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技术标准
![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49c0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技术标准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技术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技术标准。
第二条本技术标准适用于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包括新建住宅小区、改建住宅小区及住宅楼内的二次供水系统。
第三条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工程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标准。
第四条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按照本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
第五条本技术标准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应参照相关标准。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六条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供水水质要求: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及上海市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供水水压要求:住宅楼内供水水压应满足用户正常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要。
(三)供水稳定性要求:供水系统应具有稳定性,能够满足住户用水需求,避免因过大用水峰值导致水压不稳定的情况。
(四)供水安全要求:二次供水系统应具备防止污水回流、防止污染扩散和细菌滋生的措施,确保供水的安全卫生。
(五)节能环保要求:设计应考虑输水管路的节能和节水设计,减少水的浪费,降低用水成本。
(六)维护保养要求:设备、管道等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方便清洁和维护,便于日常的操作和维修。
第七条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给水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二)供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
(三)消防水系统的设计。
(四)防污措施和防止污水回流的措施。
(五)水质监测和消毒设备的设计。
(六)水泵和水箱的选型和布置。
(七)管道保温和防爆措施。
(八)管道压力测试和管道变形测量。
(九)其他相关内容。
第三章施工要求第八条上海市住宅二次供水工程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二)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及上海市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https://img.taocdn.com/s3/m/67b981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1.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同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地质、环境等条件,并满足供水量、水质要求、二次供水管网总体布局等因素。
2.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技术。
3. 二次供水工程应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泵房的设计和施工、控制与保护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管道的敷设和安装、调试与验收、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等。
4. 应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安全运行管理,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故障排除、安全运行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CJJ140-201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原文。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33b06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4f.png)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1。
总则1.0。
1 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二次供水安全,提高我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水平,特制定《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二次供水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监督。
1.0。
3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0。
4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钢制压力容器》《电气控制设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住宅设计标准》《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2。
术语2。
0。
1 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当市政给水不满足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时,将城市供水经过储存、加压后,通过管道给水的方式.2.0。
2 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水箱、水泵、阀门、气压罐、电控装置、水处理设备、消毒设备、供水管道、泵房等设施.2.0.3 水箱通气管water tank vent pipe为使水箱与大气相通而设置的管道。
2.0。
4 水箱溢流管water tank overflow conduit为防止水箱内的水超出允许的最高水位而设置的放水管.2。
0.5 水箱泄水管water tank exhaust pipe为排空水箱内的水而设置的管道.2。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397cd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c.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1。
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
0。
3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的规定.1。
0。
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
1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2。
2 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 water supply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
3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2。
4管网叠压供水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2。
5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
6小时变化系数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
7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方案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56e146c175f0e7cd1377b.png)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P CJJ140—2010备案号J1011—2010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condary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2010-04-17发布2010-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水质、水量、水压;5.系统设计;6.设备与设施;7.泵房;8.控制与保护;9.施工;10.调试与验收;11.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天津市供水管理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天津市供水管理处(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100号;邮编:300070)。
本规程主编单位:天津市供水管理处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设备材料工作委员会重庆市供水管理处济南市城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青岛市供水管理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二次供水公司天津市华澄供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规程参加单位:上海瀚深水业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天津晨天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康宇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康天供水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利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华德仪表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迎五赵锂刘建华潘冠军偶炯民李强魏险峰赵亮刘西宝刘洪海周鹏李鹰周孝萱冯玉春郑海军孙守智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大群殷荣强刘志琪崔春明程宏伟涂正纯方玉妹谭明吴桢东赖举伟王瑞目次1总则 (1)2术语 (1)3基本规定 (1)4水质、水量、水压 (3)5系统设计 (3)5.1一般规定 (3)5.2系统选择 (4)5.3流量与压力 (5)5.4管道布置 (7)6设备设施 (8)6.1水池(箱) (8)6.2压力水容器 (9)6.3水泵 (9)6.4管道与附件 (10)6.5消毒设备 (12)7泵房 (12)8控制与保护 (13)8.1控制 (14)8.2保护 (15)9施工 (15)9.1一般规定 (15)9.2设备安装 (15)9.3管道敷设 (17)10调试与验收 (17)10.1调试 (17)10.2验收 (19)11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 (20)11.1一般规定 (20)11.2设施维护 (20)11.3安全运行管理 (21)1总则1.0.1为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卫生和社会公众利益,提高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64c2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f.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一、引言二次供水工程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系统,通常用于楼宇、商业综合体、学校等大型建筑物的供水。
本文档旨在规范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要求,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术语和定义•二次供水:指建筑物内自来水进入建筑物后,再经过处理和分配后供应给建筑物内部不同用途的水道系统。
•主供水系统:建筑物内自来水进入建筑物后的供水系统。
•水泵:用于提升水压,保证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
三、设计要求1. 供水水质•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保证供水安全卫生。
2. 供水压力•供水系统应保证各个供水点的压力稳定,满足各种用水需求,同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
3.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高效、节能、耐用等特点,确保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四、施工要求1. 施工工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道工序不可大意,确保施工质量。
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正确、牢固。
五、验收要求1. 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安全检查•验收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性。
六、运行与维护1. 运行指南•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指南正确使用供水系统,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2. 定期维护•对供水系统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七、总结二次供水工程是现代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供水系统,其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对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规程覆盖了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安徽省地方标准_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_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99e5669b6648d7c1c7464e.png)
安徽省地方标准《JB-200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0.3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规定。
1.0.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1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2.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3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2.4管网叠压供水 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5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6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35c673376baf1ffd4fad41.png)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secondary water supplyEngineering in TianjinDB29-69-2008J10369-2008主编部门:天津市供水管理处批准部门: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实施日期:2008年04月01日2008天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建科教[2008]149号签发人连选关于颁布《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二次供水安全,提高我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水平,天津市供水管理处等有关单位按照市建委《关于下达2006年建设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08]149号)要求,对《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8)为我市地工程建设标准,自2008年4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
原《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4)同时废止。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本标准由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标准由天津市供水管理处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
本标准由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征订和发行,任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印。
特此通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二00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前言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06年度建设系统第一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06]1078号的要求,对《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4)进行全面修订。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依据现行相关标准、规,对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论证,并充分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在反复研讨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天津市行政区域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二次供水技术要求。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8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8](https://img.taocdn.com/s3/m/b0eb524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5.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8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8),是国家标准规定的二次供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规范要求供水投入二次设施的水源要求、设备安装及性能要求、施工工艺要求、检测、测试及验收规范等,并要求做到水质满足国家标准和地区性技术规程的要求,施工过程做
到严格的安全管理。
一、水源要求
1、水源的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2、水源可以来自泥河、山涧、地下水及水库等;
3、水源地要规划选取干净、安全、饱和度高的水域;
4、有配套的调节、处理设施,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二、二次设施的设计及安装
1、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安装一级供水咨询管网,按照管网技术标准规定,采用硬料
支护管道,保证施工质量;
2、设置消毒、过滤、调节、检测设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根据容量和输送要求,合理安装管道、调节设施,以确保供水质量;
4、考虑水泵系统安全可靠操作,在施工现场安装水泵设备时,应安装电源检测设备。
三、二次供水工程施工
1、采用高级施工设备和新型材料,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应做到有序统筹,严格把控工期;
3、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安全负责人、监理人员、技术人员考核,确保工程质量;
4、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序及支护结构,确保符合要求;
四、检测、测试及验收
1、施工完工后,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安装完毕施工人员应完成各设备及阀门的润滑,对所有关键部件应进行试验;
3、进行投运前的水压检测和水质检测,确保系统能满足使用要求,并应符合国家、地方规定;
4、安装及调试后,需按规定完成安全性能验收,确保工程和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56c0b6f12d2af90342e664.png)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第一条为加强二次供水管理,保证水质、水压和安全供水,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天津市实施〈城市供水条例 > 办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生产、建设、清洗消毒、管理、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天津市供水管理处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二次供水是指:⑴通过二次供水设施的储存、加压,向用户给水或自用的行为。
⑵利用活性碳、反渗透、膜等技术,对自来水或其他原水做进一步深度净化处理后,通过管道或以其他形式向用户给水或自用的行为。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为保障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水箱(池)、水处理设备、气压罐、附属的管道、阀门、水泵机组及控制柜等。
第六条二次供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对主要二次供水设施实行准入管理。
第七条市供水管理处对在用的二次供水设施、从事自来水或其他原水深度净化处理的单位,以及专业清洗消毒单位实行常规检查与年检管理。
第八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高度超过国家规定水压标准的[公建高度超过供水管网服务压力0.12兆帕(12米)和居民住宅楼超过六层的 ],必须设置二次供水设施。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的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制造、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其设计、制造、施工除应符合GBJ15-88、GB50096- 1999、GBJ69-84、GBJ13-86、GBJ141-90国家规范、标准外,还应执行〈〈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设计标准》。
第十条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单位应在建设项目立项批准后的十日内到市供水管理处进行登记。
登记时应提交立项批复文件,领取〈〈二次供水申请登记表》。
第十一条市供水管理处对建设单位二次供水申请进行审核。
审核同意后,开据〈〈临时用水通知书》。
建设单位持〈〈临时用水通知书》到供水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供水企业要把建设单位二次供水申请登记纳入办理临时用水程序。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https://img.taocdn.com/s3/m/cc72fd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c.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是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它对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这项规程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对于提高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了解CJJ140-2019的背景和意义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的发布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供水领域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规范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CJJ140-2019应运而生。
通过对这项规程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规范对二次供水工程的要求,做好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2. CJJ140-2019对二次供水工程的要求CJJ140-2019对二次供水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在设计阶段,规程要求应充分考虑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合理选用管道、泵站等设备,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施工阶段,规程要求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在运行和维护阶段,规程要求应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排除故障,确保供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它对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这项规程,严格按照其要求做好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清洁、安全、稳定的供水需求。
总结:通过对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9的学习和理解,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只有深入学习规程内容,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二次供水工程的水平,确保城市供水系统的可靠运行。
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标准
![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63604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标准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是指在建筑物或小区内,经过二次供水工程建设后,开始向用户供应清洁、卫生、安全的饮用水。
为确保二次供水工程的完工通水质量和安全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与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1. 用水质量标准: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二次供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水质标准。
如PH值、浑浊度、余氯含量、致病菌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
2. 设备设施验收标准:二次供水工程的设备设施包括水泵、水箱、管道等,这些设备设施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例如,水泵的运行稳定性、水箱的密封性、管道的防腐性等都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3. 管道清洗和消毒标准:在二次供水工程完工前,应对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供水的卫生安全。
管道清洗和消毒的标准可以参考《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的相关要求。
4. 水质检测标准:为确保二次供水的水质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水质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余氯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检测方法和标准可以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GB 5749-2006)中的相关要求。
5.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标准:除了水质要求外,二次供水完工通水还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例如,应设置防止供水电源短路的漏电保护设施、建立供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等。
6. 完工验收标准:二次供水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水质合格、设备设施运行正常、供水工程符合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可以参考《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的验收标准。
7. 完工通知和资料标准:二次供水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用户发送完工通知,并提供完工资料。
完工通知和资料应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情况、管道布局图、水质检测报告等内容,以便相关部门和用户了解工程情况。
以上是与二次供水完工通水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工程建设方和相关部门在进行二次供水工程的完工通水时可以参考这些内容,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用户的用水需求。
二次供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次供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2873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二次供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二次供水是指将城市自来水厂供水管网输送的自来水,送至小区或者建筑物内的水箱后,再通过二次供水设备进行处理、加压、净化等工艺处理后,再供给用户使用的一种供水方式。
为了规范二次供水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对二次供水制定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强制性标准。
在二次供水领域,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城镇供水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等。
这些国家标准主要从水质、水压、管道材质、设备运行等方面对二次供水进行了规范,保障了二次供水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国家标准外,行业标准也是二次供水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经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对于某一特定行业的技术规范。
在二次供水领域,行业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93-2008)等。
这些行业标准主要从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设备选型等方面对二次供水进行了规范,保障了二次供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二次供水行业,提高二次供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二次供水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二次供水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二次供水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行为,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
总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为二次供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规范和指导,对于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推动二次供水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二次供水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认真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共同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二次供水服务。
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
![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309dd2e53a580216fcfe84.png)
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1 总则1.0.1 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0.3 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规定。
1.0.4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1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2.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3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2.4 管网叠压供水 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5 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6 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合肥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合肥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f9b19d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8.png)
合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Technical Direction ruleSecondary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in Hefei1总则1. 1目的和意义为了配合《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和《合肥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合肥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证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用户的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1. 2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监督管理的建设要求、技术要求、环境要求及验收规则。
适用于本市及所属县、镇行政区域范围。
1. 3基本要求二次供水设计应满足合肥市供水总体规划的要求。
二次供水设计时应到城市公共供水企业进行供水方案咨询。
二次供水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1. 4引用主要标准、规范和法规(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199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1-199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 )《气压给水设计规范》(CECS 76-1995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199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2001、9)《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9日国家建设部、卫生部第53号令)《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2007、1)《合肥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2007、4)2设计要求2. 1系统设计要求2. 1.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高层建筑,凡楼顶面层高超过16米的建筑(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都应设计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新版)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6b79d56f1aff00bed51e82.png)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secondary water supplyEngineering in Tianjin2008-02-28发布2008-04-01实施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secondary water supplyEngineering in TianjinDB29-69-2008J10369-2008主编部门:天津市供水管理处批准部门: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实施日期:2008年04月01日2008天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建科教[2008]149号签发人张连选关于颁布《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二次供水安全,提高我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水平,天津市供水管理处等有关单位按照市建委《关于下达2006年建设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08]149号)要求,对《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
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8)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08年4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
原《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4)同时废止。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供水管理处。
本标准由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标准由天津市供水管理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由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印。
特此通知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前言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06年度建设系统第一批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06]1078号的要求,对《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4)进行全面修订。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75f1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2.png)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1 总则1.0.1为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卫生和社会公众利益,提高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
1.0.3 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
2.0.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池(箱)、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设施。
2.0.3 叠压供水 addi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
2.0.4 引入管 service pipe, inlet pipe由城镇供水管网引入二次供水设施的管段。
3基本规定3.0.1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超过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时,必须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3.0.2 二次供水应遵循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的原则。
3.0.3 二次供水不得影响城镇供水管网正常供水。
3.0.4 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0.5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3.0.6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涉水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
3.0.7 二次供水设施应设有防污染措施。
3.0.8 二次供水设施应具备下列安全防范措施:1 二次供水设施应独立设置,并应有建筑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出入口应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二次供水工程建设标准
![二次供水工程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c78c5b52d380eb62946df2.png)
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标准一般规定1、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
2、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使用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方面的需求。
3、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住宅供水应计量到户,一户一表,,,全频同步调速控制泵组的流量增加或减少。
4、PLC 控制:控制系统应以 PLC 为核心进行设计,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快捷方便,应对泵房的其它外围设备和单体控制元件进行监控,PLC控制系统应按主控与分区两级设计。
5、节能高效: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
泵组内各泵并行运行、增压扩流时,不仅应考虑控制单台泵的高效运行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并网后的泵组的高效状态。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泵、电机以及变频器等设备的运行参数相互匹配,保证其运行均处于各自的高效工作运行区域内并能保持稳定工作。
6、对外通讯:泵组的自控系统设计应考虑提供远程控制信号通讯接口,设备现场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之间应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以满足泵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控制及远程数据传输等要求。
7、数据采集:泵组控制系统应能完成泵组各项运行参数以及其它状态数据的采集功能,并将数据存入PLC专用数据缓冲区内提供给远程上位机系统和其它控制单元调用。
8、安全防范:为了便于泵房的无人值守管理,应考虑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该系统可自动记录人员进出的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防止非法闯入。
当出现非法人,13、水质监测与保护:泵房应考虑配置水质余氯监测仪和浊度仪,可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
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水箱内水质,应实现储水实时更换。
建筑内饮用水系统应与非饮用水系统分开设置,住宅类用户的供水系统应与商业类用户分开设置。
14、入户压力控制:二次供水系统分区的入户压力不得超过 0.35 Mpa,宜以 7层为一个分区进行参考。
供水分区入户最高压力点超过0.35 Mpa时,应设置减压阀,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35 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0.3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规定。
1.0.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1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2.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3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2.4管网叠压供水 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5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6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7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8引入管 service pipe,inlet pipe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的管段。
2.9入户管 inlet pipe建筑物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水表的管段。
2.10竖向分区 vertical division block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2.11水头损失 head loss水通过管渠、设备等引起的能耗。
2.12 自灌 self-priming水泵启动时靠重力使泵体充水的引水方式。
3 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1.1 二次供水工程应独立设置,应和城市给水管网或居住小区的供水能力相匹配。
3.1.2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和节能要求,同时还应方便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和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3.2系统选择3.2.1二次供水系统采用形式的选择,一般可用水池加变频泵、叠压供水系统、泵加水箱的增压系统等。
高层二次供水还应有合理的竖向分区,不宜采用高能耗、一次加压后再利用减压阀分区降压供水的方式。
3.2.2 在城市给水管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管网叠压供水形式,其设计方案和所选设备须征求当地供水企业意见,并得到认可。
3.2.3 二次供水增压站的数量、规模、水压应结合居住小区规模、分期建设情况、建筑高度、建筑物的分布以及系统维护和安全运行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予以确定。
3.2.4 为保证居住小区供水的安全性,当使用二次供水的居住小区规模在3000人以上时,其二次供水室外管网宜成环状网,增压泵站与二次供水环状网的连接管不宜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连接管应能通过不小于70%的流量。
环状管网应设置阀门分段,分段数量按事故或检修时可承受的停水范围确定。
3.2.5 二次供水增压泵站的引入管宜从居住小区给水管网或市政供水管网单独引入。
3.2.6 二次供水竖向分区应根据二次供水形式,建筑物用途、建筑高度、使用要求、能耗、材料设备性能、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确定。
3.2.7 二次供水范围内,使用性质不同或水费单价不同的用水,应分系统分表计量。
3.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压3.3.1 生活用水量标准应按当地供水专业规划或人民政府规定执行,如当地人民政府没有具体规定,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3.3.2 居住小区二次供水室外管网的设计流量,应根据供水系统服务范围确定:a 当使用二次供水的居住小区规模在3000人及以下,且二次供水室外管网为枝状时,管道设计流量应根据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计算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b 当使用二次供水的居住小区规模在3000人以上,二次供水室外管网应为环状,其流量应根据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计算的最大时平均秒流量为节点流量;c 需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并归档备查。
3.3.3 二次供水设施引入管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网叠压直接供水的,设计流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b 经泵加压供水的贮水池调节流量,应按贮水池的设计补水量确定;c 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的,设计流量应按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确定。
3.3.4 二次供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6.4、3.6.5和3.6.6确定。
3.3.5 建筑物二次供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箱)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生活用水量。
3.3.6 二次供水住宅入户管,公称直径不宜小于20mm。
3.3.7 二次供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1采用。
3.3.8 二次供水各分区卫生器具的水压,一般不宜小于0.1Mpa。
3.3.9二次供水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
3.3.10管网叠压供水系统设计压力应考虑该处公共供水管网可利用水压,可利用水压数值由各地公共供水企业提供。
3.4水质标准及防水质污染3.4.1 二次供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3.4.2 管网叠压供水设施引入管上应设置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倒流防止器在2m/s流速时,水头损失不宜大于3m。
3.4.3 二次供水设施的贮水池(箱)应独立设置,不宜设置于室外,不得与消防用水或其他非生活用水共贮。
3.4.4 当二次供水贮水池(箱)的贮水在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消毒处理装置。
3.4.5 二次供水管道应避开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区域。
3.5 管材、配件及水表3.5.1二次供水工程管道的材质应根据供水压力、敷设场所条件和敷设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a 埋地管道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性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
可采用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PE管、不锈钢管等。
b建筑物内水表前宜采用钢塑复合管、涂塑钢管或衬塑钢管、薄壁不锈钢管及配件。
C 泵房内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的衬塑钢管或涂塑钢管及配件。
3.5.2 分户水表前的阀门宜采用全铜、铜芯或不锈钢阀门。
3.5.3二次供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a 环状管段,应设置分段阀门;b 从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c 入户管、水表前、后;d 自灌式水泵的吸水管;e 水箱的进、出水管、泄水管;f 自动排气阀、泄压阀、水锤消除器、压力表等附件前,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的前后。
3.5.4 管道上阀门应设置在易操作和方便检修的地方。
3.5.5 二次供水管网的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时,应设置减压装置。
3.5.6 二次供水水泵出水管后,应根据水泵扬程、管道走向、环境噪音要求等因素,设置水锤消除装置。
3.5.7 二次供水各分区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管网中有明显起伏且积聚空气的管段,宜在该段峰点设置自动排气阀或手动排气阀门。
3.5.8 二次供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管道过滤器:a 减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等阀件前;b 采用管网叠压方式供水的,其设备进水管处。
3.5.9 二次供水的住宅进户计量水表宜设置在建筑物的管道井内或公共部位的水表箱内。
3.5.10 当水表可能发生反转、影响计量时,应在水表后设止回阀。
3.5.11 管道井的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大小、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合理确定。
需进人维修管道的管井,其维修人员的工作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0.6m;管道井应每层设外开检修门,分层隔断。
管道井的井壁和检修门的耐火极限及管道井的竖向防火隔断应符合消防规范规定。
3.5.12 水表箱应设置在户外便于检修、读数不受曝晒、冻结、污染和机械损伤的地方。
3.6 管道布置3.6.1二次供水室外地下管道应设在便于检修和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的位置,尽量避免布置在车行道下3.6.2二次供水室外管道应远离污水管道,减少生活用水被污染的可能性。
供水管与污水管的最小水平净距为0.8m,交叉时供水管应在污水管上方敷设,最小垂直净距0.1m。
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保护措施。
3.6.3 二次供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3.7 增压设备、泵房3.7.1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水泵选择应遵守下列一般规定:a 应选择低噪声、节能型水泵;b 设计的最不利工况点应在水泵特性曲线高效区段的右端点;c 用水不均匀,流量变化大宜采用多台泵组合供水;d 若没有高位水箱,宜采用变频调速设备;e 应设置备用泵,备用泵型号应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一致;3.7.2 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充水。
3.7.3 存在下列条件之一的,不应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设施:a 城市给水管网可利用水头过低的区域;b 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水量、水压波动过大的区域;c 使用管网叠压给水设备对周边(现有或规划)用户用水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区域;d 供水保证率要求高、需要连续供水、不允许停水的用户;e 城市给水管网口径小于300mm的区域。
3.7.4 泵房应有单独隔间,通风良好,有排水措施。
3.7.5 泵房宜采用智能监控系统。
3.8贮水池(箱)3.8.1 生活用水贮水池设置应满足下列规定:a 贮水池(箱)的有效容积应按进水量与用水量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当资料不足时,居住小区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确定,单幢住宅楼宜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确定;贮水池的有效容积大于50m³时,宜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
b 池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0.6m;池顶设有人孔的池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应尽量留出人进出人孔的空间,池底宜架空,与地面的净距无管道敷设时不宜小于0.5m,有管道敷设时不宜小于0.8m;c 贮水池不宜毗邻电气用房和居住用房或在其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