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彦老师“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靳家彦老师“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fontsize=“6”>靳家彦老师的“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
靳家彦老师的“小学语文导读法”概说
什么是导读法?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牵引学生去应付考试的积弊,教师致力于导,学生主动去学,多向信息交流,依据阅读心理,注重方法指导,养成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有明确的目标,课上强化语文训练,突出情趣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使语文教学有情有趣、扎实高效、负担合理、如沐春风。学生们反映:我们不愿意下课。运用导读所教的学生,合格率达百分之百,优秀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学生会读能写,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为继续学习和参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导读法的基本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之前,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出具体的学
习目标,介绍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自学中,指导学习的步骤和方法,提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疑难问题;自学后,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运用,完成必要的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其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自学习惯,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它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要义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际体现。由于导读法强调主体性、目标性、情感性、训练性和创造性,因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指导系统——学习系统——反馈系统”的统一体,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与学、导与读及时形成反馈,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导读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如下策略。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出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用整体优化的思想,吸纳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借鉴国内外现代语文教学的理论,按照教育方针培养一代有创造精神的适应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材。
在教育原则上,贯彻“语思统一,口书并重,
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16字方针,务求使教学最优化。所谓“语思统一”,就是使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谓“口书并重”,是指口头言语能力和书面言语能力协调发展、同等重视、相应提高;所谓“内外相通”,是指把语文教学、语文活动和语文生活相沟通,课内外、校内外、各学科之间找出结合部,全面应用,注重语言应用;所谓“以读为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训练点,设计训练方式,把课堂变成“训练场”,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
3.在教学观念上,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教以学为依据,教是为了用不着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有效的读书方法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诱导、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探索最佳课堂结构,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指引最佳思维方向,采用最佳教学手段,取
得最佳教学效果。
以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为主线,就是要从学生智力结构的现状出发,借助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不复需教的理想境界。
在教学工作上做到“三化”,即教学程序化,内容结构化,教研网络化。
教学程序化主要是指:(1)教学目标程序化。既要上好每一节课,又要做到各年级完成各自的任务,注意上下衔接,形成序列。(2)教学常规程序化。要求教师备课一丝不苟,上课分秒不丢,辅导一个不漏。(3)学习过程程序化。按照认识规律,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都必须经历从感知→探究→整理→发展这样几个阶段。
教学内容结构化是指:教学中依据知识的结构、能力的结构、非智力结构取舍补删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教研网络化是指:(1)在校外,依靠学术团体→教研、科研、进修部门→大中小学信息交流网;(2)在校内,形成校长→主任→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网络;(3)教师个人坚持把日常教学工
作和“导读法”实验研究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导读法的基本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导读法
模式结构框架
这种导读模式结构框架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体系划分成一个个紧密联系的小的部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循导学读,是一种合乎科学的可以操作的训练程序。“常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程式,导读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活”与“实”。导读模式也根据需要常出现“变式”。
这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由“导”为主向“读”为主过渡。
导读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呢?
(1)预习,或称预读、初读,属于感知性阅读阶段,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一般要求学生三读课文(不是读三遍):一读疏通句读;二读弄懂大意;三读质疑问难。重在经历几种有价值的心理过程。(2)指导细读,也称精读,即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精细阅读,属于理解性阅读阶段。主要目标有:①通读全文,把握思路;②逐段品味,披文入情;③相机进行语言训练;④认真指导学生朗
读,在读中吸纳、思索、动情、明理。(3)指导议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目标是:“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一味讲解。”(4)辅导练习。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增加写作指导的因素,加深巩固阅读效果。
以上关于导读的四个步骤,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实验、摸索、总结出来的,这四个步骤实际是“导读——自读——再导读——再自读”的教学结构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运用,目的是适应素质教育对小学生语文素质要求,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彻底改变阅读教学以“应试”为目标的陈旧面貌。
导读法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呢?我们总结为“六要素”,即“以趣激学、以情励学、求精求活、调动参与、注重内化、启迪创造”。
以趣激学的“趣”字,包括浓厚的兴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高洁的志趣三个梯度,对知识对科学的探索,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自信心,对个性发展的高标准严要求,构成了趣字的广泛内容。以情励学的“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