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培养
麻阳苗族自治县谷达坡乡小学滕凤莲
【摘要】:学前儿童是个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缺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强,那么我们该怎么如何正确引导幼儿正确的个性发展哪?本文从幼儿的个性特点、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个性、个性化教育、家庭的参与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个性化培养发展
所谓个性,是指人与人心理活动方面的差别,即心理活动的特殊性。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感情、意志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思维载体。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简单地说,个性就是人的性格标志。从幼儿心身发展的特点来看,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不够完善,心理发展水平很低,个性心理正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身体、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儿童的智力和教给孩子们固定的思维,而是转向塑造幼儿新型的自由人格。使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及学
会如何生存。要重视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以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幼儿教育的特点就是重视幼儿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推进幼儿素质教育。
一、幼儿的个性特点
从理论上讲,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就是培养幼儿有广泛的学习兴趣,敏锐、直观认识事物的能力;有高超的、迅速、持久、准确的记忆;灵活、深刻、独到、敏捷的思维;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坚毅向上的气质。这就要求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要有准确而深刻的了解,做到对每个幼儿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才能采取有效的培养教育方法,去因势利导。幼儿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有的比较活泼开朗,有的比较孤僻,有的胆子比较大,有的比较怯弱,有的爱说爱动,有的比较文静,有的遇事比较灵活,有的则反映迟钝,有的比较温驯,有的比较倔强。只有掌握幼儿各自不同的个性,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有的幼儿是比较自私的,这是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表现在:自己喜欢玩具要全部垄断,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拥有,以我为中心,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幼儿总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如有的幼儿个性比较内,向性格孤僻,平时很少说话,但却心中有数,学什么会什么,就是不善言辞。相反有的幼儿活泼好动,老师提问、做游戏,都喜欢处处表现自己,虚荣性比较强,愿意听表扬话,不愿让人批评,这样久而久之,使幼儿便形成了不良的个性心理。
二、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个性
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要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像爱护眼睛那样来教育培养这些刚刚步入人生的孩子,因为幼儿在生长发育期,良好的品行教育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终生,幼儿的早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究竟怎样培养幼儿的个性呢?
在幼儿教育中,要转变旧的教育模式,教育者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改变以往教育理性专制的特征,改变以往强调人性依附与服从的“自觉原则”。即提高幼儿的“自愿原则”。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喜欢无束无拘地自我表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任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保护孩子发挥特长的主观能动性,(即“自愿原则”),又要防止其“为所欲为”,没有纪律约束。引导幼儿向身边的好孩子学习,通过幼儿直观的认识,来对照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取得幼儿心理的平衡,使其从幼小的心灵深处来进行本能的模仿,提高其心理素质。
在教育活动中,应把个性的培养纳入到教育活动计划中,扩大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多让幼儿手脑并用,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发展幼儿个性创造条件。不应死板地规定幼儿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而应改变以往偏爱循规蹈矩的孩子的习惯,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的权威也将不再建立在幼儿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而是
建立在教师借助于幼儿积极参与服从幼儿的自然本性的发展。教师不再是主体和主导的作用;而应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如:幼儿园教室的人性化布置有利于幼儿愉快成长。教室的整体布局的开放性更能培养幼儿心灵的开放。还可以要求幼儿亲自接触自然和社会,通过观察、亲近、触摸、交流、体验等,获得认识,得到发展。每个幼儿作为独立的、不断发展着的个体都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和潜能,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观察、了解、评估,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
三、教育的中心环节应是个性化教育
教师要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明确地意识到现代教育中教师的地位,作用的变化,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负责,从尊重幼儿的个性出发,重视每个孩子的语言、行为,对每个孩子的活动、学习都予以充分的肯定,绝对不给某个孩子妄下结论。因为幼儿在某个方面的灵敏性、真挚性、感悟性、纯朴性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等,甚至是成人所不及的。此外,教师还应搞好随机教育,幼儿有极度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幼儿的好奇心及提出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要及时恰当的回答,不能搪塞,不能敷衍,更不能嘲讽、挖苦或粗暴地加以斥责。否则,幼儿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就会被扼杀,不管什么事,幼儿的行为对了,要加以表扬,做错了要及时批评。这样,对与错幼儿就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对每个幼儿都不能忽视或轻视,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幼儿学习各项活动的情境,它包括组织游戏活动,语言表达活动,创设活动氛围,营造心理状态,选择知识框架,以及关注个人情绪等广泛内容。要根据孩子个性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对象等等,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但主要以突出个性发展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使幼儿手脑并用,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能一味地把自己“嚼”好的东西塞给幼儿,应采用启发式、谈话式、试验式、参观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幼儿的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在积极思考中得到启发。
要重视幼儿亲身获得的经验,就必须让他亲自动手。教师应为幼儿创造自力更生的机会,教给幼儿自理生活的能力。如教他自己吃饭、穿衣、叠被、收拾玩具等。我们要培养幼儿那种肯学、肯动手的精神及行动上的独立个性。对于幼儿来说,只要不是危险的、贵重的、有毒的东西,能摸的让他摸,能看的让他看,能做的让他做,不要在乎手是否脏了,东西是否坏了。孩子只有通过手、口、耳、眼等感官来感知自然界获得知识,教育幼儿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他能做的事绝不替他做”。这一点对他们的个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