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会计视角下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会计视角下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44会计视角下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文/陈婷摘要:通货膨胀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通俗来讲,通货膨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经济体中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情况。

通货膨胀会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包括因信息失真而导致的货币幻觉、凸显资金瓶颈以及压缩企业的实际产值等等。

中小企业财务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有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调整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建立财务活动的具体规范措施等。

关键词:会计视角;通货膨胀;中小企业;财务互动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很难统一其标准定义,但通货膨胀的表现则是比较直观的,例如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等。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给市场和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资金紧张、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

会计视角下的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不管是在货币幻觉的虚利实分,还是资金的瓶颈的加剧方面。

因此,讨论在会计视角下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稳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维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通货膨胀与会计(一)通货膨胀概述通货膨胀指的是在货币制度下流通货币数量超过实体经济所需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物价水平全面上涨的情况,用通俗的语言来讲,通货膨胀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中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显著下降的情况。

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中,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波动,在货币主义的经济学中,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货币流量显著增加,人民所持货币普遍增加而导致人民的购买力上升,物价随之上涨,从而造成通货膨胀[1]。

此理论有一个总结性的方程式:MV=PT 。

目前认定通货膨胀的概念依然难以达成有效统一,对于这一分歧,最著名的当属萨缪尔森、哈耶克以及弗里德曼等人的相关理论。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货膨胀会计出现的背景,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以及通货膨胀会计的四种会计模式,分析了我国对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

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全面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条件并不具备,应视行业、企业以及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应未雨绸缪,对通货膨胀会计的实施应循序渐进。

一、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背景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

一个国家长时间地受通货膨胀制约,那么宏观角度来说会使国民收入超分配,货币贬值严重;对微观角度企业而言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当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时,除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对于经济个体企业而言,其必须依靠会计手段加以解决。

通货膨胀会计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世界性会计难题,它是指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处理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正常需要而造成的单位币值降低和以货币计量的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时期,物价的上升不是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物价水平全面、普遍、持续的上升,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因此,通货膨胀也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同时,对于传统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也给予很大的冲击。

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物价飞涨,工人大量失业,并且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西方多数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或接近两位数,旨在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通货膨胀会计成为热门的话题。

直到如今,通货膨胀会计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仍是国际会计界关注的研究课题。

纵观近年来我国CPI走势可以看出,在1997年和2004年两次达到高峰,2005年我国的CPI有所下降,但从2006年开始,CPI一直呈持续上升态势。

2008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由于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CPI预期会有所下降。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98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因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

2.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以当地货币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作重新表述是没有用处的。

货币丧失购买力的速度,使得对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金额上的比较,也会使人产生误解。

3.本号准则并木确定判断是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绝对通货膨胀率。

什么时候需要按照本号准则的规定重新表述财务报表,是一个运用判断力的问题。

恶性通货膨胀由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所显示,这些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一般公众倾向干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

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2)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

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3)赊销赊购的发生须在价格上补偿赊帐期间预计的购买力损失,即使赊帐的期间很短;。

(4)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5)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IOO%。

4.较好的办法是,按照同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报告的所有企业,自同一日期开始采用本号准则。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从其报告期间的一开始就发现其报告所用的货币所属的国家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那么,本号准则也适用于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 5.作为各种特定或一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结果,物价随时间发生变动。

特定的力量,诸如供求变化和技术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个别物价各自独立的重大增减。

此外,一般的力量可能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货币的一般购买力的变动。

6.在大多数国家,主要财务报表都是以历史成本的会计基础加以编制的,除了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投资可能进行价值重估外,既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不考虑所持有资产的特定价格的上涨。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作者:张林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第04期摘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量度一切会计事项,是现行会计的一个基本假设。

该手段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或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用它来计量会计对象的结果。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趋势,各国经济市场通货膨胀严重。

此时,传统的财务会计编制方式已不能反映出真实的财务信息,也不能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于是产生了通货膨胀会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模式。

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宏观调控的失误,造成我国商品物价的较大波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对我国会计将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如何在已有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下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计量模式,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原则历史成本应对措施会计核算方法当前通货膨胀已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

尽管我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物价趋于稳定,然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仍将困扰我国经济生活。

会计信息系统总是建立运行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不同的经济环境给会计信息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货膨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歪曲,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也就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会计原则的影响1、“币值稳定假设”发生动摇传统会计所依据的第一个重要会计原则是稳定货币单位原则,即假定货币是稳定的计量单位,即使变化也是微乎其微。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通货膨胀的持续发生,基本上否定了币值稳定假设。

名义货币单位在物价变动环境下,所得到的结果必然缺乏经济上的实际意义。

而且通货膨胀率在各个年度并非稳定不变,使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只能反映历史的财务状况,而不能反映现行的财务状况。

00159《高级财务会计》考纲9第九章 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

00159《高级财务会计》考纲9第九章 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

第九章通货膨胀会计(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第一节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㈠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⒈识记:⑴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正常需要而造成的单位币值降低和以货币计量的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⑵物价指数答: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商品、劳务价格动态的指标。

物价指数通常是某一时期商品或劳动力价格与基期的商品或劳动力价格的比率。

物价指数可分为一般物价指数和个别物价指数。

⑶一般物价指数答:一般物价指数反映范围广泛的商品综合价格变动情况,即反映社会全部商品、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数。

因此,一般物价指数的变动又称为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⑷个别物价指数答:个别物价指数反映个别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情况,又称为个别物价水平变动。

⑸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答:⑹个别物价水平变动答:⒉领会:⑴恶性通货膨胀对运用传统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答:在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币值不断大幅降低,造成实务计量单位、劳动(时间)计量单位的固定不变与货币计量单位不断变动的矛盾,使得不同时期相等数量的货币单位所计量的实物数量或劳动(时间)数量不等,货币计量单位与其他计量单位相互依存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不同时期提供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失去了可比性。

⑵通货膨胀对传统财务会计目标实现的影响答: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会计的计量基础遭到很大破坏,因而使得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重要工具和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传统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②企业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爱到削弱。

③无法正确反映企业产权资本的维护情况和使业主权益得到维护。

④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评价,据以作出的经营决策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失误。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1)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1)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目前,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之下,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编制方法的各种缺陷已经不能够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反映出来了,也不能将准确的决策依据提供给决策人员,因此,在此条件下出现了相关的通货膨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模式。

通货膨胀给企业的经济活动产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会阻碍决策者做出合理决定,进而弱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通货膨胀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所以,本文基于现有的分析结果,借鉴与学习外国领先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再根据国内现实状况情况做出决策,对如何创建与健全国内通货膨胀时期的会计体系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务会计影响对策Abstract:At present, inflation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fl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 presentation can not reflect the true financial information, can give decision-makers provide correct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the resulting inflation accounting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mode. Infla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 can affect the correct judgment ofdecision makers, the authentic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fla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has great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using foreign effectiv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flation accounting models in 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is needed.Keywords: inflation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表现通货膨胀表示货币数目供大于求,换句话说是经济领域内货币流通数量超过现实货币需求量。

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财会与金融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袁亮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不断发展,境外投资标的所在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现象逐渐增多。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于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报表的具体要求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恶性通货膨胀及相关会计准则要求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的常见现象,但恶性通货膨胀则会对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社会物价飞涨、货币快速贬值,三年内累计通货膨胀率通常超过100%,人民生活受到巨大影响。

我国会计人员基本不曾有过恶性通货膨胀的经历,因此对恶性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处理并不熟悉。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投资标的所在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增多,深入了解在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下的相关会计处理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表的大量项目,尤其是长期资产的主要项目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法计量。

在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货币购买力迅速丧失,继续使用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无法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重述,以公允地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 29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下的财务报告》均针对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的会计报表做了指导。

其中,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中的财务报表做出了简要规定,要求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但我国准则并未对如何具体应用给出指导。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 29于1989年颁布,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

该准则有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规定。

本文根据上述准则要求,尝试总结实务中应用该会计准则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恶性通货膨胀下报表重述的具体处理(一)资产负债表的重述资产负债表主要分为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项目。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成熟,通货膨胀必不可免,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对我国会计核算和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带来影响。

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成为会计领域的主要课题。

于是,许多国家的会计职业界开始研究通货膨胀会计。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名义货币通货膨胀本身并不是一个会计问题,但是会计信息系统总是建立运行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当中,不同的经济环境给会计信息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因而,通货膨胀将给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如何再已有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下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计量模式,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研究的焦点。

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均产生重大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的基础是货币币值稳定。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其次,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即冲击了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通货膨胀使现实的商品改变了其本身所代表的价值,是企业账面上的价值一致以历史成本加以反映,因而计算出来的财产转移价值不符合实际转入产品中去的数额,结算出来的实存物品的价值与企业实存物品所代表的现行价值不符。

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失去了客观性和可靠性,使得相关资产购买力变动额是为购买力利得或损失,并列入损益表或作为持有利得或损失。

最后,通货膨胀对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有一定影响。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运用传统会计方法只能是现实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即销售收入是以现实价格入账,而营业费用,如折旧费、材料费等则是以历史成本计价,二者由于货币购买力的差异,实质上是没有可比性的,而以二者相配比计算所得的损益必然与实际损益出现差异,这个差异即历史成本与现实成本的差异。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商品经济的不断成熟,外加种种外界不利因素,使得物价水平高居不下,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会计核算和会计人员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带来了麻烦。

传统的会计编制方式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财务信息,不能给企业决策人员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通货膨胀作为市场经济的伴随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引起了会计学术界对它的深入研究。

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已经成为了会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重点解释了通货膨胀是如何对会计施以影响,以及会计学术界又是如何采取措施去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的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影响对策[正文]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发生会使得物价上涨,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

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同时对收入分配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通货膨胀还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通货膨胀的发生,会带来如此多的难题,势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国际老例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公布于1989年7月,主要说明恶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历史成本财务报表如何进行物价水平调整,现行成本财务报表如何进行物价水平调整,以及国外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如何调整与换算等问题。

恶性通货膨胀虽然没有绝对标准或界限,但常用下列原则来衡量:①社会公众偏向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固的外国货币来保留自己的财富,将持有的本地货币尽快投资以保全购买力。

②社会公众偏向以相对稳固的外国货币计价、报价、交易和结算。

③赊欠交易即便时刻很短,也考虑货币价值损失而计取利息,或加大价钱以资补偿。

④利率、工资、商品物价都按照一般物价指数的上升情形作常常性调整。

⑤最近三年的累计通货膨胀率已接近或超过100%。

在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中,历史成本基础的财务报表基本上不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已经失去应有作用。

甚至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前后发生的相同业务,其金额也没有可比意义。

因此,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当天的货币单位为基准,编制物价水平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内部与外部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

企业将历史成本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是将历史成本金额调整为期末物价水平的金额。

调整的方法是根据有关经济业务发生时的一般物价指数与报告期末的一般物价指数的比例,乘以该经济业务在报表中的历史成本金额。

即:某项目的历史成本金额×资产负债表日的物价指数/该项目发生时的物价指数=调整为期末物价水平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上,货币性项目如现金、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各种债款等长期与短期项目,虽然发生时间不同,但其金额均代表报告期末的货币购买力水平,所以不须调整。

非货币性项目大多数是按历史成本计价,需要作物价水平调整。

半成品与产成品应是从购入之日和加工成本发生之日起作金额调整。

有些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是按可变现净值或市价计价列报,就不须调整,因为它们已经是期末物价水平的金额。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浅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摘要】作者论述了关于通货膨胀对会计几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影响;假设;企业财务状况;虚利实分;报表;投资决策;责任会计;历史成本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flation on accounting【Abstract】Author discusses several aspects of accounting for inflation effects.【Key words】Inflation;Accounti ng; impact;Assumptions;Enterprise’s financial situation;Virtual real interest points;Statements;Investment decisions;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Historical cost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很快,我国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

严重的通货膨胀,极大地动摇了会计计量的币值稳定假设,并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部门等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并据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

传统会计在物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则不能如愿以偿,因为通货膨胀对会计理论及实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对会计假设的影响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这一假设是指企业应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同时又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这种假设在以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或者在纸币投入流通以后、物价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大体是正确的,但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仍依据币值不变的假定,以历史成本计列资产价值的传统会计,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是不真实的。

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通货膨胀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通货膨胀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通货膨胀会计处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第26 号(IAS 26)专门针对通货膨胀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和规范,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其经济实质。

通货膨胀会计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物价持续上涨时,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可能会导致资产低估和利润虚增。

例如,一项固定资产在购买时可能花费了 100 万元,但经过多年的通货膨胀,其实际价值可能已经大幅增加。

如果仍然按照原始成本计提折旧,那么折旧费用就会过低,从而高估了利润。

IAS 26 中规定了两种主要的通货膨胀会计处理方法: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

它首先要确定一个物价指数,然后将历史成本数据按照这个物价指数进行调整。

比如,年初的存货价值为 50 万元,当年的物价指数上涨了 10%,那么调整后的存货价值就为 55 万元。

现行成本会计则是以资产的现行成本来重新计量资产和负债。

这意味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格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并据此调整相关的会计记录。

例如,一台设备的历史成本为 80 万元,但现在市场上相同功能的设备需要 100 万元,那么在现行成本会计下,该设备的价值应调整为 100 万元。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通货膨胀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

企业的经营特点、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管理层的决策需求等都可能影响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资产价值受物价变动影响较大,现行成本会计可能更合适;而如果企业更关注整体经济环境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通货膨胀会计处理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数据获取和准确性的问题。

无论是物价指数还是现行成本的确定,都需要可靠的数据支持。

但在某些情况下,获取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可能存在困难,这可能导致会计处理的误差。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体系下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体系下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48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体系下会计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文/李顶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摘要]恶性通货膨胀有延续时间长、货币贬值快、通货膨胀率高等特征。

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任务量骤增,不仅会导致会计人员的财务信息核算时间延长、核算精度下降,还会导致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决策。

会计的工作若要保证会计信息具有高精度,就要考虑到恶性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核算方式、分析模式以及信息识别方式上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若要求会计人员在企业货币性项目和损益性项目中充分应用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且为了保证取得的结果具有高精度,需要引入专业性会计审计机构进行核算,从而制定在恶性通货膨胀环境下的专业财务报表,用于企业管理层制定企业决策。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10(2021)04-0048-03恶性通货膨胀通常具有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无法根据影响模式和当前所需要完成的信息分析模式得到所有的专业化分析结果,就很容易出现监管性问题。

所以在详细的分析阶段,需要对会计准则进行科学准确地应用。

一、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一)时间特征根据经济学专业词典的解释,通货膨胀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类商品的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一个过程,或者货币不断减贬值的过程。

其主要特征包括延续时间长以及价格上升的幅度过快,且在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发生时,会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比如企业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资金分析工作量骤增,同时资金的需求也会增加。

如果依然按照原有的分析方法,即针对所有的物料以及人工成本采用原有的参数核算,将导致所取得的会计分析信息严重失真。

(二)货币特征在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货币方面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当一般公众倾向于采用非货币性的资产,或者相对稳定的外国货币评价某件商品的价值或者自己的财富时,就可以认为该地区已经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特征。

谈通货膨胀下会计的应对方法

谈通货膨胀下会计的应对方法

谈通货膨胀下会计的应对方法一个国家长时间受通货膨胀制约,从宏观角度来说会使国民收入超分配,货币贬值严重,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企业也会产生严重后果,为此,本文论述了在通货膨胀下会计的应对对策,对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标签:通货膨胀会计信息会计处理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我们的对策只有在以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宏观决策机制下,从完善会计准则及改善外部会计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这样双管齐下,相互配合,消除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才能使财务报告还原以真实,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国家宏观决策、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关系人员决策服务。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利于揭示企业物价变动的信息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物价变动方面的信息要求,企业应该详细地披露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资料,在社会发生较大物价变动时期要求披露账项调整的信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与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只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运用体系从实际出发,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主导下,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分别制定出适应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会计规范。

为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决策、制定政府导向机制方面,以及为服务于企业间业绩评比、沟通宏观与微观信息等方面带来可行性。

主要可从几方面切入:1.结合我国实际,判断企业是否提供通货膨胀会计信息的运用指标。

专家指出,在通货膨胀率低于5%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可以在商业决策中予以忽视而不会引起灾难性后果,但是如果通胀率持续升高,企业财务处理就需要调整。

这样我们就可以设定,如在年通货膨胀率低于5%时,可以忽略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反之,当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时,则有必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补充报表或附加说明,列示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因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财务报表。

2.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以当地货币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不作重新表述是没有用处的。

货币丧失购买力的速度,使得对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其他事项进行金额上的比较,也会使人产生误解。

3.本号准则并木确定判断是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绝对通货膨胀率。

什么时候需要按照本号准则的规定重新表述财务报表,是一个运用判断力的问题。

恶性通货膨胀由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所显示,这些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一般公众倾向干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

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2)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

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3)赊销赊购的发生须在价格上补偿赊帐期间预计的购买力损失,即使赊帐的期间很短;。

(4)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5)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IOO%。

4.较好的办法是,按照同一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报告的所有企业,自同一日期开始采用本号准则。

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从其报告期间的一开始就发现其报告所用的货币所属的国家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那么,本号准则也适用于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5.作为各种特定或一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结果,物价随时间发生变动。

特定的力量,诸如供求变化和技术上的变化,可能引起个别物价各自独立的重大增减。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9年第6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86期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范世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摘 要: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传统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通货膨胀。

通过分析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基本原则的冲击,以及对会计计量结果的影响,阐述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模式,提出常规会计信息反映通货膨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会计信息;物价变动会计;现行成本会计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9)06-0013-02 现代经济已经显示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资本投资和再投资数额加大,以历史成本计量和币值不变假设为基础的传统会计已经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状况,企业实物资产保全受到严重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的挑战(一)冲击了币值不变的假设前提和历史成本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来记录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币值不变是货币计量的假设前提。

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货币在不同的时点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使会计信息丧失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进而冲击了历史成本计量的基本原则。

历史成本计量是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以发生时的原始成本作为入账价格,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大受影响[1]。

(二)质疑了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要求企业确认的收入与产生此收入相关的成本相互配比。

由于成本的形成与收入的发生相距一段时间,在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下,现时的收入与前面一段时间的历史成本相配比,造成了所计算的会计利润大于实际的利润,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且不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要求。

(三)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实务资产的保全在传统会计下,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是按照发生时间的历史成本记录的,这样的历史成本首先自身存在币值的差异,而同一项资产在不同的时间购置,又存在账面价格的差异;其次,它不能反映出物价变动状况,使会计信息远远脱离现时的价格水平,使资产负债表难以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能力,利润计算失真,使资产耗费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影响到企业的资产更新和实务资产的保全。

恶性通货膨胀下报表折算管见

恶性通货膨胀下报表折算管见

作者: 孟陈栋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财会月刊(上)
页码: 74-7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恶性通货膨胀 报表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 境外经营 资产负债表日 财务报表 实际购买力 可比性原则
摘要: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货币在短时间内实际购买力迅速下降,若对不同时间发生的业务只进行金额上的简单比较,则不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要求,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我国财政部没有制定专门的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准则,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有相关规定。

跨国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对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收益纳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则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机构的财务报表按人民币折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
作者:姬寒冰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恶性通货膨胀会计在实务中的运用非常少见,由于笔者在委内瑞拉工作的原因,实际接触到了通货膨胀会计。

近几年委内瑞拉的经济几乎停滞不前,货币严重贬值,通货膨胀率逐年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所在的公司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通货膨胀会计调整。

本文简要阐述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以及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如何对会计科目进行通货膨胀调整。

关键词:恶性通货膨胀会计调整准则
一、通货膨胀会计概述
根据《辛格尔帕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过程。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的或者短期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只有当价格不断上升且其趋势在某一区间内不能逆转时,才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也就是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同时,通货膨胀会对企业财务会计造成一系列影响,例如货币性资金的贬值、资金成本的提高、企业资金需求的增加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会计随之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会计是根据一般物价指数和现时成本资料,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加以调整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便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

二、恶性通货膨胀的认定和计算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定义为恶性通货膨胀,需要参考国家经济环境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某种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

持有的当地货币将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一般公众以相对稳定的外币而不是以当地货币来考虑货币金额。

报价时,可能以该种外币为单位;利率、工资及价格与物价指数挂钩;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委内瑞拉在后查韦斯时代经济形势持续恶化,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2012至2015年四年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0.1%、56.2%、68.5%、180.9%,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的内容,已属于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举例说明,根据委内瑞拉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12月累计通货膨胀率2,357.9%,11月为2,168.5%,2014年12月累计通货膨胀率839.5%。

由此得出2015年通货膨胀率=(2015年12月通胀率/2014年12月通胀率-1),即180.9%=(2357.9%/839.5%-1);月度通货膨胀率=(当月累计通胀率/上月累计通
胀率-1),例如12月当月增加值8.7%=(2357.9%/2168.5%-1);2015年累计通货膨胀率为1月至12月的累计通货膨胀率算数平均值,1460.5%。

三、恶性通货膨胀会计的实务应用
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财务报告无论是以历史成本法还是以现行成本法为基础加以编制,只有当它们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表示时才有用。

因此,“国际会计29号准则适用于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货币进行报告的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


首先,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项目无需进行重新表述,一般来说货币性项目不需进行重述,货币性项目指的是持有的货币以及需要以货币收付的项目,例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预提费用等。

其次,大多数非货币性项目均是按照成本或者成本减去折旧列示的,因此,它们是以购买日的金额表示的。

为了确定各个项目的经重新表述的成本或者该成本减去折旧的金额,要用从购买日至资产负债表日的一般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调整历史成本和累计折旧。

因此,“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投资、原材料和商品存货、商誉、专利权、商标以及类似资产均应自购买之日起加以重新表述。


举例说明,2002年2月笔者公司购入一项540691.53玻利瓦尔(记账本位币)的固定资产,当年的月度累计通货膨胀率为31.55%,假如本次需要将该固定资产原值调整到2014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累计通货膨胀率为839.5%。

则计算方法是,通胀调整系数
=839.5%/31.55%=26.6。

调整后原值=540691.53x26.6=14,382,394.70玻利瓦尔。

折旧的通货膨胀调整方法同上,例如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240个月,无残值,截止2014年12月31日累计折旧为349196.55玻利瓦尔,乘以通胀系数26.6后为9,288,628.23玻利瓦尔。

公司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进行通货膨胀调整后,固定资产净值为7,684,234,274玻利瓦尔,调整前的固定资产净值为303,674,752玻利瓦尔,调整后比调整前增加了近43倍,可见通货膨胀对报表数据的影响很大。

然而,调整后的固定资产净值并不是财务报告的最终数据,公司聘请了第三方资产评估师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出具了相关报告,固定资产净值评估价值约为17,638,662,240玻利瓦尔,比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净值增加了近100亿玻利瓦尔,为调整后净值的59倍,由此也可以看出委内瑞拉通货膨胀的严重性,也看出如果不进行通货膨胀调整或者资产评估,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最终,外部审计师要求公司采用资产评估师的数据作为财务报告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数据。

损益表类通货膨胀的会计调整方法同理,参照以上的数据,2015年12月累计通货膨胀率2,357.9%,11月为2,168.5%,10月为1951.3%,则调整系数分别为:11月调整系数
1.09=2357.9%/2,168.5%,10月调整系数1.21=2,357.9%/1951.3%。

假设12月的收入为100万玻利瓦尔,则12月不用调整,11月的收入是100乘以1.09等于109万玻利瓦尔,10月份的
收入是100乘以1.21等于121万玻利瓦尔。

其他月份以此类推,最后汇总得到当年的累计收入。

调整系数是使用12月的累计通货膨胀率分别除以各个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而得出。

假设每月的收入均为100万玻利瓦尔,则通过乘以各月的调整系数得到每月调整后的收入金额,最后汇总得出全年的收入总额。

四、结束语
笔者秉承着相互学习和分享的态度,通过亲身的工作经历,运用实际案例对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通货膨胀会计调整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希望以上内容不但能够帮助会计工作者们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而且能够运用到会计实务中。

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准则
[2]朱项平.试论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极其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