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外部空间设计》一书通过对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深入解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案例和实用的设计技巧。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对外部空间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目标和意义、设计的要素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明白了外部空间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摆放家具和装饰,而是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功能、结构、材料、色彩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外部空间设计。

其次,书中通过大量的设计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实践技巧。

这些案例涵盖了住宅、商业、公共空间等多个领域,每一个案例都展现了设计师对于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创新设计。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同时,这些案例也启发了我对于外部空间设计的思考,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实用技巧,包括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灯光的运用等方面。

这些技巧对于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总结,也为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同时,这些实用技巧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设计的细节对于外部空间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细节的处理来提升空间的品质和氛围。

通过阅读《外部空间设计》,我对于外部空间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对于自己的设计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方向。

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能力,为创造更美好的外部空间而努力奋斗。

感谢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和指引,我会倍加珍惜这份收获,不断前行。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书籍介绍:名称:外部空间设计作者:芦原义信出版日期:1985年3月作者简介: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

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五十年代以来,他设计了各种类型建筑作品公达一百余例,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译者认为:“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

作者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 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

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

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

”芦原义信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街道美学》、《建筑空间的魅力》、《续街道美学》等。

主要内容与思考:全书分为四章,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到要素、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并附加大量实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很容易让读者在初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得出共识。

现如下分章节具体介绍: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由空间概念入手: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

有此认为限定空间的三要素为:地板、墙壁、天花板。

由此引出外部空间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概念阐述的同时,作者又提出了所谓逆空间的概念,并认为内外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

逆空间的存在以及这种可逆的转换型对于考虑建筑空间时是既有启发性的,作者以意大利建筑内外空间的近似性为例的具体说明了这种可逆性的可能性。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芦原义信(1918 —2003)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银座SONY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大学御殿下纪念堂、东京艺术大剧院等。

1960年起,他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观点。

结合书中的内容,就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三个方面的理论总结此书读后感,并适当加以案例分析。

一、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及要素作者在定义外部空间时说,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有意义的空间。

在设计师看来,由于这个空间是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比如以意大利锡耶纳小城为例,坎波广场约是100*140平方米的空间,周围建筑以五六层居多,其中有9个三角形铺装形成的扇形广场,周围有石柱。

周围建筑的外墙,在举行赛马时反转成比赛场地的内侧,围合出来广场空间。

在这里,除了没有屋顶,我们是看不出来房屋内外的区别的。

西方城市中的广场就像家庭单元中的起居室一样,广场、街道就是意大利人的生活场所,是城市的客厅。

建筑空间可以分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空间就是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消极空间则是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

对对象A,把包围他的空间B作为充实的内容考虑时,B对A就是积极空间;相反,当包围A的空间是自然非人工意图的空间时,B就是A 的消极空间。

例如,西方油画中,背景经常是用颜料涂满的,可以将背景视为积极空间。

东方的水墨画,背景不一定上色,空白是无限的,扩散的,所以背景是消极空间。

如果A是纪念碑或者雕塑等中心性强的物体,放在空旷的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中,周围就可以看做消极空间。

如果A是居室中的暖炉等物体,居住空间就是积极空间。

《外部空间设计》的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的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的笔记《外部空间设计》笔记一、外部空间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概念:外部空间设计是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设计,旨在创造一个舒适、自然、和谐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2.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生活体验,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外部空间设计应从整体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同时,设计中应注重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各方面的衔接。

2.人性化: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例如,空间的大小、形状、色彩等都应符合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

3.生态性:外部空间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尽可能保留自然元素,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应考虑植物的多样性、节水性和环保性。

4.文化性:设计应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使外部空间成为展示当地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5.功能性:外部空间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合理划分空间,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

例如,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

三、外部空间设计的要素1.地面设计:地面是外部空间的基础,应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铺设方式。

同时,应注意地面的排水和防滑性能。

2.墙体设计:墙体是外部空间的围合元素之一,应根据周围环境和空间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方式。

同时,应注意墙体的保温、防水和装饰性能。

3.植物设计:植物是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种类和配置方式。

同时,应注意植物的色彩、形状和高度等要素的搭配。

4.水景设计:水景是外部空间设计的亮点之一,应根据空间需求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景类型和规模。

同时,应注意水景的循环和节水性能。

5.照明设计:照明是外部空间设计的辅助元素之一,应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布置方式。

同时,应注意照明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四、外部空间设计的程序与方法1.前期调研: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形、文化等条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第一部分:文章主要内容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1.1外部空间的形成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的在创造空间。

建筑家,就是在地面、墙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去具体创造建筑空间。

外部空间:外部空间首先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所以,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

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

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空间的积极性: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计划性。

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

(收敛性)空间的消极性: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的。

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想外增加扩散性。

(扩散性)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庭院属于家的内部秩序,内外界限处于围墙的位置美国:独立式郊区住宅,内外界限在房屋与庭院的衔接处意大利:没有庭院,建筑直接靠着道路修建,所以内外的界限是明显地处于厚重的石墙位置。

第二章外部空间的要素1.尺度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物高),广场中的D/H在1-2之间时,空间较平衡紧凑;当D/H小于1时,建筑之间干涉过强;当D/H大于2时,建筑之间过于分离。

外部空间第一假说: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八十张席房间(7.2*18米)或者一百张席房间(9*18米)是日本宴会大厅的通俗称呼。

外部空间设计个人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个人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1、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Camillo Sitte2、外部空间可以次啊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

3、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也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

4、重复质感的方法:假定有饰以掺花岗岩碎石预制混凝土板的外墙,人靠近这个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

然后,当达到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

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视距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

如果要更加明显地表现第一次与第二次的顺序,那就是在视觉上故意处理成不连续的。

例如,:其间布置水面或灌木丛,使人不能通行,就可以提高上述效果。

5、要使汽车领域与行人领域在视觉上有连续干,同时又有分隔,那就采用哪怕一两步台阶,改变室外的标高。

这样布置可以创造像客厅的壁龛那样的领域,同时改变铺装材料,也可以丰富外部空间。

或是布置小的水流及矮墙之类。

6、分成运动和停滞来考虑空间时,二者既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

不过,停滞空间如不从运动空间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安静的外部空间。

停滞空间中用于静坐、眺望景色等时,应当相应地在空间中设置长椅、绿荫、照明灯具、风景点等。

用于合唱、讨论等时,希望或是地面有高差变化,或是背后有墙壁而围成的空间。

饮水、洗手、厕所等处,用途是极明显的,因此在容易找到而又不受其妨碍的地方,同室内差不多地进行布置就行了。

运动空间希望平坦、无障碍物、宽阔,而且多是巧妙地过渡到并非停滞空间那样细致手法的状况 7、着手途径: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完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完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完||外层空间设计|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无意识地创造空间建筑者在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来创造建筑空间?外部空间:外部空间从定义自然开始外层空间是由的框架定义的,不同于无限的自然。

外部空间是人类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比自然更有意义。

因此,外部空间的设计也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空间的技术。

由于被框架所包围,外部空间从框架建立了一个向内的向心秩序,在框架中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空间,满足人们的意图和功能相反,自然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看作是一个负空间。

通常,建筑师非常关心他们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这是自然的,但即使是没有被建筑占据的反向空间也应该同样关注。

换句话说,当建筑的周围被设计成一个活动空间时,或者换句话说,当整个土地被认为是一个建筑时,这可以说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空间倡议:空间满足人们的意图或计划对于空间理论来说,所谓的计划是首先确定外围边界,然后将顺序调整到内部观点(融合)空间的负面性:空间是自然的、无计划的对于空间理论来说,所谓的无计划,就是增加从内部到外部的扩散(扩散率)日本:传统木结构房屋,庭院属于房屋的内部秩序,内外边界都在墙的位置。

美国:独立的郊区住宅,内外边界在住宅和庭院的交界处。

意大利:没有庭院,建筑直接靠马路建造,所以内外边界明显在厚石墙的位置第2章外部空间元素1。

尺度建筑间相互作用的有效值为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高度)。

当正方形中的D/H在1和2之间时,空间相对平衡且紧凑。

当D/H 小于1时,建筑物之间的干扰太强。

当D/H大于2时,建筑物过于分离外层空间的第一个假设:外层空间可以采用8-10倍内部空间大小的尺度,这被称为“十分之一理论”80座房间(7.2*18米)或100座房间(9*18米)是日本宴会厅的俗称。

这种空间的宽度被认为是根据人们相互聚在一起,作为一致的内部空间限制和传统。

如果我们把这个尺寸增加到8倍,我们可以把外部空间计算为,这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大的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刘晲晲 201141020104
目彔
一 引言 二 作者简介 三 主要内容
四 心得不体会
1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2 外部空间的要素 3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4 空间秩序的建立
引言
• 《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 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亍东京大学,现仸东京大学教授, 幵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 博觅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兊体育馆建筑等。1960年起,他即开 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查。在本书中,他通过 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 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概念,幵结合建筑实例,对 庨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览。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其他手法
1.有效地利用地面的高差。
2.外部空间中水的处理 静止的水面物体产生倒影,可使空间 显得格外深远,幵更好的不环境融为一体。
空间秩序的建立
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
加法空间
由内向外建立秩序,对外来说会 有一些牺牲,每个局部都是十分 人性化的。丌过,作为整体构成, 若超过一定觃模,最终将会引起 混乱。(图1)
1
消极空间(N空间)(图2) ——像自然一样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 (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
2
外部空间的要素
尺度
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 顶觇的囿锥为规野范围,熟规 时成为1°的囿锥。(图1) 1
十分乊一理论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 寸8~10倍的尺度。(图2) 2
外部模数理论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 20~25米的模数(即用各种办 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 (图3) 3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doc》《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zuowen/dushubiji/1253347.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平面布局是对该空间所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 相应的领域,是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 外部空间领域的分类 1、限于人的领域 2、除人外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 运动空间 停滞空间
15

空间的封闭
墙壁的形态导致给人不同的封闭性感觉
墙的高度给人的空间感受
16

外部空间层次 在外部空间构成当中,都要考虑顺序,
12
外部空间要素

质感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和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 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可以如何看清材料,才能正确选择 各个不同位置的材质,这对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是有利 的
随距离的加大,质感变 得模糊
13
外部空间要素

不同位置和视角看 到的质感也不同 人的心理感受也 不同
14

外部空间的布局

6
墙体结实而没有渗透性的西欧 教堂。

融于自然的东方木结构建筑具 有很强的渗透性。

7
8
9

尺度
一般认为,人眼是大约 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 范围,熟视时成为1° 的圆锥
十分之一理论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 空间8-10倍的尺寸
10
11
外部空间要素
外部模数理论
以各种方式取得 外部空间的节奏 感
2


外部空间基本概念 外部空间要素
外部空间的形成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尺度 质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空间秩序的建立
外部空间的布局 空间的封闭 外部空间的层次 外部空间的序列 其他
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 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
3

外部空间的形成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1、外部空间的形成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限定的。

因此,可以认为地板、墙壁、天花板是限定建筑空间的三要素。

究竟什么事建筑外部空间呢?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相对地,外部空间是从边框向内建立起向心秩序的空间。

建筑家把整个用地看做一栋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

所以地面和墙壁就成为外部空间极其重要的设计决定因素。

2、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对某对象A,把包围它的空间B作为充实的内容考虑,B对A可认为是积极的,称B 对A的积极空间。

而当考虑包围对象A的空间是自然的非人工的空间,B对A可认为是消极的,称B对A的消极空间。

芦原义信提出“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以及“逆空间”的概念,并指出设计要将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给予同样程度地关心,即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或者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栋建筑来考虑设计,这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其次,提出建筑的“渗透性”,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能力。

砖石结构、钢骨玻璃建筑或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它们渗透性较强,易于与环境融合;而如宗教建筑,本身就作为仪式性、宗教性极强的个体存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成为次要矛盾,渗透性弱甚至没有。

与其相关的,是建筑的“领域性”,渗透性强的建筑领域性弱,反之同理。

第二章外部空间的要素1、尺度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关于外部空间,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

例如每20~25米布置一个退后的小庭院,或是改变成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突出物,都可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

2、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可运用一种重复质感的方法。

当人靠近一面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从文化站到别墅,在接触、学习并不断熟悉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很明显地认识到自己对外部空间的考虑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只考虑建筑本身到开始凭感觉增加一些环境,再到有意识地依据地形及建筑形态添加一些景观及灰空间。

我对外部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

《外部空间设计》这本书的确让人意识到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多变性及趣味性,一.关于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消极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引申出的思考,书中写到:“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产生的。

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也都有关。

即使是同一空间,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了。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正因为空间是人与物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也就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即每一个建筑所追求的是给予人积极的影响。

外部空间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如此。

设计时以人为中心,将周围的景观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入人的视野,这时美景才是有价值的:美景给予人积极的能量,人回馈美景相应的赞美、珍惜、保护,这样的合作才是双赢的。

这样创造的空间应是高于自然景观的,这样的设计自然是协调统一的。

别墅作为一种用于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居住空间,其外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搭配、自然与设计感的结合都体现着外部空间的灵活多变,给了设计者很大自由度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很大的难题。

二.关于尺度与质感“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1度的圆锥。

” “人在看前方时,如果按2:1比例看上部,即成为40度仰角。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浅谈城市空间设计[摘要]:城市设计,即以功能良好和尊重人性的生活空间为目标进行的环境空间建设。

我对于城市设计的一方面理解,就是对于城市外部空间的研究。

所以,我选择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和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阅读,以增加自己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

这两本书都是对于城市空间的研究,两位作者对于空间确实有不少真知灼见,让我对于城市空间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键字: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城市意象,外部空间设计一、概要凯文.林奇——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城市设计产生很大影响,他的著作被译成各种文字。

“至少在过去20多年中,林奇关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力一如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著名学者夏铸九如是评价凯文.林奇,由此林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贡献可窥见一斑。

《城市意象》是他的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该书也是后现代时期的一部传世名作。

书中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城市的景观),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芦原义信——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其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

在《外部空间的设计》这本书中,他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他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他本人理论的产物。

二、城市环境与外部空间城市环境和外部空间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但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这两个概念中有重叠的地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重合的。

《城市意象》中强调的对于城市环境的营造,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城市外部空间的一种设计。

《外部空间设计》中主要阐述的空间论,其实也是为了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

美丽愉悦的城市环境非常稀少,有人甚至认为它不可能存在。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1. 空间规划:①理解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元素,包括景观、人流、交通、功能分区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空间规划的原则:设计者应遵循统一性、协调性、舒适性、趣味性和主题性的原则,以确保空间的连续性和吸引力。

③空间规划的流程:首先要理解项目的目标,然后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最后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 景观设计:①景观元素的运用:利用地形、植物、水体、建筑和装饰物等元素来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外部空间。

②景观设计的原则:强调自然美、和谐统一、人文关怀和个性化设计。

③景观设计的步骤:确定设计主题,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进行布局和规划,最后实施设计方案。

3. 人流和交通设计:①人流和交通的设计原则:确保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人流和交通流。

②人流和交通的设计元素:包括道路、步行道、停车场、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设施等。

③人流和交通的设计策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标识来引导人流和交通流。

4. 功能分区:①功能分区的原则: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项目的目标进行功能分区。

②功能分区的元素:包括各种设施、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等。

③功能分区的策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接来满足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

5. 建筑物与环境的互动:①建筑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建筑物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②建筑物的设计原则:强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功能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③建筑物的设计元素:包括建筑物的形态、材料、颜色和纹理等。

④建筑物与环境的互动策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创造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建筑物与环境相互融合。

6. 设计实施与管理:①设计实施的原则: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考虑成本效益。

②设计实施的过程: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施工和验收。

③设计管理的原则: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处理。

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外部空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原则。

读书一芦原义信

读书一芦原义信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作者: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

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建筑等。

在本书中,芦原义信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书中提到由于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所以平面布置(平面规划)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对什么地方布置什么要充分进行研究。

因为是以二要素进行设计,所以无论对地面还是墙壁,都应进行仔细推敲。

比如材质,墙高与视线高度的关系,树木、水、石的运用,向阳空间和背阳空间,照明设计等等。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

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最后是空间秩序的建立的问题:1.加法创造空间与减法创造的空间——就象既有用某些材料堆砌而成的雕刻,也有从石头或木块上砍掉不需要的部分而做成的雕刻一样,建筑空间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加法创造地建筑,它的规模自然有限,超过了,加法就陷入动脉硬化,最终会引起混乱,因此它的规模希望不超过一定限度。

在内容复杂的大型设计中,希望同时采用从外部建立向心秩序的方法和从内部建立离心秩序的方法,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调和相互关系上去提高空间质量。

2.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当一个内部秩序需要发展扩大的时候,比如一个家庭作坊,它的局部外部空间随着发展扩大的需要而逐渐转变成为内部空间,这样的过程会随着发展而反复进行,一直都处于内部化的过程。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在世界建筑学领域中,有许多学者(国际知名建筑师)都曾发表过自己的真知灼见,比如:凯文·林奇(Kevin lynch)撰写的《城市意象》(The Imageof the City);诺伯格·舒茨(C.Norberg Schulz)的《存在·空间·建筑》(Existe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从任何空间知觉均有意义,因此必须与更稳定的图示体系相对应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概念,其影响仅次于凯文·林奇;此外,如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关于图示语言(Pattern Language)的研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建筑形体理论方面的创新等,这些研究成果把建筑论空间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形色色的空间概念,洋洋洒洒的空间专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空间论,这些理论著作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水平高度,我想可能对于学生来说,稍有一些晦涩难懂,内容太玄奥莫测,不是很容易吃透。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幸在时洁老师的课堂上了解到了《外部空间设计》这一本书。

《外部空间设计》是芦原义信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到的空间概念被作者诠释的十分有趣,概念里既包含空间论,也包含方法论,便于被读者理解。

此书对我很有启发,有幸相遇,从此打开思路之门,开启了我对空间的认知历程。

芦原义信,日本著名建筑师,生于江户时代的医生世家,倾其一生于建筑师的工作。

他曾深入展开对外部空间与街道的研究和教育活动。

1951年他曾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格罗庇乌斯,在洋溢着包豪斯的时代潮流思想的大本营中学习了现代建筑,据说他感受最深的思想是“be creative,be original”,即绝不模仿别人,坚持思考自我的原创设计的思想。

留学时,芦原义信便开始意识到营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当时,作为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潮流,通过整体构思的手法来构筑饱含活力的未来城市,将设计思潮引向了重视建筑形式或样式的方向,在日本的这一思想代表是丹下健三,而芦原义信却倾向于采用局部构思的手法,着眼于内容的思考和街道的形成等。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了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的异同,比如意大利的建筑偏于外向型的空间,而日本的建筑比较注重内部空间。

芦原信义还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他所举的例子多数来自于他曾经亲自参与的工程,实例结合通俗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

尤其是当我在街道上观察其理论时,发现其确实有其现实意义。

详讲第三章跟第四章。

第三章则介绍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

首先关于外部空间的布局,空间可分为只限于人的领域和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

在具体设计时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等。

毕竟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空间的生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的'意义绝对不可能是凭空强加的,而且牵强地强加意义最终出来的结果也一定缺少美学效果,关键是可能不具有使用功能,以至于被废弃。

曾经达芬奇在制作发明时制造了一个供议会投票的机器,但是因缺乏实用性而被废弃,由此他感慨到科学家应该从人们需求出发制作实际有用的产品,建筑也是供人们使用的产品,道理大概也是如此。

另外在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希望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

他还谈到了空间的封闭问题,当进行外部空间布局时,有一种为各个空间带来一定程度封闭性,向心性地整顿空间秩序的方法。

为此,就应当注意墙的配置及其造型。

关于外部空间的层次,设计重点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外部空间设计》一书是一本关于建筑与景观设计的经典之作。

作者以其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深刻的理论见解,深入探讨了外部空间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实践。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外部空间设计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也对于设计师在创作中的启发和指导。

在书中,作者首先对外部空间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外部空间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和景观的布局和装饰,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类的生活、活动和情感需求。

外部空间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感知和体验,创造出舒适、美观、功能齐全的室外环境。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愉悦。

同时,作者还对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他强调了设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提出了设计应该与自然环境和建筑相协调、与功能需求相契合的观点。

此外,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设计手法和技巧,如轴线、比例、材料、色彩等,这些都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实践指导。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方法,我对于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外部空间设计在不同场景和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他通过对一些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解读和评析,揭示了设计师在创作中的思路和方法,也展示了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些案例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范例和借鉴,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的力量和魅力,激发了我们对于设计的热情和追求。

通过对《外部空间设计》一书的阅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外部空间设计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也对于设计师在创作中的启发和指导。

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借鉴和运用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为人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的在创造空间。

建筑家,就是在地面、墙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去具体创造建筑空间。

外部空间:外部空间首先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所以,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

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

往往,建筑师对自己设计的建筑所占据的空间十分关心,这是自然的,可是,就连就连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要同样程度的关心。

换句话说,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时,或再换句话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幢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空间的积极性: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计划性。

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

(收敛性)
空间的消极性: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的。

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想外增加扩散性。

(扩散性)
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庭院属于家的内部秩序,内外界限处于围墙的位置
美国:独立式郊区住宅,内外界限在房屋与庭院的衔接处
意大利:没有庭院,建筑直接靠着道路修建,所以内外的界限是明显地处于厚重的石墙位置。

第二章外部空间的要素1.尺度
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为建筑物高),广场中的D/H在1-2之间时,空间较平衡紧凑;当D/H小于1时,建筑之间干涉过强;当D/H大于2时,建筑之间过于分离。

外部空间第一假说: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
八十张席房间(7.2*18米)或者一百张席房间(9*18米)是日本宴会大厅的通俗称呼。

这一广度的空间是按照人们相互联欢,并作为一致的内部空间限度和传统性来考虑的。

把这一尺寸加大至8倍这算成外部空间则为:
这些就成为统一的大型外部空间。

它与希泰所说的欧洲大型广场的平均尺寸190英尺*465英尺(57.5*140.9米)是大体上相称的。

外部空间设计的第二假说: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关于外部孔家,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有高层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

这么模数太小了步行,太大了也不行。

一般看来。

可识别人脸的距离70-80英尺刚好与这个20-25米吻合,一作者自己的经验来说,也是适用的尺寸。

例子:驹泽的奥林匹克公园,这个中央广场约为100*200米,是个相当大的外部空间。

在其中轴线上每隔21.6米配置有花坛和灯具,这一处理照样延续到水池当中。

采用这样的模数制布置,正是使外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一种尝试。

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如果把这个20-25的坐标网格重合在图面上,就可以作为实感而估计出空间的大体广度。

第三章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1.外部空间布局
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也就更加突出,他们是可以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的。

2.空间的封闭
参考这些情况,一面很好地运用高墙、矮墙、直墙、折墙等加以布置,就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

3.外部空间的层次
4.外部空间的序列
当设计外部空间时,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这是一种方法;而有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的布置,这也是一种方法。

如果进一步把两者并用,一方面带来强烈印象,一方面又能创造充实丰富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好呢?
5.其他手法
有效利用地面高差。

利用可以创造高平面、低平面以及中间平面。

第二部分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感悟颇多,原来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有也这么多经验规律可寻,不禁想起中国当今外部空间的设计。

在中国很多外部空间是被忽略的,规划师们建筑师们先都是布置好了道路和建筑,然后剩余的空间则是没有进行过规划和预先考虑的外部空间,然后对这些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缝隙空地进行大而广的空间设计,并没有微观层面考虑人的行为或尺度。

当今很多外部空间缺乏人性化、人的尺度、人的需求,从而造成很多空间的浪费,不实用,或者人们的使用仅仅集中在某一时刻点,其他的大多时间这个空间是寂寥的没有人去使用的“死“空间。

由于有的空间的设置不当,反而成为了不法分子的犯罪的集中场所。

1.广场
当今中国很多广场设计追求大与空,一味以大来追求广场的气派与所谓的适用,大与空的广场,过多的硬质铺装,缺乏座椅、绿茵树丛,人们漫步于广场,却难以找到座椅休憩纳凉。

广场周围的建筑本来可以把广场变成一个内聚的公共空间,但“漫无边际”的广场由于尺寸过于巨大,而缺乏向心力,反而更倾向于扩散的离心力,周围的建筑也完全没有起到围合广场的边界作用。

大而空的广场虽然可以提供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场所,但在晚上人们是不敢进入照明不好的树丛地带的或边角地带,人在那里没有良好视线,是被潜意识认为很危险的地带。

当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散步游玩的人们离去后,广场变得寂寥,几乎没有人会在上面逗留,因为大所以更加充满了诸多不安全因素。

当今在大广场面前人们可以试图采用20-25
米的模数的方法来分解限定大广场,使空间变成内向空间,积极空间;或者说把大广场变成尺度较小的若干广场分布于城市当中,这样广场的可达性变强。

广场尺度小,能形成积极的有利空间,广场周围边界的限定建筑的功能多样性能大大提高了广场的安全性。

2.商业步行街
在当今中国很多的商业步行街,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问题,商业街宽度过于巨大,店面的开间也越来越大。

与之传统商业街相比,在传统的古城古镇商业街里,那里常常符合人的尺度,行走在街上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街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店,在那里逛街充满了无限乐趣,而当今的商业步行街我们只能选着先逛一边,再逛另一边。

大长度的商业街也忽略了人们的步行范围。

里面也缺少供人休憩、停留的空间
总之,外部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周围及更大范围的建筑、道路、人都产生了联系,设计它时不要仅仅就空间设计,而需要更加关注与之建筑、道路、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