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fe45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a.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10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篇1一、“走近圆明园”师:我写三个字,大家注意看,跟着读(板书“圆明园”)。
(自读后齐读)看到这三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出现了圆明园里美丽的景色,以及奇珍异宝。
生:我眼前出现了英法联军抢劫、毁坏圆明园的情景。
生:在我的眼前圆明园是残垣断壁。
师:(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课前我们已经走近圆明园——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以及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
你有哪些感受?生: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圆明园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生:我很生气,英法联军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珍藏的宝物抢的抢,砸的砸,毁的毁,多可惜呀。
生:圆明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被毁灭了,最后只化作一片灰烬,我愤怒!我想,如果有可能应该修复它。
师:是啊,圆明园被烧、被毁,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学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二、“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师:课件(五幅圆明园废墟图)这是——生:圆明园的废墟。
师: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44年然而却只圆明园的一角。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举手要说)师:把这种感受带到歌中读一读。
生:(低沉、缓慢)“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让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
打开书,齐读课文第段。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提示学生读时注意文化”一词)师: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值。
请用“……是……也是……”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没等该生说完,学生都笑了。
)生:毁灭怎么能说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应该把“毁灭”去掉,这样说:“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生:词语重复了,应该简洁:“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同学们表示同意,听课老师面露微笑。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6e93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8.png)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理念】特级教师贺诚曾经说过:“在语言文字明亮而透彻的深处,映照着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
它是文化的载体,它是精神的凝固。
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不仅需要语言文字的操练,而且追求情感的融会与灵性的感悟。
语文,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生命。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力图让孩子透过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深处的情感和生命,牢记屈辱,增强责任感。
【预设目标】1、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学会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等,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通过质疑、体验等办法,感悟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破题引入,据题质疑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声读课题。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日月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
2、通过课件和图片资料等介绍圆明园,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心情。
3、假设:如此恢宏的建筑,如此无价的文明,可是有一天,有人却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发出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规类:为什么会毁灭?怎么毁灭的?谁毁灭了圆明园?后果有哪些等。
)4、整体感知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反馈、小结:用自己的话介绍圆明园的毁灭的后果是什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概括了毁灭所造成的损失。
3、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正音:不可估量。
先解释字面意思:无法计算和估计。
三、学习“毁灭的过程”1、默读具体介绍圆明园毁灭过程的语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感受:可恨、愤怒、咬牙切齿……3、再次读文,用笔圈出让你最恨的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学生先汇报个性感受,教师组织其他孩子展开讨论补充,最后进行小结。
)例如:凡是、统统、实在、任意──侵略者像强盗一样,毫无人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d6357380b4e767f5acfce58.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21教学目标: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估量、销毁、瑰宝、、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4.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学难点: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教学准备:教学PPT、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圆明园被毁的音视频。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看圆明园废墟图片,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请看图片(1张),猜一下这是哪里。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生:圆明园。
师:对,这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可一百多多年前它却是这个样子的(出示复原图)两张图,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师:为什么曾经的美丽化成了现在的一片废墟呢生: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师:对,1860年圆明园被毁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跟着写课题)(出示课题PPT)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中的“毁灭”可不是这样读的,一座美丽的园林毁灭了,应该读得低沉缓慢,师示范(生再读)一、预习过关检查出示生字)sǔn huáng lóng tī háng损失皇帝玲珑剔透杭州láiyáo hóng sòng qīn蓬莱瑶台宏伟宋朝侵略tǒng xiāo guī jìnliáng统统销毁瑰宝灰烬(估)量师:有个词要特别注意,“估量”的“量”要在这里要读成第二声“liáng”。
(无拼音)师:这些生字词中大家有没有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容易写错的,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师: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在课文中大家能否读准呢,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段,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课文围绕圆明园写了哪几个方面?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体现在哪里?大家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作批注。
2023最新-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
![2023最新-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8781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9.png)
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望智慧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篇一孙红果一、教学目标: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
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3、回读体会。
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
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
理解“众星拱月”5、相机板书:布局众星拱月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
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用笔画一画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想想每一层分别写的什么?2、学习第一层。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指名朗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观?(3)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4)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a24a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9.png)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英法联军烧毁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勇精神。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相对较浅。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情感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
2.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料。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圆明园的辉煌。
同时,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以及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783b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1.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8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猎豹、冠军、俯冲、浩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3、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难点:了解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1、师出示奔跑中的猎豹的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它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生纷纷举手回答,师:猎豹奔跑的瞬时速度可达到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学生哗然。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快多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名生读。
重点指导多音字:冠、喷;整体认读音节:赤、置;“枚”字右边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3、生讨论交流,指导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人、鸵鸟、猎豹、游隼。
第二部分(第5 -9自然段):作者按运动速度从慢到快对比列举了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结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光。
四、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题目。
五、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抄写生词3遍。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准本课词语,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7e31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d.png)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
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经历材料收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__的主次,体会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准备】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直奔主题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__主要内容的问题)如: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通用10篇)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28f6e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e.png)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篇1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教学难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四)学习第一段。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
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
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
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我们这篇《圆明园的毁灭》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记住国耻,长大建设我们的祖国。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3.区别形近字。
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博(渊博)销(销毁)幻(梦幻)搏(搏斗)锁(锁门)幼(幼稚)流(流水)奉(奉献)剔(剔除)统(统一)棒(冰棒)踢(踢球)损(损失)瑶(瑶族)珑(玲珑)捐(捐献)谣(谣言)咙(喉咙)4.查字典理解词义。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5213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4.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这里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较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6、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
(美得心动。
)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学生读2、3、4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866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c.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秀9篇)《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篇一《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
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交流网上搜集的资料;理清写作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并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二、介绍、交流网上搜寻的资料。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资料。
三、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字词。
2、默读课文,说一说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把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找出来。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出疑难问题,小组提出来。
四、检查自学情况,个人汇报与小组汇报相结合。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国人感到耻辱的事情,“落后就要挨打。
”也在圆明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的炼铸下成为箴言。
任何一个略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想到这段历史,心情都是不能平静的。
《圆明园的毁灭》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读者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得爱国行为。
课文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
“不可估量”一词分量极重。
“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点出了圆明园的地位。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28c41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e.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优秀8篇)《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点:1、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
2、记住屈辱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学习难点:1、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二、学习“昔日景观”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思考:你对昔日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你最喜欢什么?2、交流,依据学生交流情况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a:点拨:什么叫众星拱月?指名画图。
b: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a:点拨:你最喜欢什么建筑?你仿佛看到什么?b: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a:点拨:什么叫奇珍异宝?b:齐读第一自然段。
3、播放视频,总结填空:圆明园是,是,是。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毁灭”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点拨: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1、为什么把“昔日景观”作为主要内容?2、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五、作业:背诵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一、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1ecc7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f.png)
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等奖1、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圆明园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充满激情。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⑴ 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⑴ 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⑴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⑴ 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d05e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教职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本文整理了部编《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研究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
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法与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中国的成就,引出圆明园的毁灭。
介绍圆明园的背景和历史。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都写了些什么?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三、感悟课文一)研究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损失。
圆明园共有一百多个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独特的特色。
虽然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但老师为我们截取了一个视频。
同学们,这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在观看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怎样的词能够形容圆明园的美丽呢?实际上,任何一个词都不过分。
因此,圆明园被誉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一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章末尾的那句话。
除了建筑宏伟,圆明园还有哪些宝物呢?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圆明园收藏了多少青铜礼器、名人书画以及奇珍异宝?数量之多,难以计数。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81a13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9.png)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老师要借助视频、图片,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并再现今日的圆明园,强烈的对比,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起对侵略者的仇恨,从而升华到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师:(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认识这张图片吗”?(圆明园)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圆明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读课题师:这原本是一座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
(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一会说说读完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难受、痛恨、惋惜。
师:找出令自己读了“难受、痛恨、痛惜、愤怒、对侵略者有一种仇恨的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师:哪些句子让你感到痛心?读一读。
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痛心、惋惜地读)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这句话里重复用到了一个词?板:不可估量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难以估计,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师:圆明园的毁灭什么不可估量?(文化价值)师:这句话也就是说“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师:不可估量的价值成为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课文里还有一句话和这句话首尾呼应。
找找。
句子: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部编本《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3)
![部编本《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3)](https://img.taocdn.com/s3/m/6ae6eef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b.png)
部编本《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辉煌毁灭的经过,激发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2、结合资料“外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苦难的主要原因。
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英勇抗争”的事例。
3、懂得“落后挨打”的道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领悟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4、初步尝试“语文”和“品社”、“音乐”的整合教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毁灭的经过。
懂得“落后挨打”的道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难点:结合资料“外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分析近代中国遭受苦难的主要原因。
领悟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辉煌,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这么辉煌的圆明园,它凝聚了我国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难怪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指名读雨果名言。
二、体会毁灭,激发情感1、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了呢?请看——(出示图片)。
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2、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生回答)这是课文哪部分内容讲的?(生回答)课件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3、让我们一起回忆这段带给中国人深深痛楚的历史吧。
(1)指名读。
(2)当时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用上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地说一说?(生回答:找出词语:侵入、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3)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回答:残暴、野蛮、贪婪、可恨……)(4)你能读出这种体会吗?指导学生读。
(5)换词、去词法来进一步体会感情,齐读。
4、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居然在园里放火,课件出示——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4《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38c7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a.png)
14《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他历经了150年才修建成,其中经历了六个朝代。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现在的圆明园。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什么?生:破烂不堪。
师:你看到什么破烂不堪?生:圆明园破烂不堪。
师:对,只剩下垣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因为圆明园会变成这样呢?师:我们来表现一下昔日的圆明园是这样的吗?好,请同学们看到我们的第二自然段,我们去了解一下昔日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规划,抓紧时间自由朗读。
生:(齐读)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好,下面我请同学回答通过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生: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昔日的圆明园,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
师:我们读了第二自然段,咱们昔日的圆明园中的布局是怎样的?其中,课文当中有一个四字词语最能说明它的布局的特点。
谁能找到?生:众星拱月。
师:众星拱月,孩子们非常对,就是这个众星拱月最能说明圆明园它的布局。
师:那么下面请一位孩子说说,众星拱月这里面的“月"是指的是什么?众星拱月这里面的“星”又指的是什么?生:圆明三园。
师:圆明三园,你说得对。
众星拱月这个“月"其实就是圆明园,它把圆明园比作是月亮。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30cf3a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0.png)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
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记清字形“置”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直”字里面是三横。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与教学实录「篇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有关语句。
2.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痛惜文化精华的毁灭的情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在实践中感悟写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了解毁灭。
1.齐读课题,感受“毁灭”。
哪部分写了毁灭?齐读――看视频2.除了写毁灭,还写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组织语言说一说。
(理清思路:感慨――辉煌――毁灭)3.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读课文第一段。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实录范例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实录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4f85e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3.png)
《圆明园的消灭》的教学实录范例《圆明园的消灭》的教学实录范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讲读,它是第七组重点训练工程“写文章要有中心”的范文之一。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消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基于文章的这个中心,我在第二课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如下:教育方面:让学生记住圆明园被消灭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养方面:(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会答复课后思考题1。
(2)了解圆明园的消灭过程,联系上下文理解“但凡、统统、实在、任意”这四个词的意思,再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表达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第三、四自然段。
开展方面:(1)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
(2)培养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其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是:(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消灭的过程。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首先,我巧妙地利用现代教育音像技术,通过看圆明园被烈火燃烧的画面,听建筑倾倒的声音进展情境创设,迅速把学生带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然后,我再采用先由学生质疑,再由师生共同归纳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怎样消灭的”这三个学习主题,学生只要通过浏览网络资源就可以根本解决这三个问题。
在网上学习中,我将它分为自主探索和协同学习两个局部。
自主探索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地按各自的需要充分地享受资源库中充足的资源,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定。
而协同学习主要是先由组长收集全组成员不懂的问题,然后组织组员给予解答;接着继续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展开讨论,最后由组长,准备向全班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准本课词语,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2.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作者“有……也有……”写清楚曾经辉煌的写法,并指导迁移写作。
4.学习毁灭激发爱国情感。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圆明园的毁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二、反馈自学
(一)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这些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
第一组: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1、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呢?在我们文中什么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把词语放到文中去读一读。
(出示课件)
两个不可估量,你觉得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师: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这个词语有更深的理解。
2、举世闻名中的举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指……(联系上下文理解)
3、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我们把词语放到文中读一读。
(课件)
它有三个大圆组成。
大家一齐读,它由哪三个大圆组成?这三个大圆周围有许多小圆,这就叫什么?
第二组: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教师评价:同学们字音都读准了。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文中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建筑的
(二)词语同学们都掌握了,可见同学们课前的自主学习都能认真完成,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你知道了吗?
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圆明园昔日辉煌时的位置布局、建筑、历史文物。
(板书)
三、品读辉煌
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去看看,去欣赏一下那里宏伟的建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文中最吸引你的描写画下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写你的体会。
“读书切忌在慌忙,潜于功夫兴味长”。
希望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细细去感受文字的魅力。
你画了哪些语句?我们来交流一下。
预设一:金碧辉煌的殿堂。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既有城市也有乡村)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这些都是我国各地非常著名的景点。
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
预设二、蓬莱瑶台有知道的吗?
师:神话传说中说,海上有三座神仙住山,其中一座叫蓬莱。
而瑶台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
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文章,神话传说中的景物来建造的,这是想象。
预设三、武陵春色,有知道的吗?
师:这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来命名的,这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也是想象。
预设四、民族建筑、西洋景观、欧美各国的建筑。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加上自己的感受,会使文章更有韵味,更有说服力。
预设五、同学们,仔细看这段话,作者在描写圆明园里建筑时,你发现了什么?
对比写法(对比读,分男女)
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这些都出自我们勤劳而智慧的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请带着这份自豪和骄傲来读读这段文字。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齐读。
出示课件: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
就是圆明园。
——(法国)雨果
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之情,把圆明园的美印在我们每一个的心中。
四、迁移写作
1.这段话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有……也有……学生齐读七个“有”。
2、除了建筑宏伟,作者还写了什么?
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欣赏一下那里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是……也是……
3、圆明园浓缩了天南海北的精华,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用上“有……也有……”试着写一写。
出示:①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的丹顶鹤,也有的猴子;有_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步园内,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
②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有,也有;有,也有。
漫步园内,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
五、读毁灭
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哪个字眼深深刺痛了你。
交流:凡是统统任意
然而这些还没有完,指读:10月18日和19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
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此时的感情已经统统写在了每一位同学的脸上,你想说点什么?此时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从此,圆明园中,没有了……也没有了……
六、升华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一起铿锵有力的发出我们的《少年说》。
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名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