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发展只提供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3、国际生产关系;

4、经济改革和上层建筑。

2.国际分工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2、决定国际经济贸易商品结构;

3、主导国际经济贸易地区分布;

4、影响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3.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错误的;

(2)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3)重商主义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4)把金银禁锢在国内的政策主张是错误的;

(5)主张国家干预外贸的观点有积极意义。

4.关税的消极影响?

(1)关税构成国际贸易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得发展;(2)关税的征收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3)关税征收过度会降低受保护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效率;

(4)征收关税需要消耗一定的行政管理成本。

5.商品倾销的目的?

1.为了打击和摧毁竞争对手,扩大和垄断某种产品的销路;

2.为了在国外建立新产品的销售市场;

3.为了阻碍当地同种产品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以继续维持其在当地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4.为了推销“过剩”产品,转嫁经济危机;

5.为了打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以达到经济上、政治上控制这些国家的目的。

6.对李斯特保护贸易论的评价?

(1)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保护贸易论对于德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

(3)对其他一些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学术研究影响很大。

1.关税同盟的概念及其贸易创造效应及其积极的福利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关税同盟是指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以统一关境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协议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主要取决于:1.原有关税水平越高,关税同盟使进口商品下降的幅度就越快,从而它扩大贸易量得作用就越大;

2.该国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同量的削减关税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就越大;

3.其他成员国的生产效率越高,即它的生产成本与该进口国的成本差距越大,取消关税对扩大贸易量得作用便越大;

4.一国在参加贸易集团之前对外开放的程度越低,它参加关税同盟后贸易自由化的进展月显著,贸易量的增加幅度就会越大;

5.成员国的经济结构月相似,关税同盟创造的效应就越大。如果该国与其他成员国有较大的结构差异,自己完全不生产某种进口产品,那么,取消关税只能从扩大需求量方面增加贸易量,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便会较小。

2.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解释、评价?

(1)技能和人力资本

在H-O模型中,生产要素被简单地分为劳动、资本或土地,并没有将这些要素再进一步细分。

一般说来,熟练工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大量科技人员需要大量的科研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在这些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大量的资本投入。

研究表明,美国出口行业的工人平均工资比进口竞争行业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15%,可见,美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包含的人力资本要高于进口竞争行业。

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密集度的确要比它进口竞争产业产品的要高。(2)自然资源的稀缺

美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许多原料性产品,例如石油、矿砂、矿产品、木材等,这些原料的开采或提炼在美国需要耗费大量投资,随着美国某些稀缺的自然资源产品进口的扩大,美国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就上升,这样就出现了“里昂惕夫悖论”的现象。

这个观点得到了里昂惕夫本人的支持。他曾做过计算,把自然资源产品从统计中剔除,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现象就消失了。

(3)美国的进出口限制

如果美国的关税及其他限制倾向于反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以便能保护美国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数量和比重就会下降,而出口数量和比重相对就会增加。

(4)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的颠倒: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产品。其原因是:两种商品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弹性存在差异。

当生产商品的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大,那么生产要素之间的价格比率变动就会影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例如,本来一种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由于工资的相对上涨,资本就会替代一部分劳动,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集度逆转”。

(5)美国的需求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需求和偏好的差异也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如果需求的影响超过由原来比较成本决定的供给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在美国市场上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会改变美国原有的贸易结构,多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改商品时将会使原来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

评价:

(1)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方法对贸易结构进行分析,开创了用统计数据全面验证贸易理论的先例;

(2)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一个转折和发展。

(3)里昂惕夫之谜和H-O原理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理论上的矛盾,而是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3.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分析贸易小国征收关税的效应?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由原来的△的面积变为

△IAPt的面积,即增加面积为a,此即为征收关税后生产者的福利所得。

①小国情形

由图7-1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所以,对于小国而言,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为。其中,b称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称为消费扭曲(consumption 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部分之后的净损失。

4.对H-O定理的基本内容、评价?

要素禀赋论的核心思想:

(1)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

(2)一国要素禀赋中有要素丰裕也有要素稀缺;

(3)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

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

用本国稀缺要素的商品(?)。

也可以说,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供给丰裕的要素,进口的是本国供给不足的要素。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H-O定理是建立在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论(工资、利息和地租)基础之上的。

(2)生产要素禀赋

指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劳动、土地之间的比例称为要素禀赋,也称为生产要素比例。

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产出上的差异。

3)要素丰裕与要素稀缺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比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对供应量较大(或较小),该国或该地区就是该要素丰裕(或稀缺)的。(4)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投入的各种要素的比例。H-O定理认为所有商品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三类。

3. 衡量一国要素丰裕程度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