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治疗和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教学ppt课件
![针灸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3d2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a.png)
Part
03
灸法技术
艾灸法
艾灸法介绍
艾灸法作用
艾灸法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 ,点燃后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的 灸法技术。
艾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 邪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寒证、虚证和 痛证。
艾灸法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法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穴位,将艾条 或艾柱点燃后置于所选穴位上方进行熏烤 ,一般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宜。
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设置
确保治疗环境干净、整洁 1
,避免地面湿滑,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
定期检查与维护
4
对针灸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规范操作
2
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范进
行,避免操作失误或不当
操作。
避免感染
3 确保针具、治疗部位和操
作者手部的无菌状态,防 止感染的发生。
异常情况处理与预防
注意事项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开始针灸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适 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对不适合针灸的 患者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针具 ,确保针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毒工作
对针具、治疗部位和操作者的手进行 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在治疗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针刺部位干燥 等。
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
针灸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 的经络,这些经络与脏腑器官相连,运行气血。针灸通过刺 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理论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点,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 能。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 疗疾病的效果。
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课件
![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c160f4866fb84ae55c8d9d.png)
第12页/共48页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泻肝胆之火
丰隆 阴陵泉
化痰除湿
足三里 三阴交 补气益血
第13页/共48页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 足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 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 照海泻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 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第26页/共48页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 关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 以判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 痛。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八
虚——补法、少针多灸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第21页/共48页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 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提供临床依据 。 。
第22页/共48页
(一)辨证归经
第10页/共48页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 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 对平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 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四、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
1.恰当的配伍经络、腧穴
经络配伍
腧穴配伍
如 太冲 阳陵泉
泻肝胆之火
丰隆 阴陵泉
化痰除湿
足三里 三阴交 补气益血
第13页/共48页
2.恰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泻法应用: 例 补照海 泻申脉治疗失眠
泻照海 补申脉治疗嗜睡 阳气盛 阴气虚可导致失眠 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 失眠当补阴泻阳 嗜睡当补阳泻阴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穴,阴跷脉所生之处,申脉穴为 足太阳膀胱经穴,阳跷脉所生处,阳跷行于阳 ,主活 动和清醒状态,阴跷行于阴,主安静和睡眠状态。补 照海泻申脉可以使阴跷脉盛而阳跷脉衰,而使其目闭 而欲睡,达到安神宁心的作用。
第26页/共48页
2、经络触诊
经络触诊又称“经穴按压”,是在经络循行部位或有 关腧穴进行按压、触摸,寻找阳性反应或异常变化, 以判断疾病之所在的方法。 用切按,循摄等方法在经穴部位寻找异常变化,如压 痛。寒温,结节,凹陷和皮疹,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八
虚——补法、少针多灸
纲 阳 表——浅刺
热——浅刺疾出,泻法
实——泻法,多针少灸
第21页/共48页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分布规律、 与脏腑器官的联系特点、功能特性和经络异常反映, 辨别经络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提供临床依据 。 。
第22页/共48页
(一)辨证归经
第10页/共48页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 阴阳、使阴阳失调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 对平衡,则是针灸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阴阳偏盛 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607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b.png)
针刺后不能立即洗澡,以免针孔 感染。
针灸前要排空小便,以减轻针刺 过程中的不适感。
针刺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刺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灸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
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有严重心、肝 、肾疾病者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进行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将与药物、推拿等其他中 医治疗手段结合,形成多元化治疗
方案。
数字化与智能化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医针灸有望 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提高治疗效 果与效率。
科学研究深入
随着科学研究深入,中医针灸有望 揭示更多机理与疗效机制,为临床 提供更多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鱼际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咽干、哮喘等 。
曲池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治疗咳嗽、哮喘、咽喉 肿痛等。
尺泽穴
属手太阴肺经,治疗咳嗽、喉痹、咯血等 。
原穴、络穴及主治疾病
原穴
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主要治疗内脏疾病。
络穴
是络脉在本经别出的部位,主要治疗胸胁和腰背部疾病。
背俞穴及主治疾病
•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主要治疗与脏 腑相关的疾病。
经络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穴位
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称为腧穴。它们是气血汇聚和出入的部位。
针灸的取穴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穴方法:根据疾病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辨证分析 确定穴位,再根据穴位位置进行定位和进针。
确定穴位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
进针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 管。
中医适宜技术-针灸ppt
![中医适宜技术-针灸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8858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4.png)
,改善胃功能。
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01
02
03
落枕
针灸落枕穴、后溪穴、悬 钟穴等,可以迅速缓解落 枕症状。
腰痛
针灸肾俞、命门、腰阳关 等穴位,能够缓解腰痛症 状,改善腰部功能。
腿痛
针灸环跳、委中、承山等 穴位,能够缓解腿痛症状 ,改善下肢功能。
其他疾病的针灸治疗
神经痛
针灸阿是穴、肾俞、肝俞 、委中穴等,能够缓解神 经痛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05针灸的传承与创新针灸的传承
针灸理论的传承
针灸理论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流派,如气功针灸、腹针、头针等。
针灸临床经验的传承
针灸临床经验同样历经传承,诸多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
针灸文化的传承
针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限于技艺,更包括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的传承。
针灸的创新与发展
要点一
针灸疗法的创新
要点二
针灸器械的创新
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为针灸疗法注 入了新的活力,新型针灸疗法如电针 、激光针灸、穴位埋线等不断涌现。
针灸器械的进步也推动了针灸技术的 发展,如智能针灸仪、三维立体针灸 仪等新型针灸仪器。
要点三
针灸临床应用范围的 拓展
针灸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内 、外、妇、儿等多个领域,同时对一 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疗效 。
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针灸可以影响神经生长因子和神 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细
胞的再生和修复。
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腺体的分 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胰岛 素等,从而达到治疗内分泌系
统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影响激素的合成和释 放,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01
02
03
落枕
针灸落枕穴、后溪穴、悬 钟穴等,可以迅速缓解落 枕症状。
腰痛
针灸肾俞、命门、腰阳关 等穴位,能够缓解腰痛症 状,改善腰部功能。
腿痛
针灸环跳、委中、承山等 穴位,能够缓解腿痛症状 ,改善下肢功能。
其他疾病的针灸治疗
神经痛
针灸阿是穴、肾俞、肝俞 、委中穴等,能够缓解神 经痛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05针灸的传承与创新针灸的传承
针灸理论的传承
针灸理论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流派,如气功针灸、腹针、头针等。
针灸临床经验的传承
针灸临床经验同样历经传承,诸多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
针灸文化的传承
针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限于技艺,更包括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的传承。
针灸的创新与发展
要点一
针灸疗法的创新
要点二
针灸器械的创新
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为针灸疗法注 入了新的活力,新型针灸疗法如电针 、激光针灸、穴位埋线等不断涌现。
针灸器械的进步也推动了针灸技术的 发展,如智能针灸仪、三维立体针灸 仪等新型针灸仪器。
要点三
针灸临床应用范围的 拓展
针灸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内 、外、妇、儿等多个领域,同时对一 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疗效 。
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针灸可以影响神经生长因子和神 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细
胞的再生和修复。
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腺体的分 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胰岛 素等,从而达到治疗内分泌系
统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影响激素的合成和释 放,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
![中医针灸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d18a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2.png)
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针灸治疗颈椎病可 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部附近的穴位,如风府穴、大椎穴、天柱穴等,同时根据患者 症状进行配穴,如上肢麻木加曲池穴、合谷穴等。
治疗周期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需要10-20次治疗,每次间隔1-2天,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针灸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 等感觉,属于正常反应,可适当休息 或热敷。
如出现晕针、断针、气胸等情况,应 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要点三
注意事项
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应先 进行小剂量刺激,逐渐增加刺激量; 对于急性炎症、恶性肿瘤等患者,针 灸治疗需谨慎。
05
针灸学习建议
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
熟练掌握针灸基本技能
包括正确的进针、运针、针刺角度和深度等,可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
学习多种针灸手法
了解和掌握多种针灸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等,以便更好地适应 临床需要。
注重临床实践
积极实习
参加医院、诊所等临床实习,观察老师的治疗过程,了解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方 法。
参与病人治疗
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对病人进行针灸治疗,积累实践经验。
,期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04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
禁忌人群
针灸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脏腑功能 低下者,以及妊娠妇女等,针灸应谨慎使用。
禁忌部位
有些特殊部位不宜进行针灸,如乳头、阴部等,防止造成意外 损伤或感染。
禁忌病情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患有皮肤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症的患者, 针灸治疗应慎重考虑。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
![中医针灸培训ppt课件模板(完整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458c8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1.png)
留针与出针
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患者 体质而定,出针时要缓慢 捻转并拔出,防止出血或 滞针。
拔罐、刮痧等辅助手法介绍
拔罐
利用火罐或抽气罐产生负压,吸 附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瘀血, 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 肿止痛等作用。
刮痧
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 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 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
智能化辅助工具
开发针灸辅助诊断、治疗建议 等智能化工具,提高针灸服务
效率和准确性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针灸理论基础
经络学说、腧穴分类与定位、 刺法灸法技术等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面瘫 、中风后遗症等
针灸临床实践
病例分析、操作技巧、注意事 项及安全问题
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针灸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局部 感染、气胸、神经损伤等,应立即停止 针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出现局 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出现 气胸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 式引流;如出现神经损伤可使用营养神 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VS
预防措施
为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针灸前应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等相关信息;针灸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针灸后应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避免剧 烈运动等。
针灸作用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 祛邪,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独特的疗 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0f3f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4.png)
针灸学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学概述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技术 • 针灸在临床的应用 • 针灸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学概述
定义与历史
定义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调节 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医学学科。
高血压பைடு நூலகம்
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 压。
外科疾病
颈椎病
刺激颈部相关穴位,缓解颈椎疼痛。
腰痛
刺激肾经相关穴位,缓解腰痛。
关节炎
刺激关节周围穴位,缓解关节疼痛。
骨折
针灸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妇儿疾病
痛经
刺激腹部相关穴位,缓解痛经。
乳腺炎
刺激乳腺周围穴位,缓解乳腺炎症状。
小儿腹泻
刺激腹部和手部穴位,缓解小儿腹泻。
02
针灸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
01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 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 脉两大部分。
02
经脉有十二正经和奇经 八脉,起着纵贯全身的 作用。
03
络脉有别络、浮络、孙 络等,是络于经脉之间 的分支。
04
经络系统在人体中起到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 运行气血等作用。
穴位分类与定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 ,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 穴三类。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夜啼
刺激身体相关穴位,缓解小儿夜啼。
神经系统疾病
01
失眠
刺激头部相关穴位,调节神经功能 ,改善睡眠质量。
面瘫
刺激面部相关穴位,促进面部神经 功能恢复。
03
02
神经衰弱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学概述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技术 • 针灸在临床的应用 • 针灸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学概述
定义与历史
定义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来调节 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医学学科。
高血压பைடு நூலகம்
针灸可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 压。
外科疾病
颈椎病
刺激颈部相关穴位,缓解颈椎疼痛。
腰痛
刺激肾经相关穴位,缓解腰痛。
关节炎
刺激关节周围穴位,缓解关节疼痛。
骨折
针灸可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妇儿疾病
痛经
刺激腹部相关穴位,缓解痛经。
乳腺炎
刺激乳腺周围穴位,缓解乳腺炎症状。
小儿腹泻
刺激腹部和手部穴位,缓解小儿腹泻。
02
针灸基础知识
经络系统
01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 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 脉两大部分。
02
经脉有十二正经和奇经 八脉,起着纵贯全身的 作用。
03
络脉有别络、浮络、孙 络等,是络于经脉之间 的分支。
04
经络系统在人体中起到 沟通内外、联系脏腑、 运行气血等作用。
穴位分类与定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 ,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 穴三类。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夜啼
刺激身体相关穴位,缓解小儿夜啼。
神经系统疾病
01
失眠
刺激头部相关穴位,调节神经功能 ,改善睡眠质量。
面瘫
刺激面部相关穴位,促进面部神经 功能恢复。
03
02
神经衰弱
疼痛的针灸治疗ppt
![疼痛的针灸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ffdf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9.png)
其他疼痛病症的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可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神经痛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 尿病性神经痛等,针灸能够缓
解疼痛和神经病变。
手术后疼痛
对于手术后的疼痛,针灸可以 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减轻疼痛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
05
针灸治疗疼痛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疼痛的优点
疹后遗神经痛等。
优势
针灸治疗疼痛具有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势。
常用方法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包括毫针 、电针、温针、拔罐等,可根 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对疼痛的作用机制
调节神经系统
促进血液循环
针灸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 递质,如5-羟色胺、内啡肽等,这些递质可 发挥镇痛作用。
04
疼痛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
头面部疼痛
01
02
03
偏头痛
针灸治疗可缓解偏头痛发 作时的疼痛,改善头痛频 率和严重程度。
头痛
针对紧张性头痛、血管性 头痛等,针灸能够缓解疼 痛,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面神经炎
针灸治疗可促进面神经功 能恢复,减轻面部疼痛和 麻木感。
颈肩部疼痛
颈椎病
针灸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 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
局限
针灸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对急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的效果可能不明显,对某 些严重疾病或肿瘤患者可能不适宜使用。此外,针灸治疗也存在个体差异和疗效 差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02
疼痛与针灸治疗
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急性疼痛
常为一种保护性的反应,提示 身体受到伤害或潜在的伤害, 具有警告和避免进一步伤害的
中医针灸PPT课件
![中医针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eb10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1.png)
问题解答和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和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惑,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和 指导。
教师设问
教师提出一些与针灸相关 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 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 针灸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 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方法 •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现代科学研究与进展 • 实践操作演示环节
CHAPTER 01
针灸基本概念与原理
针灸定义及作用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定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 位以调整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 阴阳的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等
头痛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调和气血,缓解头痛症状。
失眠针灸治疗
针灸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睡 眠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
感冒针灸治疗
针灸可疏风解表,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针灸治疗
学生互动体验环节
01
02
03
学生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 配一套针灸模型和练习工 具,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 针刺手法的练习。
学生互相体验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针刺体 验,感受针感和治疗效果 ,加深对针灸疗法的认识 和理解。
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体验 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指 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针灸PPT课件
![针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d026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7.png)
外科疾病
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夹脊 、风池、天宗等穴位,通过刺激 颈部经络,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
感。
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选取肾 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通过调 节腰部经络,减轻腰痛和坐骨神经 痛。
关节炎
针灸治疗关节炎主要选取膝眼、曲 池、阳陵泉等穴位,通过刺激关节 周围的穴位,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针灸专家 共同探讨针灸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针灸的国际 传播和发展。
国际化标准
国际针灸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促进了针灸的规 范化和普及化,提高了针灸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 力。
05 针灸的安全与注 意事项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
总结词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是针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 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中风后遗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 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
内分泌系统疾病
针灸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 定疗效。
针灸的国际影响
1
2 3
国际认可度
针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许 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针灸研究和临床实践。
针灸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针灸简介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 • 针灸的现代研究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针灸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发现 了针灸的治疗作用。
发展
针灸在历史上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石针、骨针到后来的金属针,不 断改进和完善。现代针灸还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如穴位注射、电针等。
《针灸治疗学》课件
![《针灸治疗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3784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补虚泻实
根据病情的虚实状况,采 用补虚或泻实的方法进行 治疗,以达到调和气血、 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使 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针灸治疗方法
毫针法
总结词
通过细长的钢针刺激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毫针法是针灸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选用不同长度和粗细的毫针,刺激人体穴位,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掌握正确的进针、行针和出针手法,以及根据不同疾病和穴位 选择合适的针具和刺激强度。
气血,改善视力。
鼻炎Βιβλιοθήκη 02鼻炎患者可针灸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以宣肺通窍、散寒
解表。
牙痛
03
牙痛患者可针灸合谷、下关、颊车等穴位,以通络止痛、消肿
散结。
05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 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消毒
针灸治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 毒,包括针具、治疗部位以及 医生的手。避免感染和交叉感
染。
患者状态
确保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处 于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疲劳 。过于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影响 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艾灸法
总结词
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 的。
详细描述
艾灸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以达 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艾灸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等特点,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法
02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 础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针灸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之一,它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复杂 网络,贯穿于人体全身,负责运行气 血、沟通内外。
《疼痛的针灸治疗》课件
![《疼痛的针灸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9c30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6.png)
总结词
针灸治疗颈肩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颈肩痛是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种之一,通过针灸刺激颈部和 肩部的穴位,能够有效地缓解颈肩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总结词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调 节经络气血,达到缓解颈肩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肌肉 释放松弛素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主 治头痛、眩晕、失眠等。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 、高血压、中风等。
上肢疼痛穴位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 点处,主治手臂疼痛、麻 木等。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 线中点,主治手臂疼痛、 麻木等。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经络 气血,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 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其中, 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能够快速缓 解头痛症状。
颈肩痛案例
《疼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 • 针灸治疗疼痛的常见穴位 • 针灸治疗疼痛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症 • 针灸治疗疼痛的案例分享
01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觉 反应,表现为疼痛感觉和情绪反 应。
详细描述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 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 以分为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
针灸治疗颈肩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颈肩痛是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种之一,通过针灸刺激颈部和 肩部的穴位,能够有效地缓解颈肩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 活质量。
总结词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颈肩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调 节经络气血,达到缓解颈肩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肌肉 释放松弛素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印堂穴
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主 治头痛、眩晕、失眠等。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 、高血压、中风等。
上肢疼痛穴位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 点处,主治手臂疼痛、麻 木等。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 线中点,主治手臂疼痛、 麻木等。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原理是通过刺激头部的穴位,调节经络 气血,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针灸能够刺激大脑分泌内 啡肽等物质,起到镇痛作用。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其中, 针刺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能够快速缓 解头痛症状。
颈肩痛案例
《疼痛的针灸治疗》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 针灸治疗疼痛的方法 • 针灸治疗疼痛的常见穴位 • 针灸治疗疼痛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症 • 针灸治疗疼痛的案例分享
01
针灸治疗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觉 反应,表现为疼痛感觉和情绪反 应。
详细描述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 痛,根据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 以分为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
中医针灸PPT参考幻灯片
![中医针灸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059f2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0.png)
谢谢
中医针灸PPT参考幻灯 片
演讲人
针灸是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 协调和相对平衡。针灸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特定部位, 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以治疗疾病。针灸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以 起到治病的目的。 1.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 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 生理功能之一。针灸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 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主要 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扶正祛邪: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 气及祛除病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海双 解溪双 伏兔双 太冲双
▪ 配穴:廉泉 同理双 哑门 太椎
▪ 肩外俞双 腰阳双 殷门双 气海
▪等
▪
▪
▪
▪
▪ ▪
.
23
▪
▪
▪
▪ 内关
▪ 主治:1.心悸,心痛
▪
2.胃痛,呕吐
▪
3.热病,疟疾
▪
4.癫痫病
.
24
▪ 水沟
▪ 主治:1.昏迷,晕厥,中风,中暑,急惊 风,癫痫病
▪
2.腰脊强痛
▪
3.消渴
.
12
▪ 3.内科疾病
高血压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胃炎、消 化性溃疡、胆囊炎等。
.
13
▪ 4.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 小儿遗尿、小儿脑瘫、小儿遗尿、过 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神经性耳聋等 。
.
14
针灸护理措施
▪ 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待实施 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 心理。
▪ 2.不宜针刺 病人精神过度紧张、过于疲劳 、过饱、酗酒、大怒时,不宜立即针刺; 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针灸,三阴交、合 谷、至阴、昆仑禁止针灸;小儿囟门未闭 时,头顶部不宜留针;针刺应避开血管及 防止刺伤重要器官。
.
17
▪ 4.晕针处理
如针后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时, 应平卧休息,头放低,做头部热敷或饮温 水。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要晕倒的情 况。可刺人中、足三里等穴位救治。
▪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冬季做好保暖 。
▪ 3.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 师。
.
15
▪ 4.针刺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好体位 。并做好护理记录。
▪ 5.做好针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
16
注意事项
▪ 1.遵照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邻近取穴的 原则正确取穴
.
3
针刺
.
4
艾灸
.
5
针刺加艾灸
.
6
电针
.
7
针灸的作用
▪ 镇痛作用 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其主要临床 表现为疼痛、麻木等。刺激穴位可以通过 神经体液抑制疼痛。
.
8
▪ 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针灸可随方法不同,产生兴奋与抑制两种 效应,对人体各个系统均产生双向调节作 用。
.
9
▪ 增强免疫功能
.
25
▪ 足三里
▪ 主治:1.胃痛,呕吐,腹胀,便秘
▪
2.中风,下肢
▪
3.水肿
▪
4.心悸,气短
.
26
▪ 三阴交
▪ 主治:1.肠鸣,腹胀,食不化,泄泻
▪
2.月经不调
▪
3.下肢萎缩
▪
4.心悸,高血压
▪
.
27
▪ 血海穴
▪ 主治:1.月经不调,闭经,闭经
▪
2.股内侧痛
.
28
▪ 伏兔
▪ 主治:1.下肢麻痹,脚气
针灸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例如:针刺足 三里、合谷穴后可见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 提高。
.
10
临床应用
▪ 1.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腰 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 扭伤等。
.
11
▪ 2.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性头痛、癫痫、脑血管病、面神经麻 痹、颈强直性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等。▪ຫໍສະໝຸດ 2.疝气.29
▪ 太冲
▪ 主治:1.中风,下肢麻痹
▪
2.头痛,眩晕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20
针刺部位消毒
▪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 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 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 时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当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 洁净,防止重新污染。
.
21
治疗室内的消毒
▪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 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 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 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 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洁净。
.
18
▪ 5.针刺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 实做好消毒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
括:针具器 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 术部位、治疗室内等。
▪ 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
工作。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应包括:针具器 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
室内等。
.
19
医者手指消毒
▪ 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 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 持针操作。
.
22
病例分析
▪ 林观金 男67岁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 能5个月入院,入科时神志清楚,气管切开,不能 言语,置胃管右侧肢体可自主活动,肌力3级,肌 张力不高;左侧肢体肌力0-1级,偏瘫,肌张力减 退。诊断:脑梗死
▪ 针灸治疗取手足阳阴经穴为主,辅以手厥阴经、 督脉及足太阳经穴。
▪ 主穴:内关穴 水沟 三阴交双 足三里双
针灸的治疗和作用
康复科 罗淑芬 2015.2.
.
1
内容提要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作用 ▪ 针灸临床应用 ▪ 针灸穴位 ▪ 针灸护理措施
.
2
什么是针灸
▪ 包含了两种治疗方法 针——针刺 灸——艾灸
▪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的 方法进行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 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 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学等部 分。