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化资源的管理

第八章  文化资源的管理
第八章  文化资源的管理

第八章文化资源的管理

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三、中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比较

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文化资源是属于文化大范畴内的,首先对文化这样一个大环境的管理体制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尽管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缺乏整体性改革思路和配套的改革条件,尤其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过于片面和僵化的认识,致使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阻力和困难重重。归纳起来,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如下主要问题和障碍:

第一,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市场化、事业资源及其价格的市场化以及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等等,致使文化事业单位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运行。虽然目前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也可以开展企业化的经营活动,获得经济利益,从完全财政拔款过渡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谋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与企业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比较而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第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仍是表层改革,缺乏应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前期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拓宽事业经费来源上。但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触及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即没有解决各文化单位的职能划分、界定和转换问题,而只是停留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表层改革。

第三,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尚处在单项推进、局部试点、各行其是的探索阶段。这种各自为政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甚至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给改革增添新的困难。例如,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大都是以行政区域和部门为单位进行,可能形成区域和部门间新的贸易壁垒。如果所有事业单位都搞“创收”,也可能会出现诸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背离社会公共服务目标、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第四,对媒体的定性不明。过去我们只看到媒体的“喉舌”性质,却忽视了其提供娱乐和信息沟通的功能。目前,大多数媒体实行“双轨制”管理,对于媒体“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定性,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间“游移”。这等于用一只手把媒体拉向政府怀抱,让媒体肩负其社会效益的职能,又用一只手把其推向市场,让媒体实现其经济效益的价值。这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并行的管理原则,一方面承担着政策宣传责任,一方面又肩负经营的压力,而管理原则也没有就这样的双重身份做出明确而具体的分化,双轨制的矛盾造成其目标冲突。

二、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日趋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日见成效,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优化管理机构,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减少对文化部门直接控制,明确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文化组织团体的职能。政府从基层文化单位的人事、财务、业务等具体管理中解脱出来,运用相关的文化政策、文化法规、文化经费,对文化艺术和对外文化交流事业宏观调控,化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发挥政府的全局导向作用。基层文化单位作为独立的法人,于政府主管部门不再是下级和上级的隶属关系,而是被指导和指导的关系,赋予基层单位最大的自主权,增强其自身活力,使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基层文化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实现“政文”分开。

其次,加强有关文化的立法工作,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我国的文化立法与欧美各国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是部门内部的规章、条例,只在系统内有效,其外就没有约束力。依法治国是我国政府运作与管理方式的基本走向,而文化领域却无法可依,因此加强文化领域的立法显得极为紧迫。管理机制由单一行政手段转为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管理手段并行的综合管理机制。

当指令性的行政手段相对弱化以后,某些强制性要求则更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来保证。强化文化管理中的经济手段是重塑新的文化管理机制的关键。文化管理经济手段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和运用利益机制在文化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励、分配等经济杠杆、经济政策以制约、影响、鼓励文化事业向预定的文化目标发展。

最后,实现小文化体制向大文化体制转变。从全国来看,文化管理还处在条块分割格局,但这些部门本身具有不可分割性,条块管理带来了管理上的矛盾和困难,各文化部门整合是必然趋势。在机构改革中,注重文化部门的整体性,摸索文化部门的大系统管理模式,实现向大文化体制的转变。建立和完善综合性政府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信息系统,使决策者及时得到正确的文化产业信息,作出有效的决策。建立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职能系统,包括文化商品、文化要素、文化中介和公益文化事业等的管理。健全公益文化支持系统,形成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以社会捐助为辅助的投融资环境,为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中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比较

通过中外比较。来具体了解文化资源中的文化遗产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1.中国。中国目前文化遗产分别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建设部、文物局共同管理。这些职能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整的垂直序列,各自依法律和部门政策对遗产地资源进行管理,形成“条”的组织格局。地方政府设立管理机构并规定设在景区内的所有单位都应服从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由于遗产地具有区域性特点,这些管理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又与地方政府联系在一起,在人事、财政、投资等各方面由地方政府主管,形成了横向的“块”的序列。建设部门和文化部门共同负责历史名城的管理工作。在中央有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两个职能部门共同主管,在地方有地方城建规划部门和文物、文化部门共同负责。而文物保护工作由文物局、文化管理部门负责。

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但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地位、性质、责任、经营等均无具体内容。在资金运作方式上,资金筹集渠道仅限于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及少量的捐赠,政策的配合与引导上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于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管理机构直接经营接待,政事合一、事企合一,自收自支。因此现有“遗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主张,即遗产经营权向旅游部门转让,或在遗产单位实施“一套班子,两种制度”,但实质都属营利性质,均不是遗产管理所需的非营利制度。

2.英国。英国的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由中央政府(国务大臣)———环境保护部———地方政府———地方规划部门构成并垂直管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地方规划部门分别是中央和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机构,环境保护部负责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地方规划部门负责辖区内保护法规的落实及日常管理工作,如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历史古城等历史文化遗产本身保护及城市规划等相关内容。地方政府主要执行、解释国家法律条文,并为公众提供保护咨询、指南,同时通过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及法规性文件,对国家立法作有限的补充与深化。

在欧洲,英国最早在公共服务领域实行“私营化”与“市场化”。撒切尔政府对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并非要求将所有权转让给私人,而是要使它们摆脱政府的直接控制,以独立的非营利方式运营。英国在遗产经营制度方面的特征是:由过去的行政管理发展为重视经营,重视制定运营规划,重视市场营销;并且强调,遗产单位受到的资助应当与它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量和质挂钩。

3.日本。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是由文化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两个相对独立、平行的行政体系分管。文化部门主管文物(包括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管理工作,其中央主管机构为主部省文化厅,地方主管机构为地方教育委员会。城市规划部门主管古都保护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古都保护及保全等,其中央主管机构为建设省城市局,地方主管部门为城市规划局。《日本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央政府负责全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部分,而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确立更广大的保护地区,地方政府可以自己设立传统建造群保护地区,制定保护条例、编制保护规划。

1998年,日本通过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通过赋予从事特定非营利活动的团体以法人资格,吸引市民通过义务劳动保护自己的历史社区。目前,日本的历史环境保护已经从单体保存延伸到历史资产再生与再利用,从过去传统的以技术取向为主的保护,转向关心当地居民的感受,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保护。

4.法国。法国文化部下设文化遗产局,地方上也有相应机构,负责调查和监督文物古迹的现状和维护情况。在法国,直接由国家管理的重点文物古迹不足5%,近一半的由市级部门管理,而半数为私人管理。地方政府根据城市自身特点结合城市规划制定更为详尽、深入及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控制性法规与法规性文件。法国以《历史古迹法》和《马尔罗法》分别作为文物建筑与保护区两个层次内容的保护法的核心。完善的国家立法框架与灵活、详尽的地方立法的相互结合是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特色。

在遗产资源经营方面,遗产管理事务既“外部化”,又“内部化”。“外部化”是指一个遗产机构将它的部分遗产事务,如游客接待娱乐活动、安全、维护事务,以及辅助性事务,如购物、餐饮等事务,转让给私人机构经营。这样,遗产机构依然保持着它的公共性质。“内部化”是指将上述事务统一收回,由遗产机构自己经营。这时,遗产机构不仅公共性质不变,同时在经营

上又完全自治。一个遗产机构的改革是选择内部化还是选择外部化,主要取决于“成本”。

5.其他西方国家。另外,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化遗产基本上是由单一部门管理,而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涵盖了其绝大部分已确定的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由国家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统一拨款。在人事权、财政权、事务处理权统一管理体制下, 1965年美国公布了《特许经营法》,公家公园对园内那些向游客提供各类经营性服务的设施实行“特许承租(concession)”管理制度。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原来由教育部管理, 1975年后由新成立的“文化与环境资产部”管理。西班牙的文化遗产由文化部管理,其下设立“历史遗产委员会”全面检查、咨询,规划遗产管理工作。加拿大的文化遗产最早由国务部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则归传播部管理, 1993年,将传播部改为“遗产部”,可见遗产地位的上升。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由“环境与遗产部“管理。一些文化遗产大国的法律,如希腊的《古物法》、意大利的《保护艺术品和历史文化资产法》、西班牙的《历史遗

产法》,都有重视保护和经营内容有关的详细规定。

(二)中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比较(见表1)

1.英国、日本、法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共同优点及局限性。一方面,三国在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共同优点体现为:三国不同层次的管理都只设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与监督该主管部门工作。这样就从体系上避免了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存在两或多个主管部门而造成的互相扯皮、推诿、职责不清的状况。这符合了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r)的统一命令(Unity of Command)、统一指挥(Unity of Direction)的管理原则。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的一项管理原则规定:“一个雇员不管采取什么行动,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首先,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与适应性很强。并且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自筹资金等形式。其次,遗产单位保护资金既包括传统上来自公共财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资助和税赋优惠,又打开或扩展了来自私人(基金会、企业、家庭或个人)的投入、资助与捐赠。另外,经费问题的改善还得力于政府对文化遗产管理的放权。对一些低级别遗产,通过售让、契约租让等方式,将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非政府机构(NGO)手中,使有限的公共资金集中于更关键的遗产事务上。第三,调动民间和私人积极性参与管理,将公众利益、公众服务置于遗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地位,已成为国外文化遗产管理的另一重要特点。这使得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和自上而下的保护约束能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中相互接触和交流,并经过多次反馈而达成共识,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识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为具体的保护参与。

另一方面,三国在文化遗产管理体现局限性表现为:三国都缺少较细的专业分工,管理者负担较重,且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最近有学者讨论了从集中方式向分权化进行组织改革的可能性,每个组织需要依靠自己的网络环境来发展而不是依靠垂直管理。例如与中介组织、当地政府、社会的伙伴关系引起了高度重视。

垄断性经营及遗产公益性受损问题。由于遗产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当它由私人部门经营时,垄断性可能会使公众的消费成本上升,产生公益性和公平性受损问题。而且人们还担心,私营化可能会忽略非营利性质,从而出现贿赂等腐败问题。

2.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特点。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权利分割的问题导致政府作为相互矛盾,因而,管理目标多元化,利益多元化。中国现在的在遗产单位实施“一套班子,两种制度”,“遗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主张,实质都属营利性质。此类改革在遗产保护、遗产享用的公益性、遗产单位与遗产地社区关系上的弊病已十分突出。造成运行机制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使文化遗产资源管理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同时,公众参与意识的淡漠造成文化遗产管理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3.中外文化遗产管理效应对比:西欧国家由于文化遗产的组织体系由主司文化职能的单一部门领导,有利于统一管理规范、管理政策以及制定统一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等,从而避免多部门管理中因部门价值取向差异而产生的标准冲突与利益冲突。由于保护法规标准的严格执行,以及遗产保护意识相当普及和经费状况的改善,使保护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同时,由于重视遗产服务及其经营,将公众利益、公众服务置于遗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地位,整个社会从日益丰富多样、生动的遗产服务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文化与精神受益,更为公众所欢迎。

近几年,中国的五陵源、庐山、泰山等地,由于政府部门利益驱动,造成这些地方城市化、人工化现象严重。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由国家研究单位管理,一直按传统的事业型模式管理,结果资源与环境保护乏力,经营难以为继。宝贵的资源没有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好处。然而,黄山、峨眉山和武夷山采取企业经营、资本运作的模式并未导致资源的破坏,相反,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得到了发展。这些现象表明,对遗产的破坏不在于开发主体是行政机构还是企业单位,而在于保护与开发的法律法规、政策是否到位,各部门的责、权、利是否明确。

通过对中外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国外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结合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情况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无一例外地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健全,而且法律文件内容的操作性与适应性很强。法律文件在明确对性和范围的基础上,对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及保护资金的来源,经营内容都有详尽、严格的规定; (2)不同层次的保护管理否只设立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 (3)公众参与,重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 (4)文化遗产经营实行“非营利化”。

国外文化遗产管理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立法完善、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同时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在法治、保护经费、组织结构、公民参与机制与经营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既有历史与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源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现实原因是应对文化遗产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不顺畅的权宜之计。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管理环境,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使用的管理原则和组织模式,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组织管理行之有效的关键。“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

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对当时当地都有效的管理方式。”

因此,我国必须探寻一条适合自己国情,既保护文化遗产,又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路子。对于国外管理体制中的先进内容,如统一管理、政企分开、完善立法、公民参与要积极借鉴吸收,又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改革发展中寻找新的管理体制。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 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2、组织发展:它是通过运用行为科学的概念、理论、方法,有计划地对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结构(包括运行过程)、技术和员工(行为、态度)进行系统性的变革,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增强组织的经营效果。 3、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 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 4、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 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 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6、组织认同:它是指组织成员在行为与观念诸多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的一致性, 是个体获得组织中“我们感”的经历与过程,它表现为组织成员选择、获得和保持某种组织身份的结果,它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也是影响组织分裂与凝聚的重要因素。 7、组织承诺:是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它是一种稳定的心理束缚力,对个体 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8、霍桑实验:它是由梅奥主持的,主要分为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实验四 个部分组成,霍桑实验发现了存在于一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指出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开创了人际关系学的先河。 9、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简述题 1、沟通方式选择的原则 信息沟通的方式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都是通过语言交流进行的,非言语沟通通过身体动作、说话地语调或重音、面部表情以及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来传递信息,沟通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信息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的,常规信息表述明确、模棱两可的程度很低,非常规信息较为复杂,潜在的误解可能性高。通常,管理者可以通过通道丰富性低的方式来传递常规信息,而对非常规信息,只有采用同道丰富性高的方式来沟通才能有效。 2、如何改善信息沟通 事先认真准备,正确理解,确切表述沟通内容; 提高信任度,对改善沟通具有重要影响; 提倡平行沟通,它是减少部门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措施; 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克服不良沟通,改善沟通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章 第八章薪酬管理 第一节薪酬管理概述 一、薪酬的含义 1. 薪酬的定义 薪酬是指员工通过为企业提供劳动二获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报酬。 薪酬的提供者:企业 薪酬的获得者:员工 薪酬产生的条件:雇佣关系 薪酬的形式:货币/非货币 一、薪酬的含义 2. 薪酬的构成 (1)基本工资: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绩效工资、技能工资、年功工资、职务工资、结构工资等。 Salary:从事管理工作和负责经营等的人员按年或月领取的固定薪金。 Wages:工人按件、小时、日、周或月领取的工资。 (2)奖金:对职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奖金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荣誉性特点。

(3)福利:是企业通过增加福利设施、建立各类补贴制度、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为员工提供生活方便、减轻员工生活负担、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等一系列事业的总称,是劳动的间接回报。一般包括:福利设施、补贴、教育培训、离退休保障、医疗保障、带薪休假等。 第一节薪酬管理概述 一、薪酬的含义 3. 薪酬的功能 (1)薪酬对于现代企业的功能 投资增值成本控制 绩效杠杆战略导向 (2)薪酬对于员工的功能 生活保障 心理激励 自我价值满足 二、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1. 薪酬管理的经济学基础 2. 薪酬管理的管理学基础 企业工时学 激励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三、现代企业的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指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 薪酬管理的目标:吸引人才、保持现有员工、实现公平性、具有强化效应、控制成本、符合法律规定 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薪酬总额管理、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构成、 日常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更重视对人的管理、更重视团队合作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更加公开化、民主化,更加弹性化、个性化 第二节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一、薪酬制度的概念 1.薪酬制度的定义 薪酬制度是指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在国家法律规范和员工民用参与下,企业向经营者、劳动者和投入其他生产要素的个人自主分配报酬的一整套科学的规程、标准和办法。 2.薪酬制度的类型 基于人的薪酬制度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系统

第一章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管理 二、政府意识形态管理的功能 (一)意识形态管理的政治功能 首先是政治合法化的功能 其次是政治动员功能 第三是政治团结功能 (二)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功能 (三)对大众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协调功能 案例分析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中意识形态的作用。 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意 第二章投资 3、投资的特点 (1)投资是以让渡其他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 (2)投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外持有的资产 (3)投资是一种具有财务风险的资产 (二)投资管理 1、含义 投资管理是一项针对证券及资产的金融服务,以投资者利益出发并达致投资目标。 投资者可以是机构譬如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及公司或者是私人投资者。 (二)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1、资本是文化产业的增值源 (1)资本市场运作是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2)文化产业投资的利润回报高于其他产业 2、文化产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1)文化产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2)文化产业投资属于长线投资 (3)文化产业投资需要经营智慧 (三)文化产业资本投资和运营方式 1、文化产业主要投融资模式 (1)政府投资 建造大型文化基础设施赞助公益性文化单位保护文化遗产和扶持高雅艺术扶助文化产业,鼓励对外文化交流 2)股份合作(3)国际投资 2、文化资本运营一般方式 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1)兼并收购 兼并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使被兼并的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2016陕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奖知识问答及答案

2016陕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奖知识问答及答案 1、联合国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水日”。 A.3月22日 B.3月21日 C.4月22日 D.4月21日 2、2016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分别是:()。 A.水与就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B.水与能源、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C.水与可持续发展、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D.水合作、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 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 D.多年平均蒸发量 5、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 A.灌溉用水 B.生态用水 C.采矿用水 D.航运用水 6、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 A.江河水患频繁 B.水资源短缺 C.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D.水利设施薄弱 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A.综合治理 B.涵养水源 C.加大投入 D.退耕还林 8、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 A.节水型社会 B.节水型城市 C.环境友好型社会 D.环境友好型城市 9、节水工作要实现“三个结合”,即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与效益引导相结合。 A.限制节水 B.自愿节水 C.奖励节水 D.强制节水 10、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指标中()是约束性指标。 A单位GDP用水量B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C.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D.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 11、以下是我国的一些绿色标志图形,请问节水产品认证标志是()。 A. B. C. D. 12、用水单位和居民生活用水户应当安装使用节水设备、器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户购买使用特定的节水设备、器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已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器具。 A.强迫 B.指定 C.推荐 D.要求

基于工业文化构建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工业文化构建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摘要:在深入调查校企合作工业文化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将 工业文化理论引入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的平台设计中, 以工作价值观为引领研究了“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的实施内容、方法、路径和载体,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如何实施职业 技术能力本位的网络教育,提出了工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职业网络 课程设计的策略、过程和方法,以求提高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网 络课程的开发质量。 关键词:工业文化; moodle;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1-61-03 syste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culture fang xiaodong (donggu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dongguan,guangdong, 523808, china) abstract: after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ultur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dustrial culture is introduced to the design of a competence-oriented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知识竞赛答案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江河水患频繁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利设施薄弱 2.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人均水资源总量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湖纳污容量 3.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 4.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流域综合规划主体功能区 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 5.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立方米以下。 40 50 60 65 6.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流域管理机构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当地政府 7.()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 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各流域机构各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 8.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以上。 80% 85% 90% 95% 9.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要求。 生产生态节水环保 10.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水源地保护限制排污总量 提高河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11.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 6000 6350 6700 7000 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范围。 超采和限采禁采和限采 禁采和可采禁采和超采 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制定年度用水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用水定额控制指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目录 1引言?118 1.1?编写目的1?18 1.2?读者对象118? 2?概述 (118) 2.1系统简介118? 2.2?系统特点1?18 2.3快速浏览1?18 3?操作指南1?19 3.1?系统登录与主界面11?9 3.2通用操作12?4 3.2.1关键字搜索 (124) 3.2.2高级查询................................................................ 1253.2.3?关键字搜索与高级查询的结合使用?126 3.2.4新建1?26 3.2.5修改1?28 3.2.6删除.................................................................... 129 3.2.7翻页和跳至目标页....................................................... 130 3.2.8OLAP技术统计分析操作说明................................................. 131 3.3建设管理..................................................................... 135 3.3.1?站点建设管理1?35 3.3.2资源建设管理14?1 3.3.3骨干队伍建设?149 3.3.4?站点服务 (159) 3.4运行监控管理162? 3.4.1?运维管理 (6) 3.4.2?数据导入?164 3.4.3?监控管理1?65 3.5垂直协作管理1?68 3.5.1?通知通告.................................................................... 168 3.5.2资源建设申请?170 3.5.3?需求申请175? 3.5.4?宣传稿报送............................................................... 175 3.5.5公文管理 (177) 3.6?统计分析........................................................................ 179 3.6.1站点运维 (8)

【国发〔2012〕3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现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四)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五)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管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

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doc 14页)

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doc 14页)

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市场的开放,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由价格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竞争和创新竞争,其关键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如何发挥人才潜能,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促使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也正是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所共同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两者之间的联结点。企业文化从无形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人力资源管理则通过具体的制度措施、方法作用于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一定的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服从于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份,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建立以本企业文化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共同的价值方向。本文通过详实的事例和具体的做法,对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报酬体系等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 3 1、企业文化的概念 3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特征 4 3、企业文化的功能 5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发展方向 5 三、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6 四、建立企业文化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8 1、员工招聘 8 2、员工培训 9 3、绩效评估 10 4、报酬体系 11 五、以制度建设推动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12 结束语 13

原创:什么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20171009

什么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一、中央制度渊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导思想部分:“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目标任务部分,“到2020年,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专设第六部分内容,标题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根据上述决定精神,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第3号),就决定中的事项进行了细化。 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第2号),由水利部会同十部委组成工作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另一部分是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在该办法后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用水总量199亿立方(2015年)、211.57亿立方(2020年)、236.25亿立方(2030年);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下降2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1;重要江河湖

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52%(2015年)、71%(2020年)、95%(2030年)。 二、地方制度渊源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内政办发2015第21号),全文内容基本与国办文件相同,只是被考核主体变为各盟市。 三、实际实施情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6年度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可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具体实施情况不清楚。

跨文化管理教学方案

跨文化管理教学方案

《跨文化管理》课程教学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315.062.301 课程名称(中文):跨文化管理 课程名称(英文): Cross- Culture Management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辅修 预修课程:《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国际市场营销》等 修读对象:2010级、2011级国际商务专业 任课教师:田勤 办公地点:学院楼B223 答疑时间:星期五12:00-13:00 联系电话:67703237 E-mail地址:tianqin@ 教材:王朝晖(主编),《跨文化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书目:1.[美]迪恩.B. 麦克法林,保罗.D.斯威尼《国际管理》,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黄磊译, 2008年版 2. [美]海伦.德雷斯基,国际管理; 跨国与跨文化 管理;课程与案例,《跨文化管理》,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宋丕丞译,2011年版 3.陈晓萍,《跨文化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内容:1.文化与管理的关系;2.跨文化沟通技巧;3.培养全球化经理人。 教学目标: ⒈熟悉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⒉了解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⒊掌握跨文化管理的基本技能 ⒋具备跨文化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讲授、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学生须知: 1.学生一学期缺课时数达到1/3的,取消该门课程考核资格,并不能申请缓考、补考,必须重修。 2.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参与课堂学习,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3.个人作业必须独立思考和完成,不得抄袭,否则将视作考试作弊,按学校有关规定作零分处理,不得补交;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上交

第八章--激励与奖励(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激励与奖励 让创造价值的人赚更多的钱。---------- --Charles Ames 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反馈。当然,条件是人们的自我知觉一致,人们就会喜欢反馈;如果不一致,人们就不喜欢反馈了。 --Larry Cipolla 例:Mark Maxcann 在一家小城镇的银行做出纳已经24年了。在三个出纳员中,他的年龄最大,有几次,银行的两名官员都出差了,他就暂时负责银行。在社区中,他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是一家城市商业俱乐部的成员,并且是教会中的一名老者。最近他向一名可信赖的朋友吐露了心声。"我想换一个工作--只要可以离开这家银行。"朋友进一步询问之后发现,他过去对银行的工作一直很满意,现在仍很满意,只是最近出了一件事:由于当地缺乏劳动力,一个出纳员的职位已经空缺了三个月。最后出于无奈,银行只得从另外一个城市招收了一个年轻、未受过培训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吸引他,银行支付给他的的薪水要比Mark的高25美元。 Mark马上就感觉到被忽略和遗忘了。他得知新出纳员的工资那天,整个世界似乎都塌下来了。他感觉在社区的位置崩溃了,自我形象也受到了破坏。经过他培训的新员工,竟比他多挣25美元。很明显,激励员工对员工的十分重要。 激励是对行为的驱动,它贯穿于组织行为的整个过程之中。为了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都需要激励。既需要自我激励,更需要来自他人、群体、领导和组织方面的激励以及相互之间的激励。 激励的概念 (一)激励的涵义和机制 激励一词择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指的是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 例:别出新裁的奖赏——金别针与激励 圣诞节快要到了。卡尔松悄悄地叫来秘书,吩咐他去订做一批纯金西服别针,做工一定要精良,并要求将做好的西服别针在圣诞节前夕分别寄到公司员工的配偶手中。 我们代表团在北欧航空公司总部考察访问得知了这件事情。这一天我们在总部大楼的门口,看到一位大约50多岁的老门卫的制服上别着这要一枚别针。我就问他:你拿到这枚别针时是什么感觉?老门卫说那是圣诞节的前几天,我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一开门,没想到我的老伴从房间里冲了过来,搂着我就是几个狂吻,并大声说:汤姆,你真棒!她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老伴激动地说:汤姆,你看看桌子上是什么?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盒子里摆放着一枚金光闪闪的别针。盒子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 尊敬的托玛逊太太: 感谢你一年来对托玛逊先生工作的全力支持,使得北欧航空公司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我谨代表我个人向你表示衷心的谢意。 杨·卡尔松 这天晚上,我和老伴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我们说了很多,最主要的话题就是,明年我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总裁的期望。我们决定:只要公司一天不辞退我,我就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代表团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在思考着其中的道理和秘密。

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汇报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汇报 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 (2012年3月1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省水利厅刘厅长、省政府研究室刘主任来到XX,调研指导水资源管理情况,这是对XX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厚爱,也是对各项工作的鼓励、鞭策和促进。在此,代表XX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位于我省南部,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124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8万,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距今7300多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善施仁政的滕文公、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近年来,XX在省委、省政府和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水资源管理,牢固树立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水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水资源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

XX生产总值实现728.1亿元,增长11.1%;境内财政收入实现89.6亿元,增长25.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0.2亿元,增长33.3%;XX在2011年全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列第15位,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取水用水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用水总量达到30808万方,万元GDP耗水量达到52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依法管水,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XX境内有5条骨干河流,28座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1.82亿方,年均水资源总量6.31亿方,各类水工程年供水能力4.3亿方,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16万方,但“十二五”时期下达的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仅4.8亿方,水资源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我们始终坚持把依法管水作为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根本准则,按照坚守一条红线、执行一套定额、完善一种机制、用好一根杠杆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改革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促进了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和管理考核体系。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办公室,实行了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城市和农村、地表和地下、客水和当地水、雨洪水与中水的统一管理、联合调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水资源管理情况,研究部

现代水文学8第八章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与评价

左其亭,王中根著,现代水文学 .100 .第八章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与评价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全球近40%的人口得不到足够的洁净用水,约1/3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缺水地区。联合国早在1997年《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中就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地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水资源危机的出现迫使人们积极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开发利用水资源也进入了“资源水利”的新时代(汪恕诚,1999)。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加强管理,改变观念,面向生态,面向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水资源水文学基础研究,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理机制。其中,水资源可再生性及其维持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也是现代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本章仅对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基本理论与评价作简要的介绍与探讨。 §8.1 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 人们早已知道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再生性资源。水的可再生性直接来源于地球上不同尺度的水文循环过程。如何认识水的可再生性?如何从水文循环基础出发,探讨水资源的生成与演化规律以及可再生性维持机理?是摆在现代水文学和水资源学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解决诸如“黄河断流”等重大水资源问题所必须解决的理论基础问题。 目前,关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理论体系尚在形成之中。许多基本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作者曾参加过刘昌明院士主持下的国家“973”重点项目(G1999043605)“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对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描述方法和评价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节首先基于水资源的概念,探讨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内涵与实质。 8.1.1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的含义十分丰富,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如,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也有类似的提法,定义水资源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该定义反映了水资源具有下列性质:(1)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基本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水资源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工程措施可以利用的水,且水质应符合人类利用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名词解释 1、 外部招聘 2、 内部提升 3、 培训 4、 绩效评估 二、选择题 A 人员人员需用,选选配培训组组成员员 C 确定人员结构量选选配培培组组成成贝 D 、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 粤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 B 、能为组织带 D 、具有广告效 工作。 、宀 ,以改善工作作风和工作 面度调整 员 口 企有 关公

该部门领导班子,促其改变当前的工作面貌以工作丰富化为原则,进行工作和职务再设计调整该 部门的工作目标,将部门职能分解出4、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 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A、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 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 5、内部招聘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A、引起同事不满并造成“近亲繁殖” B、、打击外部应聘人员的积极性 C、要花很长时间重新了解企业状况 D、不利于对应聘对象进行全面了解 6、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投入精力 B、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C、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D、组织结构合理与否 7、对于企业来说,以下说法中哪一条欠妥当 ()

A、人事政策是指导人事管理职能与程序的方 针,也是人事管理职能的具体说明 B、人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只由人事部门负责 C、人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职责,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共同的职责 D、政策具有标准的作用,为了使各项工作符合预期的目标,必须制定政策 8、某公司最近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之前,公司委托你对他们进行培训,你认为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 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 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 三、判断题 1、一般说来,当组织内有能够胜任空缺职位的 人选时,应先从内部提升。() 2、各级主管人员都负有为所属机构或部门的空 缺职位配备适当人员以及考评和培训下属的职责。() 四、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计划的作用。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水土学院《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解读系列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报告会成功举办文章类型:校园生活文章发布时间:2011-06-03 10:27:29点击次数:139 6月2日,《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解读系列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报告会在文理大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报告由山东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高希星主讲,水土学院院长刘福胜、党委书记李树枫等学院党政领导以及水土学院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高希星,我校毕业的优秀校友,现任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长期从事我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了我省多项关于水资源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保护制度,特别是在组织设计、制定了我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有着重要贡献。 报告会上高希星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对《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高希星在报告会从行政管理、目前山东水资源形势、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等十个方面进行讲授。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省委一号文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山东省实际情况与中央1号文件精神相碰撞的结晶。加快水利发展,增强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在我省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纵观目前我省水利发展状况,高处长提出用建立健全“三条红线”管理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个方面。高处长用朴素幽默的语言表述了山东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将水源管理落到实处的急迫性。 通过此次报告会,广大师生对当前和今后水利改革发展的形势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熟悉了山东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力度,同时对水利水资源学科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信心,对今后学习、教学和科研的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本次报告会对于广大学生了解专业动态,提高对水资源制度的认知,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求真创新的良好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出处:水土学院团委 文章作者:冯国营王玉亭李波华正晓 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处长高希星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取用水总量达到或超过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被禁止新增 取水。 据介绍,新办法的重点是严格控制三个关口:一是把住用水总量关,每个市、县用水总量必须控制在可用水量的范围之内,对突破区域可用水量控制“红线”的地方行政首长进行问 责;二是把住用水效率关,每个行业都要确定基本用水定额,超过用水定额的,不予办理用 水许可审批;三是把住纳污容量关,引导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实现达标排放,避免因过度 排放加重污染,影响水质安全。

第八章 水资源工程管理

第八章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工程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水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它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将就水资源工程管理的原理、水资源管理现状、水资源工程建设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资源工程布局进行了探讨。 第一节水资源工程管理概述 一、水资源工程分类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大都通过水资源工程的运行来实现。水资源工程是指人类为了特定的水资源利用或保护目的而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这些工程设施建设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调节、控制、利用和保护。一般而言,水资源工程承担着引水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排涝、水利发电以及水土保持等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现,并且水资源工程的修建和运行往往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影响显著,水资源工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些大型水资源工程甚至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如当前我国正在投资新建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影响范围还是其潜在效益来讲都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 按照工程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水资源工程一般分为纯公益性水资源工程、准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 (一)公益性工程 水资源工程的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纯粹用于公益事业。这类工程包括承担防洪、排涝等任务的工程,以及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等水资源工程。这类工程一般由国家投资兴建并管理。按照1997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公益性工程“建设资金从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及其它可用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中安排。” 根据规定,公益性水资源工程必须具有明确的政府机构或社会公益机构作为其责任主体,并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风险。根据工程受益区域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承担这些权利,委托政府机构或社会公益机构作为公益性工程使用、经营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胡振鹏等2003年)。 (二)准公益性工程 这类工程即承担一部分公益事业,又具有经营性功能的工程。我国大多数水利枢纽工程均属于这类工程。如“三峡工程”即具有防止长江中下游洪灾等公益性功能,又具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这类工程的管理机制大多采用“委托—代理”机制。国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托一定机构负责工程的经营管理,工程管理单位同时负责工程的公益性功能的发挥。在政策上,国家通常在某些环节对工程的经营管理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如果工程运行的净收益能够维持公益性功能

第六章 文化资源的评估

第六章文化资源的评估 一、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二、文化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一、文化资源评估方法 (一)、为什么要进行评估 (二)、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特性 (三)、文化资源评估的原则 (四)、文化资源主要评估方法 (五)、文化资源评估的多指标方法 (一)、为什么要进行评估 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对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旅游产品在内的文化资源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产业链条和产品链条。 但是,文化资源不是文化产品,更不是成熟的文化产业或者产业组织。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对它的产品属性进行深刻的评价和界定。这种评价和定位,对于文化资源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对文化资源进行统计评价有利于明确资源价值,指出资源开发和发展的方向,对于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文化资源评估有利于不同资源之间的横向比较,对于明确资源开发的重心,决定资源取舍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从产业角度看,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前提首先必须是客观的评价。 (二)、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特性 文化资源的评估方法,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从统计学角度看,评估这种不确定性具有较大的难度。 1、文化资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目前,我们所说的文化资源均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指随着时间推移,文化资源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属性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时间、地域、人群、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就外化为不确定性,这给评价带来很大难度。 2、文化资源形成过程的巨大差异 文化资源形成过程的巨大差异也对资源的合理评估造成影响。一些文化资源受众群体较少,资源密集度不够,缺少更多的社会认同,因此,其外在的价值概念就不是很清晰,这对资源的评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制约。 我们了解到,云南、贵州以及广东、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当地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也给评估带来不便。我们很难在两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作出好坏取舍,很难对现有的文化资源作出翔实的优劣度量。 文化资源形成过不同文化资源的形成过程差异,导致了今天评价的巨大反差。就像臭豆腐一样,虽然气味难闻,但对于特定人群来说,依然颇具吸引力。我们在评估文化资源时,也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