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

2018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刘冬梅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动物检疫站,吉林九台 130500东北冬季降雪频繁,农户家中玉米多数被大雪覆盖,无法通风,致使大量玉米发霉。
接到很多饲喂浓缩料或预混料养猪户的咨询电话或投诉,简单归类如下:猪群采食量下降,体温正常,毛焦肷吊,精神沉郁,频发阴道或直肠脱出。
小母猪外阴红肿,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弱仔,产仔无力,产程长,产后奶不足或无奶;有的便血,粪便发黑或呈酱色,用白纸检测到暗红色,个别有呕吐甚者吐血。
育肥猪和母猪突发猝死,死后皮肤发白,剖检胃或肠穿孔。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经发现200多种,对猪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1.2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1.2.1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等经常困扰。
1.2.2 生产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甚至不吃食,导致猪群生长缓慢,可能因为饲料质量不好导致的饲料报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1.2.3 肌体组织器官受损:肠道损伤,腹泻增加;肾脏病变,出现血尿;肝脏损伤,肝功能下降;肺脏受损,急性肺水肿增多等。
1.2.4 猪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护力大大降低,猪群混染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死亡率大幅上升。
2 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2.1 采食量普遍降低,生长缓慢。
2.2 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空怀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或假孕。
2.3 新生乳猪后肢劈跨,两后肢前伸,其中小母猪阴门红肿。
2.4 生长期小母猪发情早,早熟性乳房发育。
3 病理变化胸腹腔积液,心肌松软色淡,血液凝固慢。
胃肠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变化,有的胃或肠穿孔,胃肠内充满血液;膀胱积有茶色尿液。
4 防治4.1 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最好喂全价料。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黄曲霉菌株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以黄曲霉毒素B。
为最常见,毒性也最大。
2、小柄曲霉毒素这也是一种致肝癌的毒素,只是毒性较低。
3、棕曲霉毒素这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 三种同系物,以A的毒性最大。
动物试验,能致肝、肾损害和肠炎。
曲霉类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见的竞争性杂菌,特别在以麸皮、豆粉、玉米粉等为配合成分的基质上更为常见。
因此,选用培养基材料时,应选用新鲜无霉菌的材料。
4、青霉素这是由青霉属的某些种类的霉菌产生的毒素。
该毒素可致癌。
5、镰刀菌毒素镰刀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能污染与土壤接触的有机物,食用菌产品摊晒在地面也可受到镰刀菌的污染。
其毒素可导致人体白血球减少症、皮肤炎症、皮下出血、黄疸、肝损害等。
6、霉变甘薯毒素霉变甘薯毒素是甘薯被甘薯黑斑病菌和茄病镰刀菌寄生后生理反应产生的次生产物,并非霉菌的代谢产物。
主要毒素成分可导致人和畜肺气肿、肝损害。
食用菌产品可通过受污染的粮食、土壤等媒介而被污染。
(责任发布:张永敏)
- 1 -。
霉菌毒素的种类以及对蛋鸡的影响?

霉菌毒素现在可谓是无处不在呀,小到料槽,水线,大到原材料玉米豆粕,都有可能出现霉菌毒素,是近几年危害我们养殖业最大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在夏天高温高湿,饲料霉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说现在说到脱霉剂,几乎没有养殖户不知道了,不管是养猪还是养牛还是我们养蛋鸡,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就是脱霉剂,那怎样判断你用的脱霉剂是真正有效果的脱霉剂呢?那你首先就要了解霉菌毒素的类型以及各个脱霉剂的作用机理。
一、影响蛋鸡养殖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1、黄曲霉毒素:在肝脏上蓄积,引起一系列肝病问题。
破坏鸡的免疫系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迟缓,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2、玉米赤霉烯酮:表现类雌激素作用,影响蛋鸡产蛋率,造成鸡蛋破壳率、畸形率增高,并损害卵巢正常组织结构,造成卵巢充血、出血、卵泡萎缩。
3、呕吐毒素:重要靶器官是肠道,是对蛋鸡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毒素之一。
肠道作为机体吸收营养物质和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蛋鸡采食被低剂量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造成采食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等,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肠道被高剂量的呕吐毒素刺激会造成肠道屏障破坏、免疫功能紊乱、并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死亡等症状,严重破坏生产性能,损害机体健康。
4、赭曲霉菌毒素:主要影响肾脏功能,可以引起原发性肾病,造成肝脏、胰脏、肾脏苍白,肾脏肿胀,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导致蛋鸡的体重下降,钙磷无法正常吸收,骨骼逐渐脆弱,容易受到挫伤。
被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适口性差,导致采食量下降,产蛋量和品质下降,还可造成畸形蛋增加。
5、T2毒素:造成口腔溃疡,进而导致蛋鸡采食量下降、拒食、羽毛生长不全、生长速度下降、产蛋率下降等。
此外T2毒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如胸腺、骨髓、肝、脾、淋巴结及胃肠黏膜等,抑制这些器官细胞蛋白质和DNA合成,造成免疫抑制。
二、导致霉菌毒素污染的原因1、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麸皮中霉菌毒素超标。
2、饲料加工后存放吸潮发生霉变。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不仅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出血肿胀,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还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抗体产生,还可以引起胸腺萎缩,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产生能力下降。
其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烟曲霉毒素、麦角霉素、赭曲霉菌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
普遍存在,轻度感染,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常呈现慢性中毒,合作中毒;导致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下降、黄疸、被毛粗乱、抑郁、厌食、急性肝病、肝坏死、长时间会导致出现蓝耳病、猪瘟病毒、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病。
、玉米赤霉烯酮:(小母猪容易出现)
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小母猪假发情或者不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生产母猪流产率增加,弱仔、死胎、八字脚比例上升,产下仔猪阴唇红肿,脱肛、断奶到配种的时间延长,出现发情不规则或不发情,公猪精液品质下降,造成繁殖障碍疾病。
、呕吐霉素:(比较常见)
呈现蓄积、合作中毒;主要损害肠道、采食量降低、容易诱发细菌的二次感染,呕吐、拒食、育肥猪上市时间推迟。
、烟曲霉毒素:
通过机制生物膜的脂类合成作用,呈现慢性中毒和蓄积中毒,导致肺水肿(左侧衰竭引起),对猪肝脏损伤较厉害,直接影响猪的代谢功能;对怀孕母猪的胎儿危害严重,有时会出现死胎;保育猪会导致大肠杆菌定植,出现腹泻。
、麦角霉素:
采食量下降,繁殖率下降,缺乳、新生仔猪初生体重下降,暂时性或后驱麻痹、痉挛以及双肢、耳朵和尾部失血,导致坏疽,引起猪的神经系统紊乱,四肢末端坏死。
、赭曲霉菌毒素:
呈现蓄积中毒,容易导致肾病、肠炎、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猪群生长和公猪的精液品质。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霉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虽然大多数霉菌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一些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就是霉菌毒素,却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蓝曲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黄曲霉属(Aspergillus)产生。
它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类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免疫抑制、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因此,控制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储存、加工和检测等手段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赤霉素是另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赤霉菌属(Fusarium)产生。
赤霉素在农作物中也很常见,比如玉米、大麦等。
赤霉素对人体的影响与黄曲霉素类似,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等问题。
为了减少赤霉素的食品污染,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措施,以避免霉菌的滋生。
蓝曲霉毒素是由蓝曲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霉菌毒素。
蓝曲霉毒素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可以通过霉菌污染的室内空气中摄入。
蓝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有毒和致突变性等。
目前,控制蓝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依赖于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霉菌毒素,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霉菌毒素,包括麦角菌毒素、黄麴毒素等。
每一种霉菌毒素都有特定的来源和危害程度,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通过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需要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预防猪霉菌毒素中毒的措施及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霉菌毒素的危害性1、霉菌毒素中毒隐蔽性强有时外观正常的玉米等饲料,其实已经被霉菌所污染,不被我们肉眼所观察出来,如果此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就会引起慢性中毒。
2、霉菌中毒的微量性实验室证明,每公斤饲料中含200微克黄曲霉毒素就会引起肝损伤;T-2毒素1微克/公斤饲料就会引起假发情症状。
3、霉菌毒素种类多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4、发病症状复杂,易与其他病症发生混淆而出现误诊。
临床症状●机型中毒表现为大量猪发病,食欲下降●发病严重,病死率高●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死精、无精●病猪一般表现体温正常●慢性中毒最常见●母猪发情不正常、假发情、返情率高。
●母猪产死胎和弱仔的比例增加●母猪产仔数明显降低,泌乳量减少●有的母猪子宫脱出●新生仔猪外阴红肿●新生仔猪后腿外翻,呈“八字腿”状●生长猪外阴红肿,脱肛●生长猪皮肤黄染,皮毛粗乱●中毒猪臀部皮肤出血斑●中毒猪耳部皮肤发绀、发红。
●公猪性欲减退,包皮红肿,睾丸萎缩不同阶段猪只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1、仔猪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2、生长育成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后期食欲废绝,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粪便中夹有粘液和血液;消瘦,背毛粗乱。
猪的面部、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及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霉菌毒素能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猪群出现免疫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危害。
最近国外的科研机构还发现,霉菌毒素是引起猪群发生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主要病因。
3、母猪母猪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时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甚至呈浓茶色(血红蛋白尿)。
(1)怀孕母猪:表现为死胎、木乃伊、流产或新生仔猪死亡率上升,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2)青年母猪:饲料中含0.1—0.15ppm的玉米赤霉烯酮,即可引起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3)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4)当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超过5ppm时,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霉菌毒素及防控对策

原料 玉米 及食 花生 物 棉花籽 干椰肉 牛奶 小麦 大麦 燕麦 鱼粉 米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啤酒 咖啡
玉米 小麦 大麦 谷类 高粱 鱼粉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米 鱼粉
玉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高粱
霉菌可以消除,但毒素困难,世界25%以上谷物含有霉菌毒素。
( 二 ) 饲 料 样 品 中 霉 菌 毒 素 分 布 情 况
饲料的贮存方式截然不同
正规
预防霉菌毒素的长效措施
培育抗真菌感染的谷类作物; 降低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 阻断霉菌毒素的生物合成;
呕吐毒素
《1000
500 20 100 200 体液细胞均
赭曲霉毒素 《20
二、霉菌毒素及其分类
• 目前霉菌种类已经查证的有318种,其中曲 霉属49种,青霉菌属92种,镰刀菌属36种, 其他还有96属141种,而能够产生的毒性代 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共21类,340种。 • 其中有病名的霉菌毒素中毒病有23种。
霉菌毒素及其防控对策
秦卓明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 理事 山东农科院健牧生物药业 董事长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三级研究员 qinzm1997@
一、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 (一)概念 霉菌毒素中毒主要是由真菌有毒代谢产物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1960年发现,黄曲霉毒素可导致鸡、鱼发病,后来致癌; 霉菌毒素能够引起动物不同的生理表现:生长缓慢,中毒, 死亡等,严重危害动物生长; 亚临床的霉菌毒素十分普遍;
(三)霉菌毒素的致病机制
• 1.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产生B1, B2,G1,G2。其毒性很大,以B1最甚,是氰化钾的10倍, 砒霜的68倍,且耐高温和低湿。 • 这类毒素会造成肉鸡食欲减退.口渴.被毛粗乱.黄疸贫血. 腹水腹泻.肝脾肿大.共济失调.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出血 性肠炎或排煤焦油状粪便等。 • 2.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色曲霉和纯绿曲霉等霉菌产 生A B C D毒素,侵害肾肝及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 集合小结中的白细胞下降以至免疫抑制。临床有厌食.腹 泻.剧渴和脱水失重;病变为肾皮质变性.间质纤维化.肾 小管萎缩. 肾苍白.肾肿大.橡皮肾.肝炎等。
霉菌毒素分解酶作用机理

霉菌毒素分解酶作用机理霉菌毒素分解酶是一类能够降解霉菌毒素的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分解酶的种类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食品、饲料、环境等各个领域。
霉菌毒素对人体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症、免疫抑制等疾病。
因此,有效降解霉菌毒素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二、霉菌毒素分解酶的种类目前已经发现的霉菌毒素分解酶种类较多,主要包括酯酶、氧化酶、水解酶等。
这些酶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将霉菌毒素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其对生物体的危害。
1. 酯酶酯酶是一类能够水解酯键的酶,对霉菌毒素的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黄曲霉毒素A(AFB1)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酯酶的作用将其水解为无毒的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酯酶对AFB1的降解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酯酶对于有效降解AFB1具有重要意义。
2. 氧化酶氧化酶是一类能够氧化有机物质的酶,对霉菌毒素的分解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赤霉烯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可以通过氧化酶的作用将其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氧化酶对赤霉烯的降解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氧化酶对于有效降解赤霉烯具有重要意义。
3. 水解酶水解酶是一类能够水解化合物的酶,对霉菌毒素的分解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玉米赤霉烯醇(ZON)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可以通过水解酶的作用将其水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
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水解酶对ZON的降解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水解酶对于有效降解ZON具有重要意义。
三、霉菌毒素分解酶的作用机理霉菌毒素分解酶通过与霉菌毒素发生特定反应,使其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
其具体作用机理如下:1. 酶促反应霉菌毒素分解酶通过与霉菌毒素发生特定反应,使其发生结构改变或断裂,从而将其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常见的包括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在畜禽养殖业中被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会对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消化系统具有很强的损害作用。
这些毒素能够破坏消化道黏膜屏障,导致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的发生。
它们还会抑制消化道中的酶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畜禽的生长速度减慢,生长发育不良。
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畜禽的免疫功能。
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和疾病。
霉菌毒素可以抑制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应答能力,使畜禽更容易受到感染。
霉菌毒素还可诱导机体产生各种免疫调节因子,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霉菌毒素还对畜禽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霉菌毒素的摄入会导致畜禽生殖器官的发育异常,性腺功能下降,导致性腺的细胞凋亡和精子、卵子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畜禽的生殖能力。
霉菌毒素还对畜禽的血液系统和器官功能造成危害。
一些霉菌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血液系统,引起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霉菌毒素还可对肝脏、肾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畜禽生长速度和生长发育,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畜禽的免疫力,增加其患病风险;影响畜禽的生殖能力,降低繁殖效率;对畜禽的血液系统和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料和环境的卫生管理,防止霉菌毒素的产生和污染,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污染霉菌所生成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对家禽的影响较小不易察觉,有些却可以不同程度地损伤家禽的组织和器官,造成家禽生产性能下降。
目前研究发现对家禽影响较大的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l(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烟曲霉毒素(FUM)以及T-2毒素等。
1、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霉菌毒素对家禽危害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受污染程度、毒素种类和浓度以及家禽日龄大小等。
饲料污染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家禽发生急性疾病甚至死亡,污染程度较轻时,家禽会表现慢性症状,鸡群生长速度、免疫能力、均匀度、产蛋率和孵化率等下降,有的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导致鸡群腿病、羽毛生长不良和蛋壳质量下降。
霉菌毒素常常还会引起家禽的神经系统紊乱、口腔溃疡、脂肪肝、采食量下降、蛋壳变薄、垫料潮湿、肌胃溃烂、羽毛生长不良和免疫抑制等问题。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还取决于毒素的种类和浓度,家禽对不同种类霉菌毒素耐受剂量是不同的,例如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仅800Xl(f9就能够使鸡体的细胞免疫受到抑制,给鸡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单端泡霉烯类毒素饲料中的含量为1〜5X106时,可以引起家禽口腔损伤、生长速度受损、肌胃受损和羽毛生长不佳。
赭曲霉毒素在饲料中浓度为0.5X10-6时,会降低家禽的产蛋率、肾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家禽周龄大小不同受霉菌毒素影响也是不同的,雏鸡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往往呈急性状况,主要在2到6周龄易发,有时小于1周龄的也可发生,且病死率非常高。
病雏主要表现出嗜睡,食欲不振,体重降低,双翅下垂,羽毛脱落;呼吸困难,张口喘息,常伴有呼噜声或者发出尖叫声;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或者混杂血液的粪便;鸡冠、肉鬃苍白,精神沉郁,步态蹒跚,共济失调,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快速发生死亡。
成年蛋鸡通常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出机体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病死率提高,往往是零星死亡。
霉菌毒素的分类介绍

霉菌毒素的分类介绍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大豆、玉米、麸皮)中繁殖过程中或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正确认识这些毒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并选择有针对性的脱霉剂。
霉菌毒素常见以下几种: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采食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它在肝脏中的浓度最高,所以肝脏的受害最严重。
肝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代谢器官,一旦受损会导致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 毒素,主要是禾谷镰刀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它主要影响动物的生殖系统。
玉米赤霉烯酮可促进子宫DNA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所以又被称为类动情毒素。
该毒素可使母猪外阴持续性红肿,这种红肿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母猪发情,但出现症状的母猪却不接受公猪爬跨配种。
其对公猪的影响也很显著,可导致性欲低下、精液量减少、密度降低,精子萎缩、变形,或畸形率增加等。
T-2 毒素它是三线镰刀菌、拟技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等的有毒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
T-2 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破坏组织黏膜的完整性,使免疫细胞的功能下降,引起贫血、出血。
由于T-2 毒素能刺激肠道黏膜,因此还会引起猪的呕吐和腹泻。
赭曲霉毒素与黄曲霉毒素有些相似,主要侵害肝脏和肾脏。
它可使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坏死,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母猪长期过量饲喂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可能影响后代的免疫机能。
烟曲霉毒素该毒素常出现于玉米产区,它对机体呼吸道的损伤比较严重。
有的猪场呼吸道问题总是反复难以治愈,可考虑是不是烟曲霉毒素在其中作怪。
另外该毒素中毒后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遭到破坏,明显的症状是胚胎发育受损,免疫机能降低。
呕吐毒素在早期阶段中,呕吐毒素能导致皮肤刺激,缺乏食欲,呕吐;在后期,则会引起出血、消化道的坏疽、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免疫系统的破坏、骨髓造血功能的衰退以及生殖功能衰退等。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由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包括一系列有毒的化合物,如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畜禽的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霉菌毒素对畜禽产生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畜禽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疾病的发生率。
摄入黄曲霉毒素后,动物的淋巴系统受到抑制,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2.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消化系统有直接的损害作用。
霉菌毒素可引起胃肠炎、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动物的正常消化和营养吸收。
3.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生殖系统也有一定的危害。
研究发现,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的生殖能力下降、胎儿畸形等问题。
4. 霉菌毒素还可对畜禽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增加动物患上肝病和肾病的风险。
1. 降低畜禽的养殖效益。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有一定影响,使得养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降低,增加养殖成本。
2. 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
霉菌毒素会在畜禽体内积累,进而通过动物的肉、乳、蛋等畜禽产品传递给人类,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这不仅对畜禽产品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增加养殖管理难度。
由于霉菌毒素的隐蔽性,养殖企业很难发现和控制毒素的存在。
一旦检测出霉菌毒素超标,可能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如更换饲料、加强清洁等,来避免进一步危害。
为了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饲料管理。
养殖企业应选用无霉菌毒素污染的高质量饲料,并定期进行饲料的质量检测。
2. 养殖环境控制。
养殖场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防止霉菌滋生。
3. 严格的卫生措施。
养殖场应加强动物饮水和饲料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
4. 定期检测和监测。
养殖企业应定期进行饲料和动物体内霉菌毒素的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毒性,对畜禽的健康产生明显危害,同时也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

国际瞭望GLOBAL NEWS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张振玲(编译)(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霉菌毒素是某些种类的真菌所产生的有毒化合物,若谷物和动物饲料受到污染则会对动物的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一定要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霉菌毒素污染谷物。
谷物霉菌毒素污染率可高达60%~80%,霉菌毒素含量超标的谷物约占全部谷物的1/4左右(高于欧盟和美国食品法典的标准)。
为免受或减轻动物饲料及人类食物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常见措施:1)良好的农艺措施:正确的农艺措施有助于防止真菌生长及霉菌毒素的产生。
如播种经认证的种子,适当轮作以及适当的土壤和作物管理等农艺措施。
2)田间监测:对作物进行定期监测以及早发现真菌感染及霉菌毒素污染的迹象。
如目视观察、使用遥感技术监测以及田间抽检谷物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水平等措施或方法。
3)适时收获:适时在有利条件下收获谷物有助于减少真菌污染问题。
延误收获则会增加谷物在田间产生霉菌毒素的机会和风险。
4)及时干燥和储存:干燥是减少谷物中水分含量和防止真菌生长的关键措施。
良好的储存条件(比如适当通风和控制贮藏温度)有助于防止谷物储存过程中霉菌毒素的产生。
5)进行分级和清洁:去除发霉或明显受到污染的谷物颗粒及谷物碎片有助于降低最终谷物产品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水平。
6)合理使用杀菌剂:作物感染真菌病害时,审慎地使用杀菌剂有助于杀死或抑制真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或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
7)饲料或食品的全程及定期检测:在动物饲料或人类食品的生产及整个供应链中定期进行霉菌毒素的检测,以确保最终的谷物类产品符合法规和安全标准。
上述这些措施既有预防措施,也有治理措施(剔除受污染的颗粒)。
即使有少量谷物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大量谷物也会将之稀释到符合限量规定的水平,另外亦可将轻微污染谷物做成动物饲料或生产乙醇。
虽然既耗时又费钱地监测和治理谷物真菌毒素,但是在全球范围内霉菌毒素仍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霉菌的种类很多.产生霉菌病菌的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
对猪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变质的各种细菌谷物,比如玉米、大麦、小麦、糠麸及棉籽等。
这些谷物是猪只的主要饲料。
如保管不当,谷物发霉变质,以此饲料喂猪,招致可引发猪只发生霉菌毒紊中毒。
这对当前我国养猪生产构成重大事件威胁,且危害性愈发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毒害霉菌毒素的种类。
目前仍然已知霉菌毒紊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一2毒素、马铃薯赤霉烯酮毒素等;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霉菌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机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等。
T一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口腔与肠道黏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体液进人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上皮细胞,摧毁血管壁的完整性,是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强,引起胸部各器官出血。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属于寄生虫类雌激素物质,克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水肿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发话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黏液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一羟吲哚乙酸与5一羟色胺的数量升高,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癫痫。
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

能。
霉菌毒素可导致奶牛胚胎死亡和流产降低繁殖效率。
不同霉菌毒素对奶牛胚胎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较为常见。
霉菌毒素可通过影响母牛的生殖系统、激素分泌和免疫功能等途径导致胚胎死亡和流产。
预防和控制霉菌毒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饲料管理、环境卫生和兽医 保健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霉菌毒素导致奶牛免疫系统受损使 其更容易感染疾病。
疫苗接种是预防奶牛疾病的重要措 施降低疫苗接种效果意味着奶牛的 健康风险增加。
霉菌毒素影响奶牛的激素分 泌干扰正常的繁殖周期。
霉菌毒素影响奶牛的生殖器 官健康导致繁殖能力下降。
霉菌毒素影响胚胎的正常发 育导致胚胎死亡或流产。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赭曲霉素:主要产生于发霉 的谷物可引起肾脏损伤
黄曲霉素:主要产生于霉变的 玉米、花生等可引起肝脏损伤
麦角毒素:主要产生于黑麦、 大麦等谷物可引起神经系统损
伤
葡萄穗霉毒素:主要产生于葡 萄穗霉病菌污染的粮食可引起
肝肾损伤
饲料和水源:饲料和水源是霉菌毒 素的主要来源其中谷物和草料是最 常见的污染源。
霉菌毒素影响 维生素的合成 和吸收导致奶
牛营养不足
霉菌毒素影响奶牛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 能导致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影响淋巴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低免疫力。
霉菌毒素影响免疫 细胞的信号转导和 细胞因子的产生导 致免疫应答减弱。
霉菌毒素影响抗体 和补体的产生降低 奶牛对疾病的抵抗 力。
食品营养与检测《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引起食物中毒的特点》

一、霉菌毒素的种类
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十分广泛,局部可产生毒素 霉菌毒素,导致人和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 目前发现能引起人和动物中毒的霉菌毒素,至少有150种以上 最常见的、研究最多的是黄曲霉毒素 最常见的产毒性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等
第一页,共七页。
第二页,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无免疫性
第四页,共七页。
三、霉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危害
人和家畜家禽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 食物,往往会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长期少量摄入会发生慢性中毒和致癌 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但补充维生素无效
第五页,共七页。
一次食入大量霉菌会引起食物中毒吗? 一次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后,还会出现第二次中毒吗?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总结
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十分广泛,局部可产生毒素。霉菌种类繁多,分布十分广泛,局部可产生毒素。霉菌毒素,导致人和动物发生霉菌 毒素中毒。最常见的、研究最多的是黄曲霉毒素。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某些毒素还具有致畸、致病、致突变的三致作用 。据作用部位,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其他毒。一次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后,还会出现第二次中毒吗
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 主要引起机体不同部位发生急性中毒,短期死亡 某些毒素还具有致畸、致病、致突变的三致作用 据作用部位,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其他毒
第三页,共七页。
三、霉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危害
发生中毒与某些食物有联系
有季节件和地区性,但无感染性 霉菌毒素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能刺激机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影响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影响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食物和饲料中。
它们可以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慢性毒性作用。
本文将探讨霉菌毒素的种类和它们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一、霉菌毒素的种类1.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素(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真菌毒素。
这种毒素被发现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食物中,如谷物、花生、大豆和玉米。
黄曲霉毒素与肝脏损伤、疱疹样皮肤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2. 真菌酸真菌酸是一组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毒素。
这些毒素可以存在于多种食物中,例如大米、麦类、谷类、玉米和坚果。
真菌酸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癌症和免疫抑制。
3. 粘合素粘合素是一种由霉菌属(Fusarium)菌株产生的毒素。
这种毒素被发现与宏观细胞溶解、肝脏肿大、断奶猪腹泻、母猪流产等症状有关。
它也可能会对家禽和野生动物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霉菌肽霉菌肽是由霉菌菌株产生的一种毒素。
这种毒素可以存在于谷物、玉米、花生、豆类和动物饲料中。
霉菌肽可引发免疫反应和肝脏、肾脏损伤。
5. 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毒素,通常存在于发霉的动物饲料、玉米和谷物中。
它可以导致短期和长期健康问题,如发热、虚弱、呕吐和腹泻等。
二、霉菌毒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不同影响。
1. 健康影响许多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真菌酸,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它们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肝脏损伤、癌症、免疫抑制和生殖健康问题。
在动物中,摄入霉菌毒素可能会导致疾病、生长缓慢和死亡。
2. 经济影响霉菌毒素的存在可以在农业中造成巨大损失。
它会导致粮食、动物饲料和牧场养殖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直接损害农民的生计。
同时,霉菌毒素也会影响贸易和市场的稳定性,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时间:2013-08-08来源:作者:陈亚强
霉菌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霉菌次级代谢产物,通常一种霉菌能产生一种或多种次级代谢产物, 而同种霉菌毒素又可由不同的霉菌产生。
有研究证实,只要
有适宜的环境,霉菌毒素可在农业生产的任何环节产生。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被各种霉菌毒素污染,现已知的霉菌毒素已超过400种,但并不是每种霉菌毒素都有毒。
霉菌毒素所引起的动物临床症状主要决定于4个方面:
1、毒素类型,摄入量和接触时间
2、动物的种类、性别、饲养环境、年龄、健康程度和免疫力高低
3、养殖场的管理(卫生、温度和饲养密度)
4、饲料中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
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霉菌毒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危害都要大。
目前有6种霉菌毒素是最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素、麦角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
常见毒素产毒基质产毒霉菌造成危害
黄曲霉毒素豌豆、大麦、大米、
玉米、高粱、花生、
黄曲霉
寄生曲霉
肝病(肝毒性、肝肿瘤);致
癌和致畸作用;出血(肠道、
肾脏);免疫抑制;生长缓慢;
奶量下降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高粱、大麦、
燕麦、干草禾谷镰刀菌、黄色
镰刀菌
雌性激素综合征;生殖器官病
变(外阴水肿,阴道脱落,子
宫肿大,睾丸萎缩,卵巢萎缩)
乳腺肿大;不孕,流产
赭曲霉素大麦、玉米、燕麦、
小麦、豌豆、大米
赭曲霉、蜂蜜曲
霉、佩特曲酶、菌
核曲霉、硫色曲霉
肾毒性;致癌致畸;免疫抑制;
轻度肝损害;肠炎;生长缓慢
麦角毒素小麦、黑麦、禾本
科牧草麦角菌消化功能紊乱(呕吐、腹泻、
拒食);生长缓慢,抽搐,流
产;运动失调;皮肤坏疽
呕吐毒素玉米、小麦、大麦、
燕麦禾谷镰刀菌、粉红
镰刀菌、雪腐镰刀
菌、表球镰刀菌
厌食,严重者拒食、呕吐;出
血(皮下、肌肉);繁殖率下
降;免疫力下降
T-2毒素玉米、青贮饲料、
干草、小麦、豆类三线镰刀菌、似枝
孢镰刀菌、梨孢镰
刀菌
免疫抑制;厌食,呕吐,胃肠
机能紊乱,生长停滞;皮肤、
粘膜坏死,口腔肠道出血;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