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高级中学张全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优秀教师事迹展示---鄞州高级中学张全民
张全民老师从教十余年来,严格遵循国家教育政策,敬业爱岗,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为人师表。与同事坦诚相待,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对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相待,更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学生真诚交流,从世界观和人生观上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学习。不少学生也因为他对他们的关心和引导而激发起对学习、对生活极大热情。尊重领导,积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何教学任务及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并能就学校事务和发展真诚热心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教学业务方面,他不仅恪守教学常规,而且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自己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风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刚参加工作第3年,就相继被评为县级和市级教坛新秀,2004年又被评为鄞州区首届学科骨干教师,鄞州区名师,2005年被评为宁波市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2005年参加区、市、省级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均获一等奖第1名。
同时,他还在浙江杭州、绍兴、舟山、温州、台州等各地学校和国家、省市级培训会议上执教公开课。如在杭州学军中学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浙江语文学科骨干培训活动中执教《咬文嚼字》一课,颇受好评;在温州中学举办的浙江省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第一次会议上执教公开课《米洛斯的维纳斯》,亦反响很好,该教学案例
后被收入著名特级教师褚树荣先生编著的《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一书中。
他能够怀着对学科的热爱之情,努力建设学科文化,组建了《守望》文学社,出版多期《守望》文学刊物,并合作创建《守望》校园原创文学网站,为学生的文学创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培养了一批校园学生写作新秀。近几年来,在他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阅读、写作竞赛中获奖,不少学生的优秀习作还发表在《新作文》、《青少年文学》、《中学语文报》报刊上。
在新课改实施之后,他还组织策划了系列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金秋十月,诗韵飘香——鄞州高级中学诗歌朗诵会》、《2004年鄞州高级中学秋季笔会暨金峨山文化之旅》、《鄞州高级中学从建筑走向文学人生实践考察活动》、《在古典与现代的对峙之间——“城市与乡村”文化寻访与创作活动》等,立足于这些活动之上而提出的申报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5年6月获得市级立项。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他主编的《守望》(2005年教师版)被评为鄞州区一等奖,他所在的教研组也因此被评为2005年宁波市语文读书活动先进教研组。
他还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广泛阅读各类经典或现代教育理论著作,提升自己的教学品格,并总结出部分案例设计及教学思考,所撰写的数篇论文部分发表在语文知名刊物上,部分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如《守望人文家园——关于语文新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第9期)、《语言乃是家园——关于语言审美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2003年宁波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高中组一等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的研究和实践》(鄞州区第九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宁波市2002学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为了灵魂的欣然相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浙江省2004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并且参与编著各类教学理论著作多本。
在教学之外,他还对文学、对音乐、对建筑充满着激情,乐此不疲地阅读和欣赏,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价值意义,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还不断努力写作,近年来不少散文作品发表于《散文》、《散文百家》、《北京文学》、《写作》、《宁波日报?四明副刊》等文学刊物和报纸文学副刊上,其中数篇散文《敬畏生命》(《散文》2001年第5期)、《一个唯美主义的生命悲情——读沈从文》(《散文》2004年第7期)、《这个世界很美——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散文》2005年第6期)、《怀念阿炳》(《宁波日报》2002年3月14日)被全国不少媒体如《读者》等转摘,并经常被编为不同类型的中考题和高考练习题。最近,他撰写的《拯救美丽的语言——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语言教学思想》获首届全国教师读书随笔大赛教育组二等奖。
张全民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朴实的为人,不懈的精神追求,也赢得了他所教历届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2003年鄞州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学生民主测评中,他获全校得分第一,并在历次学校举办的测评中,每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赛课篇目:《装在套子里的人》
记者:赛课过程达到您预期的效果了吗?您提前做了哪些准备?
张老师: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每一堂课总会有一些遗憾,特别是这次赛课,由于喉咙不适,效果打了折扣。我的赛前准备就是阅读,感谢这次大赛,让我在图书馆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有机会静下心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寻找心灵的安宁。
记者:您的赛课设计最大亮点是什么?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张老师:亮点是揭示现代小说阅读的视角,更完整地抵达契诃夫孤独而又深刻的灵魂深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深度寻找《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课文的意义,那种通过夸张、反讽以及象征体现出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仅是社会抵制,更是人性反思,关于奴役、关于解放。
记者:参加这次大赛您有什么收获?请谈谈您的参赛心情。
张老师:最大的收获是感恩,比赛仅仅45分钟,但那么多日子来,恩师、父母、朋友、同事的关怀,让我难忘。特别是赛前几天,我的喉咙不适,大家的问候特别多,这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人到中年,终于懵懂懂得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