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1月下旬
一、永兴县的历史沿革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始置便县,以穿过境内的便江而得名,属荆州桂阳郡。
东汉、三国、西晋、东晋时期永兴均隶属荆州桂阳郡。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便县并入郴县,属湘州桂阳郡。
陈永定三年(559)复置便县,隶属湘州桂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便县再次并入郴县。
唐开元十三年(725)分郴县北置安陵县,属江南道桂阳郡。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安陵县为高亭县,属江南西道郴州桂阳郡。
宋熙宁六年(1073)改高亭县为永兴县,隶属荆湖南路郴州军。
元朝属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宣慰司郴州路。
明朝属湖广行省郴州路、郴州府、郴州直隶州。
清朝雍正二年(1724)属湖南省衡永郴道、郴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永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新中国成立后,永兴隶属郴县专区、湘南行政区,1977年后隶属郴州地区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永兴县与郴县的关系尤为密切。
其一,永兴县所隶属的州郡治所长期设在郴县。
永兴从西汉始置,基本上隶属桂阳郡、郴州郡(军、路),其治所基本上设在郴县。
新始建国元年(9)王莽改桂阳郡曰南平郡,郡治设在南平亭即今耒阳县;唐乾元元年(758)至光化元年(898)设在平阳县(今桂阳县)这两个时期除外。
后晋时治所设在敦化是因当时改郴县名为敦化;元代治所设在郴阳是因当时改郴县为郴阳。
其二,永兴县在历史上也曾两次并入郴县然后又分别从郴县中析置出来。
一次是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并入郴县,陈永定三年(559)复置便县;第二次是开皇九年(589)再次并入郴县,唐开元十三年(725)分郴县北置安陵县即今永兴县。
郴县在地理位置上北部与永兴县南部接壤,治所作为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在很多方面会对其辖区产生重大的影响,语言也不例外,更何况永兴县还有过两次并入郴县长达近三百年的历史。
郴县的中心今郴州市位于郴县中部,郴州市自秦代开始到明代它一直都是郴县地,是郴县的治所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军、路、府、直隶州、督察区、专(地区)的治所。
今郴州市、郴县属北方话的西南官话片,这种西南官话对永兴方言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便江以西的乡镇(碧塘乡、湘阴渡镇、油市乡、高亭乡、马田镇、包括城关镇)多与郴县接壤或邻近,这种官话的影响则更为突出,而便江以东的乡镇距郴县的距离较远却在地理上近江西,在永兴当地人的语感,便江东西的方言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1]。
二、历史上重大的人口迁移情况
1.湖南人口迁移情况。
(1)宋以前迁入湖南的人口主要来自北方中原。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当地居民为避刀兵之灾,大量难民流入荆州,其中有不少进入湖南。
西晋“永嘉”(307—312)之后,山西、河南一带的流民1万多人涌入湖南庭湖西部。
东晋、南朝时期,湖南比中原安定,北方人民也大量南迁,其中一部分人也迁入湖南。
据郴州
市志记载当时北方人谷氏就迁入郴县西部浩塘松源坑家。
唐朝中叶安史之乱,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今湖北襄樊一带)邓(今河南南阳一带)百姓,两京(长安、洛阳)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可见唐中叶北方人曾大量迁入湖南。
上述这几次大规模由北而南的人口大迁移,势必对湘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北方官话也必然会在湘语中留下历史的痕迹,那么地处湘南的郴州永兴的方言也必定会受到这种大量北方移民所带来的官话的影响[2]。
(2)宋以后迁入湖南的人口主要来自东方江西。
据谭其骧的研究,江西人大批迁入湖南是自宋开始一直到清代,明代达到了鼎盛迁入期,清代数量也是居高不下。
明初,因元末战争破坏,湖南土旷人稀,江西人大量迁入,据谭其骧先生统计,仅宝庆、靖州、湘阴等府州县就有474族。
这是有史以来江西迁入湖南人口最多的一次。
清初,湖南经受多年的绵延战火,人民四散逃亡,以致当时土著老民,百不存一。
战事平息后,清政府从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再次大规模移民入湘。
与此同时,湖南人口也大量迁移到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时至今日,湖南人仍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
宋以后所出现的这种大量的江西移民,其所带来的赣语对湖南包括郴州永兴方言的影响则是必然的[3]。
2.郴州人口迁入情况。
江西人迁入郴州的比例,宋代为52%;元代为56%;明代为21%;清代为13%。
这说明在宋代大量江西人迁入湖南的大背景下,江西人也大量迁入郴州;元代,郴州地区江西人口迁入的比例达到了历年最高点56%;明代是有史以来江西人口迁入湖南最多的朝代,然而迁入郴州地区的江西人比例为21%,更大比例的是来自本省外地人口的迁入;清代“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江西人再次大规模入湘,而郴州地区则是大批的广东人口的迁入。
地处湘南的郴州人口迁入情况不同于湖南省的情况,明清两代虽有历史上最大一批江西人迁入湖南省,然而他们迁到湘南一带的人口却在逐渐减少,这一分析结果与葛剑雄先生的结论也可互相映证,他在《简明中国移民史》一书中指出:“元代及明代迁入湘南(作者指的湘南含永兴、桂东、宜章、汝城、嘉禾、蓝山)的移民,仅6.4%为江西移民。
这说明湘南地区在明初接收
移民不多,规模较湘北为小。
”
[4]
3.永兴人口的迁入情况。
江西人在大量迁入郴州的大时代背景下,江西人也不断迁入永兴县,永兴县志记载宋以来的人口迁入情况如下。
宋代,中原战乱,当时迁入永兴定居的有曾、刘、陈三姓人氏。
靖康(1126—1127)年间,江西南丰曾巩后裔曾延通携家南移,由武昌、长沙、迁居耒阳石湾。
绍兴年间(1131—1162),其次子仲翊迁徙到境内。
刘氏先祖刘富道,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宋名臣刘式
本文首先对永兴县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证,并结合历史上湖南、郴州重大的人口迁移情况等因素,探讨了永兴县方言
形成的历史背景。
永兴方言历史背景移民永兴县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尹喜艳
摘要关键词WENSHITANYUAN
65
兰台世界2012·1月下旬
………………………………………………………………………………………………………………………………………………………的后裔,南渡后居金陵乡之凫塘,今境内江左刘姓,皆为其嫡裔。
境内陈氏家族有两个分支:一支为宋元丰(1078—1085)进士陈纯夫后裔,世居永兴;另一支先祖为陈信念,浙江吴兴县人,后由浙江迁永兴悬钟寨。
可见宋代迁入永兴外来人口三姓之中有两姓(曾、刘)来自江西。
元代政治动乱,来县定居的有邓、彭、黄三姓人氏。
邓氏祖先邓兴二郎,元末由江西饶州府景德镇安仁县适永湖洞。
彭氏祖先彭若舟,江西南昌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由郴州节制司迁任永兴县令,后定居水南。
黄氏祖来历不明。
可见,元代迁入永兴的外来人口三姓之中有两姓(邓、彭)来自江西。
明代,迁来境内定居的有李、曹、马三姓人氏。
李氏家族分两部分,今永兴樟树乡李姓祖先李仕一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江西安福县迁永兴。
曹氏祖先朝议大夫曹確,河南汝州伊阳县人,其二十二世孙曹还溪迁永兴西门外。
马氏祖先马彦章,明洪武(1368—1377)初,由安仁迁永兴。
可见到明代,外地迁入永兴的三姓中有一姓(李)自江西而来[5]。
清代,因经商、做官、自然灾害等,外地人口陆续迁入境内,其中有江西人、有本省外地人(宝庆、衡阳、湘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从湖南省内他地迁入的情况,其中肯定有一部分原籍在江西。
这里有一永兴县马田镇马田村刘氏家谱资料,可以作为佐证。
刘氏祖始,一世祖刘式,原名克几,字叔度,系籍江西临江府清江县荻斜村。
仕宋太宗朝(976—998),官工部尚书。
三世祖(刘式之孙)孟二郎,初举孝廉不就,游历于衡山之南遂家焉。
七世祖小三郎,由衡山迁耒阳城关。
八世祖小三郎长子正十一郎,住耒阳城关,十二世祖富远有五子,第五子为钟仁,钟仁三子:文绶、文维、文惠。
文绶、文维徙居耒阳小水铺,文惠于明成化末(1485)迁居永兴县马田,当时年仅30岁。
此后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
由上可以推算出三世祖(孟二郎
)迁居衡山之南大概在公元11世纪;再则据载小三郎长子正十一郎第五子福五郎生卒年为1326—1415年,故小三郎由衡山徙耒阳城关的时间就当在南宋末。
[6]
这一家族的迁移轨迹就是:北宋前期居江西→北宋中叶迁衡阳→南宋末居耒阳→明成化末迁居永兴县马田镇至今。
刘氏祖先从江西迁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江西迁出后在衡阳居住百余年,尔后又在耒阳200余年。
至今迁至永兴又已有500余年的历史,那么刘氏后裔所操的方言势必会留下江西赣语的影子,会留下中转站湘语的影子。
湘语作为一种汉语方言是湖南语言的代表,永兴无疑会受到湖南强势方言———湘语的影响;永兴方言的官话色彩则与永兴历史上与郴县的特殊关系以及北方中原移民的南下有不可分割的历史关系;永兴方言所体现的明显的赣语特征则与历史上长期大量的江西人自东而西的迁移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公安厅.湖南汉语方音字汇[M].长沙:岳麓书社,1993.[2]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3]李永明,鲍厚星.湖南省方言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4]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5]鲍厚星,陈立中,彭泽润.二十世纪湖南方言研究概述[J ].方言,2000(1).[6]彭建国,彭泽润.湖南方言历史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8(1).
对于互动的界定,《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社会学卷》是这样表述的:互动首先一个由人际互动、自我互动以及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
书院的出现,从唐代产生,到清末改制学堂,历经千年之久。
在我国封建社会,作为学术研究、授徒讲学以及时事议论的专业机构,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书院积累并且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特色。
对于宋代书院中的互动而言,是以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以开放、创新、生成为特征,以民主、平等和合作为条件,开发师生创造潜能,合理协调教学参与者及文本之间的关系,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过程。
书院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特质恰恰就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在书院教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互动教学”这一概念,但是在实践中,却显示了高超的互动教育水平,这是由于他们理论虽然比较松散、不够系统,但是实践经验相当丰富。
当然这样的论证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散
见的言论中,宋代书院的互动蕴涵着对人文情感、人物个性、自身愉悦等方面的追求,而且基本都是在互动中进行,因此在这种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凝练的语言结晶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正因为如此,探寻书院文化中处处体现出的多方式、多层次的互动特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致知力行且熟读精思的自我互动呈现。
首先是学思结合。
书院大师面向生徒讲学,由生徒根据内容深浅自己体会,大都是提纲挈领,然后书院都很有弹性,虽然书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上也规定每年所学习的内容,但实际教育中,并不强制执行,更不进行死灌输,而且宋代书院的课程进度都是可快亦可慢。
至于质疑问难,更是不
要求千篇一律,都是根据生徒领会钻研的程度来进行。
对于书院生徒所提出的问题,主要还是让学生自行领悟、独立思考,学思并进。
大师们也是有时又只是略加揭示,有时解答得明白透彻。
学生的自我互动指的是:教学中强调学生格物致知,读书穷理,老师督促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并且经过内省与外练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提
作为学术研究、授徒讲学以及时事议论的专业机构,书院对整个封建社会教育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宋代书院
教育的互动特质,并且仔细分析了宋代书院的基本特征,对互动特质在宋代书院中的呈现进行了分析。
互动特质宋代书院教学
试论互动特质在宋代书院中的呈现
□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曹游宇
摘要关键词WENSHITANYUAN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