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彦老师“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
钱梦龙、靳家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比较
钱梦龙、靳家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比较钱梦龙、靳家彦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著名特级教师,二人都创立了有各自特色的阅读导读法,在阅读教学中影响巨大。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比如活动阅读法、探究性阅读法、指导阅读法、助读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钱梦龙、靳家彦两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导读法,他们的导读法有一些共同点,体现了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两位创立的导读法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影响深远。
因此本文从钱梦龙、靳家彦两人具体的课堂阅读教学导读法出发,比较探究两人的异同点,并在时代的背景下吸取两人有活力的部分,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钱梦龙和靳家彦的导读法中主要是学生中心,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教师艺术点拨,将学生不会的问题一步一步解决,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最后把全文连贯起来。
所谓阅读不仅要训练阅读能力,还要通过阅读来延伸其他能力,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原因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对钱梦龙、靳家彦两人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简介。
对两者的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两者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介绍,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两人的阅读教学体系进行比较总结。
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三章内容,从两位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来展开。
第一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对两人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共同点进行探讨,教学内容上两人的两人都是通过边读边让学生提出疑问然后循循善诱解决疑惑,注重引导。
阅读的过程不仅是讨论的过程,而且也是思考的过程,通过这种点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上两人都以训练为主线,贯穿始终,并且通过阅读延伸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章从语文阅读“三主四式”导读法的内容、环节、侧重点比较两人的差异。
内容上虽然都是“四式法”,但是四个环节中设计的内容有很多不同,靳家彦注重穿插引导,钱梦龙重视设置疑问。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评述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评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fontsize=“6”>靳家彦语文导读法评述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靳家彦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已经38年,是享有盛誉的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学教学专家。
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索中,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中,他敢于创新,融现代教学论、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改革为一体,构建了“导读法”教学模式。
“导读法”教学模式的出台,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成为天津市南开区实施“生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而且在全国小语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导读法”这一成果不仅载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而且作为崭新的教学艺术,于1998年9月陆续在《中国教育报》连续刊载8期。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语文导读法”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规律和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是对语文教学研究前辈经典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从不考口头言语方面的听、说、读,阅读教学大都以教师“串讲”“串问”替代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主动发展。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
这些大纲要求,可以说“导读法”都给予了认真的体现和创造性地运用。
从语文界著名学者的经典研究结论看,“导读法”也有继承、有创新。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
又说:“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
”张志公先生更具体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学生学会读书,“好的模式同科学方法有联系,它体现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认为,这些经典论述至今仍体现着语文教学规律,处于语文教学论的前沿。
《小学语文教学法》大纲(新版教材)(2)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教学法授课老师:常淑芳第一部分总体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及其课程是教学论基础理论课之一,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一门必修课。
也是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教学目的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任务通过本门课程,使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以及价值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熟悉语文教育的要素,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力所能及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获得自主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要求1.引导学生要掌握好《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包括总的目的要求和各章的目标要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章基本的概念与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去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组织好某些辅导环节,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主要通过网络答疑。
3.学生应及时接收并认真学习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内容。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小学语文教学法》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
它通过阐释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穿插一些具体事例,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因而,学习本课程应预修的教育理论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史》等;学习本课程应预修的其他课程主要包括中文的一系列课程,了解音体美相关的课程;同时,学生应该保持对文学、历史、政治等课程或社会现实的了解、学习及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形式(一)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核心在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尽力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课改视野下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学理探寻与实践意蕴
课改视野下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学理探寻与实践意蕴丰向日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24()4
【摘要】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思维为基,在新世纪课改的浪潮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为视角,对导读法的本质、核心、样态进行系统阐释,以更好地揭示导读法的内在学理,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困境,提出解决策略。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丰向日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靳家彦语文导读法的四个步骤
2.靳家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启示——评丰向日《靳家彦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3.靳家彦和他的语文导读法
4.靳家彦语文教育思想和他的语文导读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靳家彦教学实录示例
师:腻、扭,指导书写,看谁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
去~~广场,鸽子在你的肩上,手上,甚至汽车上,做一次免费的旅行,
生描红。
信任,温馨,我们也需要这样。
师:留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一横,运笔,然后收笔。假如
推举文章:《不经意的背弃》师读。
照这样写下去的话,字何愁写不好吗?从今日,抽时间练字,不用写
结尾是:只是一次不经意的背弃,使小男孩失去了一群最为亲热的
种各样的读法。
中,又有不同的理解,同学样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生:读:伴侣送我一对珠宝鸟。
生:真好,伴侣送我一对珠宝鸟。
师:他强调是鸟,他这样读。谁读得和她不同。
魏
第1页共9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好吗? 生:读真好。 多个同学读。 师读。 齐读。 所以好,是因为伴侣送我一对珠宝鸟。这时候要强调什么。 生:一对。 师:一对什么? 生:珠宝鸟。 师:如今,自己读几遍,放开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你能用你的气送你的声音吗? 这样读,师范读。 生读。
魏
第6页共9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生读〔三位〕,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齐读。 师:接下来谁读? 生指名读 师:有一天,谁接下去读? 生指名接读。 师:你跟老师一起读。一生跟读:它睡的好熟呀…… 生齐读。 师:它说发出一声召唤,是真的在叫吗? 生:在心底 师:怕把珠宝鸟吵醒,你感觉如何在心底召唤呢? 生齐读 师:信任能创造美妙的世界,它是指什么? 生: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任。
师:小珠宝鸟怎么信任我的,放声读书。 找到你认为它信任我的部分,放开声音读。 学生自读。 师:谁来读?它怎么就信任我了呢? 生: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一会儿,纠正儿化。 生继续读。 师:你怎么说,它就信任我了呢? 生:起先不信任 师:假如你是只小珠宝鸟,不*近我,是为了干什么? 生:是看看我。 师:他把自己当作小珠宝鸟,就知道了缘由。 生:指名读这一段。 师:什么心态?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的四个步骤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的四个步骤靳家彦语文导读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这四个步骤分别是“精读”、“泛读”、“译读”和“背读”。
第一步是“精读”。
精读是指深入阅读一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划线标记、做思维导图、写读后感等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精读,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第二步是“泛读”。
泛读是指快速阅读一篇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泛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泛读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第三步是“译读”。
译读是指将一篇文章逐句逐词地翻译成自己的语言,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译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在译读的过程中,可以查阅词典、比较不同译文,尽量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第四步是“背读”。
背读是指将一篇文章背诵出来,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背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背读的过程中,可以分段背诵,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位置,模仿作者的语气和语态。
通过靳家彦语文导读法的四个步骤,学生可以系统地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精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泛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阅读速度,译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背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靳家彦语文导读法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也适用于各类文章的阅读。
不论是课文、散文、报刊杂志还是科技论文,都可以通过这四个步骤进行学习和理解。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通过精读、泛读、译读和背读四个步骤,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靳家彦:特级教师靳家彦简历
靳家彦:特级教师靳家彦简历
XX课件="">靳家彦特级教师靳家彦简历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靳家彦,男,年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
从教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
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
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
《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
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校管理上,突出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科研先导优化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南开小学成为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XX课件。
靳家彦 语文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fnt size=“6”>靳家彦语导读法是怎样一种教学法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我从事小学语教学38年了,在前辈专家的指引下,对小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与研究。
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导读”。
1996年7月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卷》柳斌主编中,收入了拙作《小学语导读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总结了导读的教学思想。
现再作进一步阐发。
一、什么是导读?概括地说,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读模式的探索,经历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这些战略思想,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小学语教育,就其本质说,是在儿童学习掌握语基础工具中造就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导读式教学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十分强调转变教育观念。
这其中主要包括:(1)整体教育观。
语教育活动应建立纵横联系、上下呼应、前后衔接的整体优化结构,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全面和谐发展;语教育活动应正确处理好学校内外、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砗糜镂难坝胨枷肫返陆逃⒂镂难盗酚胨嘉盗贰⒂镂难Э坪推渌频墓叵担挥镂慕逃疃猛怀鲇镂难盗氛飧鲋氐悖哑渌逃脱盗饭岽┰谟镂难盗返墓讨校⒃谟镂难盗分薪蝗凇⑸浮⒆酆稀⒎⒄埂#?)学生主体观。
小学语教育应在教师引导下,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求知需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体察儿童心理;另一方面,要使儿童不仅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课改视野下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学理探寻与实践意蕴
课改视野下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学理探寻与实践意蕴作者:丰向日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4年第02期【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读法;课程改革;学理探寻;实践意蕴进入新世纪,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我国自2001 年就启动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课程改革迭代发展,2017 年新一轮课程改革自高中阶段开始,2022 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铺开。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总的趋势是由学科本位转向以人为本,由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中心,更加关注对学生在真实生活、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导读法(以下简称“导读法”)是我国当代教育家靳家彦在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融理论与方法为一体的语文教育流派,它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思维为基,在新世纪课改的浪潮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以课改视野审视导读法,既要探寻其内在学理,又要借助其破解新一轮课改中的难点、堵点。
一、导读法之本从表面上看,导读法指向的是教学方式,实际上,靳老师非常重视语文学科的性质与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
1.导读法要贯彻“语思统一”的原则导读法坚持十六字原则,即“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首要的原则是“语思统一”。
语文学科与思维、思想密不可分,“思想是思维的内容,思维的结果。
思维是思想的形式,思想的过程”[1]。
学生的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经过思维加工获取作者表达的思想,而口语交际与习作是通过思维形成思想,并借助语言有逻辑地表达。
在靳老师看来,导读法必须贯彻“语思统一”的原则,一定要抓住语言这个核心,实现“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能力训练相统一”[2]。
靳老师的教学始终能基于文本的特点,以语言为核,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思想教育。
在執教《一定要争气》一课时,靳老师没有通过气氛渲染或激情演讲对学生进行“一定要争气”的思想教育,也没有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童第周的努力勤奋、自信不服输的精神,而是以导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才”“或”“再三请求”“勉强同意”等,从读中悟出作者的思想逻辑,获得思想教育。
领悟情境 体味语言 发展思维
领悟情境体味语言发展思维作者:王思孔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2期【摘要】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不容忽视的,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主要能力。
在教学中要恰当地选择“读”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读”中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体味语言、提高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理解;提高语文教学不仅是识字、说话、写文章,更重要的是读文章。
特级教师靳家严的“导读教学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田本娜教授在《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观》也明确提出了语文这个工具性学科不容忽视“读”这个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中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读课文是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最有效的方法。
恰当的选择读法对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平时遇到的语文课堂,大多忽视了“读”,甚至课堂没有读书声,很少给学生“读”的机会。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读”,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让“读”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在学习一篇课文(或范文)之前,要特别重视感知性的读。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将课文读一两遍,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破读,读准生字、新词的音节),读通顺,读后了解文章的大意或者主要内容(即主要讲了什么),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掌握文章段落层次。
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为学生设计这样的自学提示:认真自由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女孩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小女孩先后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想到这些?小女孩最后怎么样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等。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勾划相关语句和记录,做好阅读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初步阅读和思考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文章的初步感知思维能力。
二、细读课文,理解词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对课文逐字、逐句、逐段去读(这时可以采取多种读法: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来理解词句的含义,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每段的内容及段与段的联系。
名师档案(已做整理)
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天津市特级教师靳家彦上海特级教徐善俊特级教师支玉恒北京特级教师,窦桂梅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
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
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
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
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
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
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
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
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
中共党员。
1921年9月出生。
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
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
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
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林海》导读思路谈
《林海》导读思路谈【作者】靳家彦【作者简介】靳家彦,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小学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特别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导读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所谓导读,是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读写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读法强调教师要树立五种意识,即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目标的目标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主体意识,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形成语文能力的训练意识,教与学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情感意识和为学生的创造精神开辟道路的创新意识。
导读是导与读,教与学渗透交融,相得益彰的统一体,这种双向多边(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书之间)的交流,多角度深层次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师:诱导引导指导辅导生:预读细读议读练读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林海》一课的导读思路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预读属于感知性阅读阶段。
除自学生字新词之外,着重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的是大兴安岭的林,为什么加上海?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过程中,会创造性地找出林与海之间的联系,如:多少条岭啊,在急驰的火车上看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像海一样广阔无边)群岭起伏。
(像海上的波浪)青松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
(像海边的浪花)千山一碧。
(像海一样碧绿)万古常青。
(像海一样长久)这个阶段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引起阅读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诱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导其质疑。
提倡三读三问:读课文明句读,理思路,提问题;问自己,问课本,问工具书。
提倡在课本上圈、点、画、批、注。
预读的本意不在于让学生全部掌握内容,而是要让学生经历一番独立探求的心理体验,预读要求不要过高,项目不宜过多,可以在课下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
细读属于理解性阅读阶段。
从整体入手进入各重点部分精细阅读。
第一段,设问导读: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作者老舍先生是怎样证实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看到进到脚落在手摸到等词句,体会第一个亲切与舒服产生的缘由。
学习“靳家彦”- 燕子
学习“靳家彦”- 燕子
XX课件="">学习靳家彦-燕子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学习靳家彦靳家彦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语文教学的六个要素。
这就是:一以情励学;二以趣激学;三调动参与;四启迪创造;五注重内化;六求精求活。
有的老师上课,心里想的是教学流程步骤环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后干什么,甚至几分几秒都有科学的设定。
这样做就缺失了教学的灵气,教学的本真。
靳家彦上课心中有路数,但全力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仰一俯,一眨眼一皱眉,都是他们心声的反映。
我就根据学生当时的状态因势利导,教为学服务,而不是师生被教案牵着走。
上课时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的心。
我们今后:要在备课上下苦功夫。
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制作课件上,而不用在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上,是得不偿失。
把功夫用在实处,而不要做虚功。
XX课件。
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名师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
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
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
孙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
词语教学不简单———例谈名师的高年级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不简单———例谈名师的高年级词语教学作者:苏武德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第7期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还要重视词语教学。
名师们的高年级阅读教学抓住典型词汇、重点词进行训练,收到了以下效果。
一、是敲门砖,“敲”出学习兴趣有些课文有文眼,教学时可抓住这些词眼,让学生想开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靳家彦老师执教《田忌赛马》,把题目填写完整后,问学生:课题中哪个字是贯穿全文的关键字呢?围绕“赛”字应该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了“田忌和谁赛马?…赛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赛马?”“赛马的经过是怎样的?赛了几次?怎样赛的?”“赛马的结果怎样?谁输了?谁赢了?”“为什么输?为什么赢?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用一个“赛”字,激活了学生探究课文的乐趣。
二、是垫脚石,化解学习难点好的课前互动,不仅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成为遇到学习重点、难点时化整为零的一个环节、一个起点。
闫学老师在教学《伯牙绝弦》时,先和学生做一个词语游戏:出示“杨柳依依”,要求学生说出后两个字是叠字的词语,随后出示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炊烟袅袅、流水潺潺、春雨潇潇、白雪皑皑、云雾蒙蒙、霞光灼灼等调语。
同时提醒学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美丽景物的。
这一环节除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外,还为后面的模仿“志在,日:‘善哉,兮若!…句式说话提供了词语和情境铺垫。
三、是排障器,扫清阅读障碍霍懋征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让学生理解“逝世”的意思,分析“殡”字的结构,了解什么是“挽联”、什么是“吊丧”、“慈祥”是什么意思、“硼酸水”“绷带”是什么物品,再让学生知道“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成语的意思,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记住了再学习课文。
袁珞老师教学《少年闰土》第二课时,先检查学生对一些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朗读的评价及指导
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朗读的评价及指导
XX课件="">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朗读的评价与指导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特级教师靳家彦在《珍贵的教科书》的课堂语言朗读的评价与指导:你们真行。
你们读得很正确,但这样读叫念字,怎么读呢?听老师读。
我们就这样一边感受,一边读书你有了感受,读出来的书味道就不一样了,就像品茶,一口一口慢慢品,越品越有味道。
对身外的东西引起振动,叫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读书最重要的是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要把感情读出来。
谁愿意来读读读得多好啊,声音响亮,普通话准备。
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来读一读高声读也好,低声读出好,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对呀,这书浸透了指导员的鲜血,每当我看到这鲜血染红的书时,就会想起指导员说的话,指导员说了什么?就这么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悟为什么读得这么好,不仅是感受了,而且把心放在里面去读,你们的读已经到了理解的层次了。
XX课件。
靳家彦教学实录-《两小儿辩日》
靳家彦教学实录-《两小儿辩日》XX课件="">靳家彦教学实录:《两小儿辩日》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靳家彦教学实录:《两小儿辩日》师:刚刚见面,彼此都不认识就要上课,会有很多困难,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介绍很短一共有句话,但这句话中有真有假,你们要认真听,学会分辨要辨别真假。
()我叫靳家彦;()是南山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岁;()我喜欢阅读和写作;()两小儿辩日是我写的;()今天我们就学这个判断。
师:辨别分认它所以用辨,读这个字,进行组词。
生一:辨别生二:辩论生三:识辨辨识生四:辨解辨论师:因为要用嘴说话,所以应该用这个辩。
不要怕错,只要敢说就行。
读一下题目——两小儿辩日。
我呀就不懂这个题目,今天我当学生,你们当老师,咱们师生互换一个位置。
今天你们是师,我是生,两小儿辩日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两个小孩在辩太阳。
师:古文用了五个字就说了你刚才的意思,哪五个字——两小儿辩日。
古文有一个特点一个字,哪个字。
生:简。
师:古文是简,但意思却不少,读古文第一要把它的意思弄清楚。
今天我两小孩就着太阳的问题用语言来进行争辩进行辨别。
拿起纸,咱们来读一读全文。
要进入读文言的绝境,因此这样读起来和现在的白话文不一样,请同学们流畅地读一读。
两小儿辩日齐读。
生:读。
师:我有一个字不认识,这个字盂念什么呀,你们以前认识吗?生:认识。
师:是怎么认识的呢?生:查字典。
师:我要是不认识的话,还有一个办法,问老师,不是,识声旁识字。
什么是盂。
生:就是装酒的器皿。
师:嗯,比盘子的边高一些,比碗的边要矮一些,这种叫什么?叫盂,读一下盂。
回到课文就读这一段,读全文,赶紧读。
师: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帮且,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吗?任何人遇到困难都需要帮助。
所以你们这四人就当老师的小小的备课组,你们一起研究这篇文章到底怎么读,文章到底怎么解。
我发给你们材料中也有注释,也有其它注释。
看哪个组最好,给五分钟时间,自己组解决,只给五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靳家彦老师“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fontsize=“6”>靳家彦老师的“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靳家彦老师的“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什么是导读法?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牵引学生去应付考试的积弊,教师致力于导,学生主动去学,多向信息交流,依据阅读心理,注重方法指导,养成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有明确的目标,课上强化语文训练,突出情趣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使语文教学有情有趣、扎实高效、负担合理、如沐春风。
学生们反映:我们不愿意下课。
运用导读所教的学生,合格率达百分之百,优秀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学生会读能写,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为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导读法的基本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之前,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介绍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自学中,指导学习的步骤和方法,提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疑难问题;自学后,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运用,完成必要的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
其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自学习惯,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
它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要义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际体现。
由于导读法强调主体性、目标性、情感性、训练性和创造性,因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指导系统——学习系统——反馈系统”的统一体,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与学、导与读及时形成反馈,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导读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策略。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用整体优化的思想,吸纳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借鉴国内外现代语文教学的理论,按照教育方针培养一代有创造精神的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材。
在教育原则上,贯彻“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16字方针,务求使教学最优化。
所谓“语思统一”,就是使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谓“口书并重”,是指口头言语能力和书面言语能力协调发展、同等重视、相应提高;所谓“内外相通”,是指把语文教学、语文活动和语文生活相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各学科之间找出结合部,全面应用,注重语言应用;所谓“以读为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训练点,设计训练方式,把课堂变成“训练场”,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3.在教学观念上,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教以学为依据,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有效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诱导、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探索最佳课堂结构,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指引最佳思维方向,采用最佳教学手段,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以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为主线,就是要从学生智力结构的现状出发,借助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不复需教的理想境界。
在教学工作上做到“三化”,即教学程序化,内容结构化,教研网络化。
教学程序化主要是指:(1)教学目标程序化。
既要上好每一节课,又要做到各年级完成各自的任务,注意上下衔接,形成序列。
(2)教学常规程序化。
要求教师备课一丝不苟,上课分秒不丢,辅导一个不漏。
(3)学习过程程序化。
按照认识规律,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都必须经历从感知→探究→整理→发展这样几个阶段。
教学内容结构化是指:教学中依据知识的结构、能力的结构、非智力结构取舍补删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研网络化是指:(1)在校外,依靠学术团体→教研、科研、进修部门→大中小学信息交流网;(2)在校内,形成校长→主任→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网络;(3)教师个人坚持把日常教学工作和“导读法”实验研究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导读法的基本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导读法模式结构框架这种导读模式结构框架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体系划分成一个个紧密联系的小的部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循导学读,是一种合乎科学的可以操作的训练程序。
“常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程式,导读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活”与“实”。
导读模式也根据需要常出现“变式”。
这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由“导”为主向“读”为主过渡。
导读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呢?(1)预习,或称预读、初读,属于感知性阅读阶段,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
一般要求学生三读课文(不是读三遍):一读疏通句读;二读弄懂大意;三读质疑问难。
重在经历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
(2)指导细读,也称精读,即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精细阅读,属于理解性阅读阶段。
主要目标有:①通读全文,把握思路;②逐段品味,披文入情;③相机进行语言训练;④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吸纳、思索、动情、明理。
(3)指导议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目标是:“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一味讲解。
”(4)辅导练习。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增加写作指导的因素,加深巩固阅读效果。
以上关于导读的四个步骤,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实验、摸索、总结出来的,这四个步骤实际是“导读——自读——再导读——再自读”的教学结构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运用,目的是适应素质教育对小学生语文素质要求,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彻底改变阅读教学以“应试”为目标的陈旧面貌。
导读法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呢?我们总结为“六要素”,即“以趣激学、以情励学、求精求活、调动参与、注重内化、启迪创造”。
以趣激学的“趣”字,包括浓厚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高洁的志趣三个梯度,对知识对科学的探索,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自信心,对个性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构成了趣字的广泛内容。
以情励学的“情”字,包括饱满的情绪、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三个层次,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格的不断完善,构成“情”字的丰富内涵。
求精求活的“精”字,包括课前精心备课、课上精讲精练、课后精心辅导。
内容要精,形式要精,数量适当,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活”字包括教得活、学得活、用得活、气氛活,总而言之,生动活泼。
调动参与,关键是一个“动”字,学生要动起来,主动、自动、生动,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身,达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突出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教为学服务。
注重内化要在“内化”上下功夫,人的遗传、教育、环境、自身的意识、品质、情感、学识等等,内化就是素质,外化就是形象、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内化教育。
启迪创造重点是“创”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路和知识领域,把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开发出来。
这六个特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堂类型,采用的导读方法也不一样。
经常采用的导读方法有10种。
(1)设问导读:通过设置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以问促读。
(2)程序导读:遵循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和“语言形式——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这样两个回合的程序,把学生的阅读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的步骤,使学生按一定程序对全文逐步深入理解。
(3)图示导读:在阅读过程中师生运用图画、图表、板画、地图、图形等媒体指示思考方向,揭示思路,认识内在联系,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形象的、艺术的图示读书学习、认识事物的导读方式。
(4)对比导读:把一篇中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部分互相参照对比,引导学生分析辨别,从而加深理解的导读方法。
(5)赏析导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课文美的思想、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陶冶自己的情操,吸收语言营养,提高审美能力,把欣赏、品味、体验、吸纳溶为一体的导读方式。
(6)逻辑导读:以逻辑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探寻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组句构段的规律以及事物内在联系的一种导读方法。
(7)辩议导读: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通过辩驳议论理解课文,从中提取准确信息,为达到阅读目标而导思、导议、导练的一种导读方法。
(8)模拟导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本身提供的内容、情境因素运用一定的模拟手段,复现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体验激发起学生情绪、情感,引发联想和想象,边读书、边想象、边表演,从而使文中只可意会之情、无法展现之景、难以亲临之境、言犹未尽之意变得具体可感。
模拟导读特别应记住一条原则,即“以语文的手段学习语文”,切不可用其他方式替代了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感受。
(9)主从导读:以一篇典型课文为主,辅以若干篇相类似(内容或形式)的,意在举一反三,通过一篇学会一类的读书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大阅读量,掌握阅读规则与方法。
(10)综合导读:运用各种导读方式的综合,调动多种感官,加深对所读课文的理解,如可以同时运用图示对比并加以辩议,设问自问结合,情境模拟与赏析吟诵融汇等等方法,突出“综合”的作用。
导读法还有它的检测、反馈与评估的方式,这里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