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的缺失现象分析
阅读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

阅读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阅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关键技能之一,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阅读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缺失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将从教育现状、阅读教学的缺失和改进对策等方面,深入探讨阅读教学的缺失及其对策。
一、教育现状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学重视考试成绩为主,阅读教育的核心理念不被重视,许多学校只是将阅读作为课后练习或评分的一部分。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许多学生只看教材内容和单词,很少涉及到非教材内容的课外阅读,这不利于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化的积累,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与独立思考。
二、阅读教学的缺失1. 缺乏针对性学校通常会为学生划定相应的阅读课程,但是却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水平进行拓展。
这种教学方法不够针对,不能匹配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2. 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统在许多学校里,尤其是在中小学,在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时,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统,包括领域专家、有经验的导师以及更好的资源。
因此,学生很难受到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缺乏情感投入现在的阅读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到理性的阅读方面,缺乏情感的投入,而情感投入往往是阅读教育重要的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缺少情感投入,阅读将变得枯燥无味。
4. 缺乏实际操作机会阅读教育除了课堂上的讲解外,也需要让学生有纸上谈兵的机会,在课堂上,可以准备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三、改进阅读教学的对策1. 建立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建立与学生阅读水平等适应的阅读教学模式,建立针对性的阅读课程以及其他能够激励学习阅读的项目。
2. 建立支持学生的支持系统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阅读资源,包括提供阅读指导,安排导师,引进专业领域的有经验的专家,建立电子图书馆等,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
3. 加强情感投入学校需要增加阅读的情感投入,这可以包括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以及鼓励学生们在阅读中发现自我。
探究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及其有效指导

探究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及其有效指导摘要:阅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学习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但是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的阅读训练比较少,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问题;指导措施引言阅读教学,被大多数人理解为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学科中常用的教学手段。
但殊不知,阅读教学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及基础学科也离不开阅读。
可以说,科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形成终身数学学习观。
1.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1.1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比较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忽略了阅读问题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解题能力是以若干个技巧、能力为基础的,其中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如果一味通过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注重其中的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就不会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1.2强调从头读起课外的数学读物并不一定和课堂教学完全同步,因此,学生阅读时可能会接触到还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
这时,如果要求学生像读故事书一样从头读起,会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数学阅读时要允许学生进行跳跃式阅读。
2.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路径2.1展数学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教师要开展数学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通过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一、缺失情况1.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目前很多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缺乏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缺乏兴趣,课堂氛围单调枯燥。
2.学生参与度不高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数学课堂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很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大多数时间都是讲解和板书,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资源匮乏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数学课堂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对策建议1.多样化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的问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如教学软件、实物教具、教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教学游戏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演示、提问、讨论等,以及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应该积极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开放题测验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7.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家校合作,合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小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亟需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对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一、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阅读,这成为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可以通过引导选择适合学生口味的读物,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读物,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举办读书比赛、朗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带着学生进行户外阅读,如组织户外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如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材料,如安排一些通俗易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家长的配合,如鼓励孩子多读书,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一些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对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困难。
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如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增加课外阅读时间,如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通过做好阅读评价,如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水平,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新课改小学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小学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改革
最近,我国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传统的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负担重、缺乏实践性等,考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水平,影响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编写或选取适当的数学阅读材料。
通过编写和选取适当的数学阅读材料,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
第二,将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将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不仅仅是记忆概念,学习数学也会变得更加有趣。
第三,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
数学阅读的内容不局限于数学,可以增加小学生对其他学科的阅读内容,使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第四,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通过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学校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现机会,以增强其对数学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第五,在学习范围和内容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阅读技能,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之,通过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科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研究,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阅读教育的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效教学的缺失,这些缺失包括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到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游戏、实验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例如,可以采用讲授、示范、探究、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验、游戏等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评价不全面教学评价的不全面也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小学阅读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分析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阅读显得有些“老旧”,许多学生对于阅读并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2.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由于许多学生缺乏对阅读的正确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常常遇到理解困难、词汇量不足等问题,导致阅读能力不足,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和乐趣。
3.教学资源单一传统的阅读教学多是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资源单一、内容局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对策提出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如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速度和准确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材、互动教学等,来进行阅读教学。
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总结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教学资源,以期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学阅读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理论知识较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内容往往是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主,而且是有很多理论知识。
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策: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故事、游戏等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交流,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教学等,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问题三:作业负担较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常面临着大量的作业,作业负担较重,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情绪,甚至产生了数学学习焦虑。
对策:教师可以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点评,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作业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以考试和分数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单一,学习动力不足。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综合性评价、成绩评定、课堂表现评价等,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五:数学应用能力薄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往往比较薄弱,他们只知道理论知识,但缺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引言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和核心能力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兴趣不高小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更喜欢玩耍和观看电视、电子设备中的娱乐节目,缺乏对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理解能力有限小学生在面对较长篇幅的文字时,往往缺乏较强的理解能力。
他们对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容易感到困惑,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3.阅读速度慢小学生的阅读速度相对较慢,无法进行流畅、连贯的阅读。
这会降低他们的阅读效率,限制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速度。
4.无法独立思考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依赖外部帮助,不能自主思考和推理。
三、解决对策1.培养阅读兴趣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给予小学生足够的阅读材料选择,引导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书籍。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有趣的活动和互动,增加阅读的乐趣和吸引力。
2.提升理解能力精心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教材和练习题,确保复杂度适当。
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步骤的解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句子结构和段落的内涵,提高他们的整体理解能力。
3.训练阅读速度通过阅读速度训练活动,如计时比赛、课堂朗读等,培养小学生的阅读速度。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流畅性。
4.引导独立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提问、思考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推理。
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如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逐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
四、结论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不可忽视,应通过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理解能力、训练阅读速度和引导独立思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运用这些对策,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小学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小学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小学数学阅读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数学阅读需要学生阅读各种题目和问题,并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但是一些学生可能阅读能力较差,无法准确理解问题内容和计算方法。
2. 数学基础薄弱:数学阅读需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一
些学生可能由于基础薄弱,无法理解阅读中提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3. 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数学阅读不同于阅读文学作品,需要
学生通过专门的学习方法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但是一些学生可
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场景问题不熟悉:新课改注重将数学融入生活场景,一些学
生可能由于没有接触过或者不熟悉与生活场景相关的问题,导致阅
读理解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和掌握专
门的数学阅读方法,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
老师也
可以探索更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
念和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对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今不少小学数学课堂对于数学阅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小学生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因没有理解好题意而失分的情况比较严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解决策略,来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意识、习惯以及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阅读教学,问题,对策Abstract :The main task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class ,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s read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 Now a lo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gree of mathematics reading is not enough,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peacetime assignments and exams points by good did no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situation is serious. Therefore,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strategy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raining elementary mathematics reading consciousness, habit and ability.Key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ding, reading teach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1 前言 (5)2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2.1 因缺乏数学阅读意识而产生的厌烦畏惧心理 (5)2.2 课堂中因缺少教材阅读而缺乏趣味性 (5)2.3 课堂中因未进行阅读训练而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6)2.4 因缺乏社会重视数学阅读内容局限 (6)3 解决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6)3.1 创设情境、提取有用信息,消除小学生对阅读的厌烦畏惧心理 (7)3.2 增强数学教学中阅读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7)3.3 指导小学生阅读课本以及题目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8)3.4 引导小学生阅读数学“儿童文学”,让数学活起来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1 前言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师讲授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以讲述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学习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 passivity。
3.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强调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忽略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容易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4.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负面情绪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难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厌恶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5.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欠缺由于教学方式及教材的局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只是在计算题目中积累知识,而未真正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策分析1. 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等手段,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倡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环节、板书设计等方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设计启发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3. 寓教于乐,贴近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 关注学生情感教育教师应该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负面情绪,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促进学生积极面对数学学习。
三、结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不容忽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合作,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育一定能够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有效教学的缺失,这些缺失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
本文将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缺失: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根据教材顺序依次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具体制定教学目标。
对策: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每节课的目标,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二、缺失:教学内容单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教材中的内容,缺乏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
对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比如游戏、故事、实验等,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互动白板等。
三、缺失:课堂互动不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一味地讲解知识,而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学生passively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对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多次参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启发思维,发展创造能力。
四、缺失:作业批改不及时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导致学生对学习效果不清楚,无法及时纠正错误。
对策:教师应该把作业批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试析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摘要: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等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传统的、以应试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显得形式刻板、方法陈旧、功能单一,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妨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那么,现行课堂教学中究竟存在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又是什么?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期能对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建议。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成因“阅读是学生通过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好的收成”(苏.霍姆林斯基语)。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书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口、手、脑的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吸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主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有对语文、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然而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尤其是数学阅读状况又如何呢?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上课听得懂了,会做题就行了,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学习几乎为零,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障碍。
这就形成了平时上课听得懂,课后做题一片茫然的局面。
尤其是学困生,因学习困难,缺乏兴趣,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更令人担忧。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又在那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学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1、从外在因素来看(1)教师重视不够。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外语等文科学科的事”,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数、式的演算步骤和几何的推理过程,而忽视了的对数学符号、图、表的理解,而数学阅读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探究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及其有效指导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1期(总第425期)▲深度关注小学数学知识由浅到深,在变式题、应用题出现后,学生常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卡壳”现象。
他们不会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不能快速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常会误审题目。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比较差。
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引导和耐心的讲解,但是由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强而导致这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教师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技能,并应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一)教师对数学阅读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数学阅读中常会包含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开展数学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数学阅读教学效率比较低。
(二)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畏难心理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许多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中存在难点。
有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有时会过于急功近利,希望学生能够一步到位理解问题本质。
这样的心态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让学生产生对数学阅读的畏难心理,导致在学习中失去兴趣,缺乏自主能动性,难以真正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魅力。
(三)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比较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忽略了阅读问题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解题能力是以若干个技巧、能力为基础的,其中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如果一味通过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注重其中的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就不会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四)学生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数学课外阅读小学生比较贪玩,他们在课外除了应付作业以外,基本都在玩耍。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缺失与改善

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缺失与改善
作者:钟伯权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技能。
数学语言具有严谨、抽象等特点,很多小学生往往在阅读方面存在障碍,导致不能读懂题意,或者不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又或者对数学教师的话断章取义导致理解失误。
因此,针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缺失,教师应当引起重视,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加以改善,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创造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缺失;改善策略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先将基础夯实,才能逐步提高,不断进步。
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阅读教学就是用来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很多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所以给予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普遍较差。
新课标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予以重视,弥补阅读教学的缺位与不足,使数学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取得理想效果。
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作者:胡明珠来源:《学生之友·素质教育》2019年第02期摘要: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阅读只是像语文、英语之类的学科专属活动,与数学毫无关系。
但是,随着社会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数学阅读能力也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谈目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问题;策略数学阅读是小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数学文本进行感知、理解、记忆、加工从而实现数学意义和价值的个人建构活动。
数学阅读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灵活地思维,通过数学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语言交流能力,还能向学生渗透数学的人文精神,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根据目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一,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主观意识非常薄弱,很多小学生都表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要想提高成绩,掌握数学知识和原理才是关键。
这种错误的认知会极大地影响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动机,进而导致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差。
第二,数学语言是数学材料和数学问题的基础,当学生在阅读材料时,需要将文字、图片、符号三种数学语言进行转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然而,小学时期,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较低,他们在转化数学语言上存在问题,所以导致他们无法清晰地理解题目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数学解题方法用充满逻辑的语言进行表达。
第三,无论是英语、语文还是数学,阅读的范围都包括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阅读主要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包括辅导书、趣味性数学书籍、数学报刊、数学杂志等等。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主要以课内阅读为主,几乎不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江苏泰州市医药高新区科教局教研室李增道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长期以来,数学阅读一直是被师生们忽视。
但实际上,数学课也离不开阅读。
随着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
因此,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一、失衡:分析当前“数学阅读教学”缺失现状【缺失现象1】:阅读教学被遗忘的学习材料。
有的家长常跟老师说,孩子做计算题还行,就是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目孩子自己解答不出时,只要我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半截时,孩子就会叫道:“哦,我会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上,数学课堂教学不需要花时间去进行阅读,课本已经被课堂遗忘的学习材料。
【缺失现象2】:阅读教学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在笔者所观察到的仅有几次数学阅读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仅仅停留在“看”上,由此带来的是学生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读不出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
二、追问:探究“数学阅读教学缺失”的深层原因新课程的实施,让广大教师投身课堂研究,各种优质课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互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但很多听过或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如何处理教科书,当一气呵成的多媒体情境把整堂课贯穿下来之后,数学教科书就成了课堂中的摆设。
阅读乍一看像是语文课中的专用名词,一提到阅读,人们联想到的通常是语文教学中的读文学名著,品美文妙句。
对于数学,有人错误的认为:在一节数学课里只有40分钟,如果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花费了时间,倒不如让学生做些练习,这样比较实惠。
课堂教学中人们更多重视的还是数式的演绎和变换。
无论是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及平时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之后进行总结、布置课下作业,课本沦落为习题集。
教师对课本的关注降低了,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数学书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练习本。
三、反思:数学阅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价值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语言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人类吸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数学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它能锻炼人的思维,数学课离不开阅读。
随着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特别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由图到意再到题,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很难理解题意。
现在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弱,加之“解决问题”都是由生活实际加工而成的,它既保留了一些生活用语,又添加了一些数学术语,有时还会有一些干扰因素(答案不唯一、多余条件等),容易造成解题的失败。
在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阅读的同时,数学课程改革也要重视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阅读,数感的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积累都离不开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以及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讲练”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读、讲、练”的教学流程,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真正体现数学阅读对学生学习的价值。
四、对策:数学阅读教学的路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好奇心是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成功前提,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练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宜采用阅读小说的方法来简单地浏览课本,要避免学生无目的地“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式的阅读现象。
要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揭示阅读中的思维过程,精心设计阅读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发现并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提出不同的问题,哪怕是错误的。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要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细嚼慢咽”地进行主动式的阅读,对已学过的知识作适量的回顾,在适当的地方,预测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现在的结论,对课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出某种问题情境,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而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探究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引发学生参与阅读的欲望。
对策之一:课前让学生初读所学内容课前让学生初读所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从中对新知有个初步的认识,能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
一、二年级,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自上而下的读。
三至六年级初读的具体要求:1、初读的目标:初读的学习目标是识记,留下印象。
2、初读的方法:是咬文嚼字,边读边记,了解。
多现为自学(预习、复习)、简单的练习或作业。
3、初读的效果:①输入(记忆),将某些知识信息准确输入信息库(记忆)②学会,能对某些知识的内容进行识别和记忆③尝试课本中的试一试。
4、初读的注意点:①课本中的主题图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初读要准确,要发现问题②防止似是而非,找出题目中数量关系、计算方法③防止将初读作任务,教师要求预习就粗略地读一遍完成任务,实际初读是深入、探究学习的需要。
对策之二:课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内容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的关键。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穿针引线,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
细读的目标:就是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就是将初读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内化。
①理解题意②问题的提出③解题方法、策略、步骤及思想方法透析细读的方法:①带着问题读主题图②读卡通语③读解题过程④读注释和结论细读的效果:1、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2、学会学习3、会独立解决问题细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使其对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豁然冰释”使自己的心情“轻松和谐、自驱激励”,用所读理解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时“手解千难”。
细读注意点:防止生搬硬套,盲目对号。
【案例片断】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提出阅读要求:①请仔细阅读主题图,领会主题图图意,把主题图与文字题结合起来。
②题目告诉我们那些信息?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此题应用的数量关系是什么?④自己试算一下,在计算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发现了什么?⑤把不懂的问题在书旁边批注出来。
2、检查阅读情况提出现实问题师:我们在学习除法时,从图书馆里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昨天继续让你们走进“图书馆”,在阅读主题图时,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⑴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师:提问:在阅读这幅图时,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生:我知道了用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得到:272÷34⑵探索“27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7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②学生独立尝试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算法。
提问: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提问: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⑤学生提出问题。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代表不了的。
加强数学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益处。
特别是新课程提倡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因此,教师的课堂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与课本上不同的、有教师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例子时,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思维更是有例可循,学起来会更加轻松又不觉得枯燥无味。
对策之三:课后让学生读中拓展如何使学生数学阅读有厚度与广度,适度的多维拓展很有效。
多维拓展必须立足文本,采用研读的方式,一可借助于联想,向深处与广处思考、拓展,引领学生超越文本;二可联系“你知道吗”适当扩展阅读一点数学常识、故事。
如:四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5页“你知道吗”?“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的试商”方法。
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捷径。
要注意的是阅读拓展必须立足基础,重在培养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但不可一二一式地齐步走;拓展须老师的指点,但又不可包办代办。
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是独立自主有效学习的娇子。
研读的目标:研读的目标是应用,边读边升华,在粗读、细读的基础上课后再一次阅读课本或课外资料如“你如道吗”、《小学数学报》等,应用就是将粗读、细读的收获内化的成果、升华的结晶释放出来,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读的方法:1、课本内容的前后联系能融会贯通。
2、知识的重点在哪儿?3、练习的内容与所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你还能进一步进行归纳和举例联想吗?4、实践应用。
研读的效果:1、能正确理解所学内容。
2、能拓宽知识面。
3、培养学生的理解、阅读、自学、实践、创新能力。
5、对练习题给出创意的解答。
6、能结合所学内容写“数学日记、小论文。
”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可指导学生按教科书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
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琢磨,对书中的概念、方法、问题等进行旁批,联系阅读课外辅助资料,提高学生素养。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教材时,也要注意粗读、细读与研读三者有机地结合,应辅导学生明白哪些内容只需粗读,哪些内容必须细读,应细嚼慢咽,研读要品出个中滋味;并且要把握阅读的时机,何时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都要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的理解而定。
只要恰当地指导好学生的数学阅读,才能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5期双月刊《泰州教育》 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