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棍和冰激凌
冰棍和冰激凌是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

当你吃到凉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最早制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哪个国家呢?
我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

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

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现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

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

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

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300年,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1777年美国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激凌广告。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

直到清代,每当盛夏到来之际,北京大街上还有人买冬天入窖保存下来的天然冰快冰核。

大约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绝招”: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

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

然后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

经过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

由于这种解暑食品很受顾客的欢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

为什么把食盐放到天然冰里混合后能使水结冰呢?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

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量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融解;冰融解时要从小铁筒里的水中吸热,小铁筒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

这就是制作冰棍的道理。

当然,在现代,人们已经能用各种先进的制冷设备来制造冰棍和冰激凌等冷食了。

冰棍“冒汽”
炎热的夏天,热气逼人,吃上一根冰棍才舒服呢!你注意过吗,冰棍从冷藏箱里拿出来往往还冒“汽”哩!真有趣,通常只有热的东西才冒汽,冰棍为什么会冒汽呢?
夏天的气温比冰棍的温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气就要融化,融化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下降。

平时空气里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突然降低,就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也就是说,冰棍周围的空气由于温度降低,便容纳不下原
来所含的那么多水蒸气了。

在这种情况下,多余的水蒸气就结成微小的水珠,形成一团团飘浮着的雾状水滴,经光线照射,就成了白色的水汽。

云、雾、雨、雪形成的原因也是这样。

江河湖海里的水,受到阳光照射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受热上升,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冷空气,就凝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便是云。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也能结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就是雾。

所以云和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合适的条件下,云里的小水滴不断地合并成大水滴,直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的时候,便降落下来,形成雨。

如果是冬季,这些水滴就结晶成雪花漫天飘舞。

不过,空气中饱和水汽的凝结,必须有它凝结的“核心”才行,这个核心就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它是促进云、雾、雨、雪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云雾的秘密,使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受到很大启发。

经过研究,他于1894年发明了一个叫“云雾室”的装置,它里面充满了干净空气和酒精(或乙醚)的饱和汽。

如果闯进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它就成了“云雾”凝结的核心,形成雾点,这些雾点便显示出微粒运动的“足迹”。

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云雾室”,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电子质子等)的运动和变化情况。

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新的基本粒子。

威尔逊云雾室,为研究微观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他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冰是冷的象征,一提到它,人们就会不寒而栗。

但是,在冰雪凛冽的冬天,生活在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却凭着用冰垒成的房屋,熬过严寒的冬天。

在北极圈内,有取之不尽的冰,又有用之不竭的水。

每当冬天到来之前,爱斯基摩人都要建造冰屋。

他们就地取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快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用水作为“泥”。

材料准备好以后,他们在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快,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快;前边不断地垒着,后边不断地冻结着,垒完的房屋就成为一个冻结成整体的冰屋。

这种房屋很结实,被誉为爱斯基摩人的令人羡慕的艺术杰作。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起到保暖防寒作用的呢?
首先,由于冰屋结实不透风,能够把寒风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风的袭击。

其次,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很好地隔热,屋里的热量几乎不能通过冰墙传导到屋外。

再次,冻结成一体的冰屋,没有窗子,门口挂着兽皮门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屋内外空气的对流。

正因为如此,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几度到十几度,这相对于零下50多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

爱斯基摩人穿上皮衣,在这样的冰屋里完全可以安全过冬了。

当然,冰屋里的温度比起我们冬天的室内温度要低得多,而且冰屋里也不允许生火取暖,因为冰在0℃
以上就会融解成水。

呵气和吹气
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

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

那么,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解除烫感呢?
原来,冬天在室外,人手的温度较低,从嘴里呵出的气温度较高,呵出的气速度缓慢,这时热量从呵出的暖气向冷手上传递,提高了手的温度,所以手就感到暖和。

刚出笼的馒头温度高,用手接触它后,使人产生烫感。

向手上吹气时,吹出的气速度快,促进了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了手上水分的蒸发,水分的蒸发又会从手上吸收热量,所以手就感觉不怎么烫了。

向手背呵气和吹气感觉有什么区别?
想一想:
(以口对着一支温度计吹,温度计的读数会上升。

但对着手背吹气却觉得凉快,为什么?以口向手背呵气又会怎样?)
向手背慢慢呵气,感到温暖;反之,向手背快速吹气,则感到凉快。

口气的温度和体内温度相近,但比手背皮肤的温度较高,故向手背呵气时,手背感到温暖。

但是,向手背快速吹气时,气流把手背的汗液迅速蒸发,液体蒸发会带走能量。

同时,快速的口气,也把附近的冷空气卷过来吹到手背上。

故手背就觉得凉快。

电冰箱的原理
想一想:
(液体化为气体时要吸热。

反之,气体化为液体时要放热。

电冰箱要怎样安排这两种物态变化,才能达到制冷的目的呢?)
电冰箱是利用蒸发致冷或气化吸热的作用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电冰箱的喉管内,装有一种商业上称为氟利昂:freon ,俗称雪种的致冷剂。

常用的一种为二氟二氯甲烷(22F CCl ),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的气体,沸点为29℃。

氟利昂在气体状态时,被压缩器加压加压后,经喉管流到电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借散热片散热(物质被压缩后,温度就会升高)后,冷凝而成液体。

液体的氟里昂进入蒸发器的活门之后,由于脱离了压缩器的压力,就立即化为蒸汽,同时向电冰箱内的空气和食物等吸取汽化潜热(latentheatofvaporization),引致冰箱内部冷却。

汽化后的氟里昂又被压缩器压回箱外的冷凝器散热,再变为液体,如此循环不息,把冰箱内的热能泵到箱外。

电冰箱门上的星标
想一想:
(星标的数目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

温度对冰箱中食物的储藏时期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电冰箱内有恒温器(thermostat),以控制电源的断续,使箱内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过冷而耗电。

双门的电冰箱,门上有星形标志,以表示冷凝格(freezercompartment)的温度等级。

1颗星:表示温度不高于-6℃,食物可贮藏十天。

2颗星:表示温度不高于-12℃,食物约可贮藏一个月。

3颗星:表示温度不高于-18℃,食物约可贮藏三个月。

4颗星:表示温度不高于-20℃,食物约可贮藏三个月外,还可以冻结鲜食物。

高空的白雾带是怎样形成的?
想一想:
(高空的气温很低。

喷气式客机在约一万公尺的空中飞行。

机外的气温约为-40℃。

军用喷气式飞机飞得更高,机外的气温也更低。

这样低温的空气,其中的水蒸气一定会凝结吗?)
在晴空中,有时会见到一条长白带。

尽人皆知这白带是喷气式飞机过后所造成的。

但喷气式飞机喷出的是黑烟,为什么会形成白带呢P在晴天,由于大气没有云层阻隔,大气的热能较容易向太空散失,故晴空的气温较阴天为低。

气温往往低于水汽凝结的温度。

但水汽要凝结为水,必须有固体微粒作为核心---正如尘埃是雾的核心一样。

当喷气式飞机飞过后,就在路程上留下大量的烟粒(碳粒),这些烟粒正好作为水汽凝结的核心,于是就形成一道雾带。

这雾带把阳光反射,就形成光亮的白雾带了。

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在洁净的玻璃板上放一滴水银,它能够滚来滚
去而不附着在玻璃板上.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浸入水银里再取出
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
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
水.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
是浸润液体.
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
可能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
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把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装在玻璃烧
杯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
(图1甲),把不浸润液体装在容器里,例如把水银装
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
面向下弯曲(图1乙).在内径较小的容器里,这种现象更显著,液面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
毛细现象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图2甲).把这些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发生的现象正好相反,管子里的水银面比容器里的水银面低,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银面越低(图2乙).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液体为什么能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呢?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凸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压力.浸润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液体施加拉力,使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的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同样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下降的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例如,建筑房屋的时候,在砸实的地基中毛细管又多又细,它们会把土壤中的水分引上来,使得室内潮湿.建房时在地基上面铺油毡,就是为了防
止毛细现象造成的潮湿.
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为什么罐装的自动喷剂喷了一会罐身会变凉
想一想:
液体变为气体而得不到外界能量补充时,它的温度会怎样?
化装品或杀虫剂之类的自动喷剂,当喷了一会之后,罐身就会变凉。

这类罐装的喷剂,都含有产生压力的物质,叫做二氟二氯甲烷(CCl2F2)的物质。

它也是冰箱和冷气机的主要材料,商业的名称为氟利昂(freon),俗称雪种。

氟利昂在大气压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的气体(但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增加有害紫外线的入侵),但压在罐内就变为液体。

当按下喷罐按钮后,罐内气压降低,氟利昂就有一部分变为气体,产生压力,把化装品或杀虫水喷射出来。

由于液体化为气体要吸收汽化潜热(latentheatofvaporization),故筒内液体的内能减少,温度就降低了。

石油气用久了,罐身温度也会降低,道理和上述相同。

为什么刚掀开的冷冻啤酒瓶口会冒出雾气?
想一想:
(气体急速膨胀而又没有外界能量补充,它的温度会怎样?)
CO),而酒面上的空间也充满二氧化碳。

这些二氧化碳的气啤酒内溶有二氧化碳(
2
压比外界大气压大。

当掀开瓶口时,瓶内的二氧化碳就突然向外膨胀,也就是对外界作功。

这时,它的内能(internalenergy)突然减少,故温度降低。

这低温的气体,就把随着出来的水蒸气凝结为雾。

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着?
想一想:
冰箱中的冷凝格温度是多少?水碰到摄氏零下的物体就会结冰。

结冰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冰箱最上部是冷凝格(freezercompartment),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结冻食物及制冰。

冰格(icetray)常用铝制。

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既低,又是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份就很快冷冻成薄冰,也就是与冰格凝固在一起,于是就粘着了。

当人手与冰格接触,却不易粘着,因皮肤的温度比湿布高。

但若人手不慎(这是危险的)与干冰接触,由于干冰的温度为-78.5℃,皮肤的水就立即凝结而被乾冰粘着。

应立即用自来水浇淋,直至皮肤与干冰分离,如冻伤的话应看医生
怎样把开水冷却?
想一想:
(一物体受热所吸收的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关系怎样?)
设有六个完全相同的一套杯子,其中一个盛满开水。

如果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把开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开水注入其余五个冷杯子中,让杯子吸收开水的热量。

怎样注入开水可以获得较佳的冷却效果呢?
[方法一]把开水平均注入五个杯子中,每个杯子分配到1/5杯开水。

[方法二]先把开水整杯注入第二个杯子,等到杯子不再吸热(玻璃的温度升至等于水温)时,再注入第三个杯子,如此类推,最后注入第六个杯子。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当杯子注入开水后,杯子的温度升高而开水的温度降低。

等杯子的温度和水的温度相等时,就停止吸热了。

当采用第二种方法,整杯开水注入第二个杯中,杯子所升高的温度一定比第一种方法高。

杯子升高的温度较高,就表示杯子吸收开水的热量较多。

同理,把开水(现在变为暖水)从第二个杯子再注入第三个杯子中,则第三个杯子所升高的温度,一定比平均注入第三至第六个杯子所升高的温度较多,如此类推。

可知采用第二种方法,可以使开水失去较多的热量,也就是降低较大的温度。

依上述推论,如果以质量相同的玻璃,制成较薄而数目更多的玻璃杯,采用上述第二种方法,则冷却的效果将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