“以”是介词,宾语承前省略了,表面看, “以”后面是动词,而非名词。例: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以”字后的宾语“衣食”、“假寐” 。因为 这在前面都出现过,再出现就重复了。对此,只 要注意一下“以”的宾语是否能在前面找到,如 果能在前面找到,翻译时把这个宾语补出来又与 原文吻合,就可以断定这个“以”是介词。如果 “以”是连词,它后面是不可能补出宾语的。
• 喜而收之,将献公堂。(蒲松龄《促织》) • “喜”是心理活动的动词,作“收”的状语, 表修饰关系。 •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司马迁《孙子吴起列 传》)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墨子•公输》) • “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在宋城上”, 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和处 所,“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词,表修饰关 系。
• 3、“而” 前面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心理活动 的动词、介宾短语等,“而”表示修饰关系。例: •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两句中的“朝”、“暮”、“终日”是时间名词, 表示后面“往”、“归”、“思”的时间,“而” 均为修饰关系。 •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徐”,慢慢的, 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作后面动词的状 语,“而”均表修饰关系。
• 2.都作“因为”讲的介词“以”和连词“以” 的辨析 • (1)作“因为”讲的介词“以”用在单句中, “以”后面是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以”和 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修饰谓语动 词或形容词,作状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以”, 用在复句中,只起连接两个分句的作用,不作句 子成分。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 而吾以捕蛇独存。 • “以物”、“以己”、 “以捕蛇”,都是介宾 结构,分别作“喜”、“悲”、“捕蛇”的状语, 如果删去“以”,意思是不明确的。
• (2)连词“以”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形容 词表顺承、并列、因果等关系。 • 只要看到“以”字前后都有动词或形容词, 就可以断定“以”是连词。例: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 “以”前后分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故“以” 均为连词。
• (3)如果删去句中的“以”,读起来仍通 顺,句意表达不受影响,这个“以”是连 词;如果删去后读起来不顺,句意也不明, 这个“以”是介词。例: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 “以”前后分别是动词短语,或连接两个 分句,故“以”均为连词。
• ②“之”前有疑问代词,“之”为动词。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 •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 之?”(《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 何之:均为“到哪里去”。
• • • • •
③“所之”中的“之”是动词。 “所”字结构的基本模式是“所来自百度文库动词”,如: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再如:所见、所闻、所感,由此可断定“所” 后的“之”是动词。 • 杳不知其所之也。 •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 歧路亡羊》 • 两例中的“所之”,意思均为“所往”,“之” 是动词。
• 2、助词的辨析。 • (1)结构组词的辨析: • ①“之”后面如果是名词,表偏正关系,相当于 “的”。 • 永州之野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 • 永州之野:永州的山野。 •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贾谊 《过秦论》) • 十倍之地:十倍于秦国的土地;百万之师:百万 的军队。
• ②“之”后面如果是动词或形容词,表主谓关系。 其形式有三种: • 一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变成句子成分: •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二是使句子变成一个分句: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 愚公移山》) • “之”连接主语“我”和谓语“死”,“我之死” 是一个分句,和下一个分句“有子存焉”构成一 个转折复句。 • 三是用在单句中: •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鱼我所欲也》) • 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之”连接主语“此”和谓语“谓”。
• “之”还可指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可译为 “我”、“自己”和“你”或“您”。 •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 • • • • • • •
(2)“之”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特殊的情况:“之”是代词却在动词的前面。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弗之怠:没有懈怠抄书这件事; 未有之:没有过这样的仪器。“之”作为代词均 在动词“怠”、“有”的前面,即“之”作宾语, 被前置了。 • 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否定句中,作为代 词的“之”,才被前置。
• 4.“以是”和“是以”的辨析 • 两者都可以译为“因此”:“以”均译为“因”, “是”均译为“此”。不同的是“以是”是正常 语序,“是以”是倒装:介词“以”的宾语“是” 前置。例: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 其 • “其”作代词、语气助词和连词。 • 1、代词的辨析 • “其”作代词有两种语法功能:一是作定语,一 是作主语,辨析方法如下: • (1)紧随“其”后的如果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其”是代词,作定语。 • ①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 它)们的。 •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 其家:她的家人。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其根本:它的根基。 •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②如果“之”前面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而且这个不及 物动词既不是意动用法,也不是使动用法,“之”是语 气助词,无义。 •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 曹刿论战》) • 鼓之:击鼓。“之”无义。 • 3、动词的辨析。 • ①“之”的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后面有地点名词, “之”为动词可译为“到”、“往”等。 • 吾欲之南海,何如?(彭端淑《为学》)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 之南海:到南海。之沛公军:到沛公的军营。 • 如果“之”前也是个表地点的名词,“之”就不是动词, 如“饶之德兴”(《石钟山记》)的“之”是表偏正关系 的助词。
• (2)“以”是介词,宾语提前了,表面看,“以”后 面也是动词。例: • 全石以为底。((柳宗元《小石潭记》)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 “全石”、“一言”都是名词短语,作“以”的宾语都 提前了。 •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可以将宾语放回原处,如“全 石以为底”可以是“以全石为底”、“一言以蔽之”可 以是“以一言蔽之”。连词“以”则不能这样。例: •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不能说“以意 将隧入攻其后也”。 • 再有,“以”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绝大多数是疑问 代词“何”、“胡”、“奚”和代词“是”。
• 先达德隆望尊……,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之”用在介词“与”的后面,代人:指“先 达”,可译为他。 •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 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之”用在动词“视”的后面,代物:指“虎”, 可译为它。 •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之”用在动词“谋”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