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7-过盈连接

7-过盈连接
d
3)同时承受轴向载荷与扭矩
d2
沿轴向和周向都不产生滑移。
d
径向压力p应满足:
p
F
2


2T
2

d
dlf
2、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由材料力学厚壁圆筒可知,
d 潘存云教授研制
1
最小过盈量:
min

pd

C1 E1

C2 E2
103
其中:E1、E2—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孔公差带
δma x δmi n
基孔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轴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3、过盈连接的强度计算
● 连接的强度 (选择标准 过盈量及径向力) ;
● 连接件本身的强度。
过盈连接装配后,包容件 胀大,被包容件缩小。
在包容件上将产生周向拉 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在被包容件上则产生周向 压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min min 0.8(Rz1 Rz2 )
Rz1 、Rz2 —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配合表面上微观 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单位为: 微米。
根据计算得到的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选择一个标准过盈量配合代号。
轴公差带
应注意尽量选择优先配合代号。
最小过盈量:δmin = 轴min - 孔max 最大过盈量: δmax = 轴max - 孔min
圆锥面过盈连接在机床主轴的轴端上应用比较 普遍。装配时,借助转动端螺母并通过压板施力 使轮毂作微量轴向移动以实现过盈连接。 优点:定心性好,装拆方便,压紧程度容易调整, 配合表面不宜擦伤,传递载荷大,尤其是适用于大 型被连接件。 缺点:对配合面的精度要求高,加工成本大。

轴过盈联接计算

轴过盈联接计算

0.112 mm 孔7级,轴6级 <0.172 =δ min 0.079 0.000011 合格 合格
H7/s6 (推荐配合) [δ max]=0.117-0= 0.117 最大过盈 [δ max] [δ min]=0.092-0.04= 0.052 最小过盈 [δ min] 热装法,装配温度计算 △ ɑ 手册第2册5-236页,表5-4-7 手册第2册5-236页,表5-4-6
emin=eamin+eimin
320000 N 140 mm 84 mm 27.21 MPa 255 mm 140 mm 0.55 0 235 MPa 490 MPa 206000 MPa 210000 MPa 0.25 0.3 2.11 0.7 0.039 mm 0.013 mm 0.052 mm 0.052 mm 0.384 0.5 90.35 MPa 245 MPa 90.35 MPa 0.130 mm 0.042 mm 0.172 mm
热装的最小间隙 包容件的线膨胀系数
装配环境温度 包容件加热温度 涨缩法过盈的磨擦因数 计算[Pfmin] 压入力 压出力
t t2 μ [Pfmin] Fxi Fxa
常温 t2=([δ
20 度
max]+△)/(ɑadf)+t
147.27 度 0.14 27.33 141288.65 N 183675.24 ~ 183.68 ~ 211933 N 211.933 KN
sa si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 Pfmin=F/DLf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 qa=df/da 实心轴为0 材料Q235 材料35CrMo 材料Q235 材料35CrMo 材料Q235 材料35CrMo Ca=(1+qa^2)/(1-qa^2)+va,也可查表 设计手册2册5-235页,表5-4-5 eamin=Pfmin*df/Ea *ca eamin=Pfmin*df/Ei *ci δ

机械设计7过盈连接

机械设计7过盈连接
用于联接要求高、 载荷较大的场合。
四、过盈联接的设计计算(Study by yourself)
已知载荷,计算所需的压力和过盈量; 选定过盈量,校核联接和零件的强度。 装拆压力计算。 装配温度计算。 胀大量和缩小量计算。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不产生轴向滑移的条件:F≤Ff =Apf=dlpf
压入法装配 δmin=Δmin+2u
=Δmin+0.8(Rz1+Rz2)
2u——配合面被擦去部分的高度之 和,μm
Rz1 、 Rz2—— 配 合 表 面 微 观 不 平 度 的十点高度,μm
3、强度计算 一是联接的强度; 二是联接零件本身的强度计算
①、由最大δmax求得最大pmax
pmax
d (C1
d
2 d12 2d 2
s1
包容件内表层: 4、装拆压力
pmax
d
2 2
d
2
3d
4 2
d
4
s2
最大压入力发生在压入终了时
Fi= f π d l pmax 最大压出力发生在压出开始时
Fo=(1.3~1.5)Fi =(1.3 ~1.5)f π d l pmax
5、温差法装配的装配温度
包容件加热温度t2
二、过盈配合联接的工作原理
轴径d1大于孔径d 特点:构造简单
定心性好 承载能力高 在振动下能可靠工作 装配困难。
三、 过盈联接的装配方法
1、压入法 利用压力机直接把被包容件 压入包容件,在压入过程中, 配合表面微用观于不被平联度接的件峰的尖配会 受到擦伤或合压尺平寸。和过盈量不 大的场合。
2、温差法 加热包容件(或冷却被包容件)。

7-过盈连接

7-过盈连接

d 2 d12 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1 2 2 1 d d1
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d 22 d 2 C2 2 2 2 d2 d
μ1 、μ2—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当采用温差法装配时,最小有效过盈量:
min min
当采用压入法装配时,考虑配合表面的微观峰尖将 被擦去或压平一部分,这时最小有效过盈量:
当选用压入法进行装配时,计算最大压入力和压出力:
最大压入力: Fi =fπdlpmax 最大压出力: F0 =(1.3~1.5) Fi = (1.3~1.5) fπdlpmax
由 min C1 C2 3 p d 10 得: E E 2 1
pmax
max
A A-A d
A
曲轴过盈连接组件
二、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 工作原理:孔与轴配合中,轴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 尺寸,两者装配后产生径向变形使配合面间产生很 大的压力,靠配合面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载荷。
过盈量:轴的尺寸减去孔的尺寸。
装配方法: 压入法 温差法 加热包容件 冷却被包容件
当配合面为圆柱面时,温差法能获得较高的摩擦 力或力矩,而压入法会擦伤配合表面。
轴公差带 δmax
孔公差带
δmin
基孔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轴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3、过盈连接的强度计算
● 连接的强度 (选择标准 过盈量及径向力) ;
● 连接件本身的强度。 过盈连接装配后,包容件 胀大,被包容件缩小。 在包容件上将产生周向拉 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在被包容件上则产生周向 压应力和径向压应力。 (1)连接零件为塑性材料时的强度计算

金属零件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金属零件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金属零件过盈配合计算公式一、引言。

金属零件的过盈配合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配合方式,通过过盈配合可以实现零件的连接和固定。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尺寸和要求来计算过盈配合的尺寸,以确保零件能够正常使用。

本文将介绍金属零件过盈配合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过盈配合的定义。

过盈配合是指装配时,轴与孔的配合尺寸,轴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

在装配时,轴件和孔件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轴件能够紧固在孔件中。

过盈配合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零件连接,例如需要抗震、抗扭转等特殊要求的零件。

三、过盈配合的计算公式。

1. 过盈量的计算。

过盈量是指轴的尺寸与孔的尺寸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公差等级来表示。

过盈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过盈量 = 轴的最大尺寸孔的最小尺寸。

其中,轴的最大尺寸和孔的最小尺寸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公差等级来确定。

2. 紧配量的计算。

紧配量是指轴与孔的配合尺寸,即轴的最大尺寸与孔的最小尺寸之间的差值。

紧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紧配量 = 轴的最大尺寸孔的最小尺寸。

紧配量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精度配合,例如需要精密传动的零件。

3. 松配量的计算。

松配量是指轴与孔的配合尺寸,即轴的最小尺寸与孔的最大尺寸之间的差值。

松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松配量 = 轴的最小尺寸孔的最大尺寸。

松配量通常用于要求较低的精度配合,例如需要便于拆卸的零件。

四、过盈配合计算的注意事项。

1.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过盈量。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确定过盈量。

过大的过盈量会导致装配困难,过小的过盈量则会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过盈量。

2. 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

在过盈配合的计算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

在高温环境下,材料会膨胀,而在低温环境下,材料会收缩。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温度来确定过盈量。

3. 考虑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在确定过盈量时,还需要考虑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过大的过盈量会导致装配困难,而过小的过盈量则会影响零件的拆卸。

过盈配合计算原理

过盈配合计算原理

过盈配合压装压力参数制定方法目的过盈连接是生产中常使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制定过盈连接计算规范是要保证正常生产和研发过程使用正确的压力来连接料件,是装配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最终满足生产和客户的需求,为此,制定本规范。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计算金属件,及金属件与非金属件连接的过盈计算内容过盈连接是利用零件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

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或者紧配合连接过盈连接的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靠地工作,对轴削弱少。

缺点: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

过硬连接的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者座孔的连接等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B的被包容体压入内径dA的包容件中(图1.1a)。

由于配合直径间有△A +△B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以便产生一定的径向压力。

当连接承受轴向力F (图1.1b)或转矩T(图1.1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

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入的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的受到擦伤或压平,因此降低了连接的紧固性。

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倒锥,并对配合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者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又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连接。

加热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点-1940℃)或者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沸点-790℃)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的损伤,当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

因此,为了保证多次拆装后仍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卸,并减少配合面的擦伤。

轴孔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轴孔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轴孔过盈配合计算公式轴孔过盈配合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

在机械装配中,轴和孔是常见的零件组合形式,而轴孔过盈配合就是通过在轴和孔的配合面上制造一定的过盈量,使得轴与孔之间形成紧密的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中。

在进行轴孔过盈配合计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轴孔过盈配合中,轴的直径称为基准直径,孔的直径称为基准孔径。

过盈量是指轴的最大直径和孔的最小直径之间的差值。

过盈配合分为高过盈、中过盈和低过盈,具体取决于过盈量的大小。

那么,如何计算轴孔过盈配合的公式呢?一般来说,轴孔过盈配合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分别是最大过盈量公式和最小过盈量公式。

这两个公式分别用于计算高过盈和低过盈情况。

对于高过盈配合,最大过盈量公式如下:最大过盈量 = 轴的最大直径 - 孔的最小直径对于低过盈配合,最小过盈量公式如下:最小过盈量 = 轴的最小直径 - 孔的最大直径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轴孔过盈配合的过盈量。

过盈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轴和孔的配合紧密程度,过盈量越大,配合越紧密。

在实际应用中,轴孔过盈配合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

一般来说,根据设定的过盈配合等级和公差等级,可以确定轴和孔的基准直径和基准孔径,从而计算出过盈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装配与拆卸的便利性等因素。

在进行轴孔过盈配合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确保所选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其次,要对所得到的过盈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以满足实际需求。

最后,要进行充分的验证和测试,确保轴孔过盈配合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轴孔过盈配合的计算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过盈量,可以实现轴和孔之间的紧密连接,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测试,以确保轴孔过盈配合的质量和性能。

7.过盈联接

7.过盈联接

被 包容件
pmax
d 2 d12 B1 2d 2 2 ~ 3
B1 、B2—分别为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强度极限。
4、过盈连接的最大压入力、压出力
当选用压入法进行装配时,计算最大压入力和压出力:
最大压入力: Fi =fπdlpmax 最大压出力: Fo (1.3~1.5) Fi = (1.3~1.5) fπdlpmax
第7章 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
§7-4 过盈连接
Fr
向心轴承
§7-4 过盈连接
一、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 作用: 利用被连接件间的过盈配合直接连接在一起, 又叫紧配合连接。 优点: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能承受 冲击载荷,对轴削弱少。 缺点:装配困难,对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高。 应用:主要用于轮圈与轮芯、轴与毂孔、滚动轴承的 装配连接。
max 0 t0 被包容件冷却温度: t1 3 1d 10
其中: △0---为了避免配合表面互相擦伤所需要最小间隙;
α1 、α2 -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材料的膨胀系数; t0 –-环境温度。
第7章 过盈连接 机械设计作业集① 7-4、7-5 (7-17)
潘存云教授研制
d1
C1 C2 3 最小过盈量: min pd 10 E E 2 1 其中:E1、E2—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d 2 d12 1 C1—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C1 2 2 d d1
C2—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2 d2 d2 C2 2 2 2 d2 d
圆锥面过盈连接在机床主轴的轴端上应用比较
普遍。装配时,借助转动端螺母并通过压板施力 使轮毂作微量轴向移动以实现过盈连接。 优点:定心性好,装拆方便,压紧程度容易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提高扩展内容第15章连接设计1.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教材15. 4节简单介绍过盈连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鉴于此连接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特作如下扩展,供读者参考。

1. 1过盈连接的特点及应用过盈连接是利用连接零件间的过盈配合来实现连接的。

这种连接也叫干涉配合连接((((((紧配合连接或。

(((((过盈连接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在冲击载荷下能可黑地工作、对轴削弱少。

其主要缺点为配合面的尺寸精度高、装拆困难。

过盈连接主要用于轴与毂的连接、轮圈与轮芯的连接以及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的连接等。

本节仅介绍圆柱面的过盈连接。

1.2圆柱面过盈连接的设讣讣算(1)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1)过盈连接的丄作原理过盈连接是将外径为dd的被包容件压入内径为的包容件中(图1. la)。

由于配合BA直径间有的过盈量,在装配后的配合面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径向压力。

当连接,A, ,B承受轴向力F(图1. lb)或转矩T(图1. lc)时,配合面上便产生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矩以抵抗和传递外载荷。

d-a)圆柱面过盈连接b)受轴向力的过盈连接c)受转矩的过盈连接图1.1圆柱面过盈连接的工作原理2)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过盈连接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和温差法。

((((((压入法是利用压力机将被包容件直接压入包容件中。

由于过盈量的存在,在压d-入过程中,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峰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擦伤或压平,因而降低了连接的紧固性。

在被包容件和包容件上分别制出如图1.2所示的导锥,并对配合表面适当加润滑剂,可以减轻上述擦伤。

温差法是加热包容件或(和)冷却被包容件,使之既便于装配,乂可减少或避免损伤配合表面,而在常温下即达到牢固的连接。

加热是利用电加热,冷却采用液态空气(沸00点为-副194C)或固态二氧化碳(乂名干冰,沸点为-79C)。

温差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固持力,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大的连接;冷却法则常用于配合直径较小时。

过盈连接的应用实例见图1. 3及1. 4o山于过盈连接拆装会使配合面受到严重损伤,半装配过盈量很大时,装好后再拆开就更加困难。

因此,为了保证多次装拆后的配合仍能具有良好的紧固性,可采用液压拆卸,即在配合面间注入高压油,以涨大包容件的内径,缩小被包容件的外径,从而使连接便于拆开,并减小配合面的擦伤。

但采用这种方法时,需在包容件和(或)被包容件上制出油孔和油沟,如图1.4所示。

丿―Md图1.2过盈装配的导向结构图1.3曲轴过盈连接组装件图1.4轴与轴承、齿轮的过盈连接及拆开时用的注油螺口管道(2)过盈连接的设计计算过盈连接讣算的假设条件是:连接零件中的应力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即轴向应力,,0),应变均在弹性范围内;材料的弹性模量为常量;连接部分为两个等长的厚壁 Z 筒,配合面上的压力为均匀分布。

主要用以承受轴向力或传递转矩,或者同时兼有以上两种作用(个别情况过盈连接也用以承受弯矩)。

由前述工作原理可知,为了保证过盈连接的工作能力,强度计算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已知载荷的条件下,计算配合面间所需产生的压力和产生这个压力所需的最小过盈量;另一方面是在选定的标准过盈配合下,校核连接的诸零件(如轮圈与轮芯、轮毂与轴等)在最大过盈量时的强度。

如采用胀缩法装配时,还应算出加热及冷却的温度。

此外,须算出装拆时所需的压入力及压出力。

必要时还应算出包容件外径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的缩小量。

现分述于后。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应力P过盈连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应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类型不同而异的。

A.传递轴向力F当连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1.1b),应保证连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

亦即当径向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F轴向摩擦阻力,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f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d,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f,配合长度为1,则F,, dlpf fF,F因需保证,故fFp, (1.1) ,dlfB.传递转矩T当连接传递转矩T时(图1.1c),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

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M 矩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f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配合尺寸同前,则d Mdlpf,, f2M,T因需保证,故得fT2p, (1.2) 2, dlf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山实验测定。

表1.1给出了儿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1. 1摩擦系数f值压入法胀缩法连接零件材无润滑有润滑连接零件材结合方式,润滑f料时f时f料钢,铸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1 0. 08 0. 125矿物油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0 0. 07 0. 18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钢,钢钢,优质结在电炉中加热包容0. 11 0. 08 0. 14 0构钢件至300C 钢,青铜0. 15, 0. 03,在电炉中加热包容0.2 0件至300C以后,结0. 20 0. 06 合面脱脂钢,铸铁0. 12, 0. 05,钢,铸铁油压扩孔,压力油为0.1矿物油0. 15 0. 10铸铁,铸铁0. 15, 0. 15,钢,铝镁合无润滑0. 10,金 0. 25 0. 10 0. 15C.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2T2, ,2F, ,,d,, (1. 3) p,, dlf,2)过盈连接的最小有效过盈量min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的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P时的过盈量为3,,pd(C/E, C/E), 10 1122则由式(1. 3)可知,过盈连接传递载荷所需的最小过盈量为,,CC312,,,, pd, , 10 (1. 4) min,, EE12,,,两式中:、一一分别为过盈连接的过盈量和最小过盈量,单位为;,,mmin P一一配合面间的径向压力,由式(1.1)~(1.3)计算,单位为MPa;d——配合的公称直径,单位为mm;、——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EE2122d, dlC,,,——被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11122d,dl22d, d2C,,,——包容件的刚性系数,;C12222d,d2、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单位为mm; ddl2、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

对于钢,;对于铸铁,,,,,0.321山式(1. 1)^(1. 3)可见,当传递的载荷一定时,配合长度1越短,所需的径向 压力P 就越大。

再由式(7,11)可见,当P 增大时,所需的过盈量也随之增大。

因 此,为了避免在载荷一定时需用较大的过盈量而增加装配时的困难,配合长度不宜 过短,一般推荐采用。

但应注意,由于配合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当时,即应考 1, 0. 9dl, 0. 8d虑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并从结构上采用降低应力集中的措施,参看图19. 14o显然,上面求出的,只有在采用胀缩法装配不致擦去或压平配合表面微观不平 度min的峰尖时才有效的。

所以采用胀缩法装配时,最小有效过盈量,,,。

但当采用 压minmin 入法装配时,配合表面的微观峰尖将被擦去或压平一部分(图1.5),此 时按式(1.4)求出的,即为理论值,应再增加被擦去部分2u,故计算公式为min,,,2u,, minmin (1・ 5) , 2u 0. 8 (RR, , zlz2,图1・5压入法装配时配合表面擦去部分示意图式中:u ——装配时图1. 5所示两配合表面上微观峰尖被擦去部分的高度之和, 取其为,单位为;0. 4(R, R),mzlz2、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配合表面上微观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单位为RRz2zl,其值随表面粗糙度而异,见表1.2。

,m表1.2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加工方法精车或精锂,狡,精磨,刮中等磨光,刮(每平方厘钻石刀头锂,研磨,抛光,超精加(每平方厘米内有3, 5镇磨工等米内有1.5,个点)3个点)表面粗槌度代号R/,m 10 6. 3 3. 2 1. 6 0. 8 0.4 0. 2 0. 1 0. 05 z设计过盈连接时,如用压入法装配,应根据(1.5)求得的最小有效过盈量,从,min国家标准中选出一个标准过盈配合,这个标准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量应略大于或等于,。

若使用胀缩法装配时,山于配合表面微观峰尖被擦伤或压平的很少,可以略去不min计,亦即可按式(1.4)求出,,,后直接选定标准过盈配合。

minmin还应指出的是:实践证明,不平度较小的两表面相配合时贴合的情况较好,从而可提高连接的紧固性。

3)过盈连接的强度讣算前已指出,过盈连接的强度包括两个方面,即连接的强度及连接零件本身的强度。

由于按照上述方法选出的标准过盈配合已能产生所需的径向压力,即已能保证连接的强度,所以下面只讨论连接零件本身的强度问题。

过盈连接零件本身的强度,可按材料力学中阐明的厚壁圆筒强度计算方法进行校核。

当压力p —定时,连接零件中的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见图1.6。

首先按所选的标准,,的表层是否处于弹性变形范圉内。

设、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材料的屈服极S1S2限,则由图1.6可知,不出现塑性变形的校验公式为:22dd, lp,对被包容件内表层(1.9) ,maxS122d22d, d2p,对包容件内表层(1. 10) , maxS2443d, d24)过盈连接最大压入力、压出力当采用压入法装配并准备拆开时,为了选择所需压力机的容量,应将其最大压入力、压出力按下列公式算出:最大压入力(1. 11) F, f, dlpimax最大压出力(1. 12) F, (1. 3^1. 5)F, (1. 3^1. 5)f, dlpOimaxo)包容件加热和被包容件冷却温度0如采用胀缩法装配时,包容件的加热温度或被包容件的冷却温度(单位均为)ttC21可按下式计算:,,,maxOt, , t (1. 3) 203, d, 102,,,maxOt,, , t (1. 14) 103, d, 101式中:一一所选得的标准配合在装配前的最大过盈量,单位为;,,mmax,——装配时为了避免配合面相互擦伤所需的最小间隙。

通常采用同样公称直径0 的间隙配合H7/g6的最小间隙,单位为,或从手册中查取;,md——配合的公称直径,单位为mm;,、,一一分别为被包容件及包容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查有关手册;210t——装配环境的温度,单位为。

C06)包容件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一般只需计算其最大绝对值)当有必要讣算过盈连接装配后包容件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2pddmax2, d,包容件外径最大胀大量(1. 15) 2max22E(d, d)2222pddmaxl, d,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1. 16) lmax22E(d, d)U,d, d式中和的单位为mm,其余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同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