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电潜泵采油

电潜泵采油

循环压井时连通油套
单流阀的作用
单流阀的主要作用有: 保持足够高的回压,使泵启动后能很快在额定
点工作。
防止停泵后泵以上液体回落引起机组反转脱扣。
便于生产验封,一般安装在泵出口1-2根油管处
三、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
1、电潜泵主要由潜油电机、电机保护器、气体分离器、 和离心泵等组成
2、工作原理:地面电源通过供电流程将电能传给井下 异步电机,电机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带动离心泵 旋转,井内液体被吸入泵内,通过泵叶轮逐渐增压, 经油管流到地面
实现一变多控(集中切换控制柜)
变频器的作用
变频器的主要作用有: 改变电潜泵驱动电源的频率,达到改变电机转速
调节油井产量的目的。
实现电机软启动,防止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烧坏 对电潜泵启停、运行参数监测和电机进行保护
泄油阀的作用 泄油阀的主要作用有:
作为检泵作业上提管柱时油管 内流体的排放口,以减轻修井机 负荷和防止井液污染平台甲板和 环境。
潜油电机的特点 潜油电机的主要特点 有:
机身细长,一般直径160mm以下,长度5-10m。 转轴空心,便于循环冷确电机。 启动转矩大,0.3s就能达到额定转速。 转动惯量小,滑行时间一般不超过3s。
绝缘等级高,绝缘材料耐高温、高压和油气水的综合作用。
电机腔内充满电机油以隔绝井液和便于散热。 具有专门的井液和电机油的隔离密封装置(电机保护器)。
按启、停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录取电潜泵井的动、静液面,保持合理的套压, 保证泵有合理的沉没度,防止抽空和欠载停机。
五、电潜泵油井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泵能够运转:
现象描述 可能故障原因
泵反转 调整相序
解决方法
泵的沉没度不够, 检查套压,测动液面;提高周边注水 或地层供液不足 井的注水量;加深泵挂;更换小排量 机组 1.泵的排 量低或等 于零 泵吸入口堵塞 地面管线堵塞 油管结蜡 电机电压偏低, 电流大 管柱漏失 泵间花键或分离 器轴断 泵扬程不够 反相序冲洗泵吸入口如B19,起泵处理 检查流程及回压 清蜡作业 电压调整为合适档位 憋压检查 起泵更换及处理 换泵

电潜泵采油技术

电潜泵采油技术
、滑套
滑套主要用来提供油管和环空之间的流动通道,有下列 用途:
① 完井后诱喷; ② 循环压井; ③ 气举; ④ 坐挂射流泵;
13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⑤多油层内,选择性对不同的油层进行生产、测试或增产措 施; ⑥多层混采; ⑦下入堵塞器关井或油管试压; ⑧循环化学剂防腐等。
滑套开关常用的工具,用钢丝把它下入井中滑套位置, 通过钢丝作业可对井下滑套进行开关作业。有的滑套通过向 下震击使内套筒下移而打开滑套,有的则需要向上震击向上 移动内套筒使滑套打开。
电缆头是电机和电缆连接的特殊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 到电机的运行寿命,要求较高的电气和机械性能。从性能和结构 分为两种:缠绕式和插入式。
11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单流阀
其作用主要是:保护足够高的回压,使得泵在启动后能 很快在额定点工作;防止停泵以上流体回落引起机组反转脱扣 ;便于生产管柱验封。一般安装在泵出口1-2跟油管处,采用 标准油管扣于上下油管连接。
32
二、井下多级离心泵工作特性
气体对泵特性的影响
① 气体进泵会占据一定的泵容,必然使液体进泵量减少 气体积占气液总体积的份额;
② 泵内流体密度与单相液体不同,对泵的功率会产生影 响;
③ 泵内流体密度与单相液体不同,对泵的功率会产生影 响;
④ 气体对泵内各种能量损失也要产生影响,使泵的特性 偏离单相液体的特性。
9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测压装置
电潜泵井测压系统有两大类,一类是电子式的,一类 是机械式的。主要用于监测油井的供液和电机工作温度情 况。电子式的有PHD和PSI两种,可以进行连续监测;机械 式的也有两种,一种是测压阀,一种是毛细管,前者通过 钢丝作业实施但不能连续监测,后者通过毛细钢管传递压 力,可以连续工作和监测。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杨米涧作业区,陕西西安 710200摘要:目前广泛应用的采油技术主要有喷泉采油和手举采油两大类。

人工提油是在地层能量不能满足井喷的情况下进行的,用机械设备补充井筒能量,将井筒内的原料提至井底采油方式。

电泵采油技术是无杆泵采油的一种方法,本文分析了电潜泵采油工艺。

关键词:电潜泵;采油技术;工艺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这直接导致了石油的减少。

随着石油产量的上升,石油产量的条件越来越糟。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它的困难。

在这一点上,更广泛的石油开采方法包括独立的喷泉和手工采油。

石油作为无支柱泵开采的一种技术有许多好处,并且广泛应用于没有喷泉的高产量油井、高产量油井等油井,这是以后开采石油的主要方式。

相应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平均流量可能是传统泵的两倍多。

因此,对水泵中石油的全面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电潜泵开始开发石油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发展水平看,包括美国石油最为先进的电动浸入式泵,最多的是前苏联国家石油产量浸入式电动泵,占该国石油产量总额约占56%。

近年来,来自外部水泵的石油产量一直在朝着大量排放、高功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

随着油田的开采继续下去,油田的能源将会消失,导致油井无法运转,从而导致石油的人工生长。

人工提升意味着,当底部的能量不能直接喷射时,机械设备就会吸收桶的能量,将原油从坑中拉到地面。

手工采油技术可以分为三种:石油桅杆、无矿泵和石油天然气开采。

与此同时,信息和知识主义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电动泵石油的范围和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从美国借入了水泵和相关设备,并在许多油田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以后在大型油田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我国达钦油田,电气泵占机械石油产量的10%左右,而石油占油田石油产量的30%左右,辅助泵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大庆油田的产量和质量。

浅谈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06-10T11:22:33.4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张斌、李静、孙建勇[导读] 随着电潜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电潜泵采油的技术水平。

采油工艺中,电潜泵采油凭借其简单的采油设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以及较高的采油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其系统优化,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电潜泵采油的发展趋势。

山东滨州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张斌、李静、孙建勇 256600摘要:随着电潜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电潜泵采油的技术水平。

采油工艺中,电潜泵采油凭借其简单的采油设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以及较高的采油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其系统优化,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电潜泵采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潜泵;原理;发展趋势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石油开采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石油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石油的使用需求,就必须创新运用先进的采油技术,结合开采环境和成本合理采用对应的原油开采技术。

电潜泵采油技术属于无杆泵采油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潜泵进入到采油井石油液面展开抽油举升,基于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的叶轮转动,实现将电能有效转换为机械能,最终将采油井中的井液提升至地面。

1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1.1电潜泵采油技术工作原理电潜泵(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ESP)是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简称,其是借助电动机及多级离心泵进入至井筒的石油中开展抽油的举升设备。

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是地面上的电源通过变压器、控制屏及专用电缆等设备将电能传输至井下的电机中,经由电机驱动离心泵的叶轮旋转,进一步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最终将井筒中的原油提升至地面。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理论研 究与应用分析
01 引言
03 应用分析
目录
02 理论研究 04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石油开采设备,广泛应用于 油田采油作业中。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研究与应 用对于提高石油开采效率、降低采油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电 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运行方式、应用优势与不足以及应用 案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参数选择
在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井况和地层条件选择 合适的泵参数,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运行。主要参数包括泵的排量、扬程、功率、 转速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采油效果和系统能耗。此外,还需要根据实 际井场环境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力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以实现系统的智能 化和自动化。
理论研究
1.1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基本 原理及特点
1.1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是一种基于螺杆泵技术的采油设备,其主要组成部分包 括电潜泵、螺杆泵、电力控制系统以及井下传感器等。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工 作原理是利用螺杆泵将井下的原油抽出,同时通过电力控制系统控制泵的工作参 数,从而实现采油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特点包括高效 率、低能耗、螺杆泵是一种重要的石油机械装置,在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它利 用螺杆的旋转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具有高效、节能、紧凑和可靠等优点。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潜油电动螺杆泵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高。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潜油电动螺杆泵技术的研究背景是石油工业的发展和需求。在油田开发过程 中,采油和注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采油是将油藏中的原油开采出来,而注 水则是将水注入油藏中以提高采收率。潜油电动螺杆泵作为一种重要的采油和注 水设备,可以提高采油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维护成本,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电潜泵采油
电潜泵采油
它具有排量扬程范围大、功率大、生产 压差大、适应性强、地面工艺流程简单、机 组工作寿命长、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的 特点。
渤海石油系列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
第2页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表述电潜泵性能的主要
参数有:额定排量Q、额定 扬程(压头)H、额定轴功
渤海石油系列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
第12页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2.潜油泵
电潜泵具有以下特点:直径 小,排量范围大,外径一般为 85.5~102mm,排量范围可达
30~8000m3/d;级数多,长
度长,扬程范围宽,扬程一般 在150~4500m;泵吸口有气体 分离,防止气蚀和提高泵效。
渤海石油系列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
异步电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它与普通电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机身 细长,一般直径 160mm 以下,长度 5 ~ 10m ,; 转轴为空心,便于循环冷却电机;启动转矩大, 0.3s即可达到额定转速;电机内腔充满电机油 以隔绝井液和便于散热;有专门的井液与电机 油的隔离密封装置——保护器。
渤海石油系列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 第7页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潜油泵
l)叶轮
叶轮是电潜泵的核心部分,它 是将机械能转变成生产流体压能的 关键部件,液体通过叶轮时,液体 的压能和动能都得到增加。
渤海石油系列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
第15页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制作
潜油泵
2)导轮
导轮是泵的固定部分,它一 方面将动能转变成压能和降低速 度减小摩阻损失;一方面改变流 向,将流体导人下一级叶轮人口。

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潜油电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的油井采油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高采收率,而且生产安全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潜油电泵采油生产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

潜油电泵采油原理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是通过电动泵将油井底部的石油液体输送至地面的一种采油技术。

具体原理如下:1.潜油电泵钻入油井中,当电泵启动时,油井内部的工作流体被泵送至地面;2.待液体泵送到地面之后,进行分离和储存。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除了能够更加高效地采集石油,还使得采油流程更加简便,生产效率更高。

潜油电泵采油的主要危害潜油电泵采油生产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危害:1.腐蚀:存在一定含量的盐水、沙、石灰等物质,也有可能发生腐蚀,导致设备寿命下降。

2.沙粒侵蚀:油井中存在着一定含量的沙石颗粒,随着时间推移,沙石颗粒对设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侵蚀和破坏。

3.停电:电力的中断也可能造成潜油电泵运行中断,需要注意应急措施并加以解决。

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技术为了保证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要做好以下几点:1.腐蚀防护:选择不同种类的潜油电泵,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进行腐蚀防护,比如使用耐酸碱的不锈钢进行制造。

此外,可以加装腐蚀防护涂层或衬里等。

2.沙粒过滤:为了防止沙石颗粒侵蚀设备,需要在设备之前安装过滤器或其他的沙粒过滤设备,高效地过滤掉沙石颗粒。

3.定期维护: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出现问题导致设备寿命下降、运转不稳等。

4.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停电、故障、爆炸、泄漏等事件的应对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结论潜油电泵采油是一种高效率的采油技术,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需要做好腐蚀防护、沙粒过滤、定期维护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措施。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了解潜油电泵采油的生产安全技术有所帮助。

石油开采-潜油电泵采油

石油开采-潜油电泵采油
石油开采-潜油电泵采油
目录
CONTENTS
•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概述 • 潜油电泵采油系统组成 •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流程 •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概述
CHAPTER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定义
01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是一种将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将井下液体 提升到地面的采油技术。
电缆连接
确保电缆连接正确、牢固,无短路、 断路等现象。
调试运行
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运行,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采油作业管理
采油计划制定
采油参数设置
根据地质资料和采油目标,制定合理的采 油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采油参数,如 排量、扬程等。
采油监控
采油数据分析
对采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采油作业 的顺利进行。
温度传感器
监测井液温度,预防因过热导致的故障。
压力传感器
监测井口压力,控制泵的运行状态。
液位传感器
监测井液液位,防止抽空或溢流。
03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流程
CHAPTER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检查
确保潜油电泵及其附件的完整性,无 损坏和故障。
安装位置选择
根据地质条件和采油需求,选择合适 的井位进行安装。
广特点与优势
高效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能够 将井下液体快速、高效 地提升到地面,从而提
高采油效率。
可靠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具有 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能够保证长期连续的采
油作业。
适应性强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适用 于各种类型的油田和不 同的采油环境,具有较
强的适应性。
便于管理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设 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

电潜泵采油技术

电潜泵采油技术

电潜泵采油工艺目录第一节电潜泵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第二节电潜泵管柱及测试 (21)第三节电潜泵井工况分析及故障处理 (25)第四节电潜泵采油的发展趋势 (38)电潜泵采油是为适应经济有效地开采地下石油而逐渐发展起来日趋成熟的一种人工采油方式。

它具有排量扬程范围大、功率大、生产压差大、适应性强、地面工艺流程简单、机组工作寿命长、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自1928年第一台电潜泵投人使用以来,经过20世纪70年的发展,电潜泵采油在井下机组设计、制造及油井选择、机组选型成套、工况监测诊断及保护、分层开采和测试等配套工艺方面日臻完善,在制造适应高温、高粘度。

高含砂、高含气、含H2S和CO2等恶劣环境的电潜泵机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不仅用于油井采油,还用于气井排液采气和水井采水注水。

本章着重介绍电潜泵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地面控制及管柱结构、油井选井、机组配套、工况监测、工况分析、故障诊断、油井分层开采和测试等配套工艺技术。

第一节电潜泵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一、电潜泵工作原理电潜泵是由多级叶导轮串接起来的一种电动离心泵,除了其直径小长度长外,工作原理与普通离心泵没有多大差别,原理图如图3一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潜油电机带动泵轴上的叶导轮高速旋转时,处于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其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在导轮的进一步作用下速度能又转变成压能,同时流向下一级叶轮人口。

如此逐次地通过多级叶导轮的作用,流体压能逐次增高而在获得足以克服泵出口以后管路阻力的能量时而流至地面,达到石油开采的目的。

表述电潜泵性能的主要参数有:额定排量Q、额定扬程(压头)H。

额定轴功率P、额定效率 、额定转速n等参数。

电潜泵的额定排量和效率取决于泵型,额定扬程决定于泵型和级数,额定轴功率由额定排量和扬程确定,额定转速取决于电机结图3-1 电潜泵工作原理图构。

二、电潜泵系统组成及作用电潜泵采油系统由井下和地面两部分组成,如图3一2所示。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设备可靠性
2 要求高:需 要长时间稳 定运行
技术难度大:
3 需要解决井下 设备故障、油 井堵塞等问题
成本控制:
4 需要降低设 备成本和维 护成本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 发展趋势
技术革新
提高泵效:通过 优化设计、改进 材料等方式提高 泵效,降低能耗
智能化:引入物 联网、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远程 监控、智能诊断 等功能
胜利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胜利油田的应用, 提高了采油效率
大庆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大庆油田的应用, 降低了采油成本
长庆油田:潜油 电泵采油技术在 长庆油田的应用, 提高了采油质量
克拉玛依油田: 潜油电泵采油技 术在克拉玛依油 田的应用,提高
了采油产量
技术优势
节能高效: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具有较 高的能源利用率,可降低采油成本。
适应性强: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适用于 各种油藏类型,包括低渗透、高含水、 高含气等复杂油藏。
操作简便: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可实现 远程控制,操作简便,降低了人工操 作难度。
环保安全: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减少了 地面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 响,提高了采油安全性。
技术挑战
井下环境复
1 杂:高温、 高压、高腐 蚀性
02
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
03
技术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创新和专利方面
04
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方面
政策支持
01
政府对石油 行业的支持
政策
02
政府对节能 减排技术的
支持政策
03
政府对创新 技术的支持
政策
04
政府对绿色 能源的支持

海上电潜泵采油技术(四)

海上电潜泵采油技术(四)
⑦ 如果电机在低于额定电压下工作,电机转速下降,电流上 升,长此下去,对电机寿命是非常不利的;
⑧ 气锁 如果井液中有大量的游离气存在,当游离气多到一定
程度,进到 泵内的基本上都是气体时,泵就会抽空,这 种现象叫气锁;发生气锁时,泵即表现为欠载停机; ⑨ 气穴
由于井液进入泵叶轮后,液体流速加快,同时压力降
17
六、电潜泵井工况分析及故障处理
泵轴断出现的几率很小,往往是由于油特别稠或油井出 砂严重,常发生在停机再启动过程中启动时扭矩特别大的情 况下,表现为启动电流特别大但很快又下降,不停泵关井憋 不起压力来,但正挤憋压正常,生产时油压低,产量达不到 要求。对于突然出砂井也可能引起泵轴断,表现为在运行过 程中电流突然增大但又突然下降,油压也突然下降,计量时 产量下降特别多,油嘴有可能堵塞,憋泵试验不正常,井口 取样化验可能发现砂粒。电泵发生窜轴时,表现为电流突然 在大约1小时内逐渐下降,油压下降,井口可能无产液,也 可能出现欠载停机,憋压试验一切正常。
③ 油嘴调整
开机以后,应根据生产部门要求调整合理的油嘴,保 证泵处于合理的工作范围内。 ④ 开井生产
如果一切正常,可以开井生产。 ⑤ 投产后观察
电潜泵井投产以后,应严密观察,注意油套压变化、含 水变化、温度变化、电流变化。油嘴是否堵塞。如果油嘴 发生堵塞,应开打油嘴解堵,特别是新投产油田井、酸化 作业后的井。如果电流远低于额定电流,应重新设定欠载 设定值。
五、电潜泵井的管理
、电泵选型使用上应注意事项
① 离心泵的排量取决于:转速、叶轮尺寸、出口压力和液体 性质,与泵的级数无关;
② 离心泵的扬程取决于:叶轮的圆周速度(H=u2/g)和泵 的级数;
③ 泵的扬程与所泵送的液体的比重无关;比如,泵送比重为 1.0的清水、比重为0.7的油、比重为1.2的盐水和其它任 何比重的液体时,其扬程都是一样的;但功率不同;

电潜泵采油技术

电潜泵采油技术
主要内容
、电潜泵系统概述 、井下多级离心泵工作特性 、电潜泵系统的设计 、电潜泵井生产管柱 、电潜泵井的管理 、电潜泵井工况分析及故障处理
2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与其它机械采油相比,电潜泵具有排量扬程范围广、功 率大、生产压差大、适应性强、地面工艺简单、机组寿命 较长、管理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而得到了极大 地应用,已经成为海洋石油开采的主力军。
、泄油阀
泄油阀一般安装在单流阀以上1-2跟油管处,它是检泵 作业上提管柱时油管内流体的排放口,以减轻修井机符合和防 止井液污染平台甲板和环境。泄油阀目前有两种:投棒泄流、
12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投球液力泄流。前者用于稀油和高含水稠油井比较合适,用 于稠油井泄油成功率低;后者可以重复使稠油井泄油更好, 成功率高。
③ 泵内流体密度与单相液体不同,对泵的功率会产生影 响;
④ 气体对泵内各种能量损失也要产生影响,使泵的特性 偏离单相液体的特性。
33
二、井下多级离心泵工作特性
、动力电缆
动力电缆是电机与地面控制系统相联系传送电力纽带
10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和PSI/PHD信号的通道,是一种耐油、耐 盐水、耐其它化学物质腐蚀的油井专用电 缆,工作于油套管之间。分为小扁电缆( 又叫电机引线,俗称小扁)、大扁电缆( 俗称大扁)和圆电缆,按温度等级可以分 为90℃、120℃、150℃等3个等级,部分 厂家还可生产更高等级的潜油电缆。
9
一、电潜泵系统概述
、测压装置
电潜泵井测压系统有两大类,一类是电子式的,一类 是机械式的。主要用于监测油井的供液和电机工作温度情 况。电子式的有PHD和PSI两种,可以进行连续监测;机械 式的也有两种,一种是测压阀,一种是毛细管,前者通过 钢丝作业实施但不能连续监测,后者通过毛细钢管传递压 力,可以连续工作和监测。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适用条件
油井深度:适用于深井、超深井
油井温度:适用于高温、低温油井
油井类型:适用于高产、低产、稠油、 含水等各类油井
油井含砂量:适用于含砂量高的油井
油井压力:适用于高、低压油井
油井含气量:适用于含气量高的油井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提高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优点: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油藏类型 局限性:对油藏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局限性: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较高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 的经济效益分析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投资回报率:计算潜油电泵 采油技术的投资回报率,评 估其经济效益
生产效率分析:分析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的生产效率,评
估其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与其他采油技术 的成本和效益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潜油电 泵采油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标准: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安全标准: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作业安全 设备标准:采用环保型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操作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环保与安全发展趋势
环保技术:采用低污染、低能耗的采油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技术:提高采油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智能化技术: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提高采油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潜油电泵采油 技术的最新研 究成果包括: 新型潜油电泵、 智能潜油电泵、 高效潜油电泵
等。
新型潜油电泵 的研究成果包 括:新型潜油 电泵的设计、 制造、安装、 调试等方面的
研究成果。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
16
二、电潜泵油井生产系统设计
3.温度对电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 流体温度对电机和电缆的绝缘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 流体温度高需要选择耐温等级高的电机和电缆,增加采油成本。
4.砂、蜡等对电泵工作特性的影响
◆ 电泵生产要求含砂小于0.05%;
泵排量下降。 ◆ 蜡沉积塞叶导轮流
道,井液阻力增加。
电机负荷增加,严重时过载停机。
(五) 控制屏
组成:由电机启动器、过载和欠载保护、手动开关、时间继 电器、电流表组成。
作用:
控制井下电机的运行,自动控制潜油电泵系统的启动和 停机
具有短路、过载、欠载保护功能,以及欠载延时自动启
动功能通过电器仪表随时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跟踪系
统运行状况,应用变频控制屏可以改变传给井下电机的
频率,灵活调节和控制产量的大小。
潜油电缆结构特点:
要求便于起下,且不易损坏;
要求耐油、气、水,耐高温、高压;
电缆终端有与电机插配的特殊密封接头—电缆头;
为满足油井对机组尺寸的要求,潜油电缆一般采用圆型和扁
型,扁型和扁型联接在一起的复合结构;
要能适应施工和环境温度,进行起下作业时,电缆保护套层
不破裂。
10
一、电潜泵采油装置
11
19 2-7/8
20 2-7/8
12
21 2-7/8
22 3.25"
23 2-7/8
13
24 2-7/8
25 2-7/8
26 3.25"
14
27 2-7/8
28 2-7/8
29 2-7/8
30 2-7/8
入口 ,用于油管摩阻损失大或泵径大的井 A
底部排出口安装方式 :

海上油田电潜泵采油技术难点及故障处理浅析

海上油田电潜泵采油技术难点及故障处理浅析
则 上 不发 机 组 。
压井液粘度 较大 , 开抽时致使负荷过大再次过载停机 , 2E井 这 l
分别只运转 2 d I 3 、d即过载停机。 () 2 电潜泵机组质 量问题。C 2 1 一 B 7 A 4井 ,0 3年 1 7 1 20 月 3 下井 , 电动机下后不绝缘 , 月 8日提出后 电缆插头有两相烧断 , 1 拆检定 为电缆插头质量问题 。C 1 A 8 2 0 B 2 一 在 0 4年 4月 1 6日电 潜泵机组下到保护器时 , 保护器机械密封失效漏油 , 只好提 出重
拨资与创 业 2 1. 02 4
工 业 技 术
海 上油 田电潜泵采油技术难 点及故障处理浅析
刘 先 民
( 中石 化胜利 油 田鲁胜 石油 开发有 限公 司 山东
1 海 上 油 田 电潜 泵 采 油 技 术 难 点
东营
2 70 5 0 0)
() 4 施工作业不 当影响电缆寿命 。C 1C 2井下电潜泵时 , B 1一 电潜 泵 吊卡 没打 好 造 成 机 组 落井 ,下 机 过 快 ,挤 伤 电缆 。 C 2 C 5井下井 2 d后停机 , B 5一 5 提机后发现 电缆挤伤。 ( )供液不 足造成 电潜泵 机组 事故。C 2 1 一 5 B 7 A 4井 日产液 6 m 的泵 , 0 供液不 足 2m , 液流速太慢 , 5 井 使电动机产生的热量 不 能及 时散失 , 电动机温度不断上升 , 造成 电动机 、 电缆接头小
斜井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电缆保 护方式 。斜井段金属和橡胶保护 保护 , 避免 了电缆挤伤现象 , 提高 了电潜泵投产成功率 。 () 4 制定海上 电潜泵作业施工操作规程 和标准 , 规范 了电潜 泵安装工艺操作方法 , 提高施工水平及服务质量 , 力争把 电潜泵 操作故障降到零。

电潜泵采油技术解析

电潜泵采油技术解析

电潜泵采油技术解析摘要:石油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潜泵采油技术是挖掘技术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电潜泵的组成,进一步分析了电潜泵在石油行业的发展情况,笔者认为中国电潜泵采油技术发展大有可为。

关键词:电潜泵;采油技术;石油行业;泵叶轮一、电潜泵采油技术概述电潜泵(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系统是自1927年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诞生以来,应用第二广泛的人工举升方法。

该过程包括通过与之耦合的多级离心泵马达向油井流体提供额外的能量,并由一根电缆从油井表面提供能量(Liang, He,& Du, 2015)。

施加在发动机上的泵载荷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流体的组成、特性和物理状态;压强,温度和流量。

通常,通过泵叶轮的流体组成包括液态和气态的烃、水和沉积物。

在油井的整个生产周期中,水产量的增加以及组成流体的液体和气相组成部分的变化都是自然的。

这就导致了电潜泵在储层特性、流体组成和操作条件都是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会产生特殊的负载行为。

多相流与井的动态特性共同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载荷状态,其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势振荡,且具有规律性变化。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溶解气体发生泄漏,泵吸处游离气体的存在使泵速和电机电流发生波动,这种现象称为气锁。

这种意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操作中断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这些电潜泵举升系统的故障导致了较高的干预成本和较高的采油损失。

因此,人工举升方法的可靠性是影响工程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水下电潜泵组件,因为它们被插入到1200米以上的油井中,不允许使用一些传统的监测技术,此外,预防措施的成本也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电潜泵性能仅提高1%,每天就能多产出50万桶石油(Patri, Panangadan, Chelmis, McKee,& Prasanna, 2014)。

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

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

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浅谈电潜泵采油工艺及采油技术的发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潜泵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并说明了国内外电潜泵的发展情况,明确了新型电潜泵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电潜泵采油工艺中所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关键词:电潜泵、石油、采油、新进展石油是我国能源行业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潜泵采油工艺以其优越的性能、良好的效率及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一、电潜泵采油工艺和采油技术概况电潜泵(ESP)的全称为电动潜油离心泵(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简称为电潜泵)电潜泵是通过电动机以及多级的离心泵进入到采油井的石油液面下进行抽油的举升设备。

电动潜油离心泵作为石油工业中的一种举升设备,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将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置入油井中的液面下实施抽油工作。

潜油泵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地面的电源在经过电压器的转换、控制屏,在通过电缆,为井下电机传输电能。

井下电机再驱动多级离心泵的叶轮持续旋转,从而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即能够把井液抬升至地面。

由于电潜泵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如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使用电潜泵的油井产液量超过传统杆式泵的2倍,且为全自动化装置,在非自喷高产井、高含水井和海上油田均有不同范围的应用,是时候开采中后期强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保障油井产量的稳定、高效,并提高经济效益。

二、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电潜泵采油技术发展中,各国的发展水平都不一致,美国是电潜泵采油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而前苏联则是产量最大的国家,大约有56%的石油产量来自于电潜泵。

国外的电潜泵呈现出大排量、大功率以及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耐高温和高压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遥控检测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潜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的时间,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美国引进了电潜泵整机以及散件等设备,并在各大油田实现了推广,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各大油田的中期和后期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重庆高专)2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重庆高专)2

辅助部分
接线盒 接线盒是电潜泵井下电缆与地面电缆之间的
过渡连接装置,其作用是排放通过电缆保护套
渗到地面的天然气,防止天然气沿电缆进人控
制柜而发生爆炸。火灾等不安全事故;另一个
作用是方便地面接线工作。它必须安放在通风
良好、空气干燥的环境,必须具有防滴、防渗
电潜泵洗井管汇
2.洗井管汇及流程 对于电潜泵井来说,检泵作业是必然的,必须配备 压井和洗井作业设备和流程,要求管线压力等级必须满 足洗井压力等级的需要,视油井深度和油层压力而定。 程和管汇是固定的,
当电动机工作时,电动机和保护器的工作温 度大幅度上升,于是电动机停机后,其温度逐渐 下降,其内的电机油也逐渐收缩,其电机油空缺 部分由保护器内的电机油回流来补充;而保护器 内电机油的空缺则由井液通过呼吸孔流入填充, 但由于保护器腔体的特殊构造,回流井液开始只 限制在特定的腔体内。
再开机时,电动机、保护器的工作温度再次
为了节约投资,部
一般油田的洗井流
分油田采用临时洗
井管线。
5.电潜泵故障诊断与排除
(1)电机及保护器故障诊
断与处理 电机损坏分电气损坏、电 机轴断和机械磨损等情况。电 气损坏故障表现十分明显,通 常是控制柜过载停机,电流卡 片上的电流突然上升后又突然
电机电气损坏电流卡片
掉下来(如图)三相对地绝缘
机械磨损故障表现为控 制柜显示过载停机,机组电气
保护器结构图
各类保护器腔体内的呼吸通道都是多级迷 宫式结构。电机内腔压力与井液压力相差很
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起到密封作用。
保护器的作用
保护器主要是保护潜油电机的,最终目的是阻 止井液进入潜油电机,避免烧毁潜油电机。保护器 在潜油电泵机组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 (1)密封潜油电机轴的动力输出端,防止井液 进入潜油电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目前常用的采油技术主要有自喷采油与人工举升采油两大类。

人工举升采油是在地层能量无法满足自喷时,采用机械设备补充井筒能量,将井筒中原油举升至地面的采油方式。

人工举升采油技术主要分为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以及气举采油三大类[1]。

电潜泵采油技术是无杆泵采油技术的一种。

本文对电潜泵采油技术进行分析。

1 电潜泵采油技术
1.1 电潜泵采油技术原理
电潜泵采油技术采用油管将离心泵下入井筒,地面电源通过专用电缆线连接潜油电机,进而带动离心泵旋转,将井筒中原油举升至地面。

电潜泵采油具有设备简单、采油效率高、排量大、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优点。

其主要应用高含水油井、高产井等液量较大的油井,海上油田由于平台面积限制,也常采用电潜泵进行采油[2]。

1.2 电潜泵采油技术常见问题
在电潜泵采油过程中,由于液量低、流体性质等影响常造成电潜泵异常。

常见的有电潜泵不出液,电机烧坏以及机组过载等问题。

造成电潜泵不出液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泵轴断裂、叶轮磨损、泵发生气锁、管柱泄漏等;造成电潜泵电机损坏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电机过载运行、液量低、电压过高等;造成泵机组过载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原油粘度大、电机不匹配、泵故障等[3]。

1.3 电潜泵系统优化
高气液比对电潜泵的影响较大,造成电潜泵剧烈震动,严重时造成电潜泵欠载停泵,同时气蚀损害缩短电潜泵寿命。

因此,需保证电潜泵有足够的沉没度,降低进泵气液比。

但电潜泵绝缘设备对温度具有一定的要求,温度过高,会引起电潜泵设备损坏。

因此,确定下泵处温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可以通过井筒温度场分析,求得井筒温度变化。

2 电潜泵采油技术进展
为了适应不同井况特征,满足复杂井况采油,电潜泵
技术不断丰富发展。

例如高粘流体性质电潜泵、耐腐蚀性电潜泵、高效多级电潜泵等。

高粘流体性质电潜泵,通过悬挂式泵级设计,降低原油与叶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高粘原油举升的动力需求,提高举升效率;耐腐蚀性电潜泵,针对储层中硫化氢腐蚀性气体,设计了密封腔式波纹管阻止硫化氢气体的渗透。

该密封室内有一个吸收硫化氢气体的净化室。

一旦硫化氢气体渗入到密封室波纹管内,它将被其中设置的净化器吸收,防止了硫化氢对电机的侵蚀。

3 电潜泵发展方向
近年来电潜泵采油技术的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电潜泵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①为降低电能消耗,发展变频电潜泵技术,降低开采成本;②为降低电潜泵的使用成本,需延长电潜泵的免修期、减少事故率;③提高电潜泵应用水平,完善选井、选泵优化设计、工况诊断技术。

4 结束语
1)在电潜泵采油过程中,常见的电潜泵异常问题有,电潜泵不出液、电机烧坏以及机组过载等问题。

2)高气液比对电潜泵的影响较大,为降低对电潜泵的影响,需对电潜泵的沉没度进行优化。

3)电潜泵未来发展将朝着节能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忠. 电潜泵采油技术及其生产系统优化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1-12.
[2]刘竟成,李颖川,陈征,等. 电潜泵(ESP)采油技术新进展[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28;55.
[3]郑俊德,张仲宏. 国外电泵采油技术新进展[J]. 钻采工艺,2007(1):68-71;147.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
罗鑫民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当地层能量充足的时候,油田可采用自喷方式采油,随着油田开采,地层能量的衰竭,需采用人工举升的方式,弥补地层能量的不足,采出地层中的原油。

目前常用的人工举升方式有抽油机采油技术、螺杆泵采油技术以及电潜泵采油技术等。

本文对电潜泵采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举升 电潜泵 采油 发展趋势
Analysis of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with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Luo Xinmin
Xi ’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When the energy of the formation is sufficient,the self-jett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oduce oil in oilfields. With the constant oilfield 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depletion of the formation energy,the artificial lifting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make up the energy lack of formation and exploit the crude oil in the formation. At present,the commonly used manual lifting methods include pumping technology,screw pump technology and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with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Keywords:artificial lifting; 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 oi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r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