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人物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三月中旬在德国本土上映以来,该片11周时间内就轻松有超过1千1百万的票房入帐。本片将民主德国情报局令人发指而不为人知的大规模窃听行径对无辜人士的迫害公布于众,披露了东德末期的社会实态;在研究问题的同时,巧妙地谈了“主义”。小金人就喜欢这样淡淡流露出对“人文关怀”的欣赏,但始终压制着政治的议题。所以说再加上导演尽心竭力地讲好故事、拍好片子。所以一举多得07年最佳外语片。而且它在巴伐利亚电影节,德国国家电影节和欧洲电影节都成为了大的赢家。

窃听风暴的故事开始于1984年,这显然是一个包含深意的年份。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描述的极权政治这时出现在了东德,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手段像《1984》中的电幕系统一样掌握和控制着人民的思想。代号为HGW XX/7的维斯勒从影片一开始就显得像这个国家一样冷酷无情,他一丝不苟地记录下了作家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做爱。

人物分析:

卫斯勒

卫斯勒是东德秘密警察的一分子,代号HGW XX/7。在审讯犯人时,他经验老到,甚至又有些阴险、毒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所有具有“反动”倾向的人交代自己的“罪行”。同时,他又是东德秘密警察学校的一名老师,在教授学生审讯技巧时,他是认真又具有魅力的,但是他也会不动声色地将说出“反动”言论的学生在名册上做出记号。

在看戏时,他凭借自己的职业习惯以及敏锐的观察力确定剧作家德瑞曼有问题,并且被上司安排对瑞德曼进行全天候的监控。自此,“勇者行动”正式展开,卫斯勒也慢慢地走进了瑞德曼的生活。

一.圆形人物:

卫斯勒虽然供职于那样一个残暴的统治机关,经验老到,甚至又有些阴险、毒辣。(强者)事件1:审问犯人。

事件2:在上课时,教授学生如何让犯人招供。并且不动声色地将说出“反动”言论的学生在名册上做出记号。

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尽管他的脸上总是不带有任何表情,可是他并没有泯灭人性。(弱者)事件1::看到汉普部长利用自己的权利玩弄德瑞曼的女朋友时,用计使德瑞曼知晓。

事件2:在德瑞曼与女友激情缠绵之时,他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欲望,他也需要宣泄。可是他的工作要求他的生活简单至极,他没有家庭,他连性都是按时间买来的,他伏在妓女的胸脯哀求她再多陪他一会,尽管那是一个相貌丑陋,身材奇差的女人,但他只是希望有一个人来填补自己的空虚。

二、人物弧光

在监听瑞德曼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现实并不像政客们吹嘘的那样,现实远比主义要残酷的多。被政客们扭曲了的共产主义不过是他们攫取权利与利益的工具,而人民们得到的却只有苦难。这不是卫斯勒的理想,他要为之服务的不是这个黑暗的政府,而是那些真正的人民。卫斯勒虽然被这一群奋力反抗压迫的人们所感染,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背叛这个强大的政府。出于自己的职责,他将瑞德曼等人的“反动”计划打进了报告,并准备向自己的上司古毕兹汇报。在古毕兹的办公室里,古毕兹向他介绍了一篇学生论文,其中详细论述了制裁“反动”艺术家的手段,可以使他们永远不能进行创作。这让卫斯勒感到十分不安,他不忍心让德瑞曼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丧失创作的能力。于是,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决定,放弃揭发瑞德曼,转而向古毕兹建议缩减对德瑞曼的监控规

模。

与卫斯勒一同执行监控任务的另一位同事撤出后,只剩卫斯勒一人。他每天伴随德瑞曼写作,聆听德瑞曼和他的朋友阐述对社会的见解,而在监控报告里,卫斯勒只写他们在创作剧本。德瑞曼的文章在西德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古毕兹向卫斯勒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克莉丝塔也被逮捕了。而卫斯勒被古毕兹要求审讯克莉丝塔,迫于压力和内心的恐惧,克莉丝塔说出了德瑞曼藏匿重要证据——打字机的地方。审讯完毕后,卫斯勒马上离开了监狱,来到瑞德曼的公寓取走了打字机。随后,古毕兹赶到了公寓进行搜查,羞愧难当的克莉丝塔选择了自杀。卫斯勒痛苦地扑倒在西兰身旁,他为自己没能保全这群善良的人们而感到愧疚。古毕兹的搜查一无所获,他恼羞成怒,将这一切怪罪于卫斯勒,并将他降职到地窖拆信。卫斯勒默默地忍受着这样的生活,一直到4年又7个月后,也就是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东西德合并。

从训练有素、残酷到饱含正义,展现出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影片表现前民主德国人们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向往,文中的主角应该是那对艺术家夫妇,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作品的震撼力必定会大大降低。创作者很巧妙的选择了窃听特工这个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他是普通大众的一员,他的心路历程在体现了人心所向;另一方面,在他决定用自己的前途命运作赌注来挽救这对夫妇的时候,一个平常人的这样的决定,其本身的震撼力就远远超过了艺术家们所做的一切,而这个动人的故事又与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足以撞动每个人的心弦。

片中wiesler所做的无疑是伟大的,也是浪漫的,这可能也是导演想传达给我们的德国式的含蓄的浪漫,他似乎也想让我们了解,真正的伟大与浪漫,永远来自与普通人........

克莉丝塔

让人又爱又恨。她始终恪守的信念:“强权之下只能服从”,最终导致了她的下场。到最后警察尚未撬开木板时她却已经认定无望,更可看出她的悲观。一个演员成为体制下最大的受害者,这本身也在表达:体制下人人都是演员,人人都是受害者。

作为当时笼罩着黑色极权主义的东德政府下的艺术家,具有双重特殊身份。首先作为女人,出于天性的软弱和历史上素来的弱势地位,对于文化部长的权力有一种无助无望的恐惧心理,她对这种权力的恐惧,不单是一种为求上位或是为多演几部舞台剧的名利需求,更是在政治阴霾和看不见硝烟的恶劣环境中为求得自保。在真爱的彷徨与权力的威慑下,身心备受摧残和折磨,要吃禁药才能缓和内心纠缠不清的交战。一方面她是深爱着德瑞曼,为他付出很多;另一方面,她又屈服于文化部长。而当她被捕时,为了自保,为了她的艺术生涯,她背叛了德瑞曼。但是当古毕兹赶到了公寓进行搜查,羞愧难当的克莉丝塔选择了自杀。

德瑞曼

可以说德雷曼是一个完全为“讽刺”而设置的角色。影片给他的职业是剧作家。而作家应是“创作者”,本应是故事的上帝。但在现实中他却完全沦落为体制的傀儡。他几乎是所有角色中知道真相最晚、最少的那个人。在电影大部分时间里,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也只有他德雷曼不知。影片如此对待这个“故事的上帝”显然有极大的嘲讽意味。再结合其它几个艺术家的下场来看,这种戏谑更为明显:女主角沦为特权的玩偶、导演抑郁中自杀、德雷曼作为剧作家又一无所知。这些同样也是在折射东德对当时艺术和艺术家的弹压。当然,正是德雷曼近乎“无知”的天真,才恰恰感动了威斯勒这样的体制代言人。艺术家们在天真中所透出的良知和勇气,也是本片所歌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