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1. 引言1.1 学困生现象的普遍存在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s common in middle schools. These students often struggle to keep up with their peers academically, leading to lower grades and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Many factors can contribute to a student becoming a "学困生", including learning disabilities, lack of support at home, ineffective study habits, and problems within the school system.1.2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特点1. 学习动力不足: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基础薄弱:一些学困生在小学阶段对英语基础知识没有扎实掌握,导致在初中阶段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形成学习困难。

3. 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对学习目标和要求缺乏清晰认识,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学习倦怠。

4. 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难以有效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5. 自控能力弱:初中英语学困生通常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学习困难。

这些特点使得初中英语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兴趣。

2. 正文2.1 学困生成因分析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摘要】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薄弱等方面。

在补差方法方面,可以采取个性化辅导、多角度讲解、拓展学习渠道等方式。

通过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差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的重要性凸显在于,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初中英语学困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原因分析、补差方法、重要性、背景、研究目的、探讨。

1. 引言1.1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背景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背景主要源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存在困难,表现为学习成绩下滑、听说读写能力不全面等现象。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资源匮乏、课外学习时间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学生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环境中所处的各种压力也会影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深入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背景以及相关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ruggling with English learning and to discuss effective methods to help thes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By identifying the root cause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English, educators and par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that students face and implement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their learning. Additionally, by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for remedial teaching, we hope to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educators to effectively assist struggling students in overcoming their difficulties and achieving success in English learning. Ultimatel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truggl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academic success and overall well-being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2. 正文2.1 学困生的原因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懒于思考、不思进取,容易产生拖延症,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状况与对策

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状况与对策

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状况与对策一、引言二、学习状况分析1. 学习成绩低下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面临着学习成绩低下的问题。

他们往往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语法和词汇都掌握不好。

2. 学习兴趣不高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他们可能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对学习英语的动力不足。

3. 缺乏自学能力学困生通常缺乏自学能力,无法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学习。

他们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方法也缺乏了解。

三、学习困难原因分析1. 缺乏基础知识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缺乏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基本的语法和词汇。

这使得他们无法在后续学习中跟上进度。

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他们可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

3. 学习环境不佳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着学习环境不佳的问题,比如家庭条件不好,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资源。

4. 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可能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四、对策提出针对学困生缺乏基础知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补习等方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英语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2. 推广有效的学习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和教学辅助材料。

家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英语俱乐部、组织英语角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老师可以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通过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困生面临着一系列的学习困难。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帮助学困生改善英语学习状况。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补差方法浅探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英语学习的困难,他们无法充分理解课堂上的内容,也无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甚至出现了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

这些学习困难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一些补差方法。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学习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稳固,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有限,语法知识薄弱,听说读写能力也不够,这些都是导致他们学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认为英语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方法错误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采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他们只是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也忽视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4.教学资源匮乏有些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5.学习环境单一有些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单一,他们在课堂上很难获得实践的机会,也很难在学校之外接触到英语的真实应用情景。

针对学生的基础薄弱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语法基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有基础打得好,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积极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错误问题,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让他们真正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

对于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更新教学设施,丰富教学资源,确保学生获得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针对学习环境单一问题,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校之外也可以接触到英语的真实应用情景,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方式来开拓学习环境。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研究

三、结语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 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改进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农 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各 种原因,如家庭环境、学校资源、教师素质等,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 的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是当 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将就如何转化农村初中英语学困 生进行策略探析。
4、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 困生的学习动机,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他们参与各种 英语活动等。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发掘学困生的优点和潜力,鼓励他们发挥自 己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Hale Waihona Puke 5、开展针对性的辅导针对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例如, 对于语法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进行语法知识的辅导;对于口语表达能 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读多说,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等。
2、改进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他们知道每天要学什么、 怎么学。其次,要引导学困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英语。例如,在词汇学 习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比等方式来记忆单词;在语法学习中,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来理解语法规则。此外,要鼓励学困 生多读英语文章、多用英语思考问题、多与同学交流英语等。
3、教师素质的问题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1. 引言研究英语是初中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许多学生在研究英语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研究英语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研究英语困难的原因分析初中学生研究英语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2.1 研究态度不正确一些学生在研究英语时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英语研究持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研究效果不佳。

2.2 研究方法不科学许多学生缺乏合理的研究方法,无法有效地掌握英语研究技巧,导致无法快速提高英语水平。

2.3 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不够灵活和生动,无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难以掌握英语知识。

2.4 缺乏语言环境初中学生通常缺乏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的机会,无法获得正宗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机会,阻碍了他们的语言研究进步。

3. 对策提出为了帮助初中学生克服英语研究困难,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3.1 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态度,重视英语研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2 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英语研究技巧,帮助他们提高研究效果。

3.3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材,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3.4 提供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母语者交流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口语实践。

4. 结论初中学生研究英语困难的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正确的研究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和提供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等对策,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英语研究效果。

以上是对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的讨论和建议。

希望能够对初中英语教育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导言近年来,我国初中英语“学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和个性发展中出现了困难或问题的学生,他们通常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障碍,成绩不佳,甚至有一定的逃学倾向。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进行深入分析学困生出现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解决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

1. 学习动力不足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动力,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往往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使得学习成绩下降,从而成为学困生。

2. 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复杂性和技巧性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困惑和迷茫。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效果也不佳,成绩仍然不理想。

3. 家庭环境不良部分学生所在的家庭环境不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中可能存在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不关心等问题,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支持和鼓励,易产生逃学倾向。

4. 课堂教学方式不适应有些学生认为课堂上英语教学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随之下降。

学校及家长要共同努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或者优秀学生来校做报告,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家长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努力改善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传达教育理念,鼓励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strategies for addressing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ssu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ith many students struggling to keep up with their studies. This problem not only affects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but also ha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society as a whole.1.2 问题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cause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se students face various obstacles and challenges in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ir learning difficulties can help educators and parents identify and address these issues effectively. By investigating the root causes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we can develop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thesestudents in improving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overall well-being.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inclusive and supportiv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at meets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all students. By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learning difficulties" students, we can work towards improving their educational outcomes and fostering their personal and academic growth.1.3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cademic difficulti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mmonly known as "learning-disabled students",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y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s' academic challenges, we can develop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support their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in school.2. 正文2.1 学困生成因分析"学困生成因分析"是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上海市三泉学校符婕【摘要】: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造成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随着年级的提高,学困生的比例呈递增趋势。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

学困生比例的增加影响了整体教案水平的提高,尤其以公办初中更为突出。

因此,“薄弱学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认真分析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提高教案质量的根本所在。

本课题结合三泉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角度分析英语学困生的成因,通过问卷调查、行动跟踪、具体案例,理论实践双结合的方式找到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可行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英语成因转化策略一、问题的提出三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彭浦地区偏僻的西北角,在宝山和闸北的交接地段,外来人口偏多,居民成分复杂,学生生源较差,学困生比例很高,一直是制约学校教育教案发展的重要瓶颈。

牛津英语教材以其图文并茂、题材广泛、贴近生活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但是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牛津英语过大的词汇量使得两极分化现象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随着年级的提高,学困生的比例呈递增趋势。

有些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连Monday都不认识,甚至有人只识得26个英文字母!由于从低年级开始“欠债累累”,导致最后的“雪球效应”,想要挽救已为时已晚,使得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在公办“薄弱学校”显得尤为困难。

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普通公办初中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在初中低年级时找出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如何有效地转化他们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研究纵观20世纪教育发展史,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学困生的定义至今国际上还没有十分同意的概念,在我国曾被称为“差生”,前苏联称其为学习不良的学生,而美国称其为学习无能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将学习困难儿童列为特殊教育对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归为“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

前苏联教育家赞克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近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案方法造成的。

而国内,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不过对学困生真正开始重视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1978年以后,戴湘华等有关研究生对差生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原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根据当时所在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功教育”,“偏爱‘薄弱学校’、偏爱‘差生’”的口号。

在八十年代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思中老师提出“心理优势论”,总结出了“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十六字外语教案法。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或延长义务教育,学生学业不良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三、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所谓英语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低下,学习困难而达不到规定的学习要求的学生。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与分析以及个人访谈,共总结出以下三个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自身因素。

1、家庭因素<1)经济因素三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彭浦地区偏僻的西北角,在宝山和闸北的交接地段,外来人口偏多,居民成分复杂,生源并不理想。

在家庭情况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收入平平,有些甚至无收入,生活困难。

20名学困生中有9人持有助学券,从父母文化程度来看,仅仅2人有大专文凭,4人仅有小学文化程度。

大部分家庭没有能力为孩子提高能够更好的学习条件。

<2)家庭环境因素学困生中将近50%的学困生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或是只和父母一方或祖父母生活,1人曾服过刑。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对家长的不良行为有样学样或是出于对家庭冷漠氛围的排斥,宁可在外面寻求“关爱”。

有部分学困生家庭,家长为了生机,在家里经营棋牌室,鱼龙混杂,使学习环境恶化,进而丧失最基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

家长对孩子养而不教、养而不管,在空白的家庭教育下,学生特别容易形成学困生。

<3)不当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教育方式,一种“望子成龙”,“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种过分溺爱。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家长处理孩子犯错时,42%采取打骂,与老师交流的不到一半。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使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对学习形成“厌恶—恐惧—不想学—不学”这样的变化过程。

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那就是溺爱。

家庭教育的无力、空白使学困生难以摆脱“学困”阴霾,因为家庭对他们没有学习要求或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与重视,他们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理由。

2、学校教育因素<1)教材因素现行的牛津教材词汇量大、语法系统偏弱,琐碎的知识点很多,让学生很难掌握知识要点,与考试产生脱节感。

必须课本与试卷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成绩,一但放松就会一落千丈。

与老教材内容少,注重巩固比起来,牛津教材让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学得单词虽多,却无法学以致用。

学困生由于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方法,背诵显得格外艰难,渐渐对于每天都要背诵几十个单词词组厌烦致极,欠的“债”越滚越多,这也是导致如今英语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2)教师因素师生缺少沟通,教师教育不力,对学困生辅导不及时、教育教案方法不当均是导致学困生的成因。

学生一旦不完成作业或是不背诵课本,老师便以罚抄为手段,造成学生的厌恶情绪。

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缺少方法的指导,对于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动辄训斥辱骂,慢慢使学生由不喜欢学科教师发展到对学科的情绪障碍。

3、学困生自身因素<1)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自控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马虎应付作业,这些学生由于长期出于家长和教师逼迫读书的被动状态,一但家长与教师疏于管理,就会一落千丈。

如今外界诱惑过多,部分学生对网络和游戏上了瘾,很难戒掉。

<2)自信是一个人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心理素质,大部分学困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多的挫折会使他们产生挫折感,这是如果家长和教师给予漠视、讽刺、挖苦,他们就会失去信心。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接受能力较差且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长久看不到进步而最终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平时课堂上学生不举手发言或是发言声音过轻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四、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1、找到英语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当前80%的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尤其是英语,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语言环境,语言就需要使用,如果没有用的必要自然会失去意义,因此尽管当今世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学生更多的仍是将它视为入学的门槛甚至是负担。

我觉得可以先投其所好,许多学生乐衷的电脑游戏都是英语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有game over,enter,exit,menu,left,right等常用词汇,这些甚至无需老师教授他们自然就学会了,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游戏正式引入这些单词。

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英语单词,例如帮宝适pampers(溺爱>、可乐cola、威猛先生Mr.Muscle、夏普空调sharp等等,隔一段时间就比赛谁积累的词最多。

而音乐、电影更是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

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不只是为了考试。

2、优化教案模式<1)提升兴趣课堂必须采用不同的教案模式,例如任务型教案,增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俗话说,美食反复吃也会叫人倒胃口。

同样,单一的教案模式也会极大挫伤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比起以前的老教材,如今的牛津教材图文并茂,结合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很大的进步。

老师可以设置各种游戏或竞赛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cross words、riddles、adaption、act out、举办课前free talk和影片配音等。

我在上6A的一篇有关Food的课文时,采用了接龙的游戏,每人用前者报出的食物单词的最后字母为开头,说出另一种食物,重复的不加分,为了获胜,学生必须找齐26个字母开头的所有食物,极大地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

并且在进行口语操练时,我通常让学生指名其他学生,有学生主宰的课堂往往更活跃。

另外,六、七年级是最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年龄,基本一学期我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四次英语小报,学生可以附上照片,自己设计、绘画、撰稿,挑选最优秀的贴在学习园地。

<2)分层教案教师为学困生设置特别作业。

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减少作业量或降低难度,也可以单独布置不同作业,让学困生从最基础的开始,一点一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也避免了他们抄袭作业的现象,保证作业质量。

课堂上也可以采纳分层教案的方法,每堂课转为学困生设置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逐步加入到课堂教案中,逐步提升成就感。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人在调查中发现,英语学困生往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事倍功半,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读音问题,教师要重视语音教案,把好语音关。

学困生由于语音没有学好,往往在学习单词时注上拼音或汉字,使读音不准确,甚至有些学生是“哑巴”英语,完全死记硬背而不是拼读拼默,所以很容易就会遗忘,花费了大量时间心血,收效只维持一天甚至半天,难怪他们会沮丧、失去信心。

本人在这一年中的每堂英语课都时刻注重语音的教案,学习生词时,将单词以音节分开写,让学生结合拼音的方式读出,半年后在还未教授读音的前提下,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几个音节,并尝试发音,最后由教师确认对错。

这一方法非常有效,现在学困生基本都学会“拼读”的能力,记忆速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容易遗忘。

还有许多其他不错的方法,比如树型记忆方式,即从最基本的词根通过词缀学习其他词性以及相应的词组和习惯用语,这一年中,本人坚持每次默写都让学生以树型模式写出所有词形变化,例如:care-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且容易记忆。

4、结合记忆曲线,注重重复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