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的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蒸料
• 目的:使大豆组织软化、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糊化,有 利于微生物生长及酶解,还可以把附着在原料上的杂菌杀 死,提高制曲的安全性;蒸料过程中形成含硫化合物,含 硫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风味。
• (1)黑豆蒸料:一般采用常压蒸料。并分前后两个木甑,换甑蒸料。 其目的是为了使甑内上下原料对翻,便于蒸熟一致。时间约5h左右。 • (2)黄豆蒸料:黄豆除用常压蒸料4h,不翻甑外,亦可采用旋转式加 压蒸煮锅在0.1Kpa压力下约蒸45min. • 标准:豆粒熟而不烂,内无生心,颗粒完整,有豆香味,无豆腥味, 用手指压豆粒即烂,豆粒呈粉状,含水量52%左右。 • 若蒸熟不够,蛋白质未达到适度变性,消化率不高,发酵后的豆豉坚 硬而不酥松化渣,鲜香味差;反之,蛋白质变性过度,豆粒组织硬度 降低,发酵后的豆豉易脱皮,肉质腐烂,表皮角质蜡状物被破坏,油 润光泽消失。
几种国内名优豆豉
• 1、四川三台豆豉:黑豆加工,黑色颗粒状,滋润 化渣,味醇回香,美味可口。 黑豆——浸泡——蒸煮——发酵——成品 • 2、广东阳江豆豉:滋味醇香,鲜美可口,松软化 渣。黑豆 原料——浸泡——蒸煮——制曲——洗霉——加 盐拌和——后期发酵——干燥储存 • 3、四川的潼川、永川豆豉:皮薄的春黑豆、春黄 豆 原料黄豆——浸泡——蒸煮——摊凉——制曲— —发酵(加酒、盐、酒糟等)
①簸箕(或竹席)制曲
• 曲室内平行设置簸箕搁架(多层),留有足够宽的人行操行通 道。摊料要做到四周厚,中间薄,料层随气温升高而变薄。 • 豆入曲房后,宜保持室温2~6℃,品温6~12℃,约经 3~4d后,豆坯表面生出白色霉点。 • 8~12 d后,白色菌丝生长整齐,并将每粒豆坯紧密包裹, 此时碱性翻曲一次,使上下层豆坯的菌丝生长一致。 翻曲时,务使每粒豆坯分散,不得黏结。 • 15~20d后,菌丝粗壮,紧密直立,高度约4~6㎜,呈灰白 色,有少量浅褐色孢子生成。菌丝下部紧贴豆粒表层有少 量暗绿色菌丝生成,属于绿色木霉,富含纤维素酶。有曲 香味,即可出曲。
4)摊凉
• 常压蒸料出甑后,装入箩筐,待其自然降 温至30~35℃时,进曲房分装簸箕或竹席, 装量厚度黑豆2~3㎝,黄豆4~5㎝.加压蒸料 者,利用绞龙,送入通风制曲房(箱), 装量厚度约18~20㎝,此时品温35℃左右, 摊平。
3、制曲(毛霉型、曲霉型、根霉型、细菌型)
• 1) 曲霉制曲
① 天然制曲
几种国内名优豆豉
• 4、湖南的浏阳豆豉:黑豆 选豆——浸泡——蒸煮——摊凉——上房——成 曲——洗霉——拌料——发酵——晒干——成品 • 5、四川的水豆豉 大豆原料——挑选——清洗、浸泡——煮制—— 沥干——保温发酵——豉坯——加煮豆水及辅料 调配——包装——密封——杀菌——成品
一、豆豉的分类
1. 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 2. 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1)淡豆豉:发酵后的豆豉不加盐腌制,口味较淡,如传统的浏阳豆 豉。 (2)咸豆豉:发酵后的豆豉在拌料时加入盐水腌制,成品口味较重。 大部分豆豉属于这类。
3.按水分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干豆豉为多。
(1)干豆豉:发酵好的豆豉再进行晒干,成品含水量25%~30%。 (2)水豆豉:不经晒干的原湿态豆豉,含水量较大,如山东临沂豆豉。
三、几种国内名优豆豉的简介
• 1、广东阳江豆豉 • 滋味醇香,鲜美可口,松软化渣, 在国内外享有信誉,起源于广东阳 江。 • 工艺流程 • 原料黑豆——浸泡——蒸煮——制 曲——洗霉——加盐拌和——后期 发酵——干燥储存
2、湖南的浏阳豆豉
• 豆豉是浏阳市传统土特产名品。 • 浏阳豆豉是以泥豆或小黑豆为原料,经过发 酵精制而成,具有颗粒完整匀称,色泽浆红 或黑褐、皮皱肉干、质地柔软、汁浓味鲜、 营养丰富,且久贮不发霉变质的特点。加水 泡涨后,汁浓味鲜,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 • 浏阳豆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深受民众喜爱,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 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浏阳豆豉,历史悠 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与浏阳豆 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
自然毛霉制曲要求温度低,只能 在冬季上产,制曲周期长不利于 生产的发展。
• ② 纯种制曲 • 品温在23-27℃培养。
• 3)细菌制曲 • 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荒漠地区制作细 菌性豆豉,有时会伴生肉毒杆菌。新疆 地区曾发生过多起食用家庭制作的豆豉 产生肉毒杆菌中毒事件。 • 4)多菌种制曲
• 4、制醅发酵
二、豆豉的一般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 大豆→浸泡→蒸熟→摊凉→接种曲霉→制 曲→洗霉→拌料(盐、青矾、白酒或香辛 料)→入坛保温发酵→后熟→晒至含水量 30%。→成品
2、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 • • • 1) 选料 2) 浸泡 3) 蒸豆 4)摊凉
• 1).原料的选择
(1)原料选用蛋白质含量丰富,颗粒饱满新鲜的黑 豆、黄豆均可,尤以春黑豆、春黄豆为佳,因其 皮较薄,蛋白质含量高,制成的豆豉色黑,颗粒 松散,滋润化渣,且不易发生破皮烂瓣。 (2)投产用大豆必须选用当年生产的无虫蛀霉变者。 贮存时间过长,大豆表皮中单宁及配糖体受酶的 水解和氧化,易使苦涩味增加,表皮上的角质蜡 状物也同样受酶的作用油润性变淡,失去光泽。
2)浸泡
(1)使大豆吸收一定的水分,以便蒸料时蛋白质迅速达到适 度变性,淀粉易于糊化,利于毛霉菌生长及酶解。 (2)大豆浸泡后90%~95%豆粒“肿皮”(膨胀无皱纹), 含水量达45%~50%为适宜。 大豆浸泡时,一般水温35~40℃,用水量以淹没原料30 ㎝,黑豆浸泡约5h,黄豆浸泡约1.5h,若水温低,时间可延 长。 (3)若浸泡不足,含水量在40%以下,对毛霉生长和产酶均 不利,发酵后的豆豉颗粒硬实不酥软; 浸泡过度,55%以上,曲料过湿,容易升温酸败,发酵 后的豆豉表皮失去光泽不油润。
5.成品
成熟的豆豉,若经加热杀菌后,便能长期保存,否则,包装的纸盒或塑 料袋,遇高温气候易生白变质。
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 黑褐色、油润光亮。 香气 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滋味 鲜美、咸淡可口,无苦涩味。 体态 颗粒完整、松散、质地较硬。
(2)理指标
水分 不低于18.54% 蛋白质 27.61g/100g 氨基酸 1.6g/100g 总酸 (以乳酸计) 3.11g/100g 盐分(以氯化钠计) 14g/100g 非盐固形物 29g/100g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2.09g/100g
• ②通风制曲(与加压蒸料配用)
• 曲室以8m宽、12m长为宜,要求能方便地控制温湿度。曲 池2m宽,在曲室内平行排列。 • 豆入曲床后,宜保持室温2~7℃,利用通风将品温下降至 10~15℃。 • 1~2d后,豆表面生成白色斑点 • 第4d后,菌丝生长整齐,即行第一次翻曲,使上下豆翻转, 每粒豆坯分散 • 6d后,第二次翻曲 • 8d后第三次翻曲 • 10d后菌丝粗壮,有白色转为浅灰色,密集直立,高度约 8~10㎜,且有少量黑褐色孢子生成,有曲香味,即可出曲。 制曲全过程中,利用通风控制品温,不得超过18℃为佳。 • 无论哪种制曲,当白色菌丝转为浅灰色、有少量黑褐色孢 子出现,宜及时出曲(称嫩曲)。发酵后的豆豉,鲜香回 甜,品质上等。若曲子过老,黑褐色孢子大量出现,菌丝 粗老,制成的豆豉,带苦涩味,且不化渣,品质较差。
• 1)米曲霉干豆豉:
• ① 水洗(洗霉)——堆积吸水——升温加盐——入坛 发酵——晾豉
水洗的目的在于部分除去菌丝、孢子、酶系,水洗后成曲水分 在33-35%
• ② 堆积吸水
调整水分含量45%左右。
• ③ 升温加盐
品温上升至55℃,加入18%的食盐。
• ④入坛发酵 ⑤晾豉
曲料中加入18%的食盐、甜酒1%、白酒0.5%、硫酸亚铁 0.05% 盖上塑料薄膜及盖面盐,密封至室温或室外常温发酵4-6 个月。( 45-50 ℃发酵一周) 使水分降至30%以下
• 2)米曲霉水豆豉: • ① 晾晒扬孢
减少水分、扬去孢子、避免产品有苦涩味。
• ② 加调味料 • ③ 原料配比 • ④ 发酵
• 3)毛霉型豆豉(腊八豆) 成曲拌料——入坛发酵——产品 • 4)细菌型豆豉: 以小球菌、杆菌45℃发酵24——48hrs 后调配即成。
• 5)无盐发酵制醅 无盐发酵制醅摆脱了食盐对酶活力的 抑制作用,发酵周期可缩短到3-4天,同 时利用豆豉曲产生的呼吸热和分解热可以 达到防治发酵醅腐败的温度。 • ① 米曲霉曲无盐发酵 • ② 毛霉曲无盐发酵
• 5、入坛保温发酵
• 发酵期间,必须坛沿水不能干涸,3~4d换一次水,保持 清洁。 • 装坛后5~7d,开坛检查坛口处豆坯是否下沉、坛壁处豆 坯是否收缩裂缝、坛子是否渗漏等,以防氧化降质,此 操作称为“清坛”。 • 若发现下沉或收缩,必须加曲料填满充实,若渗漏必须 换坛另装。又常发现坛口部分有白花点或白膜,称为 “生白”,生白后的豆豉香气减少,口味不佳。 其原因属于嗜盐性产膜酵母繁殖,消耗豆豉中的营养物 质所致。产膜酵母属于好养性微生物,在减少空气、隔 绝空气条件下可预防之。发生后,取出膜层豆豉,用白 酒少量拌和,杀灭菌体,再回装坛内,严密封口。 发酵完后的豆鼓饼具有一种诱人、温和、略带坚果昧的 香味。
大豆蒸煮 移入曲室 装入簸箕
天然制曲受 季节温度影响 不能周年生产, 制曲周期长。
控温培养
• 1) 曲霉制曲
② 纯种制曲
大豆蒸煮冷却 接入纯种 装入簸箕 移入曲室
纯种制曲制 曲周期短, 可常年发酵 生产。
控温培养
• 2)毛霉制曲
• ① 天然制曲
传统豆豉生产采用自然接 种的毛霉制曲面以此介绍豆 豉的生产工艺。
4.按制曲类型分为:曲霉型、根霉型、毛霉型、 细菌型、脉孢菌型等。 5.按发酵过程中主要的优势微生物不同分为: 毛霉型、曲霉型、根霉型、细菌型。
• 毛霉型豆豉:在气温较低(5~10℃)的冬季利用 空气或环境中的毛霉菌进行豆豉的制曲。 • 曲霉型豆豉:采用接种沪酿3042米曲霉进行通凤 制曲。曲霉菌的培养温度比毛霉菌高,所以生产时 间长,可一年四季生产。一般制曲温度在26~ 35℃之间。 • 细菌型豆豉:将煮熟的黑豆或黄豆盖上稻草或南瓜 叶,使细菌在豆表面繁殖,出现粘质物时,即为制 曲结束之时。用细菌制曲的温度较低。 • 根霉型豆豉: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根霉制曲发酵的 食品。培养温度28~32℃,发酵温度为32℃左右。
豆豉的生产工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作豉》 “作麦豉法”自注: “香美乃胜豆豉。”
生物工程02班
豆豉
• 豆豉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 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 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 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 • 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 释饮食》 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 成”。 • 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 “作豉法”的记载。 • 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 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 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 都有此记载。 • 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 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 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 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 • 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在唐代 外传日本,据日本真人元开撰写的《唐 大和尚东征传》叙述鉴真和尚东渡所备 物资曰“备办海粮。红绿米、苓脂一百 石,甜豉三十石…”日本人称豆豉为 “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 4、拌料(盐、青矾、白酒或香辛料)
• 将成曲块打散,过筛,按配料比加入食盐及水, 拌合均匀,堆积浸润12h,然后加入白酒、糟等 拌匀,装入发酵栓 式瓦坛每个容量150~200 ㎏, 或发酵栓式发酵池(与通风制曲配套),装满, 稍加压紧,坛(池)口曲坯表面洒少连白酒,用 塑料薄膜捆扎封口,加盖,坛沿加水密封,隔绝 空气,置阴凉通风室内,最好能控制室温20℃以 上,待其发酵。一般约经8个月以上,豆豉发酵 成熟。 • 青矾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为FeSO4· 7H2O 加青矾,使豆变成黑色,同时增加光亮。
(3)卫生指标
大肠菌群≤30个/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在5µg/kg以内。
• 毛霉天然制曲
毛霉型豆豉生产制曲,目前仍采用自然 接种,低温制曲。利用从空气中落入及制 曲用具上原有的菌群,在低温条件下,促 使有益的毛霉菌生长繁殖,同时也有其他 杂菌生长,形成比较复杂的酶系,使豆豉 具有特殊风味。豆豉胚上的毛霉菌以总状 毛霉为主,兼有分泌纤维素酶的其他霉菌 及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