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ppt
合集下载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课件
企业A的风险分级管控案例
01
02
03
04
风险点识别
企业A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 、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
识别出主要风险点。
风险评估
运用LEC等方法对风险点进行 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 控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加
强培训等。
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控制措施实施
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隐患排查与治理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隐患治理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管理,采取整改、限期整改、严重整改等不同措施进行治理。
05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案例分析
企业B的隐患排查治理案例
隐患排查
企业B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等方式,全面排查各类隐患。
隐患评估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评估,确 定隐患等级。
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等级,制定相应的治 理措施,如立即整改、限期整 改等。
隐患治理效果评估
对治理后的隐患进行复查,确 保治理效果。
企业C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经验分享
风险评估
总结词
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和风险 点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的过程,通过 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LEC 法等,通过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 级,为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 依据。Βιβλιοθήκη 风险控制措施总结词
《双重预防机制》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
目 录
•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流程 •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践案例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旨在通 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有效预防各类 事故的发生。
概念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系统性的安全管 理方法,强调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 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和管控,同时 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治理, 以保障生产安全。
定期更新风险信息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和事故案例的分析,定期更新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信息,确保风险信息的准 确性和时效性。
持续改进风险管控
针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和优化风险管控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 的管理水平。
03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
01
02
03
定期排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安 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
持续改进
将检查与改进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断优化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提高
其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
整改与优化
针对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 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同时对管控措 施进行优化和完善。
监督与考核
建立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双重预 防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总结与提高
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
企业B的双重预防机制实践
优化流程
企业B不断优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 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双重预防机制的高效运行。
企业C的双重预防机制实践
完善制度
企业C注重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目 录
•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 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流程 •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践案例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旨在通 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有效预防各类 事故的发生。
概念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系统性的安全管 理方法,强调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 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和管控,同时 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治理, 以保障生产安全。
定期更新风险信息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和事故案例的分析,定期更新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信息,确保风险信息的准 确性和时效性。
持续改进风险管控
针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和优化风险管控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 的管理水平。
03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
01
02
03
定期排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安 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
持续改进
将检查与改进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断优化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提高
其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
整改与优化
针对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 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同时对管控措 施进行优化和完善。
监督与考核
建立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双重预 防机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总结与提高
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
企业B的双重预防机制实践
优化流程
企业B不断优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 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双重预防机制的高效运行。
企业C的双重预防机制实践
完善制度
企业C注重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安全双重防控体系PPT课件
2016年10月9日,印发《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 防机制的意见》
2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安全生 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7年1月起,各省(市)、自治区制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 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
2017年至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 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行
学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 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04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构建流程
成立工作机构
培训人员
事风险辨识Fra bibliotek故 变
开展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化
风险分级
编制风险清单
隐患
运行风险分级管控
排查
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评估
持续改进
2019年,各省(市)、自治区在所有安全生产行业全面推行
2.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的提出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
学校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
学校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
4
我国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道防线
5
02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 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
12
3. 隐患清单
学校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以条理化的形 式对相关管理活动的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一条条清晰明细的罗列 出管理内容或控制要点的所有不符合项,简单、方便、快捷的反映 出动态化的管理痕迹,并能追溯整个管理过程的来龙去脉,更能体 现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开放度和清晰度。
4. 隐患治理
2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安全生 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7年1月起,各省(市)、自治区制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 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
2017年至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 试点工作并逐步推行
学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 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04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构建流程
成立工作机构
培训人员
事风险辨识Fra bibliotek故 变
开展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化
风险分级
编制风险清单
隐患
运行风险分级管控
排查
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评估
持续改进
2019年,各省(市)、自治区在所有安全生产行业全面推行
2.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的提出
学校安全双重预防
学校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
学校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
4
我国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三道防线
5
02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 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 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
12
3. 隐患清单
学校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以条理化的形 式对相关管理活动的内容进行细化、量化,一条条清晰明细的罗列 出管理内容或控制要点的所有不符合项,简单、方便、快捷的反映 出动态化的管理痕迹,并能追溯整个管理过程的来龙去脉,更能体 现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开放度和清晰度。
4. 隐患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PPT课件
安全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05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国家法律法规框架梳理
01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确立了安全生产的法律地位,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 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与调查处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 相关权益。
背景
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重预防机制应 运而生。
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企业可以更加全面地 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和 治理隐患,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国家和地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必要手段。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
汇报人:XXX 2024-03-12
目录
•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 • 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生产中应用 •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 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类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 的企业。
适用对象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 人员、维修人员等,需要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 产。
05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国家法律法规框架梳理
01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确立了安全生产的法律地位,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 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与调查处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 相关权益。
背景
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 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重预防机制应 运而生。
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企业可以更加全面地 识别、评估和控制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和 治理隐患,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符合国家和地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必要手段。
双重预防机制专题培训
汇报人:XXX 2024-03-12
目录
•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 •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 • 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生产中应用 • 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解读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 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类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 的企业。
适用对象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 人员、维修人员等,需要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 产。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PPT
汇报人:XX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PPT大纲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03
风险分级管控
04
隐患排查治理
05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与运行
06
双重预防机制的推广与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推广策略与措施
制定宣传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
示范引领: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示范引领,推广成功经验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培训与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培训和考核
应用领域与范围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类企业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行业领域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社会公众
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贡献与价值
减少事故发生:双重预防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
提升企业形象:实施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加企业的社会认可度。
排查结果的处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隐患治理的措施与要求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和标准
建立隐患台账和档案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评估
及时整改和消除隐患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与考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督方式: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督查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PPT大纲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03
风险分级管控
04
隐患排查治理
05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与运行
06
双重预防机制的推广与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推广策略与措施
制定宣传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
示范引领: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示范引领,推广成功经验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培训与教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双重预防机制的培训和考核
应用领域与范围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类企业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各行业领域
双重预防机制适用于社会公众
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贡献与价值
减少事故发生:双重预防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
提升企业形象:实施双重预防机制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加企业的社会认可度。
排查结果的处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隐患治理的措施与要求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和标准
建立隐患台账和档案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评估
及时整改和消除隐患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与考核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督方式: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督查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ppt课件
7
0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8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9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询问交谈
step1
确定危险源(风险点)
主要方法
获取外部信息
事故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 性分析
查阅相关 记录
现场观察
作业危害分析
安全检查表
目前国内风险识别方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和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两种,安全检查表法(SCL)主要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作业危害
分析法(JHA)是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
为进行识别。
10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1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缩写SCL)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系统中已知的 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 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 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 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 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 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 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 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5
01
为什么建立双预防体系?
➢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 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0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8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9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询问交谈
step1
确定危险源(风险点)
主要方法
获取外部信息
事故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 性分析
查阅相关 记录
现场观察
作业危害分析
安全检查表
目前国内风险识别方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和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两种,安全检查表法(SCL)主要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作业危害
分析法(JHA)是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
为进行识别。
10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1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缩写SCL)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系统中已知的 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 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 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 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 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 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 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 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5
01
为什么建立双预防体系?
➢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 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一、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
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 对安全工作仍大量存在:
认不清,传统经验管理 想不到,没有风险意识 管不好,没有针对性措施
安全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新的形势和任务带来新的 机遇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新的压力和挑战,如城市 化快速发展带来新挑战,大工业化生产带来风险集聚,新 产业新业态提出新要求等。
遏制重特大事故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二、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思路
(一)构筑“两道防火墙”
一是管控风险(治本):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 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 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
二是治理隐患(治标):以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为 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 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二)安全风险的分级
安全风险共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 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风险分级,主要结合所辨识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危害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等级。 其中,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 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大 小和程度。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52 1932
2890
2699
2283
2248
2342
1928
2277 1872
2188 1861
1634 13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双重预防机制》PPT课件讲义
旬检组织: 分管副矿长
记录: 做好旬检记录(包括影像资料 、会议记录、检查记录等)
旬检频次: 一次
旬检报告
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旬检内容: 对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 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 一次检查分析
定期进行检查
现场检查:按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执行煤矿领导带班制度,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双重预防机制要达到的安全绩效: 1.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 2.预防、减少隐患(含三违)的发生; 3.提高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的安全素质,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最 终让岗位员工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4.符合新标准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
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 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 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
4.4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图
风险辨识: 主要设施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 时,对设施设备运行以及新材 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现场操作 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专 项辨识
组织辨识: 机电副矿长组织 相关业务科室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因素、级 别及可能导致的危害性进行综 合辨识评估
风险点闭合、 建档
领导带班下井记录
跟踪督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 施落实情况记录
交接班记录
检查问题落实单
煤炭厅293号文要求
➢ 风险点的排查 ➢ 针对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 ➢ 风险分级 ➢ 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管控措施 ➢ 风险预警 ➢ 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 风险数据库建设 ➢ 信息化系统建设等
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知识培训-PPT课件
验收销号
整改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销号,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闭环管理
从隐患排查、治理到验收销号,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 续性。同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 总结经验教训。
双重预防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05
应用
现场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危险源辨识
结合企业实际,对发生的典型事故案 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事故原因,总 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 辨识,评估其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 查治理台账,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 整改,确保生产现场安全。
员工培训与教育实施策略
风险评估
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 相结合的方式,对识别出 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评估方法
包括安全检查表、预先危 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 响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 分析等。
风险分级标准及管理措施
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 为不同等级,如重大风险、较大
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2
及时总结经验
对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 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深刻反思教训
对发生的事故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 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开展经验交流
组织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借 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安 全管理水平。
整改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销号,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消除。
闭环管理
从隐患排查、治理到验收销号,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 续性。同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 总结经验教训。
双重预防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05
应用
现场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危险源辨识
结合企业实际,对发生的典型事故案 例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事故原因,总 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 辨识,评估其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
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 查治理台账,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及时 整改,确保生产现场安全。
员工培训与教育实施策略
风险评估
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 相结合的方式,对识别出 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
评估方法
包括安全检查表、预先危 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 响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 分析等。
风险分级标准及管理措施
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 为不同等级,如重大风险、较大
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总结反思经验教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2
及时总结经验
对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 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深刻反思教训
对发生的事故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 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开展经验交流
组织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借 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安 全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项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
第3项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GB 13690-92) 第1类 爆炸品 表A1
5.13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
燃烧爆炸。
序 号
品名
5.57 撞击、摩擦、振动有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其中:无防护; 防护不当;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 强度不够;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维修、调整不良;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 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声能和生物能
能量意外释放论
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 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能量意外 释放论提醒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 换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防止能量的意外逸出 或释放。
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 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
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 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即,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故。
工程完整性 安全系统不足而且无法工作、修改不当且修 改后未进行分析
恢复系统失效: 放空系统洗涤器能力不足
装置出现危险故障 放空系统洗涤器能力不足,温度压力指示器 故障
管理控制 目标、责任不明确 对修改的管理不当而且未选择安全的工艺流 程 缺乏安全训练和技术经验 无应急计划
第一部分 能量意外释放论
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 量失去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 放,表明发生了事故。
5.110燃有烧别毒爆名或炸其危(蒸险气或分。有结子毒构式。式)
主(次) 危险性
类别
危险特 性
标志
4
2,4,6-三硝基苯胺 2,4,6
苦基 胺
NH2C6H2(NO2)3
爆炸性
5.13,5 .57, 5.110
1
1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含水≥15%或含钝
感剂)
黑索 金、 旋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
C3H6N3(NO2)3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 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 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1、分析材料性质 2、生产工艺和条件 3、利用系统安全分析 方法
1、分析材料性质
按《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 分为8类,共21项。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
第1类 爆炸品 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
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 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 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 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 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 物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1项 易燃气体,如: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等。
2
第2项 不燃气体(无毒、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2
如:压缩空气、氮气等。
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
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如:钠、钾等。
4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
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
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
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
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
(1).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 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 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T13861-2009),分为4大类,191个小类。 4大类为: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 通风不良;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与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三、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人的因素—29类; •物的因素—102类; •环境因素—49类; •管理类—11类;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7类)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0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80类)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类)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9类)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类)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类)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类)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类)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 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 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 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 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 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 故等状态。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 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 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 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 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5.1
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
钾等;
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
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
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5.2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剧毒品
第2项 有毒品
第3项 有害品
6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这使得事故预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是有预谋的.
能量意外释放论:
1)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 量释放。
2)所有的伤害(或损坏)都是因为
• 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 过量的能量;
•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 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 因。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3 有害因素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 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 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 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 控制状况;
3)事故发生时,在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人体 (或结构)能否受到伤害(或损坏),以及伤 害(或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
作用于人体(或结构)的能量的大小,
能量的集中程度,
人体(或结构)接触能量的部位,
能量作用的时间和频率等。
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
如:丁醇(闪点为35℃)
氯苯(闪点为28℃)等。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爆炸性 (有毒)
5.13,5 .57, 5.110
1
(26)
2、典型工艺(过程)的危险因素 物料输送
●气体 超压 爆炸(安全装置) 静电 火灾爆炸(流速、接地) 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 火灾、爆炸
●液体 静电(流速、接地)
第2项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
第3项 其它腐蚀品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GB 13690-92) 第1类 爆炸品 表A1
5.13 遇明火、高热会引起
燃烧爆炸。
序 号
品名
5.57 撞击、摩擦、振动有
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其中:无防护; 防护不当;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 强度不够;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维修、调整不良;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 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声能和生物能
能量意外释放论
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 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能量意外 释放论提醒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 换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防止能量的意外逸出 或释放。
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 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
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 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是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即,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 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故。
工程完整性 安全系统不足而且无法工作、修改不当且修 改后未进行分析
恢复系统失效: 放空系统洗涤器能力不足
装置出现危险故障 放空系统洗涤器能力不足,温度压力指示器 故障
管理控制 目标、责任不明确 对修改的管理不当而且未选择安全的工艺流 程 缺乏安全训练和技术经验 无应急计划
第一部分 能量意外释放论
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 量失去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 放,表明发生了事故。
5.110燃有烧别毒爆名或炸其危(蒸险气或分。有结子毒构式。式)
主(次) 危险性
类别
危险特 性
标志
4
2,4,6-三硝基苯胺 2,4,6
苦基 胺
NH2C6H2(NO2)3
爆炸性
5.13,5 .57, 5.110
1
14
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含水≥15%或含钝
感剂)
黑索 金、 旋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
C3H6N3(NO2)3
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 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 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1、分析材料性质 2、生产工艺和条件 3、利用系统安全分析 方法
1、分析材料性质
按《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 分为8类,共21项。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
第1类 爆炸品 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
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 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 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 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 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 物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1项 易燃气体,如: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等。
2
第2项 不燃气体(无毒、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2
如:压缩空气、氮气等。
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
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如:钠、钾等。
4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
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
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
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
一.危险有害因素定义
(1).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 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 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1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T13861-2009),分为4大类,191个小类。 4大类为: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 通风不良;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第二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与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三、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几个方面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人的因素—29类; •物的因素—102类; •环境因素—49类; •管理类—11类;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7类)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0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80类)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类)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9类)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5类)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类)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类)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3类)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 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 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 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 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 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 故等状态。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 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 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 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
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 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5.1
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
钾等;
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
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
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5.2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剧毒品
第2项 有毒品
第3项 有害品
6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这使得事故预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是有预谋的.
能量意外释放论:
1)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 量释放。
2)所有的伤害(或损坏)都是因为
• 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 过量的能量;
•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 息、淹溺等)。
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 因。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3 有害因素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 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 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 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 控制状况;
3)事故发生时,在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人体 (或结构)能否受到伤害(或损坏),以及伤 害(或损坏)的严重程度如何,取决于
作用于人体(或结构)的能量的大小,
能量的集中程度,
人体(或结构)接触能量的部位,
能量作用的时间和频率等。
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
如:丁醇(闪点为35℃)
氯苯(闪点为28℃)等。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2010 .7 .16”原油储备罐陆地 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入海。
爆炸性 (有毒)
5.13,5 .57, 5.110
1
(26)
2、典型工艺(过程)的危险因素 物料输送
●气体 超压 爆炸(安全装置) 静电 火灾爆炸(流速、接地) 泄漏 中毒(密封、防腐、防疲劳断裂) 火灾、爆炸
●液体 静电(流速、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