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与加计扣除政策解析
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析
2021/10/10
48
(2)多用途对象费用的归集
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和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 备、无形资产,同时从事或用于非研发活动的,应对其人 员活动及仪器设备、无形资产使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 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 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
2021/10/10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 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5]11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 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5年第97号)
2021/10/10
2
01
研发活动的定义
上述人员中的辅助人员不应包括为研发活动从事后勤服 务的人员。
2021/10/10
26
06 会计核算要求
2021/10/10
27
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 计处理;
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 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 生额。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的,应按照不 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2021/10/10
12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
2021/10/10
13
03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
2021/10/10
14
(1)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
(2)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 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2021/10/10
15
(3)企业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
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讲解
27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确认无形资产
01 无 形 资 产 产 生 未 来 经 济 利 益 的 方
02 有 足 够 的 技 术 、 财 务 资 源 和 其 他
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
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
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
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
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
形资产;
专门用于研发 活动的软件、 专利权、非专 利技术等无形 资产的摊销费 用。
无形资产的摊销:
○ 直线法,不 低于10年。
○ 作为投资或 者受让的无 形资产,可 以按照规定 或者约定的 使用年限分 期摊销。
《企业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七条
2024/11/6
18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六)模具及工艺装备的开发及制造费
研究开发活动。
2024/11/6
30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研发费的扣除时间
预缴所得税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
年度终了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加
计扣除。
2024/11/6
31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不得加计扣除,需调整
01
不真实 或者资 料不齐 全的
02
归集不准 确、汇总 额计算不 准确的
03
不允许企 业所得税 前扣除的 费用和支 出项目
33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六、关于共同合作开发
对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按 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2024/11/6
34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
七、关于委托开发
1
对企业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委托方按照规定计算 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
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与会计核算差异解析
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与会计核算差异解析作者:陈珍静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一、税法及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一)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情况作了具体说明。
(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究开发项目未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二、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政策与会计核算差异分析(一)人工费用税收规定,人工费用指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会计规定,人工费用指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差异:(1)会计核算上对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记入研究开发费用,但税收政策上没有规定,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能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案例解析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案例解析1、问:我公司是一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2023年度发生的研发费用如何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号,以下简称“7号公告”)明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你公司2023年度发生的研发费用可按照上述规定,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问:我单位是一家科技服务业企业,2023年发生了1000万元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在税前扣除多少?答:7号公告明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你单位2023年发生研发费用1000万元,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可在税前据实扣除1000万元的基础上,在税前按100%比例加计扣除,合计在税前扣除2000万元。
3、问:我公司是一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在7号公告出台以后,可以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吗?答:7号公告明确,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因此,7号公告出台以后,你公司作为一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仍不能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
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及税务处理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研发投入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
研发费用的核算及税务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考虑到研发费用在财务和税务方面的影响,以合理化研发成本和优化企业利润空间。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研发费用的核算可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
直接研发费用是指能够直接归属于研发项目的费用,如人员工资、实验材料费、研究设备等;间接研发费用则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研发项目的一些费用,如管理费用、房屋租金、公共设施等。
对于直接研发费用,企业可以通过记账或制定专项管理制度的方式进行核算。
一般来说,在研发过程中,企业应根据研发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等因素,制定预算和管理制度,以便严密控制研发成本,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而对于间接研发费用的核算,企业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分摊。
常用的间接费用分摊方法有人均费用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生产量比例法等。
企业在进行间接费用的分摊时,应注意对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研发费用进行区分,以保证分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税务处理上,研发费用是可以享受税务优惠政策的。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将当年实际发生并在当年费用中计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2. 税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在所得税前计算研发费用时,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这一政策适用于投资资金充足、研发项目备案不便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下。
3. 技术成果转让所得税优惠:企业将研发成果向其他企业转让时,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税务优惠。
以上税务优惠政策的执行要求较为严格,企业在享受这些政策优惠前,需要详细了解所属行业和实际情况下的具体执行细则和操作要求,才能确保享受相应的税务优惠。
总之,研发费用在企业成本和利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和合理管理研发费用,以实现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记账实操研发费用会计核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加计扣除口径
举例: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某项目名称(自主开发A工资 二、研发费用账务处理 (仅供参考,不同公司设置的会计科目或有不同) ▲研究阶段,属于费用化支出: 1、计提研发人员工资: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某项目名称-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2、计提研发人员社保/公积金: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某项目名称-社保/公积金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 金 注意:有些研发人员可能负责不止一个项目,这个时候工资,社保公积金就需要分摊进不同项目 3、固定资产折旧: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某项目名称-折旧 贷:累计折旧 注意:有些设备可能生产与研发共用,这个时候固定 资产折旧就需要进行准确分摊
05 设计实验等费用 会计规定 研发费用 高新技术 备注 加计扣除 企业认定 保险费。此项0%,另有规定 费用总额不得的除外。 超过可加计扣 除研发费用总 额的ιo%β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相关账务处理,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科目的设置
一级科目:研发支出(成本类) 二级科目:研发支出一资本化/费用化支出(成本类)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损益类) 三级科目:研发项目名称(看公司需求根据研发形式设置: 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集中 开发) 四级科目:根据辅助账中的费用明细进行分类。 人员人工费用(包括工资,社保,公积 金等) 直接投入费用(材料费,检验费等)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设计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 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 此项目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20%,另有规加计扣除口径
账务 处理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国家对企业在进行科技研发活动时产生的费用予以加计扣除,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首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要点是明确了哪些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根据国家的规定,研发费用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用、购置科研设备费用、购置研发耗材费用、实验室租赁费用、合同研发费用以及其他与科技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等。
这些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予以加计扣除,并在计算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后再计入税前利润中,进而减少企业的纳税额。
其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是明确的。
根据国家的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并且是企业自行开展的,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并且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企业只有在符合相应条件下才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税收优惠。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通过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另一方面,研发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的支持,可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在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激励,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然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条件,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
其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监管,如何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研发费用归集的会计核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加计扣除三个口径差异
目前研发费用归集有三个口径,一是会计核算口径,由《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规范;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规范;三是加计扣除税收规定口径,由财税〔2015〕119号文件和97号公告、40号公告规范。
三个研发费用归集口径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见表4)。
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会计口径的研发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核算研发活动支出,而企业研发活动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判断的,除该项活动应属于研发活动外,并无过多限制条件。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的研发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科技实力是否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因此对人员费用、其他费用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三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口径的研发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细化哪些研发费用可以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核心研发投入,因此政策口径最小。
可加计范围针对企业核心研发投入,主要包括研发直接投入和相关性较高的费用,对其他费用有一定的比例限制。
应关注的是,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采取的是正列举方式,即政策规定中没有列举的加计。
【会计实务】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及加计扣除管理
【会计实务】研发支出会计核算及加计扣除管理哎呀,你们知道吗?最近公司的研发支出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不过,这也给我们这些会计小伙伴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及加计扣除管理,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顺便还能开开怀!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研发支出。
简单来说,研发支出就是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哦!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投入足够的研发费用,才能换来丰厚的回报。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呢?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概念: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人员的工资、设备的折旧等;间接费用则是与研发活动间接相关的费用,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在核算研发支出时,我们需要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别计算出来,然后加总得到总的研发支出。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加计扣除。
所谓加计扣除,就是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将一部分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负。
那么,哪些研发支出可以加计扣除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以下两类研发支出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一是当年形成的无形资产;二是与无形资产投资有关的税务处理合规的技术转让所得。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如何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要做好研发支出的登记工作。
每当有研发支出发生时,我们都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并按照规定进行核算。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今后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要加强对研发支出的管理。
研发支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研发预算,确保每一笔投入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
我们还要加强对研发项目的跟踪管理,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我们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研发支出的合规性。
在进行研发支出核算和加计扣除时,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执行,避免出现违法行为。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一文全解(2022年4月2日更新)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一文全解(2022年4月2日更新)一、现行有效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沿革1. 财企〔2007〕19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及指南——无形资产,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口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是有关研发费加计扣除的法律规定,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制定,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了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 财税〔2015〕119号,放宽了研发活动范围,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进一步扩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范围。
文件有效期自2016年1月1日至今(部分条款被财税〔2018〕99号废止)。
5. 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明确了财税〔2015〕119号文的政策执行口径,简化了研发费用在税务处理中的归集、核算及备案管理,进一步降低优惠的门槛。
文件有效期自2016年1月1日至今(部分条款被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财税〔2018〕64号和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1号废止)。
6. 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完善和明确了部分研发费用掌握口径,在体例上适度体现系统性与完整性。
文件有效期自2017年1月1日至今。
7. 财税〔2017〕34号、总局公告2017年第18号、国科发政〔2017〕115号、国科火字〔2017〕144号、财税〔2018〕76号、总局公告2018年第45号、国科火字〔2022〕67号、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公告2022年第16号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管理体系。
8. 财税〔2018〕64号,规定了从2018年1月1日起,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
财税文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解读
导读: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研发支出新政后期的税务风险;而企业要防范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以下简称“119号文”或“新政”..新政一公布;立即在微信朋友圈处于刷屏的状态;可见新政的受欢迎程度..但是;大家在欢迎与高兴之余;一定认真阅读全文;不要只看到了“红包”;而还要看到可能的税务风险..119号文明确规定;“税务部门应加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定期开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20%”..换句话说;就是5年内企业必须接受一次研发加计扣除的后续核查——秋后算账..税务部门简政放权以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不再需要事前审批..这虽然是把主动权交到了企业手上;但是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不好;用不好这些优惠政策或对优惠政策理解有误;在税务部门的后续核查中可能就面临税务风险:政策“红包”可能就变成了滞纳金、罚款等处罚的“陷阱”——弄不好;你就是在给企业挖坑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研发支出新政后期的税务风险;而企业要防范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一、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活动的内控制度可为税务核查提供必要保证税务部门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后续核查;第一要核查的就是企业研发项目的真实性;而企业要证明自己研发项目的真实性就是研发活动留下的各种文件..一个规范的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内控制度;必然会留下规范的活动轨迹;自然容易取得税务局核查的认可..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等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系列涉及到研发活动的内控制度..二、规范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企业研发不能是盲目的;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与企业战略保持高度一致;以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一企业的研发项目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来源:1.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或企业创新战略发展规划确立研发主题或方向;2.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市场调研;包含竞争对手的产品及研发情况和客户的需求等;3.政府或其他单位的委托;4.技术研发的技术情报研究等..二研发项目立项前调研在研发项目立项前;技术研发部门须进行项目立项调研..项目立项调研的主要任务包括:1.论证该项目领域技术或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该项目领域技术或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公司研发该项目的技术优势;2.论证发展该项目技术或产品的资源含物资、能源、设备、外协配套等条件可行性.. 三编制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立项调研结束后;技术研发部门须编制和提供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和技术水平;2.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4.预期目标;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专利申报情况;科研成果的生产或应用方向等;5.已有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技术基础、知识产权拥有、科研手段、人才储备等情况;6.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计划;7.项目预算及其经费来源;8.项目预计主要参与人员及其简历..企业应组成研发项目立项评估委员会;成员由公司技术、生产、营销、质量、设备、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企业外部专家参加..研发项目立项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技术研发部门提交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技术研发部门报告编制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参会陈述和答辩;经评估后做出可行或不可行的意见;参会人员在评估意见书上签字确认..三、规范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批经评估可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研发部门及时提交立项申请..根据项目预算金额的大小;按企业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分别提交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审批..经审批通过的立项申请;企业及时下达立项批复;明确项目预算;组成研发项目小组;指定项目小组负责人和配备合适项目小组成员等..项目小组负责人凭立项批复在财务部门办理项目费用预算申请;财务部门首先在年度的研发费用中安排保证;如超出本年度预算则向预算委员会提交预算变更申请;预算委员会予以优先保证..如研发项目全部或部分需要委托外单位承担的;技术研发部门应当通过招标、协议等方式确定受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签订外包合同;约定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研发外包合同审批按企业相关内控制度执行..四、规范研发项目的跟踪监督与成果验收企业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技术中心主任等应当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小组负责人有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向总工程师技术总监、技术中心主任等汇报进展情况..项目小组每月应编制项目进展情况表;由技术中心主任、总工程师技术总监签字审核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办理研发支出的预算控制、会计核算等..人力资源部做好项目研究开发期间的项目组成人员的绩效考核;内部审计部门做好项目研究开发期间的审计监督工作..企业所有的立项研发项目都必须进行验收..企业内部立项的研发项目可以组成以总工程师技术总监为组长的验收小组;成员由企业技术、生产、营销、质量、设备、财务、人力资源、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同时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的加入..必要时可以委托外部相关机构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或科技成果鉴定..政府部门立项的研发项目;应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进行项目验收..企业外包的研发项目或企业接受外部委托的研发项目;按照双方的约定进行验收..在进行评审验收或科技成果鉴定前;应先进行专利申请或知识产权登记等保护工作..专利申请受理书、专利证书或版权登记书等可以很好地证明研发项目..五、规范研发支出的核算管理和文档保管工作119号文对于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除了不再要求“专账”核算外;其余的要求与原政策基本一致;仍然要求会计核算健全;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否则不得加计扣除或税务机关有权调整..因此;企业必须规范研发支出的核算管理;否则等到税务机关核查时来调整的话;企业必然会遭受补税、滞纳金、罚款等处罚..一明确规范企业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企业应该对照119号文;及时调整和规范企业可以加计扣除的范围..对于可以加计扣除的费用及时在辅助账上进行归集..对于不能加计扣除的项目或费用;会计核算上虽然计入了“研发支出”的;在税务申报时必须按照119号的规定进行调整;剔除不能加计扣除的部分..二合理、审慎地使用辅助账归集;必要时使用“专账”与“辅助账”相结合来归集研发费用119号文明确规定;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同时;119号文又降低了对研发支出会计核算的要求;可以使用辅助账进行归集;不再强调“专账”核算..但是;辅助账作为一种备查账有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如果全部依靠辅助账可能就不能达到119号文要求的“分别核算”要求;尤其是容易与生产经营混淆的支出..对于容易与生产经营混淆的支出;企业应从源头加以控制;且一定分开核算..比如;研发项目领用原辅材料与生产领用原辅材料很容易混淆;就必须从领料的环节分开;包括领料人、领料部门、用途等分开;会计核算时会计科目的使用也须分开;而不能将二者混在一起核算仅仅是在辅助账上做简单的登记和归集;避免后期税务部门认定为企业未“分别核算”..三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在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工作中的相关职责除前面提到的研发项目立项、验收等工作外;企业还应明确相关部门在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工作的职责..1.研发部门的职责1研发小组应登记研究开发项目费用支出台账;并与财务部门进行定期对账..2研发项目的采购申请、材料领用和费用报销等;应在相关采购申请单、领料单和费用报销单上注明研发项目名称或编号..3研发项目涉及试生产安排的;应详细记录用工工时或用工工资支出情况;并报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以便进行单独核算..4涉及与生产经营部门共用设备、仪器的;应提供使用情况说明及使用工时等.. 2.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1按照研发项目小组成员名单向财务部门提供单列的工资汇总表、明细表..2按照研发项目小组成员名单向财务部门提供单列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汇总表、明细表..3向财务部门提供专门针对研发项目而发生的未纳入工资表的奖金、津贴、补贴等费用明细清单..4有外聘研发人员的;按照研发项目小组的向财务部门提供劳务费用支出及聘用协议副本..3.财务部门的职责:1做好研发加计扣除后期核查的文件档案管理工作..2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专账”与“辅助账”相结合;分别归集各项目的研发费用列支情况..3编制研发项目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该表119号文未做要求;但是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出发还是有必要的;只是归集表的格式与内容应该按照119号文进行修改..4在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按税法规定计算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金额;并办理相关申报事宜..5及时收集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涉及的资料并整理归档:项目前期调研报告、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申请、项目立项批复、项目计划书、组织编制文件责任人、岗位、职责和专业人员名单、项目费用预算、项目相关的合同或协议、项目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项目效用情况说明书或研究成果报告、项目专利申请受理书或专利证书、项目版权登记证、项目鉴定意见书、项目科技成果鉴定、项目验收报告等..上述资料可能各企业名称不一致;但是与研发项目相关的资料财务部门一定要专人专门收集并按项目进行归档;妥善保管;以备税务机关的后期核查..通过以上手段强化研发项目的内部控制后;企业就可以放心地好好享用这优惠政策的“大红包”。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
一、政策背景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为促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而制定的一项财政政策。
该政策的出台旨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
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政策内容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实际
发生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具体而言,企业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进行加计扣除,减少纳税
负担。
三、政策执行对象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所有从事研发活动
的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
同时,政
策还对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计算方法等做出了规定。
四、政策优势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出台,对企业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可
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其次,可以推动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最后,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
发展。
五、政策实施效果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企
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也通过支持企业研发活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六、政策展望
未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应进
一步完善政策实施细则,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同时引导企业合
理利用政策,提高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以上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解读,希望能够为各位企业提供
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案例解析汇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案例解析汇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制定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本次汇报旨在通过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案例解析,深入了解该政策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效果。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将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加计扣除的政策。
该政策的实施旨在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案例解析1. 案例一:A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为1000万元,税率为25%。
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A公司可以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确定为150%。
则A公司的加计扣除额为1500万元(1000万元 × 150%),可减免的所得税额为375万元(1500万元 × 25%)。
因此,A公司的实际所得税为625万元(1000万元 × 25% - 375万元)。
2. 案例二:B公司是一家中小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为500万元,税率为20%。
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B公司可以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确定为175%。
则B公司的加计扣除额为875万元(500万元 × 175%),可减免的所得税额为175万元(875万元×20%)。
因此,B公司的实际所得税为125万元(500万元×20% - 175万元)。
3. 案例三:C公司是一家创造业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为800万元,税率为30%。
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C公司可以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确定为130%。
则C公司的加计扣除额为1040万元(800万元 × 130%),可减免的所得税额为312万元(1040万元 × 30%)。
因此,C公司的实际所得税为488万元(800万元× 30% - 312万元)。
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优势和影响1. 优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计算,及相关政策详解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计算,及相关政策详解面对疫情,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进入新的时期,为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企业加快科研攻关,政府出台很多政策。
为了辅导企业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华夏泰科、指尖申报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企业研发费用包括哪些内容?在讲企业研发费用之前,先说说企业研发。
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去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等,为企业获取更长久的发展。
以下是企业研发费用所包含的内容: 1.企业研发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企业在研发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者是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基于外包、合作研发等需要而产生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而进行研发所支付的费用。
8.其他用于企业研发的费用类别: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一些特殊行业的企业研发支出不适用加计扣除。
①烟草制造业;②住宿和餐饮业;③批发和零售业;④房地产业;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⑥娱乐业;⑦财政部和税总规定的其他行业。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标准1.创意设计活动让企业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可进行税前加计扣除,这些创意主要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
研发费用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这无疑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研发行为的鼓励与支持。
中级会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例题
中级会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例题摘要: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二、中级会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例题解析1.例题背景及条件2.计算过程与分析3.结论与启示正文: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将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按照一定比例加成后,作为税前扣除的项目。
这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一般为50%,但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比例提高至75%。
二、中级会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例题解析1.例题背景及条件某企业为一家从事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2021年度,该企业研发部门发生研发费用共计500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100万元,资本化支出400万元。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计算过程与分析(1) 费用化支出加计扣除费用化支出加计扣除= 100万元× 50% = 50万元(2) 资本化支出加计扣除资本化支出加计扣除= 400万元× 150% = 600万元(3) 应纳税所得额调整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原始应纳税所得额- 费用化支出加计扣除- 资本化支出加计扣除= 原始应纳税所得额- 50万元- 600万元(4) 节税额节税额= (原始应纳税所得额-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 25%= (原始应纳税所得额- 原始应纳税所得额+ 50万元+ 600万元) × 25%= 650万元× 25%= 162.5万元3.结论与启示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合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税负,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操作讲解
2021年1月1日起,制造业比例提高为100%。
√ 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自2021年1月1日起,制造业比例提高
为200%。
4
政策沿革
5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沿革
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最初仅限于国有、集体工业企业(1996年-2002年)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
财税【2017】3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8号
国科发【2017】115号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
财税【2018】6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
财税【2018】9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
⑥作为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
⑦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17
政策内容-研发活动
18
创意设计活动
可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为获得创新性、
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
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
相关费用,可按照政策规
定进行税前加计扣除。
制造业提高比例
主
体
政
策
委托境外研发
全面提高比例
政策内容-提高比例
7
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50%
75%
一般居民企业
科技型中心企业
财税﹝2018﹞99号
自2018年1月1日起
75%
所有居民企业
全面提高比例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13号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及申报指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及申报指南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研发投入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活动,促进技术创新,我国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本文旨在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申报指南。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指允许企业将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加计扣除的政策。
通过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可以减少企业税负,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该政策适用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研发活动。
具体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开发费用:包括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发生的人工费用、设备购置费用、材料费用等。
2. 新产品开发费用:指企业为开发新产品而进行的研发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研究设计费用、试制费用、测试费用等。
3. 新工艺开发费用:指企业为开发新工艺而进行的研发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艺设计费用、试验费用、改进费用等。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计算方法根据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计算方法为:加计扣除金额=实际发生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比例其中,加计扣除比例根据企业研发投入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一般为30%或50%。
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1. 申报材料准备企业在申报时需准备以下材料:- 研发费用明细表:详细列明各项研发费用的发生时间、费用项目、金额等。
- 研发活动证明文件:包括项目立项申请、研发计划书、研发人员名单等相关文件。
- 报表附件: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及相关附件。
2. 申报流程企业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通过附表方式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具体流程如下:- 按照税务部门要求填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及相关附件。
- 在相关附件中填写研发费用明细表,并附上研发活动证明文件。
- 将填好的申报表及附件报送至所在地税务部门。
3. 注意事项- 申报时务必准确填写相关信息,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023最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解读及预缴纳税申报
3
折旧费用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
4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包括许 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
5
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三新一勘探”)
包括与开展该 项活动有关的
各类费用
新产品设计费
负面清单行业判断口径
其中,从收入总额中减除的投资收益包括税法 规定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股权转 让所得。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据实扣除?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 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 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 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200%在税前摊销。
委托方委托关联方开展研发活 动的,受托方需向委托方提供研发 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研发项目费用支 出明细情况。
适用对象
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其他 规定
1 失败的研发活动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享受税 前加计扣除政策。
2 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 ,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 ,不得实行加计扣除。
6
其他相关费用--限额计算方法
【案例】假设甲企业 2023年开展了A、B 两个研发项目,A项目人员人工等 五项费用之和为88万元,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相关费用12万元;B项 目人员人工等五项费用之和为84万元,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相关费用 8万元,假设两项研发活动均符合加计扣除相关规定。
2023 年度该企业A、B两个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限额为19.11万元[(88+ 84)×10%÷(1-10%)],小于实际发生数20万元(12+8)。则该企业当年允许加 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为 19.11 万元,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为191.11万元 (88+84+19.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与加计扣除政策解析2015年10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实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关政策吹风会。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表示,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进一步完善并且适当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新的动能。
王建凡介绍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里作了明确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按照150%的比例实行扣除。
150%的水平总体上在全世界的水平仍是比较高的。
2008年实施了这个政策,在过去几年对企业的研发活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王建凡表示,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反映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又需要推动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完善加计扣除政策,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加计扣除带来的税收优惠,实际上是一个正向的激励作用。
这一次政策调整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放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研发活动范围。
二是扩大了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费用范围。
三是简化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管理。
四是明确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以追溯享受政策。
五是减少审核的程序。
王建凡表示,目前正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的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操作办法。
这个操作办法很快就会发下去,企业很快就能见到新的操作版本。
看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即将翻开新篇章,那您知道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上的加计扣除有哪些差异吗?下面本人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解析。
一、什么是研发费用财政部给出的界定是: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这定义是比较简洁的,尤其是对研究和开发活动的定义也没有细化,在税务加计扣除上,对研发活动的定义采用了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一样的口径,即: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通过研究开发活动在技术、工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相关行业的技术、工艺领先具有推动作用,不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
而且,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才可以加计扣除。
二、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1、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内容在会计核算上,可以在研发费用列支的项目主要包括:(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二)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三)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四)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依法取得知识产权后,在境内外发生的知识产权维护费、诉讼费、代理费、“打假”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从管理费用据实列支,不应纳入研发费用。
2、具体的核算要求首先,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
其次,企业研发机构发生的各项开支纳入研发费用管理,但同时承担生产任务的,要合理划分研发与生产费用,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列入成本(费用)。
最后,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
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予以关注。
3、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相关规定如下: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准确归集记账的情况下,还有区分费用化和资本化,分别处理,而且对于资本的条件是有明确规定的。
对于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条件的具体应用和掌握,大家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这里不再赘述。
三、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研发费用列支范围各项费用科目的归集范围主要包括:(1)人员人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
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需要注意的是: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
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
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详细比例要求规定参考《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相关规定)四、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范围及相关要求1、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的范围首先,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其次,财税〔2013〕70号的补充规定: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可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一)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二)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三)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四)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
(五)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
最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项目中,与会计核算和高新认定时研发费用范围的差异是-没有“其他费用”,必须细化到具体的规定的可以扣除项目中。
2、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①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核算的,对应的支出不得加计扣除。
②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已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的规定,就已经进行会计处理的折旧、费用等金额进行加计扣除。
③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新政策上述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和财税〔2013〕70号的补充规定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就截止了,但2015年度扔按上述政策口径来执行。
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按新政策财税〔2015〕119号执行,新政策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列支范围综合了高新企业认定上述两个研发费用扣除的税务文件,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包括:(1)人员人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