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1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1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周练1新人教版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级为60dB-70dB 2.三峡大坝竣工后,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原因是超声波的 ( ) A.传播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3.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应用在了“辽宁”号航母上,该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xx℃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沸点是3000℃ B 熔点是xx℃ C凝固点是3000℃ D发生升华时一定要吸收热量4.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5.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热水和冰块,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 .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 .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D .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6.如右图,烧杯内盛有水,玻璃试管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7.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7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 )A.0.5℃;-50~20℃ B.0.5℃;0~100℃ C 2℃;-20~200℃ D. 2℃;-40~180℃8.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四章光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四章光现象)

周周练(第四章光现象)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营口中考)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手影游戏B.错位的铅笔C.镜中的像D.雨后的彩虹2.(佛山中考)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 )3.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C.镜放置的高低 D.人离镜的距离4.在水深1 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 m高的树杈上婉转歌唱;在水中有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 mC.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 mD.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5.(天津中考)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6.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B.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湖州中考)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重庆中考)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大地上圆形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__像,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10.如图是我市人民广场的中国结造型,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它,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经地面反射后,反射角为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1.(呼伦贝尔中考)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________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________混合而成的.12.(丹东中考)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电视遥控器是用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13.(鞍山中考)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___,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 m处,以0.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 s后站立,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他的距离为________m.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14.(常州中考)挪威留坎镇被群山包围,难以获得阳光照射.工程师在位置A处安装平面镜,使广场中心B处被照亮.若太阳位于图中所在位置,请在A处添加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15.如图所示,小强在A点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B物体.画出:(1)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B′.(2)小强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B物体的光路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6.(眉山中考)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7.(南平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A.光沿直线传播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___(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18.(宁德中考)小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A、B是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1)实验中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现将玻璃板靠近A蜡烛一些,为了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再次重合,B蜡烛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A蜡烛;(2)如果移去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3)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将两块手表替代A、B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乙所示,此时A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B手表的指针应调至________点才能与A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参考答案周周练(第四章)1.A 2.B 3.B 4.C 5.B 6.A 7.C 8.D 9.实光的直线传播10.漫反射60°减小11.35 色光12.红、绿、蓝红外线13.光的反射不变 3.2 14.15.16.17.(1)①B②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在③18.(1)相同靠近(2)不能(3)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由铜、铁、铝制成的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三个空心球,空心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铜球B.铝球C.铁球D.无法判断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1.75×10kg/mB.1.2×10kg/mC.1.16×10kg/mD.1.0×10kg/m3.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5.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A. B. C. D.6.天文学上的“光年”是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7.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汽化现象B.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D.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8.下列图象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是A. B. C. D.9.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初二物理周练运动和声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周练运动和声试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周练——运动和声(A卷满分100分)(说明:第1题~第25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第26题~第32题,每空2分,第33题10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做在答题卷上)【】1. 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说乘车人“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运动得“真快”。

关于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为A.地面、地面 B. 地面、汽车C.汽车、地面 D. 汽车、汽车【】2. 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

对两个小球的运动的描述以及比较甲球通过AB段路程及乙球通过CD段路程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加速运动,速度更快 B.乙做加速运动,速度更快C.甲做减速运动,速度更慢 D.乙做减速运动,速度更慢【】3. 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物体所处初、末状态的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4.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75m/sD. 7.5m/s【 】5.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 SV 可知,物体的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速度及路程成正比C .速度及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 】6.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7. 两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 .4 : 9; B. 2 : 3; C. 1 : 1; D. 9 : 4【 】8. 古代战场上的战鼓,击鼓声远传四方,震人心弦,这是由于鼓皮振动的A .频率高B .振幅大C .音色好D .皮质好【 】9.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 .真空不能传声B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及声现象有关的是【】11. 对于右侧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1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3. 为了探究音调及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14. 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5102.3 m,则A.该汽车的行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的平均速度一定是80km/hC.该汽车可能花4小时就能到达贵阳D.该汽车至少要4小时才能到达贵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空中宇航员能B. 手在小提琴上不C. 道路两旁的隔音D. B超检查身体是【】16.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八年级物理日清周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日清周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日清周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所发出的无线电波类型是( )
A. 极短波
B.长波
C.短波
D.超短波
答案:D. 超短波
2. 在一道由水台阶构成的水池中,若从水台阶上覆盖薄薄的油膜,水流时会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 )
A. 平衡声
B. 浊音
C. 清脆声
D. 清音
答案:B. 浊音
3. 加热纯水,发生的现象是( )
A. 水蒸发
B.水冰化
C.水变质
D. 水凝结
答案:A. 水蒸发
4. 在空气中,放一灯泡,它在空气中是( )
A.导体
B.绝缘体
C. 二极体
D. 三极体
答案:B. 绝缘体
5. 一条线段AB长4米,从A点开始,经过三个点,到达B点,在A-B之间的三个点距离相等,三段之和是( )
A. 4 米
B. 6 米
C. 8 米
D. 12 米
答案:C. 8 米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 弹簧的力与拉动它的力成正比。

答案:正确
7. 汽车引擎的工作原理是:能量的相互转化。

答案:正确
8. 物体行走时可能发出声音,这是物体按摩发出的声音。

答案:错误
9. 行星围绕日心运动。

答案:正确
10. 静电让金属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错误。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周周练:第二章 声现象(附参考答案)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周周练:第二章 声现象(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周周练:第二章声现象(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兰州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不同物质中声速均为340 m/sC.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常德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3.(郴州中考)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4.(长沙中考)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5.(南宁中考)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B.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同学们能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6.(宜宾中考)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圆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圆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回音第6题图7.(山西中考)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图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8.(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9.(东营中考)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10.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能够传声.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世界各地华人燃爆竹、放焰火、玩龙灯、舞狮子、敲锣打鼓庆新春.针对情境回答:爆竹声是由于空气的______产生的.鼓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我们能分辨出锣声和鼓声是______不同.要想使锣鼓声更响些的做法是__________.12.如图甲所示,抽去玻璃罩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但电铃仍然在______.如图乙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利用了声音的______.13.(龙岩中考)图甲展示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______(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______个固有频率的音调.14.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B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是否患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的特点.15.(盐城中考)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三、综合题(第16题8分,第17题4分,共12分)16.阅读下列有关声速与气温的小短文,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气温影响地面附近空气,气温高,地面空气变得稀薄,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附近传播速度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拐弯.(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由于钟______产生的,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而传来的,主要是利用______来区分出是钟声的.17.在商店内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买陶瓷的顾客都会拿起陶瓷,然后轻轻敲一敲,把陶瓷放在耳朵边听听,最后才决定买哪个.你认为这样做有依据吗?为什么?请用声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四、实验探究题(12分)18.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周周练(第二章)1.D 2.D 3.A 4.C 5.D 6.C7.C8.C9.次超10.振动液体11.振动空气音色重敲鼓面12.介质振动反射13.低214.信息能量15.振动响度音调16.(1)上(2)振动空气音色17.是有根据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质量不同的瓷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陶瓷的好坏.18.(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1节第2节)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1节第2节)

周周练(第1节第2节)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遵义中考)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3.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若没有甩过就直接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和38.5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A.36.5 ℃和38.5 ℃ B.36.5 ℃和37.5 ℃C.37.5 ℃和38.5 ℃ D.38.5 ℃和38.5 ℃4.蜡烛点燃后,烛心周围出现了“蜡水”,在起风的时候,“蜡水”就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固体,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C.先凝固后熔化的过程 D.先熔化后凝固的过程5.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与0 ℃的冰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者冷却效果相同B.冰比水好,因为冰在冷却物体时熔化吸热C.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D.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使用方便6.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在第2 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 ℃ D.乙是蜡烛7.(大连中考)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8.(滨州中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9.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若用图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一定的熔点.11.细心的小明在万德隆超市里发现出售的海鲜周围都铺着一层碎冰块,很快他想明白了,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所以能起到降温保鲜的作用.12.(佛山中考)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其熔化过程需要________min.13.大家爱吃蛋清完全凝固而蛋黄还没完全凝固的溏心蛋,你可听说过蛋黄凝固而蛋清还稀溜溜的“温泉蛋”?原来蛋黄超过60 ℃即可凝固,蛋清在80 ℃以下不会凝固,所以控制水温在________℃之间即可做出温泉蛋,未必非得使用温泉水了.三、简答题(第14题5分,第15题9分,共14分)14.十月末的一个夜晚,抚顺下了一场小雨,早晨小明和小东一起上学,他们发现地上的积水已经结冰了,小明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 ℃;而小东却说昨晚的气温一定降到了0 ℃以下,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请写出理由.(已知此时水的凝固点为0 ℃)15.夏季的市场上有一种凉垫出售,它的外包装上写着“主要成分为优质晶体”,这种凉垫在使用时里面的晶体会逐渐熔化.(1)请你解释坐在凉垫上人为什么会感到凉快?(2)长时间坐在凉垫上人还会感到凉快吗?(3)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再次发挥它的作用?四、实验探究题(第16题15分,第17题9分,共24分)16.(青海中考)如图1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BC段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17.“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呢?”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楠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她把观察到的现象与(2)该实验能否解决“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这一问题?________.(3)下面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A.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B.只要向水中加入了酒精后,凝固点就是-6 ℃C.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可以将水和酒精分开D.从实验结论中可以推想,冬天雨雪天后,可通过向马路上撒盐等方法来降低冰雪的熔点,从而避免路面结冰造成交通意外参考答案周周练(第1节、第2节)1.B 2.D 3.C 4.D 5.B 6.B 7.A 8.C 9.35 ℃~42 ℃39.2 10.凝固熔化有11.熔化吸收12.乙70 10 13.60~80 14.水凝固成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不断放热,只有气温降到0 ℃以下水才能够向外放热,才会凝固,因此小东的说法正确.15.(1)当人坐在凉垫上时,里面的晶体会熔化吸热,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会升高,凉垫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所以人会感到凉快.(2)长时间坐在凉垫上,当里面的晶体全部熔化,且温度升高到与人体相同时,达到热平衡,热传递停止,人就不再感到凉快了.(3)这时可将凉垫放在冰箱冷藏室或放在凉水中一段时间,使其温度降低后再使用.16.(1)固体受热均匀(2)B (3)晶体9 固液共存17.(1)-6 (2)能(3)BC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有关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密度也不会改变D.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可能会改变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4.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周周练(4.1~4.3) (习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周周练(4.1~4.3) (习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周周练(4.1~4.3)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B)A.闪闪发光的钻石B.通电中的手机屏幕C.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D.波光粼粼的水面2.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C),,A.小孔成像) B.激光引导推进方向),,C.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D.手影)3.如图是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已知光线1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线1、2、3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B.线3、平面镜4可以不垂直C.入射角等于60°D.反射角等于30°4.同学们在课下的实践中做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形孔上,去观察地面上的光斑是(C)A.“”形B.“△”形C.圆形D.无法判定5.(嘉兴中考)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B)A BC D6.晚上安安同学的妈妈对着镜子涂化妆品的时候突然停电了,妈妈让安安同学打开小手电筒来照一下,为了使妈妈在镜中的脸看得更清楚,下列哪种小手电筒的照射方式更好(D) A.对着镜子照B.从妈妈身后照C.由下往上对着妈妈脸照D.正对妈妈脸照7.如图所示是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C)8.(绵阳中考)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A)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光源,他在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__直线传播__形成的.10.橘子洲头的烟花给长沙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每次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看.我们在湘江岸边欣赏时,先看到烟花爆炸而后才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要__快__(填“快”或“慢”).烟花发出的光1 s内传播的距离约为__3×108____m.11.擦过鞋油的皮鞋看起来闪闪发光是由于光在鞋面发生__镜面__反射,光射到桌面的白纸上会发生__漫__(以上两空填“漫”或“镜面”)反射,这些反射__遵循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 m,它的“倒影”距桥面__6__m.当湖水上涨时,彩虹桥的“倒影”大小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7:25__.甲乙13.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从而使光在不断地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_增大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_右__(填“左”或“右”)侧移动.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14.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解:15.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解:16.(黄冈中考)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解: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共27分)17.(苏州中考)“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__垂直__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顺__时针方向转动.(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__.(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__C__.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18.(南充中考)如图是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装置.(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薄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大小__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5 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 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16__cm.。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末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末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周末作业一、我会选(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B.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4.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液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6.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而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7.2008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A.高于27℃B.高于10℃C.低于0℃D.低于零下60℃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铅的凝固点是﹣328℃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0.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11.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1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某某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液态玻璃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14.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剥去包装纸,“冰棍冒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15.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B.将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在地上C.洗衣服尽可能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D.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二、我会填16.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形成的.1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 B.b C.c D.d.18.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19.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和.20.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21.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1)热风提高手上水分的温度,加快手上水分的;(2)热风同时.22.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三、我会做(共23分)2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则图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3)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4)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中作出水沸腾的图象,并回答图象含义.图象含义:(1);(2).24.2008年5月12日,某某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了水的啤酒瓶.(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时,采取方法使气体液化.(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热量,可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25.夏天,开启风扇后人为什么会感到凉快?有人说这是因为电风扇扇来的是冷风,这个说法对么?为什么?如果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示数会降低么?26.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胶南市王台镇中心中学八年级(上)物理周末作业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B.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太阳出来雾散了,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掌握,与生活联系密切,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哪一个属于此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夏天,露水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秋天,薄雾缥缈,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纷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内能的概念.【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根据我们对于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分析,得出结论.(2)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4)加盐的冰雪熔点更低,马路上撒盐可以使冰雪更快的熔化.【解答】解:A、“白气”是一些小水珠而不是气体.它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属于液化.故A说法不正确.B、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说法正确.C、冰晶下落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冰晶熔化成水珠.故C说法正确.D、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在下雪的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使雪熔化的更快.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这类学科综合型题目,要结合物态变化、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分析,要求同学们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就能做.4.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华.【解答】解:A、冰封的河面解冻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B、钢水浇铸成车轮是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变成固态小冰粒,是凝华现象;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是因为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凝华定义进行分析解答.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液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刚从冰箱里取出的苹果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苹果会液化为水珠,发生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A.【点评】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物体先后都是以什么状态出现,然后结合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来判断物态变化过程,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不可盲目判断.6.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而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水沸腾是虽然继续吸热但保持温度不变,故使用急火、慢火所用时间一样,但小明用强火煮浪费了燃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规律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液体的沸腾两个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7.2008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A.高于27℃B.高于10℃C.低于0℃D.低于零下60℃【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温度.【分析】根据我们对于我国气温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出现了冰冻说明气温是低于0℃的,所以A、B是错误的;我国最冷的地方是某某漠河,气温达到了﹣52.3℃,南方的气温远远的高于这个温度,另外由于下雪形成的水凝固时放热,温度就不会太低.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气温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铅的凝固点是﹣328℃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从表中得出水银和铅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酒精的沸点,我们知道晶体熔化时,虽吸热但温度不变.据此分析各个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故A错;B、铅的凝固点等于铅的熔点,是328℃,故B错;C、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是﹣39℃,故C正确;D、气温接近﹣50℃时,因为此水银已凝固.不能使用,故D错;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表格得出相关的信息,二是掌握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相关知识.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从水缸外表面小水珠的形成去入手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水缸中的水蒸发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A错误B、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正确C、水缸中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C错误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固体冰,不会是液态的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从水缸外壁上水珠来源去分析是此题的突破口.10.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考点】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本题依据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在结构、使用前做法、读数等几方面的认识来判断正误.【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实验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B、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本选项不正确;D、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甩.故选C.【点评】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的不同:①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用温度计没有;②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是0.1℃,实验用温度计约﹣10~110℃,分度值是1℃;③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甩;④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1.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气态的汽油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甚至爆炸.【解答】解:汽油的挥发性比较强,在常温下就可以变为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很多气态的汽油,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的燃烧;未熄火的发动机和我们使用手机时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汽油剧烈燃烧,甚至爆炸.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应用,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于生活的.1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某某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考点】温度.【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是温度在23℃左右.符合题意;B、某某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液态玻璃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D.某同学用水银温度计测出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压轴题.【分析】(1)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凝固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放热温度不断降低.(2)液态水可以汽化成水蒸气,固态的冰也能升华成水蒸气.(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测量的温度不能高于液体的沸点,也不能低于液体的凝固点.【解答】解:A、冰是晶体,故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此项错误.B、玻璃是非晶体,故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故此项错误.C、冬天湿衣服冰冻了,是衣服上的水成了固态的冰,但固态的冰也能直接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故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此项正确.D、水银凝固点为﹣38.8℃,故水银温度计不可能测出﹣52.3℃的低温.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个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熔化特点、升华现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14.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剥去包装纸,“冰棍冒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从外界吸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放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从外界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对外界放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冰棍冒气”是由于外界高温水蒸气对冰棍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的过程.错误.B、冰棍“流汗”是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错误.C、“出汗”是由于外界高温水蒸气对茶杯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的过程.错误.D、“白粉”是由于外界高温水蒸气对冰棍放热,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小冰晶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汽化、液化和凝华定义的了解,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15.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B.将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在地上C.洗衣服尽可能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D.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具体实践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操作不当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直接烧灌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还会使有害物质被植物吸收,故A错误;B、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集中填埋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B错误;C、无磷洗衣粉中的有害物质会相对较少,是值得推广的,故C正确.D、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保护环境既要提高认识、节约资源,同时更要讲求科学,因此,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是非常必要的.二、我会填16.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汽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体吸热会熔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液化为小水珠.【解答】解:火焰的温度很高,所以很多物体遇到高温的火焰会吸热而熔化.当火焰喷到水中时,水会吸热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又会变为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故答案为: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点评】此题主要通过火箭的发射过程,考查了熔化及熔化吸热、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同时还考查了液化现象.。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17页)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

答案:A2.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解析:B选项正确,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快的。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快的。

答案:B3. 下列关于声音的频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B.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D.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答案:A4. 下列关于声音的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频率有关B.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C.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关D.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波长有关解析:B选项正确,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

C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

D选项错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波长无关。

答案:B5.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 音色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C.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物理周周练(4)1

物理周周练(4)1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4)一、选择题1、有几位同学对电功率这个概念,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一定多;D.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工作时所用的时间一定少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9V;若将两表互换位置,并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压表示数仍为9V ; B.R1的阻值为18Ω;C.R2的阻值为45Ω ; D.R2消耗的功率为6.75W.3、灯L l标有“8V 16W”的字样,灯L2标有“12V 36W”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的最大值应是: ()A.8V ; B.12V ; C.16V; D.20V.4、下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一小时耗电最接近1kW·h的是: ()A.电子表; B.手电筒 ; C.电视机; D.空调机.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阻值为6Ω的电阻与一个“6V 3W”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9V的电路中,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在此电路中将“6V 3W”的小灯泡换成“6V 4.5W”的小灯泡,那么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A、等于4.5W;B、小于4.5W;C、大于4.5W;D、等于3W.6、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10 Ω和20 Ω,允许通过的电流分别为1 A和 0.5 A,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0 V;B.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1 A;C.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0.5 A;D.他们的总功率最大值是15 W.7、一只“10V,5W”的甲灯和一只“6V,1.8W”的乙灯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两灯均能发光,比较它们的实际功率(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A.甲灯大些;B.乙灯大些;C.两灯一样大;D.无法确定.8、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9V减小到6V,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3A,那么该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减少了()A.0.9W ; B.1.8W;C.3.6W; D.4.5W.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时灯正常发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周周练试题1.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周周练试题1.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B.人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响度太小C.在同种介质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D.人类听不到的某些超声波,对于有些动物而言,可能是“可听声”。

3、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cm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4m/s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含有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6、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8、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E射向镜面的O点,为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共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间的夹角9、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在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传播大致路径的是()(第8题图)10、如右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一章机械运动)(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周周练(第一章机械运动)(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周周练(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泉州中考)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实心球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C.跳绳1 s跳100次D.1 000 m跑步用时4 min2.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刻度尺的位置放得不正确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图中读数为1.20 mm3.(泰州中考)“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地面 D.河岸4.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运动的 B.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静止的C.卫星1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卫星2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成都中考改编)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A.小李的身高大约为170 dm 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 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6.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A.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B.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C.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D.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7.(玉林中考)如图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下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________;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________.10.(烟台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体育测试时参加坐位体前屈的场景,该同学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为________cm;该同学在1 000 m长跑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达18 km/h,合________m/s.12.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当t=4 s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第12题图第14题图13.(凉山中考)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海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艘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贝贝激动地说:“龙舟跑得真快啊!”,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其中一艘龙舟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4 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 m/s,则该龙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4.如图所示,“4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两个标志牌处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三、实验探究题(第15题9分,第16题12分,共21分)15(1)请在图中画出一种测量圆直径的方法.(2)他的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请写出错误数据有哪些.(3)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多少?16.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小球从B 点运动到D 点的路程是________cm ,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小球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能反映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四、计算题(第17题9分,第18题6分,共15分)17.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由于受到雨淋,车票上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如下信息:“起步价10元,限2 km ,按起步价加上超过的里程以2.60元/千米收费.”根据这些信息,车票的金额应该为多少元?(保留到1元)18.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10 m/s 的速度向前方50 m 处的树洞奔逃,同时秃鹰在野兔后方110 m 处以30 m/s 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上车13:41 下车13:56起步价10.00元 路程7.2 km金额××××元参考答案周周练(第一章)1.D 2.C 3.B 4.A 5.C 6.B 7.B 8.B 9.min m/s 10.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11.17.55 5 12.1 4 13.河岸或岸上站立的观众 4.814.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 km/h 12 15.(1)因为是圆,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测量方法如图:(2)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17.7 cm 分度值与其他四个数值不同,17.18 cm 与其他数据相差太大,故这两个数据是错误数据 (3)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其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l =17.72 cm +17.69 cm +17.71 cm 3=17.71 cm. 16.(1)变速 (2)1 4.00 0.1 (3)EF (4)C 17.(1)小明13:41上车,13:56下车,出租车行驶时间:t =13:56-13:41=15 min =0.25 h v =s t =7.2 km 0.25 h=28.8 km/h (2)根据计费标准可分段计费,0~2 km ,10.00元;2 km ~7.2 km 共计5.2 km ,按照2.60元/千米收费,故总金额为10.00元+5.2 km×2.60元/千米=23.52元≈24元 18.野兔跑到树洞所用时间t =s v =50 m 10 m/s=5 s 秃鹰和野兔的速度差Δv =30 m/s -10 m/s =20 m/s ,则由等量关系式可求得追击距离s =Δv×t=20 m/s×5 s=100 m <110 m ,说明追不上,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C.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D.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补充例题〗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时发现,当物距u=9 cm 时,从凸透镜中看到了正立的像;当u =11 cm 时,在光屏上呈现出倒立的像.那么,当u =26 cm 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像;当u =8 cm 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2.使用放大镜的时候,必须把观察的物体放在_______,这时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像.3.一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距蜡烛60 cm 处生成一个与烛焰等大的像,现将凸透镜向蜡烛移动20 cm 时,则(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不成像 〖课内练习〗1.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做法(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2.有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且距焦点5 cm 处,则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放大的实像B .一定是放大的虚像C .一定是放大的像D .一定是缩小的像3.放映幻灯片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 ”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4—8中的 ( )4.画出图4—9中物体或像的大致位置.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_______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2)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3)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4)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_(填“变亮”或“变暗”).(5)如图4—67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则此像的性质是________.(6)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判断出此凸透镜的焦距大致在______________范围之内.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课堂练习〗1.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某种透镜成像情况如下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上表可推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应大于cm ,而小于 cm . 2.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移.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D .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4.如图4-11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器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 .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的焦距C .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号的虚像D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A .成倒立缩小的像B .成倒立放大的像C .成正立放大的像D .不能成像6.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4-12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使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使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 .使烛焰位于a 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 .使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7.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 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 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所成的像( )A.a 端变粗,b 端变细B.b 端变粗,a 端变细C.a,b 端都变细D.ab 端都变粗8.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甲学生先把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固定,移动光屏来找像,但他无论把屏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乙学生先把光源和屏固定,把凸透镜放在它们之间,但他无论怎样移动透镜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丙学生先把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固定,但他无论把光源放在何处,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丁学生在实验中避免了以上三位学生的问题,但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光源较模糊的像,且移动光屏位置还是改变不了像的质量,这是由于 .八年级物理周周练:透镜〖补充例题〗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2.图4-2中N 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 中,发现在光屏M 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 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 ( )A .只能是凹透镜B .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 .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 .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3.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4-3所示,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能使光线会聚的是 .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5.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不同,短焦距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比长焦距的凸透镜________6.凸透镜将平行光 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 ,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 若太阳光射到凸透镜上时,在镜后10cm 处的纸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cm.〖课内练习〗1.如图4-4所示的两个透镜 ( )A .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 .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 .a 是凸透镜,b 是凹透镜D .b 是凸透镜,a 是凹透镜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会聚光束B .一定是发散光束C .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 .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3.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000年11月27日(广州日报)报道,香港近郊一价值逾千万元的住宅发生罕见火警.在周围没有火源的情况下窗帘布自行起火,险些将此豪宅付之一炬.消防队员在窗帘布外向阳的窗台上发现一透明水晶球工艺品,有关专家断定此水晶球即为罪魁祸首.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简要分析一下起火的原因.〖课外练习〗1.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 镜.2.透镜是利用光的 规律制成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如 镜片;另一类是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 ,如 镜片。

山东省平原县育才中学2019年八年级物理周练(凸透镜成像规律)(部分答案)

山东省平原县育才中学2019年八年级物理周练(凸透镜成像规律)(部分答案)

八年级物理周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3、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 cm B.10 cm C.30 cm D.15 cm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A.焦距以内 B.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6、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它的物距的大小是()A.一定在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B.一定在一倍焦距之内C.一定在两倍焦距之外D.可能在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也可能在一倍焦距之内7、用水彩笔在磨砂的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8、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 cm B.10 cm C.18 cm D.20 cm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A.焦距大于30 cm的B.焦距小于30 cm的C.焦距等于30 cm的D.焦距等于15 cm的10、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周周练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周周练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含答案

周周练(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广州中考)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A.2.5 km B.2.5 mC.2.5dm D.2.5 cm2.下列各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3.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4.(泰州中考)“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山 B.船C.地面 D.河岸5.(常州中考)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 s内通过了5 m,第2 s内通过10 m,第3 s内通过15 m,则这辆小车()A.在第1 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 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C.在这3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只在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8.(乐山中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 mB.v甲>v乙,s=8 mC.v甲<v乙,s=16 mD.v甲<v乙,s=8 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________;(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________;(3)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________m.10.(无锡中考)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11.如图(a)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s.如图(b)所示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a)(b)12.(重庆中考)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 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 s,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 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13.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当t=4 s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三、实验探究题(第14题8分,第15题12分,共20分)1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丝的直径表达式为________.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3)小球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四、计算题(第16题6分,第17题10分,共16分)1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17.(宜昌中考)宜昌快速公交“BRT”预计于2015年6月建成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为24 km.如图所示是宜昌首批“BRT”公交样车,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 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1)“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2)若“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周周练(第二章)1.D 2.D 3.D 4.B 5.D 6.B7.C8.D9.(1)m/s(2)μm(3)310.战机地面(航母)11.337.50.1 2.50 12.汽车(自己) 126 13.1 4 14.(1)A C 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L 2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L 2n15.(1)变速 (2)0.1 (3)EF (4)C 16.(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从08:48到08:58,即10 min (2)出租车行驶的距离s =4.2 km =4 200 m 出租车行驶的行间t =10 min =600 s 则出租车行驶的速度v =s t=4 200 m 600 s =7 m/s 17.(1)由速度公式v =s t 可知时间:t =s v =24 km 30 km/h =0.8 h (2)由v =s t可知,车的路程:s =s 1+s 2=v 1t 1+v 2t 2=60 km/h×603 600 h +50 km/h×363 600 h =1.5 km 平均速度:v =s t = 1.5 km 603 600 h +123 600 h +363 600 h =50 km/h。

八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级上册物理周练试题及参考答案⼋年级上册物理周练测试题(三)⼀、选择题:(1’*30)1.下⾯关于声现象的⼀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定能够听到声⾳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语⾔交流C.雷声是由于空⽓振动发声的D.狗趴在地上睡觉,⽿朵贴着地⾯,很容易发觉⼈⾛动,是因为狗的⽿朵特别灵敏2.蝴蝶在飞⾏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的声⾳,这是因为()A.⼈⽿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C.翅膀振动不产⽣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较⼩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声4.正在拉⼆胡的⼀位同学不断⽤⼿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的是()A.使⼆胡发出不同的⾳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C.为了获得更⼤的响度 D.阻⽌琴弦振动发声5.甲同学在⼀根较长的注满⽔的⽔管的⼀端⽤⽯头敲击⼀次,⼄同学在⽔管的另⼀端⽤⽿朵贴着⽔管听声。

⼄同学听到的声⾳次数是()A.⼀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6.⼩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张单⾝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近⼀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远⼀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近⼀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远⼀些7.检查视⼒时,⼈眼与视⼒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的房间东西墙壁最⼤的距离为3.5m,此时,眼科医⽣把视⼒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平⾯镜,此时被检查者应⾯向西坐在平⾯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3m B.距镜⾯2m C.距镜⾯1.5m D.距镜⾯1m8.物体在平⾯镜中所成的像的⼤⼩取决于()A.镜⾯的⼤⼩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 D.物体与镜⾯的距离9.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能解释这⼀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散10.某⼈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他在平静的河⽔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D.2m/s11.潜⼊游泳池⽔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实际位置⾼B.⽐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样⾼D.条件不⾜⽆法判断12.“⼥⾼⾳歌唱家”和“男⾼⾳歌唱家”,这⾥的“⾼”和“低”指的是()A.⾳调B.响度C.⾳⾊D.都有可能13.下⾯⼏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的霓虹灯光D.利⽤激光给隧道准直14.⼩明从平⾯镜⾥看到镜⼦对电⼦钟⽰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15.⼈⽿能分清前后两次声⾳的时间间隔应⼤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的回声,⼈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于11.3⽶B.⼩于22.6⽶C.⼩于11.3⽶D.⼤于22.6⽶16.下列现象中,不能⽤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映出⼭的倒影B.⽇⾷、⽉⾷的形成C.影⼦的形成 D.⼩孔成像17.有⼀台光电控制液⾯⾼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处理)上来显⽰液⾯的⾼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的⾼度。

第一章1-2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 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1-2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 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八年级物理周练试题1姓名: 班级:学号:成绩: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个选项3分,共42.0分)1.下面几个物体中长度最接近6cm的是()A. 排球的直径B. 智能手机的宽度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D.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2.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 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出5 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 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 ,用0.50cm除以张数n3.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下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 2mmB. 2cmC. 6mmD. 6cm4.“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为更符合卫生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

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的两名同学面部间距d约为()A. 0.5mB. 1.5mC. 3mD. 4.5m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行星公转B. 鲜花怒放C. 骏马奔腾D. 枯叶飘落6.小丽在测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14.11dm,则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A. 14.4125dmB. 14.41dmC. 14.513dmD. 14.51dm7.下列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 BCD8.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25.1cmB. 25.10cmC. 1.75mD. 1.85m9.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0.右上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周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中学八年级(上)周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5.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6.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7.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8.(3分)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秋天的早晨,植物的叶片上常常会有小水珠9.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10.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11.(4.5分)、、是乐音的三个特性,也叫做乐音的三要素.12.(1.5分)(2012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声音是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音具有.13.(4.5分)(2014秋•博白县期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温下,用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14.冬天,向手心哈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夏天,给开水吹气使它变凉,这是因为.15.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窗户玻璃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水蒸气而成的,水珠出现在窗户玻璃(选填“内”或“外”)表面.1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现象热量,使手不会被烫伤.17.(3分)有一种简单快速判断风向的方法是:在手臂上涂抹些水,然后将手臂竖立在空气里,当手臂感觉到明显的冷热差异时,即可确定风向.此种判断方法的原理是.陈明面南而立,蘸水后竖立手臂,感觉到手臂的前面较冷,此时风从面刮来.18.(4.5分)(2012•茂名)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19.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段“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二、实验探究题(共37分)20.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根据表中的数据,选用的(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3)往烧杯上方加一杯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21.(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一,玻璃片的温度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22.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23.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图甲),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通过记录相同时间内就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2)小明在另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给易拉罐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棉花塞住小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图乙).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填“汽化”或“液化”)成水蒸气,排出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水面的大气压(填“>”、“<”或“=”)罐内的气压将水压进罐内.24.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5.(4分)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水的沸点是℃.(2)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6.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中学八年级(上)周练物理试卷(9月24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答】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频率和音调关系的掌握情况.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考点】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解答】解:探测海深、回声定位、超声波探查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时火焰摇动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故选B.【点评】此次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基础题.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考点】回声;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声与能量.【分析】(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音色、回声和声音的利用.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判断物态变化名称,要先看变化前是什么状态,再看变化后是什么状态,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解答】解: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故A错误;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故B错误;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故C正确;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5.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提出问题.【解答】解:此题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ACD三位同学的发言都不够全面,B选项较有价值.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题意联系物理中的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提出问题.6.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需要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沸腾及沸腾的条件,晶体的熔化的两个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晶体物质凝固的两个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液体的沸腾两个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7.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3)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解答】解: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升华现象,变为水蒸气,因此逐渐变小,此选项描述正确;B、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因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即“白雾”,此选项描述错误;C、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此选项描述错误;D、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此选项描述错误;故选A.【点评】由物质的三态变化分析自然现象,属于物理学的基础知识.8.(3分)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秋天的早晨,植物的叶片上常常会有小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鸡蛋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B、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外走到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因为室内有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而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不会出现小水珠,符合题意;D、秋天的早晨,植物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植物液化成小水珠,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中招的热点.9.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压轴题.【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解:“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气”现象.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液化知识来解释具体实例的能力,需要紧密结合定义来分析两种“白气”现象.10.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判断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刚进屋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B.【点评】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一定要搞清熔化、汽化、升华和它们的反过程凝固、液化、凝华这些概念,然后根据物体先后的状态来进行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3分)11.(4.5分)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也叫做乐音的三要素.【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乐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也叫做乐音的三要素.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点评】此题考查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属于基础题目.12.(1.5分)(2012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音具有能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答】解: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声波;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以及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4.5分)(2014秋•博白县期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液化放热的特点进行分析,知道气体变成液体时体积会减小,故降温和压缩体积气体会液化.【解答】解:因为气体液化是放热的过程,所以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到液体体积会减小,故减小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石油气液化通常采用的是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压缩体积.【点评】此题结合液化气生活实例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与应用,是一道应用性的题目.14.冬天,向手心哈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夏天,给开水吹气使它变凉,这是因为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1)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呼出的气流,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暖和,是因为哈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使手的温度升高;(2)夏天用口对着手心“吹气”,能使手心变凉,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使人感觉凉.故本题答案为:水蒸气液化放热;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液化放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15.深秋时节,在教室的窗户玻璃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水珠出现在窗户玻璃内(选填“内”或“外”)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深秋时节,教室外温度较低,由于热传递,与室外相接触的玻璃温度较低,教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变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内表面,这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液化;内.【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各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是解题的关键.1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汽化现象吸收热量,使手不会被烫伤.【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前后两种状态来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从而造成上面的馒头先熟.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温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时要吸热,这样可以避免手的烫伤.故答案为:液化;放出;上;汽化;吸收.【点评】从蒸馒头的物理过程入手分析,明确物态变化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3分)有一种简单快速判断风向的方法是:在手臂上涂抹些水,然后将手臂竖立在空气里,当手臂感觉到明显的冷热差异时,即可确定风向.此种判断方法的原理是空气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周练测试题(三)一、选择题:(1’*30)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2.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5.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6.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7.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 3.5m,此时,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西坐在平面镜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镜面3m B.距镜面2m C.距镜面1.5m D.距镜面1m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面的大小 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 D.物体与镜面的距离9.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10.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D.2m/s11.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他看到的灯的位置()A.比实际位置高B.比实际位置低C.与实际位置一样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13.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14.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15.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大于11.3米B.小于22.6米C.小于11.3米D.大于22.6米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17.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8.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19.某同学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到一只没有数字的挂钟,读到的时间是3点零5分,则实际时间应是()A.2:55B.3:05C.8:55D.9:0520.在四个墙角安放几个平面镜,可以让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室里环绕一周,至少安放平面镜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21.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22.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虚像23.我们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则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20cmC.30cmD.40cm24.把物体放到凸透镜前16cm处可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现将物体向凸透镜移近8cm时,得到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无法判断25.晴天的时候,树荫下的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圆形的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26.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27.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2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29.岸上的人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月B.水中楼的倒影C.水中的鱼D.水中彩霞二、填空题(2’*15)1.声是由物体的_振动_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__。

2.声音三个特性为__、__、__。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_频率_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_振幅_决定的。

3.控制噪声要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

4.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生硬低于20 Hz,为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为__波。

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听见(“都能”或“都不能”)。

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 _。

7.蛇是一种可怕的动物,经常将头帖子地面上,对外界声音的刺激非常灵敏,但蛇没有耳朵,它利用__方式来“倾听”敌人的声音。

8.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 km),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__真空中的光速(填“>”“<”“=”)。

9.真空中的光速是c=__________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从比邻星发出的光,要经过4.3年传到地球,那么比邻星与地球相距__千米,为__光年。

10.色光的三原色是__,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__而成。

11.有些步枪在瞄准器上安装上__线夜视仪后,在黑夜也能寻找目标进行射击。

日光灯发光是由灯管内辐射出的__线,激发了敷在灯管内壁的荧光粉而发光的。

12.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光的直线传播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

13.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__;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__,折射角为__。

14.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__反射规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15.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某处成__像。

三、作图题:(4’*3, 5’*2)1.作出折射光线:4’2.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4’3.作出光线穿过凹透镜后的路径:4’4.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5’s5.画出下图中发生的所有反射和折射光线(注意标明法线):5’四、计算题:(6’*3)1、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内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

问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多远?(答案:320m)2、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图)(答案:78°或12°)3、已知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如:某远视镜片的焦距是1m,则该眼镜的度数是100度)。

现有一副+400度的眼镜和一副-300度的眼镜,请指出哪一副是老花眼镜,并算出该眼镜镜片的焦距。

(答案:度数为+400的眼镜是老花镜,该眼镜的焦距是4m)一、单项选择题:1~5. CDCAC6~10.BCCAA11~15.AABCA16~20.AACCB21~25.DDBBA26~30.BCACB二、填空题:1.振动介质2.温度3403.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4.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进入人耳5.次声超声都不能6.3000 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7.骨传导8.<9.3×108m/s 4.068e13 4.310.红、绿、蓝混合11.红外紫外12.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13.30°0°0°14.漫反射遵守15.倒立缩小的实三、作图题:略四、计算题:1.320m2.78°或12°3.度数为+400的眼镜是老花镜,该眼镜的焦距是4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