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4 平移 教案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5.4平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思考图片中拉抽屉、开窗户这一运动有何特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几名先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抽屉和窗户只会向着某一方向来回移动.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平移的相关概念探究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雪人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绘图(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盖在课本的图案上先描出一个雪人,如何安同一方向抽动这张纸,描出第二个第三个...),完成后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几个雪人的位置关系,顺势总结定义.定义总结: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例1请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并举例生活中平移的运用.师生活动:学生精进观察欣赏,感受平移的特征与美感;教师选几名学生回答问题.练习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 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雪B. 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C. 高楼的电梯在上上下下D. 时针的旋转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探究2把画出的这些雪人和第一个雪人相比较,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改变?设计意图:感受数学在绘画方面的艺术美,体会平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设计意图: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平移的概念的理解.设计意图:培养观察、总结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发展发散性思维和交流能力.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直线方向的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探究3分组探究位置不同的具体原因以及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顺势补充:A和A′叫做对应点);师生根据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定义.预设1:AA′= BB′= CC′预设2:AA′∥BB′∥CC′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追问平移方向不同,结论是否仍成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共同作答——成立.例2 (1) 如图,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b经过平移得到?如何进行平移?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总结定义,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平移的性质和内容相对都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掘.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推理意识与能力.设计意图:通过该例题,进一步掌握平移的性质,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选学生回答第1问,其他同学判断正误;选学生板书第2问,教师巡视.(2) 如下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①将点A向___平移_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得到点P;②点B,C与点A平移的____一样,得到B′,C′;③连接____,得到△ABC平移后的三角形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并根据填空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问题你能总结出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顾例2中图形的画法,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找出平移轨迹,再根据轨迹画出其他平移后的点,最后描图.练习2. 如图,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 移到了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一名学生板书作图,教师指点作图步骤.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节课体现了平行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用平移把几何和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明确平移的基本性质;•掌握平移的操作方法;•运用平移进行问题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准备•数学课本;•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图形的对称性”。

•提问: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图形的哪些对称性?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展示一个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引出平移的概念。

•定义平移:平移是指一个图形在平面上按照给定方向和给定长度移动的过程。

3. 平移的基本性质(10分钟)•平移保持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都按照相同的长度和方向进行移动。

4. 平移的操作方法(20分钟)•展示平移的基础操作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

•使用教学板书进行演示。

5. 平移的练习(15分钟)•给定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平移操作,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6. 运用平移解决问题(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移解决。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了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解题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4平移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4平移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平移在建筑设计中有哪些应用?”
3.平移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如“→”表示向右平移,“↑”表示向上平移。
4.平移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推拉门、电梯等。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对图形运动规律的认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移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讲解平移性质时,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强调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改变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平移的实质: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把握平移的实质,即所有点按照同一方向和距离的移动。
-平移方向的判断:学生在判断图形平移方向时容易出错,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加强。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

平移教案设计(4篇)平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移的概念,发现并归纳平移的性质,学会利用平移绘制某些特殊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探究、归纳和总结平移性质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移的有关定义及平移的性质。

难点:1、对平移的两要素的理解;2、如何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对于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要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须具有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

七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欲望的阶段,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感知平移活动一观看:李老师的生活片段(视频)片段一开窗户片段二开抽屉片段三开车片段四乘坐电梯看完后,我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从中抽象出的平面图形的变换,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是怎么移动的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得出:“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

【设计意图】1、以老师的生活片段作为引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

2、渗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想。

动手操作探究平移活动二观看下列美丽的图案,并回答问题.(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在老师用动画演示的启发下,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将达成共识:“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沿一条直线移动,得出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合成图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5.4平移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5.4平移教案设计

5.4平移课题5.4平移授课人教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1.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某些特殊图案是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2.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在辩论中获得知识体验.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授课问题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解决象概括能力.情感学生经历操作、试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态度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热情.图形平移的特征.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新授课课时类型教具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活动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步骤活动【课堂引入】一:欣赏下面的图案.创设情境图5-4-7导入观察上面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新课绘制出整个图案?【探究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学生描图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如下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观察确定基本图形.活动二:(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的雪人?(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平移”,大家应该在雪人1.教师指导学生如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何准确画出图形.实践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时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探究(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图.交流2.观察、思考.2.观察图形中对应点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归纳平移的概念.新知(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学生用平移三角尺的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用刻度尺度量法确定三条线段是否相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现:AA'∥BB'∥CC',且AA'=BB'=CC'.(3)学生再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的发现是否正确.3.师生归纳(1)描图起什么作用?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半透明纸上描出的所有雪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上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重合.这样做起什么作用?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移动.(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平移的性质活动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二: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3.注意方法的多样实践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性,能答出平移结果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都应当鼓励,但最后探究上)且相等.交流4.平移的定义.应当找出最基本的图形.新知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1)让学生根据图5-4-8说明这些图形如何通过平移完成.图5-4-8(2)让学生根据图5-4-9说明图形是如何通过平移完成的.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平移的方向不仅限于是水平的.活动三:开放训练图5-4-9(3)由学生举出生活中利用了平移的例子,如人在观光电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坐登山缆车时人在吊箱里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都是平移;黑板报中花边的设计利用的是平移;奥运会五环旗图案五环之间可通过平移得到……【应用举例】例1如图5-4-10,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图5-4-10图5-4-111.通过例题说明如何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作图.2.通过变式练习巩体现应用分析:“点A移到点A'的位置”这句话告诉我们图形平移的方向是固平移作图.点A到点A'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A'的长,根据这两个要素就可以确定点B,C的对应点B',C'的位置,从而画出三角形A'B'C'.解:如图5-4-11,连接AA',分别过点B,C作AA'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AA',在l'上截取CC'=AA',连接A'C',A'B',B'C'.则三角形A'B'C'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变式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的边长均是1cm)图5-4-12[答案:略]【拓展提升】活动例2观察图5-4-13中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平移形成的.三:开放训练体现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应用活动四:图5-4-13[答案:略]【当堂训练】1.图形经过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图形的形状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课堂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强对平移知识的理总结上)且相等.解和掌握.反思3.如图5-4-14,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点C为点A的对应点,画出点B的对应点D的位置.5/17图5-4-14课后作业:课本第30页习题5.4第1,2,3,4,5题.【板书设计】5.4平移框架图式总结,更容易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由比较美观的图形导入,既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确定基本图形,引出平移的概念.②[讲授效果反思]回顾反思,找出差距与不足,形成知识及数学体系,更进一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由实例认识平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能够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平移作图.③[师生互动反思]活动四:课堂④[习题反思]总结好题题号反思错题题号学习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难点:平移的作图.一预习导学预习课本P28—P30,并完成以下练习1、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___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第五章: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2.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正确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4.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性质、特征;•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2.2 教学难点•平移的特征和规律的探究;•平移和同向异向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教学内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平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3.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4.平移的规律和性质;5.利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环节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与平移相关的事例?例如车辆在道路上的行进、鸟儿在空中飞行等。

3.2.2 概念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认识平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2.3 操作演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实例演示平移的规律和性质。

3.2.4 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4.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利用生动的例子导入课题;•教师讲解法:讲解平移的相关概念、性质和规律;•操作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平移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利用平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手段•PowerPoint演示;•操作演示App;•互动答题软件;•视频讲解;•案例分析评估卡。

五、教学评价5.1 知识点测试•选择题:选择平移概念、性质或规律等相关问题;•练习题:针对平移基本操作、实际问题解决等进行练习。

5.2 课程评价•学生表现评价:与组员合作完成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教学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回顾。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导入课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更加注意学生操作演示环节,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更好的培养和引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于图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以及如何将平移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的性质。

2.采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平移的性质和规律。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平移的性质。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

3.准备一些操作工具,如直尺、圆规等,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相关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出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4 第2课时《平移》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几何图形平移的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移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运用平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几何图形、实际问题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学用的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平移来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从而理解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移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4 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对图形的旋转和缩放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平移。

2.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以便于生动、直观地展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数学中的平移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移。

2.呈现(15分钟)借助PPT课件,呈现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出平移的特点。

同时,通过一些实例,解释平移的应用,如地图上的路线平移、图片的旋转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与平移相关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期间,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实际操作一下平移,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5.4 平移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经历察看、解析、操作、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以及与别人合作沟通研究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看法,加强审盛情识,学会用运动的看法解析问题。

2.经过实例 ,认识图形平移 , 认识平移的特色,理解平移的含义,会进行点的平移。

3.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 :平移的看法及性质难点 : 平移的性质研究和理解 .三、教课方法:小组研究启迪式教课方法。

教具:直尺和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1.感觉平移,体验新知你坐过公车和搭过电梯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议论)2. .察看图形,形成印象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色,请同学们赏识下边图案.,假如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察看上边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余部分重复制他们吗 ?学生思虑议论 , 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色?(2) 可否依据此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活动 2:师生沟通.)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由若干个同样的图案组合而成的 , 每个图形都有“基本图形” , 而“基本图形”是什么 ?如第一个图形是中间一个正方形 , 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 , 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 ; 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3.实践研究,得出新知研究 :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边,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整同样的图案。

如:指引学生找规律 ,发现平移特色 ,回答下边问题: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地点,________图形的形状, ________图形的大小 .(填“改变”或“不改变”)2、经过平移 ,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概括(活动3:分组议论)平移 :(1)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挪动,会获得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整同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4平移(1)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4平移(1)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1 课时5.4 平移(1)【教学目标】
(1)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
(2)经历画图、观察、测量的探究过程,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与用尺规作图法平移图像教学难点:找平移图形的对应点,掌握对应点连线间的关

【教学过程】
通过探究性质归纳出平移的
性质二:连接各组对应点的探究性质线段相等且平行(或在同一
条直线上)。

例题学习利用一组例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移,并且应用平移的性质进行画图。

归纳归纳平移作图的基本步骤规范学生的画图过程。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位置、大小和形状
课堂练习2. 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
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
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在练习中发现并指出学生的
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
运用所学。

让学生掌握知
识,查漏补缺。

(D)无法确定
3.如图是一个长方形A B C D,其中A D=2c m,A B=5c m,
图 中
线 段 C D 可 看 作 是 由 线 段 向 平 移 cm 得到.图中线段 AD 可看作是由线段 向
平移 cm 得到.
课堂小结
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 深对概念的掌握和记忆。

课后作业 详见附件-《平移 1》课后作业。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利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问题教师提问:大家看到的这幅图是怎么得到的?(提供一张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图片)学生回答:是平移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平移的概念,并解释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过程。

2.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示例解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平移是指将图形的每一个点沿着同一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后得到的新图形。

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形状相同;•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顶点之间距离相等;•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3. 学习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1.选择一个固定点作为平移的中心点;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将图形上各点沿着平移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4.将移动后的图形标记出来。

4.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平移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解答。

例题: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照要求进行平移,标出平移后的图形。

提示:平移向右平移2个单位(A图形)5. 拓展练习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桥梁,引导学生利用平移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例题:小明用一张纸制作了一个飞机模型,如果小明想把它复制到纸的另一侧,可以利用平移吗?应该如何操作?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进行讨论和解答。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了对平移的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应用平移的实例,并写出解决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教案》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1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5.4 第1课时《平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5.4 第1课时《平移》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平移,学生能够理解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并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距离和方向等。

同时,学生还能够学会如何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平移》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基本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移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总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一些图形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图形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平移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是如何移动的。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案一. 教材分析《5-4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变换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旋转、对称等变换内容的前提。

通过学习平移,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平移规律,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但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实例观察和操作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来培养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

2.能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观察:通过具体的图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

2.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平移的操作,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3.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图形实例和问题解决。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平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平移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图形平移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平移的操作,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强调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 平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 平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4《平移》一. 教材分析《平移》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平移,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平移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平移》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图形的变换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难点:平移的性质和图形的变换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平移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的距离和方向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卡片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形的平移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卡片和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五章《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新)第五章《5.4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在课堂上,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平移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我会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自信,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平移的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能想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平移的应用吗?”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和探索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进行了总结归纳。我邀请了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并总结平移的性质和应用。通过总结归纳,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每节课结束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他们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点,改进不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法,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衣服上的图案等。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这样的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图片导入,学生能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对平移知识的好奇心。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布置了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设计和创作。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五 Nhomakorabea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法:通过设计有趣的场景和生活中的实例,将抽象的平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4平移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5.4平移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5.4平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5.4 平移》讲述了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种图形的移动就叫做平移。

平移后的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就是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经历作图的操作过程,理解平移的内涵,掌握图形平移的特征,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2.经历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平移的性质解题。

3.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及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图形欣赏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及其归纳过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平移作图和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仔细观察下面美丽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追问: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吗?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体会平移中的数学美。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进入情景,感受生活中的平移.5.4平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巩固练习1.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此练习题的设计,是为了巩固对平移两要素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重、难点的落实,并为下一步“平移作图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学习作好铺垫.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本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谁能谈谈你今天的收获?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本节课进行回顾,使学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养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当堂检测见配套练习配套练习1.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A.B.C. D.2.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的平移得到的是()(1) A B C D3.下列现象:①电梯的升降运动;②飞机在地面上沿直线滑行;③风车的转动,④汽车轮胎的转动,其中属于平移现象的是()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①4.试画出线段AB平移后的一个图形:线段A´B´(保留画图痕迹)。

人教七下数学5.4 平移(教案)

人教七下数学5.4 平移(教案)

5.4 平移【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平移.2.会欣赏、分析较复杂的平移图案,知道平移的实质是点的平移.3.会对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平移图案了解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确平移的目的、提高学习平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掌握平移的实质,从而学习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本领.【情感态度】通过对平移的学习,使同学们体验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学重点】1.分析平移图案是由怎样的基本图案怎样平移而成的.2.能将一个图形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平移.【教学难点】1.探求图形的平移实质.2.运用平移知识制作美丽的平移图案.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如图,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问题2 如图,是小鱼平移前后的图形,指出点A、B、C的对应点,并指出AD、BE、CF间的位置关系及大小关系.【教学说明】同学们分组活动,再交流成果.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问题1的答案只有一种吗?2.图形平移的实质是什么?3.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的情况?平移前后连结各对应点的线段的关系怎样?【归纳结论】1.问题1的答案不唯一.2.图形平移的实质是点的平移.3.平移的特征:(1)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4.图形的平移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5.利用平移可以制作很多美丽的图案.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如图,平移四边形ABCD,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四边形A′B′C′D′.【教学说明】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答案】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新图形,这叫平移变换,简称平移.2.平移的特征:(1)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在教学环节设置比较合理,各模块之间的衔接过渡比较流畅自然,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成的.同时课堂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操作,实践,探究,归纳等活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平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
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三、合作学习
1、提出新知实践探索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总结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

(3)学生总结老师明确: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2、典例剖析深化巩固
(1)例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ΔABC。

(2)先观察探讨,再通过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总结规律。

(3)学生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馈
1.巩固练习:课件中习题
2.小结:什么叫做平移?平移的特征?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3.作业:习题5.4第3题
五、板书设计
5.4平移
平移
平移的特征
平移作图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把数学生活化。

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象,让学生在生活化中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