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
《染色体变异》经典试题附解析
![《染色体变异》经典试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0721426c175f0e7cd137d8.png)
1、下列是对a ~h 所示的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 图B .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 、e 图C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 、b 图D .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 、c 图2、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3、图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2中列出的(1)、(2)、(3)、(4)如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A.①①④③ B .①③④① C .④②④① D .②③①①4、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5、如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 、B 中的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C 、D 代表细胞中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 、b 、c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 .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 .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 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为Abcd 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 .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9、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1473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7.png)
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是DNA分子上较大的区段发生了变化;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即DNA分子上某一区段内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化。
如果染色体结构变异非常微小,两者就难以区分。
2.根据杂合体减数分裂时偶线期或粗线期染色体联会的形式:缺失:有瘤或环状的突起,染色粒、染色节的缺少。
重复:有瘤或环状的突起,染色粒、染色节的增多。
倒位:出现倒位圈,或染色体中间配对,两端不配对。
易位:十字形图像、四体环、四体链等。
3.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后期Ⅰ会产生染色体桥和断片。
后期Ⅱ断片消失,桥断裂成两个缺失的染色体。
最后形成的四分孢子中,两个败育,两个可育。
4.有两种可能,一是父本植株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少量的G基因突变为g;二是发生了含有G基因染色体片断的缺失。
证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回交验证:将F1代中的绿株与亲本的紫株纯合体(GG)回交,再将回交一代(BC1)严格自花授粉。
如果是染色体缺失,自交后代将呈现紫株与绿株之比为6︰1 ;若属基因突变,则自交后代呈3紫株:1绿株的比例。
图示如下:染色体缺失情况如下:(绿株个体只有一个g基因)go×GG↓BC1Gg Go↓ ↓3G :1gg 3G :1oo(死亡)基因突变情况下:Gg × GG↓BC1Gg↓3G :1gg以上结果是有条件的,即假定缺失不影响雄配子的育性。
b. 花粉检查:如果属染色体缺失,那么杂交F1代中表现隐性基因的植株,一定是缺失杂合体。
由于雄配子一般对缺失更为敏感,所以花粉中可能有部分败育。
c. 细胞学鉴定:观察F1隐性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或双线期)染色体构象,若出现缺失圈(中间缺失)或非姊妹染色单体不等长(顶端缺失)的二价体,就可断定为染色体缺失。
5. 因为倒位杂合体的大多数含交换染色单体的配子是不育的,它所能产生的交换配子数显著地减少,连锁基因重组率就降低。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a067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 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
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
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
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4、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6、(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7、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 BC或A B’C’ 或A B’ C 或A’ B C’ 或AB C’ 或A’B’ 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 B’ C 和A’ B C’ 或A’ BC和A B’C’ 或AB C’或和A’B’C 。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81f3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0.png)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
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
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其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详解】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A。
2. 如图是某二倍体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由于该植株为二倍体生物,所以图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示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说明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C、只根据图示细胞中的基因不能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C错误;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不同,D错误;故选B。
3. 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③过程能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该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5.2染色体变异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练习5.2染色体变异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680d5ddccda38366baf8e.png)
染色体变异(64分)•选择题(每题2 分)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一定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④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A.②③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2.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别编为1〜8号。
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分别为4对同源染色体。
则以下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 1 和2 B . 1、2、3、4C. 1、3、6、7 D . 1、4、5、63.在所有的植物的下列各项中,肯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卵细胞 B .染色体组 C .单倍体 D .极体殖细胞染色体组应是(.42 和216.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7.玉兰植株中有如下几种类型,其中有性生殖能力最强的是(8.图4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
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4.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5. 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和生A. 8 和2A. YR .Dd .Ab .BCA.二倍体(2N= 14).三倍体(3N^ 21)C.四倍体(4N= 28).五倍体(5N= 35)C.染色体倒位 D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9.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 B .四倍体 C10. 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过程的顺序一般是①减数分裂过程受到阻碍③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 ⑤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A. ①②③⑤ BC.⑥②③⑤ D11.基因型为 AABBCC 勺豌豆和aabbcc 的豌豆杂交,产生的 F 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 植株应该是( )A. 二倍体 B .三倍体C.四倍体 D.六倍体12.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x 绿皱豌豆 一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13.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 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数字代表基因,“―”代表着丝点),下表表示了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染色体变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染色体变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c5762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4.png)
染色体变异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加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经低温诱导后,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答案A2.遗传物质突变的种类有很多,下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答案D解析①中少了基因a、b,多了基因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中基因c、d、e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
3.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B解析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缺失了e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A项错误;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项正确;若E、e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3∶1,C项错误;虽然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项错误。
4.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作用原理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处在不同时期的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的③时期起作用B.④时期的细胞可正常分裂发育成多倍体植株C.图中所示过程是多倍体培育的途径之一D.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的作用原理相似答案A解析纺锤体的形成时期为细胞分裂前期,所以秋水仙素在②时期起作用;④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加倍,通过分裂、分化可发育为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可以获得四倍体,这是培育多倍体的途径之一;低温和秋水仙素都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变异答案 PowerPoint 幻灯片
![染色体变异答案 PowerPoint 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947a4a4d1f34693daef3eb2.png)
6.在患有“成视网膜细胞瘤”的儿童体内,染色体 缺失的情况出现在所有细胞内,这说明染色体变异 ( ) A.在视网膜细胞中发生 B.首先出现在视网膜细胞,然后延伸到其他细胞 C.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出现 D.从父亲或母亲遗传下来 【解析】 染色体缺失发生的越早对生物体的影响就 会越大,题干中所述的情况是染色体缺失出现在了所 有细胞内,则说明受精卵中染色体是缺失的,受精卵 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所以此变异是从父亲 或母亲遗传下来。 【答案】 D
(3)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无法食用,三倍体香蕉可 食。由于一种致命真菌使香蕉可能在5年左右濒临灭 绝,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 生纯合(AA,A代表二倍体香蕉的一个染色体组)香蕉, 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请你简要写出遗 传育种图解。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答案】
D
13.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④过程应用了________技术,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 的________ 。 (2)过程①③④⑤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依 全能性 单倍体育种 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 。 染色体变异 (3)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1/4 体占总数的 ________。 秋水仙素 (4)⑤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________ 处理 或低温诱导 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5)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 ③过程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一半花粉 基因的分离 呈现蓝黑色,另一半呈现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 ________ 定律。
高一生物《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生物《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76c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高一生物《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①、②、③、④为某些生物减数分裂Ⅰ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答案】C【解析】图①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可知为三体;图②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增加。
图③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
图④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C正确。
2.养鸡业中,母鸡的经济效益比公鸡好,但鉴别小鸡的雌雄存在一定困难。
家鸡染色体上的基因B使鸡爪呈棕色,不含基因B的个体鸡爪呈粉色。
遗传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母鸡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流程如图所示(染色体未按实际大小比例画出),由此实现多养母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以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B.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可区分乙、丙个体C.③过程中,丙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中有1/2为bbZW BD.将突变体丁与bbZZ的公鸡杂交,可通过观察鸡爪颜色对子代进行性别鉴定【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X射线处理,甲到乙属于基因突变,乙到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乙和丙中染色体的形态明显不同,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来区分,B正确;③过程中,丙(BZW 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1/4)、bZZ(1/4)、bbZW B(1/4)、bZW B(1/4),C错误;将突变体丁(bbZW B)与bbZZ的公鸡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ZZ(粉色雄性)、bbZW B(棕色雌性),根据鸡爪颜色即可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
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
![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aae29fd0d233d4b14e6950.png)
●染色体变异--例题解析[例1]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也有个别可育是因为(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加倍) 解析:萝卜(2A=18)与甘蓝(2B=18)具有相同染色体数目,均为二倍体,杂交后F 1为异源二倍体(AB=18),即:2A ×2B →F 1AB 。
由于该异源二倍体的两个染色体组A 和B 来源于不同种类,虽然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和B 两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无法形成生殖细胞,导致不育。
但经过加倍后;AB −−→−加倍AABB ,形成异源四倍体,具有了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联会(2A 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成9对,2B 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成9对),产生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后代,是可育的。
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总结:有性生殖过程能产生正常配子的前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够正常配对即联会。
[例2]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解析: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两两配对,说明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据此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组染色体故为四倍体,所以应选C 。
答案:C总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个体。
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也是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的一半。
所以知道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也就能求出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也就知道是几倍体。
[例3]将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 1,将F 1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解所示的处理,请分析回答:−−−→−自然生长甲植株AA ×aa →F 1−−→−幼苗⨯→丙植株 −−−→−秋水仙素乙植株 (1)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倍体。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
![染色体变异(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eaf6d1915f804d2a16c127.png)
解密18 染色体变异考点1 变异的类型以及三种变异辨析1.正确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辨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2)“缺失”问题关键词区别不同变异(3)变异水平问题染色体变异→细胞水平变异—显微镜下可见(4)关于不同生物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问题。
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唯一来源是基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体变异,自然状态下也不存在基因重组;在大多真核生物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都存在。
3.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易混易错】关于变异类型的2个易混易错点(1)并非“互换”就是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变异“质”和“量”问题: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1. 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 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 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详解】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C正确;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 正确。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8ec7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d.png)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染色体变异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
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
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
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
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 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
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图片4.某生物有3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
动物遗传
![动物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5e39174a0b1c59eef8c7b43b.png)
38.一株在第 2 和第 5 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的纯合玉米植株,其控制种子颜色的A基因也
是纯合的。若将它与正常的a/a植株杂交,F1是半不育的,表现型为A。将F1与正常亲代测交 得以下结果:
1528 半不育的 A 290 半不育的 a
272 正常可育的 A 1454 正常可育的 a 问:A/a 距离易位点有多远?
子。
12.某条染色体片断插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内,这是简单易位,也叫“转换”。
13.易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断转移的结果。
14.相互易位杂合体会产生败育的花粉,其原因是在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后期 I 的相邻式分
离,会形成和倒位杂合体相同的重复一缺失染色体。
15.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子代将得到 50%的易位杂合体。
31.将一倒位杂合体
⎜⎛ ⎝
ABCDE ABDCE
⎟⎞ ⎠
与其倒位纯合体
⎜⎛ ⎝
ABD CE ABDCE
⎟⎞ ⎠
杂交。问在下列情况下两亲
本产生具有完整基因组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a. 减数分裂时在倒位区段 C 和 D 之间没有发生交换。 b. 每一个减数分裂的细胞里 C 和 D 之间都发生了一次交换。 32 . 某 植 物 有 三 个 不 同 的 变 种 , 各 变 种 的 某 染 色 体 区 段 顺 序 为 : ABCDEFGHIJ ; ABCHGFIDEJ;ABCHGFEDIJ。试论述这三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33.果蝇的 e 基因位于第 3 染色体 70.7 位点上,ee 型果蝇呈黑檀体,体色比基因型为++或 +e 的果蝇黑得多。如果++和 ee 果蝇交配,产生出极少数黑檀体果蝇,但频率却大于基因突
变频率。这些黑檀体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怎样证实?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书后练习参考答案(必修版)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书后练习参考答案(必修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a30518a76e58fafab00364.png)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书后练习参考答案一、1(×);2(×)三、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 的作用。
需要具备的技术手段是细菌的培养技术和DNA与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同学们可能回答出其他的技术,如小鼠的饲养技术、DNA的提纯技术等,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两种主要技术就可以)。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旁栏思考题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磷则主要存在于DNA的组分中。
14C和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实验讨论题1.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血细胞,而沉于试管底部的鸡血细胞的细胞核中才有DNA,所以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 时,要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
2.步骤1和步骤3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不同的。
步骤1中加入蒸馏水是为了得到浓度低于血细胞内部浓度的溶液。
这样水分子会大量渗和入血细胞中,使血细胞胀破而得到DNA。
步骤3中加入蒸馏水是为了使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达到DNA溶解度的最低点0.14mo l/L。
这时,DNA分子就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析出。
3.实验中出现的丝状物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这种丝状物的直径要比DNA分子的直径2nm大许多倍,所以实验中出现的丝状物的粗细并不表示一个DNA分子直径的大小。
结构与复制二、1.(√);22.(×);三、1.(D);2.(B)。
四、1.胞嘧啶;2.腺嘌呤;3.鸟嘌呤;4.胸腺嘧啶;5.脱氧核糖;6.磷酸;7.脱氧核苷酸;8.碱基对;9.氢键;10.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实验讨论题DNA虽然只有4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使DNA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三基因的表达二、1.(×)2.(×)3.(√);;三、1.(C);2.(C)。
高中生物必修课----染色体变异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染色体变异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b98c9ca26925c52cc5bfed.png)
高中生物必修课----染色体变异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概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联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高清课堂:染色体变异高清未发布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结构发生变化。
2、类型:变异类型主要原因结构变异染色体断裂——复合出现差错整倍体染色体组的倍性变化数目变异非整倍体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变化要点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概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易位要点诠释:①染色体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
②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属细胞水平变异。
3、结果:引起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对生物个体往往是不利的,有的甚至导致生物个体死亡。
要点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非整倍体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例如:人类21号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而由于某种原因变成了3条,导致21三体综合征;女性由于缺少了1条X染色体,导致性腺发育不良。
机理: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等配子(如下图所示)。
2、整倍体变异: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1)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点诠释: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2)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0b897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34.png)
高考生物考点《染色体变异》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对染色体组的理解正确的是()A.果蝇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多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D.各种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答案:B解析:果蝇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多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包含多个染色体组,C错误;各种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染色体组不确定,D错误。
2.控制大鼠黑眼/红眼的基因(A/a)和控制大鼠黑毛/白毛的基因(B/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某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AaBb)的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毛∶红眼黑毛∶红眼白毛=1∶1∶1∶1。
该个体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 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控制大鼠黑眼/红眼的基因(A/a)和控制大鼠黑毛/白毛的基因(B/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测交后代只能出现两种表型,但题中显示,某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AaBb)的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毛∶红眼黑毛∶红眼白毛=1∶1∶1∶1,推测该个体可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该个体发生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易位,C符合题意。
3.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可导致遗传病的发生,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体内5号染色体间发生基因重组引起的人类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种子的原因是父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精子D.正常父亲与患红绿色盲母亲生育患克莱费尔特症(XXY)色觉正常儿子是因父亲减数分裂Ⅱ异常所致答案:B解析: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引起的症状,所以为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增添、缺失、倒位和易位,都会引起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的改变,B正确;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三倍体植株做母本,正常的二倍体植株做父本,当出现正常种子时有可能是母本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些正常的卵细胞,和正常精子完成受精过程,产生种子,C错误;父亲色觉正常基因型为X B Y,母亲患红绿色盲病基因型为X b X b,生下一个色觉正常儿子X B X b Y,说明父亲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 B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出现异常,D错误。
遗传学-染色体变异
![遗传学-染色体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44a0a3679b6648d7c1c74671.png)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学习要点着重了解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的概念、类别、细胞学特征及主要遗传效应。
一、缺失有中间缺失和末端缺失两种类型。
末端缺失染色体很不稳定,故少见。
中间缺失染色体比较稳定,因此常见的是中间缺失。
体细胞内某对染色体中一条有缺失、另一条正常的个体,称为缺失杂合体或杂缺失体;具有相同缺失区段的一对染色体的个体,称为缺失纯合体或纯缺失体。
杂缺失体在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会形成缺失环,缺失环在粗线期最明显。
杂缺失体的一种主要遗传学效应是可造成假显性现象。
二、重复有顺接重复和反接重复两大类。
重复杂合体在粗线期形成特征性的重复环。
重复环是由重复染色体形成,这点是不同干缺失环的。
重复最典型的遗传效应是表现基因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以果蝇X染色体16区A段的重复导致棒眼表现型的变化为例)。
三、倒位有臂内倒位和臂间倒位两种。
臂内倒位的倒位区段不含着丝粒区域,臂间倒位的倒位区段内含着丝粒区域。
倒位杂合体在粗线期出现倒位环的联会图象。
臂内倒位杂合体除在粗线期观察到倒位环外,在后期I 还可观察到后期桥和染色体断片。
倒位环不同于缺失环和重复环,前者是由两条染色体形成,而后两者是由单一染色体形成。
倒位杂合体表现部分不育性;降低倒位区段内外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什么?)。
倒位杂合体产生的可育配子中1/2带正常染色体,1/2带倒位染色体,因此倒位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中有正常个体、倒位杂合体和倒位纯合体三种个体,比例为1:2:1。
四、易位有简单易位和相互易位两类,常见的是相互易位。
相互易位杂合体在粗线期形成“+”字形联会构象,在终变期因交叉端化而形成四体环或∞字形环或四体链的构象(一直可维持到中期I)。
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后期I有邻近式和交替式两种分离方式。
邻近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不育,交替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全部可育,这两种分离方式发生的机会相等,因而易位杂合体产生的配子中1/2可育,1/2不育。
所以相互易位杂合体最明显的遗传学效应是表现半不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1.植株是显性AA 纯合体,用隐性aa 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 株F i中,有2株表现为aa。
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 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 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 A 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 a 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 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 a 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
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3).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 1 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 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 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 在缺失染色体上,与 C 等位的无色基因 c 在正常染色体上。
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
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 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 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 C 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 c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 ,从而产生带有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 c 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 34567 ,另一个是12 36547 ("-"代表着丝粒)。
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⑵ .倘若在减数分裂时, 5 与 6 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3 .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 之间和5 与6 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4.某生物有3 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 、ABCHGFIDEJ 、ABCHGFEDIJ 。
试论述这3 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答:这 3 个变种的进化关系为:以变种ABCDEFGHIJ 为基础,通过DEFGH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EDIJ ,然后以通过EDI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IDEJ 。
5 •假设某植物的两个种都有4对染色体:以甲种与乙种杂交得F i,问F i植株的各个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绘图表示联会形象。
答:F i植株的各个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6 •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丫)较近,T与丫之间的重组率为20 %。
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yy)杂交,试解答以下问题:⑴.F i和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图解分析。
(2).测交子代(Fi)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黄粒或白粒,完全不育或半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图解说明。
答:7 •曾使叶基边缘有条纹(f)和叶中脉棕色(bm2 )的玉米品系(ffbm2bm2 ),叶基边缘和中脉色都正常的易位纯合体(FFBm2Bm2TT )杂交,F i植株的叶边缘和脉色都正常,但半不育。
检查发现该F 1的抱母细胞在粗线期有十字形的四分体。
使全隐性的纯合亲本与F 1测交,测交子代的分离见下表。
已知F -f和Bm2-Bm2本来连锁在染色体1的长臂上,问易位点(T)与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何?答:⑴.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的比例为1 : 1 : 1 : 1。
易位使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F-f和Bm2-bm2基因改变为分属于不同的染色体,呈现自由组合规律。
因此易位点T在这两基因的中间。
⑵.易位点T与正常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F-T为7.16%、Bm2-T为45.52%其中:F t Bm2和f F bm2为双交换,贝U:双交换值=((6 + 1) / 279 )= 2.51%单交换值:F-T =(( 12 + 1) / 279)+ 2.51% = 7.16%Bm2-T =(( 53 + 67) / 279)+ 2.51% = 45.52%8 •某同源四倍体为AaaaBBbb杂合体,A-a所在染色体与B-b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的,而且A为a的完全显性,B为b的完全显性。
试分析该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设染色体随机分离)。
R ■■■■LI1. HILI ■.■■■■JI■■■LII ■■■■JIM lldll七\ eq j! ac(O, x) x]! != :! ........................................................................................................................!答: ........ AaaaBBbb— F 2表现型比例:故表型总结为:105A---B--- : 35aaaaB--- : 3A---bbbb : laaaabbbb9 •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是由3对独立分配的基因共同决定的,这是什么原因?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处理,哪个种的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答:这是因为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其编号相同的三组染色体(如1A1B1D )具有部分同源关系,因此某一单位性状常常由分布在编号相同的三组染色体上的3对独立基因共同决定。
如对不同倍数的小麦属进行电离辐射处理,二倍体种出现的突变频率最高,异源六倍体种最低。
因为异源六倍体有三组染色体组成,某组染色体某一片段上的基因诱发突变,其编号相同的另二组对应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具有互补作用,可以弥补其辐射带来的损伤。
10 .使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它们的F i植株的体细胞内应有哪几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该F i植株的抱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多少个二价体和单价体?F2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是否还能同F i 一样?为什么?是否还会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答:F i植株体细胞内应有AABBD 5个染色体组,共35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1411 + 71。
F2群体内各植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绝大多数不会同F i 一样,因为7个单价体分离时是随机的,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个别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
因为产生雌雄配子时,有可能全部7 I都分配到一个配子中。
11 •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
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
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答: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只有这样,当其是单倍体时,减数分裂才会形成12个二价体。
如是异源四倍体话,减数分裂时会形成24个单价体。
12 •三体的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远比n+1花粉强。
假设某三体植株自交时参与受精的有50%为n+1胚囊,而参与受精的花粉中只有10%是n+1,试分析该三体植株的自交子代群体里,四体所占的百分数、三体所占的百分数和正常2n个体所占的百分数。
答: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为:该三体自交后代的群体里四体(2n+2)、三体(2n+1 )、二体(2n)所占的百分数分别为5%、50%、45%。
13 .以番茄正常叶型的第6染色体的三体(2n+16 )为母本,以马铃薯叶型(cc)的正常番茄(2n )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问:(1)假设c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使F1群体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型的正常番茄试交,试交子代的染色体数及其表现型(叶型)种类和比例如何?(2)倘若c基因不在第6染色体上,上述试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各如何?答:⑴.假若c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则(n-1)II+6HICCC (n-尊ll+6llcc(n-1)II+6IIICCc (n -1)ll+6llcc1(n-1)II+6IIICCc+2(n-1)II+6IIICcc+2(n-1)II+6IICc+1(n-1))II+6IIcc其表现型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5:1染色体数比例为:三体:正常=1 :1⑵ .假若 c 基因不在第 6 染色体上,则(n-1)IICC+6山(n-1)4lcc+6llJ(n-1)IICc+6山(n-1)IICC+6IIJ1(n-1)IICc+6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1(n-1)IIcc+6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正常叶:马铃薯叶=1 :1染色体数比例为:三体:正常= 1 :11 4.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 Su )对甜质胚乳基因( su )为显性。
某玉米植株是甜质纯合体( susu ),同时是第10 染色体的三体( 2n+I10 )。
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2n )杂交,再使F i群体内的三体植株自交,在F2群体内有1758 粒是淀粉质的,586 粒是甜质的,问Su-su 这对基因是否在第10 染色体上?(设染色体随机分离)答:根据题意,F2群体淀粉质:甜质=1758 : 586=3 : 1,可推知这对基因不在第i0 染色体上。
解释:(n-1) IIsusu + 10III (n-1) IISuSu + 10IIJ(n-1)IISusu + 10III如在第10染色体上,则(n-1) II + lOHIsususu (n R ) II + lOIISuSu(n-1) II + lOIIISususuJ自交上述是假定三体lOIIISususu的分离中n+1和n以同等的比例授精,但实际上三体n+1的配子参与受精的要少于n配子,n+1的花粉更少,因此不可能达到刚好是3: 1的比例。
因此不在第10染色体上。
15.一般都认为烟草是两个野生种Nicotiana sylvestris (2n=24=12II=2X=SS )和N.tomentosiformis (2n=24=12II=2X=TT )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2n=48=24II=SSTT )。
某烟草单体(2n-仁47 )与N. sylvestris 杂交的F1 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个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个染色体。
细胞学的检查表明,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S染色体组,还是属于T染色体组?如果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你所解答的那个染色体组的另一个染色体组,上述的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联会成几个二价体和单价体?答:(1 )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S染色体组,因为具有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11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