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故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

太行山间一条人工修筑的引水渠,何以用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何以牵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情怀?何以吸引众多的参观者?又何以让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发出由衷的赞叹?《百家讲坛》节目今天向你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第一集

红旗渠概况

在河南省北部,有一个名叫林州市的县级市,原来林州市叫做林县,它的地图轮廓是南北长,东西宽,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北面紧邻河北省涉县,西面紧邻山西省平顺县。20世纪60年代,红旗渠就诞生在这里。

到过这里的人都知道,林县是个山区县,太行山主脉穿过林县全境。红旗渠就是在太行山上修建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它引的是属于海河水系的浊漳河的水,源头在相邻的山西省平顺县境内。整个工程1960年2月动工,1965年4月建成了全长70.6公里的总干渠,1966年4月建成了三条干渠,1969年7月完成支渠配套工程,至此工程全部竣工,前后历时10年。红旗渠渠道总长1500公里,灌溉土地54万亩。

红旗渠的工程量到底有多大?在太行山上修建红旗渠那是相当艰难的,逢山需要劈山凿洞,遇沟需要架桥。整个工程共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2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

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方1515.82万立方米。这个土石方的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把这些土石砌成一座宽两米、高三米的城墙,可以从哈尔滨延伸到广州。

缺水的苦难

大家知道,太行山是很险峻的,但是为什么林县人偏偏要从险峻的太行山半山腰修筑红旗渠呢?红旗渠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历史上兴修的水利工程大致有3个用途:饮水、灌溉、航运。大家看看,都江堰和郑国渠是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京杭大运河和灵渠主要是为了解决航运问题,京密引水渠、引黄济青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那么,红旗渠是那种用途呢?

红旗渠有双重功能:饮水和灌溉。那么,是什么原因竟至于让林县人在解放初期财力和物力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就要凭着一县之力就要修筑这么艰巨、宏伟的水利工程呢?

是缺水,严重缺水。缺水缺到什么程度呢?

从地质构造方面来说,太行山是断层山,在林县境内,这种断层表现得特别明显,太行山的几条余脉在林县境内又是由西向东倾斜、延伸。这种地质构造导致林县境内形如一个漏斗,形不成稳定、良好的隔水层和蓄水层,流水漏失严重。在林县境内,也有几条河流,但是由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河床纵坡大,流径都很短促,积水面积少。再说,这些河流都是季节河,汛期山洪

暴发成灾,冬春季节则往往是干涸无水,也成灾。即使在一些盆地地带,地下水埋藏也比较深,不利于开采。所以,林县缺水。

从气候方面来看,林县山高沟深,气候比较复杂,全年降水量分布及不均匀,七月、八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到80%,春、秋、冬季三个季节10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0%到40%。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

从历史上来说,林县干旱缺水的历史是很悲惨的。

新中国成立前,林县水源奇缺,灾害年年有,十年九不收,是个山穷、地穷、水穷、人穷的贫瘠山区县。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都是“人相食”,就是人吃人。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至今在林州部分农村还可以见到记载旱灾的石碑。

桂林镇桃科村盘峪自然村有一块立于清代光绪七年的石碑这样记载着这个村的悲惨历史:“光绪二年间,共计男女一百一十七口,自三、四年间,流离死亡,仅存男女十一口。斯时,尸骸有未葬而窃食者。此间北地有小窑,食人肉者,混迹其中,骸骨堆之如丘。其时米价每石十五串,麦价每石十三串,瓜秧、豆秧、玉米秆,皆备食用。花籽饼每个大钱五十文,树皮草根,或剥或刨,亦几殆尽。每一妇女十七八者,仅值三五百文。王姓祖居其庄,男女四五十口,自光绪三、四年间,流离饿死者,仅存三人

而已。”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旱灾,没有那种切肤的感受,但是仅看这些碑文,就可以感到当时的情景真是人间地狱,惨绝人寰。

林州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民国初年,任村镇桑耳庄村的300多户人家常年要到3.5公里远的黄崖泉去挑水吃,曾经因为挑水跌死、跌伤3个人。民国九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只剩下香火头那么粗,远近来这里挑水的越来越多,人们只能排长队等候。大年三十,老长工桑林茂老汉五更天就起来到黄崖泉等水,直到天黑才接满了一担水。新过门儿的儿媳妇王水娥心疼公爹,傍晚出村去接公爹。从公爹肩上接过担子,没走几步就被石头绊倒了,一担水倾了个净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在除夕夜悬梁自尽了。桑林茂老汉埋葬了儿媳妇,大年初一带着老伴和儿子翻过太行山,到山西逃荒去了。

采桑镇狐王洞村王老二家,儿媳妇洗衣服用水多了一些,婆婆看见心疼,说了儿媳妇两句,儿媳妇一气之下上吊自杀。就因为这事,王老二全家就搬了家,搬到了哪里呢?搬到了有水源的城郊乡桃园村。

因为缺水,很多山村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任村镇牛岭山村因为缺水,本村的姑娘纷纷嫁到山下,外村的姑娘又不愿意上山,解放初期,40岁以下的光棍汉就有30多个。茶店乡张大郊村73岁的老汉王白丑因为所住的地方缺水,打了一辈子光棍,邻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夭折了,王白丑把这个小姑娘的尸体埋起来,告诉他的族人说:“我死后,你们把我跟这个姑娘合葬,算是我娶

了媳妇了,在阴间我也好去见祖宗。”

因为严重缺水,老百姓在本地生活不下去了,有的就只有含泪离开故土,到外地去逃荒要饭。特别是二十世纪40年代初,林县连年大旱,加之发生蝗灾,日伪军又疯狂扫荡掠夺,林县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只好去逃荒。当时,全县外出逃荒的达1080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4%,饿死1650口人,占总人数的4.3‰。当时有一首民谣:“住在山里不提气,种着使死龙王地。弯腰弓脊干一年,临底逃荒上山西。饿死爹,饿死娘,卖了妻子和儿郎。剩下自己去讨饭,终究填到狗肚肠。”民谣令人心寒啊。

那么,到哪里去逃荒呢?到山西的多,因为翻过太行山就是山西省。当然也有跑到山西、河北的。今天,在山西省的晋东南和吕梁一带,就有很多林县移民,在长治市西南十多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叫林移村,意思是林县移民村,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自林县横水、城关、合涧等地的25户难民逃荒到这里,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草滩的地带落脚栖身,村里现在的人口已经有900多口人;在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附近有一个林县移民巷,有林县移民300多人;在陕西西安市东关正街还有一个林县移民大院,现在成了一个小区,小区里有林县移民近二百人。他们都是被水逼上逃荒路后,流落到这里的。

因为水缺贵如油,长期以来林县人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习惯,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过年过节、赶庙会、走亲戚等特殊情况时才洗洗手脸、衣服。洗手脸也往往是全家人共用一个脸盆,舀到里面一点点水,大人洗了小孩洗,洗罢还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