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简单赏析
杜甫《望岳》赏析15篇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望岳》赏析15篇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愿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
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得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得“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得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得。
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
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学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得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得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得“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得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得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得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得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得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得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得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得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得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得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得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得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得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得形象,是上句“青未了”得注脚。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杜甫《望岳》解析
杜甫《望岳》解析《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岳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同: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
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望岳》全文与赏析
《望岳》全文与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如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也展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两句开篇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岱宗。
诗人用“夫如何”这一问句,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好奇和期待。
而“齐鲁青未了”则从距离上进行烘托,说泰山横跨齐鲁,那苍翠的山色无边无际,一直绵延不绝。
这一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阔,让人感受到其地域之广、气势之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是在赞美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赋予了它神奇秀丽的景色。
泰山汇聚了天地间的神奇和秀美,而“阴阳割昏晓”则是说泰山的高大,山南山北因阳光的照射不同,而呈现出明暗之分,就好像被分割成了早晨和黄昏。
这里的描写非常形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和壮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两句进一步写诗人在泰山上的感受。
山中的层层白云,让人心胸荡漾;张大眼睛极力远望,才能看到归巢的鸟儿。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泰山景色的美妙,也表现出自己对泰山的深深陶醉和迷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情感和志向的集中体现。
诗人说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眼中都会显得渺小。
这不仅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出他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种壮志豪情,让人读来精神为之一振。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首先,设问开篇,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对比手法的运用,如“阴阳割昏晓”中明暗的对比,突出了泰山的高大。
还有夸张手法,“一览众山小”中,通过夸张地说众山渺小,衬托出泰山的雄伟。
望岳这首诗的赏析
望岳这首诗的赏析1. 这首《望岳》呀,就好像站在一座巍峨的山脚下,抬头仰望那高不可及的顶峰。
杜甫写这首诗时,那种仰望泰山的心情,就像小李看到公司里最厉害的领导,满心敬仰却又带着一丝憧憬,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也能登上高处。
2. 望岳不就是一种仰望嘛,就像小王看着夜空中的满天星斗,觉得那些星星离自己远得不可思议,但却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杜甫在诗中描述泰山的巍峨高大,那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就像我们对某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总觉得它们高高在上。
3. 你看杜甫写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多像一个在生活中不甘平凡的人呀,就像小赵面对一座巨大的难关,他没有被吓倒,而是下定决心要站到顶峰去看看,这种雄心壮志在诗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望岳的诗中,杜甫描写泰山的气势磅礴,好比一位镇守四方的将军,那种沉稳与不动如山的感觉,就像小陈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时,总是稳如泰山,不急不躁,内心充满力量。
5. 望岳给人的感觉,不就是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怀有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吗?就像小吴在面对自己喜欢的艺术创作时,他知道这条路上充满了艰辛,但他依然怀着满腔热情去追寻,正如杜甫对泰山的仰慕和渴望。
6. 哎呀,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就是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嘛,就像小郑在看一幅大师的油画时,不由得赞叹那画中光影的变化,觉得艺术和自然一样充满了神奇与美妙。
7. 望岳这首诗,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呀,就像小孙在看着自己孩子慢慢长大,他知道未来有很多未知的可能,但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像杜甫想象自己登上泰山顶的那一刻,一览无遗。
8. 望岳的雄伟气势,也好比一场大雨后的长江,那种奔腾不息的力量感,就像小冯在面对挫折后重新振作,充满了不服输的韧劲和勇气,泰山不动如山,而人心却可以奋发向上。
9. 望岳是不是也有点儿像我们在面对梦想时的那种向往和期待呀?就像小马看着一座高高的山峰,他知道自己爬上去会很累,但那种想要征服它的心情一直鼓舞着他前进。
杜甫《望岳》赏析三篇
杜甫《望岳》赏析精选三篇望岳(东岳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一】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 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 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
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通过这篇望岳赏析,同学们是否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赏析【二】诗题为《望岳》,“望”字贯穿全诗。
首联为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古诗《望岳》的赏析和译文优秀9篇
古诗《望岳》的赏析和译文优秀9篇.《望岳》(南岳衡山篇一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赏析篇二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摩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诗人或许也钟情于泰山。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杜甫《望岳》全文及赏析
杜甫《望岳》全文及赏析
《望岳》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望岳》全诗赏析
《望岳》全诗赏析《望岳》全诗赏析杜甫的名篇《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岳》全诗赏析,欢迎阅读。
《望岳》全诗赏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杜甫《望岳》赏析(15篇)
杜甫《望岳》赏析杜甫《望岳》赏析(15篇)杜甫《望岳》赏析1作品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⑴?齐鲁青未了⑵。
造化钟神秀⑶,阴阳割昏晓⑷。
荡胸生曾云⑸,决眦入归鸟⑹。
会当凌绝顶⑺,一览众山小⑻注释译文语句注释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杜甫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杜甫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望岳》诗意及赏析
《望岳》诗意及赏析《》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五言。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望岳》诗意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岳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诗意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
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
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⑴?齐鲁青未了⑵。
造化钟神秀⑶,阴阳割昏晓⑷。
荡胸生层云⑸,决眦入归鸟⑹。
会当凌绝顶⑺,一览众山小⑻。
注释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望岳意思解析
望岳意思解析
1、《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析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隐入了山林。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
简析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写得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领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精妙奇绝。
这首诗虽有深远寄托,却丝毫不见刻意比兴的痕迹,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体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望岳》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望岳》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泰山是五岳之首,岱宗是泰山的别名。
全诗以设问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极力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与神奇秀丽。
诗人置身于齐鲁大地,望见泰山苍翠的山色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无边无际。
“齐鲁青未了”这五个字,蕴含着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情,也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造化钟神秀”,造化即大自然,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在泰山。
这里的“钟”字用得极为生动,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泰山以人的情感。
“阴阳割昏晓”,则描绘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山的北面为阴,山的南面为阳,由于泰山极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分割于山的阴阳两面。
这句诗运用形象的语言,将泰山的高峻奇险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写了泰山的壮阔景色。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层云在山间升腾,涤荡着诗人的心胸;归鸟飞入山林,令诗人的眼眶欲裂。
这两句诗充满了动感,展现了诗人极力远望的姿态,也反映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绝顶的决心和豪迈之情。
诗人化用《孟子·尽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勇气和精神,也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围绕“望岳”展开。
从远望到近望,再到细望,最后是极望,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波澜起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不衰。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
这三首诗在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情感。
《望岳》三首诗可以看作是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写照,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变化和艺术成就。
《望岳》的经典赏析
《望岳》的经典赏析 《望岳 》是唐代诗人杜甫 创作的五言古诗 。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望岳》的经典赏析,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望岳》的经典赏析一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歌 中最早的一篇作品。
全诗以“望”字统摄, 形象鲜明, 意境开阔, 格调高昂,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诗人朝气蓬勃的灵气。
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诗人乍见泰山,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 心中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只是设问自答, 别出心裁地写出自我的真切体 验:五岳之首的泰山啊,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一脉苍莽雄浑的青黛,横亘高耸在 齐鲁大地之上,一眼望不到尽头。
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写出泰山的雄奇 和伟大,出语惊人。
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巍峨。
一个 “钟”字, 将大自然拟人化, 写得格外有情: 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集中于这座山。
一个“割”字,平凡之中见出奇险,显出山峻峭如刚锋,将山南山北判若晨昏, 由此能够想见山色的变幻无穷。
细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眼前的雄伟景象,不得不令作者张目 凝望:山中云气层生,弥漫漂浮,不禁心胸激荡;需要睁大眼睛,才能看到鸟儿 是如何飞进山中的。
诗人这样地入神而望,这样的一种胸怀浩荡、眼界空阔的主 观感受,更反衬出泰山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态。
神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山的意愿,诗 句 极富想象色彩。
诗人在有意无意之间抒发出他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用心 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给人以无限的启示和激励。
――这就是这两句诗 千百年来一向被人们传诵、并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望岳》的经典赏析二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 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1/7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 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望岳翻译及赏析13篇
望岳翻译及赏析13篇望岳翻译及赏析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呵,你终究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盘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注释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
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亮堂;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
眦:眼眶。
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望岳简析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
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
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一句,众口称道,刘辰翁称此"五字雄盖一世";郭濬曰:"别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上二人语均见《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诗别裁》云:"五字已尽太山。
"此诗最后两句也颇得佳评,浦起龙《读杜心解》云:"末联那么以将来之凌眺,剔如今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望岳望岳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宏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风光,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杜甫《望岳》全文赏析
杜甫《望岳》全文赏析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岳全文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岳杜甫望岳(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二)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三)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注释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
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
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表达了不怕困难的决心。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望岳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杜甫《望岳》翻译及赏析篇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年少优游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望岳》诗意及赏析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望岳》诗意及赏析,仅供
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岳
朝代:唐代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诗意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
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
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可谓匠心独具。
古诗《望岳》赏析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代汉语翻译: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横跨齐鲁两地,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对你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你,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层云叠起,令我心胸激荡,极目远望归鸟回旋入山。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都会显得渺小。
作者及创作背景: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杜甫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深刻内涵: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景色,寄寓了诗人不凡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
诗的前三联写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现出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经典句子分析、点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俯视群山,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同时,这两句诗也富有启示性,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将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要排除万难、攀登人生顶峰的豪情壮志。
这两句诗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也深刻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1。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岳》原文、翻译及赏析1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译文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赏析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
“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
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
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
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
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
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简单赏析 导语:关于望岳 简单赏析,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 造化。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译文 】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 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 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 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简单赏析】: 诗中以丰富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 抒发了诗人 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 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 问自答, 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 “末了” 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 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 山的高耸挺拔, 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
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 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 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 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 妙传神, 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 又徐徐而去, 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诗人由望景而 产生了登临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 表现了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 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 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 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 写景中又处处烘托 着一个“高”字。
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 亲临其境。
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 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
此时,诗人正“放 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 这首《望岳》诗。
【内容讲解】: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 仰慕之情) 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以 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写出泰山的神奇秀 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写出泰山的高大)山 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 有似决裂。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