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d443f90722192e4436f6a7.png)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关于风景名胜科学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都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②泰山、庐山、黄山、喜马拉雅山等都是高大断块山③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④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典型的峡谷地貌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 交通通达性B。
旅游容量C。
旅游点知名度 D. 地区接待能力3。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 把握时机B。
抓住景观的特点C。
以情观景D。
选择观赏位置4。
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意境反映了自然景观的()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动态美 D. 听觉美5.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自然灾害②旅游硬件设施情况③社会文化环境④旅游地的经济水平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②③④6。
欣赏自然景观时应当“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这样才能做到()A。
抓住景观特点 B. 把握观赏时机 C. 以情观景 D. 领悟人文与自然的和谐7.关于选择旅游资源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2021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选修Ⅵ 2 自然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
![2021版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一轮复习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选修Ⅵ 2 自然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12e691a0242a8956bece4e2.png)
姓名,年级:时间: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1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b) 1。
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①全球变暖;②酸雨的形成;③水体富营养化2。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已在浙江镇海、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并已陆续储油。
据悉,镇海石油储备基地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
该地位于甬沪宁输油管网的前端,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7亿元人民币,储备能力为520万立方米.(1)选择石油储备基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2)石油储备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4)中国目前主力油田生产已经进入中后期,今后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条件需满足便于进口石油、安全有保障和建设成本低三个条件.第(2)题,石油储备基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应对短期石油供应中断、稳定油价、调剂市场等方面.第(3)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都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第(4)题,中国近年来新勘探开发的油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和海洋中.答案:(1)能够方便地进口石油,在沿海要有深水港,陆上则需要交通非常方便,要有便利的管道或铁路运输;要有一个庞大的经济腹地,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安全要有保障;经济上要合理,成本不能太高.(2)可以应对短期石油供应中断;可以稳定油价,调剂市场;对石油市场起到威慑作用,抑制投机交易(3)位于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便利.(4)西部地区和海上考点2 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d)1。
2022年高考地理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
![2022年高考地理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cdd03280eb6294dc886cc5.png)
高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综合练习题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每年来这里观潮的游客很多,但经常发生游客被卷入水中的事件。
据此完成1~2题。
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A.选择合适的位置B.选择观察时机C.抓住景观特点D.以情观景2.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
与钱塘江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河口形状B.夏季风C.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D.地转偏向力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A.台湾B.福建C.广东D.广西4.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A.25%B.43%C.68%D.80%5.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动植物资源的利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C.保护旅游资源D.制定旅游法6.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特色的工作有()①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③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④改善交通条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在欣赏黄山中的“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景点时要()A.把握时机B.发挥想象C.移情于景D.了解构景手法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农牧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9.图中哪个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降至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之内()A.A时间B.B时间C.C时间D.都不是10.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21-22版:核心素养专项练(一)(步步高)
![21-22版:核心素养专项练(一)(步步高)](https://img.taocdn.com/s3/m/333939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0.png)
11.四川省主体功能区中
√A.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B.重点开发功能区内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C.限制开发功能区内部自然条件完全相同 D.禁止开发区没有一定的区域面积和形状
解析 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以县级(少数以乡镇)行政区为基本单元, 行政区有明确的边界,故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区域间差异性显著,区域内部一致性较为突出,但自然条件不会完全相 同;区域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选A。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
人地协调观
(2021·湖北随州模拟)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
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下图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据
此完成1~2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
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A.山峰多冰川 C.草场面积广
√B.昼夜温差大
D.高原光照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乌镇在第三个阶段的发展重心是
A.保护古镇遗产
B.发展度假旅游
√C.打造文化小镇
D.发展观光旅游
解析 乌镇第一个阶段为保护古镇遗产,发展观光古镇,故A错误; 发展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是第二个阶段,故B、D错误; 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举行标志乌镇旅游进入第三个阶段,其发展 重心为打造文化小镇,故C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地理实践力
福建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了“该省部分方言 分布图”。据此回答13~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核心素养测评 三十三 森林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核心素养测评 三十三 森林](https://img.taocdn.com/s3/m/571b6ab9011ca300a6c390ff.png)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三森林建议用时:45分钟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
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1~3题。
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 )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解析】1选B,2选D,3选C。
第1题,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
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
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
第2题,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
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
第3题,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
(2019·惠州模拟)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Ⅰ~Ⅳ)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10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
同步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素养突破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含解析
![同步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素养突破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3cac74aa00b52acec7caa3.png)
一、选择题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废物装进垃圾袋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解析:第1题,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会破坏旅游环境。
第2题,为图方便随地乱扔垃圾会引起环境污染,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会引起环境破坏。
第3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答案:1.D2.D3.A西双版纳州第九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16年5月10日在景洪市隆重召开,大会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州实施旅游强州战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州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发展遵循。
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A.在北戴河湿地观鸟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D.下河捕鱼,品味自然5.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N”(nature、nostalgia、nirvana),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A.宗教旅游B.虚拟旅游C.生态旅游D.商务旅游解析:第4题,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会对石刻佛像造成损害;采摘野果,品尝野味及下河捕鱼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都不能称为生态旅游。
2021版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 四十四 Ⅰ-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2021版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测评 四十四 Ⅰ-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d267c2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3.png)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四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用时:45分钟1.(2017·全国卷Ⅲ)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解析】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与热带雨林相比,植被密度低,截留降水量少;地表缺少植被,水分易蒸发;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低.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
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2。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设立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7月20日,中央通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请根据这些问题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出谋划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四个: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因此应结合这四个问题来找寻应对措施.答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法律制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狠抓法律法规的落实,彻底落实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对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监控,避免出现新的生态问题;依法关停违规建设的矿山、水电设施等,消除环境污染,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宣传、教育。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原产自墨西哥,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耐贫瘠等特点,可以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有害物质从而干扰其他植物生长。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371db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3.png)
环境保护(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2018·某某模拟)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以取代传统旱厕。
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下图为源分离厕所和传统旱厕示意图。
(10分)分析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解析】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都有改善作用,同时也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
答案: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沼气作为燃料使用,减少了薪柴、秸秆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了传统旱厕的臭味;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避免了粪便造成的污染。
2.(2018·某某模拟)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某某省于1979年引入。
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某某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10分)分析互花米草自然扩散对某某省海滨地带的不利影响。
【解析】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快速繁殖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
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答案: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0 环境保护 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0 环境保护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0dfc7b770bf78a652954af.png)
课后限时集训40环境保护1.柘沟镇位于鲁中南山区,花岗岩和陶土质量上乘且储量丰富,形成了石材加工、陶土加工等特色产业,目前已有200多家石材加工厂。
用柘沟陶土烧制的鲁柘澄泥砚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随着花岗岩和柘沟陶土的大规模露天开采,水资源被大量耗用,一些环境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试说明柘沟镇花岗岩和陶土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主要从花岗岩和陶土开采过程中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植被、地下水、生物多样性等的不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花岗岩和陶土开采后的矿渣堆积也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答案]露天开采会剥离表土,破坏土地资源;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渣等大量堆积,易引发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
2.(2019·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城市的黑臭水体问题较为严重。
成为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难点。
通过调查发现,城市中“死水一潭”是造成黑臭水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疏通河道、引水入城,扩大绿地面积等措施;使城市水质逐步改善。
预计到2030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总体得到消除。
分析城市黑臭水体问题严重的原因。
[解析]问题原因主要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湿地自净能力等方面考虑。
城市活动集中,污水排放较多。
垃圾堆放、倾倒,随着雨水进入河道,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雨水冲刷城市地表,形成污水。
城市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
城市中“死水一潭”是造成黑臭水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水体相对封闭,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差。
植被、湿地等面积少,自净能力较弱。
[答案]城市活动,污水排放较多;垃圾堆放(倾倒),造成水体污染;雨水冲刷城市地表,形成污水。
城市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水体相对封闭,流动性差;植被(湿地)少,自净能力较弱。
3.(2019·晋中市5月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地貌复杂;无过境河流,每年夏季萍乡都会出现“城市看海”一现象,2019年2月18日晚,央视《焦点访谈》以“海绵城市:会呼吸才宜居”为题,全面介绍了江西省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海绵城市建设解决了困扰萍乡市多年的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修复了城市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文化景观,提升了城市特色和活力。
2021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选做)高频考点81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新人教版
![2021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九旅游地理与环境保护(选做)高频考点81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9f066631126edb6f1a10ee.png)
高频考点81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2020·广东高考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沿岸大小港口近百个,40多条河流常年注入渤海。
目前,渤海环境污染严重,周围地区渔民头发中的汞、铅和砷的检验值超过正常值,秦皇岛10海里内水域养殖的扇贝都不能生长,水面混浊。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由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11月30日印发并实施。
2019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如今,渤海环境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请根据图文信息资料,分析渤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2.(2020·安徽合肥一中高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产生的大量垃圾的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特别是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变得至关重要。
为防止垃圾填埋场污染转移,请从地形和地质条件方面,分析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3.(2019·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图甲为“我国土壤污染分布图”,图乙为“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与北方相比,南方土壤污染面积更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流域。
(2)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理要素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3)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曾经“漫江碧透”的渭河,如今成了国内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陕西省政府印发的《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要求到2017年,渭河全面消除污染严重水域。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3ca1e4a866fb84ae55c8d18.png)
地理实践力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地理实践力素养落脚选考题 尽管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就提出“开展地理观测、 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课程 理念,各地也广泛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但难以通过纸笔测验的形 式在有限时间内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因而在高考地理中,与其 他三大素养相比,实践力分值较低,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 考查地理实践力素养试题统计分析可知,该素养已提升至每年必考地 位,考查比重较为稳定,逐步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
解析 答案
解析 不利影响主要从该地负地形广布,高差大,地表崎岖,交通不 便,游览难度大,存在多种旅游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游 客数量调控、电梯等设备建设及增加多种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
素养三
区域认知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试题材料呈现图文结合 地图及其他各种地理图像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认识区域的重要 载体。近几年高考地理以图像作为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材料,且每幅 图均配有隐含解答问题的重要地理信息的文字材料。2017年全国Ⅱ卷 出现“无图考图”新形式,有一组客观题以单一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 非洲气候分布。至此,试题材料呈现以图文结合为主,这对学生提取 并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为充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 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解析 答案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解析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2021年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
![2021年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a81c786137ee06eef91860.png)
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环境保护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下图为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指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已建立以湿地保护区为主体,以湿地公园等为补充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相对面积。
说明我国湿地保护最有效的区域,并分析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根据图8,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的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4.渭河堪称关中平原西部的母亲河,素有“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之说。
记者沿渭河逆流而上,寻找致使河水污染的源头。
在记者到达某村时,发现渭河河道内一辆挖掘机正在给一辆双桥卡车上装砂料。
而此时采砂地点正好处于G30连霍高速高架桥的上游附近,采砂点处已然满目疮痍,到处是已挖的砂坑。
分析在渭河河道非法采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5.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25米内的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
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
分析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核心素养测评 四十二 选修 Ⅰ-3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核心素养测评 四十二 选修 Ⅰ-3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e3f216aa00b52acfc7cafb.png)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二环境与环境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2020·大连模拟)“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在政府对CO2排放进行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把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1、2题。
1.“碳交易”的出现( )①对环境质量影响不大②能使环境质量逐渐好转③能使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④能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德国C.韩国D.马来西亚【解析】1选C,2选D。
第1题,碳交易的出现,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质量提高有较大影响,同时对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带来较大收益。
第2题,马来西亚盛产棕榈油,因此可以大量用棕榈油制取生物柴油。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
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性和资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各省(区、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呈明显的差异。
下图示意各省(区、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含港、澳、台数据)。
指出我国东、中、西部各省(区、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空间差异,并推测成因。
【解析】图中间有一个“全国”示意柱,以此为参照,结合我国东、中、西部所包含的各省(区、市)范围总结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空间差异;从区域工业类型和规模的大小、环境治理投入的多少、工业固体废物经济成分的丰寡、处置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不同等方面,推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省际差异的成因。
★★★答案★★★: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除河北、吉林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西部多数省(区、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2021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新题练9 环境保护
![2021新高考地理核心素养新题练9 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7165d757763231126fdb110f.png)
核心素养新题练9环境保护(2020山东菏泽一模)山东省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山东省中部山地地形凸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东省耕地率全国最高,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各省第一位,山东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耕地比重差异较大(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山东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耕地比重示意图1.山东省不同类型耕地的分布特点是()A.各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省比重均较小B.有灌溉设施耕地在坡度较大耕地中占比较大C.有灌溉设施耕地的比重由东向西增加D.各区耕地比重与坡度成反比,与灌溉设施成正比2.山东省不同区域耕地类型特点的形成原因是()A.鲁西北地区位于黄河沿岸,耕地坡度小于25°B.鲁西南地区耕地比重最大是因为人口最少C.鲁东地区水资源缺乏,有灌溉设施耕地最少D.鲁中地区范围最小,耕地所占比重最小(2020山东青岛一模)下图示意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A.贝壳B.橘皮C.温度计D.橡胶篮球4.符合该回收网络模式特点的说法是()①居民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②上游企业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③下游企业负责包装产品的生产④成立以废品回收为主体的合作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0山东济南一模)白蚁是喜温性的昆虫,怕寒冷,种类众多,在我国分布较广(如图),对森林、江河堤坝、木质房屋建筑等破坏性大。
据科学观察,在250亩山地森林中,只要有1只穿山甲,就可以使森林不受白蚁的危害。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肆意捕杀和对穿山甲栖息地的破坏等活动,导致中华穿山甲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锐减,这使得白蚁的危害性增大,治理白蚁的资金投入和防治难度也在提高,构成了“恶性的链条”。
据此完成5~6题。
中国白蚁分布图5.影响我国白蚁分布北界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和热量B.纬度和地形C.海陆位置和降水D.坡向和气温6.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打破“恶性链条”的关键在()A.投入剧毒化学药剂,灭杀白蚁B.大力饲养穿山甲,供人类食用C.对白蚁进行研究,开发白蚁资源D.立法禁捕穿山甲,保护栖息环境7.(2020安徽黄山质检)2020年初持续数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在熄灭过后不久,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如图),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环境保护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下图为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指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已建立以湿地保护区为主体,以湿地公园等为补充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相对面积。
说明我国湿地保护最有效的区域,并分析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橡胶产区,根据图8,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的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4.渭河堪称关中平原西部的母亲河,素有“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之说。
记者沿渭河逆流而上,寻找致使河水污染的源头。
在记者到达某村时,发现渭河河道内一辆挖掘机正在给一辆双桥卡车上装砂料。
而此时采砂地点正好处于G30连霍高速高架桥的上游附近,采砂点处已然满目疮痍,到处是已挖的砂坑。
分析在渭河河道非法采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5.中华白海豚是全球濒危物种,适宜生活在清洁、安静的水域,珠江口伶仃洋水深25米内的海域是其重要活动区域。
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和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白海豚生存环境的影响。
分析为保护白海豚生存环境,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措施。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暴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
生态浮岛技术是将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已成功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
下图为生态浮岛构造示意图。
简述生态浮岛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岛的主要生态功能。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下图为浙江省某河流由工业污染导致的水污染程度示意图(Ⅰ—Ⅱ—Ⅲ—Ⅳ—Ⅴ,水质依次变差,其中Ⅴ级水质最差)。
指出甲到丙河段水污染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并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措施。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目前,我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超过15万平方千米。
其中,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下图为某时段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和漏斗中心监测点地下水埋深分布图。
简析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分布较多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绒螯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喜食小鱼小虾、昆虫及幼虫等,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就是这种美食,在国外居然泛滥成灾,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了,尤其是在西欧和北美。
简要分析大闸蟹在西欧、北美五大湖泛滥成灾的原因。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滨海湿地利用改造方式示意图。
描述我国向海区域湿地利用特征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是指被废弃不再使用的电器或电子设备,主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手机等通讯电子产品的淘汰品。
这些电子废弃物中,含有砷、汞、铜、铝、钗、锡、铅、镉等多种金属及其他多种持久降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毒物质等。
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新的环境公害,请阐述其危害并提出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13.广西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峰林、峰丛林立,有广西处处是桂林之说。
西江水系三分之二位于广西境内,江水徜徉在覆满植被的万峰从中。
广西森林覆盖率高达62%,生态环境保持较好且基本上相差不大。
多年来,广西虽然经济总量、GDP在全国各省区排名靠后,但却生产世界上最珍稀的东西——长寿,是我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
为了长寿养生,这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候鸟人”,他们一般冬天来,夏天走,有的还会长期租住下来。
仅广西巴马县一个地方,“候鸟人”就有10多万人。
下图为广西百岁老人密集区域分布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广西全国长寿之乡最多的主要原因。
(2)试说明大批“候鸟人”集聚广西长寿之乡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1.答案:土壤污染物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
影响:土壤污染使农作物受到污染,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业减产;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土壤污染会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生态系统退化,并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环境问题。
大量施用农药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2.答案:半湿润区。
半湿润区湿地保护区面积比例大于湿地面积比例,说明湿地保护区除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还覆盖了湿地周边其他生态系统,能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
四个区域的湿地公园面积相对于湿地面积都很小,在面积上不具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势。
3.【答案】(1)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4.【答案】①河道采沙,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的土地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②沙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河道水文环境;③大型采沙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浑浊,污染下游水质;④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
⑤影响防洪安全。
⑥地下水位降低,造成河岸旁的浅井枯竭、树木枯死。
5.【答案】减少桥墩和部分采用海底隧道,使白海豚获得更大的通行空间;使用先进技术(如部分海上作业变为陆地工厂化作业),缩短海上作业和施工时间;施工时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作业的噪音,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
6.答案:植物的作用: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改善和净化水质;给鱼类提供食物。
生态过滤坝的作用: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水源地和水体自净能力的认识,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水源地保护的意义。
可参考沼泽湿地对水体的过滤作用。
7.答案:基本原理:①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②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功能:①提供鸟类及鱼类栖息场所;②削减波浪,保护河、湖岸;③具有景观美化(美化环境)的作用;④调节局地气候;⑤减轻淤积。
8.答案:变化情况:污染程度先加重后减轻。
原因:从甲到乙,河水中废物排放量不断积累,使污染程度加重;从乙到丙,有千岛湖湖水汇入,具有稀释作用,使污染程度减轻。
措施: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关闭、搬迁水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9.答案: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需求量增长快,地表水不足,过量开采地下水。
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较大的产业比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节水宣传,号召公民节约用水,缓解地表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修建水库、雨水洪水积蓄设施,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调控地表水资源,达到保护、涵养和回灌地下水的目的。
10.【答案】食物饵料丰富,有利于大闸蟹的大量繁殖;缺乏自然天敌的制约;当地人不喜欢食用;水利工程发达,各大水系彼此相通,大闸蟹迁移扩张迅速;当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较为严格。
11.【答案】特征:通过围垦、固化,转变为养殖、盐田用的人工湿地和工矿、交通用地;各种不同的上地利用方式相互转换。
影响:破坏原有海洋生态系统,危及生物多样性;容易造成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强沉积作用,改变原有的海岸线形态。
12.【答案】危害:①对环境(土壤、水和空气等)造成较大污染;②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减少。
措施: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宣传教育;电子产品生产环节中限制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倡导适度消费(或:公众参与,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周期,节约资源);建立、完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或:开展资源化利用);采用无害化处理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3.【答案】(1)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气候温暖适宜;工业发展较晚,污染少:自然灾害较少。
(2)扩大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大发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带来了住房紧张,房租高,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旅游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高铁又是当今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对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下图示意京沪高铁开通前后北京客源地旅游流时间分布情况(S/M/L分别为近程/中程/远程旅游;2/3/7/x/9分别为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其他时间/寒暑假)。
指出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客源地旅游流时间分布变化及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规模的客流,从而产生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
“反季旅游”也称淡季旅游,是指避开旅游高峰时节进行的旅游活动。
说明发展反季旅游的好处,并提出促进反季旅游发展的措施。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浙江省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4.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瑶塘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内,依托相对稀缺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成为该村旅游城镇化的源动力。
旅游社区建设、旅游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以及生活方式转变构成旅游驱动型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