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阅读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什么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宿新市徐公店》主要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 思想感情。
五、细读诗文,深入思考,质疑解疑。
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 1、自学掌握生字 音形义;会写会 用。 2、朗读诗句,了 解内容,疏通诗 句。 3、会背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新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新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新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导学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导学案13 寒号鸟导学案设计课题寒号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寒号鸟》语言形式简单,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主题突出,内容浅显。

其中以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最为突出,生动地表现出了喜鹊和寒号鸟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有儿童情趣。

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尤其指导学生进行角色代入,采用分角色朗读,在表演中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教学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

(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情导入,引出课文(用时:3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你都认识哪些鸟?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寒号鸟。

2.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号、当,并指导学生组词。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4.教师引出课文:故事里的寒号鸟懒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1.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齐读课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准多音字号、当的字音,再分别组词。

3.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4.听老师介绍。

课外资料介绍的寒号鸟是一种哺乳动物,和故事里的寒号鸟完全不同。

在这里只是对课外知识丰富的小朋友的一种鼓励,不要纠缠。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里面有几个角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寒号鸟?2.教师指导学生自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里面除了寒号鸟还有喜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2 坐井观天》 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2 坐井观天》 优质课导学案_1

坐井观天课标分析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演一演、读一读、做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

学情分析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策略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师口述,学生想像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探索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1《我是一只小虫子》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1《我是一只小虫子》导学案设计
2.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把故事读给喜欢的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用时:5分钟)
1.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3.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4.板书课题。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自由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1.看图想象,交流小朋友看着小虫子会想些什么。
2.齐读课题。
3.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用时:24分钟)
1.以“我是一只小虫子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朗读全文的活动。
2.指导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预习课文,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借助图画,激趣导入(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看着一只小虫子”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朋友看着小虫子在想些什么?
2.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课题。
3.引导质疑:《我是一只小虫子》会是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已经对本课生字有了大致的认识,一些同学已经能够准确读出字音,所以教师在认读字卡和词卡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字音,在读错处予以指导和强化即可。
2.学生朗读词语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屎、撞、使、婶”是翘舌音;“尿、晃、免、撞”是三拼音节。
3.“泡”是多音字,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读准字音。
②带着问题听读第4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优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9雾在哪里》优课导学案_0

第七单元雾在哪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雾在哪里》的第一课时,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 ,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共10 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第二至七自然段写了雾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岸边等景物藏起的景象;第八至九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来,云开雾散,一切恢复原状的景象;第十自然段用设问句结束全文,显得神秘又回味无穷。

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

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

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 等句式表达大雾笼罩下的景象。

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雾景提供了依托。

本课所在的单元的课文还有《古诗二首》、《雪孩子》,都是围绕“想象”这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想象之美。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

课后练习第二、三题对此提出要求:第二道题提出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和淘气;课后练习第三道题,提出联系课文与生活,对雾的形象展开想象。

根据课文和生活想象说话,为前一篇课文《古诗在哪里》想象画面和后一篇课文《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教学更具层次性,由浅到深。

本课课后练习还提出对朗读的要求,要求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旨在从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学会朗读的语气。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该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求知欲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更具独立性,学生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果,所以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同位合作学习生字的方式以及小组合作进行想象说话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阅读课《小鹿的玫瑰花》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阅读课《小鹿的玫瑰花》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基础阅读《小鹿的玫瑰花》导学案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语文主题丛书(1)幸福的种子《幸福的爬山虎》(2)祖国情《春天的微笑》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载,领悟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学习流程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教师手拿玫瑰花)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束花,谁知道这是什么花?(板:玫瑰)请两位同学闻一闻,说说是什么味。

“教师小结:玫瑰花不但美丽,而且气味芳香,小鹿家门前的花坛里也栽了一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课题:小鹿的玫瑰花)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引导发现,品读体会。

(1)请从文中找出鹿弟弟和鹿哥哥说的话。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鹿哥哥是怎样栽花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重点词句:“他常常去松土、浇水”,体会小鹿栽花的辛劳。

“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体会他们期待着收获的喜悦心情。

(3)老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移情体会小鹿养病时的心情。

(5)创设情境,理解“白栽”、“惋惜”。

(6)自由读黄莺、微风的话,初步体会鹿弟弟为什么高兴地说哥哥的玫瑰没白栽。

四、想像延伸,深入领悟。

1、除了黄莺,微风看到了小鹿的玫瑰花,还有谁也看到了,他们又会怎么说?2、如果你就是小鹿,听了大家对你说的话,还会难过吗?3、教师小结:小鹿虽然没有看到自己亲手栽的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中。

(板画)像小鹿那样,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板书)五、围绕主题拓展阅读1、范读“幸福的爬山虎”,划出生字新词。

2、自由读文,看看文中告诉我们什么?3、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4、自读《春天的微笑》划出生字新词。

5、自由读文,看看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六、回顾课文,积累语句1、我会说:渐渐地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风娃娃》导学案
4.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用字典查找字词意思,并学会正确读写。
(2)与家长或同学交流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3)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1.方法:情景创设法
教师通过播放风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风的力量和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风娃娃。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2.生字词卡片
生字词卡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通过认读、拼写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印象。
(四)网络资源
1.教育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或教育部门提供的网络平台,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拓展阅读、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互动软件
使用互动软件,如班级群、学习APP等,教师可以发布预习任务、课后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指导。
4.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如风的作用,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提升观察能力,能够关注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会观察、思考。
2.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事物。
3.学生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2)认读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3)分析课文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风娃娃的形象特点及课文主旨。
(三)巩固练习
1.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2.活动:
(1)写字练习:学生按照正确笔画顺序,规范书写生字词。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导学案《坐井观天》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导学案《坐井观天》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设计 2019秋季
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无边无际?学生说出(无边无
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

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其次,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

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

但是在具体教学时,学生说大话就是撒谎的意思,为了与说谎话的区别。

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

当时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课后,我又给学生举例子对大话和说谎进行了区别。

最后,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

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

文中两个笑。

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

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

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不足。

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教学机智不够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三提高。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2019精选文档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坐井观天_人教版-2019精选文档

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器皿。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理解文意。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3、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告: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

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沉默地思索。

——南森(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航海家、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

)1:这节课我学会了:在方面表现出色,在方面表现不足。

总体评价()。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新部编⼈教版⼆年级上册语⽂导学案[键⼊⽂字]检测。

(3)组长对不认识的⽣字进⾏归纳,再读再认。

4.教师指导学⽣按⾃然段读⽂,读准字⾳,读通句⼦。

(3)归纳不认识的⽣字,会读的同学⼤声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

如果遇到⼩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拼⼀拼,再读⼀读。

4.学⽣按⾃然段朗读课⽂,努⼒做到读准字⾳,不断句。

三、精读课⽂,随⽂识字(⽤时:10分钟)1.指名读第⼀⾃然段,认读并理解⽣词“⾷物”,想⼀想:⽼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的?2.引导学⽣画出描写狐狸和⽼虎的动作的词,思考:⽼虎和狐狸谁更厉害?3.指导朗读。

1.通过查找⼯具书和联系⽣活实际理解:“⾷物”指吃的东西,说明⽼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抓住狐狸的。

2.狐狸的动作是“蹿”,⽼虎的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虎更厉害。

3.有感情地朗读。

1.提⽰学⽣⾃觉使⽤⼯具书。

2.可引导学⽣做动作理解这⼏个动词,使学⽣明⽩狐狸的动作虽然很快,但仍然被⽼虎逮住,这说明⽼虎更厉害。

3.提醒学⽣利⽤语速的快慢来表现⽂章的内容。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时:10分钟)1.课件出⽰本课⽣字“⾷、物、眼、爷”,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观察它们在⽥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利⽤投影仪展⽰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认读⽣字并组词,⽐⼀⽐谁组得多。

2.学⽣观察并交流⽣字在⽥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师范写时,学⽣⼀边观察⼀边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再看看不⾜,并改正。

教师要引导学⽣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重点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物”字,引导学⽣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五、课堂⼩结,布置作业(⽤时:2分钟)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总结,⿎励学⽣采⽤多种⽅法识字。

2.布置作业:将课⽂正确、流利地读给家⼈听。

1.学⽣从⽼师的总结中知道学习⽣字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教版⼩学⼆年级语⽂上册全册导学案⼈教版⼩学⼆年级语⽂上册全册导学案⽬录教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识字1 (6) 1、秋天的图画 (7)第⼀课时 (7)第⼆课时 (8)2、黄⼭奇⽯ (9)第⼀课时(简案) (9)第⼆课时(详案) (9)第三课时(简案) (10)3植物妈妈有办法 (10)第⼀课时 (11)第⼆课时 (12)4、古诗两⾸ (13)第⼀课时 (13)第⼆课时 (14)语⽂园地⼀ (15)识字2 (17)第⼀课时 (17)第⼆课时 (18)5、⼀株紫丁⾹ (18)6、我选我 (21)7、⼀分钟 (22)8、难忘的⼀天 (23)第⼀课时 (23)第⼆课时 (24)识字3 (24)第⼀课时 (25)第⼆课时 (25)9、欢庆 (26)第⼀课时 (26)第⼆课时 (27)10、北京 (28)第⼀课时 (28)11、我们成功了 (29)第⼆课时 (30)12、看雪 (31)第⼀课时: (31)第⼆课时: (31)识字4 (32)第⼀课时: (32)第⼆课时: (32)13、坐井观天 (33)第⼀课时 (33)第⼆课时 (34)14、我要的是葫芦 (34)第⼀课时 (35)15、⼩柳树和⼩枣树 (37)16、风娃娃 (38)17、酸的和甜的 (40)第⼀课时 (40)第⼆课时 (42)语⽂园地四 (42)第⼀课时 (43)第⼆课时 (43)识字5 (44)18、称赞 (45)第⼀课时 (46)第⼆课时 (47)19、蓝⾊的树叶 (48)20、纸船和风筝 (50)21、从现在开始 (51)第⼀课时 (52)第⼆课时 (53)语⽂园地五 (54)第⼀课时 (54)第⼆课时 (55)识字六 (56)第⼆课时 (57)22、窗前的⽓球 (57)第⼀课时 (58)第⼆课时 (58)23、假如 (59)第⼀课时 (59)第⼆课时 (60)24、⽇记两则 (61)第⼀课时 (61)第⼆课时 (61)25古诗两⾸ (62)识字7 (63)26、“红领⼱”真好 (64)第⼀课时 (65)第⼆课时 (65)27、清澈的湖⽔ (66)第⼀课时 (66)第⼆课时 (67)28、浅⽔洼⾥的⼩鱼 (68)第⼀课时 (68)第⼆课时 (69)第⼀课时 (70)第⼆课时 (70)30、我是什么 (71)第⼀课时 (71)第⼆课时 (72)31、回声 (73)第⼀课时 (73)第⼆课时 (74)32、太空⽣活趣事多 (75)33、活化⽯ (76)第⼀课时 (77)第⼆课时 (77)34、农业的变化真⼤ (78)⼆年级语⽂上册教学计划⼀、制定计划的⽬的根据学⽣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教学⼯作,我们本着⽴⾜教材、以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学⽣能⼒为⽬的,根据年段特征,把握教材的⽬的,任务,对⼆年级上册的语⽂知识及要点进⾏归类梳理,将采⽤综合型教学与专题性教学、⾃主性学习与指导性学习相结合的⽅式组织学⽣进⾏。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寒号鸟》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寒号鸟》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13.寒号鸟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

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

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

(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

(互相交流评点)(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5)练一练:号(学号)(号角)堵(堵着)(围堵)缝(石缝)(墙缝)朗(朗诵)(开朗)衔(衔接)(衔着)枯(枯草)(枯萎)劝(劝告)(劝导)趁(趁着)(趁早)将(将来)(将就)且(并且)(而且)腊(腊肉)(腊月)狂(疯狂)(轻狂)吼(吼叫)(大吼)复(复习)(重复)哀(哀求)(悲哀)5.理清文章脉络。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8、浅水洼里的小鱼设计原则:课文讲叙面对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人们的反映可能各不相同。

本文设计核心即以“演读”的手段。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学生的感情。

在教学中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合作、自主、表演的能力。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生命是多么的可贵,要珍惜生命,庇护各种动物。

教学方针: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彼此平等、彼此依存的关系,应该彼此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力男人和男孩的分歧做法。

进一步树立庇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释题: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按照课题理解、质疑。

围绕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出示课件:大海里鱼儿的美景。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导入新课。

2、谈话:同学们,看到大海里这么的小鱼,你们喜欢小鱼吗?如果有一条小鱼不小心掉进浅水洼里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百条、几百条或更多的,你又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8浅水洼里的小鱼》,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在怎样做的呢?(设计意图:按照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挖掘学生的认知和感情,自然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用本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学生自由识记生字词。

3、同桌彼此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式。

4、分组开火车读生字词比赛,评出优胜组。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自学生字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选择段落,同学之间合作读书,全体学生参与读书。

2、师生共同评议读书的情况。

3、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分明了什么?(设计意图:以读促思,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挖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知体验,培养学生读书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表格版)

1小蝌蚪找妈妈132 我是什么43 植物妈妈有办法6791场景歌102树之歌1213“杨”个字。

壮实、军装、“柏”在暖暖的阳光下的是木棉,“守”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可以发挥字理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例如:“耐”左边像脸上长满胡子,右面表示手,用手拔掉胡子是一种惩罚,需要经受得住,这就是“耐”的意思。

“守”上面表示房子,下面表示手,手握成拳头待在家里,表示守卫家园的意思。

“化”左边是一个头朝上、身朝左躺着的人,后边是一个头朝下,身朝右躺着的人,人的姿势不同,有变化,这就是“化”的本义。

3.“疆”的识字方法很多,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理图,左边是一张弓,右边是分割开的田地,古人用弓箭丈量田地,划分边界。

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字谜,例如,一把弓箭藏着土,三条线分开两块田。

4.“银”字可以和“很”“跟”“根”等形近的字进行对比,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例如,“很”字去掉“彳”,换成“钅”就是“银”。

还可以编字歌:有木为树根,有足()为脚跟,双人(彳)为很多,金属(钅)为银色。

153 拍手歌16174 田家四季歌1920224 曹冲称象23256 一封信26277 妈妈睡了导学案2930313233348 古诗二首3536389 黄山奇石394110 日月潭42434411 葡萄沟4546484912 坐井观天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读书需动笔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读书要动笔,在实践中体会动笔的好处,初步掌握读书动笔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1、谁先来说说默读不出声的方法?它的要求是什么?2、书需动笔就是读书时还要用笔圈圈划划。

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

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二、体会总结明确要求师生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读书动笔的要求:“一圈”(圈出好词)“二划”(划出好句好段)1.各组讨论,总结动笔的体会。

2.推举代表发言。

3.熟记动笔的要求。

三、出示训练感悟方法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一对大虾>>训练,请你圈出好字词,划出好句好段.⒉总结读书需动笔体会.(1)、学生试读.(2)、圈出好词,划出好句好段.(3)、交流.(4)、学生感知读书动笔的方法.(5)、加强训练,边读边圈划.四、实践体验,培养习惯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读书需动笔的要求进行.2.组织检查和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五、布置作业: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有时间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课题2、自学古诗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兴趣;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正确、自主阅读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读过哪些古诗吗?把你学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谁能讲讲它的意思?2、揭题:自学古诗。

(学生背古诗)3、学生尝试讲古诗意思二、出示古诗:《登鹳雀楼》1、学生读诗文。

2、理解诗句:太阳挨着山头落下,黄河水滚滚向大海流去。

你想望到更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3、体会语境:配乐朗读,体会意境。

4、总结自学古诗方法:(1)、学生读题目(2)、学生自学古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

学生表演朗读。

6、交流自学体会:读古诗、找资料、想诗意、品意境、吟古诗。

三、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选择电脑上的其他古诗进行自学。

2、组织自学后的交流。

3、学生自己选择古诗自学。

.4、小组交流自学古诗的成果。

四、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自选古诗进行自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自学古诗,背诵古诗课题3、读不出声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默读的要求和方法,在实践中体会默读的好处;初步掌握提高默读速度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默读的兴趣,培养默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先说说你怎样提高读书的速度?(看书比一比)⒉默读:就是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

3、先看书比赛,后交流读书体会。

4、初步了解默读。

懂得默读的好处:加快速度,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用处,不影响别人。

二、体会总结师生共同总结读书体会,提出默读的要求:“一不”[不出声]、“两提高”[提高速度、效率]“三到”[眼、心、手到]⒈各组讨论,总结读书体会,推举代表发言。

⒉熟记默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⒉《梧桐树》报时训练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⒉总结读书体会,讲述提高效率的方法。

⒈生试读,读完报时。

⒉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⒊漫谈读书体会。

⒋学生感知提高效率的方法;明确目的,边读边想,以词句为单位,加强训练,多读多想实践体验培养习惯: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默读要求进行。

⒉组织检查和辅导。

⒉师小结上课情况⒈学生阅读。

⒉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课题4、字典是读书的工具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

初步掌握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方法,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培养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典.谁来说说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另外一种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3、下面我们来开展查字典比赛.4、小朋友,想想字典有什么用?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听老师讲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先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的页数,再数一数剩下的笔画数,在该笔画数中找到这个字的页数二、出示训练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或句子.嘹亮的歌儿,到吭高歌等词语或句子.训练说说加点词的意思.2、总结方法,在读书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不字、词可查字典来认识,来理解.(1)、学生试查.(2)、讨论说说词语的意义.(3)、学生感知方法。

(4)、学生自选一篇课文,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来理解.三、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2、组织检查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四、布置作业课题5、划读法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划读,加深理解内容,拓宽阅读面。

2、掌握划读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来说说读书需动笔的好处2、划读是什么意思?能圈出好词,划出好句;找到不懂的地方。

划读就是在读书时按要求划出重要和精彩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并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二、实践训练1、师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划读法的要求。

用“—”划出生字,用“?”表示不懂的地方;用“★”表示好词句。

⑴用不同符号划出生字、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句、词,⑵通过读和讨论来加深理解意思。

2、学生自读并用划读法读书。

3、各组讨论,总结划读法的体会。

推举代表发言4、初步弄清划读的要求。

三、出示训练1、出示自读课本第三册《蚂蚁》,训练是说说蚂蚁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搬运粮食的?2、总结划读法。

(1)、学生试用划读法(2)、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字、词、句?(3)、读读划出的地方,体会意思。

四、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按划读要求进行。

2、组织检查和辅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学生阅读。

小组交流阅读情况五、布置作业课题6、正确清楚说图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在实践中正确清楚说图意。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能力,并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你想要漂亮的文具吗?2、张小雨来到文具商店买文具,(看图)3、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问题。

学生看图把握主要内容:张小雨去小店买东西。

看幻灯,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问题。

二、指导观察1、组织学生根据问题看图讲内容:⑴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与售货员阿姨对话的?⑵阿姨又会怎样说?⑶张小雨付钱时又会怎样说?⑷阿姨又会怎样说?2、交流说图后的体会,总结看图的方法:看图中人物,自己提问,然后回答,连句成文。

学生对照问题,自己回答,并连起来说一说:⑴先向售货员阿姨说明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⑵请小朋友随便挑,向小朋友介绍文具的品种、相关的知识。

⑶谢谢阿姨,给你钱!再见!⑷小朋友走好,再见!3、学生交流说图的体会三、实践体验1、请来分角色表演?2、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同座位练说4、推举代表上台练说5、同座位再次练说四、布置作业课题7、书要自己读教学目标:教育学生要自己读,只有自己读,才能理解内容,积累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自己读,才能理解意思。

2、自己读,才能积累好词好句。

3、自己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说写能力。

各组讨论;书为什么要自己读?代表发言。

书要自己读的好处。

二、出示训练1、讨论:本学期学了不少读书的方法该怎么自己读?读书要三到;读书要动笔;读书要划出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

先把书读通,请字典和老师帮忙,再把书读懂,2.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朝霞与日出〉〉请你自己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交流,教师小结。

学生试读。

读通文章。

圈出好词、好句、好段。

3、交流。

①通过自己读我知道朝霞很漂亮。

②我知道了日出时的景象。

③我知道了彩霞在不断地变幻。

三、布置作业课题8、课内外结合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课内外结合读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激发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题目叫〈〈青松〉〉,谁来背?2.这首诗赞美了什么?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另外几首诗。

指导学生背诵。

这首诗赞美了青松毫不畏惧。

坚强高洁的品质。

二、出示训练1.谁来说说你搜集到的诗?〈〈红梅〉〉〈〈秋菊〉〉2.你理解这二首诗的意思?3.这两首诗与〈〈青松〉〉有什么相同之处?4.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有什么好处?5.总结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

学生小组交流。

6.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

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7.指名说说意思。

都是赞美了红梅、秋菊毫不畏惧坚强高洁的品质。

三、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课内外结合读。

2.组织检查和辅导。

3.小结上课情况。

4.学生阅读。

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四、布置作业课题9、故事会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掌握编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活动1.小朋友喜欢童话故事吗?2.你看过听过哪些童话故事?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推选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

5.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二、比赛成果1.请小朋友看一个童话故事〈〈小猴过生日〉〉2.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猴接受了()和()的礼物,没有接受()的礼物。

为什么?3.森林里还会有谁送来怎样的礼物?仿照〈〈小候过生日〉〉自己编一个童话(原文中的动物不能出现)4.教师小结,边听录音,边思考问题(1)、指名学生回答(2)、小组讨论(3)、推举代表讲故事三、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摘录四、布置作业:请你把编的童话故事讲给朋友或父母听,有时间的话可讲给老师听,老师给学生打好等第。

课题1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书籍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2、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爱书,护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①收集名人格言;②准备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③准备读书感受一条。

教学过程一、格言导入1、引导学生交流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为理智和心灵插上翅膀—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2、揭示本课目的,板书课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学生交流名人格言(2)、参与全班交流。

二、自由交流1、组织学生小组、全班交流读书感受;①书籍给了我知识;②书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③书籍使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2、评选读书之星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3、教师小结:好书的确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朋友,多读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