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下期中(1—13课)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历史七下期中(1—13课)知识点总结

第1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

背景: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北周,北周末年时外戚杨坚掌握大权建立三要素: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

背景: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陈,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文帝的统治:

内容: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隋文帝605年开始开凿

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两长:全长2000多千米

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评价/作用:①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注:评价唐太宗:

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②他在位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③但他也有过失之处,晚年崇尚迷信,但是总体说功大于过。

三、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即位: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高宗去世后,她先后废掉两个已做皇帝的儿子,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是唯一的女皇帝。

2.治国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③减轻人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

3.治国效果: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郭沫若评价武则天)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1.唐玄宗即位: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在位期间,年号“开元”。

2.治国措施: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eg:重用姚崇、宋璟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治国效果: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注:汉唐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清明;

③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④生产工具革新促进经济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注:汉唐出现盛世局面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要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③统治者必须自身的执政素质。

3.契丹政权的发展: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4.党项族兴起的原因:

唐朝时,党项族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5.西夏政权的发展:

仿效唐宋制度,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关系的变化:战→→和

辽太宗时——占幽云十六州;

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互通史节;

宋太宗时——从进攻到防御;

2.宋真宗时期——从澶州之战到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战: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寇准劝皇帝亲征,士气大振。结果宋军打败辽军。

澶渊之盟——和:宋辽和议,辽军撤退,签订“澶渊之盟”,①宋朝给辽岁币②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注: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不胜而胜,获得大量岁币,经济实力增强

对北宋:①屈辱的条约,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造成北宋积贫积弱;

②保持了和平局面,有利于北宋经济发展

对中华民族:①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与北宋关系的变化:战→→和

战:元昊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宋,双方损失惨重

和:西夏与北宋和谈,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

※※注:对辽、西夏与北宋关系的认识:

①有和有战,和是主流;

②他们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